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饲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71bbf6941ea76e58fa0493.png)
蛋鸡开产后拉稀综合症的探讨与防治
2、用药方案 用诺贝金维大剂量饮水,连用7天以上; 先用抗菌药物,预防或消除大肠杆菌等细菌性因 素,可选用痢百杀、舒克或舒尔康,最好再用中 药排毒止泻散拌料。 用过抗菌药后,在料中加入益生素,超浓缩鱼肝 油。 肾炎严重时,可用神通,连饮3天,每天一次, 每次饮水4-6小时。
夏季蛋鸡达高产,技术措施18条 (冰爽型)
1.通风降温。安装有通风设施的鸡舍,要增加风机的运转 时间,缩短通风间隔时间,在进风口挂湿帘以增加鸡舍湿 度。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以达到最大限度 的通风。有条件的可在舍内安装通风扇进行强制通风,以 增加鸡舍与外界的空气对流,降低鸡舍温度。 2.绿化降温。在鸡舍向阳面种植树木、藤木植物,地 面种草栽花,既对鸡舍实行了绿化,又有降低热辐射,还 可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尘埃密度,净化鸡舍内外空气。 3.喷水降温。在高温自然通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每 天中午和下午用喷雾器把新鲜、清凉的深井水直接喷到鸡 身和鸡舍内,以水雾化来吸收鸡舍热量。
蛋鸡开产后拉稀综合症的探讨与防治
四、病理变化
(1)肛门处羽毛常被稀便玷污,被毛不整或发育不 良; (2)肠道扩张,内充满液体或气体,肠壁变薄,肠 粘膜脱落,严重时肠壁可出现穿孔。 (3)肝脏颜色变浅,有时表面有坏死灶,肾脏肿大 呈苍白色或有白色尿酸盐沉积。 (4)容易继发大肠杆菌性心包炎、肝周炎、肠炎等 症状。
蛋鸡的饲养管理
思科德公司技术部经理 周小夫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注:种、料、管、防、药 鸡病防治中错误用药及其危害 长期用药 断续用药 频繁更换药物品种 超剂量用药 累加用药 盲目对症用药 盲目联合用药
一、基本饲养操作
育雏第一周最好用25℃左右的温开水喂 鸡、根据鸡群状况调节温度、湿度、密 度、通风、光照;
《蛋鸡鸡病防治》课件
![《蛋鸡鸡病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a264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咳嗽、呼吸困难 等,死亡率很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 。
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对种鸡进行净化等。
03
鸡病防治措施
疫苗接种与预防
疫苗种类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 苗等,根据不同疾病选择 合适的疫苗。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 振、腹泻、呼吸困难 等,死亡率较高。
鸡痘
鸡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 病,主要侵害鸡的皮肤和黏膜。
临床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痘疹、结 痂等,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定 期接种疫苗等。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 病,主要侵害家禽。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 养管理等。
联合用药
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降低单一 药物的剂量,减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 的产生。
接种时间
根据疫苗种类和鸡的日龄 确定接种时间,一般遵循 “尽早接种”的原则。
接种方法
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 、滴鼻、点眼等,根据疫 苗类型和接种目的选择合 适的接种方法。
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
01
02
03
04
保持鸡舍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鸡舍,保持干燥,减 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合理饲养密度
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 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剂量和 使用方法,避免药物残留和中
毒。
04
鸡病防治案例分析
某养殖场鸡新城疫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养殖场鸡新城疫的防治案例
蛋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蛋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0b65cd049649b6648d74731.png)
四、雏鸡的饲养管理与疾病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鸡苗的选择与运输 饮水、开食与病原净化 温度控制与疾病 湿度、通风与健康 光照、断喙 免疫方案 免疫后用药方案
4-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威,菌毒熏灭 备料:碎玉米、碎大米或小米,510,药 品,疫苗,器具等; 升温:升温33~35℃,保持一天; 纸笔:用作记录;
五、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的划分 挑选与上笼 育成期的营养需要 体重标准 光照与疾病 免疫 免疫后用药方案
5-1、育成期的划分
时间划分:7~18周龄; 体重划分(中型蛋鸡):800~1600克; 轻型蛋鸡:800~1400克;
4-3、饮水、开食与病原净化
饮水:出壳后26~32小时饮水,用20℃左右的 温开水,饮水充足,保持羽毛干燥; 净化病原:前三天用药物饮水或拌料,净化支 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可选用环丙杀星、 阿奇霉素、泰乐菌素、头孢、支原净等;如新 肠炎快克,呼特佳,新玛珂欣,慢呼康等; 免疫:占位效应;在ND、IBD流行严重的地区, 饮水前进行疫苗滴口、点眼或滴鼻;
维生素A缺乏:产蛋鸡产蛋基本正常,蛋 壳颜色变浅;补充蛋维他或六和强补; 维生素E缺乏:肌肉皮下易出血,手握鸡 翅,鸡翅肌肉出现紫斑; 维生素D或磷缺乏:初期产薄壳蛋、软壳 蛋,产蛋率下降; 维生素B2缺乏:雏鸡趾爪向内卷曲,呈 “握拳状”,种蛋孵化率下降; 生物素缺乏: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 雏鸡胫骨粗短、死胚与畸形增加;
1-2、蛋鸡良种的引进
