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预测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人口规模估算方法

城市人口规模估算方法
• 4.3.3 环境容量法
•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生态用地总面积,选取适宜的人均生态用地标准预测人 口规模,按下式计算:
•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St——预测目标年生态用地面积; st——预测目标年人均生态用地面积。
• 4.3.4 电力承载力法
•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供电能力,选取适宜的人均用电标准预测人口规模, 按下式计算: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Et——预测目标年可 供电总量;et——预测目标年人均用电量。
29°42’
1.33
1.25
1.19
1.11 1.15 1.20
0.9~1.0 1.1~1.2
——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住宅间距
1.住宅正面间距 (2)不同方位日照标准间距 L′=L×b L′——不同方位住宅日照间距 L——正南方向住宅日照间距 b——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算系数
不同方位日照间距关系
9
大同
40°00’
2.00
1.87
1.75
1.63 1.67 1.74
10
北京
39°57’
1.99
1.86
1.75
1.63 1.67 1.74
11
喀什
39°32’
1.96
1.83
1.72
1.60 1.61 1.71
12
天津
39°06’
1.92
1.80
1.69
1.58 1.61 1.68
13
保定
38°53’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寒日
冬至日
≥2
≥3
≥1
8-16
底层窗台面
9-15
2024/1/24

中国人口预测以及生育政策PPT课件

中国人口预测以及生育政策PPT课件
利用人口模型预测中国人口的规模和结构
主讲:李汉东
2021/4/29
1
目录
▪ 1. 背景介绍 ▪ 2.人口预测模型 ▪ 3.中国人口预测模型以及结果分析 ▪ 4.进一步的问题
2021/4/29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介绍
1.1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1)城镇生育政策比农村地区严格。城镇一般实 行一孩政策。江苏、四川(部分山区除外)、重 庆(部分山区除外)3省的农村实行一孩政策; 海南、云南、宁夏、青海、新疆5省的农村普遍 实行二孩政策;其他22省农村实行“一孩半”政 策;
15
▪ 人口总数尽管一直是增长的,但有极限值而不 会无限增长下去,到了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等 因素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时便会停止增长, 这是合乎人类发展常识的。
▪ 人口总数达到极限值一半以前是加速增长时期, 此后的增长率会逐渐变小,最终达到零增长。
2021/4/29
16
模型讨论
▪ 阻滞增长模型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指数增长模 型的不足,可以被用来做相对较长时期的人口 预测,而指数增长模型在做人口的短期预测时 因为其形式的相对简单性也常被采用.
▪ 3、在时刻t,人口增长的速率与当时人口数 成正比,为简单起见也假设与当时剩余资源 成正比;比例系数表示人口的固有增长率;
▪ 4、设人口数X(t)足够大,可以视做连续变量 处理,且X(t)关于t连续可微.
2021/4/29
13
模型建立
由假设得
r是x的减函数
r(x)rsx (r,s0) r~固有增长率(x很小时)
• 与19世纪以前欧洲一些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吻合
• 适用于19世纪后迁往加拿大的欧洲移民后代
• 可用于短期人口增长预测 • 不符合19世纪后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规律 • 不能预测较长期的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整理).ppt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整理).ppt
❖ 三、计算人均占用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等价量
❖ 四、求各类人均生态足迹的总和(ef)
ef r j Ai
❖ 五、计算地区总人口(N)的总生态足迹(EF)
EF N ef N r j Ai N r j (Ci Pi)
最新.课件
22
(4)计算生态供给足迹
❖ 一、计算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面积;
❖ 该方法要求人口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而且人 口数据没有大的起伏。
❖ 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变化缓和的 城市。
最新.课件
3
一、回归分析法
❖ 2、工农业总产值与人口规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 型。
y b0 b1 x
x为工农业总产值等;
y为人口规模。
❖ 自变量一般是与人口规模关系密切、有较长时序的统 计数据,且易于把握的影响因素,如产值、就业等。
❖ 此方法只适用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校核,不适合于预测。
最新.课件
13
七、百岁图法 (人口分组生存模型法)
❖ 本方法根据已掌握的年龄构成及妇女的生育 情况,并且考虑机械增长情况预测未来人口规模。
最新.课件
14
八、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法
❖ 1、基本概念
❖ 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E.R.William和其博士生 M.Wackerm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度量可 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它是一组基于土地面积的量 指标。
❖ 二、计算生产力系数。由于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产力在不 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 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是不能直接进行对比的。生产力系数就是 一个将各国各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可比面积的参数,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某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同类平均生产 力的比率,例如荷兰的生产力系数为3.01,表明相同面积条件 下荷兰的耕地生产力要比世界平均的耕地生产力高出201%;

