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化学初中放热和吸热教案

化学初中放热和吸热教案

化学初中放热和吸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放热和吸热的概念及实际应用。

2. 掌握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特点。

3. 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图解释放热和吸热反应。

教学重点:1. 放热和吸热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区分放热和吸热反应。

3. 能够使用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图解释放热和吸热反应。

教学难点:1. 理解放热和吸热的概念。

2. 能够正确解释放热和吸热反应。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等。

2. 化学试剂:氢气、氧气、石灰水等。

3. 教学课件:包含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出放热和吸热的概念,如冰融化时吸收热量,火烧木头时放出热量。

二、学习1. 讲解放热和吸热的定义及特点。

2. 展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特点。

3. 使用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图解释放热和吸热反应的过程。

三、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放热和吸热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记录结果。

四、总结让学生总结放热和吸热反应的特点,并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图解释相应的现象。

五、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放热和吸热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六、拓展引导学生探究放热和吸热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火柴燃烧、食物烹饪等。

七、课堂练习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解决一些与放热和吸热相关的思考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八、课后反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和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对放热和吸热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022年教学教材《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精品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精品优秀教案

专题6-§2-1放热反响与吸热反响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2?专题2第二单元第一节课,属于学考范围。

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包括: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A〔识记〕、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从物质的总能量和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响中的热效应—都是B级要求。

本章初步涉及热化学的根底知识,有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启发他们从能量的角度考虑物质变化的问题,从而逐步树立物质具有能量、化学反响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了解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概念,熟知常见的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

3初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能量变化计算。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理解化学反响中能量的变化取决于反响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2微观探析: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在本质上认识化学能量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3模型认知:知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不同,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重难点1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过程讲述: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响为生产和生活效劳。

你知道在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事例?思考:1为什么化学反响中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化学反响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而生成和反响物的能量存在差异;〔2〕化学反响中能量守恒;〔3〕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假设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或吸热。

2化学反响的实质:课本o-1 。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化学计量数改变,ΔH的数值要相应改变。

例:破坏1 mo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和形成1 mo该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相等,这局部能量称作键能。

下表中的数据是各种化学键的键能J·mo-1,根据表中数据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下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目标•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的方法•理解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放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热量的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特点: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释放出热量。

2.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特点: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吸收热量。

3.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的方法–根据温度变化判断:温度上升是放热反应,温度下降是吸热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判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

4.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热量是化学反应进行的驱动力,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

–热量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反应过程的调控,例如加热或冷却可以加快或减缓反应速率。

–反应热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了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授课法:通过简明的语言和例子解释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演示法:进行几个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验演示,观察温度变化,加深学生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理解。

教学步骤1.引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解释其定义和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3.讲解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的方法,使用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4.进行实验演示,观察温度变化,让学生亲自体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5.综合讲解热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热效应的思考和探讨。

6.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究热量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

7.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热量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提问:提出几个反应方程式,请学生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并解释理由。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总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

初中化学辅导第九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辅导第九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辅导第九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2. 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3.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 热化学方程式;3. 能量变化规律;4.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重点1. 熟练书写和计算热化学方程式;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四、教学难点1.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2. 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认识和区分。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2. 实验操作;3. 讨论交流;4. 启发引导。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第九单元教材;2. 实验器材:烧杯、试剂、温度计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 讲解:介绍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现象;4.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进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验;5. 讨论: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规律;6. 练习:让学生进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练习;7. 解答疑问: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八、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待下节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实验教案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实验教案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实验教案前言: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其中有些反应会放热,有些反应会吸热。

了解反应的放热与吸热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不同反应的放热与吸热现象,并探究其背后的原理。

实验目的:1. 观察并确定不同反应的放热与吸热特征;2. 加深对化学反应放热与吸热性质的理解;3. 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器材与试剂:1. 烧杯、温度计;2. 热电偶温度计、电热器;3. 锥形瓶、碘酒;4. 玻璃棒、硫酸铜、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与操作:实验一:观察醋与碱的反应放热现象1. 取一个烧杯,用温度计测量室温,并记录。

2. 将碱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3. 将醋倒入上述烧杯中的碱溶液中,用温度计实时记录反应物混合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4. 观察醋与碱反应产生的放热现象。

实验二:观察铜与硫酸的反应放热现象1. 在一个锥形瓶中添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电热器加热锥形瓶中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3. 测量溶液的最高温度,并记录。

4. 观察铜与硫酸反应产生的放热现象。

实验三:观察水溶液的常见吸热反应1. 取一烧杯,用温度计测量室温,并记录。

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3. 将适量的碘酒倒入上述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计实时记录溶液的最低温度。

4. 观察碘酒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吸热现象。

实验探究:1. 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比较不同反应的放热与吸热特征。

2. 讨论放热与吸热反应背后的能量变化原理,并将其与热力学中的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深入探究。

