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施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先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提供精确的数据和智能化的监控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一、引言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是为了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和相应的应对措施。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物联网技术,各种传感器可以连接到云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加精确和便捷的方法。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备选择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设备。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通信设备将数据发送到云平台。

2. 云平台与数据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过滤、校准和分析等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云平台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数据分析报告和定制化的监测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用户界面与监测功能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向用户展示实时的环境参数数据和监测结果。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查看环境质量状况,还可以设置警报和报警功能,及时获知环境异常情况。

系统还可以提供历史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趋势。

三、系统实施1. 传感器的部署和安装根据环境监测需求,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参数,合理部署在不同的监测点位。

传感器应选择优质的产品,并按照安装说明进行正确安装和校准,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

2. 硬件设备与云平台的连接将数据采集设备和通信设备与云平台进行连接和配置。

通信设备通常采用无线连接方式,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可靠性。

通过设备和云平台的连接,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云端的存储处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在云平台上设置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 4.0的到来,智能制造业快速发展,印染车间环境监测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印染车间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系统实现及优势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1. 整体架构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部分组成。

感知层负责采集印染车间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网络层通过NB-IoT技术将感知层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数据支持;应用层则根据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实现远程监控、报警、数据分析等功能。

2. 感知层设计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低功耗、易于集成等特点,能够实时采集印染车间的环境数据。

此外,还需考虑传感器的布置位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网络层设计网络层采用NB-IoT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NB-IoT具有覆盖广、连接数多、功耗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的通信需求。

在网络层设计中,需考虑通信协议的选择、通信距离、通信速率等因素,以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4. 平台层设计平台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分析。

平台应具有高可靠性、高并发处理能力、数据安全保护等特点。

此外,平台还应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远程监控、数据分析等操作。

三、关键技术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低功耗的特点,能够实时采集印染车间的环境数据。

NB-IoT 技术则负责将数据稳定、可靠地传输至平台层。

2.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平台层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环境监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浓度、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能提供预警和实时报告。

这种系统能够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将环境中的多个参数转化为模拟与数字信号,再将这些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线路传输到监测设备中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生成报告或预警。

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大致分为四部分: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路、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

其中,传感器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能感测环境中各种参数的变化。

信号传输线路负责传输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到监测设备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监测设备通过对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等处理,得到环境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和保存环境监测数据,并拟定出针对环境问题的措施。

第三章: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具有传统环境监测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

与传统环境监测系统相比,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亮点:(1)实时监测:相比传统环境监测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完备反映环境状况。

(2)覆盖广泛: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覆盖更广的区域,不会因监测范围受限而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节约成本:该系统可以大量减少传统环境监测系统需使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操作成本。

(4)适应性强: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在多种场景下均适用,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第四章: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案例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已经进入了实用化和广泛化阶段,现推出三个典型的案例:案例一:上海环保监测中心上海市环保监测中心是使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系统的代表单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构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构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构建第一章概述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监测显得格外重要。

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受限于设备、人力等因素,使得监测数据有限,监测结果不够准确。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章系统设计2.1 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旨在收集和传递环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反映出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变化趋势。

系统架构应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及分析展开,包括硬件、软件和通信三个方面。

硬件方面:一般包括传感器、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装置等,通过传感器对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光照、风速、雨量等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控制装置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控制。

软件方面:主要是后台管理系统,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同时提供数据可视化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查询和应用。

通信方面:传感器和后台管理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常用的技术有Wi-Fi、蓝牙、LoRa等。

2.2 传感器选择传感器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系统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各种传感器在测量稳定性、精度、响应速度、功耗、体积、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特定的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对于温度、湿度等参数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传感器,建议选择数字式传感器,比如经典的DHT11、DHT22等。

对于大气污染等参数的检测,可根据目标参数的特性,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比如MQ2、MQ6、MQ7等气敏传感器可以检测烟雾、甲醛等有害气体,GP2Y1010AU0F可以检测PM2.5等。

