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1-8
初二物理第1章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1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A. 光的传播B. 电的产生C. 植物的生长D. 力的作用3. 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A.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改变物体的形状C. 改变物体的颜色D. 以上都是4. 以下哪个物体的重力最大?A. 一个苹果B. 一个篮球C. 一头大象D. 一个鸡蛋5.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什么有关?A. 质量B. 体积C. 形状D. 颜色6. 以下哪个公式表示重力的计算?A. G = mgB. F = maC. v = atD. P = IV7.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哪个方向?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8. 以下哪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A. 正在上升的气球B. 正在下落的苹果C.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D. 正在跑步的人9. 平衡状态指的是什么?A.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加速运动C. 物体减速运动D. 物体做曲线运动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改变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会改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物理学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手段的自然科学。
1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和方向。
13.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4.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________来计算。
15. 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________。
16.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__定律。
17.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
物理题教案7篇
物理题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物理题教案7篇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注意文字表述规范,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上台讲课之前认真写好一份教案,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物理题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教案设计 专题一 力的作图--含答案
第七章力专题一力的作图专题概述力的示意图1.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要画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力面.2.同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一般都画在重心上;力的大小不同时,用线段长度的不同来区分.类型1重力的示意图1.请用力的图示的方法表示质量为5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2.画出斜面上的物块受到的重力.3.如图所示为小朋友喜爱的玩具——竹蜻蜓.游戏时双手迅速搓动细杆,两只叶片快速转动,竹蜻蜓就可以“飞”起来,请在图中画出竹蜻蜓竖直起飞过程中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类型2弹力的示意图4.如图所示,用手将一端固定的弹簧向右拉伸,请画出弹簧对手指弹力的示意图.5.如图所示,手用10 N的力压气球,气球会变形,画出气球对手的弹力的示意图.6.如图所示,用手指将一支铅笔沿竖直方向压在水平桌面上静止.请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类型3摩擦力的示意图7.如图所示,物块A以一定的速度沿接触面斜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物块所受的摩擦力的示意图.8.小华骑自行车上学,匀速行驶在水平路面上,如图所示,忽略骑行时的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前轮和后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1和f2的示意图.9.如图所示,小明正在使黑板擦沿水平向左的方向擦黑板,请画出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的示意图.10.一个带电体A放在绝缘桌面上静止,B为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当A、B静止时如图所示.请画出带电体A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类型4综合提升11.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请在图中作出站在车里的人的受力示意图.12.如图所示,A、B两带电小球,画出A、B球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13.如图所示,一容器静止在斜面上,容器中盛有水,一长方体木块静止浮在水面,木块的上表面水平.(1)在图中画出木块在竖直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2)在图中画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的示意图.14.如图所示,物体A随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当传送带突然加速时,请画出物体A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专题一力的作图----答案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如图所示5.如图所示6.如图所示7.如图所示8.如图所示9.如图所示10.如图所示11.如图所示12.如图所示13.如图所示14.如图所示。
物理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8年级物理(上)第一单元复习试题.doc
8年级物理(上)第一单元复习试题班级姓名(06、9)1、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3、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能传播声音。
4、(1)小明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做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表中和的说法是错的.(填写表中序号)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 X 108m / s ②声波在固、液、气三态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⑤用于无线电通讯③超声波用于清洁物品(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
5、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来分辨的。
6、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传播的。
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
7、声音能传递信息.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音调逐渐(填”升高”或”降低”)8、敲打铜锣,因锣面而发出声音,而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宇航员即使再用力敲打,他也不能直接听到锣声,这是因为不能传声.9、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2所示。
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
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
这哨声是由管内(选填“音调”,空气柱产生的。
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度”,或“音色”)10、(05贵阳实验区)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2.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受力大小的?A. 质量B. 力C. 速度D. 加速度3.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的?A. 速度B. 力C. 加速度D. 时间4.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5.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距离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6.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7.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率的?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8.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原因?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9.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10.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向?A. 时间B. 速度C. 加速度D. 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__。
2.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3.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4.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叫做________。
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大小叫做________。
7.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方向叫做________。
8.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的变化量叫做________。
9.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大小叫做________。
