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637a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2.png)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嘿,亲爱的同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这可是个大工程,咱们要一步步来,争取做到既严谨又有趣味。
下面就是我的思考过程,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咱们得明确一下“双随机、一公开”的定义。
简单来说,就是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分配检查人员,检查结果公开透明。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公平公正,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好了,下面进入正题。
一、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确保监管工作规范、高效、透明。
2.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强化企业自律,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二、工作原则1.公平公正:确保随机抽取的公正性,避免人为干预。
2.依法依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开展监管工作。
3.动态调整:根据监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随机抽取的比例和频次。
4.公开透明: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监管任务、检查范围、检查频率等。
2.建立检查对象库:将监管范围内的企业纳入检查对象库,实行动态管理。
3.建立检查人员库:将具备检查资质的人员纳入检查人员库,实行动态调整。
4.随机抽取检查对象:根据监管任务和检查频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
5.随机分配检查人员:将抽取的检查对象与检查人员匹配,确保公平公正。
6.开展检查工作:检查人员按照检查方案,对企业进行检查。
7.公开检查结果:检查结束后,及时向社会公开检查结果。
8.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要立即进行整改,确保合规经营。
9.持续监管:对检查对象进行持续监管,确保监管效果。
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管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确保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3.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4.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率。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014e1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3.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注重监管的随机性和公开性,打破了传统监管单一的、垄断的模式。
传统监管往往是由政府部门派人到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一旦企业知晓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就容易采取措施掩盖问题,形成“官防不胜私”,导致监管失效。
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下,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都是随机抽取的,不受任何行政干预,有效避免了监管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监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监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一方面增加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激励了企业主动自律,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种随机性和公开性的监管模式,使得监管更加公正、透明和科学,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动态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传统的定期检查模式存在周期性过长、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无法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情况,也无法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监管策略。
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下,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的随机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高监管效率和科学性。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下,通过加强监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良好的监管合力。
传统监管模式下,监管结果往往是由政府部门单方面决定和执行的,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很难了解监管的真实情况,也无法有效地对监管行为进行监督。
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下,监管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监管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监管中的问题,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的监管格局。
加强公开和透明也可以提升市场主体的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安次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安次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fdea7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8.png)
安次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安次区围绕“放管服”商事制度改革,从2017年初开始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取得了一定成绩。
4月份省政府督导组督导检查时,相关工作获得好评。
5月初,市政府通报各县(市、区)双随机工作情况,安次区为良好。
一、主要做法一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年度监管工作。
3月23日召开了安次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区2018年度双随机工作。
主管副区长马洪涛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后,通过以会代训形式,组织参会人员进行了第一次“双随机、一公开”培训,并通过邮箱将培训内容下发各单位学习。
6月7日组织召开安次区“双随机、一公开”落实不到位问题清理整改暨工作部署会,向各成员单位明确了“回头看”工作重点。
各成员单位按要求召开了本部门相关工作会议。
二是制作下发了工作文件。
区政府办下发了《安次区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2018】29号)和《安次区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18】55号),文件均已在区政务网公示。
截止目前,区双抽办下发与双随机工作有关文件13个,用于指导各成员单位规范有序地开展双随机监管工作。
三是认真组织开展随机抽查。
2017年完成“一单两库一细则”(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对象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抽查工作实施细则)基础性工作建设,并探索开展了跨部门联合抽查。
2018年,在去年基础上,对“一单、两库、一细则”进行了动态调整管理,并按照工作方案、年度计划展开随机抽查,进一步走入规范运行。
今年上半年,各部门共完成35次本部门随机抽查,5次跨部门联合抽查(其中1次通过“河北省双随机与双告知综合系统”平台完成)。
涉及检查事项60多项,参与执法人员数量达70多人,共检查主体数量342户次。
9个部门将检查结果通过区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其他单位均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本系统网站或局内公示栏对结果予以公示。
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
![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346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0.png)