县域人口现状分析与人口规模预测 ppt课件

县域人口现状分析与人口规模预测 ppt课件
县域人口现状分析与人口 规模预测
1.总量 2.情况
3.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4.人口分布特征 5.人口规模预测
县域人口现状分析与人口规模预 测
• 人口总量
1.人口总量少
2.若选取非农 业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预算城 镇化水平,平 远县的城镇化 水平处于全市 第三。
• 人口增长情况
在2003年到2013年来,平远县户籍总人口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而且增 长率大致相当。
• 人口流动情况
迁出人口比迁入人口多,劳动力流失严重
• 人口构成——性别年龄
• 人口构成——劳动力构成
• 人口构成——受 测
•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 人口预测
• 人口发展趋势判断
1.自然增长率与现状自然增长率相近 2.县域人口主体为本县户籍人口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PPT参考幻灯片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PPT参考幻灯片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Z、P1、b!
Pn-规划末期人口规模; P0-规划基年人口规模;
预测步骤
1、收集整理城市、农村人口及农村 耕地面积数据(P0、P1、s);
K-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Z-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比例; V-农村转移劳动力带眷系数; F-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
2、确定其他参数(k、m、Z、V、f、b);P1-城市周围现状农村总人口;
拟合度接近1.0则相关性高,反之则低;
5、求出a、b待定系数后,再预测规划年的人口规模。
实例(略)
10
6、GM(1,1)灰色模型法 ★
适应范围
通过4~12年的历史人口数据,预测未来5~10年人口规模较为准确。
基本原理
11
6、GM(1,1)灰色模型法 ★
基本原理
12
6、GM(1,1)灰色模型法 ★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a、带眷比!
预测步骤
1、根据职工需求P1、P2及P3; 2、确定带眷系数; 3、将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即可。
Pn-规划末期人口规模; P1-带眷职工人数; a-带眷系数; P1-单身职工人数; P1-城市其他人口数。
4
2、带眷系数法
实例
某一工业新镇,规划末期需要职工10000人,单身职工6000人,带 眷职工4000人,带眷系数2.5,城市其他人口2000人,预测规划末期工 业新镇的人口规模。
基本原理
yabx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
预测步骤
y-人口规模; x-回归变量; a、b-待定系数。
1、确定回归的变量(年份、GDP);
2、收集相关资料(GDP)至少连续5年的城市人口和GDP历史数据;
3、将历史数据和GDP做数据散点图,判定其是否具有相关性,不具

《中国人口预测》课件

《中国人口预测》课件
中国人口预测
随着发展,中国人口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本PPT将分析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对 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人口变化趋势
1
历史人口变化概况
探索过去几十年的人口变化,了解人
人口增长速度分析
2
口增长和减少的趋势。
分析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以及可能
的未来变化。
3
人口老龄化程度分析
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找到应对 之道。
分析人口变化的趋势,为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结论与建议
对未来人口变化的总体评估
总结人口变化的趋势,评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针对不同人口变化趋势提出的应对建议
针对不同的人口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和计划。
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分析
研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响, 以及如何应对。

