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杂粮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面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杂粮面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青稞、燕麦、荞麦、藜麦米为原料,经研磨成粉后,添加小麦粉,辅以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经和面、碾压制片、切面、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杂粮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355 小麦粉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1760 裸大麦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892 绿色食品燕麦及燕麦粉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LS/T 3212 挂面LS/T 3245 藜麦米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原料不同分为青稞面、燕麦面、藜麦面、荞麦面、青稞燕麦面、燕麦藜麦面、青稞藜麦面、青稞燕麦藜麦面。

3.1 青稞面:青稞粉、小麦粉、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

面条类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面条类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面条类制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面条类制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米粉、荞麦粉、蔬菜粉、木薯淀粉、绿茶粉、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经配料、和面、压延、成型熟制或不熟制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面条类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5 小麦粉GB 1886 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461 食用盐GB/T 5517 粮食、油料检验粮食酸度测定法GB/T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29343 木薯淀粉GB5009.44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1884 绿色食品果蔬粉DB32/T 751-2012 超微绿茶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分类按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分为生制面条和熟制面条。

馒头、花卷(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馒头、花卷(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馒头、花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馒头、花卷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杂粮面粉、玉米粉、荞麦粉为原料,加入酵母、白砂糖、植物油,经和面、发酵、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揉和成型,添加或不添加葫芦巴粉,再经醒发、蒸制、冷却而成的馒头、花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5 小麦粉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463 玉米粉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92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GB/T 21118 小麦粉馒头GB/T 32734 葫芦巴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Q/YSKY0001S 糕点预拌粉标准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3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使用面粉类别分为小麦粉馒头、花卷和杂粮粉馒头、花卷。

内蒙古荞麦粉 标准

内蒙古荞麦粉 标准

内蒙古荞麦粉标准内蒙古荞麦粉是一种以荞麦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面粉,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保障内蒙古荞麦粉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便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参考。

本文将对内蒙古荞麦粉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一、产品分类和命名。

内蒙古荞麦粉按照其加工工艺和原料的不同,可分为荞麦面粉、荞麦杂粮面粉和荞麦面条专用面粉三类。

其中,荞麦面粉是以荞麦为唯一原料经加工而成,荞麦杂粮面粉是在荞麦面粉中添加其他谷物或豆类等原料,而荞麦面条专用面粉则是专门用于制作荞麦面条。

在产品命名上,应当明确标注产品的分类和原料成分,以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二、质量指标。

内蒙古荞麦粉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含水量、灰分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筛网上物含量等方面。

其中,外观应干净整齐,无异物;色泽应自然纯净,无明显杂色;气味应清香纯正,无异味。

含水量、灰分含量、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则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此外,筛网上物含量也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保证符合标准要求。

三、加工工艺。

内蒙古荞麦粉的加工工艺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在原料的选择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杂质和异物的混入,确保产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此外,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生产环境也是关键因素,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四、包装和储存。

内蒙古荞麦粉在包装和储存过程中,应选择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在包装上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等信息。

包装应牢固耐用,密封性好,以防止产品受潮、受污染。

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潮湿和阳光直射,以保持产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五、使用和检验。

消费者在选购内蒙古荞麦粉时,应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和质量证明,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分类和原料成分进行正确的食用和烹饪。

荞麦粉 标准编制说明 终稿(常用版)

荞麦粉 标准编制说明 终稿(常用版)

荞麦粉标准编制说明终稿(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荞麦粉》编制说明《荞麦粉》国家标准编制组二O一五年七月《荞麦粉》国家标准编制说明1 标准制定的意义荞麦(Buckwheat)是蓼科荞麦属草本植物,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极耐寒瘠,当年可多次播种多次收获,是我国旱作物及在寒冷农业地区种植量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荞麦种子是三角形,被一个硬壳包括,去壳后磨面食用。

