公共经济学第7章 公共收入理论与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b087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6.png)
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
公共经济学研究了税收的理论和政策,以支持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以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税收理论1. 税收的定义和功能税收是指政府依法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财政收入。
税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财政收入、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稳定和调控、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等。
通过税收,政府能够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满足公共需求,同时调整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2. 税收理论的发展税收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则提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调节经济波动。
现代公共经济学则强调了税收与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 税收理论的主要模型现代公共经济学中的税收理论涉及多个模型,最常见的是纳税人行为模型和税收效应模型。
纳税人行为模型研究了纳税人对税收政策的反应,包括逃税行为和税务遵从行为等。
税收效应模型则研究了税收对经济产出、消费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二、税收政策1. 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是指由企业或其他机构代表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的税款,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在税收政策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有时也会相互结合。
2. 税收制度和税率设计税收制度包括税法、税率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它们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征收和分配。
税率设计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状况等因素,以实现税收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说,税收制度应该简化、透明,并且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
3. 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税收政策不仅仅是征税,也包括税收优惠和激励政策。
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府可以鼓励特定行业的发展,促进创新和投资。
第7章公共收入(公共经济学华南农业大学,熊名奇).pptx
![第7章公共收入(公共经济学华南农业大学,熊名奇).pptx](https://img.taocdn.com/s3/m/56dfb7d6de80d4d8d05a4f66.png)
第三节 公债
一、什么是公债 公债是政府以信用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 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 的一种手段。 特征:
1、公债的发行和认购是建立在资金持有者 自愿承受的基础上。
2、公债的发行是有偿的。 3、公债的发行较为灵活。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效应如下 图:
图7.4
5、使用费:指对政府提供的特定公共设 施或公共服务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 收取的费用,如水费、电费等。
过桥费/次 A
DD
MR P0
E0
P*
O
Q0
Q* Q1 车流量
三、公共收入分类
1.按公共收人形式分类,是公共收入分类的主 要方法之一。按公共收入形式分类,通常把公 共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7 超过600000元至80000元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9 超过100000元的
税 速算扣除数 率 5% 0 10% 25 15% 125 20% 375 25% 1375 30% 3375 35% 6375 40% 10375 45% 15375
公有企业按其经营方式可划分为自由 竞争的企业和垄断经营的企业。
(1)财政垄断:指为取得财政收入而以政 治和法律力量,对某些产品进行垄断经营。 如烟、洒等的专卖。
(2)行政垄断:指国家为了完成某种行政 职能而垄断经营某些产品或服务,如创建 铸币厂等。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7162e66accbff121dc368317.png)
P
P1
S1
PO
额外税收负担 SO
E
O
Q1
QO
DQ
唯一不影响资源配置的中性税收是课于人的总额税,即人头税。 现实中不可能消除额外税负。效率还指税务部门行政管理方面的 效率状况。
第七讲 公共收入
P
C
SS
P2
E1
ss
P0
A
E0
P1
DDDBຫໍສະໝຸດ 0Q1Q0
Q
税收的超额负担
第七讲 公共收入
(2)节约与便利原则 尽可能减少征管成本和缴纳成本 ——简化税制 征管成本:税务局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
现代税收原理涉及的关键问题:纳税人与政府的 关系;税制与公正的关系。
对有效的税收制度的要求:◆经济效率,税收系 统不能破坏与干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能 扭曲人们与企业的理性行为。◆较低税收成本, 包括税收部门本身的运转费用与纳税人填表、计 算等的费用,即管理费用。 ◆可变性,能适应变 化的经济形势进行调整。◆税收体系的设计应当 具有很强的政治响应性。◆应有助于社会公平。
第七讲 公共收入
2、效率原则 ——要求税制的设计应尽可能有利于社会经
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税收的社会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 (1)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不影响市场中的
各相对价格,保障纳税主体纳税前后经济 行为一致。 如果征收选择性商品税,就会出现税收超额 负担(人头税不影响经济行为,无超额负 担)
理论上,人们把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 私人经济部门的选择,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中性税收, 而把产生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扭曲性税收。
