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方言

合集下载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

湖北咸宁方言常用语300句你-嗯他-诶你们-嗯阑他们-诶阑爸-芽妈-娘吃-恰家-屋、嘎家字的注解屋与嘎的用法,一般说回家是回屋,你家是摁屋,嘎,比如,人家的人嘎哥,人嘎屋哥,这人家是搁人嘎。

这-搁那-呐的-哥客厅-堂屋石头-麻古青蛙-卡麻蝌蚪-卡麻修点灯-盏灯、煞灯聊天-刮喝、谈天小孩-伢崽儿子-崽爸爸-一部分地方叫发多谢-难问怎么样-难湿苍蝇-没忙蚯蚓-火藓螃蟹-老凯袖子-手舅睡觉-困瞌树、吸磕树有趣-过瘾、撮瘾骗子-撮白狡猾-撮奸苯蛋-撮勺、憨哥哥-老靴、老根什么-么哩没有-冒得方便面-学生面很好-没得改土房顶-屋夹老经常-一老厕所-茅丝胡说八道-狗打丑屁大便-拉屎、窝粑小便-拉尿、窝尿姐夫-一哥姐姐-袋假三天打雨,两天晒网-开门茅丝三日香害羞-怕丑上午-上做中午-中时下午-哈做拳头-除炉鼓偷人、偷情-打皮扮毒-闹毒药-闹药吵-国吵死人-国煞人知了-辞谷溜希奇-吸响新娘-吸炉嘎窗户-格子菜刀-仆刀廉刀-麻连砍菜刀-初刀厨师-除子火种-火子败家子-八败崽鲢鱼-狭连离谱-越格很坏-挖敖指违背道德的坏。

背心-汗杉公公-丫公婆婆-丫婆树支-树丫老婆-妈照抽烟-蒴烟吵架、打架-堆盒麻王水田里的吸血虫崽肉东西,这崽肉这东西,么崽肉-什么东西。

嘀冻半圆,或椭圆。

举例你哥嘀冻屁股啊,坐不稳。

脱款形容做事、为人太出格了,违反了道德标准。

冻碟冷形容天气冷,一般深秋的早晚和冬天常用!毛栗鼓,毛栗壳指手握拳头,然后食指呈弯曲形状向上移动,就这个造型。

报应、把手儿子。

报应,指不听话的儿子,通常是父母责备自己的儿子用的,意思报应,是指不该生,多余的,或者是生这个儿子是来报应我的。

把手,和崽的意思差不多,无其他含义。

点把一点的意思,用法,吓人,未必只有点把点哥崽肉吓人,不只一点东西,哥崽肉把点把扼。

拿帐形容比较能干。

例各儿崽真拿帐。

这小孩真能干。

1、蜡时腊月,不能瞎穴,瞎穴打嘴,打得有理。

2、大雪粉粉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切当兵,我还么结婚。

湖北方言常用语300句

湖北方言常用语300句

一、问候类1. 你好咧(你好啊)2. 吃了吗(你吃饭了吗)3. 哎哟喂(哎呀)4. 哪里人啊(你是哪里人)5. 你咋这么年轻呢(你为什么这么年轻)6. 嘿,兄弟(哎,兄弟)7. 姐妹俩(姐妹俩)8. 久仰久仰(很久以前就听说过)9. 你好福气(你好幸运)10. 你好福气哟(你好幸运哦)二、日常交流类11. 嘛事啊(什么事啊)12. 真事假事(真是这样吗)13. 真心话(真心话)14. 真心不骗你(真心不骗你)15. 算了算了(算了吧)16. 这事咋办呢(这件事怎么办呢)17. 你看怎么办吧(你看怎么办吧)18. 你这人咋这么实诚呢(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诚实呢)19. 你这主意不错(你这主意不错)20. 你这人太聪明了(你这个人太聪明了)三、生活场景类22. 午安(午安)23. 晚安(晚安)24. 咱们去哪儿玩啊(我们去哪儿玩啊)25. 我要回家了(我要回家了)26. 你这衣服哪儿买的(你这衣服在哪里买的)27. 你这手机是啥牌子啊(你这手机是什么牌子)28. 我这肚子饿了(我这肚子饿了)29. 我要吃饭去了(我要去吃饭了)30. 你这房子租的多少钱啊(你这房子租多少钱)四、情感表达类31. 真心爱你(真心爱你)32. 我喜欢你(我喜欢你)33. 你是我的(你是我的)34. 我爱你(我爱你)35. 你是我一生的依靠(你是我一辈子的依靠)36. 你是我心中的宝贝(你是我心里的宝贝)37. 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38. 你是我生命中的阳光(你是我的生命之光)39. 你是我心中的那一抹温暖(你是我心里的那一抹温暖)40. 我愿意陪你到永远(我愿意陪你到永远)五、否定类41. 不行(不行)43. 不行啦(不行了)44. 不可以啦(不可以了)45. 不可能(不可能)46. 不可能啊(不可能啊)47. 不行啦,这事儿(不行了,这事儿)48. 不可以啊,这个(不可以啊,这个)49. 不可能,这个(不可能,这个)50. 不行啦,这事儿能成吗(不行了,这事儿能成吗)六、肯定类51. 可以(可以)52. 可以啊(可以啊)53. 成(成)54. 成了(成了)55. 好事(好事)56. 好啊(好啊)57. 好得很(好得很)58. 好得很呢(好得很呢)59. 好事一箩筐(好事一箩筐)60. 好事连连(好事连连)七、询问类61. 你说呢(你说呢)62. 你觉得呢(你觉得呢)63. 你看呢(你看呢)64. 你咋看呢(你怎么看呢)65. 你咋想呢(你怎么想呢)66. 你咋说呢(你怎么说呢)67. 你咋办呢(你怎么办呢)68. 你咋样呢(你怎么样呢)69. 你咋样啊(你怎么样啊)70. 你咋样啦(你怎么样啦)八、感叹类71. 哇塞(哇塞)72. 哇哦(哇哦)73. 哇呀(哇呀)74. 哇靠(哇靠)75. 哇塞啊(哇塞啊)76. 哇哦啊(哇哦啊)77. 哇呀啊(哇呀啊)78. 哇靠啊(哇靠啊)79. 哇塞哟(哇塞哟)80. 哇哦哟(哇哦哟)九、地点类81. 武汉(武汉)82. 襄阳(襄阳)83. 长沙(长沙)84. 南京(南京)85. 杭州(杭州)86. 成都(成都)87. 西安(西安)88. 北京(北京)89. 上海(上海)90. 广州(广州)十、食物类91. 饺子(饺子)92. 面条(面条)93. 米饭(米饭)94. 炒菜(炒菜)95. 汤圆(汤圆)96. 饺子馅(饺子馅)97. 炒肉丝(炒肉丝)98. 红烧肉(红烧肉)99. 清蒸鱼(清蒸鱼)100. 炒鸡蛋(炒鸡蛋)(注:以上仅为部分湖北方言常用语,具体用法还需根据语境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

