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型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低速机翼的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

低速机翼的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报告)
计算出大气密度 =kg/m3
2、记录不同迎角下各测压管读数(单位cm),计算各测压孔的静压与来流的静压差 ,从而计算出各测压点压强系数
表3实验数据表(来流风速 = 20m/s,迎角 4°)
i
Y(mm)
i
Y(mm)
1
3.75
8.25
0.025
0.055
13
3.75
-5.4
0.025
-0.036
2
7.5
18
45
-6.75
0.3
-0.045
7
60
24
0.4
0.16
19
60
-6.45
0.4
-0.043
8
75
22.2
0.5
0.148
20
75
-5.7
0.5
-0.038
9
90
19.35
0.6
0.129
21
90
-4.65
0.6
-0.031
10
105
15.75
0.7
0.105
22
105
-3.6
0.7
-0.024
5、调节机翼的迎角α,再次记录数据,直到各迎角下数据均记录完毕。
6、如果需要测定其它风速下的气动力数据,回到步骤4继续进行实验。
7、缓慢增大迎角,观看机翼失速时的压力分布的变化。
8、风洞停车。
9、实验完毕,整理实验数据,绘制 ~ , ~ 曲线,计算升力系数 ,压差阻力系数 。并绘制 ~α曲线, ~α曲线。
用图解法计算机翼上表面压力系数 曲线与 轴围成的面积减去机翼下表面压力系数 曲线与 轴围成的面积,两面积之差就是法向力系数 。而弦向力系数 的数值等于 曲线与 轴所围的面积减去 曲线与 轴所围的面积之差。

空气动力学矩形机翼纵向气动特性测量实验

空气动力学矩形机翼纵向气动特性测量实验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实验之二矩形机翼纵向气动特性测量实验班级姓名实验日期指导教师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4年11月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力系统三分力天平的工作原理以及天平静力校测的基本方法。

2.通过测定一矩形机翼的升力、阻力和力矩随迎角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熟悉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获得机翼气动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简介1.风洞风洞是产生人工气流的设备,其种类繁多。

这次实验所用风洞是三元闭口直流式风洞,如图11─ 收缩段 2— 试验段 3— 扩散段 4— 风扇 5— 安全网 6— 整流栅 7—直流电机图1 闭口直流式风洞动力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和风扇。

电机功率为30马力。

风扇转动后,将空气吸入风洞中,通过调节电机转速以获得不同的实验段速度。

收缩段前装有整流栅,整流栅是做成方格状的,用来消除气流中的大旋涡。

气流通过收缩段后,流速增大,这样可使进入试验段的气流较为均匀。

试验段的长度为1.52米,截面是正方形的,面积为0.914×0.914m 2,模型放在其中进行试验。

扩散段的功能是使试验段后面的气流减速后再排入大气,以减少能量损失。

2.风速管和U 形管压力计:风速管是测量气流速度的仪器。

如图2所示。

它由内管和外管组成。

内管在其前端开口;外管在其侧表面开小孔。

当风速管迎向气流时,内管口的气流速度将被阻滞为零,此时内管中感受的是当地总压P 0,而外管侧表面孔感受的为当地静压P 。

根据 P v P +=1220ρ即得式中:v—气流速度;ρ—空气密度;总压P0和静压P之差可以通过U形管压力计测出。

U形管压力计是测量压强差的仪器,如图3(a)所示。

测量时将被测量流体压强通过管道引致U形管两端,此时两管的液柱差h即表示被测量的压强差。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P P h12-=γ式中:γ为压力计中液体的比重,单位为N/m3。

为了使目测读数更加精确,常常将压力计倾斜一角度φ。

如图3(b)。

太阳能无人机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研究

太阳能无人机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研究

太阳能无人机低雷诺数翼型气动特性研究王科雷;周洲;甘文彪;许晓平【摘要】In order to develop high attitude and low speed solar energy UAV, numerical computations of airfoi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ift airfoil with high camber in a range of low Reynolds num-ber.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transition k-kl-w turbulence model were used to solve the 2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To prove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the SD7037 airfoil was selected to undergo an anal-ysis of influences caus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grids and undergo a verification between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erodynamic forces and summarized their trends of variation with Reynolds number, then studied the characters of the flow at representative Reynolds numbers and explained the reasons of high lift, and at last, through studying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t discussed the flow mechanism of the stall of the airfoil at large relative angle of attack.%以高空低速太阳能无人机翼型研究为背景,对大弯度高升力翼型在一定雷诺数范围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