10.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力变化的方向叫做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在10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²,求物体在10秒内的位移。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八下物理目录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 (3)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7)三. 生活中的透镜 (11)四. 眼睛和眼镜 (15)第七章运动和力一. 力 (18)二. 弹力力的测量 (21)三. 重力 (24)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7)五. 二力平衡 (30)六.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2)七. 牛顿第一定律 (34)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 压强 (39)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42)三. 连通器 (45)四. 大气压强 (47)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0)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52)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55)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 (59)二、滑轮 (61)三、功 (64)四、功率 (66)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68)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70)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6.1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页“透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1.透镜有透镜和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规律工作的.2.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____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_____。
3. 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______,通常用字母______表示。
4.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______,简称______。
(二)阅读教材2页至4页“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1、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作用。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教案(知识点+经典练习题+答案)
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①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②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2.参照物:①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
②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④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 )图像: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匀速直线运动中: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t s v =变形v s t =,vt s = 物理量国际制单位 常用单位 关系 速度(υ)米每秒(m/s) 千米每时(Km/h) 1m/s=3.6Km/h 路程(s)米(m) 千米(Km) 1Km=103m 时间(t) 秒(s) 小时(h) 1h=3600s意义物体在1s 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②变速运动中: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总时间总路程 (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与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2:→21212υυυυυ+=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2:→221υυυ+=③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三、长度、时间与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①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②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③长度单位和符号: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住单位是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00cm=103mm=106μm =109nm。
初二物理教资教学设计考题
初二物理教资教学设计考题引言:物理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因此,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物理教资教学设计考题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初二物理教学设计的视角,提供一些考题的设计理念和范例,以帮助物理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应对教资考试。
一、考点:力和运动题目一:从海拔高度和重物质量两方面分析该物体的运动趋势。
题目二:在给定的摩擦力和倾角的情况下,计算斜面上物体的加速度。
二、考点:声音的传播和特性题目一:解释声音为何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提出两种其他传播方式。
题目二:解释什么是共振,以及共振对于声音的影响。
三、考点:光的传播和反射题目一:解释光的折射现象,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题目二:通过计算折射率和入射角,解释光的全反射现象。
四、考点:电流电路题目一:在一条给定的电路中,计算电阻的总和。
题目二:解释为什么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的总电流等于总电流的和。
五、考点:电磁感应题目一:解释什么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
题目二:计算给定电源和线圈的参数,求解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六、考点:能量和能量转化题目一:解释什么是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
题目二:通过计算机构的势能和动能,解释一个滑块从斜面上滑下的能量转化过程。
七、考点:物理世界的观察和实验题目一:从实验的角度,解释在相同条件下为何提高摩擦力会加快物体的减速。
题目二: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和测量一个弹簧的弹性系数。
结论:物理教资教学设计考题对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提供了初二物理教学设计考题的范例,包括了力和运动、声音的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和反射、电流电路、电磁感应、能量和能量转化以及物理世界的观察和实验等多个考点。
希望这些考题能够帮助物理教师更好地准备教资考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试题
第一题
• 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1、中学物理内容(自选,初中、高中均可) 2、授课时间15分钟 3、撰写教案、说案,实施教学设计并录像 4、提交:教案、说案、教学录像,讲课用 PPT(如有)
第二题
• 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1、高中物理内容(从提供课题中自选) 2、授课时间40分钟 3、提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供选择)
1、平抛物体的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 3、重力势能 4、单摆 5、波的干涉 6、多普勒效应 7、物体的内能、热量 8、电容器的电容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法 11、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2、全反射 13、光的干涉 14、光电效应
教案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课型课时 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采用表格的形式,见下) 板书 作业
教学环节 导入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想 ……
•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任务分析 包括:内容分析、课标分析、教材分析 2、对象分析 包括:教学对象心理、知识和能力特征 3、设计思想 4、教学目标 5、重点难点 6、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采用表格的形式) 7、板书设计(需提交说明) 8、作业设计(需提交完整作业
初二物理一二三章练习题
初二物理一二三章练习题第一章:物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以及物理学的任务和发展历程。
以下是一些初二物理章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对于本章的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1.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答:物理学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2. 物理学的任务是什么?答:物理学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发展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3. 物理学的基本学科包括哪些方面?答:物理学的基本学科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声学。
4. 力学研究的是什么?答: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条件。
5. 热学研究的是什么?答:热学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及其规律。
6. 光学研究的是什么?答: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及其规律。
7. 电学研究的是什么?答:电学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磁感应等电现象及其规律。
8. 声学研究的是什么?答:声学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衍射等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章: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描述和测量需要使用物理量和单位。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理量的概念、物理量的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以及国际单位制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与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相关的练习题:1. 什么是物理量?答:物理量是用于描述物理现象的量,具有数值和单位。
