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教材说明 部编人教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总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b00e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
教材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及要点,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该单元进行复和回顾。
第一课
- 主题:《风筝的传说》
- 内容概要:本课主要讲述了风筝的起源和传说,并通过讲述风筝的故事,传达了关于勇气、毅力和团结的价值观。
- 重点词汇:风筝、旗帜、驯龙师、南海、航海家
- 重点句子:风筝起飞时,人们看到的是旗帜在天空中飘舞。
第二课
- 主题:《地下奇遇》
- 内容概要:本课主要讲述了小可爱和小朋友们在地下世界的奇遇,通过描述他们与神秘生物的互动,传达了友爱和尊重自然的主题。
- 重点词汇:地下、奇遇、幽灵、神秘、嫩黄
- 重点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奇遇,只要你有勇气去探索。
第三课
- 主题:《开心农场》
- 内容概要:本课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参观农场的经历,通过描
述他们的亲身体验,传达了关于农业和农村生活的知识和情感。
- 重点词汇:农场、收获、耕种、农村、快乐
- 重点句子:农场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快乐和惊喜。
第四课
- 主题:《神奇的纸艺术》
- 内容概要:本课主要讲述了纸艺术的魅力和变幻,通过介绍
纸艺术的历史和应用,引发学生对纸艺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重点词汇:纸艺术、魅力、应用、变幻、手工
- 重点句子:纸艺术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力飞翔。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afac0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6.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档旨在对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该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题与内容概述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我们的国家”,旨在通过介绍我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教材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 地理环境: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基本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环境。
2. 历史与文化:通过介绍我国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传统节日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国旗和国徽:介绍我国的国旗和国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象征的意义和价值。
4. 祖国的未来:引导学生思考祖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本教材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为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通过研究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让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基本的了解。
2. 认识国家的历史与文化:通过研究我国的历史沿革、名胜古迹、传统节日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3. 理解国旗和国徽的含义:通过研究国旗和国徽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国家象征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对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感。
4. 培养爱国情怀:通过思考祖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与文化,并理解国旗和国徽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感教育的方式进行。
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地理环境、历史名胜等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兴趣。
2.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激发其爱国情怀。
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f3d913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教师:XXX大家好!下面来由我做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读。
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单元双线结构打开第二单元首页,我们就能看到明晃晃的两行字“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通过这两行字,我们能够知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岁月”。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第三单元是革命文化单元。
大家都知道,统编教材非常重视文化传承,这也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统编教材在文化传承方面,主要突出三个方面,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革命文化,一个是社会主义多元文化。
六年级在革命文化方面安排了两个单元,一个是本单元,另一个是六年级下册也有一个单元是革命文化单元。
本册教材第34页的“书写提示”,选择的是赵一曼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信,这也反映了新教材对革命文化的关注。
那么这个革命文化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呢?再往下看,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其中阅读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习作要素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二、单元主要内容和教学建议围绕双线结构,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包含《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以及“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和“语文园地”,四篇课文中前三篇为精读课,《灯光》为略读课。
下面,我们分别地来看一看:1.第一篇精读课文《七律.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统编教材的古诗选编,基本上是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排的。
所以教学这首诗时,不用考虑“场面描写”这一要素。
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磅礴的气势,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感悟诗句表达的情感。
也要利用阅读链接。
课后阅读链接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菩萨蛮.大柏地》。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7e59daeefdc8d377ee324f.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选编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这四篇课文。
教学目标
1.对教材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3.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活动。
4.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广度。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七律·长征》。
6.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一次活动。
教学措施
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或感人或振奋人心,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点面结合的写法是怎样被巧妙运用的。
2.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生活都比较远,因此课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以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自学能力。
课时安排
《七律·长征》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
《开国大典》2课时
《灯光》1课时
口语交际:演讲1课时
习作:记一次游戏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bc7c1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8.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
分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应该铭
记历史,不忘英雄。
在《七律·长征》中,我们感受到了红军
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他们不畏千难万险,跨过了万水千山,英勇豪迈。
在《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英勇的士兵为了祖国和人民勇献身,唱响了气吞山河的壮歌,震天动地。
在开国大典上,成千上万的群众欢呼雀跃,热血沸腾。
还有XXX营长舍己为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感人肺腑。
这些
感人的画面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都能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写人记事的表达、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感受XXX的伟人风采、理解XXX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学生