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实验报告

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实验报告

研究生《流体力学实验》三角翼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班级SY1305姓名周鑫实验日期2014.6.9指导教师白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风洞常规测量试验的基本方法,了解常规试验测量系统的组成,学习试验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和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2. 了解和掌握不同后掠角和展弦比三角翼翼型随姿态角变化的气动力特性物理变化规律,研究后掠角和展弦比对三角翼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3.了解测力实验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测量装置(例如,应变式天平、信号放大器等)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基本原理实验空气动力学是空气动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用实验方法研究飞行器及其它物体在与空气或其它气体作相对运动时的气动特性、运动规律和各种复杂物理现象。

实验空气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风洞进行模型实验,以发现和确认流动现象、探索和揭示流动机理、寻求和了解流动规律,并为飞行器提供优良气动布局和空气动力特性数据,为理论分析提供物理和数学模型。

风洞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相对运动原理和相似理论。

相对运动原理:无论是物体以某一均匀速度在静止的流体中运动,还是流体以相同速度流经物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恒等。

相似理论:论述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和相似现象的性质的学说。

是模拟的理论基础。

相似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确定各种物理现象的相似准数。

风洞试验就是研究实际飞行器的绕流现象与风洞中试验模型模拟的绕流现象的等效性和相似性,建立实验的相似准则,研究模拟试验与实际的物理现象的近似程度以及共同遵循的物理规律或数学规律。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几乎绝大多数的空气动力学实验都在各种类型的风洞中进行。

风洞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动力装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管道内驱动一股可控气流,使其流过安置在实验段的静止模型,模拟实物在静止空气中的运动。

实验段是风洞的中心部件,实验段流场应模拟真实流场,其气流品质如均匀度、稳定度(指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湍流度等,应达到一定指标。

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

空气动力学实验报告

NACA0012翼型气动特性分析报告报告人:一、引言现在,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把航天事业的发展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航天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热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更应该加大发展力度,要保持在世界上的先进,将就必须从航天领域的大学生抓起。

因此老师知道我们进行了这次NACA0012翼型气动特性的实验,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从小处说也是为了我们莘莘学子,因此这次的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份报告主要研究的是NACA0012翼型的气动特性,包括理论分析求出一份气动特性,实验又得出一份气动特性,并将这两者比较观察实验值和理论值之间是否有差异,差别有多大,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结论。

在具体进行之前首先要引入翼型的定义,翼型就是平行于机翼根部的剖面线剖切机翼得到的剖面。

而翼型的气动特性主要包括翼型表面压强分布,升力系数,力矩系数。

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翼型求流函数和验证翼型本身是一条流线。

2、通过理论分析求出翼型的气动特性。

3、通过实验数据求翼型的气动特性。

4、分析这其中的差距及其原因。

5、通过这次报告的写作,体验数据处理的具体过程。

二、实验过程:该实验是在风洞中,用20m/s的速度吹NACA0012翼型,在翼型上布置27个点,用管子将这27个点连接到排管上,通过排管中水柱的高度可得出各点处的压强分布。

变换不同的迎角(0 2 4 6 8 10 20),分别进行实验,记录排管中水柱的高度。

实验过程中的图片如下:本来这儿有四张实验过程的图片,但加入图片后是文件过大无法发送,所以将图片删除。

实验数据:hb=[3.8 4 3.8 3.78 3.8 4.05 3.82 3.88 3.85 3.9 3.85 3.8 3.95 3.8 3.82 3.95 3.85 3.9 3.8 3.85 3.85 3.8 3.8 3.87 3.89 3.81 3.9 3.85];静止时各点水柱高度。

h0=[4.2 4.58 7.32 7.68 7.7 7.78 7.6 7.3 7.4 7.3 7.1 6.95 6.726.7 6.52 6.6 6.8 6.81 6.85 6.927.22 7.42 7.5 7.61 7.657.52 7.5 6.48];有速度迎角为0时水柱高度(以下相同)。

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精)

