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和他的抒情诗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37c60d9b89680202d8259d.png)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主要贡献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
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的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上尉的女儿》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家庭背景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
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
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
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20.普希金诗二首
![20.普希金诗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3bfab58ca1c7aa00b52acbcc.png)
3.《纪念碑》一诗表现了普希金什么 样的思想和情怀?
《纪念碑》写于1836年8月21日,即普希金 逝世前五个月。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歌是自己 一生创作的宣言,也是一生创作的总结。
对自由的纵情歌唱是普希金生命的核心, 《纪念碑》一诗就最为典型地表现了诗人的 这种自由的风骨和人道的境界。在这部作品 中,诗人呼唤自由人道,蔑视强权,同情在斗 争中倒下的人,弘扬了一种博大崇高的人文 情怀和善良纯正的高贵品质 。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 纪作家诗人们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 现在一般用来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30 年 间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性,即偏重于表现主观理 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作家都极力描绘 大自然的美丽、壮美,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 想。
9.普希金诗二首
【背景介绍】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 1837),俄国作家。1817年,进入外交部任 职,创作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因 政治抒情诗被当局流放。
创作经历:
1830年秋天,因故滞留波尔金诺,完成《叶甫盖 尼·奥涅金》和《别尔金小说集》等作品。 婚后定居彼得堡,创作了小说《上尉的女儿》和叙 事诗《青铜骑士》等作品。
叙事诗有12部,如《高加索的俘虏》《强盗 兄弟》《茨冈》和《青铜骑士》等。 小说主要有《驿站长》《黑桃皇后》《上尉 的女儿》和《杜勃罗夫斯基》等。
【选文】
致凯恩
纪念碑
Exegi monumentum
【导读】
1.《致凯恩》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描写 爱情的?
《致凯恩》这首诗歌被誉为“爱情诗卓绝 的典范”,是普希金最完美的爱情华章。 它源于诗人与安娜·彼得罗夫娜·凯恩的 两次不期而遇。
普希金的诗作
![普希金的诗作](https://img.taocdn.com/s3/m/10875c5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f.png)
普希金的诗作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Alexander Sergeyevich Pushkin)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主题和风格。
以下是普希金著名的一些诗作:1. 《叶甫盖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这是普希金最著名的诗歌小说,以叙事诗的形式讲述了年轻贵族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故事,揭示了爱情、友谊和社会等方面的复杂关系。
2. 《纪念碑》(The Bronze Horseman):这首史诗般的诗歌描绘了彼得堡城市景观的变迁,并通过主人公厄尔金与城市的互动,表达了对命运和社会不公的思考。
3. 《卡夫卡斯》(The Caucasus):这首诗歌以壮丽的山脉和自然景观为背景,讲述了俄罗斯军队与北高加索残酷战争的故事,展现了勇气和牺牲的主题。
4. 《冬天的早晨》(Winter Morning):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触及了人类存在的哲学问题。
这些只是普希金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他的诗歌作品还包括爱情诗、抒情诗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等。
普希金的诗歌作品不仅在俄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纪念碑》、《卡夫卡斯》、《冬天的早晨》的完整诗作如下。
《纪念碑》(The Bronze Horseman)普希金有一座铜马像,高耸在彼得堡的广场上,它在那里,静静地俯视着尼瓦河的波浪。
彼得堡矗立在沙滩上,风雨侵蚀不倒,城市傲然屹立,自由而无所畏惧。
那个夜晚,彼得堡变成了封闭又黑暗的世界,彷徨和恐惧遍布着街道和灰色的广场。
弗拉基米尔站在岸边,目睹着愤怒的海浪,看到艾列克谢从水中爬出来,满身泥泞。
波浪汹涌,吞噬了无数的生命,而无情的雨水仍在倾泻,似乎永不停息。
弗拉基米尔追寻那座铜马像的目光,在他眼中,它成为了他们的冤魂的象征。
彼得堡的创始者,彼得大帝的雕像,仿佛在嘲笑着这个被摧毁的城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be9d7f168884868762d6ab.png)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的一篇简短的抒情诗,虽然语言浅显,但却表达出了生活的真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切作品,都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特定的背景环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这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这部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诗人的写作特色。
这首诗语言简短明了,浅显易懂,适合各种人群阅读,拥有广泛的读者。