湖北方言

湖北方言
没穿裤子可怜xx:
值得同情的样子
xx事:
什么要得:
好的慊:
想念
以为/高头:
上面/货儿:
缝隙
店肉:
不知羞耻/叠余滴:
故意的/锅巴经:
混乱/痛人:
形容小孩长得可爱细毛兔:
婴儿/果糊:
形容质地不好的xx/果经子:
是说比较傻的人/xx:
糊涂
子奔人:
老实的人/挨板挨挨眼:
不灵活/扯经拉索:
纠缠不清/罩木口:
厨房洋香:
火柴/粗卡:
缺德/答刀:
摔跤/惹里惹瓜:
形容脏,不讲究,不整洁苕里苕气:
明天/坡子:
泡沫/朵冒儿:
捉迷藏细地盒儿:
小时候/黑一弹:
吓一跳/抬扛:
各持已见的争吵/近伐:
棉絮粥人:
气人的意思/黑猫快探的:
是形容很黑的夜/曾瓣儿:
切菜板/告粑子:
叫花子日百:
骗人/密密:
猫/斋斋儿:
猪/粑粑:
大便/喔掺:
勺子/纸驮落儿:
纸团儿吧xx:
儿子/瓢粑:
面窝/我姐:
我们/他姐:
他们/搔胯:
背鼓(被子)
斗子(肚子)
斗搏(赌博)
嘎涨窝(腋下)
哭子(手饰)
hang<四声>恋(项链)
晃子(xx、巷子)
呼(骗)
呼绞话(说谎)
半头裤子、胆裤子(内裤)
tian(四声)地(床单))
啊吧xx(老妇女)
咳马(青蛙)
癞hou(一声)子(癞蛤蟆)
阿(跨)
夸白(闲聊)
耳桶(耳朵)
勺(笨)
歇:
晚上/哈粥:
下午/过夜:
自行车/黑壳:

湖北方言收录

湖北方言收录
蒸馍馍馍
水酒
软饼
豆折
米子
甜根
指嘎草
里拱子

恩罗
别个
那哈

几咱
丁丁
灵净
刮气
罗连
嚼经
绵合
跳钻
烈跳
喘皮
油炸马蜡
拉瓜
日求
发抛
拐子
扯麻一哈
裸袅
个婊
戳百溜慌
别你说么丝
都人痛
裸连
怪裸戳滴
戳心
色人
流徐的
紫板
恰啊
以疯带洋邪
冒招倒
真倒
门倒
闷倒
骚起来
说拐话
朗一哈
服子
旧了系的
水荡子
一哈子
掉的大
困醒
留的
灶门口
拐话
哈是
郎噶
凑一色
晃晃
文化宫
西山
莲花山
四眼井
古楼
海兰云天
凤凰广场
新魔龙
泽林
程朝
佳佳鸡
雅惠
皇佳
长江天下
市一中
澜湖中学
葛店
蒲团
庙领
庙鹅领
飞鹅宾馆
南浦路
明堂


扬场舞道
羊儿在山上就把皮剐了
洋画儿
洋里洋登儿
摇窝
一方钱
一搞
一个春儿
一颗钱
一撇钱
一张钱
以风作邪
意儿毛
阴倒
有的无的

湖北土话

湖北土话

湖北土话—湖北方言集锦(一)(不详)麻要剥,人要学。

(不详)生成一半,学成一半。

(松滋)世事学而会,不是生来会。

(不详)快刀是磨出来的,本事是学出来的。

(汉川)蚕不吃桑不吐丝,人不学习不知理。

(崇阳)刀不快要磨,人不精要学。

(竹溪)铜锣不敲生绿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当阳)鼓儿再大,不打不响,人再聪明,不学不懂。