第三章系统开发3.1 无线通信模块开发无线通信模块是传感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关键。

模块的开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数据传输协议:基于物联网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数据传输协议应尽量简单易用、安全可靠。

基于NB-IoT的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NB-IoT的环境监测系统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37卷 第5期 2020年5月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37 No.5 May 2020ISSN 1002-4956 CN11-2034/TDOI: 10.16791/ki.sjg.2020.05.019基于NB-IoT 的环境监测系统聂 珲,陈海峰,周 豪(西安邮电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摘 要: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无线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以NB-IoT 传输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核心技术,设计出广覆盖、低功耗的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以STM32F103C8T6嵌入式芯片为主控制器;感知层通过传感器采集温湿度及甲醛、粉尘、TVOC 含量等环境数据;传输层使用中移物联M5310A 模块将感知层数据输出到平台层(OneNET 云平台);应用层使用手机APP 实时观看监测数据。

优化系统软硬件后,环境监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实时准确采集和上传相关环境数据,方便用户远程监测,为环境监测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环境监测;NB-IoT ;传感器;OneNET 云平台;实时监测;远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0)05-0089-05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NB-IoTNIE Hui, CHEN Haifeng, ZHOU Hao(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121,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with wide coverage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is designed based on NB-IoT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nd sensor technology. The main controller of the system is STM32F103C8T6 embedded chip. Firstly, the sensing layer collects environmental data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maldehyde, dust, TVOC and so on through sensors. Then the transport layer uses the module of M5310A to output data from perception layer to platform layer (OneNET cloud platform).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layer uses mobile APP to watch monitoring data in real time. By optimiz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system,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an run steadily and upload the environmental of real time data.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remotely and provide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B-IoT; sensor; OneNET cloud platform; real-time monitoring; remote monitoring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稳步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稳中求进。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首先概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然后介绍了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并详细讨论了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标签、读写器、控制器等物理设备和网络互连技术,实现对智能物品互联互通、感知识别、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功能的网络。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大规模分布式、异构网络、嵌入式感知、智能识别、实时交互、服务化管理等。

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工厂等。

第二章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环境监测系统是一种智能硬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诊断环境参数,以评估环境质量和预警环境危害。

环境监测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数据存储器、通信模块、计算机系统等组成。

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精度,以及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传感器的设计和选择传感器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和选择直接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精度。

传感器的设计应考虑:环境参数的类型、量程和灵敏度、噪声和干扰的抑制、长时间稳定性和耐用性等因素。

在选择传感器时,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品牌。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包括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信号处理器和AD转换器的设计信号处理器是负责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增益、滤波、放大、调制等处理的电路模块。

AD转换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核心器件。

信号处理器和AD转换器的设计应考虑:信号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噪声和干扰的抑制、数据的精度和实时性等因素。

在选择信号处理器和AD转换器时,应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特点和数据的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芯片型号和参数配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生态环境监测带来了很大便利,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实时、全面地监测并收集生态环境中的各种数据,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1. 传感器网络的建立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首先要依托于传感器网络的建立。

生态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传感器可以感知这些环境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和汇总。

传感器网络的建立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据的远程监测与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可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远程监测与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测数据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到云端平台,并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在人类无法到达的极端环境或者人迹罕至的地区,也能够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全面监测和管理,为研究员和环保部门提供了更广阔的监测空间。

3. 信息化决策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支持。

通过对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环保部门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

还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和模型分析,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二、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发展趋势未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将更加关注多元化的传感器应用。

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将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对物理环境的监测,还会涉及更多的生物环境监测。

比如通过声音传感器监测鸟类鸣叫声音的种类和频率,从而观察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等,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监测动物的活动轨迹等。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1. 引言1.1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中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环境状态的自动调节和管理,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涵盖了诸多方面,比如气象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环境参数的长期、连续监测和数据记录,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对环境的智能管控和监测,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水平。