其语言魅力也不可小视,诗中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劝告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例如:该诗以一个假设句破题,劈头就是一个“假如”,此时26岁的普希金,面对的是一个纯真的女孩,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仿佛生怕碰伤这棵稚嫩的幼苗,于是从未来着笔,使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咛、勉励涉世未深的少女。
这部作品成功的最大原因还在于这首诗给人带来的强大精神感染力。
这首诗表现出了生活的真谛,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风风雨雨,这才是现实,但结果往往只有两种,要么被击垮,要么成为强者。
但怎么样才能成为强者呢?那就要向普希金学习了,不仅要积极冷静地面对一切困难,还要对人生充满希望,要相信你可以迎接光明的到来。
就像普希金一样,在那样的恶劣处境下,也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依旧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普希金《致大海》赏析
![普希金《致大海》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2905fa360cba1aa811da8d.png)
普希金《致大海》赏析普希金《致大海》赏析?诗人普希金,在青少年时代就为全国人民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爱国激情所鼓舞,又受到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和俄国启蒙主义者拉吉舍夫等人的深刻影响,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
1820年,诗人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南俄。
此后写的诗歌更加充满了反抗的激情。
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
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
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
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诗篇——《致大海》。
《致大海》是诗人在南俄时期写的一篇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作品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把自然景物拟人化,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即对自由和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暴力统治的憎恶、反抗。
全诗十五个诗节,可以分作三个部分来读。
开头两个诗节,诗人向大海告别;中间十一个诗节,写诗人由大海引起的回忆和联想;最后,诗人再一次向大海深情地告别,说明自己的整个心灵被大海的形象和音响所充斥,永不忘怀。
诗人把大海人格化,直接同大海对话,向大海告别。
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如此美丽的大海,又是这般温情脉脉!但是诗人与大海即将离别。
大海发出悲哀的喧响、召唤的喧响,像是忧郁的怨诉,又像是临别时的呼唤。
这无疑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是诗人忧郁之情的一种写照,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大海所召唤的自由之神的一种向往。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诗人开始了回忆。
他把大海的自由奔放、任性不羁,看作自己心灵的投影,总是留恋于海岸,在那里悄悄地徘徊。
由于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诗人曾想从海上偷渡去国外一游,他也因为这个愿望得不到实现而苦恼,一个人茫然地徘徊在海边。
外国文学史之普希金
![外国文学史之普希金](https://img.taocdn.com/s3/m/c5916e761711cc7931b71693.png)
外国文学史之普希金一、普希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以卓越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为俄国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二、普希金的诗歌和小说:1、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诗,如《自由颂》《童话》《致恰巴耶夫》《乡村》等,表现了诗人追求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政治理想和反暴政的斗争精神。
2、在南俄期间,他写了一些浪漫主义抒情诗,如《囚徒》《致大海》。
此外还写了一组叙事长诗,即“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茨冈》。
3、《茨冈》:⑴它是普希金“南方诗篇”的代表作,也是诗人过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之前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
⑵长诗最引人注目的是叛逆贵族青年阿乐哥的形象,他对本阶级窒息人灵魂的生活感到厌恶,希望融入普通人民舒展自由的生活,但长期以来对其心灵的腐蚀却使他无法完成这个转变。
⑶诗中的异域情调,两种生活环境的鲜明对比,特别是对其所肯定的生活的理性化描写,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方法。
⑷阿乐哥形象的塑造,其性格的复杂、矛盾状态及形成这种性格的生活根据,他所体现的俄国贵族青年寻求出路的心愿,则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成分。
4、1824年,诗人创作了现实主义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
5、1830年9月,他到波尔金诺村住了三个月,此即普希金创作最有收获得季节——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尔金诺的秋天”。
此时,他以别尔金为笔名,写了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村姑小姐》《驿站长》5个短篇在内的《别尔金小说集》。
此外,还有4个小悲剧,近30首抒情诗,并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驿站长》是《别尔金小说集》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个作品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维林的形象,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小人物”的传统。