书是灌撞榜的药。

(巴东)要想肚里有货,就得到处打货。

(麻城)学别人的东西有味,嚼别人的粑粑冇味。

(公安)粮食养身,书籍养心。

(郧县)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阔,(天门)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枝城)书能化愚,财能长志。

(蒲圻)书是良药,善读可以治愚。

(石首)书告乖人。

(不详)巧从勤里出,人从书里乖。

(蒲圻)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庄稼无牛空早起,学习无书枉费心。

(石首)田里长谷,书里出金。

(枝城)积金万两不如藏书万卷。

藏书不读如藏木。

(潜江)买书不折本。

(仙桃)买书为藏书,借书才看书。

(监利)宁可卖居,不可卖书,(不详)刀到砍时方知钝,书到用时方恨少。

(建始)要知天下事,须读人间书。

(石首)能读百卷书,方知天下事。

读的书多,学的乖多。

(郧县)岁月用年算,历史用书传;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襄樊)挖多少土,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理。

(襄阳)识文断字,读书知理。

(黄冈)灯添油,照满屋;人识字,亮一世。

(长阳)读哒诗书眼睛亮。

(远安)花弹三遍泡,书读三遍刁。

(英山)喝过几瓶墨水,做事不会失悔。

(不详)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黄梅)饭冇得错吃的,书冇得错读的。

(不详)读不完的诗书,睡不完的瞌睡。

(洪湖)积肥如积金,读书如聚银。

(十堰)喝酒望醉,读书望贵。

(宜昌)当年富的喂猪,十年富的读书。

(荆州)农夫若是识了字,好比老虎添了翅。

(巴东)人不读书一抹黑。

家无读书娃,满屋睁眼瞎。

(长阳)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鄂西)田不种,荒一塆,人不学,蠢一生。

(不详)学则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

(通城)人有凌云志,不学不成事。

湖北黄冈方言常用语300句

湖北黄冈方言常用语300句

一、口语:1 么地射:做什么,通常用在疑问句中,后跟问号。

同意的词还有“们儿滴”。

2 要得:可以,同意,表示肯定。

同意的词还有“那奏格儿地”3哎得:表示惊诧,出乎意料,视语气轻重而定。

同意的词还有“唉儿得”4苕不气给:表示这人智商不高。

同意的词还有“苕里二筒”,“日杏子”,“给里给巴”,“审头审脑”,情节严重的表示为“裸打洋西”,“洋裸日洽”。

5黑湖:很多,形容词。

同意思的还有“黑裸湖”。

6日白:是指说谎话。

同意的词还有“插白溜谎”。

7冒招到:对不起的意思,通常表示诚挚的歉意。

8个外叶儿:表示很可爱的意思,通常最后加上语气词“啵”表示赞美。

9黑到一弹:吓一跳,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浠水话的形象、生动,人都弹起来了。

10. 耿哈搞斜了:太嚣张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你该有所收敛,浠水人不好惹。

同意的还有“你莫果者”,“你莫果舍”,“你耿哈7绿了”。

11匠井:很固执。

12二里二四滴:表示很突然,没有防备。

二、表示名称:青蛙:克莫。

螃蟹:海子。

蝉:山炸子,同意思的还有“格内儿”。

癞蛤蟆:烂基包,同意的还有“赖个包”。

鞋:孩。

拖鞋:萨子。

小孩:细伢,细裸。

外婆:嘎婆,家家。

新娘:花答姐儿,新答姐儿。

聊天:答几儿,夸天儿。

认真:昼经。

石头:石拖、石藤。

闪电:撤合。

圆圈:枯儿厨房:灶火。

饺子:包面。

辣椒:大角。

高粱:留休,留确。

家里:屋地。

坑:荡子。

垃圾:赖色;赖斯;啊子;也表示肮脏的意思。

脑袋:头壳。

嘴巴:几波。

牙齿:财门,财么。

啊齿儿。

手肘:到斯管儿。

腋下:雪安脚。

膝盖:脚色得儿,脚色头儿,脚色内儿。

大腿:胯子,大胯。

爱说大话的人:牛比客,牛比桶子。

胖子:壮咚了,肉藤儿。

瘦子:钢壳子帮。

角落:革内儿,革娄儿。

里面:豆里,豆滴。

外向:叼个儿,叼客儿(多形容女孩子),舍卡子。

内向:阴斯儿,阴秋子。

三、表示动作:笑:涩。

笑的可爱就用“涩起来甜抿了”表示。

哭:昂。

或者喊叫,表示喊叫的时候还有“热(rue)”。

打架:杠活儿。

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

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

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湖北方言集锦大盘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麻要剥,人要学。