安全注意事项:1. 化学试剂需小心使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等。

2. 实验时要注意火源和电源的安全使用。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禁止饮食或其他不正当行为。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的操作与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实验一显示,醋与碱发生反应时放出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实验教案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

实验教案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

实验教案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实验教案: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引言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现象。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探索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过程,并了解它们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探究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实验材料:1. 烧杯2. 温度计3. 热水槽4. 反应物: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5. 实验器具:玻璃棒、滴管等。

实验步骤:1. 将烧杯加入适量硫酸铜,并记录其初始温度。

2. 使用玻璃棒搅拌硫酸铜,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最高温度。

3. 清洁烧杯,并取适量氢氧化钠加入其中。

记录氢氧化钠的初始温度。

4. 使用滴管加入盐酸,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最高温度。

5. 清洁烧杯,并取适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加入其中。

记录其初始温度。

6. 使用滴管加入盐酸,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最高温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了最高温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对于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我们观察到温度升高,最高温度达到X℃。

这表明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释放了热量。

2. 对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我们观察到温度升高,最高温度达到X℃。

这也是一个放热反应,产生了热量。

3. 对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我们观察到温度降低,最低温度达到X℃。

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吸收了周围的热量。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导致温度升高,而吸热反应则吸收周围的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这些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许多工业过程和生物活动中的重要反应。

本实验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加深了对放热和吸热反应的认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特性来实现一些实际目的,比如利用放热反应来加热或驱动其他化学反应等。

在探索更多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机制,并为工业和科技进步提供支持。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一)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一)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一、教学目标1.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2.能够区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3.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简单示例;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放热反应的特点及示例;2.吸热反应的特点及示例;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使用实例导入新知识:“当你把手接触到病人的额头,你可能会感觉到热度。

那么,这是什么引起的呢?”第二步:引入放热反应1.定义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向周围环境释放热量的反应。

”2.示意图的展示:“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标明反应物、产物和向外释放的热量。

”3.示范放热反应示例:“例如,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

向学生展示燃烧的实验,观察学生进行反应物和产物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第三步:引入吸热反应1.定义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的反应。

”2.示意图的展示:“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标明反应物、产物和从外部吸收的热量。

”3.示范吸热反应示例:“例如,融化冰块是一种吸热反应。

向学生展示融化冰块的实验,观察学生进行反应物和产物的变化、温度的变化。

”第四步:总结和讨论1.总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3.对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示例,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五步:拓展练习1.练习题的讲解:“举例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不同实例,让学生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是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互相讨论并解答。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3.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示意图的展示和实验的观察,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

通过对比示例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最后的拓展练习和小组合作,旨在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

初中化学吸热化学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吸热化学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吸热化学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2. 掌握吸热反应的特点;
3. 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是否吸热;
4. 能够解释吸热反应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吸热反应的特点和原因。

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是否吸热。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稀盐酸、碳酸氢钠、温度计、玻璃杯、热水槽等。

2. 教学媒体: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引入吸热反应的概念。

将稀盐酸和碳酸氢钠混合,观察反应过程中温度
的变化,让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吸热反应。

2. 讲解:介绍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吸热反应的原因是反应中的键断裂吸收了能量。

3. 实验:让学生进行温度计实验,观察吸热反应的实验现象,加深对吸热反应的理解。

4. 练习:通过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是否吸热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吸热反应的判断能力。

5. 总结:对吸热反应的特点和原因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吸热反应的知识。

五、课堂板书
化学吸热反应
1. 定义:在进行反应时吸收热量的反应。

2. 特点:温度下降、周围变冷。

3. 原因:反应中的键断裂吸收了能量。

六、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完成相关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吸热反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化学反应中的其他现象。

初中化学放热化学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放热化学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放热化学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类型。

3. 能够分析实际例子,判断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放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常见的放热反应类型: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化合反应等。

3. 放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放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常见放热反应类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放热反应的判断。

2. 放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放热反应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2. 采用示例法,分析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判断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放热反应的现象。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放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验现象,让学生猜测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反应。

2. 讲解放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解释放热反应的定义,阐述其特点。

3. 讲解常见放热反应类型: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化合反应等。

4. 分析实际例子:让学生举例判断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5.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放热反应的现象。

6. 总结放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能源开发、工业生产等。

7.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放热反应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3. 收集生活中的放热反应实例,进行观察和分析。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放热反应的概念、特点和类型,能够判断实际例子中的放热反应。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放热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教学教案