普希金
![普希金](https://img.taocdn.com/s3/m/fa77ec60804d2b160b4ec09a.png)
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 来到你们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声 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一样。
沉重的枷锁会掉下, 黑暗的牢狱会覆亡,—— 自由会在门口欢欣地迎接你们 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手上。
最后十年(1826-1837)
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
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1833);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在西伯利亚矿坑的深处, 望你们坚持着高傲的忍耐的榜样, 你们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决不会就那样徒然消亡。
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 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 她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 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光降;
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反对黑暗,是“南 方组诗”的基本主题。
在艺术上,这组叙事长诗背景突出,在浪 漫的漫的情调中展现了南俄优美的自然景 色与风土人情。
流放时期(1820-1826)
2、米哈伊诺夫斯克村 (流放中的流放) (1824-1826)
叙事诗《努林伯爵》(1825)、
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叶 甫盖尼·奥涅金》第3章至第6章。
抒情诗:《囚徒》(1822)、《翻腾的浪花》 (1823)、《致大海》(1824)等。
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 (1822)、《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 萨拉依的泪泉》(1823)、《茨冈》(1824)。
流放时期(1820-1826)
这些叙事诗被称为“南方叙事诗”或“南 方组诗”。
连斯基形象
单纯、 幼稚、 热情、 积极乐观
作为奥涅金的互补面而存在
3.达吉亚娜形象分析
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优美迷人的贵族妇女典型。
普希金 致大海 赏析
![普希金 致大海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7818d1a58da0116c174967.png)
《致大海》赏析《致大海》是普希金的一篇简短的政治抒情诗,创作于1824年。
朴实的文字里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决心。
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
《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
海之留恋诗歌第一至第七节为第一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
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首先是一往情深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
大海自由奔放,雄浑沧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羁的精神力量。
它呈现在作者心目中,有容光焕发的娇美活力,有蔚蓝翻滚的光泽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
更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如风鼓船帆,顺水推舟;时而惊涛骇浪,似闪电裂空,地动山摇;时而深情缱绻,像朋友告别,召唤等待;时而抑郁幽怨,给朋友分忧,如诉如泣。
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有风卷残云、扫荡一切的伟力,有狂放不羁、冲决网罗的魄力。
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崇尚。
其次,诗人还声情并茂地向大海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和伤心。
这里有作者想摆脱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难言之苦;有心灵挣扎,归于枉然的无奈决绝;更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
但是,自由也是。
两面性的在大海面前,诗人时而徘徊茫然,时而狂欢高歌,时而深情呼唤: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泼向大海。
听这样的诗句:“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大海波飞浪涌,滚滚向前,奔向远方,这一画面形象鲜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
普希金《致大海》
![普希金《致大海》](https://img.taocdn.com/s3/m/057d88ad3968011ca30091e9.png)
致大海(俄罗斯)普希金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使我留在你的岸旁……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是一些威严的回忆;拿破仑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正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普希金--致大海
![普希金--致大海](https://img.taocdn.com/s3/m/bf92479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d.png)
致大海【学习要求】1.了解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文学成就。
2.理解《致大海》的思想感情。
3.把握《致大海》的抒情艺术。
【作者生平与创作】亚力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来自非洲、受彼得大帝宠爱的军人汉尼拔的孙女,所以普希金身上有非洲的血统。