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演讲,语气和语调要适当,姿态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在写作方面,要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同时,要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学会用多种多彩的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还要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日积月累,提高书写水平。
总之,本单元的课文充满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通过研究这些感人的历史画面,学生会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x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84c6f2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7.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三篇精读课文和《灯光》一篇略读课文。
这四篇课文既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又丰富而不单调。
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和不同角度重现了不同革命时期的历史画面,表现了革命先烈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以极大的精神振奋。
本单元对阅读的要求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因此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要不断体现和强化这一要素。
教学时要多读,多总结,抓住关键词句对点和面所表现出的不同侧重点进行合理把握。
如《七律-长征》中开篇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概括全文,奠定了不怕困难、气势磅礴的感情基调,下文所有的点都是围绕这个面写的。
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点是五名战士,但全文又重点描写了“马宝玉”这一典型人物。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抓住描写这个典型人物的关键词句,以点到面,体会这些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革命题材的文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革命先烈的事迹,感受他们不怕艰苦、英勇乐观、奋勇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时,一方面不可一味政治灌输和道德说教,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
如《七律•长征》一文,一方面应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抓住节奏的铿锵有力、语言的凝练、气势的豪迈等方面反复朗读,进而体会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必须合理使用相关背景资料。
课前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给出方向和范围,指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课上要适时、适当地使用资料,必须回归课文,不可过度依赖资料。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面的1 5.结合“阅读链接”,开展活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1881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将分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
教材概述第二单元的教材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巧妈妈》、《我快乐的童年》、《姥姥家的变化》和《童年的色彩》。
《巧妈妈》本课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通过描述母亲的巧妙经营和热爱家庭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和母爱。
《我快乐的童年》本课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快乐的童年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学生通过研究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和快乐。
《姥姥家的变化》本课讲述了主人公姥姥家的变化,通过主人公成长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与变化的关系,培养对家庭的情感认同和责任心。
《童年的色彩》本课以回忆的方式描述了童年时代的各种记忆和体验,通过丰富的描写,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增强对童年时光的感慨和思考。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教材,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和感受家庭的重要性;2. 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3. 关注家庭变化和成长的价值;4. 增强对童年回忆的感慨和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童年的情感认同,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而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内省能力。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如朗读课文、分组讨论、情感体验等,以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和情感体验情况。
以上是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的简要分析。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教案
![部编(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d5d4cf242336c1eb95ef1.png)
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教学说明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5.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本课只有两个生字,写稿请参考最新人教六上二样稿。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d27e41aaea998fcc220e74.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即《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和《灯光》,这些课文都是写革命岁月的。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诗歌大处雄浑,节奏强烈;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让我们领略到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课文在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时生动传神,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
《开国大典》一文也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
课文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学习本单元课文,我们要在知道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人物和事件,从而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还要了解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这一写作方法。
二、学习目标1.会写本单元32个汉字。
理解并掌握“日寇、奋战、险要”等4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背诵《七律长征》。
3. 感受革命志士的崇高品质,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三、学习重点1.会写本单元32个汉字。
理解并掌握“日寇、奋战、险要”等40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背诵《七律长征》。
3. 学习课文,知道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人物和事件,从而感受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092e5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报告本报告分析了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
以下是对该单元的分析概述:教材概述该单元共涵盖了多个不同主题的课文和相关练,包括人物传记、文章阅读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并培养对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课文内容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其中包括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
这些课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物和事件,通过阅读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
同时,课文中还加入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练内容除了课文的研究外,本单元还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练活动。
这些练包括词语运用、概括归纳、阅读理解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练的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特点本单元的教材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内容新颖、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各种练和活动,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和写作的能力。