湖南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湖南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执法力度不足、执法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湖南省决定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以提高监管效能,保障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方案内容1. 提高监管执法力度为了加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力度,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同部门加强协作,集中资源,共同制定执法计划,增加监管执法力度和频次,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
2. 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即在市场进行的过程中,随机选择被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同时,公开执法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监管工作的进展和执法结果,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完善执法程序和流程为了确保执法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和流程,明确执法职责和权限,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和专业能力。
4. 加强信息化支持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电子监管平台和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互,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监管工作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
5. 加大宣传力度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包括新闻发布会、宣传栏、媒体报道等,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公众对监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三、实施步骤1. 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各市、县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3. 建立健全督导机制,加强对各市、县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4. 根据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四、预期效果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效能和执法效果,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双随机一公开具体落实措施
![双随机一公开具体落实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02cb4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8.png)
双随机一公开具体落实措施双随机一公开,这可是咱现在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手段!下面我就以专家的身份,跟您唠唠这具体落实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1 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这可得挑精兵强将,明确各自的职责,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不能是一盘散沙,得有个主心骨,把这事儿统筹好、安排好。
1.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得有个清晰的路线图,啥时候干啥事儿,都得明明白白的。
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二、完善制度建设
2.1 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机制
这就像是搭房子得先打牢地基,把抽查的范围、比例、频次都定得妥妥当当的,不能随心所欲,要有章可循。
2.2 规范执法检查流程
从开始抽到检查再到结果处理,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得像火车在轨道上跑,稳稳当当的。
2.3 明确责任追究制度
谁要是在这事儿上掉链子、捅娄子,就得追究责任,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三、强化信息化支撑
3.1 搭建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就像给监管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啥情况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3.2 实现数据共享
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政,得把数据打通,信息共享,这样才能形成监管合力,发挥出 1+1>2 的效果。
双随机一公开这事儿要落实好,就得下真功夫、苦功夫。
咱们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得真抓实干,让这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咱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我给您说的双随机一公开的具体落实措施,您看明白了不?。
双随机一公开亮点工作及工作成效
![双随机一公开亮点工作及工作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4d818a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e.png)
双随机一公开亮点工作及工作成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就像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既简单又有味道。
想象一下,每个人都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但只有通过随机抽查,才能保证大家的菜肴都能色香味俱全,吃得让人心满意足。
说到这里,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就如同这道菜,关键在于“随机”和“公开”这两个调味料。
我们先说说“随机”。
就像玩儿抛骰子,结果永远让人充满期待。
相关部门部门在监督工作的时候,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就像把锅里不同的食材一起煮,让每一个环节都不被忽视。
这样一来,大家都绷紧了神经,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生怕自己的菜没煮熟,结果被抽到,那可就丢人了。
再来说说“公开”,这可是双随机一公开的灵魂所在。
想象一下,大家在餐桌前分享各自的菜谱,互相点评,甚至可以“来一场厨艺大比拼”。
这种公开的方式让大家都觉得有底气,既能促进良性竞争,又能提高透明度。
以往那些神秘兮兮的检查,现在变得光明正大,大家都知道检查会来,心里都有了数。
这样一来,所有单位都得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散风气。
毕竟谁都不想在餐桌上被戳穿短板,成了大家的笑柄。
再来聊聊工作成效。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这就像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做出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各个单位都主动提升了自身的工作水平。
要知道,监督不是为了找茬,而是为了把这道菜做得更好。
各个部门都在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就像厨师们不断调试调料,追求那一口“完美”。
随着这种方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单位在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亮点,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
比如,有的单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某项工作效率低下,立刻进行调整,效果立竿见影。
这样的变化就像在晚餐中,突然加入了一点秘制酱料,味道瞬间提升,大家纷纷称赞。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问,具体的成效如何呢?嘿嘿,这就得提到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了。
某个地方的食品安全检查,通过随机抽查发现了一些潜在问题,立马就采取了整改措施,后来效果明显,大家的吃得安心,肚子也都跟着开心。
如何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落实公众监督机制