80年代前后的主要有意大利的莱航鸡、 80年代前后的主要有意大利的莱航鸡、加拿 年代前后的主要有意大利的莱航鸡 大星杂288 星杂579 288、 579; 大星杂288、星杂579; 90年代后又从美国、荷兰、 年代后又从美国 90年代后又从美国、荷兰、法国和以色列引 鸡种有迪卡 海兰W 36、海兰褐、尼克、 迪卡、 进。鸡种有迪卡、海兰W-36、海兰褐、尼克、 海赛克斯、伊莎褐、雅康、雅发和尼拉; 海赛克斯、伊莎褐、雅康、雅发和尼拉; 我国的蛋用祖代种鸡约为34.7万套 蛋用祖代种鸡约为34.7万套, 我国的蛋用祖代种鸡约为34.7万套,其中红 羽鸡种占88.6 88.6%。 羽鸡种占88.6%。 目前,蛋鸡主要品种罗曼系列和海兰系列, 罗曼系列和海兰系列 目前,蛋鸡主要品种罗曼系列和海兰系列, 两个系列占总量80 左右。 80% 两个系列占总量80%左右。
蛋鸡疾病防治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
![蛋鸡疾病防治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44558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5.png)
专题论述20238261蛋鸡疾病防治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张长军(玉屏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铜仁 554000)摘要:在蛋鸡养殖中,为了提高养殖经济收益,养殖户需重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在不同的季节,蛋鸡发病的类型也不相同,养殖户需根据实际情况对预防方案进行调整,合理控制疾病,避免各类疾病的发生,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主要从蛋鸡养殖中可能出现的患病类型、患病后用药管理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升蛋鸡疾病防治效果,促进蛋鸡养殖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蛋鸡疾病;预防;治疗;用药规范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8-0085-03养殖管理的目的就是有效降低蛋鸡病死率及患病率,提升鸡群整体疾病防治效果。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户需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治效果。
在实际养殖工作中,疾病防治与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往往会受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防治难度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难以保证整体产品的安全性,不利于提升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以及稳定性。
为确保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药物的使用。
1 疾病防治工作中的药物使用1.1 干扰素治疗在蛋鸡养殖工作中,干扰素应用非常广泛,且效果十分显著。
干扰素的使用剂量需依据鸡舍的大小、鸡舍的养殖数量决定,联合使用维生素、抗生素能有效降低疾病致死率,提升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养殖业产品的安全性以及食品质量。
1.2 中草药治疗随着对中草药疗效的研究不断深入,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中草药治疗在不同行业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中草药在对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等多种类型疾病的防治上都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将刺五加浸膏加入饲料中,有效提升蛋鸡的产蛋率,降低病鸡淘汰率,常用中草药还有苍术、甘草、乌梅以及连翘等。
将中药加入日常饲料中还可以有效预防鸡内脏型痛风等疾病。
2 不同类型疾病的防治方案2.1 病毒性鸡病用药前,养殖户需分析区域病毒性疾病的传播规律,找到高发时间,然后在合适的时间选择药物进行防治,不能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治疗,防止鸡群对药物产生抗体。
笼养蛋鸡饲养管理不当所致疾病及其防治
![笼养蛋鸡饲养管理不当所致疾病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86b8af6700abb68a982fb71.png)
在 饲料 中加 入牡蛎 壳 粉或石 灰 粉 ,可 以增 加饲 料 中
钙 的含 量 。患病母 鸡 食用 这种 饲料 ,有 助 于病 情 改 善。 日龄稍 大 的母 鸡 , 缺磷 或维 生素 D 比缺 钙更为 多
见。
菌病 、 门 氏菌病 的发 生。如发现 有输 卵管炎 或某些 沙
肠道 传染 病时 , 应及时 治疗并 隔离 。保证 饲料 营养全 面 , 患有 脱肛 的鸡要及 早 隔离 , 对 以防止 其他 鸡 的啄
引起好 斗行 为 ; 饲料 或饮 水 的摄 入受 到 限制 , 料 中 饲 缺 乏盐 或 含硫 的氨 基酸 ;死 鸡 留在 鸡群 中没有及 时
不 同鸡 群 的死亡 率 有很 大 区别 ,某些 情 况下 死亡 率 偏高 。
病 变包 括腹 部 累积 大量 脂肪 , 脏肿 大 , 于 损 肝 易
坏, 并有凝 固血块 。这 往往是 由于母鸡 下蛋 时用力 过
度 , 害 了肥大 而脆 弱的肝脏 , 损 导致 内出血 死亡 。
治疗此 病 主要 的方 法是 更换 饲 粮或 减少 饲 料 中 能 量物质 的 含量 , 采用 低能 量 的饲料 , 如用麦 麸 来代 替饲料 中的玉米 。如果用 全价 目粮喂母 鸡 , 添加 维生 素是非 常有益 的。若饲料 主要是 谷物类 , 建议 更换 为
暗红色 。脱 出的泄殖腔 常会被 其他鸡 啄食而 出血 , 导
致鸡 只死亡 。 如果不及 时处理 , 出物 即使 不被啄食 , 脱 也 会 由于脱 出时 间过 长而引起 炎症 , 鸡只死亡 。 导致
3 周 龄 以下 的蛋鸡 , O 当产 蛋率超 过 8 %B 如 果 o I,
钙 的摄 入量 不能 满足 产蛋 的需 求 ,蛋鸡 将 会利 用 骨
蛋鸡饲养三戒(养鸡技术)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蛋鸡饲养三戒(养鸡技术)蛋鸡常见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335365b52ea551810a68785.png)
蛋鸡饲养三戒
一戒原粮喂鸡。
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或稻谷等原粮喂鸡,这样做既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又对鸡有害无益。
正确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它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骨粉、石粉等,再进行喂鸡。
二戒肛门摸蛋。
有些养鸡户习惯用手伸入鸡肛门摸蛋,这样做不好,因为若手不卫生,易将细菌带入鸡体内,造成局部发炎,红肿、破裂、脱肛等疾病。
三戒突然更换饲料。
目前大多数养鸡专业户普遍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喂鸡,切忌一听说某种饲料好,便立即换用新饲料,结果是产蛋率不但没有搞高,反而持续下降。