生成一半,学成一半。

世事学而会,不是生来会。

快刀是磨出来的,本事是学出来的。

蚕不吃桑不吐丝,人不学习不知理。

刀不快要磨,人不精要学。

铜锣不敲生绿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鼓儿再大,不打不响,人再聪明,不学不懂。

书是灌撞榜的药。

要想肚里有货,就得到处打货。

学别人的东西有味,嚼别人的粑粑冇味。

粮食养身,书籍养心。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阔。

话中有才,书中有智。

书能化愚,财能长志。

书是良药,善读可以治愚。

书告乖人。

巧从勤里出,人从书里乖。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庄稼无牛空早起,学习无书枉费心。

田里长谷,书里出金。

积金万两不如藏书万卷。

藏书不读如藏木。

买书不折本。

买书为藏书,借书才看书。

宁可卖居,不可卖书。

刀到砍时方知钝,书到用时方恨少。

要知天下事,须读人间书。

能读百卷书,方知天下事。

读的书多,学的乖多。

岁月用年算,历史用书传;要通古今事,须读五车书。

挖多少土,得多少水;读多少书,知多少理。

识文断字,读书知理。

灯添油,照满屋;人识字,亮一世。

读哒诗书眼睛亮。

花弹三遍泡,书读三遍刁。

喝过几瓶墨水,做事不会失悔。

酒多人癫,书多人贤。

饭冇得错吃的,书冇得错读的。

读不完的诗书,睡不完的瞌睡。

积肥如积金,读书如聚银。

喝酒望醉,读书望贵。

当年富的喂猪,十年富的读书。

农夫若是识了字,好比老虎添了翅。

人不读书一抹黑。

家无读书娃,满屋睁眼瞎。

种田不好误一年,读书不好误一生。

田不种,荒一塆,人不学,蠢一生。

学则如禾如稻,不学如蒿如草。

人有凌云志,不学不成事。

无油点不着灯,无知成不了材。

无知笨,贫穷困。

人不成材枉成人,云不下雨枉遮天。

捉弄人无知,无知受捉弄。

种田要养猪,养子要读书。

不吃则饥,不学则愚。

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

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

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引言: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语音和词汇变体,是汉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言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

湖北咸宁方言作为中国方言中的重要分支,具有一系列独特的词汇,本文旨在对湖北咸宁方言中的词汇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湖北咸宁方言概述湖北咸宁方言属于江汉官话的一种,分布在湖北省咸宁市以及周边地区。

该方言在当地人民中广泛使用,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湖北咸宁方言与周边地区的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其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的特点1. 音韵特点湖北咸宁方言的音韵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

方言中的声母比普通话要少,而韵母则比普通话要多。

此外,咸宁方言中的声调独特,存在八个声调,与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有所不同。

对于声母的变化,例如普通话的"sh"在咸宁方言中会发音为"s","zh"发音为"j"等。

2. 词汇特点湖北咸宁方言的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义丰富:咸宁方言中的词汇涵盖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使人们在沟通交流时更加具体、形象。

例如,"梅子"在咸宁方言中不仅指代一种水果,还指代儿童的小腿。

(2)词语变形:方言中的词汇在发音和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变化。

例如,"你好"在咸宁方言中会变成"挖豆";"好吃"会变成"好嗡"等。

(3)口语性强:咸宁方言的词汇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用语,具有很强的口语性。

例如,"真不听话"在咸宁方言中会说成"正不鸡板"。

三、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的研究价值湖北咸宁方言词汇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了解方言本身,更在于从中探索汉语语言演变的规律和文化的内涵。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方言,可以深入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湖北方言常用语

湖北方言常用语

湖北方言常用语在湖北啊,要是跟人打招呼,就会说“您儿吃哒冇?”这就跟普通话里的“你吃饭了吗”一个意思。

不管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见面第一句常常就是这个。

要是对方回答“还冇吃嘞”,那接下来可能就会聊聊附近哪家馆子的饭菜香。

夸人的时候,湖北话也很有韵味。

“这伢长得好灵醒啊!”这个“灵醒”就是形容人长得精神、漂亮。

要是看到小孩子可爱,就会说“哟,这小伢长得好乖哟”。

要是不小心做错了事,湖北人可能会说“拐哒,搞拐场哒”。

这就是表示事情办砸了,有点懊恼的感觉。

比如说不小心把东西打碎了,就会脱口而出这句话。

还有啊,湖北人说“搞么子”,就是问在做什么。

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一方就会问另一方“您儿在搞么子嘞?”回答可能就是“冇搞么子,闲逛哈子”,这“闲逛哈子”就是随便走走的意思。

说到天气,要是天气热,就会说“这天热得邪乎,像下火一样”。

要是冷呢,就会讲“冷得直筛糠啊”,这个“筛糠”就把人冷得发抖的样子形容得特别生动。

在湖北的家庭里,长辈对晚辈常常会说“听话咧,莫调皮捣蛋”。

要是晚辈不听话,长辈就会有点生气地说“你个小伢,咋这么不听话嘞,皮子又紧哒是啵?”这“皮子紧”就是说要挨揍才听话的意思,当然大多时候也是吓唬吓唬。

湖北方言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词。

比如说“板眼”,要是说一个人有板眼,就是说这个人有本事、有办法。

像“他那个人,蛮有板眼嘞,么事到他手上都搞得定”。

再比如说“岔巴子”,这是形容那种特别爱多管闲事、到处岔话的人。

“莫学那个岔巴子,一天到晚管别个的闲事”。

湖北方言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每一句话都带着湖北人的热情、直爽和烟火气。

这些常用语在湖北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使用,就像一种无形的纽带,把湖北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这熟悉的方言,就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回到了家乡的街头巷尾一样。