![如何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落实公众监督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5c463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d.png)
如何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落实公众监督机制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作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将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以增强监管的公正性、公平性和透明度。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对于确保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的主体与利益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涉及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多个主体,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政府部门作为监管者,负有确保政策执行的责任;企业作为被监管对象,期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经营;而个人则作为社会监督的力量,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直接的感受。
因此,在落实公众监督机制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主体的角色和利益诉求。
二、制定监督标准与程序为了确保公众监督机制的有效性,需要制定明确、可操作的监督标准。
这些标准应涵盖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随机抽取的公正性、执法检查的规范性以及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程序,确保相关部门能够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接受外部监督。
三、建立信息公开渠道与平台信息公开是公众监督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发布政务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及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同时,应确保公开的信息真实、全面、准确,方便公众了解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成果。
四、提升公众参与度与认知度提高公众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是落实公众监督机制的关键。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宣传教育、举办论坛等形式,普及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政策,增强公众的法治意识和监督意识。
同时,还可以邀请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五、强化责任追究制度为了确保公众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a66918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c.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活动中,监管部门随机选择被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并公开监管结果和过程。
这一监管模式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的监管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人员可能选择性地检查小规模或没有问题的企业,而忽略了一些规模较大或存在问题的企业;监管过程和结果缺乏透明度,容易导致公众对监管工作产生质疑。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通过随机性的选择被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有效解决了传统监管模式的问题。
随机选择被监管对象可以避免监管人员的主观意愿对监管对象的选择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公平性和公正性。
随机选择监管人员可以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监管资源的浪费。
公开监管结果和过程可以增加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监管工作的信任,促进监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实践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在食品安全领域,各地监管部门随机选择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检验机构,并公开监管结果和过程,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更加科学和高效。
在环境保护领域,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随机选择污染源和监管人员,并公布监管结果和过程,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的效果。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随机选择过程需要做到真正的随机性,不能被人为干预,这对监管部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公开监管结果和过程需要平衡监管部门的工作效果和企业的商业秘密,不能泄露企业的竞争信息。
公众对监管结果和过程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提高,才能够增加监管工作的合法性和效果。
为了进一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选择被监管对象的随机性。
建立健全监管结果和过程的公开制度,确保公开透明,同时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对监管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7ad12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4.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行政执法工作中,通过随机抽取执法对象、执法时间、执法地点等,实现执法行为全程随机化和公开化。
这一监管模式的引入,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执法方式,以往执法行为往往过于主观,容易造成执法不公、不公正等问题。
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通过随机的方式选择执法对象,杜绝了人为的干预和选择性执法,确保了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对执法时间和地点进行随机抽取,也能够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的范围更广、更全面,避免了监管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科学性。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的另一个亮点是强调了执法行为的公开化。
通过将执法的全过程公开,让被监管对象和社会公众了解到执法的真实情况,实现了对执法过程的监督。
公开化的执法行为不仅能够增加监管的公信力,减少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发生,还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对执法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促进了社会治理的合理化和民主化。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还能够促进监管部门的互动和共治。
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监管部门和执法对象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对立转变为合作。
执法对象在被监管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可以对执法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与监管部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互动和共治的监管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还能够增强监管的威慑力和约束力,实现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的共赢。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在科学高效监管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优势。