原因是鸡对所采食有习惯性,若突然更换,势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食欲和产蛋量。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常见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ba380960b4c2e3f56276359.png)
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绿壳蛋鸡体型小巧,性情温驯,具有“五黑一绿”的特点。
即毛、皮、肉、内脏、骨骼为黑色,蛋壳为天然绿色。
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极高。
一、生产性能绿壳蛋鸡每只母鸡年产蛋150-200枚左右,种蛋受精率为85-90%,受精孵化率约90%,90日龄体重可达2.25公斤,耗料约6公斤,种鸡150日龄左右便可产蛋,孵化期为21天。
二、雏鸡的饲养管理 1、消毒:提前做好育雏室消毒,可用福尔马林42毫升/平方米作熏蒸消毒,用0.1%新洁尔灭彻底消毒。
2、温度:一般温度为:1-2日龄34-35℃,3-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降2℃,最后为20-21℃。
3、饲料:喂一般全价颗粒饲料,有条件的可加入干蛆粉4%或进口鱼粉4%,以提高绿壳蛋鸡雏鸡料蛋白质含量,加快鸡苗生长发育。
1-7日龄幼雏应少喂多餐,每日8-10次,以后全日供量,让雏鸡自由采食。
4、饮水:1-7日龄应饮凉开水,添加2-5%的葡萄糖和维生素及抗生素,以后可饮用清洁自来水。
5、育雏密度:1-2周龄30-40只/平方米,7-8周龄10-15只/平方米。
三、青年鸡饲养管理 1、饲料:青年鸡喂全价颗粒料即可,也可自行配制饮料,每天喂2-3次。
2、饮水:全天供应清洁自来水,饮水器要每天清洗消毒。
3、卫生:鸡舍内保持每天清扫一次,每天用0.1%新洁尔或用3-5%来苏尔喷雾消毒一次。
4、疾病防治:雏鸡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9天用新城疫Ⅱ系苗点眼或滴鼻(每只1-2滴);10-12日龄及20-22日龄各用法氏囊苗滴口,以预防法氏囊病;2-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10-14日龄喂服防球虫病药物;60日龄按每公斤体重用左旋咪唑20-25毫克驱虫一次。
蛋鸡饲养场疫病防控的管理
![蛋鸡饲养场疫病防控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f7690fcc17552707220817.png)
免 疫 上要 进 行 多 种疫 苗 的 接种 , 如新 城疫 、 传染 性 支 气管炎、 传染 性 法 氏囊 炎 、 鸡痘 、 传染 性 喉气 管 炎 、 禽
2 适度规模的标准化饲 养
在我 国 ,蛋鸡 养殖 业 中是 1 高风 险 低 收益 的 个 行 业 。依 据 我 国 目前 的情 况 , 蛋鸡 养殖业 不适 宜发 展
饲养场饲养量很大的以及 饲养量超大的鸡场 ,也不 适宜发展小 区域多批次高密集 的养殖 。应当是发展 适 度 规模 的标 准化 饲 养 。通 过 养 殖 的适 度 规模 化 可
以节省 各种 有 限 的资源 , 方便 进行 日常 的管理 。在 发 生 某 些致 病力 强 、 危害 性 大 疾病 的时候 , 度 规 模 化 适 饲 养应该 有 所控 制 。 目前 , 内大规 模 、 群 体 、 国 小 区域 多 、 次密 集 的 批
一
品种 、 同 日龄 的商 品鸡 ,采用 全 进 全 出 的饲养 方
由于 当前 国 内疾 病 的 流行 性 和 复杂 性 ,广 大养 殖 者 不 得不 加 大 疫 苗免 疫 的种类 和 免疫 的强度 。 在
式 , 会 减 少 疾 病 的 发 生 , 马 立 克 氏病 ; 少 免 疫 将 如 减 的种类 , 传染性喉气管炎 、 如 传染 性 鼻 炎 ; 降低 免 疫 的强 度 , 如新 城疫 、 传染 性 支气 管炎 的免 疫 。
目前 ,国 内养殖 场 和养 殖户 饲 养 商 品 蛋鸡 的方 式 多是 后 备 鸡 和产 蛋 鸡 饲养 在 1 场 内 ,养 殖场 内 个
往 往是 不 同 日龄 ,有 的 甚至 是几 个 品种 的 蛋鸡 同时
3 全 过全 出的 饲 养 方 式
对 于养 殖 企业 可 以在 1 饲 养 场 内 只饲 养单 一 个 品种 的商 品蛋 鸡 ;养 殖 户 可 以饲 养 1 只 左 右 的商 万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8455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e.png)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蛋鸡是我国重要的家禽之一,其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保障蛋鸡的健康和生产,养殖户需要了解蛋鸡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蛋鸡养殖的效益。
一、新城疫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
新城疫的传染性非常强,感染后死亡率高,给蛋鸡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新城疫的发生,养殖户需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以下几点措施:1.保持鸡舍的清洁和通风。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降低病毒的传播。
2.控制饲料和水的质量。
饲料和水源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养殖户需要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卫生。
3.加强鸡群的监测和检疫。
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蛋鸡的呼吸道,引起鼻塞、咳嗽、喘鸣等症状,给蛋鸡的生产和生长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养殖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鸡舍的卫生水平。
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合理调整饲料营养。
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E的含量,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减少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生。
3.及时消毒鸡舍和设施。
定期对鸡舍和设施进行灭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三、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蛋鸡的生殖系统。
传染性法氏囊炎会引起蛋鸡生殖器官的炎症和损伤,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和产蛋量下降。
为了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发生,养殖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饲料营养管理。
