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李新宇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访问节点】:又称端节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主要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

【转接节点】:又称中间节点,直至那些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这些节点拥有通信资源,具有通信功能。

【混合节点】:也称为全功能节点,是指那些既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接节点的网络节点。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传输信息和数据的线路。

【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逻辑链路】:是具备数据传输控制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对等网】:在计算机网络中,倘若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其他计算机内部的资源,每台计算机磁盘上的空间和文件都为公共资源,这种网络就称为对等网。

填空题:1、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的ARPANET 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妈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这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

2、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3、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的。

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则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由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和混合节点5、通信链路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而成的互联网,按作用范围可分为LAN、WAN和Internet。

2.OSI参考模型: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组成。

3.TCP/IP协议族: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组成,是网络世界的基础协议。

4.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等。

二、网络协议1.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IP协议负责寻址和分组转发,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控制,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支持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服务器返回响应。

3.DNS协议: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并提供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

4.DHCP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网络中的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信息。

5.FTP协议和T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和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三、网络安全1.网络攻击与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数据泄露等,防范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等。

2.加密与解密:对于敏感数据的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网络认证与授权:网络认证是指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常用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数字证书验证等;网络授权是指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四、学习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网络学习的基础,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参与网络项目等方式进行实践。

2. 多进行网络实验:通过使用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网络通信过程,熟悉各种协议的使用和交互。

3.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可以阅读相关论文、文章和安全报告等。

计算机网络专业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专业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专业资料整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网络通信、数据传输、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的资料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

了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对于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非常重要。

2. 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学习和理解OSI七层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过程和原理。

3.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

学习TCP/IP协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二、网络通信技术1. 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传输技术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等。

了解不同的网络传输技术对于优化网络传输效率和提高网络性能非常重要。

2. 网络路由技术网络路由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路由技术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等。

学习网络路由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数据传输的路径选择和优化方法。

3.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

学习网络安全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防护方法。

三、网络应用开发1. 网络编程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应用开发的技术。

常见的网络编程技术有Socket编程、HTTP协议、Web服务等。

学习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应用的开发方法和技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一、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1.1.1 网络的定义1.1.2 网络的分类1.2 网络的拓扑结构1.2.1 点对点连接1.2.2 总线型拓扑结构1.2.3 星型拓扑结构1.2.4 环型拓扑结构1.2.5 网状型拓扑结构1.3 OSI参考模型1.3.1 OSI模型的概述1.3.2 OSI模型的七层结构1.4 TCP/IP协议族1.4.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1.4.2 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1.4.3 TCP/IP协议族的应用层协议二、物理层2.1 传输媒介2.1.1 有线传输媒介2.1.2 无线传输媒介2.2 信号与编码2.2.1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2.2.2 信号编码2.2.3 奈氏定理2.3 传输方式2.3.1 单工传输2.3.2 半双工传输2.3.3 全双工传输2.4 调制与解调2.4.1 调制的概念与分类2.4.2 解调的概念与分类2.5 码型与调制方式2.5.1 码型的基本概念2.5.2 常用码型2.5.3 调制方式的基本概念2.5.4 常用调制方式三、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3.2 透明传输与可靠传输3.3 帧与帧的封装3.4 点到点协议PPP3.5 局域网协议以太网3.5.1 以太网的拓扑结构3.5.2 以太网的MAC地址3.5.3 以太网的帧格式3.6 局域网交换技术3.6.1 集线器3.6.2 网桥3.6.3 交换机四、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功能4.2 IP协议4.2.1 IP地址的分类4.2.2 子网划分4.2.3 DHCP协议4.2.4 NAT协议4.3 路由选择4.3.1 静态路由4.3.2 动态路由4.4 ICMP协议4.4.1 ICMP的基本概念4.4.2 ICMP的报文格式4.4.3 ICMP的应用五、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功能5.2 TCP协议5.2.1 TCP的连接管理5.2.2 TCP的可靠传输5.3 UDP协议5.3.1 UDP的特点5.3.2 UDP的应用场景5.4 基于TCP的应用协议5.4.1 HTTP协议5.4.2 FTP协议5.4.3 SMTP协议六、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功能6.2 DNS系统6.2.1 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6.2.2 域名解析过程6.3 HTTP协议6.3.1 HTTP请求与响应的格式6.3.2 HTTP的状态码6.4 FTP协议6.4.1 FTP的工作模式6.4.2 FTP的命令与应答6.5 SMTP协议6.5.1 SMTP的工作原理6.5.2 SMTP的命令与应答附件:网络拓扑图示范附件:常用网络设备介绍附件:计算机网络技术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一、注释一2:法律名词二、注释二3:法律名词三、注释三。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4.数据传输的方式: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数据包是一段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括头部和有效载荷。