按品种分为甜荞麦、苦荞麦(鞑靼荞麦)两类。

荞麦也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法国、加拿大和美国也是重要生产国。

荞麦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质含量约11%,脂肪2%,并含B族维生素。

荞麦粉是一些地方喜欢的主食类产品原料,近年来在陕西、云南、贵州、甘肃、宁夏、四川、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地产销量和需求量都有提高,尤其是其保健功效为越来越多人群重视。

因其含丰富营养和特殊的健康成分颇受推崇,被誉为健康主食品,人们视之为理想的保健食品,尤其是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

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

但荞麦粉一直没有产品标准,无法对产品质量优劣做出评价和判断。

制定本标准,对于引导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本标准的制定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委下发的文件“《关于下达2021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21〕67号)”,以及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文件“《关于下达2021年度粮油标准第一批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质检办便函〔2021〕26号)”。

QB DMS0001S BF 2015

QB  DMS0001S  BF 2015
C,B∷
T191
,
包装储运 图示标 志 食品女全 国家标 准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浔 |安 全 国家标 谁 食品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添加剂使用标 准 食 品中真茼毒素限量 食品中污染物 限量 食品中农药最大f/F留 限量
钔 2715 粮 食卫 生标准
GB2760 GB2t61 G32t62 GB2t63
6 4 贮存
本产 品应 贮存于清洁 、干燥 、 阴凉处 ,严 禁与有毒 、有害 、有异味 、易腐蚀 的物 品混放 ,产 晶应 垫离 ,离 墙 ⒛cm,离 地
10cⅢ
.
保质期 ;产 品 自生产之 日起 ,常 温 下保质期为 12个 月 .
)
L
000 0Ν — ⒄冖 ∞冖
`0 ∞ ≡ °
应符合表 l的 规定 .
1⒅ 58的 规定
,

一 呗

具有本 品固有正常色泽 具有荞麦粉 固有 的气昧 口味 无异昧
口味
33
理 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 规 走 . 表 2 理 化指标



TT
粗纲度 /轧
水分
全部通过 CQlO号 筛

14 5

/%
灰分 CF基 ) 合砂量
掖 GrT50o996或 GB`T23502和 规定进行 . 六六六 滴摘涕 按 GB/T5009I9规 定进行 . 溴氰菊酯
,
按 GB冖 5009110规 定逃 仃 甲基毒死蚺 按 GB″ 50091妊 5规 定进付 净含量偏差 按
J"lO70规 定逃行
,
裣验规则 入 库检验 原刺 、包装材料等入库 前应 由本企业质量检验 部 门按标准要求进 行检 验 ,合 格后方可人库 .

荞麦(荞麦魔芋)碗团方便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麦(荞麦魔芋)碗团方便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麦(荞麦魔芋)碗团方便食品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水、荞麦粉、魔芋粉(或不加)为原料,以食用盐、姜粉为辅料,添加食品添加剂,经配料、调糊、熟化、灌装成型、冷却加工成碗团,配以酿造食醋包、油辣椒包、复合调味液包、酱腌菜包、半固态(酱)调味料包、熟制花生包、熟制芝麻包中的一种或几种料包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荞麦(荞麦魔芋)碗团方便食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技术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原辅料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相关规定。

外购酿造食醋包、油辣椒包、复合调味液包、酱腌菜包、半固态(酱)调味料包、熟制花生包、熟制芝麻包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相关规定。

3.2生产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3.3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应产品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3.4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3.5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带馅(料)面米制品的规定。

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污染物限量3.6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7 微生物限量3.7.1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中熟制带馅(料)面米制品的规定。