他的童年是在充满诗歌和文学的氛围中度过的,除了爱好文学的父辈们对普希金产生影响外,还有他的奶妈阿琳娜·罗季昂诺芙娜,这位农奴出身的善良妇女不但用乳汁哺育了普希金,而且用民间文学和人民语言的养料培育了普希金。
1811年,12岁的普希金进入沙皇政府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学校,在皇村学校学习的六年期间,普希金接受了进步教师所传播的先进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进步的政治观点和文学观点。
他的同窗好友中许多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参加者。
普希金的诗才最初显现在1815年初级班升高级班的考试上,当时他满怀激情朗诵了颂扬卫国战争胜利的古典主义风格的颂歌《皇村回忆》,在场的老诗人、沙皇的老师杰尔查文大为感动,他看了俄国诗坛的新秀。
1817年从皇村学校毕业后,普希金到外交部任职,但他无意于仕途,而是醉心于各种社交活动。
他一面继续诗歌创作,另一方面积极参加一些进步文学社团,“阿尔扎玛斯社”和“绿灯社”,后来成为其中的成员。
同时,他又与并与秘密团体“救国同盟”和“幸福同盟”的成员保持密切的联系。
在未来十二月党人中,普希金有许多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幸福和自由、文学和诗歌等问题。
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从主题到诗歌风格均受英国诗人拜伦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创作了一系列以自由为主题的诗作,后来人们称之为“政治抒情诗”,其中最著名的有《自由颂》(1817)、《致恰尔达耶夫》(1818)、《乡村》(1819)等。
在《恰致尔达耶夫》中,普希金写到:同志,请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升起,放射出光芒,俄罗斯将从睡梦中惊醒,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将写下我们姓名的字样。
普希金抒情诗选
![普希金抒情诗选](https://img.taocdn.com/s3/m/d91e99c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d.png)
普希金抒情诗选希金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曾一度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中的抒也影响了无数人民。
普希金抒情诗选(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月亮》孤独、凄怆的月亮,你为什么从云端里出现,透过窗户,向我的枕上投下清辉一片?你的忧郁的脸容引起我悲伤的浮想,和爱情的无益的哀痛;骄傲的理智难以抑制的愿望又在我的心头重新激荡。
飞走吧,往事的回忆,不行的爱情啊,请你安息! 已不会再有那样的月夜,当你以神迷的光线穿过幽暗的梣树林将静谧的光辉倾泻,淡淡地,隐约地照出我恋人的美丽。
情欲的欢快啊,你算什么? 怎能比真正的爱情和幸福,那种内在的美的欢乐?已逝的喜悦怎能再往回奔? 光阴啊,那秒秒分分为什么如此飞快地消失? 当那朝霞突然升起轻盈的夜色为何就淡去? 月亮啊,你为什么要逃走,沉没在那明朗的蓝天里? 为什么天上要闪出晨曦?为什么我和恋人要别离?《我曾经爱过你》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爱你。
《春天》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你的来临对我是多么沉重,在我的心灵里,在我的血液里,引起多么痛苦的陌生,一切狂欢和所有的春光只会将厌倦和愁闷注入我的心。
请给我狂暴的风雪,还有那幽暗的漫长冬夜!《歌者》在夜色沉沉的树林里你可曾听见一个歌者在歌唱苦闷和爱情?清晨的时刻田野里万籁俱静,芦管的声音单谓而又凄清,你可曾听见?在荒凉昏暗的树林里你可曾遇见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和苦闷?他有时微笑,有时带着泪痕,还有那充满烦忧的温顺的眼神,你可曾遇见?倾听着那轻轻的歌声,你可曾叹息一个歌者在歌唱爱情和苦闷?当你在树林里看见一个年轻人,接触到他那黯淡无光的眼神,你可曾叹息?《冬天的道路》透过一层轻纱似的薄雾月亮洒下了它的幽光,它凄清的照着一片林木,照在林边荒凉的野地上。
普希金主要作品抒情诗
![普希金主要作品抒情诗](https://img.taocdn.com/s3/m/de215d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7.png)
普希金主要作品抒情诗普希金主要作品抒情诗普希金的语言单纯、朴素、准确,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音乐美,读他的诗就是一种享受。
普希金主要抒情诗篇一冷风还在飕飕地吹着冷风还在飕飕地吹着,给草原送来清晨的寒霜。
初春的小小野花只不过刚刚出现在融雪的地方,从芬芳的蜜制的窠中,像来自奇异的东方的王国,就飞出了第一只蜜蜂,尽绕着早开的小花嗡营,它是在打听:美丽的春天──这尊贵的客人几时来临?草原是否很快地变绿?是否在白桦树的枝丛里很快就长满胶质的嫩叶,喷香的樱花有没有消息?普希金主要抒情诗篇二乌云啊,暴风雨后残留的乌云!你独自曳过了明亮的蓝天,惟有你投下了忧郁的阴影,惟有你使欢笑的日子不欢。
不久以前,你还遮满了苍穹,电闪凶恶地缠住你的躯体;于是你发出隐秘的雷声,把雨水泻满了干渴的大地。
够了,躲开吧!时令已变换了,土地已复苏!雷雨消逝无踪:你看那微风,轻轻舞弄着树梢,正要把你逐出平静的天空。
普希金主要抒情诗篇三小花我在书里发现一朵小花,它早已干枯了,也不再芬芳,因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许许多多奇异的遐想:是哪一个春天,在哪一处它盛开的?开了多长时间?谁摘下的?是外人还是熟人?为什么放在这书页中间?可是为了纪念温柔的相会?还是留作永别的真情?或者只是由于孤独的散步在田野的幽寂里,在林阴?是他还是她?还在世吧?哪一个角落是他们的家?啊,也许他们早已枯萎了,一如这朵不知名的小花?普希金主要抒情诗篇四《致大海》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你碧蓝的波浪在我面前最后一次地翻腾起伏,你的高傲的美闪闪耀眼。
像是友人的哀伤的怨诉,像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召唤,你忧郁的喧响,你的急呼,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回旋。
我的心灵所向往的地方!多少次在你的岸边漫步,我独自静静地沉思,旁徨,为夙愿难偿而满怀愁苦!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还有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打鱼人的温顺的风帆,全凭着你的意旨保护,大胆地掠过你波涛的峰峦,而当你怒气冲冲,难以制服,就会沉没多少渔船。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https://img.taocdn.com/s3/m/50bdae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a.png)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现代诗歌鉴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
