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教学法 PPT..

合集下载

ABC认知疗法教学课件

ABC认知疗法教学课件
4
影響我們情緒的, 不是事情的本身, 而是我們 對事情的「看法」/ 「想法」/ 「信念」。
5
理性情緒ABC理論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lbert Ellis 就「下雨 了」所引發的情緒反應進行研究, 發展了理性 情緒ABC理論。
Ellis 認為:我們的「情緒」(c) ,並非 由「引發事件」(A) 所決定的, 而是基於我對 事件的看法和解釋(B)。
那麼, 便是時候學習矯正這些阻礙我們 成長, 令我們容易受情緒困擾的非理性想 法/信念。
32
你的選擇
悲觀的人認為壞的事情是不能改變的, 因而失去動力,停止尋找解決方法、抱 被動,負面及容易放棄的態度。
樂觀的人認為事情是可以改變的。有了 這個正面的想法,能自我激勵,積極尋 找解決辦法,並付諸行動。33Leabharlann 情緒可簡單分為正面和負面兩種。
2
3
聽故事, 說情緒
假若你雙手拿著上課要交的紙模型經過 公園時, 看到椅子旁有50元, 便將模型 放椅子上去撿錢,未料, 一人走過來坐在 放模型的椅子上, 把模型坐壞了, 此時, 你的情緒怎樣?你在想什麼? 後來, 你發現這人是個瞎子, 他看不見 你的模型, 此時你的情緒如何?你的想 法又是如何?
根據ABC理論, 情緒是由什麼決定的? 1) 信念/想法 2) 事件 3) 行為
答案: 1)
26
下列哪一項 不是 “非理性信念”?
1) 他們沒有邀請我參加他們的party, 一 定是他們不喜歡我。
2) 她怎麼可以如此死不認錯! 3) 一次失敗並不等於永遠都不會成功。 4) 逃避困難比面對它們容易。
培養
積極樂觀的態度
選擇
理性的思想/信念
34
完 謝謝收看
35

认知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最全PPT

认知发展与认知能力的培养最全PPT
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尽可能调动儿童多感官地 感知事物,尽可能运用言语表述所感知到的事物。同时, 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让儿童对所学习的内容形成鲜明、 精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的词语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 以便儿童学得深刻,记得牢固。
吗看你 ?不看
到到 两了 个一 互个 相老 拥人 吻。 的难 情道
立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等方式促进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关于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结论。
内容生动有趣,以便充分利用无意记忆。教师还 理解:(1)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范畴。
砸缸、称象、孙膑智胜魏惠王
可以通过帮助儿童透彻理解教材、教给儿童良好 学习内容:apple, grapes, pear, hamburger, chicken, fish, cabbages, cucumber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及其教学
•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
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
• 理解:(1)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
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 习策略范畴。(2)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 又有水平层次之别。(3)学习策略是会不会学习 的标志,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 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认知发展与认知能力的 培养
第一节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 特点与教学
• 一、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与教学
• (一)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获
得了较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中。
• (二)教学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学习理论》课件

认知学习理论的跨学科研究
认知学习理论应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如心理学、神经科学、 计算机科学等。
通过跨学科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认知学习理论 的研究视野和领域。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学习的本质和机制,为教育实践提供更科学 、更有效的指导。
认知学习理论的实践创新与完善
在教育实践中,应积极应用认知学习理 论,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能 够主动地选择、组织、整合和运用信 息。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学 习者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起着关键 作用,新的知识必须与已有的认知结 构相联系才能被有效地理解和记忆。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知识和 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职 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继续教育与培训
提供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 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同时也 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与培训来提高职业发展的质量 和水平。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 建和理解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 同化和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可以追溯到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的传统心理学,强调知觉、记 忆、思维等认知过程的研究。
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学习理论逐渐受到冷落,但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局限性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学习理论重新受到重视和发展。

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

Chapter 6 The Cognitive ApproachI. Key Points (学习要点)1. Definition (定义)The Cognitive Approach ( or the cognitive-code method/learning) is an approach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language learning is a process which involves active method processes and not simply the forming of habits. It lays emphasis on the conscious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as a meaningful system.认知法(也称认知—符号法/认知—符号学习理论)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它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习惯形成过程。