奖~ (3)按偿还期分:短期~、中期~、长期~ (4)按有无担保分:有担保~、无担保~ (5)按有无证券分:证券~、登录~ (6)按是否可上市分:可转让~、不可转让~ (7)按利率变动方式分:固定利率~、市场利率~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9c185c4ea8956bec0975e3eb.png)
1.在累进税制下,名义所得越高,适应 的税率就越高。 2.通货膨胀引起实际资产的名义值增加, 对此课征的税收收入就会增加。 3.通货膨胀回降低货币的实际值,从而 有利于债务人而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因 为利息和本金的实际值因通货膨胀而下 降。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效应如下图:
7.4.2.捐赠
1.含义:个人或组织对政府的捐赠,形成公 共收入. 2.特征: ★政府鼓励人们捐赠 ★战争时期经常用 ★规模较小的社会中好有捐赠 ★作用甚微
7.2.3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 最佳形式
1、增发货币 (1)做法: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取得公 共收入.政府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完全可以视财 政需要而印发相应数量的货币. (2)弊端:引起通货膨胀,诱发社会动乱. 2.举借公债 (1)做法:通过举借公债来取得公共收人.政府可 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向 国内外发行政府债券来取得相应公共收入. (2)缺点:以还本付息支付一定代价为条件.
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有:税收、公债、其他 收入等。
7.2.1什么是税收
列宁说过: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 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1.定义: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 无偿地取得公共收人的一种形式。
英国的《新大英百科全书》:在现代经济中,税收
是国家公共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是强制的固定的 征收;它通常被认为是对政府公共收入的捐献,用以 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而并不表明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 的。税收是无偿的,它不是通过交换来取得。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含义: 全额累进税率 是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 步提高,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相应的最高等级的税 率课征. 超额累进税率 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 干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 分别计算税额,而后相加即为应征税款. 作用: 两种累进税率相比,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累 进比较急剧,可能出现税负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 增加的不合理现象.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 但累进程度缓和,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2015公共经济学第7章公共收入
![2015公共经济学第7章公共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03bdea922e3f5727a4e9626f.png)
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按
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
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它是以
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2.2 税制要素
累进税率制度下,税率随着课税对象的增大而提高。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
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 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象提高到税收的一个 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征 税。
(另外,还有一个“全口径的宏观税负”)
8
微观税收负担
微观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包括企业纳税人 和个人纳税人)所承受的税收负担,既可以用 综合税收负担衡量,也可以用个别税种税率的 高低来衡量。
企业的综合税收负担率为企业当期所缴纳的各 种税的总额占其同期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比 重。
个人的综合税收负担率为个人当期所缴纳的各 种税的总额占其同期收入的比重。
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 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 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此时一定的课税对象同 时使用几个税率,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总额由各个等级 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
18
累退税率与累进税率正好相反。
7.2.2 税制要素
边际税率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 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化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变化 与征税对象数量变化之间的比例。 即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 例。
第7章 公共收入
第7章 公共收入
7.1 公共收入概述 7.2 税收理论 7.3 商品税 7.4 所得税 7.5 公共收费
2
7.1 公共收入概述
7.1.1 公共收入的分类 7.1.2 宏观和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
3
第七章 公共收入概论
![第七章 公共收入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0fd8dd926fff705cc170ae2.png)
横向平等与结婚税
横向平等的难题 所得税应有的四特征
有相同总收入的两个已婚男女应该支付相同税收 当两个人结婚后,总税单不变 一个没有收入的人或家庭不应该纳税 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占收入的比重应该高于低收入 纳税人 把个人而不是家庭作为纳税单位是一种好的 方法吗?