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
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
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
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
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
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赏析】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送到其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
从1824年8月至 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
面对12月党人起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
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
第一章第五节(普希金)思维导图
![第一章第五节(普希金)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a17452b84ae45c3b358cf1.png)
1830 年,回波尔金继业途 中,霍乱爆发,堵车三月, 创作了大量作品,因此被 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
“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诗坛的太阳”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诗人和
民族文学创始人,19 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杰
屈辱
余
性格:喜爱大自然,同情农奴,追求个
人 ”
性解放,具有俄罗斯人民的纯朴气质。
1836 年 11 月,得知法国流亡贵族丹特士对妻子的追求。1837 年 1 月 27 日,决斗在彼得堡近郊举行,决斗条件十分苛刻,普身受重伤,两天 后逝世,年仅 38 岁。
决斗
爱情:怀着少女的真诚和纯洁的感情大 胆地给奥涅金写表爱信。 悲剧: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纯朴真挚的性
格,却限制了思想能力的发展
以奥涅金为主人公,概括出 19 世纪 20 年代俄 国进步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提出俄国解放运 动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这一问题。
诗与散文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自由形式的“诗体 小说”。
抒情性。通过大量的“抒情插笔”对人物、事件、 场面的评论。
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间的对照中, 各自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和突出。
思想意义
艺 术 特 色
奥 涅 金 形 象 分 析
取材:18 世纪普加乔夫起义。
人物:改变以往的写法,将他塑造成热爱自由,宁
《上尉的女儿》
俄罗斯灵魂 俄
死不屈的英雄,
诗人之死
达吉雅娜
国
文
从正面描写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
学 中
的
“
多
1831 年,普与冈察洛娃结婚,婚后他家迁彼得堡,重新进入外交部任 职。沙皇赐予他宫廷近侍一职,使他深感屈辱。
高中语文 自由精神的见证与象征———普希金《致大海》赏析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
![高中语文 自由精神的见证与象征———普希金《致大海》赏析素材 人教版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cf121807580216fc700afdd4.png)
自由精神的见证与象征———普希金《致大海》赏析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一位伟大诗人。
他在短短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八百余首抒情诗。
他的抒情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颂歌、哀歌、情歌,也有讽刺诗、祝辞、风景抒情诗等。
他的诗歌语言既活泼、潇洒、豪放,又结构整齐、韵律严谨。
他的诗作思想、情感、意境与音乐性浑然一体,堪称美的典范。
普希金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十九世纪初俄国沙皇专制最黑暗的时期,但在当时的贵族子弟群体中已广泛传播着先进的自由思想,这些年轻人深受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对沙皇制度极为不满。
普希金就常常和这一群先进青年们聚集在一起,纵谈国事,阅读禁书,他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很快,刚直不阿、独立不羁的普希金就因自己那些煽动革命情绪、反对专制暴政的诗篇,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等而受到沙皇当局的严厉惩罚。
他先是被流放,后又被软禁,但越是在这样的处境下,普希金对自由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憎恨也就愈来愈强烈。
愤懑的感情积聚在他的心头使他无处倾诉,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寄幽抒怀。
而这一篇《致大海》就是普希金在一八二四年被沙皇软禁在偏僻的米哈依洛夫村时所创作完成的,它是一篇战斗性的抒情诗。
作为一位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同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的许多浪漫主义诗人一样,他喜欢在诗作中讴歌和赞美大自然,但在这一首《致大海》中,普希金之所以选择大海作为他讴歌、抒情的对象,其中是别有深意的。
大海固然是美的,一方面,它有起伏的波浪、磅礴的气势展现着奔放不羁的、动态的美;另一方面,它又有着退潮后深深的平静和无边的寂寥展现着波澜不惊的、静态的美。
但对于普希金来说,真正让他感动的则是在大海身上所凝聚的一种精神,这就是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集中鲜明地体现在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身上。
拜伦作为西方的一位孤傲自负、离经叛道但又酷爱自由的天才诗人,他曾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捐献给希腊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他去世的那一年正是普希金创作《致大海》的这一年,即一八二四年。
