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
.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罪行的回去。
.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大渍败。
.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国民党内外政策重心的改变,以及豫湘桂战场的溃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皖南事变以及中共中央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的斗争,培养学生对此分析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周恩来、叶挺以及广大人民在皖南事变前后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争取维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斗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
到,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始终维护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必然会导致其政治上的孤立。
二、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
重点
皖南事变。
难点
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
解决办法
.皖南事变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即可。重点是掌握产生的原因,这与国民党政策重心的改变具有直接关系。其次,应重点了解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同时,也争取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和中间人士,推动和维护了全民族的抗战。
.蒋介石集团这一时期表现为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比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蒋介石集团的反共人民的根本立场没有变,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和对国民政府的政治诱降没有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武力量日益壮大发展,全国各阶层人民抗日的斗争和要求,国际上英美也不支持蒋介石把主要力量
用于反共,所以蒋介石集团的态度呈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状况,呈现出两面性的特征。
三、课时安排
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有关皖南事变的视频资料。
.《豫湘桂战役形势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列表:国民党政府自九一人事变抗战以来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讨论: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时,中共中央的对策有哪些?为什么说是正确的?
六、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述: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和执行的路线;皖南事变的前因后果;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及对其破坏抗战罪行的回击;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简单状况;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
.使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变的原因、影响;豫湘桂战役溃败的原因。
.使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争取维持国共合作
局面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斗争和努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的中流抵柱作用。
整体感知
本节主要内容是讲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及其表现。由于国民党的阶级本质的内因和日本诱降政策,共产党抗日力量的壮大的外因,导致了国民党政策的重要转变。1939年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反共的反动方针,反映出国民党“反共”、“独裁”的两个基本政治立场。
蒋介石集团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积极反共,但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发展,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皖南事变就是这一政治态度的反映。
国民党在政治上,坚持独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在经济上,四大家族的侵吞,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打击,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
提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侵华战略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强调指出,日寇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使国民党内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建立了汉奸傀儡政权;而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其抗战意志也大为动摇,内外政策逐渐变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反动方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内外政策转向反共为主,但不敢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破裂的原因。日寇的政治诱降政策和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是内外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日益壮大和发展,决定了蒋介石集团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战,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
同时指出1939年的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
.中国共产党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
在国民党的反动方针指导下,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活动,掀起反共高潮,犯下了严重罪行。为了粉碎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又顾全抗日大局,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大口号,以斗争求团结,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皖南事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事变过程。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集团两面政策的集中表现,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阴谋,维护了统一战线。
蒋介石集团制造皖南事变,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路线,造成了严重后果,一方面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另一方面,中间派、民主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而日益倾向共产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其的不满。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的孤立,说明这一政策从根本上违背了民族大义和抗战大计,是不得人心的。因此,也必然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首先指出日本在抗战后期向华中、华南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局部进攻,目的是想逼迫国民党政府尽快投降,结束中国战场战争,以便发动太平洋战争扩大侵略。
发动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不利局面下,为援助南洋孤军,作垂死的挣扎。
指出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与抗战初期的失败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执行片面路线而导致的,后者是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