湖北十大难懂方言,襄阳竟然排“第一”

湖北十大难懂方言,襄阳竟然排“第一”

湖北⼗⼤难懂⽅⾔,襄阳竟然排“第⼀”现在这个社会呀提倡“多语多⾔”既能讲母语,⼜能讲外语既能讲普通话,⼜能讲⽅⾔简直是要逼疯四哥这样的语⾔⽩痴湖北作为咱⼤中国的中⼼部位南来北往的⼈熙熙攘攘那语⾔进化的也是⼗分丰富襄阳⼈听不懂⼗堰⼈说话武汉⼈听不懂黄⽯⼈说话孝感⼈听不懂荆门⼈说话......要四哥说家乡话就只有家乡⼈能懂出了家门抱歉,就算你是湖北的为什么湖北⼈听彼此讲话竟然那么难懂?不说别的先来看张图湖北⽅⾔分区湖北省的汉语⽅⾔有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其中西南官话是主体,它不仅覆盖了全省⾯积和⼈⼝的三分之⼆,甚⾄还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西等邻省的⼴⼤地区。

看到上⾯那五颜六⾊相信⼩伙伴们都明⽩了了吧虽然我们有同⼀个妈但,⽼ba不同,互相听不懂今天四哥就带⼤家看看湖北⽅⾔中排名前⼗的是哪些地区的⽅⾔!襄阳话难懂指数★主要包括襄阳地区,⼗堰部分地区⽅⾔,随州话,以及荆门部分⽅⾔该地区⼤部分⽅⾔属于西南官话鄂北⽚区,由于扼守荆要,是南下的⼀条必经之地,⼈⼝流动相当频繁,所以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常⼤,跟河南⽅⾔相似程度很⾼。

该地区⽅⾔与普通话⽆多少差异,外地⼈基本听得懂。

在襄阳:有种可怜叫遭业;有种美⼥叫俩娃;有种顺便叫就声⼉;有种三轮叫⿇⽊⼉;有种废话叫嚼⾆;有种迷糊叫癔症,有种突然叫冷不疼⼉⾥,有种强悍叫⿊爆,有种糊涂叫丫夹,有种游戏叫打piapia,有种⽜b叫抛,有种惊叹叫——乖超啊!有种瞎说叫⽇百扯;有种不骗你叫乖乖彪;有种玩具叫满满⼉;有种旁边叫挨跟⼉;有种害⼈叫考兑⼈;有种⼲什么叫⽖⼦;有种开玩笑叫diang;有种⼤声说话叫斜或;有种挑衅叫咋番⼉;有种距离叫不沾闲不懂襄阳话,是看不懂滴!江汉平原⽅⾔难懂指数★☆主要包括天、沔、潜三地⽅⾔,荆州地区⽅⾔,荆门话该⽅⾔流通于⼴⼤的江汉平原地区以及周边部分地区,江汉平原⽅⾔跟普通话也⽆多⼤的差异,但是部分发⾳带了浓厚的荆楚特⾊,尤其是该地区居民说的那塑胶普通话甚是搞笑,⼤家应该听过汪涵说的塑胶普通话吧,虽然是湖南的,但是跟该地区的完全⼀样。

湖北方言(修订版)

湖北方言(修订版)

式,如常用语气词"�么"、"啊"、"咯"、"噻"等
PART 2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湖北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夏商周以来,这里就是古代中原地区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楚国领土。秦汉时期, 这里是南郡和江夏郡的重要部分。唐宋时期,这里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经 济和文化中心。明清时期,这里成为湖广行省的所在地
与此同时,湖北地区的民间文化 也丰富多彩。如民间故事、谚语、 谜语、曲艺等都是这里民间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文化 形式在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方 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地方色彩,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风 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PART 5
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
语音特点
声调:湖北方言中有多音节词的重音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的特点;同时声调方面则 有抑扬顿挫的感觉。例如,"银行"在湖北方言中读作"yángháng","教室"读作 "jiàoshǐ" 声母:在声母方面,湖北方言有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例如,"波"读作"pō","富"读 作"fù",这些都是与普通话不同的发音现象 韵母:在韵母方面,湖北方言也有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例如,"街"读作"gāi","鞋" 读作"hái",这些与普通话的发音都有所不同
语言特点
语法特点
语气词:湖北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语气词,这些语 气词在表达语气和情感时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 啊"、"咯"、"噻"等都是湖北方言中常用的语气词