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精)
EXIT
3.2 定常理想可压流速位方程
在等熵流动中,密度只是压强的函数 ( p) , d p 1 p 2 是正压流体,故 ,同样有 x dp x a x
1 p 1 p 2 2 , z a z y a y
将欧拉方程中的压强导数通过音速代换成密度导数,代入 连续方程,即得只含速度和音速的方程:
况相比,无本质区别,只是在翼型上下流管收缩处,亚音速
可压流在竖向受到扰动的扩张,要比低速不可压流的流线为 大,即压缩性使翼型在竖向产生的扰动,要比低速不可压流
的为强,传播得更远。
上面现象可以用一维等熵流的理论来分析。取AA’和BB’
之间的流管,我们知道,有
dA 2 dV (1 M ) A V
u' v' w' 1, 1, 1, 忽略二阶小量,上式成为 V V V
f f 1, 1, x z
v' 面
f V x
EXIT
3.3 小扰动线化理论
由于物体的厚度、弯度很小,当迎角较小时有
v' 面 v' y 0
从而得到线化的物面边界条件
v' y 0
y x
2 式中, 2 1 M
0
由上述方程解出速度势后,可以计算翼型表面上的压 强系数分布,其他的气动特性如升力、力矩可通过积分求
得。
EXIT
3.4 亚声速可压流中薄翼型的气动特性
一、戈泰特法则
上面式中带上标′的参数代表的是不可压流场中的参数。
EXIT
3.4 亚声速可压流中薄翼型的气动特性
亚声速翼型绕流与相应的不可压低速翼型之间的几何
参数的关系为:

翼型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2017版

翼型气动特性实验指导书2017版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

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实验段速度下的升力曲线。

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

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

实验风速20,30,40V ∞=/m s 。

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p ∞,实验段气流的总压0p 为实验室的大气压a p 。

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上表面下表面(2) 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侧壁间。

模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如表-2所示)(3) 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90θ=,压力计标定系数 1.0K =。

压力计左端第一测压管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I L ;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IN L ;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II L 。

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i L 。

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

三、实验原理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

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

测定压强分布的模型构造如下:在物体表面上各测点垂直钻一小孔,小孔底与埋置在模型内部的细金属管相通,小管的一端伸出物体外(见图1),然后再通过细橡皮管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相接,各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都编有号码,于是根据各支管内的液面升降高度,立刻就可判断出各测点的压强分布。

第四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1)

第四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1)

第4章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1)翼型的气动参数力矩不随迎角变化的点翼型的气动中心:力矩点位于气动中心,气动中心力矩翼型的气动参数不同位置气动力矩前缘力矩合力作用点气动中心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1)无分离的附着流动,边界层和尾迹区很薄;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2)前驻点位于下翼面距前缘点不远处,迎角越小,驻点离前缘越近驻点处流速为零,压强最大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3)流经驻点的流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从驻点起经下翼面顺壁面流去,另一部分则从驻点起反向绕过前缘点经上翼面顺壁面流去,在后缘处流动平滑地汇合后向下流去。

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4)在上翼面近区的流体质点速度从前驻点的零值很快加速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速。

压力分布是在驻点处压力最大,在最大速度点处压力最小,然后压力逐渐增大(过了最小压力点为逆压梯度区)。

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圆头翼型小迎角时绕流图画(5)在下翼面流体质点速度从驻点开始一直加速到后缘,但不是均匀加速的。

低速翼型绕流图画低速翼型绕流图画(5)随着迎角的增大,驻点逐渐后移低速翼型绕流图画(6)随着迎角的增大,上翼面最大速度点越靠近前缘,最大速度值越大,上下翼面的压差越大,因而升力越大。

升力线与升力线斜率低速翼型气动特性小迎角翼型附着绕流大迎角翼型分离绕流翼型的气动参数大迎角翼型分离绕流迎角较大时,翼型上表面流动出现分离翼型的气动参数迎角再增大一些,升力系数达最大值,对应迎角称临界迎角当迎角大过一定的值之后,升力曲线开始弯曲再增大迎角,升力系数开始下降,这一现象称为翼型的失速这个临界迎角也称为失速迎角翼型的气动参数有弯度的翼型升力系数曲线不通过原点升力系数为零的迎角定义为零升迎角α0翼型的气动参数过后缘点与几何弦线成α0 的直线称为零升力线弯度越大,α0越大翼型失速原因:翼型上表面流动出现明显分离Re越大,失速越迟,最大升力系数越大粗糙度可以增强湍流,导致分离,减小升力NACA 23012 的升力曲线阻力系数曲线阻力: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迎角较小时:主要是摩擦阻力摩擦阻力随迎角变化不大迎角较大时,流动分离,出现压差阻力阻力与迎角大致成二次曲线关系雷诺数增加,粘性相对作用减小,阻力减小。