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评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2 人口结构变化对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影响
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就业、医疗和其他领域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方案。
3 人口变化趋势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
未来人口预测
人口总量预测
通过分析趋势预测未来几十 年的人口总量。
城乡人口分布预测
研究城乡人口分布的变化, 并提出解决方案。
人口结构预测
预测未来人口结构变化,如 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
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分析
深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揭示 其对人口变化的影响。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PPT课件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PPT课件
化; ⑤ 不考虑双胞胎、疾病等对生育率的影响。
6
四、符号约定
Nt Bt Dt A j(t)
第t年年初的总人口数; 第t年新生育的婴儿数; 第t年死亡的人数; 第t年第j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j ( r , t ) 第t年第j地区r岁人口中的男性比例;
j ( r , t ) 第t年第j地区r岁人口中的女性比例;
b j ( r , t ) 第t年第j地区r岁人口中的妇女的生育率;
d ij ( r , t )
p(r,t)
第t年第j地区r岁人口中的第i种性别的死亡率; 第t年r岁人口占第t年总人口的比例,即人口随年龄的分布密度函数;
h(r,t) 第t年r岁死亡人口占第t年r岁总人口的比例,即死亡率随年龄的分布密
度函数;
f(r,t) 第t年r岁的妇女生育的人口占第t年r岁总人口的比例,即生育率随年龄
的分布密度函数;
F(r,t) 第t年年龄为r的人的生育率;
H(r,t) 第t年年龄时间变化的值;
s(t) 长期预测时f(r)随时间变化的值;
其中
t=1表示2001年,t=2 表示2002年…
由此对中国人口增长的中短期和长期趋势做出预测;特别要指出模型中的优点与 不足之处。
5
三、问题的假设
① 不考虑机械增长率(如国际人口的迁入迁 出) 对我国总人口的影响;
② 年龄在90及以上的,即90 一行的数据 一律按
年龄为90来处理; ③ 调查数据是在全国随机调查所得的数据; ④ 在模型Ⅱ中不考虑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
r=0,1,2,3…90 表示年龄;
i=1,2
表示性别,其中i=1表示男性,i=2表示女性;
j=1,2,3
表示地区,其中j=1表示城市,j=2表示城镇,j=3表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章人口预测PPT课件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章人口预测PPT课件

Pc-城市人口数量; Pr-区域总人口; k-服务系数(0<k<1)。
预测步骤
1、确定区域总人口数; 2、确定服务系数。
第18页/共20页
9、帕克曼定律
• 实例
根据某城市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得知该城市在2020年该城市 区域人口将9792万人,参照一般发达国家城市区域人口的服务系数 1/20左右,考虑到城市自身的发展取区域人口服务系数为1/22。预测 该城市2P0202200年212的城97市92人万口人规 模445。.09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一般预测方法
• 1、综合增长率法√ • 2、带眷系数法√ • 3、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 4、劳动力需求法 • 5、回归分析法√ • 6、GM(1,1)灰色模型法★ • 7、经济弹性系数法 • 8、城市等级—规模法 • 9、帕克曼定律
第1页/共20页
1、综合增长率法
• 适应范围
经济发展稳定,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的城市(注意人口基数的 增大和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对增长率的影响)。
第4页/共20页
3、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 适应范围
具有剩余劳动力的小城镇人口规模。
基P本n 原P0 理1 kn Z V f P1 1 mn s / b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Z、P1、b!
预测步骤
1、收集整理城市、农村人口及农村
Pn-规划末期人口规模; P0-规划基年人口规模; K-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Z-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比例; V-农村转移劳动力带眷系数; F-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 P1-城市周围现状农村总人口; m-城市周围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s-农村耕地面积; b-每个劳动力额定担负的耕地面积; n-规划年限。
预测步骤
1、确定预测城市在地区(国家)城市体系

城市人口规模(ppt文档)

