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第一章
社会保障
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一·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社会性福利性互济性强制性三·社会保障的功能(一)·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1·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应因现代生产方式下风险事故频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现实而建立的。
社会保障给予遭受风险事故的家庭以经济的补偿和物质的帮助,使家庭恢复和增强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功能,从而使社会生产能够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
2·促进资金市场发展:(二)·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1·体现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就是保障社会公平的社会机制。
社会保障通过公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向高收入阶层征收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以累进的方式想社会弱势人群提供资助,由此克服完全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缩小贫富差距。
2·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作为国家实施的重要社会政策,是调节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所以有社会的“减压器”,“安全阀”之称。
在一定限度内减弱社会产品分配不均等的现象,由此来协调劳资争议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社会震荡促进社会安定,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建立起来的,为劳动者在遭遇经济和社会性风险事故如年老疾病生育失业伤残时提供收入补偿,从而保障其正常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职工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
2·社会救助:是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幸事故的受害者,以及不是由主观原因引起贫困的人群提供物质帮助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1章 社会保障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1.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1.1.1、社会保障的定义:一、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安全项目的总和。
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和服务。
社会保障存在每一国家,尽管各国社会保障的内容和范围差别很大。
不同的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旨在保护个人及家庭免除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到的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如免费医疗)和家庭生活补助,以提高其收入计划。
美国一些专家将社会保障定义为:社会保障是对生老病死、伤残孤寡、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等社会问题提供安全保护的安全网,包括对接受者收入方面的支持和补助、支出方面的支持和补助、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持和补助、遭受某些损失方面的支持和补助。
德国一些专家则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它使在竞争中失败的人遭受灭顶之灾时能获得重新参与的机会,为那些由于失去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困难而不能参加竞争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对社会保障的定义为:“每个人都有权使本人及家庭达到生活康乐,这不仅包括有权得到食品、衣着、住宅、医疗和其他社会基本服务,而且包括遇到失业、生病、残疾、丧偶、年老或由于非本人所能控制的其他原因而带来生活困难时,有权获得社会保障。
”尽管国内外对社会保障的定义表述不同,但就所包含的共同点而言,可以对社会保障概述如下: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第4页)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四个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唯有政府才有能力担当社会保障的主体;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障。
政府承担社会保障最富经济规模,可以降低分散化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第一节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名延1、社会保障的内涵有关社会保障的定义和内涵林林总总,大体上是每出一本社会保障的专著就有一种新的解释,从可搜集到的材料来看有几十种之多。
我们教材的解释是这样的:“社会保障是一种通过国家立法来对付社会成员所而临的老龄、失业、疾病等风险的社会经济制度。
”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社会通过它一系列处置经济和社会风险的公共措施,为它的成员提供保护的制度和措施。
”郑功成教授的定义是:“社会保障是国家依法强制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质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不管专家学者怎样对社会保障下定义,但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一是社会保障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中。
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颁布过程中,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美国。
二是社会保障实施的对象具有普遍性。
往往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待遇,但有个别的国家只能照顾到社会劳动者或者是部分社会劳动者,还没有建立一个惠及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这种制度的实施是以国家为主体举办的,即政府以立法的形成来实施,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是不可能实施推广这种制度的。
2、社会保障的外延即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即构成,尽管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即社会保障体系有所差别,但社会保障的基本构成是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已得到理论界的共同承认,各国的实践也大都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的内容。
对象地位资金来源保障水平发展趋势社会救助贫困者最低标准政府最低生活下降社会保险社会劳动者基本标准三方负担基本生活稳中有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全体成员最高政府最高生活上升社会优抚军人及家属特殊标准政府××××××补充保障二、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是在个人和家庭没有办法解决的困难。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1.1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云 南 财 贸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三、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1.1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云 南 财 贸 学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学
(一)“社会保障”这一概念的由来 社会保障”
问题意识
针对性: 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社会保障改革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究竟应该 怎样搞? 国家何时能帮农民圆了社会保障梦? 人口老龄化对独生子女意味着什么?
