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
课堂导入英语初中教案模板
![课堂导入英语初中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433ad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1.png)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英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通过课堂导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课堂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2. 如何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富有创意的课堂导入活动。
2. 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开场白-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问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例如:“Good morning, everyone! I'm very happy to see you all today. Let's start our English class with a fun activity.”2. 复习旧知识- 教师通过提问、游戏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 例如:“Can anyone tell me what we learned last class? Let's play a game. I'll ask a question, and you need to answer in English.”3. 游戏环节- 教师设计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 例如:“Let's play a word search game. Find the words related toour last lesson, and you'll get a small prize.”4. 预告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所期待。
- 例如:“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It's an interesting topic,and I believe you'll enjoy it.”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创设与新课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34c0e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5.png)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案例下面以“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为例,对阅读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内容含量大,涉及到热门话题——人口与环境,所以我把这篇文章放在初三英语11模块之后讲,在此之前学生在第六模块中谈论到了环保的话题。
我在处理这篇文章时,主要有以下几步:1.阅读前任务设计用多媒体播放,人多车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拥挤,城市的大面积扩张造成了大面积耕地被占用,森林面积减少,然后提出如下问题:who courses such changes?what should we do?学生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屏幕上的场景迅速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愿望。
2.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1)快速阅读,了解主旨大意(task 1)。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完课文并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的中心句。
当然,学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概括每段的中心。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2)精读,获取更多信息(task 2)。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小组讨论:1.From the paage we known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_______. A.its old ageB.man’s activitiesC.the changes of weatherD.the natural development2.Water pollution will bee even worse if __________. A.bird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B.peop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C.peop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D.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3)研读,从中受到启发(task 3)。
课堂导入英语初中教案
![课堂导入英语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ecf96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b.png)
课堂导入英语初中教案Objective: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to talk about recent events and experiences.Materials: Flashcards with pictures and questions, worksheetsTeaching Procedure:1. Greeting and warm-up (5 minutes)a. Teacher greets the students and asks them how they are doing.b.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and give a short response.c.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mselves and ask their partners questions about their names, ages, and hobbies.2.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10 minutes)a. Teacher presents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by showing flashcards with pictures and asking questions like "Have you ever seen this before?" and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theme park?"b.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the teacher writes the answers on the board.c. Teacher explains that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is used to talk about events and experiences that have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have an effect on the present.d. Teacher gives examples of sentences in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and asks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ir own experiences.3. Practice (15 minutes)a. Teacher gives students worksheets with exercises to practice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b. Students work on the exercises and the teacher provides assistance as needed.c. Teacher collects the worksheets and checks the answers.4. Group activity (10 minutes)a. Teacher divides the class into small groups and gives each group a list of pictures and questions.b.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ake turns asking and answering questions in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c. Teacher observes the students and provides feedback as needed.5. Summary and closure (5 minutes)a. Teacher reviews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and its usage.b. Students ask any remaining questions.c. Teacher reminds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outside of class and assigns homework.Assessment: The teacher will asses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perfect simple tense through the worksheets and group activity. Additionally, the teacher will observ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during the lesson.。
初一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一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80eea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案例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对象初一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但自制力相对较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英文歌曲,如《Happy》,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中的单词和句型,复习旧知识。
(二)呈现新知(15分钟)1. 创设情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展示一张校园地图,包括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点。
2. 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地图上的地点,如:“This is our classroom. That is the library. O ver there is the playground.”3. 教授新单词:classroom(教室)、library(图书馆)、playground(操场)等。
4. 教授新句型:Where is...? It is...(在哪里?它在...)(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游戏环节: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自己,如:“I am in the classroom. I like reading books.”2.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校园地图,并用英语标注地点。
3. 角色扮演:模拟校园生活场景,如上课、借书、运动等,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对话。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单词和句型,强调重点。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c74b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4.png)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初中英语课堂的情境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 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3. 能够使用目标语言描述环境及人物特征。