翼型实验报告

翼型实验报告

翼型实验报告翼型实验报告引言翼型是飞机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状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特性。

为了研究和优化翼型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这些实验的结果,并探讨翼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实验设备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台风洞实验设备,该设备能够模拟飞机在空气中的飞行环境。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翼型,包括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并通过改变其攻角来观察翼型的气动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称翼型的实验结果在对称翼型实验中,我们发现随着攻角的增加,升力系数逐渐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攻角的增加,翼型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也增强了。

然而,当攻角过大时,翼型会失去稳定性,产生失速现象,升力系数会迅速下降。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较大攻角下,对称翼型的阻力系数也会显著增加。

这是由于较大攻角下,气流在翼型上的流动更加复杂,产生了更多的湍流和阻力。

2. 非对称翼型的实验结果与对称翼型不同,非对称翼型在不同攻角下的气动性能表现出更大的差异。

我们观察到在较小攻角下,非对称翼型产生了较小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

然而,随着攻角的增加,非对称翼型的升力系数显著上升,而阻力系数也有所增加。

这是因为非对称翼型的上下表面形状不对称,使得气流在上表面流动更加迅速,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升力。

3. 翼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翼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翼型的形状和性能直接影响着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特性,进而影响着飞机的起飞性能、爬升性能和巡航性能等。

因此,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翼型对于飞机的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结论通过翼型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对称翼型和非对称翼型在不同攻角下的气动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其次,翼型对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飞机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翼型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翼型的设计,以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总结通过本次翼型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翼型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

飞机翼型设计及其气动特性分析

飞机翼型设计及其气动特性分析

飞机翼型设计及其气动特性分析飞机翼型是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状和参数对于飞机的性能、燃油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设计出优秀的飞机翼型,使其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是飞机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

翼型的选择在飞机设计的初步阶段,需要根据任务需求和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翼型。

现代飞机翼型大致可分为四类:直翼、后掠翼、前缘后掠翼和双曲线翼。

直翼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飞行性能一般;后掠翼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但低速性能差;前缘后掠翼的优点是高速和低速性能均较好,但是制造难度较大;双曲线翼兼顾高速和低速性能,但制造复杂。

较新型的翼型是蝶形翼、斜三角翼、翼身一体等,总体来说,选择合适的翼型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翼型气动特性分析飞机翼型的气动特性包括升阻特性、稳定性和操纵性。

其中升阻特性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飞行速度、起飞和着陆距离以及载荷能力等方面的性能。

升力系数是描述翼型升力的重要参数。

在翼型设计中,需要尽可能地提高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以提高飞机起飞和着陆性能。

同时,升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对哪些因素敏感,比如攻角、马赫数、气压高度等因素需要深入研究,以更好的处理飞机的飞行特性。

阻力系数是衡量升阻性能的重要参数。

较小的阻力系数有利于提高飞机的速度和燃油经济性,降低噪声和污染等方面。

一般不同攻角情况下的阻力系数变化,另外还需要研究横滚阻力以及迎风面阻力等方面的性能变化情况。

气动稳定性是飞机翼型设计中的关键性问题,翼型的气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其稳定裕度和稳定性边界上。

稳定裕度的大小反映了翼型受扰动时保持稳定的能力,而稳定性边界则是指翼型失去稳定性的临界状态。

操纵性是指飞机在飞行中对操纵输入的响应能力,包括响应速度、控制精度、横向和纵向操纵性等各方面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在设计翼型时,需要确定操纵面的尺寸和位置等参数,以将操纵性最大化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控制。

总体来说,翼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得到最优的气动特性。

第7章 超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2)

第7章  超音速翼型和机翼的气动特性(2)

