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获奖作品

合集下载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标题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标题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标题
《寻访红色足迹,追寻心中那抹红》
有一次,我去参观了我们当地的一个红色纪念馆。

那可是个特别的地方,一进去,就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

我记得那天阳光特别好,照在纪念馆那庄严的建筑上,好像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光辉。

我怀着有点好奇又有点激动的心情走进去。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古老的照片和文物。

我凑近了仔细地看,一张照片上是一群战士,他们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好像什么困难都不怕。

还有一把破旧的军刀,刀把都磨损了,我仿佛能看到它当年在战场上砍杀敌人的样子。

我在一个展柜前停了下来,里面是一本泛黄的日记本。

我小心地翻开,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迹,想着当年写下这些字的战士有着怎样的心情。

上面写着一些战场上的事情,虽然简单几句话,但我能感受到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我慢慢地在各个展厅里走着,看着那些红色的足迹被一点点展现在眼前。

那些英雄们的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播放。

我想象着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背影,那种勇敢和无畏让我佩服不已。

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阳光依然灿烂,可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这次寻访红色足迹的经历,会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提醒我要珍惜现在,努力奋斗,让那抹红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会经常想起那次的经历,想起那些红色足迹所承载的故事和精神,它们将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作文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作文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作文《寻红色足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有许多红色的足迹,那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了一个博物馆。

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把旧旧的枪,听讲解员叔叔说,这把枪曾经跟着红军战士打了好多胜仗。

战士们拿着它,不怕危险,勇敢地和敌人战斗。

还有一张照片,上面是一群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战士,但他们的眼神却非常坚定。

他们走过了高山,穿过了草地,就是为了让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些红色的足迹,让我知道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这一切!《寻红色足迹》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说一说我寻找红色足迹的故事。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老革命家的故居。

那房子很旧很旧,但是充满了神秘。

走进屋里,我看到了一张旧桌子,上面摆着一盏油灯。

妈妈说,以前的革命者就是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写着重要的文件,为了大家的未来努力着。

在院子里,还有一个石磨。

爸爸告诉我,当年他们自己动手磨粮食,条件特别艰苦。

这些红色的足迹让我明白了,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有了那些勇敢的人,才有了现在的美好。

我们要记住他们,也要努力让未来更美好!《忆峥嵘岁月》小朋友们,让我来给你们讲讲那些峥嵘岁月的故事。

以前呀,我们的国家遇到了很多困难。

敌人来欺负我们,但是有很多勇敢的叔叔阿姨站了出来。

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小战士,他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大,但是特别勇敢。

他跟着大部队一起走,不管多累都不放弃。

饿了就吃草根,渴了就喝河水。

还有很多女战士,她们也很厉害,不怕吃苦,和男战士一样勇敢战斗。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快乐的生活。

《忆峥嵘岁月》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日子里,有很多让人难忘的事情。

比如说,在长征的时候,战士们要爬雪山、过草地。

那雪山可高可冷啦,好多战士的脚都冻坏了。

草地里还有沼泽,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有个叫董存瑞的叔叔,为了打败敌人,他拿着炸药包,牺牲了自己,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寻访红色的足迹咯……”我哼着自己改编的小曲儿,踏上了这充满意义的旅程。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地方是本地的一个革命纪念馆。

哇哦,刚一进去,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墙上挂着一幅幅黑白照片,照片里的战士们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眼睛里都透着坚定的光。

我凑到一张照片前,照片里的战士扛着枪,枪杆都快比他高了呢,我心想:“这小哥哥可真厉害,那么小就去打仗啦。

”旁边的讲解员叔叔看我好奇的样子,笑着说:“小朋友,他可不小了,在那个时候,很多十几岁的少年都已经是英勇的战士了呢。

”我吐吐舌头,心里满是敬佩。

再往前走,就看到玻璃展柜里摆放着一些锈迹斑斑的武器。

有大刀,那大刀的刀刃看起来还是有点吓人的,我想这要是在战场上挥舞起来,肯定虎虎生风。

还有那些长枪,我试着想象战士们拿着它们冲锋陷阵的样子。

突然,我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东西,像个铁疙瘩,我指着问:“叔叔,这是什么呀?看起来好丑。