该模式可以降低执法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监管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模式还能够促进监管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推动监管方式的转型升级。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高效监管模式,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执法方式的弊端,确保了监管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还促进了监管部门与执法对象的互动和共治,实现了监管与被监管双方的共赢。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科学高效监管将成为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
![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44077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7.png)
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总结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需求,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我国自2019年起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2024年,这一监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推进情况(一)完善监管机制在2024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进行了完善。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的监管工作,形成了由政府统一领导、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协同监管机制。
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监管的效率,还增强了监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二)规范抽查事项为了确保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多个地区制定了详细的抽查事项清单,明确了抽查的依据、主体、内容和方式。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明确了监管权限和检查对象,为监管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强化信息公开在信息公开方面,各地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了涉企信息的归集、公示和共享。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推进了跨部门、跨层级涉企信息的归集共享,大大提高了监管工作的透明度,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服务。
二、工作成效(一)提升监管效能通过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提高了问题发现率和监管的针对性。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提高了监管效能,减少了对企业的不必要干扰。
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二)优化营商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的实施,减轻了企业负担,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市场的活力。
韩城市通过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这种监管模式的推行,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经营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fc3598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1.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中将抽取对象、抽查时间、抽查内容等关键环节实现随机性,并通过公开抽查结果的方式推动监管的透明化和公正性。
这一监管模式自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它的出现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传统监管模式中,主管部门通常对企业进行定期检查,指导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监管部门的主观意识和限制条件,监管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而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监管部门实现了随机检查,避免了因工作繁忙或过度关注等原因而造成的“强制检查”现象,提升了监管效率。
随机抽取对象、时间和内容,保证了监管行为的随机性和客观性,避免了“有规可循”和“有备而来”的情况。
抽查结果公开,增加了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对被检查对象的监督也更具行政惩戒力度。
此外,公开结果还能够推动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借助“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监管部门不仅能够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公正性,也能够促进企业的自律和规范化。
加强监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不仅取得了显著效果,也为监管工作注入了新思路。
在这一模式的引领下,监管能力和监督力度的提高既能够有效推进合规和风险防范,也能够反映监管部门的实力和担当,一举多得。
总之,“双随机一公开”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模式,已经被证明有效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未来,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和监管目标的调整,此模式也会有所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推进科学高效监管的目标。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82e00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3.png)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天津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是一种随机抽查的制度,旨在增加监管的公开透明度,提升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然而,实际执行中可能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
1. 抽查对象选择不够公正公平:可能存在对某些企业或个人的偏袒或打压。
建议制定明确的抽查对象选择标准,确保抽查对象的选择过程公正透明,避免任意性和主观性干扰。
2. 监管力量不足: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力资源可能无法应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导致监管不到位。
建议加大对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升监管力量,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相关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某些抽查结果或处罚决定可能没有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
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确保抽查结果、处罚决定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便于公众监督和参与。
4. 处罚力度不够严厉:有些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的处罚力度不够,无法形成足够的震慑作用。
建议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5. 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性不够:市场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监管工作的协同性不足。
建议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建立更加高效的监管协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以上是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应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天津的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制度改进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具体问题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