在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1.2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通过接入各种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实时收集环境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算法进行处理,进而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控和预警功能。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可以帮助人们实时了解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人为因素对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影响,从而提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还能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未来发展将会持续引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架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基于NB-IOT的农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NB-IOT的农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NB-IOT的农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佚名【摘要】为了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控水平,设计了基于433 MHz无线通信技术和NB-IOT技术的农业环境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将433 MHz无线传感网络与Mod?bus协议相结合,通过检测模块完成环境参数的采集,再通过433 MHz无线传感网络和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系统根据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自动控制设备来调节环境.该系统充分利用了NB-IOT技术的优势,具有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9(027)001【总页数】7页(P25-30,36)【关键词】监控系统;NB-IOT;无线自组织;Modbus协议【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农业环境对作物的生长非常重要,例如温室内的温湿度对作物的影响较大,温度的过高作物会落花落果,温度过低作物会干枯并停止生长,温室如果长时间湿度过高可能会诱发真菌、细菌等菌类病害[1],因此及时获取作物生长的环境参数非常重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控,通过传感器和调节设备完成环境监测与调节,能够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够加快智慧农业的发展。

本文提出基于NB-IOT无线通信技术和433 MHz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的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控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该系统采用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NB-IOT技术是专为物联网设计的窄带射频技术,工作带宽为180 kHz,适合低功耗,深覆盖,大容量,低速率,低频次的应用场景[2],非常适合于农业环境监控。

目前很多农业环境监控系统采用GPRS、GSM、3G等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远程传输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5],但通信模块存在成本高、功耗大等不足[6],NB-IOT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连接多、信号强、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7]。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不仅能够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同时还能够进行数据分析、预处理和可视化展示,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以确定平台的功能和性能。

根据需求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应该具备以下功能:1. 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PM2.5等指标;2. 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环境质量等级,并提供可视化展示;3. 提供报警服务,当监测到环境异常时能够及时发送报警信息;4. 支持远程监控与控制,包括远程开关机、远程校准、远程升级等功能;5. 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

二、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的系统架构。

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终端展示与控制模块。

其中,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环境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集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环境传感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LTE、LoRa等)将采集的环境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同时也支持数据存储和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主要用于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过滤和计算,生成环境质量等级并提供可视化展示。

终端展示与控制模块可以通过Web界面、手机APP等方式展示监测数据、进行环境质量等级的查询和控制。

除了以上模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平台还需要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提高监测精度和准确度,并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三、系统实现在系统架构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实现和部署。

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的设计

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的设计

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的设计智能工厂系统是指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对工厂生产设备和流程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设计,是指利用NB-IoT 技术,实现对工厂设备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传输,从而实现对工厂设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的系统。

本文将从NB-IoT技术的优势、智能工厂系统设计的需求以及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NB-IoT技术的优势NB-IoT是窄带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是3GPP组织定义的一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

相比其他物联网技术,NB-IoT有以下几大优势:1. 低功耗:NB-IoT可以在低功耗的情况下进行通信,提高了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对电池的需求。

2. 高覆盖:NB-IoT可以实现广域的覆盖范围,能够穿透混凝土、墙体等材料,适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

3. 高连接密度:NB-IoT支持大量设备同时连接,对于工厂内大量的传感器设备来说非常适用。

4. 低成本:由于NB-IoT可以利用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站,无需新增基站设备,因此成本低廉。

基于以上优势,NB-IoT技术非常适合作为智能工厂系统的通信技术载体。

二、智能工厂系统设计需求智能工厂系统的设计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监测:对工厂内各种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温度、湿度、压力、电压等参数。

2. 异常预警:通过对设备传感器数据的分析,实现对设备运行异常的预警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节能优化:根据设备监测数据,优化设备的运行模式,减少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4. 远程控制:通过智能工厂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整,包括设备开关、参数调节等。

