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

了解美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掌握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特征。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特征。

教学过程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工作中应遵循的本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由于新闻事业对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担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提供知识等重要的社会职能,与社会和广大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而新闻事业的基石----新闻工作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道德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要更高。各国在发展壮大本国新闻事业的同时,都十分注重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并在方方面面做出了令人可喜的成望绩,为新闻事业的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使人们透过新闻界一些黑幕看到了光明与希望。下面就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来探析其规律。

一、起步时间

1.中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显然要大大晚于美国。1949年新中国诞生,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也由此开始发展、步入正轨。建国初期,广大新闻工作者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严于律己,自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实际等职业道德观。各级新闻管理机构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比如,时任新闻总署副署长的范长江同志在1950年7月华东新闻讲习班开学典礼上明确提出了人民新闻工作者的四个信条:消息绝对真实、思想要正确、群众观点的建立、建立自我批评。可以说这些信条是我国初具雏形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

2. 在美国,19世纪初,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起步。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使得新闻界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时畅通无阻,几乎不受任何约束,但这造成了新闻界十分严重的滥用新闻自由的情况,虚假报道、偏激而有失公正的报道成了家常便饭。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美国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就开始对新闻工作者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感到忧虑,意识到新闻从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进行自我控制与约束。他们纷纷发表观点,大声呼吁新闻界应着力提高道德水准,并身体

力行。这种早期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萌芽,体现在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办报方针中,其中包含了社会责任思想以及新闻自律意识等朴素的职业道德感。在美国,霍勒斯.格里利最早提出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他于1841年创办《纽约论坛报》并在创刊广告中宣称:“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尽心尽力地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1.中国要比美国的起点高。一方面由于中国早期的新闻工作者在革命年代就逐步形成了新闻工作的一些优良传统,为新中国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我党早期新闻工作者坚持真理、不畏强暴、坚持做人民公仆、坚持新闻真实性、艰苦奋斗、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光荣传统,都被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们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另一方面,西方许多国家已早于新中国开展了多年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西方学者及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有限的自由”、“社会责任论”、“新闻自律”等思想,及西方早期的一些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如《报人守则》(《The Journalist's Creed》)、《新闻界准则》(《Canons of Journalism》)、《记者道德律》(《Code of Ethics》)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建立在继承本国优良传统和汲取西方已有成果基础之上的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显然起点是高的。

2.美国在世界上最早开展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这方面的奠基者,它的建设是从最初级的层面、最原始的状态开始摸索着发展的,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模式。

三、发展速度

1.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进程是快于美国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与重视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例如,刘少奇同志在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中,对于新闻职业道德有许多精辟的谈话。他要求“新华社的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他还指出,新闻记者第一要有老实态度,第二要深入观察问题,对事物

要有分析,要克服报道中的片面性,要坚持真理,要有斗争性。对于广播工作,刘少奇同志提出:要加强广播和人民日常生活的联系,广播同人民思想、人民生活、人民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党和政府的新闻主管部门也常根据形势发展和具体情况来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比如,针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出现的“有偿新闻”问题,中宣部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在1993年发出《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在1994年,中宣部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坚持不懈地抓好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1999年,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反对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都强调指出,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反对虚假新闻。而在美国,新闻媒体是各大财团和党派谋取政治及经济利益的工具,新闻事业被过多地用来追求利益,而来自国家政府的对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努力显得微乎其微。美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绝大部分程度上是来自于社会各界包括新闻界有识之士的推动。另外,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一官方文件,由于在某种意义上保护了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有些新闻从业人员在这一“尚方宝剑”庇护下胡作非为,这对新闻道德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我国新闻事业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带动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数量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一些新闻单位的实力日益增强、影响日益扩大,在世界强势媒体之林已占有一席之地。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在新形势、新问题面前不断调整、发展、完善着。在1991年,由于时机的成熟,我国制定了统一的、内容全面的适用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标志着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中美两国都经历过一定的“阵痛期”.

比如说中国在“文革”时期,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陷入停顿、甚至出现倒退,这一时期,虚假报道、浮夸报道、捕风捉影的报道、反动报道等大肆盛行,新闻职业道德荡然无存,职业道德建设遭受重创。在“文革”结束后,新闻界“拨乱反正”,总结教训,广大有正义感、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重新找回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重新开始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界呈现出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