双随机一公开典型经验做法
![双随机一公开典型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c56c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b.png)
双随机一公开的典型经验做法:
1.完善体制机制,明确工作任务。
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
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细则、信息互通制度等,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县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各行政执法部门具体落实。
2.集中整合检查事项。
制定抽查工作计划和安排,通过国家企业信
用信息公示系统录入抽查事项,建立涵盖各部门的动态监管系统。
3.充实检查专业人员库。
根据监管需要,配备专业人员随机匹配参
加检查,如计量、特种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等领域。
4.制定随机抽查工作指南。
为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顺利
开展,需要制定抽查工作指南,明确抽查依据、抽查内容、抽查方式、抽查类别等要素。
5.建立随机抽查的程序规定。
为规范随机抽查程序,确保抽查工作
的合法性、适当性、可操作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程序规定。
6.规范操作流程,有序推进抽查工作。
确保抽查工作有序进行,避
免重复和遗漏,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7c2b22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4.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活动中,监管部门随机选择被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对监管行为进行公开和透明的方式。
这种监管方法通过强化监管透明度和规范监管行为,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规范性,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其次,“双随机一公开”能够增加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通过公开监管行为,监管部门能够让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知道监管部门的工作情况和监管成果,从而增强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第三,“双随机一公开”能够规范市场秩序。
通过加强监管的力度和监督,使得市场上的企业和个人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从而使得市场秩序更加健康,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最后,“双随机一公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监管部门可以实现对被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从而规范市场秩序和保护公众利益。
同时,“双随机一公开”也具有可操作性,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设置监管强度和监管频率。
总之,“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了新思路。
在推广和实践中,要加强监管部门的能力和素质建设,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和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与被监管对象和市民群众的沟通,推动形成良好的监管文化和环境,从而实现监管与被监管对象之间的深入互动、共同促进监管理念的贯彻执行。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总结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bf3b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d.png)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是指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事项,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项监督管理制度。
该制度在我国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加强监督执法,减少行政执法的任性和随意性,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行政执法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行政执法的乱象和不公正现象,我国推行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
该制度的出台,不仅对于改善市场环境、保障公平竞争、提高监管效能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和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
以食品安全领域为例,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监管,并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企业进行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有效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水平和社会满意度。
三、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成效和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该制度有效地减少了行政执法的任性和随意性,增加了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其次,通过公开行政执法的检查结果,强化了社会对各领域监管工作的关注程度,使得监管工作更加透明。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随机选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人为因素的介入;以及公开的检查结果不够详细和具体,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四、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大对相关部门和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其次,进一步规范随机抽查和检查结果的公开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地传达给社会公众。
再次,通过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质量,共同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d060f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4.png)
双随机一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引言“双随机、一公开”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中提出的一种监管方式。
该方式旨在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及时公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实现监管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双随机、一公开”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二、存在的问题1. 抽查规范性不足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双随机”抽查存在随意性、片面性和形式主义等问题。
有些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抽查计划和标准进行抽查,导致抽查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此外,有些抽查过程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影响了抽查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 监管力度不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等问题。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往往采取“轻罚薄惩”的态度,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3. 信息公示不透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要求及时公布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信息公示存在不透明、不及时等问题。
