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76bd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0.png)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作为自然界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是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水文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现有方法在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灾害链式反应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1. 综合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运用多学科知识,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洪水的时空变化特性、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动态模拟评价方法: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更真实地反映洪水的实际情况。
同时,结合历史洪水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3. 风险区划评价方法:根据地理、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对各风险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风险区划,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措施针对现有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将水文、气象、地理、生态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共同研究洪水灾害的成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5e08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8.png)
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
然而,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也越来越频繁,这些灾害对电力设施的破坏常常会导致电力供应中断,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困扰,甚至带来不可预计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因此,开展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快速评估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采用多种工程方法,综合考虑电力设施所处的环境、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地震波等因素,建立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快速评估方法,从而能够准确、快速地对电力设施的震害程度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评估,为实施防震减灾和保障电力供应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如下:1、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电力设施震害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
2、开发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的快速评估软件,并进行实际应用。
3、对已发生的电力设施震害事件进行案例研究,验证所建立的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计划本研究将采取以下方法:1、理论研究:分析电力设施震害的特点,研究现有的评估方法,制定本研究的评估体系。
2、场调研:对一定范围内的电力设施进行实地调查,并对震害情况和后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分析建模: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电力设施震害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
4、编程开发:基于建立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开发软件,实现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的快速评估。
5、案例分析:对已发生的电力设施震害事件进行案例研究,验证所建立的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下:第一年:1、对电力设施的震害特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并制定评估体系。
2、实地调研一定范围内的电力设施,并对震害情况和后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二年:1、基于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电力设施震害的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
2、进行软件编程开发,实现电力设施震害及其危害性的快速评估。
固原电网网损计算及降损措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固原电网网损计算及降损措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c1c6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f.png)
固原电网网损计算及降损措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电网损耗已经成为电力公司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电网损耗直接影响了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客户的用电质量,因此确
保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极为重要。
固原电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是连接宁夏与陕西、甘肃两省的重要电力通道。
由于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负荷不断增加,电网的损耗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对固原电网的网损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寻求降损措施,对于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和提高电力公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论文主要研究固原电网的网损计算和降损措施,并对电网的运行进行分析和评估。
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
1. 固原电网的现状分析:对固原电网的网络结构、供电范围和相关设备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2. 固原电网的网损计算:通过对电网的负荷、电压、电流等进行监测和采集数据,应用电网损耗计算公式计算电网的损耗率,进而分析损耗率的影响因素。
3. 固原电网的降损措施:基于电网的运行状态和损耗率分析,提出一系列合理的降损措施,包括优化供电方案、加强设备维护、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等。
4. 电网运行评估:通过对电网的运行情况和损耗率进行评估,验证降损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优化意见和建议,为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本论文将通过对固原电网的网损计算和降损措施的研究,全面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降损措施,为电网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同时,也将为其他地区电网的网损分析和降损措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750kV电网降损措施综合评估的开题报告
![750kV电网降损措施综合评估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cf89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4.png)
750kV电网降损措施综合评估的开题报告题目:750kV电网降损措施综合评估一、研究背景高压电网降损是电网优化运行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措施。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高压电网的覆盖面积和负荷容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降低高压电网输电线路损耗以减少系统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电力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高压电网降损措施的研究中,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效果的可靠性,还要考虑实际应用情况下的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对各种降损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750kV电网中各种降损措施的技术特点、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评估,为制定高压电网降损措施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一)梳理750kV电网降损的技术方案。
包括但不限于:调整电网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改善输电线路、降低变电站损失等方案,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
(二)建立750kV电网降损评估模型。