这一教学法认为学习者要主动参与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特别是在学习语法规则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认知法认为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其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认知理论和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2. Background (产生背景)As the Audiolingual Method was on the decline in the 1960s and many shortcomings were found in it, the Cognitive Approach developed as an alternative, in response to the criticisms leveled against audiolingualism. In the meantime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gave way to the generative linguistics that turned the attention from mechanistic conditioning to meaningful learning. One of the major proponents of the 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school of linguistics is Noam Chomsky, the famous American linguist. The generative linguists are interested not only in describing language but also in explaining language. In other words, they attempt to find the what as well as the why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听说法的许多缺陷显现出来并开始走下坡路时,人们都在试图探索新的教学法以满足外语教学新的需要。

!布鲁姆认知理论ppt课件

!布鲁姆认知理论ppt课件

二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 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 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 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 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包括两个亚类: (1)价值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of a value),即通过使价值特征化,使各种价值能 够联系在一起。例如,试图识别所欣赏的某一 艺术客体的特征。
一 6、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6.评价(evaluation)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 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 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 的 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 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 实的推断。来自二 1、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1、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 现象或刺激(选择性注意)。它分为三个亚类: (1)觉察(awareness),指学习者意识到某一 情境、现象、对象或事态。与“知识”不同的 是这种意识不一定能用语言来表达。例如,形 成对服装、陈设、建筑物、城市设计、美好的 艺术品等事物中的美感因素的意识。 (2)愿意接受(willingness to receive),指学 习者愿意承受某种特定刺激而不是去回避。例 如,增强对人类需求和社会紧迫问题的敏感性
一 2、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2.领会(comprehension)是指对事物的领会, 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 浅的。 包括(1)转换: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 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2)解 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3)推断 :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 与此目标相关的概念如:说明,识别,描述,解 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等。

《儿童认知训练》课件

《儿童认知训练》课件

定期评估:定期 对儿童进行认知 训练效果评估, 了解其进步情况
调整训练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 调整训练计划, 提高训练效果
增加互动:增加 训练过程中的互 动,提高儿童的 参与度和兴趣
家长参与:鼓励 家长参与认知训 练,共同提高儿 童的认知能力
06
儿童认知训练的未来发 展
儿童认知训练的新趋势和新理念
儿童认知训练PPT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
标题
04 儿童认知训练的
实践应用
02 儿童认知训练的
重要性
05 儿童认知训练的 效果评估和改进
03 儿童认知训练的
内容和方法
06 儿童认知训练的
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儿童认知训练的重要性
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
0-3岁:感知 运动阶段,通 过感官和动作
04
儿童认知训练的实践应 用
家庭中的认知训练实践
家庭环境:创造有利于认知训练的环境,如玩具、书籍等 亲子互动: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如拼图、积木等 生活技能: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如穿衣、刷牙等 学习活动:引导孩子参与学习活动,如阅读、绘画等
学校中的认知训练实践
课堂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进行认知训练 家庭作业:布置认知训练相关的家庭作业 课外活动:组织认知训练相关的课外活动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认知训练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来认识世界
3-6岁:前运 算阶段,开始 使用符号和语
言进行思考
6-12岁:具体 运算阶段,能 够进行逻辑推 理和问题解决
12-18岁:形 式运算阶段, 能够进行抽象 思维和假设推

认知训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优选认知教学法演示ppt

优选认知教学法演示ppt
第16页,共20页。
评价
? 缺点
优点
第17页,共20页。
优点
✓1、符合现在学校中的大班教学和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教学状况。 ✓2、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适应学生学习外语的认知心理学习过 程。(认知教学法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渐进过程的教学模式, 它既注重讲解又强调 练习,并在理解单句基础上强调语篇的整体理解。)
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者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分阶段、笼统地提倡口语 和书面语并重,不符合外语教学的实践。
3、认知法强调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全盘否定机械操练在实际教学中并 不可行。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机械操练与有意义学 习的比例?这是认知法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19页,共20页。
参考文献
只改主要错误,反对有错必纠。对错误进行分析 和疏导。 7. 广泛运用直观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外语教 学情景化、交际化。
第9页,共20页。
学生中心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语言能力
第10页,共20页。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外语与幼儿习得母语相
比有几大特点?
第11页,共20页。
特点对比
幼儿学习母语
学生学习外语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
•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转换生 成语法” 认为:语言是受规律支
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
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 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 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 的句子。这一理论学说从根本上 动摇了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
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基本结 构”理论和“发现法”对外语教学颇有 影响。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四节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二)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知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 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儿童表征系统有三种:动作性表征 (怎样爬、走路、玩玩具) 映象性表征 (形成图像或表象) 符号性表征 (用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
第四节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五节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 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 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同化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 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观念 发生变化。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
不足在于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 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 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 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 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 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第五节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二)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定论的性质传授给学 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 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 ,以便将 来能再现或派作他用。 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它也是积极主动的。
第三节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第三节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影响.ppt