提供均衡的饲料,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增强蛋鸡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控制饲养密度和环境卫生。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蛋鸡生活环境的污染,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
3.强化疫病的监测和检疫。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1cef9f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a.png)
蛋鸡几种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蛋鸡养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随着蛋鸡规模化养殖的普及,一些疾病也开始频繁发生。
本文将介绍蛋鸡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涕、眼结膜炎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免疫保护体系,及时接种疫苗。
同时,对于出现症状的鸡群,应当隔离隔离诱发出病因素,如保暖、增加营养、饮水温度提高等措施,以减缓病情。
用100g的泰坦虫宁+50mL的万头驱颗粒两种药品混合,以每只鸡体重0.2mL的剂量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危地马拉鸡传染性鼻炎。
2.鸡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压强发警、体重下降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改善饲料质量,避免过度饲喂、水羽猪食等问题导致肠道疾病。
合理使用药物,不乱用抗生素,特别是鸡苗种期适量加强抗生素,有助于避免细菌感染。
同时,增强鸡体免疫力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给鸡群做常规免疫注射,有效地增强鸡的免疫力。
3.鸡霍乱鸡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预防此病的关键是加强饲料管理,保证干净、清洁的饲料、水源,并增加饲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提高鸡体免疫力。
同时,在预防过程中,蛋鸡应当按照年龄进行分类,避免各年龄段蛋鸡混养,降低疾病传染风险。
饮用注射霍乱嗜血杆菌菌苗或增强鸡体免疫力的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4.鸡肠炎同时加强鸡群管理,只留下健康的鸡,及时隔离病鸡群,并采取药物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等药品,可以有效预防鸡肠炎的发生。
总之,蛋鸡养殖中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建立免疫保护体系、改善饲料质量、加强管理等方面,对于避免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加强鸡体免疫力,科学、合理使用药品也是有效提高鸡养殖净收益的关键。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夏季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d8fac646cf84b9d528ea7aea.png)
于 法等各方面加强管理 。
.
蛋鸡的饲 养管理
三 鸡生产 的适 宜温度 是 1 8  ̄ C~ 2 5  ̄ C,当舍温超过 防热应激 , 确保产 蛋鸡安全度夏 , 而且不会增 加饲料生 不会有药残及耐药菌株产生。 如大蒜 。 天然大蒜 t , 鸡会出现 一 系列热应激 反应 , 呼吸加快 , 采食量 产成本 , 产蛋量下降 , 蛋重变小 , 蛋壳变薄 , 破 蛋率增加 , 鸡 ( 带皮 ) 捣碎 直接按 1 %~ 2 %的比例添加在产蛋鸡 的饲料 大 蒜素( 精油 ) 对许多有害菌 、 病毒 、 寄生虫有抑 制或 力下 降 , 死 亡率增加等 。因此 , 夏季保 持蛋鸡 高 中。 杀灭作 用 , 特别是对 菌痢和肠 炎有较 好 的疗效 , 并有促 取合理有效 的饲养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 助消化 、 促进产蛋 、 改善产品风晰 邴 力 止饲 粒 霉 1改善环境 , 降温防暑 通风降温 。在保证鸡舍 安 进采 食 、 另外, 大蒜 素可与维生素 B 结合 , 增加 有效维 生 订 提下 , 尽可能地加 大通风换气 量 , 自然 通风应 采 的作用。
每天喂 5 次, 1 1 : 0 0 之前喂 3 次, 1 5 : 化舍 内外空气 。在距鸡舍阳面 2 ~3 m处种植高大 以增加鸡的采食量 。 0 之后喂 2 次。 在4 : o 0 —5 : 0 0开灯后 1 0 ~1 5 分钟上第 搭凉 棚 , 可增 大鸡舍 的遮 荫面 ; 舍 外种植藤蔓 类 0
大, 饮水量 也随之 增加 。 因此 , 高温季节 必须供给鸡 只充 应激状 态。 在生产 中 , 一般 以 5 ~ 6 只/ m2 产蛋鸡为宜 , 并 勤换 垫料 , 加强通风换气 ; 蛋鸡处于产 蛋高 足、 清凉洁净 的饮水 , 白天应保 证水槽 中清凉洁 净 的饮 要注意 卫生 ,
蛋鸡疾病预防的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疾病预防的饲养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decaa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9.png)
蛋鸡疾病预防的饲养管理措施目前我国蛋鸡养殖行业的规模及养殖数量都在逐年上升,蛋鸡感染疾病的概率也在同步上升。
如果养殖人员没有做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疾病发生会加大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并且还会暴发较大规模的疫情,若是人兽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
所以养殖人员必须开展针对性防治,减少蛋鸡出现疾病的概率,控制疾病暴发几率,促进我国养殖行业发展。
1 蛋鸡发病的原因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饲养管理,很容易发生蛋鸡疾病,进而影响养殖效益。
因此养殖人员应该做好各类不利因素的控制工作,从根源上避免疾病发生,为蛋鸡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提高蛋鸡养殖经济效益。
引发蛋鸡疾病的因素较多,如(1)饲养管理不科学、防疫工作不到位。
这是导致蛋鸡出现疾病的主要因素,如果场所卫生条件较差,会导致各类致病微生物滋生,如果没有消毒,就会导致鸡苗感染相应疾病,进而导致疾病蔓延。
(2)疾病防控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会导致疾病快速蔓延。