数据传输可以采用电信号、光信号或无线信号。

5.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6.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7.网络地址和端口:
8.数据传输的方式:
9.路由和交换: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地址和路由表来选择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交换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合适的路径来直接传输数据包。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交换技术有以太网和令牌环。

10.无线网络技术:
除了有线网络,计算机网络还可以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无线技术有Wi-Fi、蓝牙和移动通信等,它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11.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12.网络性能和优化:
13.云计算和物联网:
云计算和物联网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两大趋势。

云计算通过提供虚拟化资源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

物联网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汇总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1 网络的定义1.2 网络的分类1.2.1 局域网(LAN)1.2.2 城域网(MAN)1.2.3 广域网(WAN)1.2.4 互联网(Internet)2. OSI参考模型2.1 OSI参考模型的概述2.2 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2.2.1 物理层2.2.2 数据链路层2.2.3 网络层2.2.4 传输层2.2.5 会话层2.2.6 表示层2.2.7 应用层3. TCP/IP协议族3.1 TCP/IP协议族的概述3.2 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3.2.1 网络接口层3.2.2 网际层3.2.3 传输层3.2.4 应用层二:网络设备和编址1. 网络设备1.1 网络设备的分类1.1.1 网卡1.1.2 集线器1.1.3 交换机1.1.4 路由器1.1.5 网关2. IP地址和子网掩码2.1 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2.2 IP地址的组成和表示方式2.3 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三:网络传输协议1. TCP协议1.1 TCP的概述1.2 TCP的特点1.3 TCP的连接建立和终止1.4 TCP的可靠传输机制2. UDP协议2.1 UDP的概述2.2 UDP的特点2.3 UDP的应用场景四:局域网技术1. 以太网1.1 以太网的概述1.2 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1.3 以太网的帧结构和帧格式1.4 以太网的MAC地址和地址解析协议2. VLAN技术2.1 VLAN的概念和作用2.2 VLAN的实现方式和配置方法五:广域网技术1. PPP协议1.1 PPP的概述1.2 PPP的连接建立和认证过程1.3 PPP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 HDLC协议2.1 HDLC的概述2.2 HDLC的帧格式和报文结构2.3 HDLC的工作模式和帧同步方法六:网络安全1. 网络攻击和防御1.1 网络攻击的分类1.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3 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2. 防火墙2.1 防火墙的概述2.2 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3 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七:网络管理和监控1. 网路管理协议1.1 SNMP协议1.2 MIB文件和MIB对象1.3 SNMP的工作原理和消息格式2. 网络性能监控2.1 网络性能监控的意义和目的2.2 常用的性能监控工具2.3 网络性能监控的指标和分析方法附件:1. 相关示意图和图表2. 实验数据和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传输的协议族。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提纲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概述1.网络的定义2.网络的分类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AN)3.重要的网络标准与协议1.TCP/IP协议族2.OSI参考模型3.HTTP协议4.DNS协议2.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拓扑2.星型拓扑3.环形拓扑4.树型拓扑5.网状拓扑3.网络设备与组成1.网络硬件设备1.网卡2.集线器3.交换机4.路由器5.网关6.防火墙2.网络软件组成1.网络操作系统2.网络协议3.应用程序二、物理层1.通信基础知识1.码元、信号与速率2.传输媒介1.双绞线2.同轴电缆3.光纤2.数据通信原理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2.数据传输的方式1.单工传输2.半双工传输3.全双工传输3.香农定理与数据压缩1.香农定理的定义与公式2.数据压缩的方法与算法 4.错误检测与纠正1.奇偶校验2.CRC3.海明码三、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的作用与功能2.帧封装与解封装3.点对点协议(PPP)4.以太网协议1.MAC地质2.以太网帧结构3.以太网交换机5.局域网的划分与拓扑1.以太网技术2.令牌环技术3.Token Bus技术6.虚拟局域网(VLAN)1.VLAN的概念与作用2.VLAN的配置与管理四、网络层1.网络层的作用与功能2.网际协议(IP)1.IP地质的分类与表示方法2.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3.路由器与路由表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4.路由选择协议1.静态路由选择2.动态路由选择1.RIP协议2.OSPF协议3.BGP协议五、传输层1.传输层的作用与功能2.传输层协议1.TCP协议1.连接建立与断开2.可靠传输机制3.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2.UDP协议1.无连接传输2.非可靠传输六、应用层1.应用层协议1.HTTP协议2.FTP协议3.SMTP协议4.DNS协议2.网络安全与加密1.防火墙与网络安全2.数据加密与解密3.数字证书与SSL/TLS协议附件:相关案例分析、图表和实验结果等内容详见附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从而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有三种:硬件、软件、数据。