总结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涵盖了名人传记和历史故事,又融入了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和事件。
同时,练内容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语文能力。
整体而言,该单元的教材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上为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简要分析报告。
希望能为您提供有帮助的信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详细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详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20c88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c.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详细解读一、第一单元: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学生们回顾自己过去的和生活经历,展望未来的理想和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和参与活动,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二、第二单元:我会写字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学生们如何正确地书写汉字。
通过笔画和结构,学生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方法。
同时,通过练写字,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和字形规范性。
三、第三单元:诗和远方本单元主要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通过欣赏、背诵和这些诗歌,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主题,他们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四、第四单元:阅读好帮手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们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通过如何提炼文章的主题,找出关键信息以及进行推理和判断,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五、第五单元:爱与关怀本单元主要通过一些感人的故事,教导学生们爱与关怀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同时也激发他们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六、第六单元:动物的世界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通过这些动物的生活性和生态环境,学生们可以增加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动物的分类和特点,他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七、第七单元:历史的记忆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故事和文化,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同时,通过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他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八、第八单元:探索者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一些科学知识和探索者的故事。
通过这些知识和故事,学生们可以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家的贡献,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探索者的故事,他们也可以激发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二单元说明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二单元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457b29b804d2b160a4ec046.png)
第二组说明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
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共安排了四篇文章。
《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
《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
《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
《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自豪,立志报国;三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并在语文学习中注重积累语言。
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学习汇报会和写演讲稿或读后感的活动,“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祖国在我心中”
的主题,安排了相关的内容。
本组还安排了一次围绕本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搜集、采访、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祖国在我心中”的认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0569e5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b.png)
、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等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
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调整后的教学,更能
统编版六上
凸显单元语文要素
1.正确读写“帜”等14个字和“排山倒海”等20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了解开 国大典的过程。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 自豪之情。
学生没学 过,教师 曾经教过
学生已 经学过
《灯光》
本单元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重复课文比对
教学策略
壹
以学习经历为基础,直奔语文要素。
贰
调整原有教学设计,凸显语文要素。
叁
5 了解增删课文意图,把握教学价值。
壹
以学习经历为基础,直奔语文要素。
贰
调整原有教学设计,凸显语文要素。
5
人教版 五上下
壹
以学习经历为基础,直奔语文要素。
贰
调整原有教学设计,凸显语文要素。
5
人教版 五上下
统编版 六上下
《开国大典》
年级 单元 人文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
五上 七 六上 二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革命岁月
领悟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 的”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 次活动”
人教版五上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
(一)识字写字 1.会写写字表中的32个生字,词语表中40个词语。 2.能正确读写“远征、万水千山、日寇、奋战、险要、协商、汇集、预定、爆发”等词 语。 3.写字姿势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正确理解“围歼、倚着、憧憬、璀璨、黑魆魆、千钧一发” 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感受革命志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 自豪的感情。 4.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5.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cfb0ed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2.png)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本文档旨在对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和概述。
主题和内容概述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解谜”,通过故事、诗歌和文言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解谜的过程中培养思考、观察和推理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故事解谜: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激发他们寻找解谜线索、揭示真相的能力。
2. 诗歌练:通过诗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欣赏和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创作。
3. 文言文解读:通过研究和理解经典的文言文篇章,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字运用的能力。
研究目标本单元的研究将围绕以下目标展开:1. 培养学生解谜的能力:通过解读故事情节和推理线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观察和推理的能力。
2. 提高语文表达和修辞能力:通过欣赏和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创作的兴趣。
3. 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字运用能力:通过研究文言文,增加对古代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建议针对本单元的特点和研究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精彩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诗歌和有趣的文言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对语文研究的积极性。
2. 启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情节、诗歌意境和文言文篇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鼓励创作:在研究诗歌和文言文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仿写诗歌、编写故事,或是阅读文言文后进行书写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文字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对文学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认知和体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159d9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9.png)