综合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因素,对电网不同降损措施进行量化评估,为后续制定电网降损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三)分析各项降损措施的影响因素。
对不同降损方案的实施条件、成本、效益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电网降损方案提供参数和指导。
四、研究方法(一)文献调研法: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电网降损研究的文献资料搜集,对降损技术、管理策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
(二)现场调研法:对750kV电网进行实地考察,对电网运行状况、降损方案实施情况、降损效果等进行实际调查和分析,以获取实地数据和信息。
(三)模型分析法:采用数学模型对电网降损措施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得出一份750kV电网降损方案综合评估报告,其中包括对各项降损方案的技术特点、经济性、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方案影响因素,并建立科学的电网降损评估模型,为制定电网降损计划和实施降损方案提供科学的支持和参考。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2161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4.png)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洪水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洪水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研究1.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历史洪水灾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找出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且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较高。
2. 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模拟洪水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从而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3. 遥感技术法遥感技术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灾害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对卫星图像、雷达数据等信息的分析,得出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大范围覆盖等优点,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研究1. 指标体系法指标体系法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但需要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
2.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方法,通过对洪水灾害的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风险评估结果。
该方法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过程。
四、现有方法的改进及优化措施1. 强化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为了提高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应加强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包括历史数据、物理模型数据、遥感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的相互验证和补充,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9c5a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6.png)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洪涝灾害是全球性、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缓解洪水淹没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威胁,深入研究和分析洪水淹没灾害的评估方法,准确评估洪水淹没灾害的风险,对于加强防洪减灾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洪水淹没灾害评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空间范围内整合因素,从而准确地评估灾害风险和淹没范围,是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的重要工具。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2. 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3. 基于GIS软件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的探讨;4. 实例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验证。
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对于GIS技术的应用则采用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检验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得出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为深入研究和分析洪水淹没灾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进度和计划:1. 前期工作: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分析GIS技术在洪水淹没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中期工作:根据前期工作的基础,建立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模型,并探讨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
3. 后期工作: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完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
预计完成时间为半年至一年。
近期计划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指标体系和模型的构建,并探讨基于GIS的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方法的具体实施流程和应用场景。
南方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方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50a71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c.png)
南方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研究的开题报告
南方地区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山区的洪水灾害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和破
坏性。
为了减少该地区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开发一种预测方法成为必要
的措施。
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目的和意义:了解南方山洪灾害的影响因素,发展一种科学准确的预警预报方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研究需要:基于南方山区洪水灾害历史数据、气象数据及地形等基础数据,准确构
建数理模型,进行预报和预警。
3. 研究现状: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关于山洪灾害的预警预报领域,包括传统的统计预测
方法、计算机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
4.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本研究将综合利用传统预测方法和现代技术,构建洪灾预警
预报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渐进式演算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
同时,通过对数据的
分析和归纳,全面考虑气象因素、土地利用、水文环境等因素,进行实地调研和观测,得到最准确的预测和预警指示。
5. 研究进度安排:该研究将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收集和整理,建立模型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模型的实现与验证,包括模型的数据获取、算法建立、模型评估等;
第三阶段:实地调研和观测,将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提高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的准
确度和可靠性。
6. 研究成果预期:开发出一种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的洪灾预警预报系统,为地方政
府和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预警和防灾措施。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13d17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png)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水灾害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亟需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因此,开展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是对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研究,旨在识别和评估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风险及其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制定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降低灾害损失并提高社会安全度。
