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十年新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 并存的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 化。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表现两点:文学 多元化;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 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 年代文学。
第一编 二十年代中国文学 (1917—1927)
就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忠实于原作方面,是不 能不首推周氏兄弟的。(阿英)
3.小说创作的繁盛 小说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初步应用西方表现形式; 第一、三人称限制叙事已受重视; 有了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意识; 脱离单纯的故事框架。
4.话剧的萌动状态 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
性艺术团体。1906年冬由 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 东京。创始人李叔同(息 霜)、曾孝谷。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第二节 “五四”初期文学理论主张
一、一个尖锐而又迫切的问题—文学现代性 1.周氏兄弟的最初解答 鲁迅概括文学的“职与用”: 使视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而涵养人
之神思,启人生之閟机。 周作人:具神思、能感兴、有美致
2.撼动“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 胡适:“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文学 才
中国戏曲研究也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王国维在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上做出卓 越贡献,《宋元戏曲考》是一部有关于中 国戏剧研究的力作。 意义:重新评价戏剧的作用,破除传统 文人轻视戏剧的谬见,提高戏剧的社会地 位。
2.异域奇葩在中国绽放 晚晴严复、林纾 包天笑、周瘦娟 周氏兄弟 晚晴翻译小说,林纾的影响虽是最大,但
二、发出全新的声音--“五四”初期代表
文学理论主张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新青年》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 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百度文库
1.音标文字运动(与洋务派文化思想联系) 洋务运动后,在外国文字拼音化影响下,
中国有人试制拼音字母,试图与汉文并行不 悖,并不代替汉字。
代表人物:厦门卢憨章“切音新法” 福建龙溪蔡锡勇“传音快字” 广东香山王炳耀“拼音字谱” 维新派:王照、劳乃宣
2.“诗界革命”和“新文体” (维新派提倡的文体革新)
能“成真正文学”。 陈独秀:新文学必须“赤裸裸的抒情写
世”。
3.确立全新整体性的文学观念 胡适:“一切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达意表
情”,“达意达得妙,表情表得好”,而且 能够
表达“高远之思想”和“真挚之情感”。 刘半农:文学为有精神之物。其精神即发
生于作者脑海中,故必须作者能运用其精 神,使自己之意识、情感、怀抱,一一藏纳 于文中,而后所写之文,始有真正之价值。
提示:白话文不完全等同于人民的口头语言
三、文学现代化趋势 1.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 为小说、戏剧争取正统文学地位 康有为: 仅识字之人,有人不读“经”,无有不读
小
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 正史
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喻,当以 小说喻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有“熏”、“浸”、“刺”、“提” 四种神力,
现代文学: 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到1949年 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 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 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 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1917到1949年,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 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 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 放的青春气息。
第一章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一节 “五四”运动开启一个时代 一、没有晚晴,何来“五四”? 1.晚清具有开放意识的知识分子 2.“五四”吹响新世界的号角
二、语言上的革新 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
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初看起来,这 都是“文的形式”——方面的问题,算不得 重要。却不知道形式和内容有着密切的关 系。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 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 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 束缚精神枷锁的镣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教师:白玉
绪论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时间定位 1.现代文学的时间定位 2.当代文学的时间定位
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特点 1.文学与人学的并重与错位 2.现实与政治的强力干预 3.传统与现代、禁锢与接纳
现代文学开始:1917年1月 《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 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 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 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 现代文学的起始。
诗界革命: 主张维新人士适应现实需要的革新愿望 代表人物:梁启超、夏曾佑、黄遵宪 新文体: 报刊杂志上论说文的文体形式
3.白话文运动 言文一致,彻底否定传统文言文的正统地
位,把与人民口头语言更加接近的白话文提 高到正宗地位,使其成为现代书面语言的主 要形式。
优势:自由接纳人民口头语言优秀成分; 接纳外来语言新词汇; 为创造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和 语法词汇提供最大自由空间。
与“新民”关系最大:“欲新一国之民,不 可不
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 说;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意义:把小说提高救亡图存的高度来认 识,不仅推崇小说的社会作用,而且亲自 创作政治小说,大大推动晚清小说繁荣, 随之,小说理论研究和中外小说作家作品 研究文章也多起来了。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1月《新青年》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3.双簧戏 《新青年》4卷3号 钱玄同《文学革命之反响》(化名王敬轩)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 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 年代文学。