养殖人员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受到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养殖人员的养殖理念比较落后,对疾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加上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疾病防治知识,当蛋鸡出现疾病以后,只会凭借自身的经验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蛋鸡出现死亡,加大经济损失。
2 科学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控2.1 科学选择,适时免疫提高蛋鸡的疾病预防能力,应从合理挑选雏鸡开始,科学选雏可保证鸡苗的整体质量,避免雏鸡出现各类疾病,如传染病、尤其是遗传病对蛋鸡造成影响。
这种疾病随时间推移,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没有药物可以控制,严重影响鸡蛋的整体品质,降低养殖效益。
因此要从源头上把关,尽量选择质量良好的雏鸡,避免出现遗传病,提高雏鸡的整体抵抗力,减少各类疾病发生。
通常,养殖人员可通过外形观察的方式,选择品质良好的雏鸡,如炯炯有神、眼眶外围较为突出;还可将雏鸡放入手中,感受其挣扎力度,如果力度适合,则表明雏鸡的整体状况优异。
同时,做好疫苗接种,可降低鸡群发生疾病的概率,控制传染病的影响范围。
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
![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3809c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6.png)
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畜禽产品的需求,而其中蛋类产品一直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蛋鸡的饲养环境对蛋鸡的健康以及疾病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饲养环境对蛋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1. 保障蛋鸡健康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蛋鸡的健康至关重要。
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提供蛋鸡合理的生长空间和生活条件,有助于蛋鸡的健康成长,减少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相反,不良的饲养环境会增加蛋鸡的压力,引起蛋鸡的紧张和焦虑,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易患疾病。
2. 预防传染病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饲养环境干净整洁,有利于防止疾病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饲养环境通风良好,可以降低细菌、病毒的滋生率,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饲养环境要合理设计,避免蛋鸡之间的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3. 保障食品安全良好的饲养环境可以保障饲养蛋鸡的食品安全。
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能够提供蛋鸡干净卫生的饮水和饲料,减少食品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保证生产的鸡蛋和鸡肉的质量安全。
二、关于蛋鸡饲养环境的注意事项1. 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蛋鸡饲养场所的卫生是确保蛋鸡健康的关键。
在蛋鸡饲养场所,应定期清理饲料、饮水器、鸡舍和粪便等,保持干净整洁。
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2. 合理设计饲养场所蛋鸡的饲养场所应合理设计,确保每只蛋鸡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够降低蛋鸡之间的压力,减少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3. 提供优质饲料和饮水为蛋鸡提供优质的饲料和饮水是保障蛋鸡健康的关键。
优质的饲料和饮水能够提供蛋鸡所需的营养,增强蛋鸡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定期对饲养的蛋鸡进行疾病检测是确保蛋鸡健康的关键。
定期进行疾病检测,早发现和早治疗疾病,有利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蛋鸡出现疾病的可能性。
5. 注重饲养环境的细节在蛋鸡的饲养环境中,要注重饲养环境的细节。
蛋鸡养殖防疫安全注意事项
![蛋鸡养殖防疫安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19c46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6.png)
蛋鸡养殖防疫安全注意事项蛋鸡养殖防疫安全注意事项如下:
1. 卫生与清洁: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鸡舍,包括清理粪便、更换垫料、消毒地面和设备等。
2. 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兽医的建议,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定期为鸡群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3. 通风与空气质量: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鸡舍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确保鸡舍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流通,减少氨气和湿气的积聚。
4. 饲料与饮水管理: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避免饲料受到污染,并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
5. 生物安全措施: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防止疫病的传入。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设备进行消毒。
6. 观察与监测:密切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食欲不振或其他疾病症状。
定期进行鸡只的体检和疫病监测。
7. 隔离与淘汰:如发现有患病的鸡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对于严重患病或无法治愈的鸡只,要进行淘汰处理。
8. 培训与知识更新:养殖人员要不断学习防疫知识,参加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疫病防控技术和措施。
9. 合作与咨询:与兽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咨询和检查。