薄翼型线化理论的超声速气动特性
薄翼型波阻系数C 薄翼型波阻系数 db (3)厚度部分 由于
dyu tgθ u = ( )c , dx
dS u cos θ u = dx
再将厚度问题上表面压强系数代入波阻积分: 再将厚度问题上表面压强系数代入波阻积分:
4 b dy u (C d b ) c = ∫0 dx c dx bB
薄翼型线化理论的超声速气动特性
薄翼型升力系数C 薄翼型升力系数 L (2)弯度部分
dL f = (C pl − C pu ) f q ∞ dx
将弯度载荷代入后积分得: 将弯度载荷代入后积分得:
dy 4( ) f b dx q dx = − 4q ∞ L f = −∫ ∞ 0 B B

0
0
dy f = 0
由于线化理论下弯度部分及厚度不产生升力,此外厚 由于线化理论下弯度部分及厚度不产生升力, 度部分显然也不会对前缘力矩有贡献(见下页PPT),因此 ),因此 度部分显然也不会对前缘力矩有贡献(见下页 ), 弯度力矩系数也称为零升力矩系数: 弯度力矩系数也称为零升力矩系数:
(mz ) 0 = ( mz ) f
薄翼型线化理论的超声速气动特性
薄翼型升力系数C 薄翼型升力系数 L (2)弯度部分 参见右图,作用于微 参见右图, 元面积dS上的升力为: dS上的升力为 元面积dS上的升力为:
dL f = (C pl − C pu ) f q ∞ dS cos θ
由于: 由于: dx = dS cos θ 所以: 所以: dL f = (C pl − C pu ) f q ∞ dx
(C L ) c = 0
薄翼型线化理论的超声速气动特性
薄翼型升力系数C 薄翼型升力系数 L

超声速翼型和亚声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超声速翼型和亚声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超声速翼型和亚声速翼型的气动特性总负责:祝恺辰(071450704)组员:辛宏宇(071450703)超声速和亚声速翼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超声速翼型需承受激波阻力。

激波超声速气体中的强压缩波。

微扰动(如弱压缩波)的叠加而形成的强间断,带有很强的非线性效应。

经过激波,气体的压强、密度、温度都会突然升高,流速则突然下降。

压强的跃升产生可闻的爆响。

如飞机在较低的空域中作超音速飞行时,地面上的人可以听见这种响声,即所谓音爆。

理想气体的激波没有厚度,是数学意义的不连续面。

实际气体有粘性和传热性,这种物理性质使激波成为连续式的,不过其过程仍十分急骤。

因此,实际激波是有厚度的,但数值十分微小,只有气体分子自由程的某个倍数,波前的相对超音速马赫数越大,厚度值越小。

一、超音速薄翼型翼型作亚声速运动和超声速运动时,对气流的扰动有很大不同根据动量定律,向前流出的气体将给翼型一个像后的反作用力,它有一个阻力分量;而从控制面向后流出的气流对翼型有一个推力分量;同理,向前流入控制面的气流将给翼型一个阻力分量。

而向后流入控制面的气流将给翼型一个阻力分量。

从控制面垂直进出的流动不会是翼使翼型承受阻力或是推力。

这样,在无粘性流体中作亚胜诉流亚声速扰动无界原子弹爆炸形成的蘑菇云也是一种激波超声速扰动限于前马赫锥后,前半部压缩,后半部膨胀,扰动均沿着波德传播方向即垂直于马赫波动的翼型不承受阻力(推力与阻力相消),而超声速翼型将承受阻力,这种与马赫波传播有关的阻力称为波阻。

超声速流动中,绕流物体产生的激波阻力大小与物体头波钝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钝物的绕流将产生离体激波,激波阻力大;而尖头体的绕流将产生附体激波,激波阻力小。

因此,对于超声速翼型,前缘最好作成尖的,如菱形、四边形、双弧形。

但是对于超声速飞机,总是要经历起飞和着陆的低速阶段,尖头翼型在低速绕流时,较小迎角下气流就要发生给力,是翼型的气动特性能变坏。

为此,为了兼顾超声速飞机的低速特性,目前低超声速的翼型,其形状都采用小圆头的对称薄翼。

空气动力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空气动力学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翼型测压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小组成员:专业: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

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攻角下的升力曲线。

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

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

实验风速20,30,40V ∞=/m s 。

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p ∞,实验段气流的总压0p 为实验室的大气压a p 。

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上表面下表面(2) 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侧壁间。

模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

(如表-2所示)(3) 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90θ=,压力计标定系数 1.0K =。

压力计左端第一测压管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I L ;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IN L ;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II L 。