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社会化管理的问题杭州市红菱社区的退休职工章麒,说起养老保 社会化管理的问题 障直竖大拇指。1998年他从原杭州轴承厂退休,当时社保体系还 不健全。企业改制,员工大批下岗,退休职工更是没人管,“养 老金一拖好几个月,医药费更是一分钱都报不了。”幸运的是, 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太久。2000年,章麒原厂退休职工全部实行社 会化管理。养老金再没拖欠过,章麒有了医保卡,看病也不再发 愁了。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设有专门的老年活动中心, 棋牌室、阅览室、多功能厅,一应俱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乐,说的就是我们这种生活吧。” 农民工工伤保险陈大有从河南安阳来到北京和平里一处建筑工地 农民工工伤保险 打工。去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位副部长亲自来到这处工地, 向工地负责人及建筑工人们宣讲社会保障政策。今年开春,陈大 有发现他有了工伤保险,虽然他最希望的是不受任何伤,但工伤 保险还是让他心里又踏实又高兴。“我们农民工也能有保险,真 是想不到”。
英国: 英国:
云 南 财 贸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第1章 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1y
府,因为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利机关,政府是具 体执行国家权利的行政机构,惟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社会保障。 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职能最富有规模经济,可以降低分 散化保障的过高的执行成本;社会经济稳定增长作为社会 的基本目标,只有国家或政府才有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的内
2014-5-24 《社会保障概论》 主讲人:杨来胜 教授
障项目如社会救济,则实现难以掌握,更侧重善后,应急性较
强而预防性较弱。 3)补偿性。 社会保险给予参加者的物质帮助,主要限于收 入损失补偿,即劳动者在劳动中断、收入中断时才有权获得给 付。通过社会保险获得的补偿只是对受保障者收入损失一定程 度的补偿,即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 4)福利性。从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看,因为社会保险由政府、 雇主和社会其他成员的参与和责任分担,受益者所得大于所费。
2014-5-24 《社会保障概论》 主讲人:杨来胜 教授
7)死亡社会保险。 保险待遇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死者的丧事治理和安葬费用;另一部分是对死者 家属的抚恤金或一次性补助,对于死者未成年子女要一直补贴 到他们成年为止。 上述七项社会保险,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国家往往根据自 己的情况把所有的项目合并、有的项目拆开。例如,有的国家 把“生育” 和“疾病”两项合并为“疾病和生育保险”,有的 国家把
2014-5-24 《社会保障概论》 主讲人:杨来胜 教授
时资助他们重新找到工作。
(2)陈冬红、王敏著《社会保障学》(西南财大1993)一 书中所称:“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形成 社
会消费基金,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 残,丧失劳
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
社会保障整理笔记
社会保障整理笔记第⼀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责任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以及由于各种原因⽽⽣活发⽣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活的制度。
⼆、基本体系结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由其各个层次的诸多项⽬构成的整体。
如果把这些项⽬从保障对象、保障⽬标、资⾦来源、给付⽅式等⽅⾯加以归纳,可归纳总结为三种不同的保障形式,即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层次,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道防线。
三、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对有⼯资收⼊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或虽有劳动能⼒⽽⽆⼯作亦即丧失⽣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法⼿段,运⽤社会⼒量,给这些劳动者以⼀定程度的收⼊损失补偿,使之能不低于基本⽣活⽔平,从⽽保证劳动⼒再⽣产和扩⼤再⽣产的正常进⾏,保证社会稳定的⼀种制度。
特点:(1)强制性(2)互济性(3)储备性(4)补偿性项⽬:(1)⽼年社会保险(2)医疗社会保险(3)失业社会保险(4)⼯伤社会保险(5)⽣育社会保险(6)残障社会保险(7)死亡社会保险四、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法维持最低⽣活⽔平的⽆收⼊和低收⼊的个⼈或家庭给予帮助,满⾜其⽣存需要的制度。
特点:(1)对象是⽆收⼊、⽆⽣活来源或孤苦⽆依的⽆法⽣活者,以及有收⼊,但因遭遇意外事故或收⼊较低⽆法维持⽣活的⼈们(2)⽬标是维持最低⽣活需要,给付标准⼀般低于社会保险(3)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或特别税捐(4)享受救助时,要提出申请,有关机构进⾏调查,确定救助标准,按期或⼀次性给付救济⾦对象:(1)⽆劳动能⼒、⽆⼈赡养、完全没有⽣活来源的⼈,主要是孤⼉、孤寡⽼⼈、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持最低⽣活的⼈(2)有劳动能⼒,也有收⼊,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财产损失、⼈⾝损伤,⼀时⽣活困难的⼈。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研究内容
对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如何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分配后的资源如何组织运行?
