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复习资料
1.简述城市化定义及城市化Ⅰ、Ⅱ的内容,并且简述近域城市化中的几个区域特点。
答:1、城市化定义: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城镇地域不断扩大的过程;
2、城市化Ⅰ指的是人口、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镇)集中、非城市(镇)景观演变为城市(镇)景观的过程,它们表示实体性的、物化了的城市化内涵,这个过程有饱和点、有终点;
3、城市化Ⅱ表示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向周边、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这是一个抽象的、精神上的城市化内涵,它没有饱和点、没有止境。
4、近域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推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实现城市范围的扩大,它的特征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以现有城市为原点向外扩散推进。根据与现有城市中心距离远近,可以分为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又可分为: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中间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强调交通与基础设施、生活住宅与工业化状况的影响)和郊区城市化(形式与内容——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城市网络化)等几大区域板块,每一个板块的内容都有所差异。
2.简述城市化动力和机制的基本内容(乡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调节等三个控制性次系统――马卜贡杰模式),并说明第Ⅲ产业对现代城市化影响加大的理由
答:1、城市化的动力: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近代以前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近代城市化的动力是工业化的推进;现代城市化的动力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的兴旺;
2、城市化的机制应当考虑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经济增长(含:工业化、第三产业、居民收入状况等)与城市发生发展的互动影响,这个影响过程用马卜贡杰模式来反映的一般机制是乡村控制性次系统(包括各类各级机构、家庭家族、思想观念等)、城市控制性次系统(包括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住房、城市政府及其他们的政策等)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涉及到城市、乡村、即将进入城市的新城市移民和已经进入城市的老移民等),这几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影响增加的理由是——城市自身要求的生产性配套及其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城市居民人口增多、生活水平提高,所以对自身的生活性服务的范畴扩张、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第三产业的规模、服务内容与质量都有相应提升,对城市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简述城市相互作用的类型、必备条件和影响
答:1、城市相互作用指的是城市之间持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传递、沟通和交换活动,城市相互作用是构成区域城市(镇)体系的内部动因。城市相互作用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对流、传导和辐射;对流主要指人员和物质(货物)的移动;传导则主要以城市之间的各种交易活动,通常以统计学的簿记程序来完成,表现为货币流;辐射主要指信息、思想、体制、创新、技术、文化生活方式等在城市之间传播与流动。
2、城市相互作用产生的必备条件主要有:互补性、中间机会、可运输性等,其中中间机会对原来城市相互作用的格局起着破坏、改造、重塑或者调整作用。
3、城市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区域城镇体系的构建、重组、或者调节作用,它是进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研究内容,它使城市之间产生组合效应,并使城市-区域-社会经济联结成一个整体,产生有序性。使城市体系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可能。它使城市体系内部分化加速,使劳动地域分工加强和深化,使城市区位选择的内容提高,使之逐渐产生城市和区位的专业化职能。它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城市空间组织(也是其他区域空间组织)形成的媒介。
4.简述城市体系的首位式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模式
答:1、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模式中,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式分布;首位度是一国最大城市人口规模与其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有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11城市指数等的区分,但是,只有当2城市指数市时首位度等于大于2、4城市指数、11城市指数时首位度等于或大于1,我们才可以判定该国(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属于首位式分布;
2、位序-规模分布模式遵从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它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城市的位序-规模分布法则有若干个,在我们的教材第125页-126页上列出了7个模型(公式),实际上都是奥尔巴赫模式的变种,基本形态和内涵都没有变化。利用位序-规模分布模式,在已知城市体系内任意城市的位序、最大城市或任意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时,都可以求算
该已知城市的人口规模,或者可以求算相反的参数指标。
3、对于首位式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评价应当根据评价对象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客观地进行,不宜绝对地肯定或者否定某种模式。还应当把位序-规模分布模式的基本公式——奥尔巴克公式以及罗特卡公式、辛格公式、捷夫公式及其相应的变形、公式本身及其字母的含义记住、理解。
5.简述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假设、理论要点、六边形网络和城镇等级体系、三种原则下的K值…)
答: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揭示区域城市体系规律的系统理论,它最先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城市体系中中心地(可以看作城市)的数量、规模、分布模式。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假设:理想地表——土壤肥力同等、资源均匀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消费方式完全一致,相似于"均质平原”;统一的交通系统——平原内所有同等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平原内任意一点与其他地点的相对通达性只与距离成反比,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经济行为合理的人("经济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理论要点:第一,大多数聚落都作为中心地为其腹地或者市场区提供货物或服务,城市的基本功能就是作为腹地的服务中心,为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第二,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销售范围和级别不尽相同,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档次也不同,不同中心地之间的数目是按一定规律存在和排列的,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将一个地区的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从而形成中心地等级体系,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越齐全;级别越低的中心,与相邻同级中心之间的距离越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三,中心地市场区最有效的理论形状是正六边形,因为正六边形可以使中心地的利润最大化;按最有效市场区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有三种形态,每种形态形态按照不同的原则各有自己的K值(有3种K值);第四,中心地的发展取决于中心地功能的专门化,中心地的发展速度则取决于腹地对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增长的速度;六边形网络——平原上每个生产者的货物的最大销售范围都是一个圆,为了消除圆与圆之间的空隔而使相邻两圆相互重叠一部分并且平分重叠部分,从而得到了一个正六边形市场区(取代了圆形市场区),同等等级同等规模的正六边形、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正六边形有规律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市场网络体系,即六边形网络;城镇等级体系——取决于中心地提供货物的等级高低与种类多少,中心地(城镇)级别的高低与它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等级、数量是严格一致的,高等级货物和服务只有少数(高等级)中心地可以提供,克氏从最高等级货物的门槛需求开始往下推导,按此原则就形成了有序的区域城镇体系;三种K值制约下的区域城镇等级体系及其结构是不同的;3种原则下的K值——市场原则下的K值:K=3;交通原则下的K值:K=4;行政原则下的K值::K=7。
6.简述核心――边缘理论的基本内容(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理论、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模式图及说明)
答:1、均衡增长论: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等,认为落后国家容易产生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因此这些国家应当采取均衡发展战略,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
2、不均衡增长理论:赫希曼等人是代表,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缺乏资金。不发达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各部门之间应当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从而产生压力,压力推动发展;
3、增(生)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1950年提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内,而是以不同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具有成长和空间集聚意义的"点”就是生长极;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选择好发动型工业;这些所谓增(生)长极,实际上就是各种规模、散布在各区域的城市(镇);
4、核心-边缘模式图(见教材第224页图8-21)的说明:该图反映的是区域(或国家)经济地域结构与演变的一般模式——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空间系统可以由核心区和边缘区两个次系统部分组成,该系统的发展动力是核心区产生的大量革新,这些革新从核心向外扩散,影响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该模式包括了革新扩散、决策过程、人口迁移、投资过程等四个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核心向边缘区和边缘区向核心区的动态过程的作用力是不相等、不对称的,从而决定了核心与边缘区的关系是控制与依赖的不平等关系,还存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关系,进而在空间系统组织中产生出一系列不平衡;核心-边缘模式系统的发生发展一般都要经历初期、中期、晚期和衰落期等4个阶段;核心-边缘模式与增(生)长极理论的关系:两个理论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