二、研究现状分析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洪水灾害危险性评价、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
同时,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洪水概率分布、洪水波动分析、洪水风险分析等方面。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本研究将结合实际情况,以城市水文学和水利工程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考虑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对江河流域洪水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洪水灾害情景模拟:考虑洪水灾害的时间、空间、强度等因素,借助模型模拟、降水-径流模型等方法,预测不同情景下的洪水灾害可能发生的时空范围和强度。
2.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和洪水灾害发生可能性,综合考虑洪水风险的频率、强度、时间和空间等因素,评估不同风险等级下的洪水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3.洪水灾害防范对策:根据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和应急响应措施,从而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将通过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实现对洪水灾害防范和应对的全面管理。
其具体预期成果包括:1. 确定洪水灾害可能发生的时空范围和强度,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估不同风险等级下的洪水灾害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3. 提出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预防对策,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阶段报告3
![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阶段报告3](https://img.taocdn.com/s3/m/4d20747ef242336c1eb95e10.png)
阶段工作小结姓名学号:2014年5月15日一、本阶段已完成的任务/收获本段时间我完成的任务是继续上阶段的工作对变压器故障的概率进行计算,然后对于基于绝缘子闪络机理和变压器运行机理,建立洪涝灾害下绝缘子闪络概率计算模型、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模型,计算输变电线路停运故障概率。
为洪涝灾害下电力行业损失及停电损失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大量的电力设备故障,给电力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其中,停电对居民用户的影响最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30亿;工业和商业用户次之。
造成的经济损失合计约为76亿。
由此可见。
洪涝灾害下停电事故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展开停电经济损失的研究能定量描述洪涝灾害所造成停电事故的经济影响程度,为制定灾害预防、故障处理和灾后重建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同行业的电力用户,用电负荷特性不同,停电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电力用户的停电损失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负荷类型、负荷大小、停电持续时间、是否提前通知等。
不同的负荷类型,电能供应的重要程度不同;停电损失与负荷大小成正比。
考虑到停电时间,可以将一天的用电时间进行分割,分为用电高峰时段、低谷时间和一般时段,各时段的用电效能存在差异;停电持续时间越长,停电经济损失越大;提前让电力用户接到停电通知,可以明显减小停电经济损失。
这里,主要考虑停电持续时间对停电损失的影响。
因此我采用的方法是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根据用电特性、停电特性和生产活动的经济特性,结合调查问卷法,研究各类用户的停电经济损失。
以2009年湖南怀化市洪涝灾害为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怀化市的工业、商业以及居民用户的停电经济损失进行调查,调查不同停电持续时间下不同行业用户的单位停电经济损失。
其中单位停电经济损失是指单位时间内(这里取一小时)的停电经济损失。
二、本阶段未完成的任务及原因本阶段未完成的任务有在总结全文后能够为政府部门灾后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要依据,为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保障。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
![《2024年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3bb3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c.png)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篇一一、引言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改进,以期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现状目前,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主要依赖于水文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历史灾害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洪水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然而,现有的分析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分析模型的精度问题等。
三、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现状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主要是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便为防洪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指数法、概率分析法、物理模型法等。
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考虑因素不全面等问题。
四、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改进针对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数据获取与处理:首先,需要完善水文气象观测网络,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2. 分析模型的改进: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应性。
同时,结合多源数据,建立综合分析模型,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评价方法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引入客观的量化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物元分析等,以降低评价结果的主观性。
4.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气象学、水文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研究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5. 实时监测与预警: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洪水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洪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论通过对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深入研究及改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和影响范围,为防洪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洪灾损毁调研报告
![洪灾损毁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6b245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c.png)
洪灾损毁调研报告洪灾损毁调研报告一、引言最近发生的洪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教训。
为了更好地了解洪灾对当地的严重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洪灾,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调研结果。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洪灾对当地的影响程度。
2. 分析洪灾的原因。
3. 探讨洪灾后的灾后恢复工作。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洪灾的影响以及人们的需求和意见。
我们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并且进行了个别的深入访谈。
四、调研结果1. 洪灾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大量的农田被淹没,农作物收成严重受损。
同时,洪水还导致了许多房屋倒塌或受损,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扰。
2. 调查显示,洪灾的主要原因是降雨量过大和地形条件不利。