3.7.2 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3.8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杂粮粉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粉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杂粮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杂粮粉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青稞、燕麦、莜麦、玉米、荞麦、藜麦米、黄豆、大豆、糜子、高粱、谷子为原料,经脱皮、研磨、添加小麦粉,经混合、包装等工序制成的杂粮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352 大豆GB 1353 玉米GB/T 1355 小麦粉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 5009.1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的测定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2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507 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GB/T 5508 粮油检验粉类粮食含砂量测定GB/T 5509 粮油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231 高粱GB/T 8232 粟(谷子)GB/T 11760 裸大麦GB 13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GB/T 13359 莜麦GB/T 15684 谷物碾磨制品脂肪酸值的测定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892 绿色食品燕麦及燕麦粉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NY/T 954 小粒黄豆LS/T 3112 中国好粮油杂粮LS/T 3245 藜麦米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按原料不同分为青稞杂粮粉、燕麦杂粮粉、藜麦杂粮粉、荞麦杂粮粉、莜麦杂粮粉、青稞燕麦粉、燕麦藜麦粉、青稞藜麦粉、青稞燕麦藜麦粉、豆面杂粮粉、糜面杂粮粉、高粱杂粮粉、谷面杂粮粉、混合杂粮粉、玉米高粱粉。

荞面碗团方便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面碗团方便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面碗团方便食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粉、水为原料,以食用盐为辅料,添加食品添加剂。

经调粉、打糊、注碗、蒸制、冷却、抽真空、杀菌、晾制、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荞面碗团方便食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原辅料要求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3.3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应产品标准及规定的要求。

3.4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5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谷物及其制品的规定。

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污染物限量3.6 微生物限量3.9.1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 29921中方便面米制品的规定。

3.9.2 微生物限量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

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滋味、气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 状态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置于白色洁净的搪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其组织形态、色泽、杂质,嗅其气味,品其滋味。

项 目指 标 检验方法 铅(以Pb 计)/(mg/kg) ≤0.18GB 5009.12表3 微生物限量4.1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的规定。

采样方案 a 及限量项 目n c m M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b /(CFU/g) 5 2 104 105 GB 4789.2 大肠菌群b /(CFU/g)5210102GB 4789.3平板计数法a 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 4789.1执行;b 微生物限量仅适用于荞面碗团和调味料的混合检验。

荞麦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麦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3.4 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污染物限量
检验方法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 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其状态、检 查有无异物,色泽、气味、口味 按 GB/T 5492 规定的方法测定。
项目
总砷(以 As 计)/(mg/kg)

铅(以 Pb 计)/(mg/kg)

镉(以 Cd 计)/(mg/kg)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荞麦应符合 GB 2715 和 GB/T 10458 的要求。 3.2 生产用水
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3.3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色泽
要求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
气味、口味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口味,无异味
状态
粉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2பைடு நூலகம்

铬(以 Cr 计)/(mg/kg)

指标 0.5 0.18 0.1 1.0
检验方法 GB 5009.11 GB 5009.12 GB 5009.15 GB 5009.123
3.5 真菌毒素限量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 GB 2761 的规定。
3.6 农药残留限量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和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告的要求。
Q/HLSS0004S-2018
荞麦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为原料,经清理、去石、脱壳、磨粉、筛理、装袋、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荞 麦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荞麦凉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荞麦凉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Q/YHSP0001S—2017荞麦凉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荞麦凉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饮用水为原料,将荞麦粉碎10目过筛后,辅以食用盐,经浸泡、混合,添加食品添加剂(碳酸钠)调浆,过滤、搅拌熬制、灌装、冷却、真空包装、蒸煮杀菌、冷却、冷藏等工序制成的荞麦凉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pH值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458 荞麦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荞麦:应符合GB/T 10458的规定。

3.1.1.2 饮用水:应符合GB 19298的规定。

五谷杂粮米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米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五谷杂粮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五谷杂粮米的原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粉、莜麦粉、玉米粉、粟米粉、扁豆粉(扁豆磨粉)等杂粮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混合、挤压膨化熟化、烘干、筛选、分装等工艺制而成的非即食系列五谷杂粮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1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铝的测定GB 5009.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463 玉米粉GB/T 13360 莜麦粉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9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893 绿色食品粟米及粟米粉NY/T 894 绿色食品荞麦及荞麦粉LS/T 3103 菜豆(芸豆)、豇豆、精米豆(竹豆、榄豆)、扁豆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3.1.1栗米粉:应符合NY/T 893的规定。