湖北黄冈话日常方言大全

湖北黄冈话日常方言大全

湖北黄冈话日常方言大全有一种口渴叫活水
有一种劫财叫雷肥
有一种兄弟叫拐子
有一种撒谎叫扯谎
有一种亲戚叫娘娘(一声)
有一种可怜叫造业
有一种赚钱叫来菜
有一种搬运叫扁担
有一种能力叫板眼
有一种骄傲叫发抛
有一种差劲叫蛮怀
果子:油条,耸:笨
线车:自行车,半调子:二百五
一大抱:也是好多,门着:明天
搭到:摔倒了,7冒:吃饭没?
气果:麻花,不耳我:不理我
好板人:好烦人,佐仪:干脆、还
么咱:什么时间,好黑人:好赃
岗几:吵架,烧火:做饭
烟菜:夹菜吃,算烟:发烟给别人抽
赖斗:赖哈蟆,克码:青蛙
儿伢:男孩,仇蛇:蚯蚓
麻姑楼子:小鱼的一种,锣嗯:骗你
说迷:作媒人,牵红线,落雨:下雨
卦子:上衣,子奔:老实
好果糊:好差,苕里苕气:痴、呆
四楼:斧头,铁如滴:故意
狗脸生毛:翻脸不认人,过夜:吃晚饭
舞饭:做饭,韵到的:以为的
灵心:聪明,发毛:生气
痛人:可爱,炕粑:烧饼
润贴:舒服,哪德的:什么地方的人
怪务:机灵、狡猾,江特:台阶
神付:动物的头部,起夜:晚上起来上厕所
打皮鼾:冷热交加,皮了:指某种东东不脆了长得好哈:指某人不机灵,痛几:接吻
打拍:聊天,欠嗯:想你
背时:倒霉,风皮:头屑
得辛:幸亏,聊撇:简便,方便
扯皮捞筋:纠缠不休,乌漆八黑:脏而黑;黑暗鲁到的:使劲的,欠欠糊:差一点点
妈佩:托词、借口。

湖北方言

湖北方言

耸过(什么)儿子吖(男孩子)雨吖(女孩子)奶吖(婴儿)还子(鞋子)造耶(可怜)男将(老公)咖<ga>婆(外婆)咖<ga>爹(外公)半倦(二百五)憨子(傻子)皮孔(鼻子)真炸(今天)门炸(明天)夜搞(晚上)后儿(后天)过早(吃早餐)七饭(吃饭)打鼓球(游泳)欢~(喜欢)嗯哪(您)打酣(打呼噜)服子(毛巾)蛮炸服子(抹布)萧边(让开)认得(认识)姑娘(老婆)娄地(绿色)媚吖(妹妹)锅锅(哥哥)荷地(黑色)梧地(家里)媚得(没有)巴子(包子馒头一类)烧火(煮饭)头虚(读书)罩人(很生气)朗搞(干嘛)板疼(板凳)卓子(桌子)耳桶(耳朵)要不得打(坏了)哨娶(扫把)织尬(手指)嘎膀(胳膊)瓢根(瓷汤匙)老许(老鼠)达瘩高(摔了一跤)核人(吓人)太治(袋子)等哈(等一会儿)愧子(柜子)挑起(挂了)香香(擦脸的、护肤霜)咔(一点点)茅事(厕所)烧火唔(厨房)新姑娘(新娘)想疼(知道)该上(街上)茶匙(不锈钢一类的小型汤匙)七亏(累)霸钢(有把手的不锈钢碗)茶瓶(保温瓶)鬼打架(调皮、捣蛋的人)斜霸(不正经的、过于活泼的人,也有指乞丐)背鼓(被子)斗子(肚子)斗搏(赌博)嘎涨窝(腋下)哭子(手饰)hang<四声>恋(项链)晃子(胡同、巷子)呼(骗)呼绞话(说谎)半头裤子、胆裤子(内裤)tian(四声)地(床单))啊吧子(老妇女)咳马(青蛙)癞hou(一声)子(癞蛤蟆)阿(跨)夸白(闲聊)耳桶(耳朵)勺(笨)歇:晚上/ 哈粥:下午/ 过夜:吃晚饭/ 过半夜:吃夜宵小衣:裤子/ 嘎婆:外婆/ 老煤:妹妹/ 新大姐:新娘子四楼:斧头/ 薄士:木工/ 灵心:聪明的意思/ 苕(哈):傻子的意思色头:膝盖/ 力壳:就是将五个手指弯曲,中指第二个关节凸出点打脑壳的手势歇岸脚:手腋下/ 冤头:是装东西用的竹筐(是托盘样子的)/ 气果儿:麻花罗枪:箩筐/ 风车(脚踏车):自行车/ 黑壳:乌龟/ 好暗罗:好晚了黑么么儿的:是形容很黑/ 瓦浆:泥工搞么事:干什么/ 走容嘎:走亲戚的意思果子:油条/ 条子:是形容较软细而长的棍子/ 末读:指家里兄弟姐妹间最小的那个人厨姿:拳头/ 大师傅:厨师/ 余同(闫河把它叫马子):装大粪用的桶/ 吡空:鼻涕闪天逛:不务实的人/ 好拐:好坏的意思/ 泳到:以为/ 高头:上面/ 货儿:缝隙店肉:不知羞耻/ 叠余滴:故意的/ 锅巴经:混乱/ 痛人:形容小孩长得可爱细毛兔:婴儿/ 果糊:形容质地不好的东西/ 果经子:是说比较傻的人/ 张巴:糊涂子奔人:老实的人/ 挨板挨挨眼:不灵活/ 扯经拉索:纠缠不清/ 罩木口:厨房洋香:火柴/ 粗卡:缺德/ 答刀:摔跤/ 惹里惹瓜:形容脏,不讲究,不整洁苕里苕气:不聪明/ 舞饭:做饭/ 到虫儿:胳膊肘/ 粗巴拉克:粗糙,不光滑高脚浪康:形容瘦高(一般指人)/ 仰如:依然/ 洗冷暑澡:游泳/ 扯经:找茬,扯皮怪顾:机灵、狡猾/ 冒热底儿:不要紧,没什么损伤/ 不热底:没关系/ 冒跌:没有放阴毒儿:暗箭伤人/ 轻骨头:轻浮的人/ 不僵个事:不象样子/ 嗯姐:你们么盒:什么时候/ 蒸着:今天/ 闷着:明天/ 坡子:泡沫/ 朵冒儿:捉迷藏细地盒儿:小时候/ 黑一弹:吓一跳/ 抬扛:各持已见的争吵/ 近伐:棉絮粥人:气人的意思/ 黑猫快探的:是形容很黑的夜/ 曾瓣儿:切菜板/ 告粑子:叫花子日百:骗人/ 密密:猫/ 斋斋儿:猪/ 粑粑:大便/ 喔掺:勺子/ 纸驮落儿:纸团儿吧子:儿子/ 瓢粑:面窝/ 我姐:我们/ 他姐:他们/搔胯:没穿裤子可怜巴沙:值得同情的样子么事:什么要得:好的慊:想念。