5. 数据分析:对设备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工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需求是智能工厂系统设计的基本需求,基于NB-IoT的智能工厂系统设计将通过NB-IoT技术实现这些需求。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NB-IoT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印染行业的环境监测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工业智能化的一部分。

在印染车间,由于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化学物质的存在,车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性对于生产质量和工人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因素,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印染车间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旨在实时监测印染车间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并通过NB-IoT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以实现远程监控和预警。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主要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节点、网关以及服务器端设备;软件部分则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以及用户界面等模块。

通过这些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我们可以实现对印染车间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三、硬件设计1. 传感器节点:传感器节点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实时采集印染车间的各种环境参数。

这些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网关,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网关。

2. 网关:网关是连接传感器节点和服务器的重要设备。

它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将其通过NB-IoT网络传输到远程服务器。

此外,网关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和存储。

3. 服务器端设备:服务器端设备主要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存储。

此外,服务器还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向用户展示实时的环境参数和数据,并发送预警信息。

四、软件设计1. 数据采集与传输:软件首先需要设计一套算法来控制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采集工作。

当传感器节点采集到数据后,会通过网关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端设备。

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器端设备接收到数据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作,如数据的清洗、格式化等。

处理后的数据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3. 用户界面:为了方便用户查看和管理印染车间的环境参数,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户界面。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研究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和改善环境质量,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系统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实时和全面的环境信息,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基础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在环境监测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基于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传感器是环境监测系统的“触角”,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空气质量、水质指标等。

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小型化等特点,可以安装在不同的监测点,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

无线通信技术则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ZigBee、WiFi、NBIoT 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监测场景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在短距离、低数据量的监测场景中,蓝牙和 ZigBee 技术较为适用;而在广域覆盖、大规模数据传输的场景中,NBIoT 则更具优势。

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是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大脑”。

通过对采集到的大量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如环境趋势、异常情况等,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预警。

二、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个完整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通常由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感知层主要由各种传感器和采集设备构成,负责采集环境数据。

这些传感器分布在不同的监测区域,如城市街道、工业园区、自然保护区等,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参数的变化。

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传输方式可以是有线的,如以太网;也可以是无线的,如前面提到的各种无线通信技术。

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基于5G的湿地水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5G的湿地水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

31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一、引言在新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日渐重视与成熟,近十年国家环保部门连续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试行)》等相关文件,自上而下地着力解决环境污染及治理的问题。

在国家相关文件的指导下,针对河流、湖泊及滨海湿地等领域的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和水源地保护[1]及污水监测系统被研发使用[2-3]。

现今的人工智能以及远程无线网络通信等技术不断更新,湿地污染治理受到国家重视,因此污水监测设备智能化也是大势所趋[4-5],基于无线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远程监测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其科技高速发展,在远程检测污水方面研究成果引领了全球的前进方向,先后开发了针对不同环境以及不同污染物元素的监测设备[6]。

在亚洲,污水远程监测技术领域,日本目前可以说首屈一指,大阪污水远程监测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7]。

目前,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污水远程监测信息系统在其国内已普遍使用[8]。

我国环境污水监测仪器还处在发展初期。

各地各部门都在积极的建设远程信息化水质监测系统,随着我国国力增强、科技进步,许多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并能与国外知名企业相媲美的设备生产企业也发展起来,环境远程监测的设备与系统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及自动化发展[10-15]。

为了解决我国环保部门监管难的情况,本文设计了水质远程监测系统。

该系统具有设计结构简单,技术先进,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

运用本系统监测湿地水质情况,进而结合相应的环境指标和减排节能的目标,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二、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系统由多个传感器对水质数据采集后,把信号传到核心处理器STM32进行处理,转换数据格式,然后再通过串口连接5G 模块,通过5G 网络给监测中心传基于5G 的湿地水质远程监测系统设计文|白哲佳摘要 :湿地水质数据监测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数据来源,然而湿地保护区的人工监测数据采集危险性高、采集难度大、调查周期长。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成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云平台和应用终端等组成,实现对农田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优化农田管理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一、系统架构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是云平台,其架构如下所示:1. 传感器层:布置在农田中的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等。