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i L 。

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

三、实验原理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

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

翼型与机翼的气动特性

翼型与机翼的气动特性
升力系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
阻力系数随来流马赫数之变化
阻力系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
俯仰力矩特性随来流马赫数之变化
压力中心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
机翼主要几何参数对跨声速气动特性 的影响
翼型的临界马赫数将随翼型的相对厚度、相对弯度以及升 力系数Cy的增大而降低
翼型临界马赫数与相对厚度的关系
翼型临界马赫数与相对弯度的关系
第六章 翼型与机翼的气动特性
Present theoretical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irfoil aerodynamic properties
6.1 翼型和机翼的发展简史
翼型(airfoil)与机翼(wing)
平行于机翼的对称面截得的机翼截面,称为翼剖面,即翼 型。机翼是由翼型构成的,是飞行器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 ,翼型的几何形状是机翼的基本几何特性之一。
翼型的几何参数
Leading edge: 前缘 Chord line: 弦线 Thickness: 厚度 Mean chamber line:
trailing edge: 后缘
chord length: 弦长
camber:
弯度
中弧线
翼型的分类
按几何形状,翼型可分为两类: 圆头尖尾的,用于低速、亚声速和跨声速飞行的飞机机翼
当粘性考略在流动中时,这种悖论立马消失。 事实上,流动的粘性产生翼型阻力的唯一原因。 阻力产生于两种物理机制:
1、表面摩擦阻力:即作用在表面上的剪切力
2、由于流动分离产生的压差阻力,有时也叫 做形阻力
如图a清晰展示出剪切力产生的阻力。由于流动分离(b )产生的压差阻力相对来说是一个细微的现象
矩形机翼在亚声速气流 中的气动载荷分布

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实验与分析

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实验与分析

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实验与分析一、飞行器气动特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空气动力的作用。

这些空气动力包括升力、阻力、侧向力和力矩等,它们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

通过进行气动特性实验,可以获取飞行器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的空气动力数据,为飞行器的设计优化、飞行性能预测和飞行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验证和改进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理论和计算方法虽然能够对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预测,但由于实际流动的复杂性和模型的简化,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可以提供真实的空气动力数据,用于验证和改进理论和计算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探索新的气动布局和设计概念在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常常需要探索新的气动布局和设计概念。

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设计方案的气动性能,帮助设计人员筛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3、评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实验测量飞行器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参数,可以评估其飞行性能,如升阻比、最大升力系数等,以及稳定性,如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等。

4、为飞行控制提供输入参数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需要准确的空气动力参数来实现精确的控制。

实验结果可以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必要的输入参数。

二、飞行器气动特性实验的类型和方法飞行器气动特性实验可以分为风洞实验和飞行实验两大类。

1、风洞实验风洞是一种用于模拟飞行器在空气中飞行的实验设备。

风洞实验具有成本低、可控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是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风洞实验根据风洞的类型和实验目的,可以分为低速风洞实验、高速风洞实验和跨音速风洞实验等。

在风洞实验中,通常使用模型来模拟真实的飞行器。

模型的制作精度和相似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模型制作材料有木材、塑料、金属等。

风洞实验的测量技术包括压力测量、力测量、流场测量等。

压力测量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扫描阀来测量模型表面的压力分布;力测量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模型所受到的升力、阻力和力矩;流场测量可以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LDV)等手段来获取流场的速度分布和湍流特性。