”叔叔走过来,耐心地告诉我:“这是土制手榴弹呢,虽然它没有现在的手榴弹那么精致,但在当时可是很厉害的武器,不知道帮战士们炸掉了多少敌人的碉堡。

”我听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这么有本事啊。

从革命纪念馆出来,我们又去了一个老革命家的故居。

那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看起来都有好多好多岁了。

走进屋里,一切都很简陋,一张小小的木床,床边放着一双破旧的布鞋。

我忍不住穿上试了试,好挤脚啊,而且鞋底硬邦邦的。

我心想:“老革命家们就穿着这样的鞋子走那么多路,打那么多仗吗?”我对他们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在屋子里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

我好奇地翻开,虽然有些字我都不太认识,但是我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种力量。

那一定是老革命家的日记或者是作战笔记之类的。

我轻轻地合上本子,仿佛看到老革命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战斗计划,或者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寻访红色足迹征文之欧阳文创编

寻访红色足迹征文之欧阳文创编

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游陆房战斗旧址有感肥城市安站镇贺庄小学六年级:李俊泽指导教师:辛翠玲早就听说上世纪,在我的家乡肥城市安站镇的陆房山上上,发生过一场八路军与日伪军的生死决战。

趁着周末,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陆房,来寻访老一代革命军人浴血奋战过的战场。

昔日的战场已经遥不可寻,只有座座山头在昭示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腥风血雨。

习习秋风中,我坐在山顶,俯视着周边安详宁静的村庄、梯田,听着爸爸妈妈给我讲述陆房战役,思绪飘到了七十多年前。

1939年3月中旬,八路军第115师师部率第686团进入泰(山)西地区,同八路军津浦支队和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巩固与扩大了泰西抗日根据地。

5月初,日军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从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宁阳等17个城镇,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百余辆,火炮百余门,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2至8日,日伪军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日向肥城、宁阳实施向心推进。

10日,第115师代师长陈光令山东纵队第6支队为前导,第686团掩护师部及地方机关向西南方向突围。

第6支队顺利突围后,师部、第686团行进中在汶河南岸与敌军遭遇,乃转而北上,向大峰山区转移未果。

11日拂晓,一一五师师部、鲁西地委、泰西特委、第686团及津浦支队等共3000余人,被日军合围在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

11日晨。

日伪军在炮火准备后全线发起进攻。

一一五师部队以猛烈炮火打退日伪军数次进攻,坚守住了阵地。

午后,日伪军调整部署,集中兵力猛攻第686团坚守的主阵地肥猪山、牙山等多处制高点,第686团英勇奋战,在全天共击退日伪军9次冲击。

在陆房地区的其他方向,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也打退日伪军多次冲击。

黄昏,日伪军停止攻击。

22时许,一一五师部队利用夜暗,分路突围:第686团掩护师部、津浦支队掩护鲁西地委、泰西特委;分别从西南和南方向跳出了包围圈。

至12日凌晨,全部突出包围圈,胜利到达东平县无盐村。

寻访红色足迹优秀征文

寻访红色足迹优秀征文

三一文库()〔寻访红色足迹优秀征文〕南京大屠杀、9.18事变、卢沟桥事变、百团大战······在这血流成河的历史里,有我们的屈辱,也有我们的奋起反抗,还有我们扭转乾坤的勇气和毅力。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寻访红色足迹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祖国呀,你到底经受了多少的折磨,经受了多少耻辱,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安宁!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自己的祖国母亲不被别人欺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10月1日是一个神圣的日子——伟大祖国的生日即将来临。