如何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和增值?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为“社会安全”。
发展历史:
01
最初萌芽
1601年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 贫法》
选择性
普遍性
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在我国,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并明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 储蓄积累保障。”
归纳起来,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
比较项目 保障对象
权利义务关系
表1-1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比较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部分义务对应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 法》。由于它简明、概要、表 达准确,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
一直沿用至今。
03
制度出现
1938年,新西兰通过一项法案, 把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的所有 单项法规合并在一起,称为社
会保障制度。
04
现代概念的出现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 《费城宣言》正式使用“社会 保障”概念,逐渐形成现代意
(6)互济性。互济性体现在社会保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上。社会 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资金,来自劳动者为社会剩余劳动所提供的资金,体 现了劳动者对非劳动者无偿援助,其互济性十分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2023简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 第四章基本医疗保险- 第五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工伤保险- 第七章生育保险- 第八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第九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第十章社会保险待遇- 第十一章社会统筹与服务-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附则第一章总则本法为保障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权益,规定社会保险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社会保障基金第一节建立和使用第一条为满足公民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条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社保费的缴纳- 国家财政补助- 社会捐助及其他合法来源第三条社会保障基金用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保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运行费用、开展社会保险事业以及其他用途。
第二节收入与支出管理第四条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使用应当公开透明,经济合理,依法使用。
第五条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确保收支平衡。
第三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一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六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化、个人化、市场化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七条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
第二节养老金待遇第十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金待遇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确定,并根据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工资水平、退休年龄等因素进行计算。
第四章基本医疗保险第一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十二条建立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助的医疗保险制度。
第十三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等不同人群。
第二节医疗保险待遇第十六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和给付、门诊费用的报销和给付等。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含义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由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出现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二、特征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社会保障对象和获益群体是全体公民3、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消费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
4、社会保障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一)生存需求的制度。
救助对象包括三类:A孤寡老人)B 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失一时生活困难的人。
C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或仅相当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个人或家庭。
主要内容: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二)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部分,因其保障对象是劳动者,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就是以国家为主体,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有劳动能力无工作的情况下,通过立法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收入损失补偿的制度,包括生、老、病、伤、残、失业等所有风险。
包括老年、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残障与死亡社会保险特点:1)强制性(法律强制推行) 2)互济性 3)储备性4)补偿性1、老年社会保险又称老年保险,国家越贫穷,其在社会保险体系中所占比例越大2、医疗社会保险国家越发达,用在其上的费用越低3、失业保险产生于福利国家,任易形成“养懒汉”的状况,故现侧至于就业培训比例与国家富裕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失业保险是工业化的产物,所占比例不大4、生育保险更多归于医疗保险或家庭津贴中,在我国是独立的。
(三)社会福利是一个中观福利概念(大福利=社会保障小福利=单位福利),是社会保障体制下的一个项目,不包括社会保险、救助。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高层次,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免费或优惠提供服务、实物发放,货币补贴等形式向全体社会成员或特定人群给予帮助,以保证和改善其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的制度,它是社保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关乎人的生命质量。
社会保障概论 第一章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 医疗保险:为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经济保障
工伤保险:为工伤人员提供经济保障 生育保险:为女性提供生育保障 社会救助:为贫困人员提供经济援助
社会优抚
优抚对象:军人、 警察、消防员等特 殊职业人员
优抚方式:提供医 疗、住房、教育等 福利待遇
优抚目的:保障特 殊职业人员的生活 、工作、健康等权 益
管理机构:由政府设立的社会 保险机构负责管理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特点:个人账户制强制储蓄 优点:个人账户独立资金安全 缺点:资金流动性差投资收益低 代表国家:新加坡、智利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特点:由国家主导强制性参保
覆盖范围: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 伤、生育等
资金来源:主要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 提供补贴