遵循兽医的建议和指导,共同制定防疫计划。
10. 记录与追溯:建立详细的养殖记录,包括疫苗接种、疾病发生、用药情况等,以便追溯和分析问题。
蛋鸡饲养员的作业指导书
![蛋鸡饲养员的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6199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0.png)
蛋鸡饲养员的作业指导书标题:蛋鸡饲养员的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蛋鸡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蛋鸡产蛋率和保证饲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防控、蛋品质保证和日常操作等五个大点进行阐述,旨在为蛋鸡饲养员提供一份准确、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正文内容:一、饲养环境1.1 温度控制: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普通在18-24摄氏度之间。
1.2 通风管理:确保鸡舍内空气流通,排除湿气和有害气体。
1.3 光照管理: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光照时间和强度。
二、饲料管理2.1 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合理调配饲料配方,满足其营养需求。
2.2 饲喂方法:定时定量饲喂,确保蛋鸡充分摄取营养,防止过度饥饿或者过度饱食。
2.3 饮水管理:保持饮水器的清洁,定期更换水源,确保蛋鸡饮水量充足。
三、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按照养殖计划和疫苗接种时间表,对蛋鸡进行及时、规范的疫苗接种。
3.2 病害监测: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3 疫病防治:根据疫情情况,采取相应的疫病防治措施,如消毒、隔离等。
四、蛋品质保证4.1 鸡蛋采集:定期采集鸡蛋,避免蛋品质量下降。
4.2 蛋品分类:根据蛋的大小、形状和外观等特点,进行分类,提高蛋的市场销售竞争力。
4.3 储存和运输: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方式,保证蛋品质量不受损。
五、日常操作5.1 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5.2 鸡群管理:对蛋鸡进行分类、计数、记录等管理工作,确保饲养效益。
5.3 随时观察:随时观察蛋鸡的行为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结:综上所述,作为蛋鸡饲养员,合理控制饲养环境、科学管理饲料、做好疾病防控、保证蛋品质量和日常操作的规范,是提高蛋鸡产蛋率和保证饲养质量的关键。
惟独通过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才干有效提高蛋鸡饲养效益,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蛋鸡出栏前的管理制度
![蛋鸡出栏前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aa5d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蛋鸡出栏前的管理制度一、前言蛋鸡出栏前的管理制度是指在育成期或产蛋期结束时,为了保证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和检疫工作,将蛋鸡安全地转出到下一个生产环节中。
二、疾病防治1. 定期健康检查:蛋鸡出栏前,应当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检测疫病、寄生虫、细菌等,确保蛋鸡的身体健康状况。
2. 预防接种:在育成期或产蛋期完毕时,应当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以预防传染性疾病,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3. 检疫隔离:对于有疫病症状的蛋鸡,应当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疫病不传播。
4. 卫生管理:保持鸡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杀菌,防止疾病的传播。
5. 饮水卫生:保证蛋鸡饮水的干净卫生,定期更换饮水器,保持饮水通畅。
三、饲养管理1. 合理饲料:在蛋鸡出栏前一段时间,应当给予合理的饲料,保证蛋鸡的饥饿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 控制饲养密度:在出栏前,应当控制鸡舍内蛋鸡的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拥挤导致的压力增加和疾病的传播。
3. 饮水管理:确保蛋鸡的饮水量充足,保证蛋鸡的正常代谢和产蛋水平。
4. 环境温度:控制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蛋鸡的生理紊乱。
5. 日常观察:对蛋鸡的生长情况、行为表现和排泄情况进行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四、产蛋管理1. 控制产蛋周期:在蛋鸡出栏前,应当适当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让蛋鸡有充足的恢复时间。
2. 提高产蛋率:采取适当的营养管理、饲养管理和健康管理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3. 鸡蛋收集:及时收集蛋鸡产下的鸡蛋,保持鸡蛋的干净卫生,避免蛋品质量下降。
4. 产蛋记录:对蛋鸡的产蛋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产蛋数据,确定产蛋水平和产蛋质量。
五、出栏程序1. 准备工作:在蛋鸡出栏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运输工具、人员和相关设备。
2. 分拣蛋鸡:对蛋鸡进行分类,将不同品种、不同生产阶段的蛋鸡分类出栏。
3. 运输过程: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蛋鸡有充足的通风、饮水和饲料,避免蛋鸡的伤亡和生理紊乱。
秋季蛋鸡管理及疾病防治
![秋季蛋鸡管理及疾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be73c1c14791711cc7917fa.png)
必 须 注 意 天 气 预 报 .注 意 夜 间 的 保 暖
喂 7 8天 ,鸡 的 体 重 约 会 降 低 2 %左 ~ 5 右 。 如 果 体 重 下 降 不 足 2 % 。可 以 继 5 续 饲 喂 高 锌 饲 粮 。 当 鸡 群 体 重 下 降
2 %时 ,鸡 群 停 产 后 。要 去掉 氧化 锌 或 5 硫 酸 锌 , 改 喂 蛋 鸡 前 期 料 ,第 一 天 每 只 鸡 喂 料 3 - 0 ,然 后 逐 日增 加 l g 0 4g o, 增 至 lO O g后 可 自 由采 食 。 注 意 在 喂 高 锌 日粮 期 间 不 必 停 水 .光 照 可 降 至 每
加 光 照 时 数 ,至 每 日 1 h 6。
16 增 加 饲 料 中维 生素 的 含 量 .