在这神圣的时刻,我们一起去寻找那“红色”的足迹。

我们来到大山里寻找,大山告诉我们:“这里的花儿这样红,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

”我们去海边寻找答案,大海告诉我们:“海水这样蓝,是因为烈士们的热血化作了碧涛。

”我们仰望天空,天空告诉我们:“一只只雪白的和平鸽飞过,那是烈士们不朽的灵魂,在守望和平。

”我们在大山里细细的寻找,我们看到了正在吃草的牛儿,这使我们想到了我们的小英雄王二小。

那机智勇敢的王二小沉着冷静的把敌人领进了埋伏圈,可怜我们的王二小为了众多乡亲们的安全,残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茂密草丛告诉我们:“那是我们的抗日英雄邱少云所趴过的地方,他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隐藏在这里的大部队,靠着他那惊人的毅力,在熊熊大火中一动不动,被活活烧死了”;一座座陡峭的山峰告诉我们:“那是我们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完成了部队交给他们的任务后,为了不暴露大部队的行踪,他们吧敌人带到了悬崖边,在打光了所有的弹药之后,他们宁死不屈,英勇的跳下了万丈悬崖。

”在这里,到处都是烈士们留下的“红色”的足迹。

我们在大海边细细的寻找,我看到了一个个红色的贝壳,我想,那是不是被战士的鲜血染红的呢?这使我们想到了被敌人在海边残忍杀害的江姐,江姐是那那样的坚强,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她忍着剧痛,也不告诉日本人部队的秘密和行踪,宁死不屈;看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好像在诉说着小英雄雨来和小兵张嘎的故事,他们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主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的痛恨日本鬼子,他们水里来,水里去,用自己的行动,积极的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对抗战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招贤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宋晓美

招贤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宋晓美

难忘的一天
招贤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大队长宋晓美
今天是难忘的一天,因为我们参观了招贤镇“红色群落”教育基地。

上午第一节课后,我们在学校门口集合,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向招贤镇“红色群落”教育基地前进,很快我们到达了招贤镇“红色群落”教育基地的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本色”两个大字,我心中不禁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我们中国少先队是建设祖国的后备军,要沿着中国共产党的足迹继续前进。

踏着红色足迹,我们开始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阿姨的指导下,我们了解了“建国前老党员”的光辉事迹,和为国为人民的本色精神,观看后,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撼,同时又敬佩万分。

我们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要像建国前老党员这些爷爷奶奶一样,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在一楼大厅庄严地举起了右拳,重温了入队誓词:“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这是难忘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继续跟党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招贤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樊雨菲

招贤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樊雨菲

怀望历史憧憬未来
招贤镇中心小学少先队五.(3)中队长樊雨菲到招贤镇“红色基地”参观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正好我们学校少先大队组织了这次学习参观,于是一大早我们就一路欢笑来到了目的地。

招贤镇“红色基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人都来参观过。

我们首先参观了建国前老党员红色群落,走进大门口抬眼望去,“本色”两个大字映入眼帘,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参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住处时,我深深地感到,艰苦朴素是他们践行的准则。

辅导员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多么优越啊,大家都应该珍惜美好的生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牢记呀!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建国前老党员的光辉事迹,在战争年代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凭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挽救中国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是革命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有对历史岁月的尊敬,有对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感慨,更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决心从这一刻起,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后去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

寻访红色足迹四年级作文“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中就充满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这不,这个周末,我就踏上了寻访红色足迹之旅。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当地的一个革命纪念馆。

刚到门口,我就被那庄严肃穆的气氛给镇住了。

那大门就像一个严肃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里面的故事。

走进纪念馆,哇,里面的东西可真多啊!墙上挂满了一幅幅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看起来都瘦瘦的,但眼神特别坚定。

我凑到一张照片前,上面是一群战士拿着简陋的武器,站在一个破破烂烂的阵地上。

我心想,他们就用这些武器和敌人战斗吗?这也太不容易了吧。

爸爸看到我皱着眉头,就笑着说:“儿子啊,可别小瞧这些武器,当年的战士们就是靠着这些‘家伙事儿’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呢。

”我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把生锈的大刀。

这大刀看起来沉甸甸的,我试着拿起来,好重啊,我两只手都差点拿不住。

我想象着当年的战士们挥舞着这大刀冲向敌人,那得有多勇敢啊。

我对爸爸说:“爸爸,拿着这大刀打仗肯定超级累,那些战士是不是都有很大的力气啊?”爸爸摸摸我的头说:“那时候的战士们都是靠着一股信念在战斗,有了信念,就有无穷的力量。