2. 物理量分为哪两类?答: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3. 什么是基本物理量?答:基本物理量是国际上约定的具有独立量纲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4. 什么是导出物理量?答:导出物理量是通过基本物理量及其定义关系导出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5. 国际单位制是什么?答:国际单位制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计量系统,用于规定物理量的单位和其与基本单位的关系。
6.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7.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
物理实验设计与操作考试题
物理实验设计与操作考试题(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在设计一个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实验时,需要选用哪些实验器材?A. 秒表、刻度尺、小车B. 秒表、天平、小车C. 秒表、刻度尺、弹簧秤D. 秒表、电压表、电阻箱2.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以下哪个实验设计最为合理?A. 只改变物体的重量,观察浮力的变化B. 只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观察浮力的变化C. 同时改变物体的重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观察浮力的变化D. 改变物体的密度,观察浮力的变化3. 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何确定像的位置?A. 通过调整光屏与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为止B. 通过观察透镜两侧的光线汇聚情况来确定像的位置C. 通过在透镜前放置一个标尺,通过测量标尺到像的距离来确定像的位置D. 通过观察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像的位置4. 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以下哪个步骤是正确的?A. 直接将电阻器接入电路进行测量B. 先断开电源,然后将电阻器接入电路进行测量C. 先将电阻器短路,然后接入电路进行测量D. 先将电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然后进行测量5. 在设计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A. 天平、量筒、烧杯B. 天平、量筒、水C. 电子秤、量筒、烧杯D. 电子秤、量筒、酒精6.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何操作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动能?A. 使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质量,再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移动的距离B. 使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再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移动的距离C. 使用力传感器测出物体受到的力,再用刻度尺测出物体移动的距离D. 使用力传感器测出物体受到的力,再用电子秤测出物体的质量7. 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个操作?A. 确保实验中所有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B. 确保实验中所有物体均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确保测量的力和位移都是准确的D. 确保实验环境温度稳定8.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如何改变电磁铁的电流?A. 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B. 直接用手改变电池的数量来改变电流C. 使用开关来切换电源的正负极来改变电流D. 使用变压器来改变电压,从而改变电流9. 在设计一个测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需要哪些实验器材?A. 电流表、电压表、灯泡B.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C.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D. 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10. 在探究影响声波传播速度的因素实验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声源和测量工具?A. 选择音叉作为声源,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声源到接收点的距离B. 选择音叉作为声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声源发出的声波振幅C. 选择铃铛作为声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D. 选择哨子作为声源,用秒表和刻度尺测量不同位置的声压级11. 在设计一个测量物体加速度的实验时,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秒表B. 刻度尺C. 天平D. 弹簧秤12. 在进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液体密度C. 改变物体浸没的深度D. 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测量13.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电路的电阻时,正确的操作是?A. 先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再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B. 先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再将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C.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串联在电路中D.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都并联在电路中14. 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需的实验器材?A. 小灯泡B. 开关C. 电流表D. 滑动变阻器15. 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以下哪项操作是不正确的?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B. 将温度计的测温泡插入水中,但不接触底壁C. 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烧杯底部加热D. 水沸腾后,在水面上进行温度计的读数1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调整哪些因素?A. 物距和焦距B. 物距和像距C. 焦距和像距D. 光源的位置和亮度17. 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操作?A. 选择适当的电阻档位B. 直接将电阻接入电路中进行测量C.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前要进行欧姆调零D. 为了准确测量,应尽量使用较粗的导线连接电阻1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以下哪项是实验的目的之一?A. 测量镜面的面积B. 确定光屏的位置C. 观察像与物的对称性D. 测量镜子的厚度19. 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以下哪项装置是必需的?A. 集气瓶B. 燃烧匙C. 水槽D. 酒精灯20.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 托盘天平B. 杆秤C. 磅秤D. 电子盘秤21. 在设计一个关于“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以下哪项是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的变量?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的质量C. 液体密度D.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2.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以下哪项器材是不需要的?A. 小灯泡B. 电流表C. 电压表D. 滑动变阻器23. 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该采取的操作是:A. 将凸透镜靠近蜡烛火焰移动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C. 增加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距离D. 减少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距离24.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A. 物体的质量和体积B. 物体的质量和密度C. 物体的体积和密度D. 物体的质量和重力25.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A. 托盘天平B. 磅秤C. 刻度尺D. 溢水杯和水槽26. 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为了探究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对蒸发的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用吹风机吹向液体表面B. 将液体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C. 将液体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D. 用保鲜膜覆盖液体表面27. 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实验中,如果使用的计时器时间刻度不均匀,会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A. 速度测量值偏小B. 速度测量值偏大C. 速度测量值不变D. 无法准确测量速度28.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能更准确地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A. 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改变液体密度B. 保持液体密度不变,改变物体体积C. 同时改变物体质量和液体密度D. 改变物体质量,同时调整液体密度29.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B. 物体的质量和高度C.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量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30. 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使用电压表的内阻较小B. 使用电流表的内阻较大C. 采用电压表外接法D.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31. 在设计一个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以下哪项是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A. 秒表B. 尺子C.天平D. 电流表32. 在进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是哪个因素来观察浮力的变化?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C. 液体的密度D.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33. 在设计一个测量电阻的实验时,应该选择哪种仪表?A. 血压计B. 电流表C. 电压表D. 