应对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强医疗保障促进老年人就业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社 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发展
社会保障是城乡统 筹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 社会保障的支撑和 保障
社会保障可以促进 城乡统筹发展的公 平性和可持续性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 社会保障的协调和 整合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起源:社会保 障起源于古代 社会如古代中
国的“养济 院”、欧洲的 “济贫院”等
早期发展:19 世纪末欧洲国 家开始建立社 会保障制度如 英国的“社会 保险法”、德 国的“社会保
险法”等
20世纪初美国 开始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如 “社会保障 法”、“医疗 保险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此文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的摘要)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失业保险第四章工伤保险第五章医疗保险第六章生育保险第七章社会救助第八章社会福利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第十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社会保障,是指根据国家的规定,为满足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风险发生时所需要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服务提供经济和其他支持。
第三条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
第四条工人、职员、农民、个体工商户、城市居民和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社会保障权益。
第五条国家应当维护和发展公共社会保障事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参加社会保障事业。
第六条国家采取措施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向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方向发展。
第七条具有社会保障待遇资格的人员享有权利,但必须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八条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全民参保。
第九条凡在国家规定的年龄、工龄和其他条件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十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和办法确定,并随经济和物价变动相应调整。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第十二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发展,推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
第三章失业保险第十三条国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给予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帮助。
第十四条失业人员按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在失业服务机构登记,参加职业介绍和求职培训,按时申请并参加失业保险待遇审查。
第十五条失业保险金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和办法确定。
第十六条失业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第四章工伤保险第五章失业保险第六章生育保险第七章社会保险费征缴第八章社会保险基金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第十章社会保险监督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答案
社会保障学各章节答案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稳定,采取保护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对公民在年老、疾病、遭遇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
1′2、社会保险:由政府举办,强制从业职工在其就业年份里拨出一部分收入交纳保险税(费)作为保险基金,对由于保险计划规定的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又满足缴纳社会保险税(费)期限的人,提供的收入保险计划。
3、社会救助:由政府举办的,以反贫困为主旨,对因不能正常劳动等原因致使收入水平低于规定的数额(贫困线)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以解决社会保险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社会问题。
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指国家和社会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等特定优抚对象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5、社会福利:政府通过免费或低费地提供某种生活用品或劳务,给人以实惠和方便,以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由公共福利事业、局部性或选择性的福利措施、指员工福利和民政福利四部分组成。
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单项选择1、C2、D3、A4、C5、C四、多项选择1、ABD2、ABC3、ABCD4、ABCD5、ACD6、ABD7、AC五、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的内涵。
答:①通过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3′②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社会机制和经济机制。
3′③以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形式为公民提供各类保障。
2′④它作为一种国家主导的强制性社会行为,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答:①国家主导性。
1′通过立法和国家行政机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并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
1′②法制性。
第1章:社会保障概述
Social Security
5
社会保障的英文为Social Security,也有 人译为社会安全。作为一项法律概念,“社 会保障”一词最早出现于1935年美国制定的 《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 of 1935)中。此后,社会保障一词即被有关国 际组织及多数国家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以政 府和社会为责任主体的福利保障制度的统称。
3.保障制度规范化
4.管理服务社会化
Social Security
27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点
1.基本保障 2.广泛覆盖
3.多个层次
4.逐步统一
Social Security
28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立法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 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明确相关 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实现社会保障的各 项事务法制化。
Social Security
23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9月7日 发表《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 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 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 2004白皮书.doc
Social Security
3
此定义包含三层内容: 第一:筹资手段——征税、收费、接收捐赠等 第二:方式——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 利、社会优抚等 第三:目标——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 暂时无收入者提高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高最 低生活、为军人提高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 进生活福利
Social Security
社会保障第一章
社会保障
第一章 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
1、内涵 2、外延
(1)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2)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
二、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1、国家主导性 2、法制性来自3、社会性 4、福利性 5、人道性