统计证实,2001年中国7万亿的存款 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占有80%的比例, 其所缴的个人所得税却仅占总量的不到10 %,国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人是工薪 阶层。
全额累进税率是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逐步提高, 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相应的最高等级的税率课征。 特点:计算简便。 缺点:累进比较急剧,可能出现税负增加超过课税对象 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 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 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税 额,将之相加即为应征税款。也就是说,一定数量的课税 对象可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 优点:更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 缺点: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缓和。
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人民支付所有税收。当政府对公司征税 时,公司更像一个收税人而不是纳税人。税收负担最终地落在这 些人身上——所有者、顾客或公司的工人。
税收定义
美国(现代经济学词典) :’税收的作用在于为了 应付政府开支的需要而筹集稳定的财政资金。税 收具有强制性,它可以直接向居民或公司征收。· 美国经济学词典,税收是居民个人、公共机构和 团体向政府强制转让的货币(偶尔也采取实物或服 务的形式)。它的征收对象是财产、收入或资本收 益,也可以来自附加价格或大宗的畅销货。 日本的(现代经济学辞典) :“税收是国家或地 方公共团体为筹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金.而 按照法律的规定,以货币的形式对私人的一种强 制性课征。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分析1,丁静 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公共收入分析1,丁静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6591b9915f804d2a16c13c.png)
二、税收与效率
由于税收扭曲经济决策,所以会产生一种 超额负担:福利损失超过所征收上来的税 收收入。超额负担有时被称为福利成本或 无谓损失。
1、超额负担
张三有1000元的固定收入,只花在两种商品上:大麦和玉米。
一般性的结论:
1、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 该物品在新的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2、买者与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法律制定者可以决定税收来自买者的口袋还 是卖者的口袋,但他们不能用立法规定税 收的真正负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力量。
弹性与税收归宿
1、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现假定政府按一定比例对大麦征税,税率 为tb,这样张三面临的价格就变成了(1+ tb) Pb。(由于假定边际社会成本保持不变,
故税前价格没有变化)征税后,张三的预 算约束线改变了。斜率为-(1+ tb)Pb/Pc 横轴截距为1000/ (1+ tb) Pb。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
公共收入:也可以称为财政收入或政府收入,是 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筹措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公 共收入按其形式可分为税收、公债和其他收入三 种形式。本章逐一对三种形式及对我国公共收入 形式及其总量进行分析。内容分成三节:
第一节 税收 第二节 公债其它收入形式收费 第三节 我国的公共收入的形式、规模与国际比
劳动一般税
课于劳动的一般税是课于运用在所有方面 的劳动的一种税收,即用于食物和工业品 两方面。这样,就没有使用在部门间转移 劳动的激励。而且,固定要素供给的假设 说明劳动必须承担全部税负。
某些修正
公共经济学完整第7章-税收与公平:税收归宿(2)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完整第7章-税收与公平:税收归宿(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18ca9001f69e3142329405.png)
完整最新ppt
25
对消费者征税,香槟酒市场的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也不
变:
Q S S P S, Q D D P D
对消费者单位产品征税 ,生产者得到的价格和消费支付 的价格不再相等,PD PS ,由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均衡时生产者得到的价格 P S 同样由下式决定:
消 费 者24 8 20 52 5250% 企 业208 16525250%
完整最新ppt
21
从量税:
生产者课税还是消费者课税
从量税的归宿与他是对消费者课征还是对生 产者课征无关。
完整最新ppt
22
生产者课税或消费者课税: 代数证明