2.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采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

数据采集设备可以是无线传输设备,如LoRa、NB-IoT等无线通信技术或有线传输设备,如RS485总线。

3. 云平台:接收来自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

云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可视化界面,方便农民实时了解农田环境状况。

4. 应用终端: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访问云平台,查看农田环境数据和相关信息。

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云平台的报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二、功能实现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以下主要功能:1. 远程监测:农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应用终端访问云平台,实时了解农田环境参数的变化。

例如,可以实时查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天气情况,或者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时调整施肥计划。

2. 数据分析与预测:云平台对农田环境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生成历史数据报表、趋势分析图表等,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田环境的变化。

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系统还可以进行环境参数的预测,提供推荐的农业管理措施。

3. 报警机制:当农田环境出现异常时,云平台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给相应的农民,提醒他们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超过阈值,或者土壤干旱等情况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灌溉、施肥等措施。

4. 决策支持:基于云平台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农民可以更加科学地制定农田管理计划,决策更加准确和高效。

基于NB-IoT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NB-IoT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NB-IoT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城市水资源污染逐步加剧,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造成威胁。

传统的水质监测依赖人工采样的方法,工作强度大、时效性差、监测周期长、在水样分析和统计过程中需要用到高精度仪器设备,导致监测成本过高。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因此,本文就基于NB-IoT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设计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发展增砖添瓦。

关键词:窄带物联网技术;水质监测;NB-IoT;传感器1窄带物联网(NB-IoT)介绍窄带物联网(NB-IoT)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一个新制式,依托于蜂窝网络,可直接部署在GSM、LTE网络上,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蜂窝数据连接。

NB-IoT的典型网络由行业终端+NB-IoT模块、NB-IoT基站、核心网、IoT平台和行业应用构成。

行业终端通过NB-IoT模块接入NB-IoT网络,经过核心网,实现与IoT平台的对接,IoT平台将行业终端采集数据进行大数据运算,行业应用通过访问平台获取结果。

NB-IoT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①覆盖广。

NB-IoT基于运营商网络部署,只要有运营商信号的地方都可以被NB-IoT信号覆盖,并且对复杂地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②连接多。

NB-IoT在同一基站的接入能力是现有无线技术的50倍以上,一个扇区能够同时支持10万连接。

③功耗低。

NB-IoT针对小数据量、小速率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通过简化空口信令,降低芯片复杂度,采用PSM节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实现了低功耗。

2水质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本水质监测系统由水质监测终端、水质监测平台和监控终端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水质监测终端部署在城市河道的排污口、河流汇聚处及城区重点监控水域内。

水质监测终端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对水体的各项指标进行采集,采集后通过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对数据做初加工,加工完的数据按照以指定的格式通过NB-IoT网络将数据发送至监控平台。

NB-IoT和ZigBee技术融合下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NB-IoT和ZigBee技术融合下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NB-IoT和ZigBee技术融合下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陈旭东
【期刊名称】《惠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1(41)6
【摘要】传统的实验实训环境监测需要在实验室布置固定的传感器设备,如温湿度检测装置、烟雾采集装置等,依靠管理人员定期人工抄表查看的形式监测,监测成本高且无法做到监测信息实时获取,当环境数据超标无法做到快速处理.针对传统的实验实训环境监测问题,提出将NB-IoT和ZigBee技术相融合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实现环境监测的实时性、可靠性、低功耗及低成本.
【总页数】7页(P20-26)
【作者】陈旭东
【作者单位】闽南理工学院实践教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相关文献】
1.基于ZigBee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2.基于ZigBee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3.基于ZigBee与NB-IoT技术的白蚁侦测系统设计
4.基于NB-IoT和ZigBee的实验实训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5.基于ZigBee技术的高校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摘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水质与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套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旨在实现实时、准确、高效的监测和分析。