公众无法及时了解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无法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4. 实施流程不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流程和制度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的实施流程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
例如,抽查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导致抽查结果缺乏可比性和公正性。
5. 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相关通知,但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
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存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三、建议1. 制定详细的抽查计划和标准为确保抽查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应制定详细的抽查计划和标准。
抽查计划应明确抽查对象、抽查时间、抽查方式等要素,确保抽查过程有章可循。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结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f5810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c.png)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总结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是指监管部门在执法行动中,通过随机选择执法对象、随机
选择执法人员、公开执法过程和结果等方式,提升监管公正性和透明度,增强执法的
严肃性和权威性。
下面是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总结:
1. 提升监管公正性:随机选择执法对象,避免了人为干预和对特定对象的偏袒,确保
了执法的公正性。
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抽查,不仅能够公正地对
待每个执法对象,还能够提高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2. 增强执法的权威性:通过随机选择执法人员,避免了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和权力
寻租的可能性,确保了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监管部门在培训和选拔执法人员
时要注重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信誉度,从而增强执法的
权威性。
3. 增强监管的透明度:通过公开执法过程和结果,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监管行动的真
实情况和效果,以及相关企业的合规情况。
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公开宣传工作,利用
新闻媒体、官方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监管信息,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 加强监管的有效性: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能够增加监管的震慑力和威慑力,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益。
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力
量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确保监管工作能够取得实际成效。
总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实施对于促进监管公正和透明、加强监管的有效性
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加强执法力量建设,提高执法
水平和效率,确保监管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01f64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b.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被誉为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监管思路。
这一模式通过在监管工作中引入随机性和公开性,可提高监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从而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双随机一公开”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在监管过程中引入随机因素,即监管对象和监管人员的选择都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
这种随机性的引入,既能避免监管人员的主观意识和偏见,也能增加监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监管对象的随机抽取,可确保监管的覆盖率和广泛性,不会因为重点部门或对象的关系而偏袒某些单位或个人。
同样,监管人员的随机抽取,可避免监管的针对性和偏颇,减少监管走过场和执法不公的情况。
与此这一模式在监管过程中强调公开性,即监管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向社会公开。
监管的过程公开,可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公众对监管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监管的结果公开,能够让被监管对象及时了解到自己的监管情况,有助于其及时调整行为,便于监管部门和公众评估监管成效。
公开监管结果还可以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促使其他单位或个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
这种监管模式的引入,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透明的监管过程和公正的监管结果,使被监管对象有了更大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提高了监管的执行力和合规性。
这种模式的引入,还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了监管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使监管部门的工作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
公开监管的结果还起到了警示和示范作用,促使其他单位和个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守法经营,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要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监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确保监管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其次是监管部门的权责和义务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满足于简单执行监管任务,要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水平和效果。
还需要建立健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机制,为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聚焦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
![聚焦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d4475f05ff00bed5b9f31dbe.png)
聚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2017年年底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以科学有效的“管”促进更大力度的“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今日推出《聚焦“双随机一公开”》专栏,刊发部分地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做法,供各地借鉴学习。