教学内容:描述人物和环境教学步骤:1. 创造情境:通过一段短视频或者图片描述一个环境,如沙漠、森林等,并其中融入几个人物角色。
提供一些关键词或短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情境。
2. 提问导入:使用问句引入讨论,比如“What is the environment shown in the picture?”,“Who do you think the people are?”等。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猜测和观点。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让他们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对环境和人物的描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the people are doing in the desert?” 或“What do you think their feelings are in this situation?”让学生展开思考讨论。
4. 小组展示:请一些小组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
可以让学生使用词汇、短语或者句子来进行描述,可以提供一些句型和词汇的范例,如“The environment looks hot and dry. The people might be feeling thirsty and tired.”等。
5. 整理归纳:让学生总结各组展示的意见,鼓励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归纳和总结。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整理表格的方式进行整理。
6. 提供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可以是积极的鼓励或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或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思考能力。
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及讲解
![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6a0ed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9.png)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是每位英语老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包括教案讲解和实际操作。
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会用英语询问路线,并能正确引导他人。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问路、指路。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到外国人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努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从而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较为自然地询问和引导他人走路。
难点:正确地引导他人走路。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怎样问路和指路。
请学生自己动手说出一些例句,如: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ark?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等。
2.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听一段对话,根据对话内容,总结出关于问路和指路的一些口语表达。
Hello.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museum?Sure. Go straight ahead,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roads, and then the museum will be on your right side.OK. Thank you very much.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问路的时候使用“excuse me”这个短语,什么时候该使用“thank you”。
3.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3个学生,其中两个学生充当路人角色,另一个学生为游客角色。
游客向路人A问:“Exc 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library?”路人A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游客再向路人B问:“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upermarket?”路人B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unit31a2e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unit31a2e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c616d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a.png)
1.教师以一首英文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开场,让学生跟随歌曲做动作,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复习身体部位的词汇。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用中文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出示一张人物图片,用英文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猜测教师描述的是哪位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如:tall、short、fat、thin、black、white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词汇描述人物特征。
2.使学生掌握句型“Are you ... ?”和“Yes, I am. / No, I'm not.”,并能运用该句型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特征。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展示教材中的31a2e部分,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tall、short、fat、thin、black、white等,并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教师教授句型“Are you ... ?”和“Yes, I am. / No, I'm not.”,并通过实例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其用法。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英语学习氛围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的人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物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如学校、家庭、商场等,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3.结合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明星等,创设趣味性强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6cc3d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6.png)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听懂和使用有关购物的基本英语表达,掌握询问价格、谈论服装颜色、提供帮助和表达感谢等语言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出示一些服装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服装的颜色、款式和价格,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购物意识。
2.听力训练通过播放录音或展示视频,让学生听懂和模仿有关购物的基本英语表达,如询问价格、谈论服装颜色等,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重音的运用。
3.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可以利用Pairwork或Groupwork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话练,如询问对方想要购买的衣服,提供帮助和表达感谢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
4.综合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任务,如让学生根据图片或实物描述购物场景,或进行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课堂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语言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和Repeating、n等研究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购物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更多的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外练和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Pair students up and let them practice asking and answering about prices。
XXX.A: Excuse me。
how much is this shirt?B: It’XXX.A: Do you have it in blue?B: Yes。
we do。
What size do you need?A: Medium。
2024年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优秀8篇)
![2024年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d98a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2.png)
2024年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优秀8篇)初中英语教学案例篇一一、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回答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诚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某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初中英语有趣的导入课教案
![初中英语有趣的导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dfeb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4.png)
初中英语有趣的导入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导入活动:歌曲、故事、游戏等。
2. 主题:动物和自然环境。
3. 学习目标:介绍动物和自然环境,运用简单的英语句子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Step 1: 热身活动(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跟唱。
2. 教师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英语口语练习,如问候语、自我介绍等。
Step 2: 导入活动(10分钟)
1. 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动物和环境。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中的动物和环境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