”再往前走,有一个复原的战争场景。

小小的屋子里,几个穿着破旧军装的蜡像战士正趴在窗口,端着枪向外瞄准。

我好奇地趴在旁边,透过那小小的窗口向外看,仿佛看到了敌人正疯狂地扑过来。

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感觉有点害怕呢,他们当时肯定更害怕吧?”妈妈说:“他们也会害怕,但是为了胜利,为了让咱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把害怕都抛到脑后了。

”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自己就像经历了一场时空之旅,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

我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真是来之不易啊。

我以后可不能挑食了,要珍惜每一粒粮食;我也要好好学习,不能总是想着玩游戏。

我要像那些革命先辈一样,有坚定的信念,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

这次寻访红色足迹可真是太有意义了,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呢。

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作品

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作品

红色故事大赛一等奖作品
《英雄的传承》
嘿,你们知道吗?在咱这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故事。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有个小村庄叫杏花村。

村里有个年轻人叫大牛,他呀,那可是个机灵又勇敢的小伙子。

有一天,日本鬼子突然闯进了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村民们都吓坏了,这可咋办呀!
“咱不能就这么让鬼子欺负了!”大牛咬着牙说。

他和村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商量着,要和鬼子干一仗。

他们偷偷地收集武器,准备给鬼子一个狠狠的教训。

“咱能行吗?”有人担心地问。

“咋不行?难道眼睁睁看着咱的村子被毁掉?”大牛反问。

说干就干,在一个夜晚,大牛他们埋伏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

当鬼子出现时,他们猛地冲出来,和鬼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大牛拿着大刀,左劈右砍,就像一头勇猛的狮子。

“杀啊!”大牛喊着。

“大牛,小心!”同伴喊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鬼子被打跑了,可大牛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他们的事迹却在村子里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这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吗?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咱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就是这些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吗?咱可不能忘了他们啊!
现在,每当我想起大牛他们的故事,我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咱也要像他们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为了咱的国家和人民,努力奋斗!你们说,是不是?。

年小学生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400字

年小学生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400字
一进小门,你便可以看见修整地整整齐齐的两排大树;过道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等;灰白色的过道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使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你往前走,肯定会看见一扇古典而有风格的门竖立在你的眼前,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陈列柜,里面放着革命先辈们用过的战争武器和一些简陋的生活用品,如:土炮、手枪、长枪、大刀、长矛、文件包、棉被、衣物、煤油灯每件都配有文字说明,每件都有一可歌可泣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让所有去参观过的人都能感觉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万苦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再上二楼,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住过的房间,里面简陋极了!只有一张木架床和一张桌子,桌上放有一盏小煤油灯、一枝毛笔,就在这房间里毛主席写下了一首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风,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到了晚上,江滨路更是美丽!五彩的灯光照射在地面上,河面上倒映着一轮明月。一阵风吹来,水面好似被打破了先前的宁静,泛起了点点微波
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上杭是座美丽而又富饶的城镇,虽然它不像上海那样五彩缤纷,也不像北京那样璀璨夺目,但它在我心中,永远是最美丽的。
上杭,我的家乡,我爱你!
小学生寻访红色的足迹征文
我的家乡位于有红色土地之称的福建省上杭县,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它孕育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哺育着我们的成长。接下来,就随我来尽情领略这风景优美的红色土地吧!
中国优秀旅游县,我们上杭属其中之一,红色之旅有:上杭临江楼、古田会议址、蛟洋文昌阁、才溪光荣亭等。就说我们上杭的临江楼吧!这座楼座落于南门大桥桥下,它是一座两层的小楼,装饰没有故宫的华丽,也没有苏州园林的秀美,但是它透着一股浓郁的历史沧桑。

2024年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2024年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

2024年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记录类)1.作品名称:《长征路上的足迹》作品描述:这张照片记录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性时刻。