3、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4、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5、资源子网: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网络;第三阶段:网际网阶段;第四阶段:开放式网格化计算机网络;7、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星型:由一个根结点和若干个叶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瘫痪。

树型: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缺点:不能在相邻或同层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网状型: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根节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父节点;优点: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通信;缺点:构造复杂,不便于维护。

环型:所有节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了一个环,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和子节点,不存在根节点;优点: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时间是相等的,比较公平;缺点: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它节点就不能通信。

总线型:总线型结构是只有叶节点没有根节点的拓扑类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和可靠性好;缺点:每个站点数据的发出是“随机竞争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不确定。

无线型:优点:不需好通信线路,节约成本;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8、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类。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复习资料导言:计算机与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以及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人来说,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技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并为复习提供指导。

一、计算机基础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五大主要硬件部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存储、输出2. 计算机内存与存储- 内存的种类与层级结构- 存储设备的种类与特点3.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Linux 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的定义与作用- 网络的组成与分类:LAN、WAN、MAN -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二、网络基础1.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 OSI模型与TCP/IP协议- IP地址与子网掩码- 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2. 网络安全与保护- 网络攻击与防御-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数据加密与身份验证3. 网络应用与服务- 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 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 网络存储与云计算三、计算机软件基础1.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开发的基本流程-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 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概念2. 数据结构与算法- 常见数据结构与其应用- 常见算法的原理与实现- 算法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3.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 数据库查询语言与操作- 数据库事务与并发控制四、常用办公软件1. 文字处理软件- 办公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与功能介绍2. 电子表格软件- 数据分析与计算- 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与功能介绍3. 演示软件- 幻灯片的制作与展示- 常用的演示软件与功能介绍总结:计算机与网络基础是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通过本文档的学习与复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

计算机网络复习完整计算机网络是现代化社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设施,它承载了互联网、局域网以及各种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数据传输、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等。

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复习时,需要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网络的体系结构,如OSI七层模型、TCP/IP参考模型等。

2.网络通信基础:-数据传输方式和介质,如有线和无线传输、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如数据包、帧、数据报。

-信道复用技术,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误差检测和纠错技术,如校验和、循环冗余检测、海明码等。