香槟酒市场的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分别为:
QS S PS QD D PD
P R R 0 u 0 R 1 1 r u 1 R 1 2 r u 2 2 ... R 1 T r u T T
完整最新ppt
43
局部均衡模型:资本化
土地价格的下降恰好等于该土地未来税收的贴现值:
P RP R u01u 1r1 u2 r2...1 uT rT
征税之时,土地价格就下降了,下跌的数额是所有未来 应纳税额的现值。这种税收流合并到某项资产价格的过程 叫做资本化。
第7章 税收与公平: 税负归宿问题
尽管你费尽心机,去征你想征的税, 但商人们最终还是把他们自己承担的税 收转嫁出去。
约翰 • 洛克
完整最新ppt
1
■税负归宿:概述 ■税负归宿:局部均衡模型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税负归宿
完整最新ppt
2
概念及形式
纳税人与负税人 基本形式: 前转:也称为顺转,它是指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 高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 形式。 后转:也称为逆转,它是指纳税人用压低价格的办法,把税款向后转嫁给货物或 劳务的供应者。例如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的生产 者。后转和前转一样,也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皆依赖于它们而衍生。 混转:也称为散转,它是指对一个纳税人而言,前转和后转可以兼有,也就是将 税款一部分向前转嫁给商品购买者,另一部分向后转嫁给商品供应者。 辗转:是指发生多次的转嫁行为。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收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42cc791711cc7931b71651.png)
概念: 一、公共收入概述 二、我国的税收制度
一、公共收入概述
(一)公共收入 (二)公共收入的三种形式:税收、公债 和其他收入。 (三)我国近时期公共收入的规模概况
(一)公共收入:也可以称为财政收入或政府 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筹措的一切资 金的总和。
几个发达国家公共收入占GDP的比重
当前发行债务解决的问题: 1、重大基础设施投资 2、西部大开发所需的政府投入 3、社会保障欠帐的弥补 4、国有银行和银行坏帐的消化和解决。
我国的费改税改革
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彻底规范税收与收费的范围, 规范政府的收入行为。 这一改革将通过界定政府公共收入的范围来界定 政府征税与收费的范围,对现有的行政事业性 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和甄别,将一切不 合理、不合法的收费坚决取缔;将大部分收费 基金改为税收;将体现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的 收费按市场经济原则转变为经营性收费;对继 续保留下来的各种规费,实行规范化管理。
政治权力
纳税人与公共物品 或服务的收益不发 生具体关系
固定性、强制性、 无偿性
灵活性、适度强 制性、补偿性
收费 行政程序
交换或直接 被收费者与受益存 提供服务 在直接对应关系
(三)我国近时期公共收入的规模概况
近段时期预算内财政收入情况(亿元)
1991年 3149.48 1992年 3483.37 1993年 4348.95 1994年 5218.10 1995年 6242.20
3、公共收入的其他形式 1)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服务 的的费用而扩大货币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 使私人部门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而政府部门所能支配 的资源即公共收入增加。实施的途径是财政部门向中 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2)捐赠:指政府为某些特定支出项目融资的情况下,政 府得到的来自国内外个人或组织的捐赠。如政府得到 的用于向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灾民或国内其他生活陷 入困难之中的人们提供救济的特别基金的捐赠等。是 政府公共收入来源的一个很小部分,其作用常常是微 不足道的。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42995336c1eb91b375dca.png)
预期目标没有实现;
特别条款过多,有歧视倾向;
税基被严重侵蚀;
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重复征税严重;
税制繁杂,纳税人无法接受。
二、税收原则
1、税收的公平原则
(1)受益原则
根据居民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收 益分摊税收。
(2)能力原则
根据收入、消费或财产的多少。
根据牺牲的程度。
牺牲:纳税人税前获得的效用与税 后获得的效用之差。
增值税25部分企税增量40个税增量40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彩票公益金收入562010年全国政府性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08032其中税收收入7739000政府性基金收入357819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64640合计
发达国家也有矫正性的商品税,如 烟税,环境税等。
二、纳税能力的大小应当怎样判断?
1.以收入为依据
(1)是以单个人的收入还是以家庭 收入为标准?