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低速翼型的气动特性
翼面压力分布 ((小((2(((22小几(((222(2(翼(翼((2(((小(((((几小(2翼222(小(翼几 2(翼小 翼几(2小((小2(((翼((几22((22小2翼 几(dcdaddacaacdaaaacaaaaaddcaacdccadcaadddaddadccdccdcac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低))))))))))))))))))))))))))))))))))))))迎迎何面面迎何迎面迎面何面迎面何迎迎面何迎面何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 小小小小小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角 角 弦 坐 坐 角 弦 角 坐 角 坐 弦坐 角坐 弦 角 角 坐 弦 角 坐弦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 迎迎迎迎迎55555555555555500000000000000000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无无长标标无长无标无标长 标无 标长无无标长无标 长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角 角角角角角迎迎迎迎 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迎 迎迎迎迎 迎迎迎迎迎迎迎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分分、、、分、分、分、、 、分 、分分、、分、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无 无 无 无 无角 角 角 角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角 角角 角 角 角角 角 角 角 角 角 角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离离前弯弯离前离弯离弯前 弯离 弯前离离弯前离弯 前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分分分分分绕绕绕绕 绕绕绕绕绕绕绕绕绕绕绕绕绕 绕绕绕绕 绕绕绕绕绕绕绕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时时缘度度时缘时度时度缘 度时 度缘时时度缘时度 缘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 离离离离离流流流流 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流 流流流流 流流流流流流流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半分分,半,分,分半 分, 分半,,分半,分 半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特粘粘径布布粘径粘布粘布径 布粘 布径粘粘布径粘布 径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性性、、、性、性、性、、 、性 、性性、、性、 、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及作作后厚厚作后作厚作厚后厚作厚后作作厚后作厚后(((((((((((((((((((((bbbbbbbbbbbbbbbbbbbbb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起)))))))))))))))))))))用用缘度度用缘用度用度缘 度用 度缘用用度缘用度 缘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厚 厚厚厚厚厚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对对角分分对角对分对分角 分对 分角对对分角对分 角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 翼翼翼翼翼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涡翼翼;布布翼;翼布翼布; 布翼 布;翼翼布;翼布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面面面面面面 面面面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后 后后后后后压压压压压压 压压压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 缘缘缘缘缘力力力力力力 力力力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分分分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 离离离离离布布布布布布 布布布没没没没没没 没没没有有有有有有 有有有(((((((((((((((((((((ccccccccccccccccccccc本本本本本本 本本本)))))))))))))))))))))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薄 薄薄薄薄薄质质质质质质 质质质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翼 翼翼翼翼翼改改改改改改 改改改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变变变变变变 变变变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前 前前前前前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缘 缘缘缘缘缘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分分分分分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离 离离离离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动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翼型压强分布测量与气动特性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方法,用多管压力计测出水柱高度,利用伯努利方程计算出翼型表面压强分布。

2 测定给定迎角下,翼型上的压强分布,并用坐标法绘出翼型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3 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升力系数,并绘制不同实验段速度下的升力曲线。

4 掌握实验段风速与电流频率的校核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风洞:低速吸气式二元风洞。

实验段为矩形截面,高0.3米,宽0.3米。

实验风速
20,30,40V ∞=/m s 。

实验段右侧壁面的静压孔可测量实验段气流静压p ∞,实验段气
流的总压0p 为实验室的大气压a p 。

表2.1 来流速度与电流频率的对应(参考)
表2.2 翼型测压点分布表
上表面
下表面
(2) 实验模型:NACA0012翼型,弦长0.12米,展长0.09米,安装于风洞两侧壁间。


型表面开测压孔,前缘孔编号为0,上下翼面的其它孔的编号从前到后,依次为1、2、3 ……。

(如表-2所示)
(3) 多管压力计:压力计斜度90θ=,压力计标定系数 1.0K =。

压力计左端第一测压管
通大气,为总压管,其液柱长度为I L ;左端第二测压管接风洞收缩段前的风洞入口侧壁静压孔,其液柱长度为IN L ;左端第三、四、五测压管接实验段右侧壁面的三个测压孔,取其液柱长度平均值为II L 。

其余测压管分成两组,分别与上下翼面测压孔一一对应连接,并有编号,其液柱长度为i L 。

这两组测压管间留一空管通大气,起分隔提示作用。

三、实验原理
测定物体表面压强分布的意义如下:首先,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知道物体表面上各部分的载荷分布,这是强度设计的基本数据;其次,根据表面压强分布,可以了解气流绕过物体时的物理特性,如何判断激波,分离点位置等。

在某些风洞中(例如在二维风洞中,模型紧夹在两壁间,不便于装置天平),全靠压强分布来间接推算出作用在机翼上的升力或力矩。

测定压强分布的模型构造如下:在物体表面上各测点垂直钻一小孔,小孔底与埋置在模型内部的细金属管相通,小管的一端伸出物体外(见图1),然后再通过细橡皮管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相接,各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上各支管都编有号码,于是根据各支管内的液面升降高度,立刻就可判断出各测点的压强分布。

多管压力计的原理与普通压力计相同,都是基于连通器原理,只是把多个管子装在同一架子上而已,这样就可同时观察多点的压强分布情况,为了提高量度的准确性,排管架的倾斜度可任意改变。

