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生活化(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候可能觉得枯燥乏味。
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那么学习数学就会变得更加有趣和容易。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教授数学知识。
比如,教学生如何用
水果来学习加减法,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又比如,在购物时,可以让学生计算价格,找零钱,这样他们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教学数学知识。
比如,利用卡片游戏来教学学生认
识数字,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教学来生活化数学教学。
比如,带学生去超市测量
物品的重量和体积,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应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多多尝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实现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生活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文章最后总结了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实践案例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探索和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注重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和方法1.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下是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详细阐述。
首先,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然而,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房间的大小,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蛋糕、水果等实物进行分数的切割和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生活化和情景化是指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得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学理论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背景,将学习内容融入到生活情景中,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1、生活化教学: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生活化教学是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活动、情境等,将数学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情景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情境中情景化教学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情境设置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情景化教学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二、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和情景化策略2.1、利用生活化教学:(1)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引入课堂内容,比如在讲解面积时可以以学生熟悉的房间、床铺等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比如在讲解分数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分数应用,如食物的分配、比较等。
2.2、利用情景化教学:(1)设计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解决,比如在讲解时间时可以设计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安排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时钟和时间的关系。
(2)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设计,让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就是要让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和方法来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呢?以下是几点可以做到的做法。
一、引入教学资源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需要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来感受数学知识。
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来进行教学,比如水果、文具、玩具等等,通过这些实物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
二、情境化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教学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加减法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做饭等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游戏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来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
游戏化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四、实践教学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数学考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
比如可以带学生去超市进行价格比较和计算,或者到花园进行度量和面积的测量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教学案例以上就是几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做法,通过这些做法,可以让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泼和生动。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
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
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向生活化教学。
本文以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引言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数学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
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还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时,会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分数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生日蛋糕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在教学面积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房间面积,感受面积的实际意义。
2. 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例关系,预测不同商品的价格;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设计房间布局。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引言数学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更是数学学习的起点。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教师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蛋糕、水果等)进行分数的切割和比较。
2.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测量、计算、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并计算出面积。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摘要: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通过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案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案例介绍1.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2.教学对象:某初中八年级学生3.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生活化教学设计1.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直角三角形,如三角板、楼梯台阶等,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应用。
2.操作活动: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硬纸板、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其三边长度。
3.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探讨并发现勾股定理的规律。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并解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实施及效果1.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生活化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效果评价:通过生活化教学,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
五、反思与建议1.教师应注重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一、引言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1.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一些抽象的几何概念、代数公式等,这让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
在学生眼中,这些知识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疏离感。
2. 教学方式呆板除了教学内容的脱离,一些教学方式也显得呆板和枯燥,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往往只是板书、讲解,缺少趣味性和情感投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3. 缺乏实践性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实践性也是一个问题。
学生很难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这导致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课堂上,很多时候老师是讲、学生是听,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生活化问题,接下来将从应对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比如通过购物、游戏等日常活动来体验数学的作用。
教师应当引入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加强实践性,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来体验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理论联系实际。
4. 加强交互性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互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5. 关注情感投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发表观点,表达想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
小学数学教学要想实现生活化,就需要教师们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重视实践性和交互性,以及关注学生的情感投入。
希望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即学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生活融入课堂,让数学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数学”。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要他承担。
”因此,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知识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1、创设生活画面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玲玲的姑妈要从北京回来探亲,事先打了个电话给玲玲,让玲玲的爸爸妈妈在星期五7点到机场接机,玲玲可高兴了,忙通知了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在星期五晚放学后带她一起去。
可是星期五中午,玲玲回家吃饭时,发现姑妈已经在家了,一问才知,姑妈上午就回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都十分兴奋,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有人说姑妈说错时间了,有人说飞机提前起飞了,还有人说姑妈提前出发了……答案五花八门,当然也有说对的:“因为姑妈没有说是早上7点还是晚上7点,玲玲误认为是晚上的7点了。
”我让学生评价谁的答案最合理,凭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家都判断出了正确答案。
通过这个故事情境,学生们得出了“一天中有两个7点,一个是早上7点,一个是晚上7点”的结论,并对此印象深刻。
借此机会,我揭示出了普通记时法的概念,并进而引出了课题:24时记时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2、创设生活体验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却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过,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
数学能力的核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想让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关键要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欲望。
因此,数学教学要回归于儿童的生活,要时时关注儿童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经历了什么?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将数学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做到数学课程社会化,生活经验数学化,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切合自身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1.重“小课堂”轻“大课堂”。
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造成数学教学一切从教材出发,重间接经验的传授、轻直接经验的获得,教师教学就是教“书”,学生学习就等于读“书”,从书本到书本,全是干巴巴的文字符号,使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教本走,忽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导致“小课堂”缺乏生机、激情、创造。
2.重“教”轻“学”。
学生在学习数学前,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知识已进入他们的生活领域并已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但是有些教师还是只顾知识的传授,不敢把数学放到现实生活中,忽略了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发挥,他们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觉得知识离自己很遥远,没有真实价值。
3.重“学”轻“用”。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较为扎实,可数学应用能力薄弱。
表现为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知道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脱节。