化学实验中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教学教案

理解放热反应 与吸热反应的 原理
学会判断放热 反应与吸热反 应的方法
了解放热反应 与吸热反应在 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原理
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基本概念 掌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了解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掌握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据 数据分析: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分析误差原因 讨论:探讨实验结果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深入理解
05
教学评价
学生实验操作评价
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学生 是否能够仔细观察并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前的准备:学生是否 充分了解实验原理、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后的总结:学生是否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
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验安全意识:学生是否 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结果分析评价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实验后溶液的状态和颜色等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的热量 变化
掌握放热反应与 吸热反应的实验 操作步骤
熟悉实验中使用 的仪器和试剂
了解实验中的安 全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数据的 记录与处理方法
03
教学内容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定义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 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 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原理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通常不需要加热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通常需要加热 原理: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反应中能量释放,吸热反应中能量吸收 实例: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教案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教案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教案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特点,能够区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特点。

2.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区别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展示一系列包括烧红钢块、食盐与水的反应、燃烧蜡烛等几个实验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验发生时是否有温度变化,由此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例的方式,介绍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外界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放热反应则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周围温度升高。

3.实验探究(30分钟)(1)实验一:用手感受反应的温度变化。

将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如硫酸铜、盐酸、氢氧化钠等分别放在烧杯中,让学生轻轻触摸其外表面,观察是否感到有温度变化,并记录下各物质的观察结果。

(2)实验二:HCl和NaOH的中和反应。

将一定量的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倒入两个烧杯中,将其中一个烧杯放在一个架子上,另一个放在另一个架子上,然后将两杯溶液同时倒入一个容器中。

观察两个烧杯的温度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3)实验三:焰色反应。

将一些金属盐溶液倒入不同的试管中,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明亮的火焰,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反应的温度变化,从而加深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理解。

4.归纳总结(1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然后与学生一起归纳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区别,并在黑板上做出总结。

5.拓展延伸(20分钟)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应用。

初中里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里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里的吸热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吸热反应的特点和原因。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

3. 学生能够运用吸热反应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 吸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吸热反应的原理和原因。

2. 运用吸热反应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铵固体、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放热反应的知识,让学生思考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吸热反应吗?吸热反应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吸热反应的概念: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 讲解吸热反应的特点:反应速率慢、温度降低、周围环境变冷。

3. 讲解吸热反应的原因: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4. 举例说明吸热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冰雪融化、冰棒制作、暖气片加热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氢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 解释实验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

2.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反应。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吸热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原因。

2. 强调吸热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吸热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原因,能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初中数学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数学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数学的吸热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吸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吸热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3. 吸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者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2. 提问:在化学反应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吸热反应的定义: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导致系统温度升高的反应。

2. 解释吸热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3. 举例说明吸热反应的常见类型,如融化、汽化、升华等。

三、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20分钟)1. 介绍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容来计算。

2.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如何表示反应热。

3. 介绍如何利用热容来计算吸热反应。

四、吸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举例说明吸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降温、暖气设备加热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吸热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出几个吸热反应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反应热。

2. 让学生运用吸热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吸热反应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2. 强调吸热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理解吸热反应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是否能掌握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3. 学生是否能运用吸热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吸热反应的实例和计算题目;3. 热化学方程式和热容的数据。

教学建议:1. 在讲解吸热反应的特点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说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2. 在讲解吸热反应的计算方法时,可以给学生示例题目,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加深理解;3. 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给出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本教学设计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第二章溶液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进行设计.二.设计思路1.课标分析:要求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教材分析: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以及变化规律;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强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水的离子积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度;盐类的水解的本质,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规律,这些重要的化学理论。

本章教材给学生建立一个重要的思想,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让学生能从物质和能量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然后展开对化学变化相关理论的学习,如:化学反应的快慢,以及从能否进行到底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勒夏特列原理这些基本理论。

搞清楚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是判断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前提。

所以本节教材,对于构建学生完整的化学反应体系有重要作用,又是对后边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作铺垫。

3.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简单的化学基本理论,中职教材在难度上要比普通高中课程简单,本节教材要求学生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对其热量产生的本质原因这些难以理解的理论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完全可以掌握本节内容。

(2)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上可能存在的困难分析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对应的焓的符号的意义;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有关;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试管中进行两种溶液的操作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思考、阅读、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科学的情感;全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的守恒规律5.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与技能上重难点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熟练完成试管中进行的简单反应难点:学生对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有关的理解过程与方法上重难点难点:让学生构建完整的化学反应的知识体系;全面的多角度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守恒定律在物质和能量两方面的建立,以及守恒思想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6.教学策略课堂整体教学由教师组织引导;对于实验则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启发学生对能量变化与物质内能的关系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的学习能力.四.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校安排每位教师上一节优质示范课,这是我上完课后将教学过程作以设计呈现出来的。

初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教案

初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教案

初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 能够判断常见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

3. 掌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

4.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 常见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判断。

教学难点:1.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

2.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加热器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碳酸氢铵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如燃烧、中和等。