3.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概念和功能。

-常见的网络协议,如TCP、IP、HTTP、SMTP等。

-IP地址和子网划分,IP地址的分类。

-ARP协议和DHCP协议的工作原理。

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概念。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如拒绝服务攻击、中间人攻击、ARP欺骗等。

-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问题。

5.无线网络:-无线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无线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无线局域网(WLAN)的标准和安全性。

-移动网络和蜂窝网络的原理与应用。

6.互联网和云计算:-互联网的概念和组成。

-云计算的定义和特点。

- 云计算的模型,如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

7.IPv6和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概念和特点。

-IPv6的地址表示和配置。

-IPv6与IPv4的互联互通技术。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在复习计算机网络时,可以参考相关的教材和书籍,理论基础要扎实,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和应用。

同时,需要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复习中,可以进行习题和练习,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与同学、老师互动,共同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00个知识点
一、网络基础知识
1.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表示层、应用层。

2.TCP/IP四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IP地址:分为IPv4地址和IPv6地址,用来标识节点的网络位置,由网络号、主机号组成。

4.子网掩码:用来分隔网络号和主机号,决定节点是否属于同一子网。

5.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由英特尔公司和斯坦福大学
设计的路由协议,是基于最短路径的路由算法,可在复杂的企业网络中实
现最优的网络路由。

6.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用于将一个网络中的内部
IP地址转换为适合外部网络的外部IP地址。

7.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用于两台计算机
间的文件传输。

8.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
于在Internet上传输邮件。

9.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用于在两台计算机
间的安全、可靠、可信的数据传输。

10.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互联网协议,
用于两台计算机间的TCP/IP数据包传输。

二、网络安全知识
11.认证:是指确认用户身份或确认信息完整性的一种过程。

12.授权:指企业对具有特定身份认证的用户提供访问信息系统的特定功能和操作权限的一种过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架构和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帮助你巩固和回顾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供远程服务、实现分布式处理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混合型等。

- 按照作用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TCP/IP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和协议1. 数据的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半双工传输、全双工传输。

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

3. 常见的网络协议-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送到目的主机。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通信服务,适用于实时应用。

- 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

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1. 常见的网络设备- 集线器:物理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的物理连接。

-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分组交换。

-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用于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转发。

2. 局域网的常用技术- 以太网:常见的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方式。

- 无线局域网(Wi-Fi):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四、网络安全和管理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病毒和蠕虫:恶意软件,可以破坏文件和系统。

- 黑客攻击: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并进行数据篡改、窃取、破坏等行为。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⒈网络基础知识⑴ OSI七层模型⑵ TCP/IP协议族⑶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⑷ IP地址与子网划分⑸网络地址转换(NAT)⑹网络传输介质⒉网络连接方式⑴以太网⑵无线局域网(WLAN)⑶光纤网络⑷卫星通信⑸虚拟专用网络(VPN)⒊网络协议与应用⑴ IP协议⑵ ARP协议⑶ ICMP协议⑷ TCP协议⑸ UDP协议⑹ HTTP协议⑺ DNS协议⑻ SMTP协议⑼ FTP协议⑴0 DHCP协议⒋网络安全与管理⑴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IDS)⑵虚拟局域网(VLAN)⑶加密与认证⑷网络性能优化与故障排除⑸网络监控和管理工具⒌无线网络技术⑴ WLAN标准与架构⑵ Wi-Fi安全与加密⑶移动网络技术⑷蜂窝通信网络⒍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⑴ Windows网络配置与管理⑵ Linux网络配置与管理⑶域名服务(DNS)搭建与管理⑷文件共享与打印服务⑸ Web服务器搭建与配置⑹邮件服务器搭建与配置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网络拓扑图示例附件2:网络安全配置指南附件3:TCP/IP报文格式详解附件4:网络设备配置示例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 OSI: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是ISO组织定义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⒉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网络通信的基本协议之一。