1. 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传统的水质与环境监测方法存在着监测点有限、数据获取困难、响应时间长等问题。

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 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架构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个部分。

2.1 感知层感知层是系统的基础,用于采集水质和环境相关数据。

通过传感器节点,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浊度、溶解氧等,以及环境指标如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物等。

这些节点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和存储节点。

2.2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感知层节点之间的数据互通,数据处理和存储节点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传感器节点与数据处理和存储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ZigBee等。

2.3 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的最上层,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分析、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通过将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报警功能。

同时,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3. 系统设计要点在智能水质与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传感器选择与布局根据监测需求,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并合理布局在监测区域内。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可靠性等指标,并在不同位置进行布局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3.2 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和传输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准确、高效的数据传输。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数据压缩和冗余校验等技术。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湿地公园是一种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维护其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为了实时监测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

本文将从监测设备选择、数据传输和分析处理等方面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首先,选择监测设备是建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关键步骤。

针对湿地公园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湿地环境的监测设备。

例如,采用可抗水、抗腐蚀的传感器,如水质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

同时,为了监测动植物的活动情况,还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

在选择设备的同时,要考虑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其次,在数据传输方面,可以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

这样可以避免线缆的布设,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到数据中心或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篡改。

在数据存储和分析方面,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数据中心或云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

数据中心可以根据监测需求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趋势,为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建立可视化的分析工具,将监测数据以图表和地图等形式呈现,方便相关人员查看和分析。

此外,为了及时报警和监测异常情况,可以设置报警机制。

当监测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使用短信、邮件或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进行报警。

最后,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管理机制,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例如,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更换,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防止数据丢失。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建立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设置报警机制以及建立系统管理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简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NB 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NB IoT终端节点、NB IoT基站、NB IoT云平台以及监控端;所述NB IoT基站接收所述NB IoT终端节点的监测数据后将所述监测数据转发至所述NB IoT云平台;所述监控端通过所述NB IoT云平台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其中,每个所述NB IoT终端节点包括依次连接的采集模块、通信模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监测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监测数据;以及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模块处理的所述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NB IoT基站。

本技术的一种基于NB 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利用NB IoT网络的广覆盖特点,通过NB IoT终端节点搭建传感器数据一级入网架构,可以降低系统故障率。

技术要求1.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NB-IoT终端节点(1)、NB-IoT基站(2)、NB-IoT云平台(3)以及监控端(4):所述NB-IoT基站(2)接收所述NB-IoT终端节点(1)的监测数据后将所述监测数据转发至所述NB-IoT云平台(3);所述监控端(4)通过所述NB-IoT云平台(3)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其中,每个所述NB-IoT终端节点(1)包括采集模块(11)、通信模组(12)以及控制模块(13);所述采集模块(11)用于采集所述监测数据;所述控制模块(13)与所述采集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监测数据;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3)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模块(13)处理的所述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NB-IoT基站(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11)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以及位置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用SHT35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I2C 接口输出,湿度范围为0~100%RH,湿度精度为±1.5RH,温度范围为-40~+125℃,温度精度为±0.2℃;所述光照传感器采用光照强度测量采用GY-302BH1750数字光照传感器模块,I2C接口输出,测量范围为1~65535Lux,测量精度为±20%;所述位置模块采用L70-R mini GPS模块定位,串口输出NMEA-0183标准信息,水平位置误差小于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NB-IoT终端节点(1)还包括存储模块(14),与所述控制模块(13)相连,所述存储模块(14)用于存储所述监测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数据包括水温、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以及所述NB-IoT终端节点(1)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3)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MKL36Z64VLH4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12)采用ME3616通信模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端(4)用于所述NB-IoT终端节点(1)添加以及删除、所述监测数据展示以及设置数据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端(4)为监控程序,所述监控程序为Web网页、微信小程序或手机APP。