二、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1.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新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14篇)
最新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14篇)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篇一2、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情感因为学生的性格差异,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这时就要教师多加关注学生的不同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数学问题,可能在一些数学知识点上,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将重要的信息给漏掉,但却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教师就要教会该学生怎样去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把不重要的部分给忽略,节省学习的时间。
而有的学生善用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但容易因为马虎导致犯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这样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相互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比单纯地讲解教材知识更有效率。
3、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做不到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决定学生的学习模式,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是在于合适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一种学习方法对这个班级适合可能对于另一个班级就不一定适合,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教学方法尽可能的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适应,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性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方式。
对于教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可以因为自己的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而使得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
教师应该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4、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
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法:一、实际问题驱动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调动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可以用购物、旅游、运动等实际情境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游戏和趣味竞赛数学游戏和趣味竞赛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独、数学趣味问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如数学小组赛、计算速算大赛等,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三、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数学相关的场所,如超市、公园、图书馆等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数学展示和展览将学生的数学作品和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展览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在学校的教室或者大厅等地方设置展示区域,让学生将自己的数学作品和成果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欣赏和交流。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生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一、课题名称:数学教学生活化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当今的数学教学其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这就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原因。
2、数学教学现状。
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
(4)练习时以反复的强化为主,以至学生的作业量过多,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3、研究的意义我们试图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去描述、理解、思考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心理倾向性。
应用与拓展学习的数学理论,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生活,使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带动本校的新课程改革,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本课题实施的前提,对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以此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以下是几个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生活化教学案例。
案例一:购物预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购物预算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帮助家长规划一次购物计划。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了解商品的价格,计算所需支付的总金额,以及如何使用优惠券等。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巩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路线规划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路线规划的任务,让学生设计从家到学校或图书馆的最短路径。
学生需要了解地图上的距离和方向,运用比例尺和坐标系等数学知识,找到最合适的路线。
这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家庭支出统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包括餐饮、购物、交通等方面的费用。
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制作成统计图表,分析家庭支出的特点和趋势。
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提高他们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四:烹饪食谱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烹饪食谱,包括食材的准备、烹饪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学生需要了解食材的计量单位,如克、毫升等,以及烹饪过程中涉及的数学运算,如时间的计算、食材的配比等。
这个案例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案例五:环保志愿者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环保活动,让学生担任志愿者,统计垃圾的数量和分类情况。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这个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生活化教学案例的实践,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技能。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成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
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可以以“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如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24点”、“数独”等数学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强化生活应用,培养实践能力(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它们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如制作几何图形、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3)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解题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融入生活元素,丰富教学内容(1)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引入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统计学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来引导学生
学习数学。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
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分析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和方法,并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生
活化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
实际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
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通过生活化
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例如通过
购物、旅行、竞赛等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十九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
指出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的预备,最好的教育应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在此基础上,他倡导“从做中学”的原则,让学生在活动和经验中学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杜威的理论指导下,又进行了修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指出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义,而实际生活又是教育的中心,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陶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唯有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能有真知。
从而点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兴趣,学和做无法同步发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学与用分离,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割裂开来。
而在传统教育的方式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教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因此,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生长点。
新的课程改革全力构建生活化的课程结构,力求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课程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回归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
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获得数学的理解”。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强调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真正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教材中主题图买票、赛车、爬山等,就是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的再现。
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因此这些非常宝贵的可利用资源,一定要充分地利用。
如在人教版第六册中有这样一道题: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
票价:成人10元,学生5元,团体(10人以上)6元。
算一算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让学生自由列式计算。
答案有:(1)10×3+5×50=280(元)
(2)6×53=318(元)
(3)10×6+43×5=275(元)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讨论怎样买更省钱。
如果是3名学生和50名老师,怎样买票会更省钱呢?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生活情境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小数”这部分知识时灵活处理了教材,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小数的认识虽是新授知识,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
因此,在课前我收集了许多超市的广告纸。
在上课开始,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观察,说出商品的价格,随机板书,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还有小数。
最后,我又出示了自己收集的一些带有小数的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小数的读法,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又如,教学“厘米、米的认识”时,对于这些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是不清晰的。
教师可以从比高矮的实际事例入手,使学生明白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
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感知了厘米、米的长短及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运用。
在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的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是极有益处的。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
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是必然的,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数学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中。
例如,学习了“平均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隐藏的危险”活动:小明跟同学去游玩,遇到一个小河,小河的水平均深度是1.2米,小明的身高是1.5米,请问小明过河有危险吗?学生凭借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均数的理解,认为小明可能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2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2米,有些地方会超过1.5米,这对于不会游泳的小明来说就会有危险。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期望值”,从而深化了对平均数的认识。
再如,在学习了“统计图”后,可以让学生到各自邻居家调查上个月的用电情况,并根据各户的用电量制成条形统计图,再在班上汇报交流。
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
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在班内汇报交流,也是数学交流提高过程。
例如,学习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多少利息。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他们学习,鼓励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它必将更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