欧姆表34.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整哪些参数?A. 透镜与光屏的距离B. 透镜与光源的距离C. 光源的亮度D. 光屏的倾斜角度35. 在进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为什么需要使用滑动变阻器?A. 为了保护电路B. 为了多测几组数据C. 为了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D. 为了减小电流36. 在“研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哪些?A. 物体质量B. 物体速度C. 物体高度D. 物体受到的力37. 在设计一个关于电磁感应的实验时,哪个装置是必不可少的?A. 磁铁B. 开关C. 电流表D. 滑动触点38. 在进行“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时,为什么需要使用天平和量筒?A. 天平可以测量液体的质量,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B. 天平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质量C. 两者都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D. 两者都不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39.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A. 动能和势能B. 速度和质量C. 距离和时间D. 力的大小和方向40. 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何确保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A. 将光屏放在镜子的同侧B. 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C. 改变光源的位置D. 调整像与物体的距离二、问答题1. 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施加的力,重复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2-10
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2-10问题:[问答题]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问题:[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原理: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
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烧杯、水、酒精。
按图1安装实验仪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知识。
任务:(1)什么是压强?液体压强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问题:[问答题]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中学物理(统考)-物理教学设计(精选试题)
中学物理(统考)-物理教学设计1、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关于“浮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浮力”一节中关于“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内容如下: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我们采用称重法测浮力,所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长方形金属块、分别装有适量的水和酒精的量筒各1个、细线。
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的相关知识。
任务:(1)写出浮力的定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2、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1年版)》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以及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运动和力”一节中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内容如下: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们采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用到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参考实验步骤:①在水平桌面土铺上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量示数。
②在木块上加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
③将()、()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④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摩擦力等知识。
任务:(1)写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初二物理上下册教案带例题及习题
初二上下学期物理教案一 运动的世界1、运动的相对性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记:记下数值和单位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3、长度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例:45μm=4.5⨯10-5m 0.23dm=2.3⨯107nm4、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 和t 的单位化成m/s 或者km/h(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
若汽艇以100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 船=V 船t=100m/s ⨯5s=500m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 声=V 声t=340m/s ⨯5s=1700m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 船+ S 声)/2=1100m5、平均速度严格按公式v=t s 来计算,切勿利用V=221V 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 的公路上行驶,前50m 的速度为20m/s,后50m 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 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
解:前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2050=2.5s后半段时间为:t=v s =s m m/1050=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t s =s m5.7100=13.3m/s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高三物理练习题(八)
高三物理练习题(八)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每小题4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下列实验与该实验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是()A.斜面理想实验 B.卡文迪许扭秤实验C.共点力合成实验 D.影响向心力大小因素实验2.某猎豹在追击猎物时,在25m的距离可以从静止加速到25m/s,此后猎豹的1xv图像如图所示,0到200m内为一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200m到250m内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假设猎豹和猎物都沿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猎豹加速到25m/s后运动250m所用的时间是13sB.若猎物的速度为10m/s,猎豹发现猎物时,猎豹立马加速追击猎物,若猎豹达到最大速度时,猎豹与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20m,则猎豹一定不能追到猎物C.猎豹从静止加速到25m/s所用的时间为2sD.猎豹加速到25m/s后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
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A .人受到支持力的原因是人发生了形变B .椅子靠背受到压力是因为椅子发生了形变C .椅子各部分对人作用的合力大小为G sin θD .人对椅子各部分作用的合力大小为G4.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为m 1,盘内放一质量为m 2的物体,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t 0时刻给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2s 物体与秤盘脱离,用F N 表示物体与秤盘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F 和F N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5.两个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到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到转轴的距离为2L ,a 、b 之间用长为L 的强度足够大的轻绳相连,两木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各自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4-10
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4-10问题:[问答题]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
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
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
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问题:[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