普希金爱情诗赏析
![普希金爱情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63ecc605087632311212d9.png)
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文学价值”。
古今“《《《《“““普希金爱情诗《我爱过您》赏析关键词:普希金《我爱过您》情感文学创作爱情诗摘要:普希金的丰富情感是其文学创作的灵魂,而他的爱情则是其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是普希金的情感体现。
他的爱情诗《我爱过您》是献给奥列宁娜的一首爱情诗歌。
诗歌的质朴语言和哀伤情调,折射出作者丰富人生经历和情感的艺术表达,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爱情难以割舍的眷恋,表达了对生活中没有得到的情感生活的心理补偿。
普希金在诗歌中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世界,并将它升华为对人类的爱的高度去描述并加以讴歌,使得诗作具有了人类崇高而博爱的精神,时刻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的性格与感情。
情感是文学创作之灵魂,而文学创作又体现作家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者辩证统一。
丰富的感情生活给创作带来极大的灵感,但创作也可以运用补偿心理的动机来中外的作家与诗人都因为他们对生活投入了更多的激情,从而使得他们的作品总是与众不同。
可以说,作家们的情感与他们的文学创作相伴而生,许多作家的情感生活往往会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普希金也不例外。
他一生的感情生活相当丰富,为爱而生,为爱而战,也同样为爱而死。
他在南俄流放时所写的一首爱情诗《我爱过您》就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与其爱情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
一、普希金爱情诗:情感补偿与启迪后人普希金是个诗歌天才,一生创作的诗歌总量在800首以上,这些诗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颂歌、赠诗、哀歌、情诗、短歌等。
从他开始,俄罗斯成为了一个“诗的国度”②。
普希金的抒情诗,既深沉细腻,感情真挚,又自然、朴素、优雅;语言简洁,具有独特的音韵美。
普希金的爱情诗体现了抒情诗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的私人生活。
他的一生倾慕过许多女子,虽然他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是才华横溢,凭借他的热情博得了很多女子的仰慕与倾心。
普希金一生创作200多首爱情诗,占抒情诗的四分之一,比较经典的爱情诗作有:致凯恩》、一切都已结束》、《不,不,我不该》、倾诉》、我爱过您》等。
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
![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8a32d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致大海》是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一首政治抒情诗,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致大海普希金中学课文原文:再见吧,自一由的原素!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随着你的山脊跑开!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一由在悲泣中!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诗两首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两首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https://img.taocdn.com/s3/m/e4de66273169a4517723a38b.png)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 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 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 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低声的叮嘱如果身处逆 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要有一个 乐观的生活态度,坚信快乐的日子一定 到来。 第二部分理性分析现在身处的逆境,只 是暂时的 ,要学会振作,要理性抗争坚 信向往的美好未来一定到来。
课堂小结
生活就像大自然,总是有风雨伴随着我们的生 命。我们要珍视生命,珍惜青春, 珍爱生活。大 家一起背诵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讨论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遇到过挫折吗?你 碰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正确面对的?
Hale Waihona Puke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 困苦,不要惊慌, 不要沮丧!阴暗的 日子里需要信心, 相信吧,开心的日 子定会到来。
1、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
2、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
3、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5.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1这首诗没有什么具体形象,只是 以劝告的口吻明确地说明道理。 2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而本诗将主题含蓄地暗示读者。
骗 要 里 的
了 心 需 日
你, 急! 要 镇 子 将
静: 会 来
临。
向往着 未 来, 是 忧 郁; 瞬 息, 过 去, 了 的, 亲 切 的 怀 念。
朗读目标
根据已划好的诗歌节奏,有感情的自 由朗诵全诗完成下列内容: 1、认真朗读诗歌,揣摩应该用什么 样的语气语调朗读?谈一谈你的感 受。
劝说的口吻,亲切、和婉、热诚、 坦率、坚定的语气。
19 诗两首
![19 诗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63aa78220912a216147929ef.png)
比喻:
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 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 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 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区别:
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 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 有什么不同?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 念。 现在的痛苦经历,以后回想起来 反而会觉得很美好。人生的体验应该 是丰富多彩、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 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 把握人生。 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反对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 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 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 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
而 我 选 择 了 人 迹 更 少 的 一 条 ,
一 片 树 林 里 分 出 两 条 路
我 将 轻 声 叹 息 将 往 事 回 顾 :
也 许 多 少 年 后 在 某 个 地 方 ,
1.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自然之路 人生之路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 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 节的意思。
思索 选择 选择之后 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 顾、叹息
假 不 忧 相 心 现 一 一 而 就
如 要 郁 信 儿 在 切 切 那 会
生 活 欺 悲 伤,不 的 日 子 吧,快 乐 永 却 都 都 过 成 远 常 是 会 去 为 向 是 瞬 过 了 亲
骗 要 里 的
了 心 需 日
你, 急! 要 镇 子 将
静: 会 来
临。
着 未 来, 忧 郁; 息, 去, 的, 切 的 怀 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希金和他的抒情诗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普希金出现的时代,恰逢作为艺术的诗在俄国刚刚有可能出现的年代。
一是1812年以后的日益觉醒的俄罗斯社会为个人感情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社会的或者说是外部的条件,二是茹科夫斯基的艺术探索和经验为以往仅仅是作为一种形式的诗向作为艺术的诗的飞跃提供了艺术的或者说是内部的条件。
正是在这个时候,普希金诞生了。
我们说,普希金在俄罗斯诗歌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或者说,对于俄罗斯诗歌来说,只可能有一个普希金,普希金是惟一的,其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机遇不可能再有了。
仅就此而言,这是普希金的幸运,也是其他才华卓著的俄罗斯诗人如莱蒙托夫等诗人的“不幸”。
把普希金“中学时代”的诗和以后时期的诗作一比较的话,就可以看出他的诗才是多么迅速地生长和成熟。
普希金“中学时代的诗”还不能算是普希金自己的,至少不能完全算他自己的。
这些习作之中,有前辈诗人特别是茹科夫斯基和巴丘希科夫的影响。
普希金“中学时代”的诗不太富于诗意,但却常常以韵文的优美和精巧使人惊讶。
其中有几篇已经超脱模仿,透露出纯粹普希金的诗的因素。
例如下面这首《窗》(1816):
不久以前,在薄暮的时刻,
当天空凄清的月光
在朦胧的幽径上流过,
我看见了一个姑娘
独自守在窗前,沉思郁郁;
秘密的惊恐使她的胸脯
呼吸紧促,她激动地探望山冈下黑暗的小路。
“我在这儿!”有人低声喊叫。
于是这姑娘把窗户
悄悄地,颤巍地打开了
月亮躲进了夜的帷幕。
“幸运儿!”我惆怅地想:
“那等待你的只有欢快。
等哪一天,快到晚上,
也有窗子能为我打开?”
这首诗中出现的场景并无多少特别之处,在浪漫主义作品里屡见不鲜,但普希金对题材的处理有独到的地方,其中几乎没有了对茹科夫斯基哀伤情调的模仿,也看不到巴丘希科夫的那种虚华和缥缈的痕迹。
“窗”的意义是多重的,即富于神秘的浪漫情调的窗和充满幸福期待的心灵的窗。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语言明快,简练,流畅,节奏既急速又舒展,有一种一贯到底的气势,显示
出普希金在诗歌语言上的才华。
普希金在中学毕业以后所写的诗,可以称为“过渡时期”的诗。
从这些诗中已经能看出普希金来了;但是,他仍旧或多或少地忠于文学传统,仍旧是他的前代诗家的学生,尽管是常常“青出于蓝”。
他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但还没有独树一帜。
他只是孕育着──如果可以这么说──普希金,却还不是一个普希金。
在“过渡时期”的诗中可以看到普希金和他以前的文学的活的历史联系在1825年之后,普希金作为一个独具一格的诗人已在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事实上,早在1816年,普希金的一部分作品就可算得上“纯粹的普希金的诗”了。
那么,“纯粹的普希金的诗”的特点,或者说普希金抒情诗艺术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
首先是真诚。
这是普希金开创并赋予整个俄罗斯诗歌和文学的最主要的特点。
然而真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主观态度,它不仅是艺术的,更是思想的。
普希金抒情诗的这一主要特点恰恰有力地说明了艺术和思想是不可分离的。
正是真诚使得普希金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而形成了他的进步的社会观点,也正是真诚使得他无法回避和容忍不合理的野蛮的农奴制度而对其持激烈的否定批判的态度。
在他的抒情诗中,这种真诚被艺术化了,它以不同的形态从各个角度得到升华,从而形成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风格。
在他以前,诗只是美丽情感和崇高思想的一种词藻华丽的表现。
而这情感没有组成诗的灵魂,诗只是被依附上去。
普希金的诗的特征之一,那使他和以前的诗派严格区别的东西,是他的诚恳。
他不夸大,不粉饰,不耍弄效果;他从没有派给自己一种辉煌的,但却是他未曾经历过的感情。
他到处都显示着本然的样子:
天使啊,我不值得你的爱恋,
请假装一下吧!你的一瞥
永远能奇妙地倾诉一切!
唉,骗一骗我并不很难,
我是多么高兴被你欺骗!
——《默认》(1826)
她以一句失言:以亲热的“你”
代替了虚假的客气的“您”,
使美妙的幻想立刻浮起,
再也捺不住这钟情的心。
我站在她的面前,郁郁地,
怎样也不能把目光移开;
我对她说:“您多么可爱!”
心里却想:“我多么爱你!”