⒊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的缩写,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⒋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缩写,用于将私有网络内的IP地址转换为公网可识别的IP地址。

⒌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即无线局域网,通过无线技术连接设备的局域网。

⒍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缩写,虚拟专用网络,用于远程安全接入私有网络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点则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必须要熟悉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整理和总结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帮助读者进行复习和回顾。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按照规模和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等。

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客户-服务器模型和对等模型。

客户-服务器模型是指一台计算机提供服务,其他计算机请求服务;对等模型是指所有计算机都可以既充当客户端又充当服务器。

3. 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4.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指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定义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目前互联网上广泛采用的协议体系,包括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协议和应用层的HTTP协议等。

三、网络地址与路由6.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或路由器。

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网络和主机的标识符。

7. 路由器和路由表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通过路由表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路径。

四、网络通信协议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万维网上请求和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常用于网页浏览。

9.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支持上传和下载文件。

10. DNS协议域名系统是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于进行域名解析。

五、网络安全与管理1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入侵检测系统用于识别并防范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一、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OSI七层模型及各层功能3.TCP/IP协议族3.1 IP协议3.2 TCP协议3.3 UDP协议3.4 ICMP协议3.5 ARP协议4.互联网的组成和发展历程5.常见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5.1 路由器5.2 交换机5.3 集线器5.4 网卡5.5 网线5.6 网络拓扑结构6.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6.1 数据传输介质6.2 数据传输方式6.3 数据编码6.4 信道复用技术6.5 错误检测和纠错技术二、网络安全1.网络攻击和防范1.1 黑客攻击1.2 DoS和DDoS攻击1.3 和蠕虫攻击1.4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2.防火墙的原理和应用3.VPN和SSL的原理和应用4.网络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三、网络协议1.IPv4和IPv6的概念和区别2.子网划分和无类编址3.IP地质的分配和配置4.TCP和UDP的特点和区别5.HTTP和HTTPS协议6.协议7.SMTP和POP3协议8.DNS的作用和原理四、局域网和广域网1.以太网和局域网1.1 CSMA/CD协议1.2 以太网帧格式1.3 交换机和桥接器2.VLAN的概念和实现3.网络传输技术3.1 HDLC协议3.2 PPP协议3.3 Frame Relay协议3.4 ATM协议4.MPLS的原理和应用五、无线网络技术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2.WLAN的组网方式和安全性 2.1 IEEE 802.11协议族2.2 WLAN的基本组网方式2.3 无线网络的安全性3.蓝牙和WiMAX的概念和应用4.移动网络技术4.1 2G网络和GSM4.2 3G网络和WCDMA4.3 4G网络和LTE六、网络管理和性能优化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SNMP协议和MIB3.RMON协议和RMON1、RMON24.IP地质管理和DNS管理5.网络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附件:1.附件1:网络拓扑图示例2.附件2:网络攻击示意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网络安全法:指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和保障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法律规定。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其覆盖范围、传输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使用用途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通信设备是网络的中继设备,通信介质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4.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种功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二、网络拓扑结构1.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和连接线路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2.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适合小型局域网;星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传输速率高的网络;网状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灵活性。

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网络传输技术1. 什么是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数据的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2. 有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速率要求。

3. 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无线传输技术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蓝牙、Wi-Fi等,它们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选择传输技术的考虑因素在选择网络传输技术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成本等因素。

四、网络协议1.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方式的约定,网络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2. 网络协议的作用网络协议可以规范和约束数据的传输过程,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网络复习