三、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构成
八、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
社会保障法的本质是对公民的生存权进行强制性保护。 社会保障法的体系与结构 社会保障法调整的对象是社会保障关系
什么是公法和私法? 按照古罗马以来的法律传统,法律有公法和私法之分, 公法是指规范国家和人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而在更精 确的定义下,只要适用法律一方的主体是公权力主体, 那么这个法律是公法;私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 之间的法律规范。 4、社会保障立法:分散立法模式与综合立法模式 5、社会保障法的实施机制
七、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 功能
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 果 2、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 动力系统 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的三种系统 稳定系统 控制系统 3、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功能
社会保障学课件(共30张PPT)
比较项目
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保障对象
劳动者(国民)
无法维持生活 的人
全体社会成员
权利义务关系
部分义务对应全部 权利
受益者单方面 权利
受益者付出劳动代价
保障水平
劳动者及家庭成员 的基本生活
水平最低
部分福利项目达到高 水平
管理与实施方式 统一、强制性
官民结合
官民结合
资金来源
保险费(税)
国家财政预算 拨款
❖ 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 学的一个领域,强调社会保障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和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 问题,以达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
❖ 政治学家认为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认为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 的社会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这一特定目标服务。
;
❖ 凡未按照规定交纳保险费者,则对其津贴标准相应予以降低。病、伤、残和产妇还可以 享受一定程度的免费或低费医疗待遇,死者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年金和死者丧葬费。
❖ 社会救济是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是社会保险的补充。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 幸事故以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城乡贫困户;那些没有固定职业或就业不充分,无 力缴纳保险费而无权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人;那些虽然可以领取社会津贴,但津贴 数额不足于维持最低生活需求者;那些领取社会保险津贴的期限已满仍无其他收入 来源的人,可以申请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支付。社会救济的标 准低于社会保险津贴。社会救济机构一般要对社会救济申请人进行生活状况调查, 在证明申请人符合条件后方可批准给予救济。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社会保障学》PPT课件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3.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发展
一、 社会保障模式的概念
• 定义:社会保障模式是对不同社会保障制 度的内在基本规定性及主要运行原则的概 括和总结,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 时期社会保障的战略方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 国际上社会保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四 种模式
• 1.投保资助模式 • 2.福利国家模式 • 3.强制储蓄模式 • 4.国家统筹模式
第二阶段:转向企业保险
• 没有积累的企业保险制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在计 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不是责任主体,企 业支付给员工的保险金最终都是由国家承担 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社会保险实质上 就是前苏联模式下的“国家保险”,只不过 表现为待遇由企业发放的。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表1-1 社会保障模式比较
制度 代表国家 基本特征 类型
费用来 源
福利 英国 国家 瑞典 型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 国家一般 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 性税收 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
统一;财政负担沉重
投保 德、美、 资助 日等 型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 个人、单 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 位、政府 平与效率兼顾
• 贝弗利奇计划的出台。
• 20世纪70年代后至今,社会保障制度进入调整 和改革阶段。以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为开端的 经济滞涨宣告了战后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的结 束,社会保障制度陷入了困境,福利国家的弊 端也日渐显现。在这种形势下,新一轮的社会 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doc
第一章社会保障体系1.1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1.1.1社会保障的内涵和外延1.社会保障的内涵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定义(P1)中国: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保护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安全项目以及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的内涵:其一,宗旨: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保持社会稳定;其二,以社会共同责任为本位,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
其三,主要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提供各类保障。
其四,一般通过立法而确立。
2.社会保障的外延界定(1)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是广义福利的一个组成部分。
福利国家的两大支柱——充分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两个重要措施——住房补助和教育。
(2)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涉及的范围更广泛。
1.1.2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1.国家主导性:社会保障是政府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
政府对社会保障财务负有最后的(并非完全的)责任。
2.法制性:社会保障通过立法建立。
3.社会性:实施对象具有社会性、保障责任和义务社会化、社会化管理。
4.福利性:第一,低限度目标是消除和预防贫困,高限度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具有非营利性质。
第三,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政策的核心支柱。
5.人道性:人道主义精神是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基础。
1.1.3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基础:以个人为自立点,帮助个人抵御生活和劳动风险是社会和政府的义务与责任,也是个人的权利。
1.2社会保障制度结构1.2.1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总体框架①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②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工资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③社会福利:高层次社会保障;④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
1.2.2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1.社会保险: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提供收入的保险计划。