第一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
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当中反复强调的,从单元导语页可以看出,学习本单元的五篇课文,要能跟着课文讲述的故事,“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七律·长征》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名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开国大典》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庆典的宏大壮阔场面;《灯光》回忆了解放战争时期,以郝副营长为代表的战士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一段往事。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整个单元价值导向鲜明,且丰富而不单调。
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这一阅读训练要素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点面结合”,指明了要从课文中了解的表达方法,二是“场面”,指明了方法应用的对象。
《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这种点面结合,使得英雄的群像和个体的形象相互映衬,互为补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题引导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开国大典》中点面结合的写法相对丰富复杂一些。
写“典礼”时,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连串场面,这些场面,有的重在“面”,有的落在“点”,“点”集中在毛泽东主席身上。
“阅兵”场面则先用介绍性的语言介绍组织情况,然后用一句话写“面”,接着特写各个方阵,即对“点”的描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教材分析-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教材分析-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7e93d3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b.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古代的按次,选编了合适高年级先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先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加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本人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先生经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感悟、表达本人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先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1. 自学本单元中的生字和新词,并能正确读写。
2. 经过学习课文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抹黑的情怀,激发先生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骄傲,立志报国。
5.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1.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激发先生的爱国热情。
3. 演讲稿的写法指点。
打破重难点预案1.《詹天佑》中詹天佑在甚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引导先生领会詹天佑杰出的智慧和才能)2.《怀念母亲》,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遭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一样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慕?(捉住重点词句理解)3.《彩色的翅膀》补充材料: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兵士驻守在艰苦的阔别大陆的海岛上。
4.《中华少年》安排各种方式的朗读,加深对诗的领会。
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部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读
![部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e488fe2cc7931b764ce1521.png)
部编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解读一、单元语文要素安排:课标对高段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安排了如下表达学习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二、语文要素的概念解释:“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句话中有这样几个词语:首先是“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点面结合写场面,就是既要写点,还要写面,把点与面结合在一起来描写。
关于“点面结合”,网上很多人在转载一篇《曾老师原创:“形式”系列讲座之写作手法——点面结合》的博文,文中这样论述:点面结合,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组合材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表现笔下人、物内在本质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点面结合的具体类型:1、整体与局部的组合2、一般与个别的组合3、概括与具体的组合4、主与次的组合。
我们认为,因为表达的目的不同,点和面的确定,会有不同的角度。
有时候,作者单独表现某一个场面,这时候活动场面中的“点”,就是主要人物的活动、主要事件中的人物活动。
主要人物的活动、主要事件中的人物活动,是场面中最能表现“场面人们活动主题”和“场面活动所能表达的意义”的。
场面中,除了主要人物的活动和主要事件中的人物活动能最直接、最突出的表达着活动目的和活动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人物活动在起着辅助作用,这些起着辅助作用的,就是“面”。
比如,《开国大典》“主席讲话”的场景中,主体人物是谁?是领袖,是毛泽东,还有参加表演的其他人。
所以主席是“点”;辅助的是谁?是围观的人民群众,这就是“面”。
这就是资料中所说的主与次的组合。
有时候,作者写一个群体,这个群体都是主要人物,于是,每个人单独的有特点的活动就是“点”,共同的活动就是“面”。
如《狼牙山五壮士》五位壮士是一个群体,他们共同的活动就是“面”,而每个人的活动就是“点”,也是上面所提到的“一般与个别的组合”,但我个人觉得叫做“群体与个体的组合”更为合适。
2021年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单元说明 教案
![2021年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 单元说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6e3f72f60ddccdb38a0c9.png)
第二单元单元说明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为主题,编排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四篇题材不同的课文进行专项阅读训练。
《搭石》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描绘了一幅幅与搭石有关的画面,再现了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将相和》是一篇历史题材的文章,通过三个小故事,展现了“将”“相”以国家利益为重,由“不和”到“和”的过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说明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介绍冀中军民是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扫荡”的。
安排本单元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材围绕这一要素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
本单元中的每篇课文均编排了学习提示,并与课后练习相照应,既介绍了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又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最终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
《搭石》作为本单元开篇,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集中注意力”的阅读习惯,学习“不回读”的阅读方法,这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基础和起点;《将相和》学习“扩大视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连词成句地读文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即结合文章段落特点,抓住关键词句,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快速阅读;《冀中的地道战》主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做积极的阅读者,并且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学习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还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或由词入画展开联想描述情景,这样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纵观本单元,每篇课文训练阅读的方法既有关联,又各有侧重,为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中年级写人的习作重在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
第二单元教材说明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
(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