降雨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导致洪水无法迅速排出,从而引发了洪灾。
3. 在面对洪灾后,当地居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强防洪措施,完善排水系统,并增加调洪设施。
此外,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够提供适时的救助和援助,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和生活。
4. 在灾后恢复工作方面,居民们普遍认为修复损毁的基础设施和房屋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重建农田和恢复农业生产也是当务之急。
政府应该提供贷款和补贴来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5. 人们也认识到加强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洪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以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政府应加强防洪措施,改善排水系统,并增加调洪设施,以减少洪灾的影响。
2. 政府应提供适时的救助和援助,帮助受灾居民恢复生产和生活。
3. 重建损毁的基础设施和房屋,恢复农田和农业生产是当务之急。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贷款和补贴来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洪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六、总结洪灾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洪灾的影响、原因和应对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希望我们的调研结果能够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和政策制定有所帮助,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洪灾的发生。
电力线路暴雨问题研究报告
![电力线路暴雨问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beb7d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1.png)
电力线路暴雨问题研究报告电力线路暴雨问题研究报告摘要:电力线路暴雨问题一直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研究通过对暴雨期间电力线路的损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暴雨对电力线路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导致电力线路断电、设备损坏等问题,而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维护对于减少损失和恢复供电至关重要。
1. 引言电力线路是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暴雨天气对电力线路的运行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在暴雨期间,电力线路可能出现断裂、设备受损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力供应和用户的正常生活。
因此,研究电力线路暴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暴雨对电力线路的影响暴雨对电力线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 电力线路断裂:暴雨期间,大风、山体滑坡和树木倒伏等因素可能导致电力线路的断裂,进而造成供电中断。
2.2 电力设备受损:暴雨期间,电力塔、绝缘子等设备容易受到暴风雨的侵蚀和机械力的冲击,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
2.3 绝缘子串闪:暴雨天气湿度较大,绝缘子表面可能积水,进而引发串闪现象,导致短路和设备故障。
3. 解决方案在实际运行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电力线路暴雨问题:3.1 加强线路检修力度:提前在暴雨季节加大线路检修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减少设备的故障风险。
3.2 加固电力设备:对电力塔、绝缘子等设备进行加固,改进材料和结构,提高抗风雨和防护能力。
3.3 提高绝缘子防水性能:通过采用防水涂层、提高绝缘子表面的防护能力,降低湿度对绝缘子的影响,减少串闪现象的发生。
3.4 加大设备维护力度:加强设备维护工作,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4. 实证案例分析本研究调查了某地暴雨期间电力线路的损坏情况,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在暴雨期间,该地区的电力线路出现断裂和设备损坏等情况,导致大面积停电。
同时,通过采取加强维护和检修措施,成功恢复了电力供应,减少了用户受到的影响。
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e16e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1.png)
防洪决策中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涝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洪水防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防洪决策在洪水期间尤为重要。
传统的防洪决策主要依赖于经验和人工经验,存在贵、慢、粗、漏等缺点,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决策水平,成为改进防洪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文旨在研究洪水灾情智能预测与评估模型,通过对已有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为防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寻找与洪水发生相关的特征因素。
2.通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构建灰色模型、滑动平均模型等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洪水的发生概率并评估其灾害程度。
3.将预测结果与已有的防洪措施进行比较,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文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来完成研究:1.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国内外对防洪决策中的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2.收集历史的洪涝数据和防洪措施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确定与洪水发生相关的特征因素。
3.通过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构建灰色模型、滑动平均模型等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洪水的发生概率并评估其灾害程度。
4.将预测结果与已有的防洪措施进行比较,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如下结果:1.构建出针对某特定地区的洪水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洪水的发生概率及其灾害程度。
2.评估已有的防洪措施,提出优化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3.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防洪决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洪灾影响评估报告
![洪灾影响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7268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b.png)
洪灾影响评估报告
近期,我国多地频发洪灾,给当地居民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全面评估洪灾影响,本报告对洪灾造成的损失和灾后重建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一、洪灾造成的损失**
洪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初步统计,此次洪灾造成了X人死亡,X人失踪,X人受伤。
同时,X座房屋倒塌,X公里道路受损,X座桥梁损毁。
大量农田被淹没,X头牲畜因此丧生。
另外,洪水还导致了X次停电,X次停水,X次交通中断,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二、灾后重建情况**
面对洪灾带来的重大损失,当地各级政府和群众积极响应,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各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制定了重建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目前,重建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部分受损道路已经得到修复,部分倒塌房屋开始重建。
同时,政府还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相应救助和补偿,确保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展望未来**
尽管灾后重建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防洪抗灾能力,建设更加完善的防洪设施,提高灾害应对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督导和指导,确保重建
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
总之,本报告对此次洪灾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为今后类似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19ce8883d049649b665810.png)
[16] Allan R N, Da Silva M G.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indices and outage cost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1995, 10(1):413-419