第一编 二十年代中国文学 (1917—1927)
就对文学的理解,以及忠实于原作方面,是不 能不首推周氏兄弟的。(阿英)
3.小说创作的繁盛 小说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初步应用西方表现形式; 第一、三人称限制叙事已受重视; 有了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意识; 脱离单纯的故事框架。
4.话剧的萌动状态 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
性艺术团体。1906年冬由 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 东京。创始人李叔同(息 霜)、曾孝谷。
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第二节 “五四”初期文学理论主张
一、一个尖锐而又迫切的问题—文学现代性 1.周氏兄弟的最初解答 鲁迅概括文学的“职与用”: 使视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而涵养人
之神思,启人生之閟机。 周作人:具神思、能感兴、有美致
2.撼动“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 胡适:“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文学 才
中国戏曲研究也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 王国维在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上做出卓 越贡献,《宋元戏曲考》是一部有关于中 国戏剧研究的力作。 意义:重新评价戏剧的作用,破除传统 文人轻视戏剧的谬见,提高戏剧的社会地 位。
2.异域奇葩在中国绽放 晚晴严复、林纾 包天笑、周瘦娟 周氏兄弟 晚晴翻译小说,林纾的影响虽是最大,但
二、发出全新的声音--“五四”初期代表
文学理论主张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新青年》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 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百度文库
1.音标文字运动(与洋务派文化思想联系) 洋务运动后,在外国文字拼音化影响下,
中国有人试制拼音字母,试图与汉文并行不 悖,并不代替汉字。
代表人物:厦门卢憨章“切音新法” 福建龙溪蔡锡勇“传音快字” 广东香山王炳耀“拼音字谱” 维新派:王照、劳乃宣
2.“诗界革命”和“新文体” (维新派提倡的文体革新)
能“成真正文学”。 陈独秀:新文学必须“赤裸裸的抒情写
世”。
3.确立全新整体性的文学观念 胡适:“一切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达意表
情”,“达意达得妙,表情表得好”,而且 能够
表达“高远之思想”和“真挚之情感”。 刘半农:文学为有精神之物。其精神即发
生于作者脑海中,故必须作者能运用其精 神,使自己之意识、情感、怀抱,一一藏纳 于文中,而后所写之文,始有真正之价值。
提示:白话文不完全等同于人民的口头语言
三、文学现代化趋势 1.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 为小说、戏剧争取正统文学地位 康有为: 仅识字之人,有人不读“经”,无有不读
小
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 正史
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喻,当以 小说喻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有“熏”、“浸”、“刺”、“提” 四种神力,
现代文学: 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到1949年 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 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 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 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1917到1949年,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 20年代文学。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 蒙。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 放的青春气息。
第一章 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第一节 “五四”运动开启一个时代 一、没有晚晴,何来“五四”? 1.晚清具有开放意识的知识分子 2.“五四”吹响新世界的号角
二、语言上的革新 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
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初看起来,这 都是“文的形式”——方面的问题,算不得 重要。却不知道形式和内容有着密切的关 系。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 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 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 束缚精神枷锁的镣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教师:白玉
绪论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时间定位 1.现代文学的时间定位 2.当代文学的时间定位
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特点 1.文学与人学的并重与错位 2.现实与政治的强力干预 3.传统与现代、禁锢与接纳
现代文学开始:1917年1月 《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 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 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 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 现代文学的起始。
诗界革命: 主张维新人士适应现实需要的革新愿望 代表人物:梁启超、夏曾佑、黄遵宪 新文体: 报刊杂志上论说文的文体形式
3.白话文运动 言文一致,彻底否定传统文言文的正统地
位,把与人民口头语言更加接近的白话文提 高到正宗地位,使其成为现代书面语言的主 要形式。
优势:自由接纳人民口头语言优秀成分; 接纳外来语言新词汇; 为创造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和 语法词汇提供最大自由空间。
与“新民”关系最大:“欲新一国之民,不 可不
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 说;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意义:把小说提高救亡图存的高度来认 识,不仅推崇小说的社会作用,而且亲自 创作政治小说,大大推动晚清小说繁荣, 随之,小说理论研究和中外小说作家作品 研究文章也多起来了。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1月《新青年》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3.双簧戏 《新青年》4卷3号 钱玄同《文学革命之反响》(化名王敬轩)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