Step 3: 小组活动(10分钟)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和自然环境。
2. 每组用英语讨论并编写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描述所选动物和环境的特点和关系。
3. 每组轮流上台表演自己的故事,其他学生用英语提问和评论。
Step 4: 总结和作业(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动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文章。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3.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七年级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
![七年级英语教学实践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90b1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4.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七年级作为初中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通过趣味英语课堂的设计与实施,探讨如何提高七年级英语教学质量。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后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案例实施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吸引力。
(3)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如卡片、头饰等,增加课堂趣味性。
2. 课堂实施(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如播放英文歌曲,让学生跟唱;或者进行简单的英语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新课讲解教师结合PPT,生动形象地讲解新课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趣味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活动,如:1)单词接龙:教师说出一个单词,学生快速接一个以该单词结尾的单词,以此类推,锻炼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如购物、看病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填空、选择、翻译等,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案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
初中英语课堂歌曲导入教案
![初中英语课堂歌曲导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6d882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0.png)
初中英语课堂歌曲导入教案课程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Hobbies”,主要学习描述个人爱好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使用描述爱好的词汇。
2.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
3. 学生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用英语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1. 描述爱好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描述爱好的词汇。
2. 在小组活动中用英语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歌曲《What's your hobby?》。
3. 描述爱好的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 课堂导入(2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What's your hobby?》,让学生听歌并跟着唱歌。
2.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动作,例如:“Clap your hands”和“Shake your body”。
Step 2: 新课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Hobbies”,并展示一些描述爱好的词汇卡片,如:reading, playing sports, drawing, singing等。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Step 3: 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轮流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描述爱好的词汇进行交流,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提问和回答。
Step 4: 听力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对话,内容是两个学生在讨论他们的兴趣爱好。
2. 学生听对话并回答问题,例如:“What are their hobbies?”和“Why do they like their hobbies?”。
Step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描述爱好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爱好的短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集锦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59a95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集锦案例一:激发学习兴趣,让英语课堂更有活力在教学初中英语第一单元“Hello, everyone!”时,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模拟初次见面的场景。
学生们分组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扮演一个新角色,用英语介绍自己。
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表达方式。
课后,许多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集锦案例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在教授第三单元“Let's celebrate!”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关于不同节日庆祝活动的短片。
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不仅了解了外国文化中的节日习俗,还练习了听力理解。
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在观看后回答,以此来检验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案例三: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初中英语教学案例集锦案例四:游戏化教学,增强词汇记忆与理解在教授第四单元“Let's go shopping!”时,我设计了一个名为“Word Shopping Spree”的游戏。
学生们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份购物清单,上面列出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
在模拟的购物中心(教室)里,每组需要找到对应的物品图片并正确拼写单词。
这个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购物相关的词汇,还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记忆效率。
案例五:情境模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第九单元“Population”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模拟联合国的情境,让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讨论全球人口问题。
学生们需要用英语发表演讲,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辩论。
这种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六:跨学科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第十五单元“Art world”的教学中,我联合美术老师,共同设计了一堂跨学科的课程。
初中英文教案万能导入模板
![初中英文教案万能导入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f0226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句型结构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句型结构的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单词卡片、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准备相关话题的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Step 1:Greetings(问候)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Step 2:Warm-up(热身)1. Sing a song:教师播放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唱出歌曲中的单词或短语。
2. Do a game:教师组织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如:Guessing game(猜谜游戏)、Word search(找单词)等。
Step 3:Review(复习)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导入(10分钟)Step 1:Lead-in(引入)1. 教师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What do you see? / What'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 Step 2:Introduce new vocabulary and phrases(介绍新单词和短语)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单词和短语,讲解词义、用法和例句。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Step 3:Demonstrate sentence patterns(展示句型结构)1. 教师用PPT展示句型结构,解释其用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三、课堂活动(15分钟)Step 1:Group work(小组活动)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话题。
2. 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eb9e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5.png)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情境教学是指教学活动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个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主题:购物目标:学习购物时的基本英语交流和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购物情景视频,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购物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看视频后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视频内容,询问他们对购物时的英语交流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学生可就视频中的对话情景进行讨论,通过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了解购物时的英语交流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习购物时的常用英语句型(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购物时常用的英语句型,如“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this?”、“Do you have it in blue?”等。
