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内容摘要】修辞内容、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的生成无不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由这些因家构成的修辞现象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汉语修辞现象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从民族文化角度考察、研究修辞现象,解释修辞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将有助于指导修辞实践.灿烂的汉文化促生并影响应了汉语修辞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汉语修辞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从文化的角度去关注修辞,我们叫以更准确地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认识和阐释修辞现象,这对丰富语言理论和语言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辞影响
修辞是语言各要素的综介运用,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多种语言手段、追求理想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蔚为大观,这切都根植于汉文化的深厚底蕴。许多修辞现象是山文化因素造成的,需要从文化的背景中加以阐释,才能获得恰当的认识与理解。种种修辞技巧的产生与运用都传递与表露着汉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情调。
一、修辞学研究对象的文化透视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任何修辞现象都包含修辞内容、修辞手段和修辞效果等等因素。修辞手段用以表达修辞内容,修辞效果通过修辞手段来实现,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构成修辞现象的整体.这个整体之中的三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凝聚、积淀着民族的世界观、哲学思想、思维模式、观念心态、宗教信仰、风俗民情、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修辞现象是产生于人类交际活动之中的言语现象,当然不会不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修碎活动的每一环节、修辞现象的每一成素都无不显笼着社会文化的痕迹。
修辞内容即包装在言语成品中的思想内容,它是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客观对象是第一位的,没有客观对象,就没有修辞内容,也就没有修辞现象.但是,修辞内容并非客观
对象的原型,它是言语毛对要表达的客观对象认识、感受而反映出来的意象,也就是言语者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融合物.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用“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它是一种文化功能,不是一种生物遗传功能。”语言材料和语言表达方法蕴含着和反射出来的“观念、情绪和欲望”都属文化范畴。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民族文化又具有强制性,它会对本族人的言行举止施加一定的约束力,从而使个人与民族文化保持一致,就这个意义来说,人是社会的人,也是民族文化的人。每一个民族的人都必然带有该民族的文化基因,如民族的思维模式、思想感情、习俗信仰、心理特点、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等.这些因素作用于客观对象所形成的修辞内容也就带有民族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修辞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逐渐形成的。同一个民族的人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因而同一民族不同时代的人表达同一客观对象所反映出来的修辞意象也大体相同。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这些古今名句都是关于“死”的话题。人会死是客观规律,但人们对死的价值的认识却出自主观意识。上面作品认为为国家、民族、崇高的理想而献身就留芳千古,价值重于泰山。这说明汉人对死的认识和感受具有大致相同的主导观念。它是民族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修辞内容中的折光。
汉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汉语形成了小同于西方语言的总体特征和语用功能。就人类思维方式来看,确实存在着人类各民族在历史早期共同的思维模式,即原始思维。但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民族的思维模式就发生了分化。西方的思维模式逐步偏重理性,这种思维在认识事物时,通常从感性开始,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即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上升到概念、判断和推理。善于思维要借助语言工具来进行和体现,于是思维模式与语言取得了某种对应关系。西方的语言模式是将句子的语法、语义信息裸露在形态变化而。因此,句子结构在视点上固定,形态上自足,关系上完整,表达的意义清晰明了。汉民族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思维方式在继承原始思维“观物取象”、“格物致知”的基础上,改造成为偏重表象的形象思维模式,即“具象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
在于它对事物的认识基本上表现为种形象的运动,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宏观整体地把握事物,追求浑然体、融介无间、言小尽意的境界。它既小是脱离物体形象的纯粹抽象符号,也小是对物体外在形象的简单描慕,而是种象征,是通过对物体特征的概括来表达其中蕴含的情和理。这种思维模式体现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重功能、重内容、重意会的性质特点。其语言模式是把句子的语法、语义信息都隐藏在语流之中。由于没有结构控制格局,规定句界。因此,汉语句子在视点上是流动的,形态上是松散的,在关系上虽小像西方语言那么完整,而从内容上看却是完整的句话。高名凯先生曾称“中国语言是表象主义的”,是“原子主义的”户表象主义,就是中国人说的话,是要整个地、具体地把他们所描绘的事件“表象”出来;“原子主义”的意思,是把许多事物件件地、单独地排列出来,小用抽象的观念,而用原子的安排,让人看出其中所发生的关系。结果,汉语在表现具体的事物方而非常活跃,而在抽象关系的说明方而,则没有西方语言那样精确。山于这种深层的文化因素和进而形成的思维特点的影响,在语言的表达上,为了能把复杂的事物说得简洁些,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客观些,人们从小的、近的、日常的直接经验出发,根据事物之间某些外在特征的相似、相关、相同点,来解释大的、远的、抽象的事实。
于是汉语的比喻、比拟、移觉、示现、象征、借代、通感、移用等表达效果极佳的修辞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像比喻、比拟这些修辞手法的创造,同汉文化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甚至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了这些辞格。
早在甲骨文、《诗经》、《楚辞》中就出现了多种辞格。尤其是上述几种修辞格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随处叫见。女比比喻。《孟子·公孙丑上》:“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拟人。《题都城南庄诗)?“人而小知他处去,桃花依旧笑春)从。”借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小相欺,况大国乎?”曹操《对酒)}“二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自小负戴。”这些山汉民族文化和思维特点而形成的修辞方式,经过近、现代的发展己相当完备,在修辞中,一有很大分量和重要地位,在汉语中被大量和广泛地应用,对汉语的表达产生了极其积极的影响。比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并末直抒胸臆,似乎仪仪是些名词的罗列,但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些具体的形象依次展现给人们的时候,那种悲切、凄凉的场景对人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小断地发展变化的,修辞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小断地得到丰富和拓展。修辞方式在新时期的文化背景下,会充当了新生词语的催化剂,促使大量有借代、比喻、象征和引中意义的新词得以产生。如铁饭碗、大款、软科学、信息高速公路、绿色食品、下课、健康投资、充电、运作、炒鱿鱼、滑坡、软着陆、接轨、断层、硬件这些词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