3.1.2荞麦粉:应符合NY/T 894的规定。

生湿面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生湿面制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生湿面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湿面制品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粉、水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酒精、食用盐,添加或不添加谷物碾磨粉【黑米粉、粟米(小米)、燕麦粉、薏米粉、玉米粉、荞麦粉、糙米粉、香米粉、高粱粉、大米粉、糯米粉、小麦胚芽粉】、紫米、藜麦米、绿豆、蛋粉、玉米淀粉、蔬菜粉、大豆油,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丙二醇、丙酸钙、碳酸钠、碳酸钾、乳酸钠、栀子黄、山梨糖醇、三聚磷酸钠,经原料验收、粉碎、筛选、配料、和面、醒发或不醒发、成型或不成型、包装、而制成的生湿面制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355小麦粉GB1535大豆油GB188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5009.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5009.23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酸度的测定GB/T5461食用盐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黄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885食用玉米淀粉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10343食用酒精GB/T10462绿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2553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钠(溶液)GB2554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酸钙GB2556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GB2558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钾GB292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GB292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LS/T3245藜麦米Q/FQDJ0001蛋粉类产品Q/LH0002S蔬菜粉Q/LH0004S谷物碾磨粉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分类产品按形状不同分为:面条类、皮类、面团类三种。

即食谷物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即食谷物粉(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即食谷物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即食谷物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膨化谷物粉(荞麦粉、薏苡仁粉、小米粉、糙米粉、燕麦粉、红豆粉、大豆粉、黑豆
粉、绿豆粉中的一种或数种)或酶解谷物粉(大米粉、燕麦粉、糙米粉)或谷物配方粉为主要原料,添加 或不添加水果粉(青木瓜粉、葡萄粉、椰子粉、甜橙粉)、水苏糖、红萝卜粉、白芷、核桃粉、黄瓜籽粉、 骨胶原蛋白肽、酶解鱼骨粉、莱菔子、陈皮、麦芽、南瓜籽粉、精肽粉、松花粉、食用酵母、麦芽糊精、 果糖、大豆肽粉、中链甘油三酯、葡萄糖、马齿苋、可可粉、冬瓜、植脂末、鸡内金、灰树花、清蛋白多 肽、银耳、黄花菜、花生、藕节、大枣、养心菜、海藻糖、大豆蛋白粉、人参(人工种植)、茯苓、山药、 莲子、白扁豆、猴头菇粉、耳叶牛皮消、a-乳白蛋白、乳清蛋白粉、亚麻籽油粉、紫苏子油粉、大麦苗粉 (麦绿素)、螺旋藻粉、蛋白核小球藻,添加或不添加新资源食品:圆苞车前子壳、小麦低聚肽、菊粉、 低聚木糖、玛咖、γ-氨基丁酸、乳矿物盐、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辣木叶粉,添加或不添加营养强化 剂:维生素 B1、维生素 C、维生素 D、烟酸、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亚铁、焦磷酸铁,添加或不添加食品 添加剂:三氯蔗糖、异麦芽酮糖、甜菊糖苷、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食品用香精,部分原料烘干、粉 碎,经过筛、配料、混合、制粒或不制粒、包装制成的即食谷物粉。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荞麦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荞麦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荞麦为原料,经除杂、去皮、脱胚、研磨、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荞麦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
GB 500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
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5507 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
GB/T 5508 粮油检验粉类粮食含砂量测定
GB/T 5509 粮油检验粉类磁性金属物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0458 荞麦
GB 131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谷物加工卫生规范
NY/T 1295 荞麦及其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要求
荞麦:应符合GB/T 10458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3.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3122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10袋,5袋用于检验,5袋留样。

6.3 出厂检验
6.3.1产品出厂前须经本公司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后方可出厂。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分、粗细度、灰分为每批必检项目。

6.4 型式检验
6.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4.2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3.2~3.5全部项目。

6.5 判定规则
6.5.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6.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

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GB 28050及《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

外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2 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GB 4806.7的要求,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7.3 运输
7.3.1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贮、混运。

7.3.2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7.3.3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曝晒、雨淋、受潮。

7.4 贮存
产品离地、离墙,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中,并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

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

8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12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