2. 提问:这些化学反应中,有没有观察到温度的变化?3.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是否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 解释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观察温度变化。

2. 演示碳酸氢铵与盐酸的反应,观察温度变化。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发现。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出几个化学反应,让学生判断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 让学生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的热量变化。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2.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3. 引导学生反思: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更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并能判断常见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的放热与吸热教案

初中化学的放热与吸热教案

初中化学的放热与吸热教案
教学内容: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2. 掌握放热和吸热的定义和区分;
3. 理解放热和吸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放热和吸热的定义;
2. 区分放热和吸热的现象;
3. 放热和吸热的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化学反应的情况,并引导他们思考反应过程中是否有放热或吸热现象。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定义放热和吸热的概念,区分二者的不同;
2. 在实验室中示范一些放热和吸热反应,并观察反应条件的变化。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
1.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放热和吸热的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放热和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放热和吸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开展更多的实验观察。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习题以巩固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放热和吸热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放热和吸热现象。

初中化学反应吸热放热

初中化学反应吸热放热

初中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篇一:吸热和放热反应九年级化学能量的变化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2.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难点: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厨房中我们都是利用哪些厨具和热源来给食品进行加热的?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同学们先自己再出哪些反应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并注明反应类型大家分组交流一下看哪组找出的又快又好,然后把它们试着归纳总结一下(来自: 小龙文档网:初中化学反应吸热放热)。

教师讲解提高升华:初中要求知道的放热反应主要有1.所有的(必须掌握)(1)单质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10、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点燃2NaCl(2)化合物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3)有机物燃烧的氧化反应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2.酸与金属的反应(必须掌握)+酸--------盐+氢气(置换反应)1.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4.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5.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6.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7.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8.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3.所有的,如铁生锈、、食品腐烂、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等。

初中化学时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时的吸热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时的吸热反应教案
主题:吸热反应
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特点和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吸热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吸热反应的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吸热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过程并思考实验现
象背后的原理。

导入:向学生介绍吸热反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区别,并解释吸热
反应的特点。

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吸热反应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探讨实验方法和实验
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找出解决方法。

总结:总结吸热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实验方法,让学生对吸热反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延伸:通过拓展实验或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吸热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开讨论。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探索吸热反应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并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找出改进之处,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吸热反应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中化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进一步认识化学与生产、科学研究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现在,开发利用新能
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扩展是很难得的。

注意科学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

本节教学介绍的理论主要用于联系实际,分别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能量变化等不同反应类型、不同反应过程及实质加以联系和理解,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教法建议
以探究学习为主。

教师是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建议教材安排的两个演示实验改为课上的分组实验,内容不多,准备方便。

这样做既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教师不能用化学课件代替化学实验,学生亲身实验所得实验现象最具说服力。

教学思路:影像远古人用火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能源的展望和人类的进步→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

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影像:《远古人用火》01/07
[过渡]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用火后的炭层,表明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已非常久远。

[板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过渡]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①操作方法;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③总结实验结论;④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化学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搅拌后,玻璃片和小烧杯粘在一起,说明该反应吸收了大量的热,使水温降低结成冰。

化学反应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结论]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
应。

如CH4(g)+2O2(g)CO2(g)+2H2O(l)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如C(s)+H2O(g)CO(g)+H2(g)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
结论:现代人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是①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②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或合成新物质。

[板书]二、燃料燃烧的条件和环境保护
[学生分组讨论](1)燃料充分燃烧条件?(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点?
[结论]
(1)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①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空气不足:①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过量:过量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浪费能源。

增大接触面:改变燃料的状态。

如固体燃料粉碎、将液体燃料以雾状喷出、固体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①能引起温室效应;②会造成化石燃料蕴藏量的枯竭;③煤燃烧排放二氧化硫,导致酸雨;④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板书]三、现代能源结构和新能源展望
[讨论] 现代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
结论:人类所需要能量,绝大部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

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燃烧所产生的。

[讲述]现代能源结构。

1999年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结构:
能源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比例
76.2%
16.6%
2.1%
5.1%
[讲述]我国化石燃料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比。

石油储量/1×1010t
天然气储量/1×1010m3
煤炭/1×1010t
北美
8.4 262.9 西欧3.4 6.1 99.3 日本
1.0
前苏联8.3 42.5 241.0 中东54 24.2 0
中国2.4 0.8
[讨论]我国能源结构的缺点和新能源展望(环保、防止能源危机)。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论]得出以下结构。

[阅读]能源与人类进步。

请学生阅读教材22——23页。

[本节课的总结和评价]——根据实际完成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而定。

[尾声]《太阳能》05/34
教学手段:
设计思想:教师应从课堂的知识传输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学习上的服务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和问题的提出者。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