湖北阳新方言“是何”研究

湖北阳新方言“是何”研究

湖北阳新方言“是何”研究
湖北阳新方言是湖北省阳新县地方特有的方言,属于宜昌话的一种分支。

它是当地人民平时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文将对湖北阳新方言“是何”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音韵特点
湖北阳新方言在发音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阳新方言中的“zhi”、“chi”、“shi”等齿龈音在阳新方言中常被发音为“zi”、“ci”、“si”。

“之”在阳新方言中读作“子”,“吃”读作“次”,“是”读作“司”等。

阳新方言中的韵母发音也与普通话有所差异。

“马”在阳新方言中被发音为“墓”,“想”发音为“象”等。

阳新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音韵现象,如“清音颓音化”、“开合义”等。

三、语法特点
湖北阳新方言的语法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阳新方言中动词的时态几乎没有变化。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阳新方言中的动词形式几乎保持不变。

阳新方言中有一种特殊的否定形式。

在阳新方言中,“不是”一般用于否定句的陈述部分,而“毋然是”用于否定句的主语部分,具有强调否定的功能。

“他不是去了”在阳新方言中读作“伊是没去了”,“这不是我的”读作“这毋然是我的”。

湖北阳新方言“是何”具有自己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

通过对阳新方言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方的语言文化,还能为方言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也应该重视方言的教育,为年轻一代提供学习和掌握方言的机会。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语言文化。

湖北语言有特色的句子

湖北语言有特色的句子

湖北语言有特色的句子一、最经典地道的武汉话:(一)、称谓常用语1.老特(=爸爸)2.老俩(=妈妈)3.拐子(=哥哥)4.外外(=外甥)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6.老亲爷(=岳父大人)7.老亲娘(=岳母大人)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

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9.麻木(=人力三轮车)10. 扁担(=挑夫)(二)、生活常用语1.蛮扎实(=厉害)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3.条子(=身材)4.胯子(=腿,胯读3声)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7.打赤巴(半裸)8.打挑瓜(全裸)9.条举(扫帚)10.浮子(毛巾抹布等)11.滋(=擦,如橡皮擦叫做“笔滋子“12.灶妈子(=蟑螂)(三)、聊天常用语1.么斯(什么)2.冇得(=没有。

准确地说,冒得的“冒“应写为“冇“3.是说唦(=表示赞同)5.耍拉(=麻利)6.铆起/铆倒(=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7.喔涩(意思同上,“喔“读2声)8.是/不是那个事=(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9.晕(=慢性子)10.豆里(=里面)(四)、吵架常用语1.你莫跟老子“翻”。

(意:你不要惹我。

)2.“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

哈读4声)3.你不识“黑“是吧?(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

黑读核2声4.你要“么样“?(意:你是不是想打一架?)5.苕头日脑(=很笨)6.板马日的(武汉人只怕也说不出真正的意思,反正是骂人的话)7.谍务(=故意地)8.心里冇得数(=心里没有数。

数读“瘦“。

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②跟老子等倒起...)9.弯管子(=很蹩脚,极不正宗)10.搞么斯唦(=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11.搞不清白(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12.裹筋(=纠缠不清或理不顺。

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白“、“这题目满裹人“13.扳沙(=不停地动)14.敲死(=(广州话)衰人)15.翘胯子(=①翘二郎腿②呜呼哀哉)16.不中神(=不行了)17.鬼款/瞎款(=胡说、乱讲)18.翻翘(=不服气,“翘“读1声)19.德罗(=得意,“德“读3声)20.掉得大(=出丑、吃亏)21.掉底子(=丢人)22.嚼叽/嚼腮/嘀哆(=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23.蛮扎得(=喜欢乱嚷嚷)24. 岔巴子(=多管闲事)二、非常有意思的湖北竹山秦古方言:玉米糊糊叫苞谷糊肚儿。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一、引言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

在湖北方言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报告旨在调查湖北方言的使用情况、特点以及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二、湖北方言的地理分布湖北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各个地区,包括武汉、宜昌、襄阳等地。