公共经济学第7章 公共收入
![公共经济学第7章 公共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0bf5cd32d4d8d15abf234eac.png)
课税客体 object of taxation
俗称“课税对象” 课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对什么课税 课税对象与税源
根据课税对象不同,税收分为三大类: 1)所得税 income tax 2)商品税 commodity tax 3)财产税 property tax
况下,来自个人或组织的捐赠。 事例:
——战争年代,政府要求捐助物资或人力; ——和平年代,鼓励企业或个人帮助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现代经济社会中,捐赠作用微不足道。
7.4.3 使用费
User Charges 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
的标准收取费用 常发生在公路、桥梁和娱乐设施等的使用上 一般按照受益原则,实行专款专用 作用:
——为政府筹集一部分公共收入 ——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 ——避免公共设施使用上的“拥挤” 问题。
第7章 公共收入
公共收入;
Objectives:公共收入的分类和原则;
税收、公债、其他公共收入。
公共收入
Public revenue 亦称财政收入、政府收入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取得的所有社会资源的
总和 理解为一个过程——将私人部门的一部分社
会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 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
不存在免费搭车者 问题——大多数公共物品属于联合消费、共
同受益,进而存在从低呈报或隐瞒所获效益 现象
7.1.2 支付能力原则
Ability-to-pay Principle 成本费用的分配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
联系 优点——若成功贯彻,会达到相对公平的
状态 问题——支付能力的测度,收入标准?财
7第七章 公共收入
![7第七章 公共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c9b70fe3770bf78a652954ae.png)
税 率
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 系或比例 税率也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 税率通常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具体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 率等三种形式 引入两个概念,即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7.2.2 课税主体、课税客体和税率
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 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 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分为全 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2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7.2.2 课税主体、课税客体和税率
累退税率
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 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 数额越大,税率越低。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主编:高培勇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七章
1
公共收入
公共收入的原则
2
3 4
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公债:有偿性的公共收入形式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1 公共收入的原则
7.1.1 受益原则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4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7.4.1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大炮 T C G2 I
G1
A
O
B2
B1 T'
黄油
图7-4 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
公共经济学(第三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7.4 其他公共收入形式
7.4.2 捐赠
7第七章公共税收理论
![7第七章公共税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2540e79a8956bec0975e3ed.png)
最后,税收还可以按税率随收入变化的方式来进行分类。 累进税:随着收入增加,税收占收入或财产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比例税:税收占收入或财产的比例不变。 累退税:税收随收入增加,所占比例相应下降。
横向公平:在各方面都相同的个人应该得到相同的待遇。 纵向公平:有能力比其他人支付更高税收的人,应该缴纳更多 的税。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税收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
(2)效率原则:在获取同等收入的前提下,征税成本最小化。 一次总付税,又称总额税,即不论人们做了什么都必须支付的
一种税。 一般而言,除了它,所有其他税收都会造成效率的损失,即纳
人支出的减少。 政府将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的做法: 1、大量发行纸币 2、政府对自己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收费 3、借款 4、征税
前三种做法都难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但税收能筹集到的 资金数量远远超过发行纸币,直接向消费者收费和举债所能筹 集的资金数量。因此,税收是政府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税收理论 第二节 税收的归宿
(二)对消费者课税 政府向消费者征税时,税收究竟由谁来承担,同样取决于需求
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形状。 在产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具有一定弹性,但又均不是完
全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消费者征收的消费税将由生产者与消费 者共同承担。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税收理论 第二节 税收的归宿
公共经济学
第七章 公共税收理论 第二节 税收的归宿
第七章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厦门大学杨志勇)
![第七章税收理论(公共经济学-厦门大学杨志勇)](https://img.taocdn.com/s3/m/e113c27419e8b8f67d1cb930.png)
7.1 税收概述
税收:权利的代价
斯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 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权利,要想真正成为法律赋予的权利,必须是司法上 可执行的。权利不是需要政府撒手,而是需要政府积 极的保护。政府若想积极提供这种保护,必须依赖充 足可供支配的资金,也就是说贫困、软弱无能的政府 无法切实地实施权利。
7.1.2税制要素
税率 所谓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
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 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 深度,反映着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和 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 人的税收负担。一般来说,税率可分为比例税 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和累进(退)税率。