学生跟读和模仿,加深句型的印象。
4. 情景演练(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买家”和一个“卖家”,让他们进行模拟购物情景的对话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商品或场景进行情景模拟对话,加深对句型的理解和使用。
教师设计购物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购物对话练习。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虚拟的购物清单,他们需要和“卖家”进行对话,询问商品的价格、颜色、尺寸等信息,完成购物过程。
6. 总结和展示(10分钟)教师向学生总结购物时的英语句型和技巧,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购物情景游戏中的对话,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想象,写一篇关于购物经历的英语作文。
作文内容包括购物的场景、对话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efc5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e.png)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当前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中,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所以导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篇1:1. 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等手段导入教学。
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
直观生动的课堂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
如牛津版 8A Unit4 Wild animals 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大熊猫希望的故事,我事先上网找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录像,通过放映,观看后,再讨论一下有关大熊猫的一些问题:Giant pandas are our national gems. They mostly live in China . The number of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Why? Because they are many dangers in the wild. What dangers are giant pandas facing that we can know from the text? 这样能让学生怀着激情和求知的欲望去阅读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提问式导入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除了借助具体的实物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以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
提问要注重针对性,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
人教版初中英语优质课课堂实录
![人教版初中英语优质课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1bef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2.png)
标题:人教版初中英语优质课课堂实录一、课前导入在课前,我首先与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互动,询问他们的英语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随后,我展示了一些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并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呈现在新课呈现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了英语中的一些基本语法和句型,如“There be”句型、“一般现在时”等。
随后,我引入了本堂课的主题——学习“一般过去时”,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时态的基本用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般过去时”,我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互动,模拟各种情境,如谈论过去的活动、事件等。
我还利用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过去时的用法。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过去经历,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实践活动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过去的一次难忘经历,并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出来。
我还组织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进一步巩固他们对“一般过去时”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在课堂小结环节,我首先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引导他们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他们对“一般过去时”的理解和掌握。
我还针对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英语。
五、课后作业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过去经历的小作文,或者找一个与过去相关的英语对话进行练习。
这些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六、反思与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的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对“一般过去时”这一时态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经历时有些困难,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439398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0.png)
初中全英文教案推荐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例句和练习,掌握本课的关键词汇。
2. 学生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关键词汇:如 family(家庭)、friend(朋友)、school(学校)等。
2. 短语:如 go to school(去学校)、have a party(举办派对)等。
3. 句型:如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汇和句型。
然后,教师播放一首英语歌曲,让学生跟唱,活跃课堂气氛。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和学校等,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然后,教师引入本课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如 family、friend、school、go to school、have a party等,并用例句解释其意义。
3. 课堂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词汇卡片。
学生需要用英语描述卡片上的词汇,并尝试用所学短语和句型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练习环节(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连线等,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化的环节,如词汇接龙、看图猜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然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学生需要完成一份词汇练习册,包括填空、选择、翻译等题目。
此外,学生还需要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运用本课所学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案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f6ac9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0.png)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案课题: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 能够听懂并回答关于家庭成员的问题。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教学重点:1. 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2. 介绍家庭成员的句型结构。
教学难点:1. 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和短语。
2. 句型结构的运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卡片,展示家庭成员的单词和短语。
2. 录音机或播放器,准备相关的听力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热身(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询问学生们的日常情况。
2. 学生们用英语回答问题,如:“How are you?”、“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等。
Step 2: 引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家庭成员的英文单词和短语,如:“mother”、“father”、“brother”、“sister”等。
2. 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家庭成员的问题,如:“Do you have a brother?”、“How many sisters do you h ave?”等,让学生们用英语回答。
Step 3: 学习句型(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庭成员的句子,如:“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等,让学生们跟读并模仿。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如:“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doctor.”等。
Step 4: 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
2. 每组轮流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其他组的学生听懂并回答问题。
Step 5: 听力练习(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成员的听力材料,让学生们听懂并回答问题。
2.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如:“How many brothers does the speaker have?”、“What does the speaker's father do?”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当前初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中,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所以导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篇1:1. 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等手段导入教学。