由于湖北省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方言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仍然属于湖北方言的范畴。

三、湖北方言的语音特点1. 声调:湖北方言的声调较为丰富,一般可以划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不同声调的使用可以改变词义,因此对于方言使用者来说,准确把握声调非常重要。

2. 声母:湖北方言中的声母较为丰富,包括普通话中的b、p、m、f等,还有一些特有的声母,如“挨”、“哀”、“猫”等。

3. 韵母:湖北方言的韵母较为独特,有一些特殊的韵母组合,如“-ou”、“-iao”、“-uai”等。

此外,湖北方言中的韵母还存在一些变异,需要注意区分。

四、湖北方言的词汇特点1. 俚语:湖北方言中有许多俚语,这些俚语在当地人的日常交流中经常被使用。

例如,“嗨哟”表示惊讶,“嘎嘣脆”表示声音响亮等。

2. 方言词汇:湖北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词汇,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例如,“瞅”表示看,“搁”表示放置等。

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湖北方言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

五、湖北方言对当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1. 文化传承:湖北方言是湖北地区的一种语言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方言的使用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日常交流方式,也是湖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方言的传承和使用,湖北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延续。

2. 地域认同:湖北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对于当地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方言的使用可以加强当地人的地域认同感,让他们更加自豪地宣示自己的身份和归属。

3. 社交交流:方言在湖北地区的社交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地人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可以增进彼此的亲近感,拉近彼此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的方言
由于湖北地理位置适中,南来北往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湖北并没有一个代表性语言(换句话说湖北话不能自成体系),不过按照学术意义上的划分湖北话应该属于北方方言语系,且湖北大部属官话区(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仅湖北的东南部属赣方言,虽然湖北人在信仰和生活习惯上接近南方。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区,赣语区:
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的有:武汉,荆州,襄樊,十堰,宜昌,恩施等。

并细分为:
(1)武(汉)天(门)片:武汉、洪湖、天门、京山之间区域
包括武汉、荆州、江陵、京山、天门、仙桃、汉川、洪湖、荆门南部。

(2)成渝(四川)片:荆门、五峰、宣恩一线以西区域
包括恩施、宜昌、咸丰、巴东、宣恩、利川、来凤、建始、五峰、远安、当阳、宜都、枝江、长阳、秭归、兴山。

(3)鄂北片:郧西、房县、钟祥、随州之间区域,以及潜江
包括襄樊、十堰、丹江口、老河口、随州、南漳、谷城、枣阳、宜城、保康、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钟祥、潜江、荆门北部。

(4)常(德)鹤(峰)片:包括石首、公安、松滋、鹤峰。

二.属于北方方言江淮官话区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

其中属于江淮官话的“黄(陂)孝(感)片”的有:黄冈、孝感、罗田、蕲春、黄陂、罗田、英山、麻城、浠水、鄂州、红安、广水、安陆、应城、黄梅、武穴、云梦等。

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通城,赤壁、崇阳、通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监利等。

相关链接
西南官话
也称为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上江官话或上江方言,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湖北大部分地区,分成渝、滇西、黔北、昆贵、灌赤、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江淮官话
旧称“下江官话”、“下江话”,又称为“江淮话”、“江淮方言”。

其中有人将分布在长江以北的部分称为江北话,江苏的江北部分称为苏北话。

江淮话地区以扬州为中心,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语。

湖北主要分布东部。

赣方言
又称赣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

湖北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汉语可分为7大方言:(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
一.北方方言。

可细分为4大次方言:
1.华北东北次方言(狭义的北方话):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话):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

二.吴方言,即江浙话,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

吴语内部分为太湖片(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海话、苏州话或绍兴话为代表)、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带)、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
丽水一带)、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

其中安徽西南部和浙江西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
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

三.赣方言,即江西话,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东部以及湖北省的东南部。

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主要代表。

使用人数约为2.4%。

主要有:北部地区的南昌话、东部地
区的鹰潭话、中部地区的抚州话、西部地区的宜春话、西南部地区的吉安话,江西其他地区有的为客家话,不属于赣方言。

四.湘方言,即湖南话,分布在湖南省大部。

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主要代表(旧时以双峰话为代表)。

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州话,湘潭话等。

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

五.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话、客话。

客家话分布比较分散,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东省东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与湖北、广东、福建接壤的地区,以及四川、广西和台湾等地。

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有很多说客家话的。

客家话以梅州话为
主要代表。

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

客家话不仅限于汉族客家人使用,在畲族中也广泛使用。

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六.粤方言,又叫粤语、广东话、广府话、白话,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广西自治区的东南部,以及港澳地区和北美华人社区。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主要代表。

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站汉族总人口的5%。

七.闽方言,即闽语,分布很广,包括福建省大部、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和西部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台湾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闽方言在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很广。

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大概来说,闽南片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片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片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片以永安话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话为代表。

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

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5%。

八.其他方言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绝大部分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使用,以太原话为代表。

通常被认为是北方方言的一种。

平话:在广西的部分地区使用。

通常被认为属于粤方言。

徽语:又称徽州话,或认为属于吴语。

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话分布最广,其分布地域大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大约只占汉语人口的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