7.1.4税制结构
所谓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制中税种的组合状 况,它反映各个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地位。 根据税制结构中的税种是单一的还是多种的为 标准进行分类,税制可以分为单一税制与复合 税制。所谓单一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基本上只实行一种税的税收制度。所谓复 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由多 种税种组成的税收制度。
熟人社会中的税收
7.1.1 税收概念
税收、赋税[田赋历史上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 源,台湾地区至今还常用“赋税”]
税收价格 税收:什么样的政府收入? 形式特征 强制性 固定性 无偿性 ?当费具备了税收的这些形式特征的时侯,老
百姓怎么能够区分税和费!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政府)的征 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 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 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税收的这种强制性,是人们感觉到的税 收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税收同公债收 入、规费收入、公有财产收入(公产收 入)等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最显著的区 别点。 Bac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不少国家,医疗、住房、教育和消防、垃圾收集等公共 服务领域是免费的,或部分免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 实现免费制的公共领域要逐步缩小。免费制具有强烈的“反社会 ”效果。 如大学教育免费措施。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税负转嫁的社会效应 (1)配合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效应 (2)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效应 (3)影响收入分配的效应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3 税收的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 2.税收的无偿性
3.税收的固定性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4 税收的原则
1.公平原则 (1)受益原则 (2)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 (1)税收经济效率原则 (2)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3.税收稳定原则 4.税收政策取向 税收政策取向应当遵循“公平优先,效率兼顾”的原则。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5 税收制度
1.税收制度的决定 一个国家制定什么样的税收制度,是由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 、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税收应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2.税收制度类型 (1)单一税制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只实行单一税种的税收制度。优点 :①简化税制与提高效率。②公平。③刺激经济增长。 (2)复合税制 复合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开征两种以上的税种的税收制度。 优点:①在税制系统内部税种间相互协调、相辅相成。②税源广,伸 缩性大,弹性充分,能保证财政收入充裕可靠。③平均社会财富,稳定 国民经济。④税收负担公平合理普遍。⑤多种税并用,能适应不同的经 济发展和变化,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 果。税负归宿有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之分,法定归宿是指税法 上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承担者,经济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后实 际承担者。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税负转嫁的形式 (1)前转
(2)后转
(3)混转
(4)消转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某些公共产品可以收费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2 税收的构成要素
1.课税主体 课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 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课税客体 课税客体,也称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和什么行为征税, 即课税的目的物。课税对象是税收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税收的课税对象可分为三类:所得税、商品税和财产税。 3.税率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者比例,通常 以百分比来表示,是计量应征税额的尺度。 税率按照其作用的差异,可以分为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 (退)税率三种形式。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2.3 中国公共收入的构成
1.公共收入的产业部门构成 (1)第一产业与公共收入 (2)第二产业与公共收入 (3)第三产业与公共收入
2.公共收入所有制的构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集体和其他经济成分有了较快的 发展,提供的公共收入逐年增加,国有经济提供的公共收入占总 公共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 税收制度综述 7.3.1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7.3.2 税收的构成要素 7.3.3 税收的特征 7.3.4 税收的原则 7.3.5 税收制度 7.3.6 税收制度的设计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3.1 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税收是私有制财产制度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 在我国历史上,税收的产生同西方奴隶制国家不同,经历了 一个演变过程。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2 公共收入的规模及构成分析 7.2.1 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7.2.2 中国公共收入规模变化的分析
7.2.3 中国公共收入的构成