穿越迷茫走向明朗——重庆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纪实2014年,在商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抽查监管初打照面;2015年,在“宽进严管”的激流中,“双随机”抽查崭露头角;2016年,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进程中,“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愈加成熟。
对于此类种种,重庆市工商部门也经历新奇,穿越迷茫,走向明朗,逐渐将当初种种抱怨和疑惑,转化为最终理解与落地。
事项清单:从单一到全面“双随机”抽查从企业信息公示而萌芽,重庆市工商局于2015年9月率先制定出台《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实施暂行细则》和《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信息抽查工作暂行细则》,单独针对公示信息展开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
截至2016年年底,全系统共开展49次抽查,选派2423组检查人员,对9.99万户市场主体进行核查,发现处置违规市场主体13193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抽查事项全覆盖目标应运而生。
重庆市工商局于2017年5月首次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6月发布《市场监管随机抽查暂行办法》,明确概念、划分职责、完善规程,并创设一次性清单和临时性抽查计划制度,推行委托检查、共同检查和协同检查3种跨部门联查联动方式。
2017年工商系统开展不定向抽查1次,抽取792组检查人员,对60714户市场主体进行核查,发现处置违规市场主体18277户,抽查事项覆盖率、抽查计划完成率、抽查结果公示率均达到100%。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d579b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b.png)
“双随机一公开”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出台,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这一制度从1993年开始在中国进行试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如今已经成为我国信誉监管的基本方式之一,为保护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背景、特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为科学高效监管提供新思路的具体体现。
一、“双随机一公开”的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商品和服务种类日益增多,但也出现了一些市场秩序混乱、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损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公正性,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市场监督管理领域“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了“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背景,正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难度较大,传统的计划性、例行性巡查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监管需求。
而过去的监管方式多以集中抽查、定点巡视居多,控制力度不够,监管行政权力的主体对对象不明确,导致执法失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随机性“随机性”体现在监管对象的选取上,即监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概率模型和随机方法,随机选择监管对象,使监管对象之间的选择没有规律可循。
这种随机性的选择方式,减少了监管对象的预期性,增加了监管对象执法行为的被监督程度,减少了被检查对象的预期性及操纵性。
2. 公开性“公开性”体现在监管结果的公示上,即在监督执法结束后,应将监管行为、依据及结果向社会公开。
公开监督的程序和结果,降低了执法者的不正当执法,加强了权力监督。
“随机抽查”是“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中的一个要点。
采取随机的方法对监管对象进行抽查,使得监管行为不可预期、不易防范,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
“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中的“公示公开”,是指在执法过程中,监管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和公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借鉴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工作进行部署,要求2017年年底前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以科学有效的“管”促进更大力度的“放”,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今日推出《聚焦“双随机一公开”》专栏,刊发部分地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做法,供各地借鉴学习。
穿越迷茫走向明朗——重庆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纪实2014年,在商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抽查监管初打照面;2015年,在“宽进严管”的激流中,“双随机”抽查崭露头角;2016年,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进程中,“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愈加成熟。
对于此类种种,重庆市工商部门也经历新奇,穿越迷茫,走向明朗,逐渐将当初种种抱怨和疑惑,转化为最终理解与落地。
事项清单:从单一到全面“双随机”抽查从企业信息公示而萌芽,重庆市工商局于2015年9月率先制定出台《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实施暂行细则》和《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信息抽查工作暂行细则》,单独针对公示信息展开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
截至2016年年底,全系统共开展49次抽查,选派2423组检查人员,对9.99万户市场主体进行核查,发现处置违规市场主体13193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抽查事项全覆盖目标应运而生。
重庆市工商局于2017年5月首次公布《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一版)》,6月发布《市场监管随机抽查暂行办法》,明确概念、划分职责、完善规程,并创设一次性清单和临时性抽查计划制度,推行委托检查、共同检查和协同检查3种跨部门联查联动方式。
2017年工商系统开展不定向抽查1次,抽取792组检查人员,对60714户市场主体进行核查,发现处置违规市场主体18277户,抽查事项覆盖率、抽查计划完成率、抽查结果公示率均达到100%。
“两库”建设:从空白到丰富2015年首次开展不定向抽查工作时,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还只是一个字面上的概念。
大家依靠经济户口数据,利用最简单的摇号软件,抽取出待检查对象名单,由人工自由分配给基层监管人员,从而完成核查工作。
此后,为确保“两库”的完整性和工作的规范化,重庆市工商局以经济户口数据为主要支撑,构建检查对象名录库,以抽查事项为分类依据,下设子名录库,按照每次检查项目不同提取相应主体,实现区别管理。
该局将检查人员分为综合、专业两种类型,统筹考虑检查人员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家庭住址等因素,确定两名或两名以上检查人员组合方式,建成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实现动态管理。
同时,重庆市工商局按照辖区范围、主体数量、交通状况、人员素质等情况,确定4种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模式:全局随机,随机选派范围为全局的执法检查人员;区域随机,随机选派范围为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工商所的执法检查人员;所内随机,随机选派范围为一个工商所的执法检查人员;科所随机,随机选派范围为机关科室和工商所的执法检查人员。
在实际操作中,执法检查人员少于3人不能组成2个以上检查组的工商所,可选择全局随机或者区域随机;市场主体比较集中的工商所,可选择全局随机;市场主体较为分散的农村、山区、偏远地区工商所,可选择区域随机或所内随机;专业性较强的任务,可选择科所随机。
抽查载体:从简单到智能按照“双随机”监管要提高智能化水平的要求,重庆市工商局从以往单纯、分别抽取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人工进行匹配的模式,逐步搭建起功能齐全、程序完整的智能化抽查系统。
为顺利完成2017年“双随机”抽查工作,重庆市工商局多次到基层调研,反复推敲论证,最终在已有的市场主体分类监管平台上开发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块,形成贯通抽查工作全过程的操作平台。