认知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影响.ppt

• 上述案例,老师是通过了应用 “过渡题”把 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的认知结构相联结, 让学生能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完成学习任 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老是也是注重让学生自主 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关系,而老师只是通过引导 的形式,帮助学生认知新知识,这不仅提高的 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 习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 识新事物,因此,结构理论在教育上有着重要 的意义。
• ②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不在于被
动地形成反应,而在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 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变,是一个人把同 类的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联结成赋予它们 意义的结构。 • 他认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 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 它。简单说,学习知识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 样相互关联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 而认知结构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 素。
应用案例
• 以下做法:以“过渡题”为原型,由此及彼,同化新知 :
• 沈庆灿与陈强仁同志结合了认知学习的理论加以反思, 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要重视在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设置 “原型”,并将其作为中介物,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 构。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原型与中介则是在准备题与例 题之间设计的“过渡题”。通过“过渡题”这个原型的 启发作用,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认识活动,把新旧知识 沟通起来。于是在练完准备题后,增加两道“圈10”练 习作为过渡题。第一题是教师在绒板左边贴9只小鸟, 右边贴4只小鸟,教师先与学生一起一只一只地数,数 清共13只小鸟。然后指出这样数虽然也可以,但比较麻 烦,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算得快的方法。
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源。

• ①认知表征理论,布鲁纳认为人是通过认知表 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的。所谓认知 表征,就是指通过知觉而将外在事物转换为个 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而其认知表征方式则 会随个体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 表征(表演式)——儿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 获得知识;映象表征——儿童用头脑中的表象 去表现世界、获得知识;符号表征——儿童运 用符号、文字再现世界、获得知识。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PPT课件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PPT课件
4
一、视觉的发展
• (一)视觉的产生
• 1、20st初:医学上还普遍认为“婴儿刚生下来
时既盲又聋,而且要经过很多周以后才能注视物 体”。
• 2、1961年:范茨采用“视觉偏好” 法所做的
研究表明,婴儿并不是任凭环境支配而毫无能力, 他们一出世就有了某些视觉活动。
• 3、近年来:庞丽娟等人的研究发现,4-5个月
性概念
• 第二阶段(2-4个月):“被动地期望”阶段
• 第三阶段(4-8个月):“探索部分被遮盖的物
体”
24
• 第四阶段(8-12个月):儿童开始出现主动寻找 • 第五阶段(12-18个月):“客体位移后寻找” • 第六阶段(18个月以后):儿童看不到客体位移
也能建构客体
• 六、跨通道知觉
• 指将中枢神经将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联系起 来,进行加工处理。
34
•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 6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
• (一)记忆保持时间延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 (二)内隐记忆逐渐丰富,外显记忆不断发展 • (三)情景记忆占优势,语义记忆逐渐发展 • (四)自传记忆更加清晰详细
35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策略
• 1、概念: • 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有意识可
• 按照知觉反映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可分为:形 状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
19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 (一)婴儿的形状知觉
• 1、婴儿出生几天后,即出现视觉偏好。 • 2、婴儿对面孔的内部特征的关注中,对眼睛的注
视最多。
• (二)幼儿的形状知觉
• 1、主要依靠运动觉和视觉的协同活动,儿童形状

认知教学法 (英语)

认知教学法 (英语)
10. The Cognitive Approach believes that learners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11.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teacher must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learner.
1. The Cognitive Approach concentrates on the learner’s processes of knowledge rather than on mechanistic procedures imposed upon his by the teacher.
2. At the level of linguistic theory, it signals a rejection of the view that language is external to the mind of the individual.
14. Opportunities should be provided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 ability of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hrough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2Cognitive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emphasis on the various mental processes used in thinking, remembering, perceiving, recognizing, classifying, etc.The Cognitive Psychologist hold that learning must involve organization of material and learning should be structured.Structure has given meaning to parts previously incomprehensible.