照片中,红军士兵们满脸沧桑,步履艰难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背负着沉重的行李。

他们的脚下留下了一条条清晰的足迹,象征着他们曾经走过的艰苦道路和伟大的奋斗历程。

这张照片饱含着对长征精神的敬意和致敬。

2.作品名称:《百年老屋》作品描述:这幢百年老屋位于中国西南一些古老的乡村。

照片中,老屋艳丽的墙壁已被岁月凿刻得斑驳,屋檐上的琉璃瓦也已残破不堪。

然而,老屋仍然屹立在原地,透露出深深的历史气息和沧桑感。

这幢老屋见证了一代代人的生活、悲欢离合,也是这个乡村的文化象征。

这张照片借助摄影的力量,将这幢老屋的美和历史感传达给观众。

3.作品名称:《天空之城》作品描述:这是一张拍摄于中国西南高山之巅的天景照片。

照片中,壮丽的雪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在远处,可以看到白云朵朵,如同漂浮在天空中的城市。

这张照片的构图恰到好处,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天空之中,感受到了高山的雄伟和天空的辽阔。

这个作品通过摄影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

4.作品名称:《林间漫步》作品描述:这张照片捕捉了中国南方一些山村的宁静景象。

照片中,一名老者手拄拐杖,在林间漫步,身后是繁密的树林和风景如画的山水。

他悠闲自在的步伐和平静的表情,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这张照片通过记录村中老者的生活场景,传递了宁静、和谐以及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5.作品名称:《牧民的足迹》作品描述:这幅照片拍摄于中国西北一些边陲草原。

照片中,牧民们骑着马匹驾驭着羊群,跋涉在辽阔的草原上。

他们的身影与苍茫草原相互映衬,更凸显了大自然的恢弘和牧民的奋斗精神。

这张照片将牧民们辛勤劳作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对牧民生活方式的一种记录和致敬。

这些获奖作品通过记录和捕捉生活中的真实瞬间,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这些照片透过摄影师的镜头,将那些平凡、值得纪念的时刻永远定格下来,让人回味和思考。

年小学生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年小学生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寻访红色足迹
自从学习了优秀党员沈福才的先进事迹,我对他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般涌入心中。
今天是农历12月25日,虽然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但是这仍阻挡不了我和秦宁馨去采访沈福才爷爷喜悦的心情。下午,我俩来到一个修车铺门前,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冒着大雪,用那双冻得通红的双手装链条,他个子矮矮的,长着一头花白的头发,黑红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一双小小的眼睛流露出和蔼善良的目光,耳朵上长满了冻疮,双手也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身上穿着一件早已洗得褪了色的棉袄。这位就是貌不惊人的沈爷爷。
当沈爷爷知道我们去采访他之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让我们随意参观他的修车铺,一走进店铺,我不免有些失望,因为它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气派,相反看上去很简陋,铺子只有八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东西多得都快容不下了: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大小轮胎,螺丝、筐子角落里,一张破旧的柜子上面放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我发现电视机后面的墙上挂着两张金光闪闪的奖状,桌子上也放着两张,有了这些荣誉的映衬,原本很破旧的小铺子,在我眼中一下子比那些高楼大厦更加闪耀。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更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寻访红色足迹,实现中华复兴与民族富强!
:寻访红色足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词时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呀!要不是有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园看望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英雄。
接着我来到沈爷爷的身边说:爷爷,请问您是怎样当一名优秀党员的?爷爷一边认真地修车,一边笑着说:我是尽我自己的力量为老年人服务。简单的一句话,使我顿时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又问:那您义务修车修了多少年了?爷爷说:大约有十多年了吧!天呐!我惊呆了,爷爷十几年一如既往为老人们服务,看来他是用满腔的热血全心全意地为老人们义务修车,评为优秀党员是当之无愧的。

果里镇中心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果里镇中心小学---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寻访红色足迹——参观黑铁山有感果里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张晨旭指导教师:董洁今年暑假,父母带我去参观了抗日武装起义纪念地——黑铁山。

通过缅怀先烈,我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越发强烈。

来到黑铁山脚下,看到的是黑铁山西半山腰的建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纪念碑的样子是两支三八式步枪状,顶端连接部是一把白刃闪闪的刺刀造型。

1937年7月,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同年的12月26日,60余名抗日志士,在黑铁山脚下的太平庄,举行了著名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竖起了抗日斗争的旗帜。