自然灾害是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其中洪涝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及电力系统都带来了极大地危害。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时代,《管子·度地篇》就曾说道“五害之首水为大”。人类与洪水的斗争贯穿着整个历史过程,尽管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防洪体系的建设也日益完善,但洪涝灾害依然为自然灾害之首。在现如今的全球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中,洪涝高居40%。特大水灾事件有流经波兰、捷克、奥地利与德国接壤的奥德河、尼斯河流域的百年不遇的洪水,死亡110人,经济损失59亿美元;美国中部和北部发生的两次特大洪水,死亡13人,经济损失22.15亿美元;中国广东、香港地区的特大洪水,28万间房屋被毁,285人死亡,经济损失12.5亿元。还有南美洲的秘鲁、巴西,非洲的肯尼亚、索马里以及南欧的希腊相继发生过特大洪灾。而在中国,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各地较大的暴雨洪水灾害有1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如长江流域1931、1935、1954、1991、1998都发生过特大洪水。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的开题报告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2d69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8.png)
长江中下游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评估与预估的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流域之一,其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在梅雨季节往往会受到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无论是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影响,还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都非常繁重。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与预估,不仅有助于加强对灾害的认识,还可以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历史暴雨洪涝事件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水文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评估该地区未来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并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
三、研究内容(1)历史暴雨洪涝事件统计分析通过搜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的气象、水文数据,对该地区的暴雨洪涝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2)风险性评估根据历史事件的统计数据,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水文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评估未来的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并确定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预估与预警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以帮助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研究方法(1)历史暴雨洪涝事件统计分析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数据等途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历史暴雨洪涝事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该地区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和规律,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影响范围等。
(2)风险性评估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气象观测数据、水文数据、地形地貌数据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模拟模型、概率模型等方法,评估未来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性,并确定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预估与预警运用GIS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对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以帮助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洪灾损失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洪灾损失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f7ef1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洪灾损失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增多,大规模的洪灾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应对洪灾问题方面,如何高效地评估洪灾损失,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研究关于洪灾损失评估方法的研究,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部分方法仅仅针对某一特定的洪灾事件,且存在精度和适用性的问题。
2.现有的评估模型大多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考虑洪灾灾害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
3.现有模型使用的数据来源有限,难以实现对全局洪灾情况的准确评估。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模型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洪灾损失评估模型,通过多元复合数据源、科学的模型选择和模型优化方法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已有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优劣点,为后续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
2.提出一种基于经济和社会指标的洪灾损失评估框架,将不同的洪灾损失指标进行分类和评估。
3.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洪灾类型的数据,构建基于多因素回归模型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4.拟采用2019年中国洪灾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该模型进行洪灾损失评估仿真实验,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对评估结果加以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建立基于模型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提高洪灾损失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有以下意义:1.为政府制定针对性的防洪措施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和决策分析支持。
2.为公众提供了解自身和社会损失风险的咨询服务,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3.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数学模型构建、统计分析等方法来开展研究。
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洪灾损失评估的文献和材料进行梳理和总结;案例分析是通过选择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洪灾事件,分析洪灾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的损失;数学模型构建将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暴雨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
![电力系统暴雨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54ec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7.png)
电力系统暴雨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电力系统暴雨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一旦遭受暴雨等天气灾害,很容易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对各种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暴雨风险评估暴雨风险评估主要是考虑暴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级别的电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评估暴雨风险需要综合考虑气象参数、用电负荷、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等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估,为电力系统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暴雨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定评估对象,即将被暴雨影响的电网分区;二是收集气象和用电数据,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用电负荷预测模型,预测可能出现的暴雨天气和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三是建立暴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气象分析和用电负荷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各种风险因素,评估可能产生的电力系统故障和灾害的概率和风险水平;四是确定暴雨风险对策,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暴雨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对策和措施。