计算机网络复习
不同层次上PDU的单位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协议是水平的;
01
02
协议和服务
第二章 物理层
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2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2 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奈氏准则、香农公式、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课后习题、课堂习题ppt)
2.3 传输媒体
数字传输系统
信道复用技术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没有划分子网和划分子网两种情况);
1
划分子网(计算);(第二阶段,某一类,子网掩码相同) (参考实验四子网划分)
2
ICMP的作用、类别,使用ICMP的具体实例;
3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根据自适应性划分、根据作用范围划分)
4
内部网关协议:
5
RIP协议的特点、算法、优缺点(课后习题)
6
什么是OSPF;
7
运输层的作用
运输层的两种协议(课后习题)
什么是port?作用?常用的熟知端口
UDP协议的特点
TCP协议的特点
连续ARQ的原理
TCP滑动窗口的原理
第五章 运输层
TCP超时重传
01
TCP拥塞控制的原理 什么是拥塞
02
TCP的连接建立和连接释放过程
03
01
02
03
04
05
06
07
第六章 应用层协议
第七章
四种威胁 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防火墙的功能
7.8防火墙
01
03
02
对称密码体制 公钥密码体制
7.2两类密码体制
0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 语法 语义 同步
03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汇总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汇总1、网络基础知识1.1 网络概念与分类1.2 OSI七层模型1.3 TCP/IP协议族1.4 网络拓扑结构1.5 网络传输介质1.6 网络设备与硬件1.7 网络协议与服务2、网络通信技术2.1 数据传输方式2.2 数据交换技术2.3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2.4 链路层技术与数据帧格式2.5 网络层技术与IP数据报格式2.6 传输层技术与TCP/UDP协议2.7 应用层技术与HTTP/等协议3、网络安全与管理3.1 网络攻击与防御3.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3.3 虚拟专用网络(VPN)3.4 网络安全协议与加密算法3.5 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3.6 网络管理与配置4、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4.1 无线网络技术与标准4.2 无线局域网(WLAN)4.3 移动通信网络与协议4.4 移动互联网与4G/5G技术4.5 实时通信与实时传输协议(RTP)5、网络应用与云计算5.1 电子邮件与SMTP协议5.2 文件传输与FTP协议5.3 域名系统与DNS协议5.4 网络方式与VoIP技术5.5 远程访问与VPN技术5.6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6、附录6.1 附件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样本6.2 附件二、计算机网络常见问题解答6.3 附件三、计算机网络常用工具与软件推荐6.4 附件四、计算机网络相关书籍推荐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军队、国民经济组织、科研机构、文化教育机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大数据运营者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在信息技术和网络中的涉及的安全行为的法律。

2、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使用服务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防止非法访问、非法拦截、非法干扰以及非法使用等一系列可能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遭受损害的威胁的技术和法律措施。