7.2.4 中国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2.1 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生产技术水平 3.一定的经济体制 4.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 5.传统及社会习俗 6.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公共收入的收入依据构成 根据取得收入的依据不同,公共收入可分为公共权力收入和公 共产权收入两大部分。 公共权力收入是依据国家的权力无偿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税 收收入、政府性基金、罚款和捐赠收入。 公共产权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收费和特许权收入。 4.公共收入机制的缺陷 (1)公共收入结构失衡,各种收入形式的增长不协调,对经济 的扭曲性较大。 (2)公共产权收入流失严重。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公债的分类 以债权人作为标准,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以发行主体为标准,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地方政府公债和公共事 业部门公债。 以经济用途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生产性公债和非生产性公债。 以利率变动为标准,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公债、市场利率公债和保值 公债。 以流通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可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以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4.3 税种的选择与配置
1.税收的种类
(1)以课税权的归属为标准,可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
(3)以税收收入形态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
(4)以课税的主客体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对人税和对物税。 (5)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6)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2.4 中国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
最优公共收入结构,是指能够在最小经济效率损失的情况下最大 增加公共收入量的公共收入结构。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实现 最优公共收入结构的过程。 1.公共收入的增长以最小效率损失为前提条件。 2.各种形式的公共收入的增长应该是协调的,它们在总公共收入 增长中的贡献应该是合乎客观规律和比例的。 3.公共产权所带来的各种公共收入与公共权力带来的公共收入应 处于同等重要,在数量上,公共产权收入小于公共权力收入,但不能 因此而忽视公共产权收入。 4.公共收入结构的优化是以各种收入形式本身的规范为前提的, 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范围的规范,二是管理的规范。
7.1.2 公共收入的原则
7.1.3 公共收入的分类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1 公共收入的含义
1. 含义 也称为财政收入、预算收入、政府收入或者国家收入,是为了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组织向 私人部门和个人筹集的一种收入。 2. 公共收入存在的原因 (1)国家履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公共服务等职能的需要 (2)公共收入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消减也有重要的意义 3. 公共收入理论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地位 公共收入理论是公共经济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揭示了国家、企业 和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国际上的税种分类 OECD的分类:①所得税,包括对所得、利润和资本利得的课税; ②社会保险税,包括对雇主、雇员和自营人员的课税;③薪金及人员 税;④财产税,包括对不动产、财产增值、遗产和赠与的课税;⑤商 品与劳务税,包括产品税、销售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也包括对进 出口课征的关税;⑥其他税。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债收入 1.公债的概念及特征 公债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凭借国家信用,按照一定的法律程 序和规定,通过向企业或者个人有偿借债而形成的一部分收入,它是 公共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 特征: (1)有严格的法律约束 (2)依据的是国家信用 (3)收益的稳定性 2.公债的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稳定经济发展 (2)利用闲置民间资金,拉动投资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公债资金投资方向积极配合着宏观调控的要求
第7章 公共收入理论与税收制度
赵建国 教授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zhaojg@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 公共收入理论综述 7.2 公共收入的规模和构成分析 7.3 税收制度综述 7.4 税收制度的设计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 公共收入理论综述
7.1.1 公共收入的含义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4 税收制度的设计
7.4.1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7.4.2 税率与税收收入
7.4.3 税税的选择与配置
7.4.4 税收制度设计与经济发展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4.1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1.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不实际负担国家课征于他们的税收, 而是通过购入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 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 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税负归宿的局部均衡 分析只考虑税收对征税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不考虑 税收对相关商品,如征税商品的补充品和替代品的间接影响;只考虑 税收对征税商品市场所带来的直接影响,而不考虑商品市场征税对要 素市场带来的间接影响。 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内容上更加全面完整,在分析方 法上也更加的科学合理。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不但考虑税收对征 税商品的直接影响,也考虑税收对相关商品带来的间接影响;不但考 虑税收对征税商品市场带来的直接影响,也考虑税收对征税商品的生 产要素市场带来的间接影响。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2 公共收入的原则
1.受益原则
2.支付能力原则
赵建国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7.1.3 公共收入的分类
1.按公共收入形式分类 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公债收入和其他收入。 2.按公共收入的不同来源分类 (1)以公共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国有经济 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 济收入等。 (2)以公共收入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可分为工业部门收入和 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收入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收入 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部门收入和第三部 门产业收入等。 3.按公共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 (1)预算内收入 (2)预算外收入 (3)非预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