二、暴雨风险对策在电力系统暴雨风险对策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加强电力系统抗风险能力,采取多重保护措施。
加强电力系统抗风险能力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
电力系统应采取多重保护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增强设备抗震等级和耐湿性,采取双回路供电、备用电源等措施,加强电力系统监控和调度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加强电网防洪和排涝工作。
电网防洪和排涝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
电力系统应加强对电网周围水文气象情况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开展相关工作。
加强对电力设备防洪和排涝工作,如提高变电站水防标准,增加地面排水系统,采取应急排水措施等。
3. 采用先进的电力设备和技术。
采用先进的电力设备和技术是提高电力系统抗风险能力和防范暴雨灾害的关键措施。
如采用可自动隔离故障的开关,安装母线短路保护装置,引入分布式能源等技术手段,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乐亭县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乐亭县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4f21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0.png)
乐亭县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电网系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电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农村电器化的不断进步,农村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农村电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承载压力。
在自然灾害、设备老化和不合理运行等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电网故障率也在增加,从而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进行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确保农村电网正常运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拟采用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农村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以及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如下:(1)农村电网的可靠性评估:通过对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故障率、停电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探究农村电网的可靠性现状,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2)影响农村电网可靠性的因素研究:通过调研农村电网的运行情况、设备状况、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找出影响农村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3)农村电网可靠性管理对策研究:通过对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管理对策,提高农村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实地调研:选择关键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通过调研电力企业、供电单位和用户等方面获取相关信息。
(2)案例分析:选取不同地区的农村电网,分析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现状,找出影响农村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和管理对策。
(3)统计分析:通过对调研和案例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揭示农村电网的可靠性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农村电网可靠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贡献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及贡献主要包括:(1)明确了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为电力企业和电力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2)揭示了影响农村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找出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机理和控制措施,为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电网企业降损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电网企业降损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bf4b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d.png)
电网企业降损节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1. 题目
电网企业降损节能研究
2.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网企业面临着供需矛盾、电网损失率较高等问题。
减少电网损失,实现降损节能,已成为电网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减少电网损失,实现降损节能。
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高电网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电网损失情况的调查研究;
(2)电网降损技术的研究;
(3)电网降损管理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
(1)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
(2)实地调研法:对电网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3)统计分析法:对电网损失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 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总结电网降损节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提出降损节能的具体措施;
(3)制定降损节能方案,分析其经济效益。
6. 论文布局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章:
(1)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总结已有的电网降损节能研究;
(3)电网损失情况的调查研究:对电网损失率进行调查和分析;(4)电网降损技术的研究:介绍降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5)电网降损管理的研究:介绍降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6)降损节能方案的制定: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电网降损节能方案;(7)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在所有自然灾害之中,洪涝灾害之严重高居前位。而中国约占国土面积10%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威胁,主要在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如黄、淮海平原、长江、珠江、松辽河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对电网的成灾因子主要为地形和过程降雨量,对于电网,在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时,最直接的就是对电网网架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冲刷,可能冲垮杆塔导致杆塔断线、淹没电力设施导致供电中断,暴雨和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陷等地质灾害,给电力设施和电网安全运行造成重大威胁。
[2]彭广.洪涝[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2-19
[3]许自达,关业祥.洪涝灾害对策及其效益评估[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5
[4]林韩.电网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1-20
[5]刘仲桂.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2-25