通过建立模型和构筑流程,该模块能够自动抽取和随机匹配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为每一户检查对象量身定制、快速生成检查事项清单,确保“一次”制定随机抽查任务;利用任务管理和移动办公手段,直接将任务下达至片区监管人员名下,监管人员只需在纸质检查表或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简单勾选核查事项结果即可,确保“一键”完成随机抽查任务;依托地理空间、多维时空等技术优势,在电子地图中直观展示被检查对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科学制定核查路线,实时查看任务进度,全面督促工作落实,确保“一网”管理随机抽查任务,既减少行政成本,又提高工作效能。
今年以来,全系统所有抽查任务全部运用该模块完成。
核查处置:从随意到规范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重庆市工商局不仅对公示信息采取更为细致的核查方法,而且也明确了对其他行为事项的核查形式。
针对市场主体公示信息事项,找准特点,提高效率:对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网站网店名称及网址、通信地址、存续状态、党建信息等一般公示信息,通过口头询问、资料比对、网络查询等方式开展检查;对出资情况、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资产财务、从业人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重要公示信息,采取查看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财务报表等材料,与人社、税务等部门信息比对等手段进行检查。
同时,通过企业公示信息核查软件,可智能提取财务数据、一键比对信息真伪、自动显示核查结果,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欠缺、财会知识匮乏的弊端。
部分区县局还试点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抽查,对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行专业审计,切实增强抽查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就公示信息而言,后续处置方式主要是对外公示和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针对市场主体行为核查事项,重庆市工商局以依法履职尽责为出发点,以发现显见违法行为为突破口,采用到被检查对象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核查,询问被检查对象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其他有关人员,询问现场的消费者或客户,复制与核查事项相关的合同、票据、账簿等经营资料和财务资料等方式进行。
就行为事项而言,事中、事后处置更为专业,比如符合规定的,依法实行现场处罚;对应当立案调查的,转交办案机构;对可实施行政指导的,应当实施行政指导等。
仅2017年,不定向抽查就发现问题市场主体18277户,包括1088户公示信息有问题、15889户失联、130户发现问题需进一步整改等。
联查联管:从思考到行动重庆市工商局在实现内部业务全覆盖、抽查事项一次查的同时,尝试对外部跨部门联合抽查,目前创设了3项抽查模式:委托检查,工商部门接受其他部门委托或者委托其他部门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共同检查,工商部门和其他部门各自派出检查人员组成小组统一开展检查;协同检查,工商部门和其他部门在同一时间各派两名或以上检查人员按照各自随机抽查事项开展检查。
现阶段,已率先开展财政部门委托工商部门对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试点工商部门与农业部门针对涉农企业实施共同抽查,工商部门与环保部门、食药监部门共同发起食品生产企业的随机抽查,工商部门与质监部门对电线质量进行联合抽查,从而为综合监管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减轻企业负担作出更多努力。
今年以来,重庆市共开展“双随机”跨部门抽查3次,随机抽取27组检查人员对199户市场主体开展检查,发现处置违法行为38件。
未来展望:从暂时到长远“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从设计到实施再到成熟运用,经历了较长的历程,从工商单打独斗到上升国家层面再到部门一致认同,历经了不少挫折。
接下来,重庆市工商局考虑运用地理空间技术,在电子地图中准确划分乡镇、街道、社区边界,精准定位检查对象位置,有效解决基层查找市场主体位置困难、不熟悉其他监管片区路线等问题;找准抽查监管定位,在目前的监管形势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不是唯一手段,仍然要以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专项整治、转办交办为辅助,根据市场主体风险类别,采取差异化和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推动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加快落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个体工商户强制注销等改革制度,针对“长期停业未从事经营活动”企业,开展摸底清查,进行实地甄别,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数据比对,依法启动吊销程序,进一步夯实随机抽查工作基础。
(蒲小敏)勤思改革之策笃行创新之举——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纪实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在自治区范围内对22024户企业实施“双随机”检查,实现抽查事项覆盖率、抽查计划完成率与检查结果公示率三项百分之百。
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跨部门“双随机”工作中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共对1471户企业开展跨部门联查,检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为实现后续联合监管积累了宝贵经验。
领导重视协同联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多次召开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明确牵头部门,谋划部署落实,通过高位部署的“势能”转化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动能”,确保自治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2017年年初,自治区工商局局长张虹等局领导班子成员组成7个走访调研小组,分别带队到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检察院、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工信委等商事制度改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走访,共同研究解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难点问题,全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通过走访调研,自治区工商局掌握了各走访单位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的有关情况,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监管工作夯实基础。
建立工作机制自治区工商局依托自治区商事制度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政府主导、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直击问题关键,实现同频共振,合拍共鸣。
2017年6月,为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各项措施落地,自治区商事制度改革办公室提请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建立综合监管体系实施方案》,明确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重点工作任务,围绕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抽查结果公开、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以及探索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等,对广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从2016年开始,自治区商事制度改革办公室牵头、联席会成员单位配合,以不定期组成工作督查组的方式,对自治区各地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检查,拧紧责任螺丝。
2016年11月,自治区政府派出7个督查组,由相关厅局领导带队,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各市及部分县(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进行督查。
今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的要求,自治区工商局统筹督查力量,创新督查方式,突出督查重点,采取各部门自查与自治区督查组实地督查的形式,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情况、“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形成督查报告,上报自治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