直观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因此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利用课本教材,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创设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学得主动、轻松、生动、活泼。
直观生动的课堂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师生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来。
如牛津版8A Unit4 Wild animals 的Reading部分是关于大熊猫希望的故事,我事先上网找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录像,通过放映,观看后,再讨论一下有关大熊猫的一些问题:Giant pandas are our national gems. They mostly live in China . The number of giant pandas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Why? Because they are many dangers in the wild. What dangers are giantpandas facing that we can know from the text? 这样能让学生怀着激情和求知的欲望去阅读文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提问式导入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除了借助具体的实物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以提问,使用问题导入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
提问要注重针对性,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
提问要能激起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突出课的中心,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如我在教学牛津版7A Unit3 Let’s celebrate的Reading 时:T:There are many festivals in China. Right? Ss:Yes. T: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 S1:Yes. Spring Festival. May Day S2:Dragon Boat Festival. National Day .Children’s Day and so on. T:OK. Very good. There are also many festival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Christmas. Easter and Halloween. Right? Ss:Yes. T: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alloween?Ss:No. T: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Halloween.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授课的学习。
3. 自由谈话导入法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对话或由值日班长提出话题,各自自由地发表看法,也可分组汇报,或者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内容不限,可以是天气、日期、学生的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我利用学生的好表演、欲成功、易满足等的特点来使用自由谈话,既可寓教于乐,又可记得牢固。
但自由谈话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倾向性,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习什么。
因此课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做好谈话主题的选择,不打无准备之仗。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所讲的内容,适时地引入主题。
如在教学牛津版8A Unit5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部分时,我从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汶川大地震谈起,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事,大家都很熟悉,都很了解,在谈论的过程中顺便复习一下跟地震有关的词汇,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导入Reading部分所讲的发生在台湾的一场大地震。
这样做学生更能很好的理解课文。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篇2:良好的课堂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效果,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教材背景本节课的重点:1.让学生理解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
2.学生能理解和进行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中的人称的转化。
二、教学思路教师用一个传话游戏作为课堂导入。
首先,按座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纵列小组,将事先写好句子的纸条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然后让该同学将看到的句子小声说给第二位同学,接下来第二位同学又传给第三位同学„„依次类推,由最后一位同学说出该句是什么,然后与第一位同学手里纸条上写的句子进行比较,看哪一组学生传得又快又对。
有两位教师碰巧在各自的课堂上用了相同的导入,但效果却完全不同。
三、教学过程课堂情景一:教师宣读游戏规则,学生们表现得都很感兴趣,做好了准备。
游戏开始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参与,句子被传得五花八门,当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听到的句子后,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很是热烈。
就在此时,教师却宣布活动停止。
课堂情景二:同样的授课内容,同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玩得同样高兴,唯一不同的是该教师在每组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句子之前都要用很重的语气问道:“what did he/she say?”并要求回答的同学用“he(she) said„”来说出听到的句子。
学生的回答中虽然有许多错误,但却涉及到了本节课的重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换中的人称变化,紧接着教师纠正了学生回答中的错误,并引入了新课。
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课堂导入,但两位教师在操作中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第一位教师只是将课堂导入停留在了娱乐和活跃课堂气氛的层面上,没有很好地对这一导入加以利用。
其实,将传话游戏作为这节课的导入是非常合适和有创意的,因为可以紧扣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但是遗憾的是第一位教师却没有将其加以充分的利用。
但第二位教师就不同了,他将游戏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让学生用“he(she) said„”来完成句子,这就为即将进行的课程内容做好了铺垫,这样一来课堂导入的游戏既起到了预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气氛的作用,又深入到了课堂,使课程内容通过一个游戏变得既有趣又浅显易懂。
四、教学反思如果教师是演员,那么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一堂课的开始就如同一幕剧的序曲。
好的课堂导入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全部心思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课堂导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案例篇3:课堂导入的作用及目的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
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因此,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做好开路先锋。
三、课堂导入方式讨论及课堂实践(一)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1、利用直观导入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导入教学。
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它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在初一年级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这一单元中,教师在讲授文章之前制作了若干动物头饰,让学生在课前选择佩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并且扮演所选择的动物介绍包括动物名称、生活习性、主要食物、生活地带等。
当学生佩带上头饰之后状态立刻变得很高涨,很乐于介绍并且在下课之后,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及词汇。
还有一次,再介绍families这一单元,教师要求学生带来他们的家庭照片。
学生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学生通过投影把照片展示给大家,并且利用已认知的词汇进行介绍,在过程当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一些不会的单词或句型,这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这堂课的主题;;介绍家庭。
用“介绍照片”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目的性明确,并且主动地获取关于介绍家庭方面的词汇及句型。
多媒体视听导入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了我们广阔的选择空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声音、动感画面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无论是精美的图画、美妙的音乐,还是精彩的电影片段、巧妙的课件都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构思新颖的导入形式。
在外研版教材初二上第5模块Western music 这一单元的阅读部分,授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声音影像等视听觉材料进行导入。
这样一来,这篇因涉及到音乐领域的知识而不太容易理解的文章,顿时变得“乐”趣横生。
授课具体步骤如下:本节课的定位是一节充分结合听觉信息的阅读课。
这堂课的导入部分采用的是给学生三个“Guessing Games”(猜谜游戏),内容分别是围绕西方音乐这个主题来展开的:包括不同种类的西方音乐,不同种类的乐器,以及根据逐步给出的信息猜音乐家的名字。
其中前两个部分采用了大量的听觉信息,优美的音乐给学生传达的是最直接的信息,这样既为理解阅读材料打下了知识背景上的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由于在导入阶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一节“沉默”的阅读课,变得十分轻松与活跃,学生也被带入了一个渴望阅读进一步获得更多相关信息的状态当中。
所以阅读、理解文章的过程变得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这种听觉信息与阅读课的结合方式也是对于一向被人们认为有些“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带来了很多“乐”趣。
当然,这节阅读课之所以可以结合听觉材料来完成,也是由它的具体内容决定的。
它所讲述的音乐主题与“声音信息”有着最佳的结合点,能够最大的发挥听觉信息在阅读文章中的作用。
利用背景知识导入对于一些文化题材的课文,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或以课文的关键词出现、或以课文的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
教师以介绍话题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实际生活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