3、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指保障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维护网络安全和推进信息化的专门性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件:不在中间邮件服务器转发,而是两个邮件服务器直接TCP连接,一个中国一个美国也是。
SMTP与:
区别:
(1)
拉协议,TCP连接是由想获取文件的机器发起的
SMTP推协议,TCP连接是由要发送文件的机器发起的
(2)
SMTP要求每个报文7位ASC||,没有限制。
(3)
把每个对象封装到自己的响应报文中
SMTP把所有报文对象放在一个报文之中
选择性重传:
窗口长度小于等于序号长度(2^n)的一半。
TCP:
点到点
可靠、有序的字节流
流水线
发送和接受缓冲区
全双工数据
面向连接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TCP每一次重传都会将下一次的超时间隔设为先前值的两倍
Ertt=0.875*ertt+0.125*srtt
Drtt=0.75*drtt+0.25|srtt-ertt|
TCP套接字: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号来标示的。
UDP:
优点:
(1)应用层能更好的控制要发送的数据和发送时间。
(2)无需建立连接,不会引入建立连接产生的时延。
(3)无连接状态,能支持更多的活动客户机。
(4)分组首部开销小。
检验和:确定UDP报文段从源到达目的时,其中的比特是否发生了改变。求和时任何的溢出都要回卷。
E是11110
DHCP步骤:
1、DHCP服务器发现
2、DHCP服务器提供
3、DHCP请求
4、DHCP ACK
广播:
从一个源节点到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节点交付分组的服务。
多播:
单个源节点能够向其他网络节点的一个自己发送分组的拷贝。
题目
路由汇聚路由聚合
六、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分组转发过程中的“最长掩码匹配”规则?
6、当出现3个冗余确认时,阈值Threshold设置为CongWin/2,且CongWin设置为Threshold
7、当超时发生时,阈值Threshold设置为CongWin/2,并且CongWin设置为1 MSS.
网络层
数据报:IP首部+有效载荷
判断网络地址:
A是0开头
B是10
C是110
D是1110
Pull protocol P148内拉式协议(如:协议)
Push protocol p148外推式协议(如:SMTP协议)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Version3) P153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IMAP (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 P153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
C
0
lan2
192.14.4.0
255.255.255.0
C
0
lan1595.0
C
0
lan160
223.97.46.0
255.255.255.0
211.47.45.9
7
lan2
223.93.79.0
255.255.255.0
211.47.45.9
5
lan2
170.112.0.0
(2)对目标地址分别为224.211.71.0/12、224.211.71.0/24、224.211.71.0/17的三个路由项,在路由表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1)、最长掩码匹配”规则是指对相同前缀的目标地址,子网掩码越长则越排列在路由表的前面,子网掩码越短则越排列在路由表的后面。
(2)、224.211.71.0/24 224.221.71.0/17 224.221.71.0/12
255.255.0.0
211.47.45.1
1
lan2
170.38.0.0
255.255.0.0
211.47.45.1
1
lan2
223.97.46.0/24 223.93.79.0/24192.14.5.0/24
距离6距离4
211.47.45.9 Lan160
211.47.45.0/24 Lan2 Lan159 192.14.4.0/24
应用层:
HTML:持久连接与非持久连接
1、往返时间(RTT):传播时延,分组在中间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额排队时延以及分组处理时延。
2、总的响应时间=两个RTT加上服务器传播HTML的时间。(三次握手)
Web缓存:
总的响应时间=局域网时延+接入时延+因特网时延。
FTP: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211.47.45.1 R
170.112.0.0/16170.38.0.0/16
三、计算题(15分)一个企业网有8个子网,每个子网上的主机数量相同,各为1000台。若要求所有的IP地址都有形式202.100.x.y,试写出各个子网的IP地址(NetID)、子网掩码长度,并简要说明计算方法。
13位主机地址,其中3个网络拓展号,2^10>1000
不同点(3分):与发送方处于同一网段上的所有计算机都是广播中的接收端;
重传超时间隔=ertt+4*drtt
吞吐量:接收方每秒接受的字节数。
拥塞控制算法:
1、加性增,乘性减congwin不能降低于1一个MSS
2、慢启动
3、对超时时间做出反应
4、当CongWin < Threshold时,发送者处于慢启动阶段, CongWin指数增长
5、当CongWin > Threshold时,发送者处于拥塞避免阶段, CongWin线性增长
(4)
带内控制,FTP带外控制
DNS:主机名解析为IP
其余服务:主机别名,邮件服务器别名,负载分配
集中式设计弊端:单点故障、通信容量、远距离的集中式数据库、维护
运输层:
将报文从运输层送到网络层成为多路复用,把报文从运输段交付到正确的套接字成为多路分解。
UDP套接字: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的二元组来全面标示。
202.100.0.0/19
202.100.32.0/19
202.100.64.0/19
202.100.96.0/19
202.100.128.0/19
202.100.160.0/19
202.100.192.0/19
202.100.224.0/19
(1)组播和广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答:相同点(2分):一个发送端,多个接收端;
四、计算题(20分).一个路由器R上的路由表如下,试画出该路由器与其邻居路由器的连接关系,并在图上标出各个接口的名字、接口的IP地址、通过每个邻居路由器可到达的目标网络。
注:“下一跳的IP地址”栏的C表示直接相邻。
目标IP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的IP地址
RIP-距离
离出接口的名字
211.47.45.0
255.255.2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