因此,准确合理地对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综合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政府部门灾后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要依据,为救灾决策和应急抗灾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保障。同时,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更是制定灾后恢复建设规划和决策的理论依据,对尽早、尽快地挽回损失,重建灾区家园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为制定合理的防灾救灾方案,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影响,准确合理地评估洪涝灾害下电力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再次,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理顺了洪涝灾害间接经济影响的机理和传导途径,构建了洪涝灾害间接经济影响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以洪涝灾害发生后是否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为标准设计了防灾减灾模拟分析场景和原始状态模拟分析场景,结合年度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动态性地分析了洪涝灾害短期和长期对经济系统造成影响的变化趋势,估算了防灾减灾措施的经济效应。
[17] Wei C, Hao X.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ability of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 (ISCRANI),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1:403-408
[9]王正旭.电力工业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灾害学,2001,16(3):54-57
[10]王超,徐政,潘武略等.中国用户停电损失调查方法.电网技术,2007,31(11):54-58
[11]陈晓,王建兴,减宝锋.城市电网用户停电损失及其估算方法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22(01):53-56
对于本次研究洪涝灾害及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我的重点放在洪涝灾害对电力网络的及生活的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估方面,可采用停电损失函数法评估洪涝灾害下停电的直接经济相失,并结合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对洪涝灾害下停电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然后对于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湖北省地区进行资料搜集和数据采集,构建一个经济影响模型,以便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对于理论提出的验证及巩固,方便给他人参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总体大致步骤如下:
在洪涝灾害下,由于大量降雨的影响,电力设备极易发生短路损坏、内部放电损坏、器身部件受潮损坏等情况。而电力设施,如输电杆塔、变电站建筑设施等也可能遭受洪水而被破坏。例如2013年7月9日,四川彭州地区遭遇50年一遇的大暴雨袭击,在洪水的袭击下,彭州电网受损严重。110千伏清太线2号塔基被洪水冲毁,倒杆;配网10千伏线路停运10条,受影响台区300个,累计停电用户达36206户。2010年6月22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闽西北地区引发洪涝灾害,该地区电网严重受损,800余条输电线路停运,福建省76万用户停电。2006年7月14日,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外围影响,广东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受特大暴雨影响,韶关等部分地区交通和电力设施被冲毁、通信中断,广东电网设备设施特别是10kV及以下线路受损情况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受灾地区220千伏线路跳闸共9条;110千伏线路跳闸共33条,永久性故障尚未送电4条,水浸110千伏变电站1座,10千伏线路跳闸共655条,10千伏线路倒杆198基,影响1506台配变。电力负荷损失31.4万千瓦。其中,受灾最严重的韶关地区发生倒杆、断线,部分水浸地区供电中断,设备直接经济损失约9570万元,10千伏及以上线路损坏750公里,受影响用户约14.5万户。
3.进度安排
2013-2014ຫໍສະໝຸດ 年度第二学期寒假期间及开学第一周,完成国内外现状综述。
第二周-第三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四周继续查阅资料,熟悉洪涝灾害对于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分析。
第五周继续查阅资料,洪涝灾害下的电力系统切负荷决策,提出电力行业的停电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第六-七周根据相关文献,撰写论文。完成构建洪涝灾害对于地区电力系统经济损害的综合评估模型即论文关键部分。
[12]曹玮.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与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3
[13]吴吉东,李宁.浅析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自然灾害学报,2012,21(3):15-21
[14]王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15]辛吉武,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灾害学,2007, 22(3): 85-89.
[18]Eobinson S, Wang Z, Martin W Captu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services trade liberalization.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2, 14(1): 3-33
[16] Allan R N, Da Silva M G. 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indices and outage costs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Power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1995, 10(1):413-419
3.“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进度安排应尽可能详细。
4.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调研是否充分?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是否已明确?是否已经具备开始设计(论文)的条件?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否同意进入设计(论文)阶段?
1.目的及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持续创新,电力行业也迅猛发展。而随着电网的逐步完善,电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也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破坏事故次数明显下降。20世纪70年代,我国电网平均每年发生19次稳定破坏事故;21世纪以来,全国各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逐年提高。但是自然灾害、一次和二次设备故障、局部电网结构薄弱仍是威胁电网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避免此类灾害给电力设施造成大面积损毁,减轻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研究灾害对电网的损毁性影响及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八周-第十周完成论文其他部分,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十一周-第十三周整理毕业论文全文,进行局部修改,准备毕业答辩。
第十四周-第十七周,准备毕业答辩所有材料,答辩。提交毕业论文终稿。
4.阅读的参考文献
[1]王雪臣.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风险分析及保险适应机制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1-13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职称:
所属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02班
设计(论文)题目:洪涝灾害对电网损毁性影响评估技术研究
2014年3月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完成。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对于洪涝灾害的评估可以依照洪涝灾害发展过程分为灾前(风险)评估、灾中评估、灾后评估这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对于风险评估,它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和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各个部门及行业都是整体相关的,一旦洪涝灾害影响了供电,从行业至居民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工业用户停电的话将造成生产链中断及产品加工,致使产量减少,影响营销;在交通业方面停电的话将造成交通堵塞和社会秩序棍乱;在商业方面停电将影响商品出售,中断娱乐活动;而对于普通居民来说,用户停电造成生活不便等。为开展停电经济损失的评估研究,将停电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停电的直接经济损失指实际发生停电时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电力行业和电力用户所承担的经济损失,停电的间接经济损失指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为减少停电影响而调整其活动所需支付的额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