城市人口规模(ppt文档)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四.城市人口的构成
通过对城市人口构成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发 展对策(年龄、性别、家庭、寿命、婚姻、劳动、职业、 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 年龄构成 性别构成 职业构成 家庭构成 劳动构成
1.年龄构成
指不同年龄段(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托儿:0-3岁 ◆ 幼儿:4-6岁 ◆ 小学:7-11岁(7-12岁) ◆ 中学:12-16岁(13-18岁) ◆ 成年:17-60岁(女:17-55岁) ◆ 老年:>61岁(女:>56岁) 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的
建制镇19234个。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数量还会逐渐增加,
据专家估计在未来的10年内,我国城市数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个。
目前,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分别
占中国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四、百分之三十七和百分之十九。
国外城市人口规模的最低标准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 或城镇的标准有 美国为2500人; 英国为3500人; 法国为5000人; 印度为5000人; 俄罗斯为1000-2000人。 国际统计学会建议,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
人口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岁的人口为88793万 人,占总人口的70.1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 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 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目前关于城市规模的两种观点
近年西方和苏联一些学者从经济效益和人均劳动生产 率出发,认为城市规模越大,效果愈佳,主张发展大 城市,从根本上否定城市合理规模的存在。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43页PPT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43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
劳动平衡法、劳动比例法、职工带眷系数法、 综合平衡法、时间序列法、相关分析法、 区位法、类比法、环境容量法
10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4)
方法一:劳动平衡法
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服务人口及与总人口的
比例关系来确定人口规模。公式为:
30-40%
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 大城市低,小城市高 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市长是城市规 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人口规模的分析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 要内容”。——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参数,影响 规划布局结构、各类设施的数量和标准、交通 方式的选择等。
5
1、预测人口规模的意义(2)
人口规模是判断城市区域地位的重要指标。
《城市规划法》规定: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 城市。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型较好地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劳动平衡法、职 工带眷系数法是这一时期普遍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预测 方法。
人口的内涵
一定地域、非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预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指出“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经济活 动的客观规律。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决定了城 市人口的发展规模。
8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2)
基本人口的百分比
分析生活水平、城市作用、特点 确定,12-20%,大城市高
分析年龄构成确 基本人口的规划人数 定,45-50%
=——————————————————————
1-(服务人口的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的百分比)
适用于将有较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比较具体落 实、人口统计资料比较齐全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工业区。
城市总体规划中
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与变革
2009年12月14日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参考文献:
汪光焘,《全面贯彻中央精神 切实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在全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2005年7月21 日 张文奇 靳东晓等,《城市用地结构和人口规模的研究》,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0.8 《城市规划资料集·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3.8 邵爱云 马赤宇,《关于我国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几个问题》, 2005年 张勤 曹传新 王明田等,《关于改进城市规划中人口分析与预测工 作的研究 》,2005年 《城市规划原理》 其它有关文章、书籍等
14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7)
方法四:综合平衡法
根据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来推算城市人口的 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城市现状人口+规划期内自然增长人数+ 规划期内机械增长人数
13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6)
方法三:职工带眷系数法
根据职工人数与部分职工带眷情况来计算城市人口发展 规模。 人口规模=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 职工
该方法更多的应用于新建工矿城镇的人口规模估算。 其社会经济背景是计划下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严格 的户籍制度管理。带眷职工和单身职工的划分、职工 数量的确定都带着明显的计划经济和户籍管理的时代 特征。
11
劳动平衡法依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将城镇人 口划分为基本、非基本人口两个组成部分。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 家和地方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项目 分配,在此背景下,城市基本、非基本经济活 动的划分是相对确定的。因此,采用劳动平衡 法就能较好地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城市 经济与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竞争(招商引资)的 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另,特大城市指100万人以上,超大城市指200万人以上。 目前,有70万人的镇,也有10多万人的市。
6
为人的全面发展服 务,以人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基础,合理配置空间 资源,有序安排城市的各项建设,协调城市不同 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维护公众 利益。
它的多少是随城市规模而变动的。
金融部门职工
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职工
指为未成年的、没有劳动力的以及没 有参加劳动的人员。它是随职工人数 而变动的。
未成年人 老年人 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社会劳动的成年人 其他不从事社会劳动的人
生产性劳动人口
劳 动 人 口
非生产性劳动人口




非劳动人口
9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3)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科学发展观,为城市规划工作确立了新的 目标,对城市规划中人口分析和研究工作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7
2、传统工作方法及其不足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1)
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是“国民经济发 展计划的空间落实”。这一时期的城镇人口预测模
12
2.1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5)
方法二:劳动比例法
用生产性劳动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来确定人口规模。
生产性劳动人口的规划人数 城市人口=
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占总人口%
一般在60%~85%之间
一般在45%~60%左右
适用于将有较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比较具体落 实、人口统计资料比较齐全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工业区。
3
提纲 预测人口规模的意义 传统工作方法及其不足
传统城市规划的人口预测方法 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市场经济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人口统计口径的变化 新时期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的难点
改进人口分析预测工作的思路
4
1、预测人口规模的意义(1)
“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和调控城镇发展建设的重 要手段”——遏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大、规范各 类开发区、稳定房价、规范拆迁管理。
城市人口分类
基本人口 服务人口 被抚养人口
指在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不属于 工业职工
地方性的行政、财经、文教等单位中 基本建设职工
工作的人员。它不是由城市的规模决 定的,它却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 作用。
农林水气职工 交通邮电职工
商业服务系统职工
指在为当地服务的企业、行政机关、 城市公用职业职工
文化、商业服务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科教、文化卫生等部门职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