——《你和您》(1828)
我原以为这颗心忘了
轻易感受痛苦的能力;
我说:那以往的一切
早已不在,早已过去!
去了,盲目信任的美梦,
热情的激动和忧郁……
可是,来了美的有力统治,
怎么这颗心又在颤栗!
——《我原以为》(1835)
从诗的角度来说,在普希金之前,没有哪一位俄罗斯诗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来。
只有普希金才能以这种包含着热烈的冷静和适度的简洁的诗句抒写出这种情感。
与真诚密切相联系,普希金抒情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朴素而优雅。
普希金的诗没有奇幻的,空想的,虚伪的,怪诞的,理想的东西;它整个浸透着现实。
它没有给生活的面貌涂上脂粉,它只把生活本然的真实的美表现出来。
普希金每首诗的情感,就其自身说,都是优美的雅致的,它不仅是人的情感而且是作为艺术家的人的感情:
在一本书里我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枯萎,已失去了芳香;
于是,在我的心里……
充满了一个奇异的幻想:
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哪一个春天?
它开得很久吗?是谁摘下来的?
是陌生的或熟识的人的手?
为什么会被放到这儿来?
可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
或者是为了命定的别离之情,
还是为了纪念孤独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静处,在森林之荫?
他是否还活着?她也还活着吗?
他们现在栖身的一角又在哪儿?
或者他们都早已枯萎,
像这朵无人知道的小花?
——《小花》(1828)
这首诗以一朵被遗忘在书本的小花作为发端,引来诗人一连串奇异的幻想,一切都是那样自然,那样顺理成章没有一点牵强之处;而就幻想的具体情境而言,既是那样朴实无华,又是那样亲切,雅致。
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的想象又十分自然地回到小花上来,略带惆怅的问句使人遐想联翩,感叹不已。
普希金的诗,没有一首诗不是来自于生活,这首诗自然不会例外。
他从自己的心灵世界里拿出来的只是那为他所感受的,成熟的诗的幻想,这些幻想自动挣脱了出来,于是诗就诞生了。
普希金的诗不但其本身是这样自然,就连它的产生也是这样自然。
这样产生出来的诗也就不可能不是十分纯朴的。
不过,普希金抒情诗的“寓诗情于平凡之中”的特点,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符合诗的本质的特点,并不一定为所有读者发现,认同和理解。
普希金抒情诗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洁和独特的音韵美。
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这里只有诗;没有任何虚有其表的炫耀。
一切都简朴,一切都雍容大方,一切都充满含而不露的绝不会突然宣泄而出的光彩;一切都符合纯正的诗所永远具有的言简意赅。
词语不多,但是它们却能够如此准确地将所要表达的一切都表达出来。
每一个词都蕴含着无极限的空间;每一个词都如同诗人一样广阔无垠。
但是,语言的简洁并不意味着简明,他的诗同时又是丰满的,充实的,深厚的。
这里有一个艺术分寸感的问题。
普希金超越了过去诗家最主要的优点之一是:他的诗丰满,完整,含蓄,匀称。
普希金的诗从来没有多余或不足的地方,它的一切总是那么适度,那么恰当其位。
其原因在于他极强的艺术分寸感。
这不仅表现
在诗的内容上,同时也表现在诗的语言乃至形式上。
至于音韵的美,普希金在综合了前辈诗人长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普希金将杰尔查文诗篇所特有的准确的景色描绘和“铿锵的音响”同巴丘希科夫诗作的优美造型与和谐,以及茹科夫斯基诗作“迷人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
同时,成为这种综合的基础的,即正好成为希金诗歌语言特性的,就是他的非凡的简洁和表现力在这方面,我们从他的抒情诗的原文和译文中多少也能感受到一些。
普希金的抒情诗在情调和风格上表现出来的又一特点是一种忧郁,这是一种明朗的忧郁,一种“深刻而又明亮的悲哀”。
普希金的忧郁,自然与他无时不在感受和思考的社会以及个人的生活相联系。
可是它虽然与忧愁,哀伤乃至悲惨的生活内容相关,但它仍然主要是一种美学的或者说一种审美的效果。
换句话说,生活中的忧郁在普希金情感的熔炉中经受冶炼以后成为一种美,它远高于那种具体的,世俗的忧愁和哀伤,而且,它唤起的也不仅仅是忧郁,而是思索,力量和美感。
我们都记得,在那首著名的《在格鲁吉亚的山丘上……》中诗人歌咏的哀愁:我忧郁而轻快,我的哀愁是明亮的。
仪电四班
65100425
曹晓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