个 恢 复 过 程 , 为 了让 鸡 群 能 安 全 度
过 冬 季 ,秋 季 正 是 鸡 群 恢 复 体 力 、养
精 蓄 锐 的 时 机 。 为 使 鸡 群 有 充 沛 的 体 力 ,能 持 久 高 产 .进 入 秋 季 以后 ,仍
及 时 做 好 防 寒 工 作 ,鸡 群 因 受 寒 而 发
病 ,或 是 鸡 舍 通 风 不 良 ,舍 内 有 毒 有 害 气 体 浓 度 过 高 ,如 氨 气 、二 氧 化 碳 、
情 况 加 强 管 理 ,预 防 疾 病 ,科 学 饲 养 ,
以提 高 蛋 鸡 养 殖 效 益 。
1 蛋 鸡 秋 季 管 理
进 入 秋 季 ,天 气 凉 爽 , 鸡 的 食 欲
成宝华 一 甘肃省秦 安县畜 牧兽医局
逐 步 好 转 , 采 食 量 逐 日增 加 。但 这 个
0一 0 ຫໍສະໝຸດ 时期 ,饲料 不 能 马上 降 低 营养 水 平 , 因 为 在 夏 季 饱 受 煎 熬 的 鸡 , 体 质 需 要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1d5e9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2.png)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是农场中经济效益较高的家禽之一,其饲养管理对于蛋鸡的生长发育、产蛋率和产蛋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以下是关于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的相关内容。
一、环境管理1. 场地选择:蛋鸡饲养场地要选择在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阴暗的环境。
2. 温度控制:蛋鸡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窄,饲养时要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在15℃-26℃之间。
3. 通风换气:蛋鸡饲养场所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保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同时要防止气流直接对着蛋鸡,以免引起感冒等疾病。
4. 光照管理:蛋鸡对光照的需求较大,饲养场所要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促进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
5. 密度控制:避免场所内蛋鸡数量过多,导致拥挤、生病等问题,适当的密度才能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
二、饲料管理1. 营养均衡:蛋鸡的饲料需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合理搭配,满足蛋鸡的生长和产蛋需求。
2. 饲料品质:选用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新鲜、无霉变、无异味,避免因饲料品质问题影响蛋鸡的健康。
3.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和次数是保证蛋鸡生长和产蛋的关键,要根据蛋鸡的生产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的投喂。
4. 水源管理:蛋鸡的饮水量较大,要保持水源的清洁和充足供应,以确保蛋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5. 添加剂使用: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等,可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
三、疾病防控1. 定期检查: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蛋鸡的疾病问题,防止疾病传染和扩散。
2. 预防接种:对蛋鸡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蛋鸡的免疫能力,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3. 安全防护:保持蛋鸡饲养场所的清洁卫生,加强病媒生物的防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保证蛋鸡的健康。
四、生产管理1. 种鸡选用:选择性状优良的蛋鸡品种进行繁殖,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痢、霉形体等。 ②.孵化过程中因卫生不良感染鸡胚,如脐炎;
蛋雏鸡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③.孵化条件掌握不当,使雏鸡脐部愈合不全; ④.雏鸡运输不当,使其体质削弱; (2)、环境因素:温度、卫生管理、雏鸡本身 带有细菌。 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死亡;鼠 害,机械损伤致死
平均 58.0 58.0 59.0 59.5 60.0 60.5 61.0 蛋重
产蛋鸡常见问题
育成期体重偏低
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 啄肛 中后期死淘率偏高 全程料蛋比偏高 不按光照程序养鸡 破蛋率升高 高峰期产蛋量突然下降 蛋壳质量、蛋色不好
1 育成期体重偏低
结果:高峰期死淘率增加 全程总产蛋数减少 料蛋比升高
6 不按光照程序养鸡
结果:开产时间过早 蛋重小 高峰维持时间短 全程产蛋量少
原因:不知道光照程序,9-4月份鸡苗也按自然 光照饲养
解决方案:按照饲养管理指南推荐的蛋鸡光照程 序饲养
7 破蛋率升高
结果:浪费,饲料报酬降低 鸡易得疲劳综合症
原因:饲料搭配不合理 鸡感染慢性疾病 饲喂时间不当
8 高峰期产蛋量突然下降
2 育成期体重均匀度不好
结果:鸡群产蛋高峰不高 蛋重大小不一,啄肛 每只鸡全程总产蛋量不够
原因:断喙技术不高 育成期密度偏大 料槽、水槽个数偏少 每天加料次数太少 育成期高温
雏鸡发育不齐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 2、饲养环境控制失误 3、疾病的影响 4、断喙的失误 5、饲料营养不良 6、未能及时分群
防治措施:加强卫生管理,控制好育雏环境, 前三天用预防性的药物
1、鸡群的产蛋标准和规律
(1)产蛋规律:一般在18—19周龄开始见蛋, 23—25周龄产蛋率达50%,27—29周龄进入产 蛋高峰(90%以上),最高达95%以上,产蛋 高峰期可持续20周左右,54周龄后,产蛋率低 于80%,产蛋末期产蛋率可达50—70%。
3 啄肛
结果:死淘率明显上升 原因:产蛋时间过长,具体原因如下:
1、产蛋期饲料营养不平衡导致子宫收缩无 力
2、开产时体重偏大导致蛋重偏大,从而生 产困难
3、育成期体重小,12-19周大量营养摄入, 导致鸡体结构不合理,脂肪偏多,肌肉偏少, 从而生产无力
4 中后期死淘率偏高
结果: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到14个月,蛋 鸡接近盈亏点)
(4)光照:蛋鸡光照的原则是产蛋率上升 期光照时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光照必须按 照光照制度进行,不可忽早忽晚,否则对产 蛋都会有不良影响.
