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
一、办学历程历史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
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元培计划与元培学院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一度缺乏灵活性,专业之间界限分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意愿需求不被重视。
一些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因而成绩不理想。
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发展,也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大学于2001年启动了以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元培计划
特色之二、通识教育课程
北大通识教育课程特色鲜明,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
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在于北大独特的多学科优势,文理医工齐全且相互交叉促进,使得北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源头活水不断,课程遍布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医学以及军事(聘请军事科学院专家开课)等各大领域。
仅这一点,北大的通识教育便具有鲜明的区别于传统工科院校的北大特色,而这也正是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优势之一。
另一方面,北大的通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多,分布领域广,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选择面很宽。
这一点也是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
特色之三、自由开放的选课制度
选课制度是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其设计和实施与教育理念相联系。
在参照世界一些优秀大学选课模式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实行了“面对面与网上选课相结合”的选课模式。
这一新的选课模式不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文色彩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它强调选课作为大学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和互选,强调组成教学班级的学生在学科和文化背景上的多样化,强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想交流、互相启发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特色之四、坚持教授上本科生基础课
北京大学在1999年发布的《北京大学关于专项岗位设置与人员聘任的规定》中,明确要求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程教学任务。
同时,各院系也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授讲授本科生基础课。
目前,北大33%的院士、30%的资深教授、73.2%的长江特聘教授和75.4%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均讲授本科生课程。
姜伯驹、张恭庆、韩济生、王夔、王阳元、袁行霈、林毅夫、吴思诚、陆俭明、祝学光、蒋绍愚、许崇任、阎步克等著名学者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数学科学学院姜伯驹、张恭庆、李忠、项武义四位著名教授联合为全校本科生开设数学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
特色之五、本科生科研训练
北大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希望本科学生在北大接受的教育不仅获益于课堂教学,也希望他们能够从北大强大的科研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为此,北大建立了完善的本科生科研体系,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从事本专业或跨学科的真实研究工作。
这里所提到的本科生科研是覆盖全校各个院系。
特色之六、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北京大学学科领域广泛,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
理科基础学科注重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地质、生物等还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人文社会基础学科注重对社会的观察认识,应用性强的社会科学注重对社会实际情境的模拟参与和实地演习,同时各个学科都注重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同学科实践教学有着不同的形式,但都将实践教学作为不可分割的部分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知名校友
胡启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学习。
1951年至1956年任北京大学团委书记
任建新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
长。
1946-1948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
朱光亚全国政协副主席,1942年至45年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习。
1945年至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助教。
1950年至52 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罗豪才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9月至1960年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孙孚凌全国政协副主席,1938年至1940年在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学习
四、校园文化典故
蔡元培从小就酷爱学习,据说有一次家里失火,家里其他人都逃了出来,发现小蔡元培没有出来,大家就喊他,结果等火灭了时,人们发现他仍然在读书,问他听到喊声没有,他居然说听到了。
正是他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使得他接触了大量的书籍和学术界的前辈,也
结识了一大批同龄学者,这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早年的蔡元培在考取了功名之后,参加了革命,直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才出任教育总长,当时的蔡元培雄心勃勃,认为能够为国家做一点事,不遗余力的进行了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处于过渡时期,各项政策还不稳固,国内还比较动荡,派系之争到处可见,处在当时环境之下的蔡元培也不可避免,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当时教育部有一个留学生的名额,他就想借此机会充任留学生出洋,但是他的老同事蒋竹庄等认为蔡元培是前任教育总长,以留学生的身份出国有失体统,就想法筹了些钱,给蔡元培游历欧洲,这样蔡元培就从一名教育总长变成了一名游学生。
1330004006
朱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