起义时,全部装备只有三支步枪和8把拴着红布的大刀。

纪念碑上的三支步枪,正是那个时代起义时的三支步枪。

踏着石砌50级台阶,我们缓慢而上。

来到“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大厅迎面是“义旗从这里举起”七个镏金大字,两侧墙上是“黑铁山起义歌”和“义勇军进行曲”。

第一展厅分作“抗战爆发”、“高举义旗”两部分,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现了英勇悲壮的黑铁山起义经过及其战果。

第二展厅设“日军暴行”、“军民鱼水情”、“从黑铁山走出的将领们”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四部分,以图片和实物再现了峥嵘岁月。

目睹侵华日军在淄博制造血案的滔天罪行,令我义愤填膺;从黑铁山走出的英雄儿女们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令我肃然起敬;拜读徐向前、杨成武等领导人和当年起义老战士为纪念馆题写的墨宝,令我激情满怀。

参观完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纪念壁的前面。

纪念壁正面上额,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烈士永垂不朽”,两边写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壁心是黑铁山起义英烈谱,镌刻着1937年12月参加黑铁山起义、牺牲时担任营级以上职务的56名著名英烈的事迹。

庄严肃穆的纪念馆,雄伟的纪念碑、纪念壁前,我们无不肃然起敬。

回首仰望,再见了,各位英雄。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浴血奋战换来的。

你们的业绩与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奋斗不息。

访红色地标,赞不朽精神比赛800字作品

访红色地标,赞不朽精神比赛800字作品

标题:访红色地标,赞不朽精神我曾踏足于那片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土地,那是由无数的英雄儿女用生命与信仰铸就的历史丰碑。

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些激昂的岁月。

那是一个红色的地标,一个铭刻着中国革命历程的地方。

在那个特殊的地方,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贫穷与压迫中,奋起反抗,为了理想与信仰,前赴后继。

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困苦与磨难中,坚守初心,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不屈不挠。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

走进那些庄严的建筑,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那些陈旧的物件,那些泛黄的照片,那些充满力量的标语,都在默默地讲述着那个时代的英勇与伟大。

我似乎能够听到那些英勇的呐喊,感受到那些坚定的眼神。

他们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是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的。

我在那片土地上停留了许久,深深地被那种精神所打动。

我看到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看到了他们的团结与奉献。

他们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他们的精神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源泉,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那片红色的土地是我心中的圣地,那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种信仰的寄托。

每次回想起那片土地,我都会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敬仰。

我为我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骄傲,我为我的民族有这样的精神而自豪。

红色地标是历史的见证,是精神的象征。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那段历史,珍视那种精神。

我们要将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要将那种团结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赞美那片红色的土地,赞美那些英勇的英雄儿女。

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他们的信仰是坚定的。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坚守我们的信仰,发扬我们的精神。

让我们一起,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更加繁荣的祖国,奋勇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寻访红色足迹的调查报告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10级营养3班
杜芸慧
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念
关于招远红色足迹的调查报告
★参加者:10营养3 杜芸慧★主题:寻访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念
★时间:2011年7月★地点:山东省烟台招远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红色金都
“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

当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当日本地震落下帷幕。

当动车事故渐渐平息。

看似平静的世界却仍有着激烈的战斗,每天都有人死于战乱。

就如同当年。

但是记忆不会随着死亡消失。

那些刻骨铭心的画面我们不会忘记。

62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战乱,开始了新的纪元。

今天,人们对于历史还记得多少呢?
如今大多数人对“红色”这一词语并不陌生,也容易联想到革命一词。

但是仍有许多人对“红色文化”只有个模糊的概念。

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现在再提“红色精神”,很多人都是不屑。

极少数的青少年会去看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电影与书籍。

对于课本上的历史都不愿意学习,更不用提关心身边的红色事迹了。

对于我的家乡招远,我也简单的对这里的红色足迹做了一些调查 招远的黄金争夺战
当年,中共胶东特委为争夺招远的黄金
资源与日伪汉奸进行的殊死搏斗,让我
们一起探寻这段尘封的历史
玲珑金矿曾密布日军炮楼
招远盛产黄金,是中国第一个年产万
两黄金的县,当年不幸沦陷在日寇手中。