技术说明书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湿地环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1971年伊朗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 的水域”。

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区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工业化以及沿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湿地生态环境正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要湿地监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多学科综合交叉,才能摆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传统人工采集方法,真正解决湿地监测、保护、恢复与重建、可持续开发利用等诸多问题。

目前,现有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多是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由终端传感器节点、GPRS网关和上位机软件组成。

WSN+GPRS架构的终端传感器节点数据需要通过Zigbee网络将数据发送至GPRS网关,造成GPRS网络模块的功耗较大;在通信上这是二级网络架构,运营商为一级网络,Zigbee为二级局域网络,网络架构变复杂,导致数据传输时延大、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故障率。

技术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利用NB-IoT网络的广覆盖特点,通过NB-IoT终端节点搭建传感器数据一级入网架构,可以降低系统故障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若干个NB-IoT终端节点、NB-IoT基站、NB-IoT云平台以及监控端;所述NB-IoT基站接收所述NB-IoT终端节点的监测数据后将所述监测数据转发至所述NB-IoT云平台;所述监控端通过所述NB-IoT云平台对湿地生态环境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其中,每个所述NB-IoT终端节点包括采集模块、通信模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监测数据;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监测数据;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模块处理的所述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NB-IoT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以及位置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采用SHT35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模块,I2C接口输出,湿度范围为0~100%RH,湿度精度为±1.5RH,温度范围为-40~+125℃,温度精度为±0.2℃;所述光照传感器采用光照强度测量采用GY-302BH1750数字光照传感器模块,I2C接口输出,测量范围为1~65535Lux,测量精度为±20%;所述位置模块采用L70-R mini GPS模块定位,串口输出NMEA-0183标准信息,水平位置误差小于2.5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NB-IoT终端节点还包括存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监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数据包括水温、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以及所述NB-IoT终端节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用ARM Cortex-M0+内核的MKL36Z64VLH4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组采用ME3616通信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端用于所述NB-IoT终端节点添加以及删除、所述监测数据展示以及设置数据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端为监控程序,所述监控程序为Web网页、微信小程序或手机APP。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利用NB-IoT网络的广覆盖特点,通过NB-IoT终端节点搭建传感器数据一级入网架构,可以降低系统故障率;所述监测数据通过运营商的基站直接传输到互联网的人机交互系统,不需要增加网关,具有大连接、广覆盖、深穿透、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所述实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通信稳定可靠,数据精度达到要求,建立的湿地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可以进一步用来评价湿地健康状况,为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NB-IoT终端节点结构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NB-IoT终端节点硬件组成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GEC封装及引脚;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GEC通信模组电路;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GEC天线匹配电路;图7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NB-IoT终端节点程序流程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ECom构件使用流程;图9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8CS-Monitor流程图;图10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HCICom类使用流程;图1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S-Monitor执行流程;图1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Web网页数据访问时序图;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PP数据访问时序图;图1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终端器节点布置;图1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PP测试;图16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湿地数据曲线。

图中部件编号如下:1-NB-IoT终端节点、11-采集模块、12-通信模组、13-控制模块、14-存储模块、2-NB-IoT基站、3-NB-IoT云平台、4-监控端。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NB-IoT的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个NB-IoT终端节点1、NB-IoT基站2、NB-IoT云平台3以及监控端4。

所述NB-IoT基站2接收所述NB-IoT终端节点1的监测数据后将所述监测数据转发至所述NB-IoT云平台3,所述监控端4通过所述NB-IoT云平台3对湿地生态环境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如图2~3所示,每个所述NB-IoT终端节点1包括采集模块11、通信模组12、存储模块14以及控制模块13。

所述采集模块11用于采集所述监测数据,所述控制模块13与所述采集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监测数据,以及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13相连,用于获取所述控制模块13处理的所述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NB-IoT基站2。

所述存储模块14与所述控制模块13相连,所述存储模块14用于存储所述监测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