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问题:[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弹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弹力”一节为“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是由于:A. 光速的变化B. 介质的密度不同C. 光的波长变化D. 光的频率变化答案:A2. 在物理学中,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表示力的?A. 米B. 千克C. 牛顿D. 秒答案:C3.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A. 力与加速度成正比B. 力与加速度成反比C. 力与加速度无关D. 力与加速度成二次方关系答案:A4.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答案:A5. 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的关系是:A. 与速度成正比B. 与速度成反比C. 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D. 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答案:C6.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只可以转化为热能D. 能量只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答案:A7.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潮汐现象C. 苹果落地D. 光的弯曲答案:D8.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的大小B. 电阻的大小C. 通电时间的长短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磁场B. 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流C. 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电场D. 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场答案:B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距离2. 牛顿运动定律中,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3. 物体的势能与其位置有关,当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其势能______转化为动能。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精品教案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涉及第十二章《电磁学》的12.1节至12.3节。
详细内容包括:电荷与电场,电路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荷的性质,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学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欧姆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荷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路图绘制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电荷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
2. 讲解:讲解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荷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原理,通过实际电路例题进行解析。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学生现场解答,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电荷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 板书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绘制方法。
3. 板书三:欧姆定律的公式,例题解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荷实验报告。
(2)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情况是否良好。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动机、发电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详细程度。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这是电磁学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
物理学科教学设计题例题
物理学科教学设计题例题教招笔试中,由于各地区考情不同,所考题型及其占分比重也会存在差异,但一般各地区的考试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学设计题。
这里必须指出,教招笔试中的教学设计题出题形式非常灵活,和全国统一的教资笔试中的教学设计题的题目形式不大相同,但都是在考察考生对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的能力。
下面就展示一道教招笔试中的教学设计例题:【题目】【答案】在“弹力”新课讲授中的建立理论环节,我打算采用探究实验法展开教学:1.提出问题:弹簧形变时的弹力跟它发生的形变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经验,我会做出引导,学生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我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前面的猜想,并且通过如下问题来引导同学进行讨论。
(1)如何测量弹簧的形变量x?(2)如何测量弹簧弹力F的大小?(3)如何描绘F-x关系最简洁直观?同时,在学生讨论过程,我会巡视并给以点拨,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的设计。
学生讨论,并得到实验方法: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支架上,下端挂上钩码静止时,弹力大小等于重物受的重力,以此测量弹力的大小F,从固定于竖直支架上的刻度尺上测出悬挂重物时弹簧的伸长量x(总长度-原长度)。
之后我会说明注意事项:(1)本实验要求定量测量,因此要尽可能的减小实验误差,标尺要竖直且紧靠指针以减小读数带来的误差,每次改变悬挂钩码个数后,要待系统稳定后在读数。
(2)说明书中以说明弹簧的弹性限度,注意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实验并列表记录实验数据。
我在实验过程中巡视指导,并展示表格的参考格式(可以有多种)。
5.分析与论证:让学生以弹簧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连线,找到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并展示学生所画图像,鼓励学生说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设计题库1-
1-8
问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以及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
材料二: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运动和力”一节中有“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内容如下: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我们采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用到的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参考实验步骤:
①在水平桌面土铺上长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量示数。
②在木块上加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
③将()、()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④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摩擦力等知识。
任务:(1)写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问题:
[问答题]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标准
为:“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例如u=4f…u=3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例如u=1.8f…u=1.2f…。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完成的表格:材
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规律等知识。
问题:(1)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问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
将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用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
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烧杯、水、酒精。
按图1安装实验仪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知识。
任务:(1)什么是压强?液体压强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出处:天津11选5 ;
问题:
[问答题]某校初中物理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设计。
老师们提出了三个演示实验:实验1:用钢锯条、橡皮筋、喉头进行发声实验教师指导观察学生实验,尤其强调将发声与不发声时进行比较。
实验2:用音叉、鼓做实验让学生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否像实验1一样明显。
询问学生如何使不明显的现象变明显。
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可用风吹草动,风吹树叶动)。
实验3:用瓶子、小绒球做实验吹瓶子口,听声音。
学生实验分工,一人吹,一人观察小球,然后交换进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确定“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利用这三个小实验,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问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
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
(不少于300字)
问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弹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材料
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弹力”一节为“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
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
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
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
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S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
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
(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
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
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
该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等知识。
任务:(1)简述
什么是弹力。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弹力”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
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
问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
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