图3.1 接多管压力计上各相应支管 图3.2 实验安装示意图
实验段风速固定、迎角不变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翼面上第i 点的当地静压i p 与实验段的静压p ∞关系为:
sin sin i i II p K gL p K gL ρθρθ∞+=+液液

()sin ,(0,1,2,3,......)i i II i p p p K g L L i ρθ∞∆=-=-=液 (1)
实验段的气流静压p ∞与大气压a p (即总压0p )关系为:
0sin sin II I p K gL p K gL ρθρθ∞+=+液液
根据伯努利方程,则实验段的气流动压为:
201
()sin 2
a II I q p p V K g L L ρρθ∞∞∞≡-=
=-液 (2) 同理,风洞入口段收缩管前的气流动压为:
2IN 0IN IN 1()sin 2
a IN I q p p V K g L L ρρθ≡-=
=-液 (3) a ρ、ρ液分别为空气密度和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

于是,翼面上第i 点的压强系数为
i II i
i II I
p L L Cp q L L ∞∆-≡
=- (4) 翼型在给定迎角下的升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升力系数的值即从翼型前缘到后缘对压力系数进行积分得到的:
(p p )[(p )(p )]c
c
l u l u L dx p p dx ∞∞=-=---⎰⎰
1
00
1*()()*c l pl pu pl pu L x
C C C dx C C d q c c c ∞==-=-⎰⎰
其中,pl C 为翼型下表面的压力系数,pu C 为翼型上表面的压力系数,c 为翼型的平均气动弦长。

四、实验步骤
(1) 记录实验室的大气参数、压力计工作液(水))密度:

1气温:30a
t C =︒;

2海拔:m h 400=; ○
3工作液(水)密度:3
995.65/kg m ρ=液; ○4重力加速度g :29.79/g m s =;

5大气压强: 95920a p Pa =;

6翼型弦长:mm c 120=; (2) 将压力计座底调为水平,再调节液面高度使测压管液面与刻度“0”平齐,斜角90θ=。

(3) 将风洞壁面测压孔、翼面测压孔与多管压力计的测压管对接好,检查接头有无漏气。

(4) 将模型迎角调节到位并固定,风洞开车,由变频器进行风速调节,迎角控制机构进
行迎角调节。

实验中迎角为4
8-,增量为2°。

(5) 记录数据:在风速稳定和迎角不变时,读取并记录大气压管液柱高度I L 、风洞入口
处液柱高度IN L 、风洞实验段液柱高度II L 、翼型表面各测点的液柱高度i L 。

(6) 关闭风洞,整理实验场地,将记录交老师检查。

(7) 整理实验数据,写好实验报告。

五、实验要求
实验中注意观察,上下翼面的压强随迎角的变化,尤其是前缘点压强和上翼面后段的压强的变化。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原始数据完整。

实验室的大气数据;压力计的系数;工作液数据;风速数据。

实验
段风速计算公式:
V ∞=
(m/s )
其中空气密度a ρ由下式计算:
287.053*(273.15)
a
a a p t ρ=
+ (kg/m 3)
(2) 根据记录的实验室数据、风洞实验段压力数据以及电机频率,进行实验段风速与电
机频率的校核,并与参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3) 列表记录在不同迎角下的翼型表面压强系数数据,迎角为参数,用坐标法给出翼型
的压强系数分布图。

(4) 根据计算的压强系数分布,采用积分法计算翼型的升力系数,并绘出升力系数随攻
角变化的曲线
七、思考题
1. 如何根据压强分布,判断驻点的位置?
2. 如何根据压强分布,判断分离现象的发生?
3. 如何粗略地判断出零升角(升力为零的角度)?
4. 如何获得风洞入口处,即收缩段前的气流速度?
5. 如何估算风洞收缩段的面积收缩比?
6. 为何模型上,上表面前半部的测压孔较密?
八、实验结果
1、实验室实验参数
(见第四节:实验步骤)
2、实验段风速校核
(与参考数据做对比,并做误差原因分析)
3、翼型表面压力测量原始数据与压力分布曲线3.1原始数据
3.2 压力分布曲线
(不同流速,不同攻角下的表面压力系数分布)4、升力系数与曲线
4.1 升力系数(积分法)
4.2 升力系数曲线
(不同风速下,升力系数随攻角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