《认知功能教学法》课件

《认知功能教学法》课件

促进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总结词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详细描述
认知功能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总结词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详细描述
认知功能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认知功能教学法起源于20 世纪60年代的认知心理学 研究。
发展历程
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 入,认知功能教学法逐渐 完善并应用于教育实践。
当前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 将认知功能教学法与其他 教学方法结合,以提高教 学效果。
02
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激活学生的前知
学科应用案例
语文学科应用
通过认知功能教学法,引 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阅 读和写作能力。
数学学科应用
利用认知功能教学法,帮 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定 理和公式,培养逻辑思维 能力。
英语学科应用
结合认知功能教学法,加 强学生的英语词汇、语法 和听说的训练,提高语言 应用能力。
学生实践成果
语文学科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数学学科
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逻辑 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英语学科
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能够更加自如地进行英语交流。
教师实践感悟
认知功能教学法有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提高教学质量。

《认知功能教学法》课件

《认知功能教学法》课件

职业教育
认知功能教学法在职业教育 中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技 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功能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认知功能教学法在某学校的实践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 绩。
失败案例
某课程的教师过于注重认知功能教学法的理论,忽视了实际操作,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应用所学知 识。
《认知功能教学法》PPT 课件
# 认知功能教学法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帮助学员全 面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该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能力。
认知功能教学法概述
定义
认知功能教学法是一种基 于学习者认知发展规律, 通过激发学习者的认知功 能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基本原理
总结
主要内容回顾
回顾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基本 原理、应用和案例分析,强 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未来发展趋势
认知功能教学法将继续发展, 结合新技术和教学方法,提 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学习计划和动员鼓 励
激励学员制定学习计划,提 高认知功能教学法的实际应 用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 步。
实践案例
在一次工程设计竞赛中,学生运用认知功能教学法成功解决了复杂的设计问题。动学习能 力,培养创新思维,增 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2 缺点
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 识背景和教学经验,教 学过程可能需要更多的 时间和精力。
3 改进建议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注 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 新。
教学要关注学习者的思维 与认知过程,激发学习者 的思辨、问题解决和创造 能力。
主要特点
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积 极性和参与性,注重知识 的主观体验和反思。

认知学习理论 (共15张PPT)

认知学习理论 (共15张PPT)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虽然对我们的学科教学有许多启示,但我们在借鉴他的教育思想的同时,也应注意他的观念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过分强调知识
结构化,忽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教师的作用;“发现法”对教学设备与时间提出很高的要求等等。
认知学习理论
第一页,共15页。
第二页,共15页。
第三页,共15页。
认知主义
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 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把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第七页,共15页。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的行动,而是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 式。布鲁纳并不认为学生学习每一事物都必须从动作 表征入手,教学活动如何进பைடு நூலகம்,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发 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即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如果 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动作经验,教学可以从唤起学生 视觉映象开始;如果学生已具有动作表征和映像表征 的经验,那么就可以直接从形成的符号表征入手。但 从认识某一事物的整体上来看,学生必须具有这几方 面的经验。
第八页,共15页。
第九页,共15页。
发现学习的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 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 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 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 知识获得的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 产品。”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 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PPT课件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PPT课件

其优点是: 1.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 进行交谈,口语能力较强; 2. 句型操练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 其缺点是: 1. 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2. 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 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3. 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 践能力。
其优点是: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在理解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 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其缺点是: 1. 对语音语调要求不严格; 2. 没有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 (Notional Approach)。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 充分理解和积极参与,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交际学 派认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 交际的能力,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 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交际法重 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 也可从各种书籍或报刊中节选文章或从电影、电视和 广播报道中选取片段等。主张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 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和使用外语。
翻译法的优点是: 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 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 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 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直接法(Direct Method)
其缺点是: 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 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 其所以然,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心理学教学课件-辩证认知疗法