周龄与平均蛋重
周龄 21 22 23 24 25 26 27
平均 45.0 51.0 53.0 54.0 55.0 56.0 57.0 蛋重 周龄 28 29 30 31 32 33 34
现在:开产4-6周达高峰 18-20
28-30 25-26
蛋鸡良种性能
品种
白壳蛋鸡 褐壳蛋鸡
20周成活率 20周体重 0—20周耗料 72周体重 产蛋率50%的周龄 产蛋高峰
72周产蛋量 平均蛋重
总蛋重
料蛋比
72周时产蛋率 产蛋期存活率
产蛋期母鸡耗料(克/ 日、只)
96—97克 1325克 7.4千克 1800克 22—23周 25—27周 280—300枚 60—62克 17.5—18.6千克
结果:全程产蛋总量减少 料蛋比升高 死淘率上升
原因:野毒侵入,没按标准免疫程序防疫 强应激因素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改变 劣质原料
9 养蛋鸡应注意的问题
产蛋率在30%-90%之间最易受应激,在此期 间,首先要保证高的抗体,其次,不要换料, 不要做防疫
(2)产蛋标准:依据育种公司提供的参考标准, 在生产上可用于阶段性检查实际饲喂效果。
2、产蛋鸡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蛋鸡生活的适宜温度范围5— 30℃,其中13--16℃饲料报酬最好,最适 温 度 16--21℃ , 冬 季 最 低 不 能 低 于 7.8℃, 夏季不超过30℃,否则对蛋鸡的产蛋性能 影响较大。
蛋鸡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种质特性 饲养管理 疾病防治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引言 育雏期(0-6周龄) 育成期管理(7-20周龄) 产蛋期管理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种质特性 开产早、体重逐渐降低 产蛋高峰提前 初产蛋重降低 开产前几周后备母鸡增重速度快
Hale Waihona Puke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产蛋高峰提前来临
以前:开产8-10周达高峰 20-22
(2)湿度:蛋鸡生产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60% 左 右 , 如 果 温 度 合 适 , 湿 度 在 45— 70%之间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大。
(3)通风换气:目的是调节舍内温度、湿 度,排除污浊空气,减少有害气体和微生物 的浓度和数量度,使舍内空气新鲜,供给鸡 群足够的氧气。冬季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鸡 的身上,以免引起感冒。
原因:大肠杆菌、支原体总数随日龄增多, 新城疫抗体水平减弱,常有野毒侵入. 卵黄性腹膜炎 笼子不合理,外伤致死
5 全程料蛋比偏高
结果:经济效益减少 原因:鼠害(1只老鼠1年消耗饲料12.5公斤)
鸡舍建筑不合理,通风不良,保温不好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育成期体重达不到标准,饲
料配制不当,各种营养成分不平衡 鸡群存在慢性疾病 饮水方式和断喙方式
2.2—2.35
70%
94—95%
112--118
96—97% 1600克 7.7千克 2200克 23—24周 26—28周 280—290枚 63—64克 17.6—18.56千克
2.26—2.36
68%
94—95%
115--122
蛋雏鸡早期死亡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雏鸡早期死亡多发生在10日龄前,雏鸡健壮和饲养 管理正常时1周龄的死亡不应超过0.5%。 原因: 1、第一周死亡率高可能的原因
原因:育成期密度太大 雏鸡料及育成期料营养浓度偏 低,各营养元素不平衡 育成期不作体重管理
体重落后于标准 的原因
1、饲养管理手册的体重 标准偏高,育雏期间的免疫, 断喙,应激因素太多,难以完全按标准体重增长。
2、影响因素: (1)饲料营养水平太低。 (2)环境管理失宜。温度高低、通风 (3)鸡群密度过大。 (4)照明时间不足,雏鸡采食时间不足,影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