据招远市《黄金志》记载:“七·七”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小川支队,于1939年2月27日武装占领了招远城,翌日又占领了玲珑金矿,之后成立了“北支那开发公司”,开始了对黄金资源的疯狂掠夺。

为加强对玲珑金矿田的封锁,在方圆不到五华里的矿区范围内,日军驻扎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在四周山上修筑了七座炮楼,在中心矿区围架起三层电网和铁蒺藜,在矿区唯一的通道上设立了三道岗哨。

金矿驻在地的大、小蒋家村,许多百姓被逐出家园,一个伪军连和一个机枪连进村占驻。

周边的大园、九曲、台上和欧家夼等村,也均设立了日、伪军据点。

玲珑金矿,被日寇围守得水泄不通。

灵山创办第一座“红色金矿”
为了虎口夺金,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

在其领导下,矿工们和日本鬼子及伪军进行了机智
的斗争:有时用烂石头换下高品位金矿石,有时干脆在井下将矿石砸碎带出来,甚至出现“同一座矿山,鬼子在南边掘进,中共在北边挖洞”的状况。

1938年,中共胶东特委率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创建了蓬黄掖招抗日根据地。

当年7月,在招远九曲成立了“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9月又在灵山成立了“灵山采金委员会”。

通过创办秘密金矿,组织地方武装伏击日寇的运矿车、运金车等方式,破坏敌人的正常生产。

同时,秘运矿石到我党控制的炼金厂,再将成品金通过地下交通站运往延安。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招远人民为我党我军贡献黄金多达数十万两。

仅1940年,工会书记苏继光和陈文其等人,就秘送黄金至延安达2万多两。

对这一独灼荣光的历史壮举,当年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都赞叹不已,感谢招远人民所做的特殊贡献。

招远革命烈士陵园
招远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招远市的西部,里面安葬着无数的英雄,这里安静肃穆。

烈士碑
安葬在陵园的烈士
老革命战士
在这个遍地藏金,以拥有全国最大的黄金矿田和全国最高的黄金产量而被誉为"中国的金都";在这个"龙口粉丝"的发祥地和主产区,以生产优质的粉丝而被世人称为"银丝之乡";在这个最早引种日本红富士苹果的地方,以产量高,果质好而被称为"中国红富士之乡",也有很多的革命英雄。

迟浩田 1945年7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

1944年至1947年任胶东区招远县齐山区中队文书,1973年至1977年任北京军区副政委,《人民日报》社负责人、副总编辑。

1977年至1987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82年免兼职),济南军区政委。

1987年至1992年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

1992
年至1995年任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1995年至1997年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1997 年至1998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1998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王瑞林山东招远人,上将军衔。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1月在胶东北招县政府教育训练班学习。

1946年2月任北招县小学教师。

1946年7月参军,任胶东军区北招县独立营战士、文书。

1947年4月为胶东军区机要训练队学员。

1947年10月任东北军区机要处参谋。

1949年11月任政务院机要处办报员、副股长。

1952年9月任邓小平副总理处机要秘书。

1956年9月邓小平总书记处秘书。

1967年8月在中央办公厅学习班学习、“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4月任邓小平副总理处秘书。

1976年8月任总参谋部动员部装备处参谋。

1977年3月任邓小平同志处秘书。

1978年1月任邓小平同志办公室主任。

1983年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军委纪委书记。

1992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林虎山东招远人。

1938年参加八路军。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毕业于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

后任东北军区航空处飞行队飞行员、空军混成旅飞行大队大队长。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团长。

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

后任军区空军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空军师长。

1958年指挥部队空战,一次击落台湾空军飞机两架、击伤一架。

后历任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军长、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副司令员。

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曾获三级解放勋章。

这些是在战争中战绩累累的名将。

当然,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老革命战士,他们在战争中拼过命,洒过热血,下面介绍的这位是我的爷爷,杜仲春。

解放战争中的一名战士
子弹的痕迹
苦让我们更好的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