心理学教学课件-辩证认知疗法
• 事物既是一分为二的,又是合二为一的。 ——X X X
最幸福的人和快乐的牛马
6
辩证认知练习
列出你对已、对人、对事、 对环境不满意的方面,模仿 后面的练习改变认识,补充 相关词语和例句。
7
我不满意
1. 2. 3. 4. 5.
8
相对:不好中有好的一面—接纳
胆小-谨慎 小气-节俭 自卑-谦虚 死板-认真 害羞-老实 危险-机会 幼稚-单纯
3
不合理信念特征
• 绝对 ❖ 唱歌跑调 ❖ 卢刚事件
• 片面 ❖ 双眼皮
• 静止 ❖ 项链悲剧
4
辩证认知
• 相对
❖ 人无完人 ❖ 剖析认真
• 全面
❖ 只爱优点 ❖ 哪都喜欢
• 发展
❖ 塞翁失马 ❖ 希望的力量
5
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
•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毛泽东
• 事物都是合二为一的。 ——杨献珍
辩证认知疗法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认知疗法
• Ellis:理情疗法(RET) • Beck:认知疗法(CT) • Meichenbaum:认知行为矫正(CBM)
2
理情疗法
• ABC模型 ❖ 例:师生相遇(自寻烦恼,庸人自扰)
• A-B-C-D-E ❖ A:诱发事件(他人,自己,环境) ❖ B:信念(11种不合理信念) ❖ C:结果(情绪,行为) ❖ D:辩论(面质,夸张) ❖ E:效果(情绪,行为)
孤独-清静 嫉妒-恭维 破财-消灾 船小-好调头 丑妻-家中宝 吃一堑长一智 吃小亏占大便宜
9
全面: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代偿
•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 我个矮,但我很灵活 • 我嘴笨,但我手很巧 • 我人穷,但我志不短 • 文科不好,理科好 • 主科不好,副科好 • 学习不好,品德好 • 身体不好,脑子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机械操练与有 意义学习的比例?这是认知法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语言教学的流派.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郭文.现代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4).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郑声衡.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外语学,1999(1). [5 ] 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83. [6 ] 聂清浦.认知法与大学外语教学[ J].山东师大学报, 2000,(6): 105. [7 ] 王骏.论外语教学认知法的困境与出路[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4): 48.
背 景
• 该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 • 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 •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由于国 际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 激烈竞争,社会要求大量能够直接进行国 际间科技文化交流的高水平人才。 • 美国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 学科的快速发展
理论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
• 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1928--),美国语言学家,转 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转 换生成语法” 认为:语言是受 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 , 人类学 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 忆的过程 , 而是创造性的运用 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 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这一理论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 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基础。
学生中心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外语与幼儿习得母语 相比有几大特点?
特点对比
幼儿学习母语 学生学习外语
人为的语言环境,即教室
母语的自然的语言环境
没有任何外来语的影响
掌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母语的语言技能和 语言知识
是一个在母语环境中耳濡 目染、自然感知、潜移默 化、水到渠成的过程
自觉的、有意识的和有组织 的前提下进行的
Thank You
13英语3 琚张瑜 李莹
认知教学法的特点
1. 主张外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展学生的 语言能力。 2. 在理解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操 练,反对机械模仿,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使用语言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智力。 3. 注重语法,必要时用母语进行教学。 4. 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反对听说领 先。 5. 利用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分析进行教学。 6. 容忍学生的语言错误。主张对错误进行分析疏 导,只改主要错误,反对有错必纠。对错误进 行分析和疏导。 7. 广泛运用直观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外语 教学情景化、交际化。
评价
优点

缺点
优 点
1、符合现在学校中的大班教学和学生基础比较差的教学状况。 2、强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适应学生学习外语的认 知心理学习过程。(认知教学法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渐进过程的教学 模式, 它既注重讲解又强调练习,并在理解单句基础上强调语篇的整 体理解。) 3、主张适当运用母语进行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布鲁纳(J.S.Bruner)的基本结构和发现理论
杰罗姆· 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 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 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 物之一 。 他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基 本结构”理论和“发现法”对外语教 学颇有影响。他在《课程论》和《教 学论》等著作中提出 “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包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 ),并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 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1、认知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 皮亚杰(JeanPiaget)的发生论 美国心理学家 布鲁纳(J.S.Bruner)的基本结构和 发现理论;
2、它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 转换生成语法规则
瑞士心理学家 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论
让· 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1980),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 容是 : 知识是怎样通过人 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 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 了“ S 一 (AT) 一R”公式, 即 : 一定的刺激,被个体 同化并置于认识结构之中, 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背景 理论基础
认知教学法
教学特点
教学过程
评价
定 义
• 认知教学法(cognitive approach),也被 称为“认知一符号法”。它以认知心理学 为理论依据,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 等智力活动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强调对语言规则的理解,重视语言教学中 母语与外语的交叉对比作用,着眼于培养 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语言综合能力。
认知法将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语言的理解
培养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的运用
(一)语言的理解
• 理解,就是让学生理解教师讲授的或提供 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意义、构成和用 法。 • 理解是学生从事一言语活动的基础,学生 的一切语言操练都应建立在理解言语材料 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 习”。 • 认知法要求学生对新的语言规则的理解, 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 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法规则。
缺 点
1、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 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充实。 2、认知法未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忽视了学习环境在外 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习者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分阶段、 笼统地提倡口语和书面语并重,不符合外语教学的实践。 3、认知法强调语言练习必须有意义,全盘否定机械操练在实际 教学中并不可行。
(二)培养语言综合能力
• 学习外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外语语言知 识和语言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使用 外语的语言综合能力。
• 这种综合能力只有通过有意识、有组织地 操练和训练才能获得。
(三)语言的运用
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学生的 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 运用能力。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对学生 的自主性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即注意对 学生在脱离课文后的创造性语言交际能力 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