2.社会救助:主旨是反贫困。
包括自然灾害救助、城乡贫困救助、扶贫等。
3.社会福利:本教材论述的是狭义的:第一,公共福利事业;第二,局部性福利措施;第三,员工福利;第四,特殊社会福利(养老院、孤儿院、福利工厂等4.社会优抚:1.2.3两类不同性质保障项目的界定及分类管理1.社会保险类项目和转移支付类项目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保险是保险类项目,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是转移支付类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3
参考书目
孙光德、董克用:《社会 保障概论》(第五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16年版。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版社,2005年版。 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北京:中国劳动 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 3.赵曼:《社会保障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4年版。 4.刘晓梅、邵文娟:《社会保障学》,2014年版。
3
上篇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
4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本体系结构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内涵和特征
一、各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二、香港官方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三、台湾对社会保障的理 四、本课程采用的定义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一、各国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2.特点:它是一种缴费制的社会保障。 (1)强制性。 (2)互济性。 (3)储备性。 (4)补偿性。
21
3.社会保险项目: (1)老年社会保险(2)医疗社会保险 (3)失业社会保险(4)工伤社会保险
(5)生育社会保险 (6)残障社会保险 (7)死亡社会保险,亦称遗属保险。
22
二、社会救助
1.内涵 2.特点 3.对象 4.内容
“社会保障”一词源于英文“social security”,原 意是指“社会安全”
7
最初使用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1941年的《大西洋公约》中两次使用了这一概念 1944年第26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
中,正式采用社会保障一词 其后,国际组织在其一系列的公约、建议书等文
件中沿用了这一概念。
15
四、本课程采用的定义(孙光德)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 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 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 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第一,社会保障制度是风险分散机制。——本质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 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 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 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第五,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
1.内涵: 社会救助是依据法律规定,政府和社会对因自然灾害 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无收入和低收 入的个人或家庭给予帮助,满足其生存需要制度。
24
2. 特点 第一 、社会救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预算拨款。 第二、 提供社会救助通常被认为是政府对国民的应尽 责任,是低于贫困线或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国民应该享受 的一项基本权利,提供救助方与接受救助方的权利与义 务关系具有单向性,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多是权利与义 务相结合。
第二节 社会保障基本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一、社会保险 二、社会救助 三、社会福利 四、社会优抚 五、补充保障
18
一、社会保险
1.含义 2.特征 3.社会保险项目
1.含义
含
义
•所谓社会保险,就是以国家为责任主 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 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 却因失去工作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 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予 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保证其基 本生活的制度。
(1950年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的解释)
12
5. 英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一种公共福利计划,是保护个人及其家
庭减少因失业、年老、疾病或死亡而在收入上所受的 损失,并通过公益服务和家庭生活补助等提高其福利 的制度。
二、香港官方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并通过向有需要人士 直接发放款项的方式提供的福利
包括综合保障援助计划、公共福利金计划及暴力及 执法伤亡赔偿计划、交通意外伤亡援助计划、灾民紧 急救济等。
14
三、台湾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以及公共服 务等各种不同方式,对于国民之遭遇危险事故,以致 失能、失依,因而生活受损的人,提供各项生活需求, 给以其健康保障、职业保障及收入保障,并从而促进 民族健康、全民就业及民生均足。 (1)台湾的社会保障较香港要健全 (2)台湾地区将社会保险、社会救员中的一个特殊弱势 群体。 第四,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帮助贫困人群等维持起码生 活水平,其标准低于社会保险的要求。 第五,社会救助需要救助者依法自愿提出申请,经救 助机构调查并批准后方可获得救助。
3.对象
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领社会保险补贴仍不能维 持最低生活的人。 有劳动能力,也有收入,但因意外灾害降临,遭 受重大财产损失、人身损伤,一时生活困难的人。 有收入来源,但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 的个人和家庭。
4.社会救助的内容
贫困救济:对那些 由于多种原因生存 遭到威胁、生活发 生困难的人们给予 的救济
灾害救济: 紧急救济 灾害预防 灾害预警服务
28
三、社会福利
1.内涵 2.类型 3.特点 4.内容
1.内涵 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广义的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 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 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 在改善与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
1.国家劳工组织的观点 社会保障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所面
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预防或 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
9
2.美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社会保障系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
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 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也包括为抚养子女而发 给的家属津贴。
10
3.德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德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
理论,将社会保障理解为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认为社会 保障是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11
4.日本对社会保障的理解 社会保障是指对疾病、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
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直接的国家负 担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对陷入生活困境者,通过 国家援助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提高公共卫生和社 会福利使所有国民都能过上真正有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