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造像方法
原文地址:佛造像方法作者:大河艺术love王诗文
自古以来造像的方法很多,制作材料亦多不胜数。

最常见的可分为锤鍱、铸造、雕刻、塑造、干漆夹纻、陶瓷烧制等各种工艺技术。

质地则可分为锤鍱像、铸像、雕像、塑像等八大类;另外还有刺绣佛像、缂丝佛像等等以丝织品制作的佛像,统称为织绣像。

缂丝佛像在东晋时就已出现,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时己相当繁荣。

这些工艺技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也各有特色,了解个中奥妙之处,才能更深入地鉴赏每尊佛像,以及分辨佛像的真伪。

可以说任何工艺美术技艺都可以用来表现佛教各种题材,艺匠们凭着精湛的手艺,运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制造出不同种类的佛像作品,丰富了中国的佛像艺术。

锤鍱像锤鍱像是以薄金属(铜、金、银)片覆于钢或铜模上,然后以锤敲击而成的佛像。

铜皮还要鎏金,所以也往往被称为金薄像、金箔像、金鏄像。

此种技法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

公元3至4世纪,中国西行求法的僧人从西域带回了锤鍱像,此种技法也很快得到应用。

最早记载中国制作锤鍱像是南朝时期,如《高僧传》卷五记载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琅岈(今江苏省)郡守王荟于会稽建嘉祥寺,请道一居僧首,道一乃抽六物遗于寺,造锤鍱千像。

计算起来此种技艺传入中国的时期应更早。

锤鍱像是用模具敲击而成,故很适合制作连续排列的千佛图,看来僧史的记载是可靠的。

锤鍱佛像的实物遗存,可见于德国探险队于20世纪初,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古城发现的数件佛坐像(现藏柏林国立印度美术馆),呈圆薄片形,四周有孔,应是嵌于器物之上。

当中一件一佛二菩萨像(直径6.2厘米),佛陀着通肩大衣,衣纹隆起成圆棱状,大衣襟部呈U形,与十六国时的造像样式接近,从样式分析时代当在公元6至7世纪左右的北朝晚期到初唐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佛像都带有浓浓的西域佛像风格。

汉风的锤鍱像最早实例有佛说法坐像(青铜镀金,正方形,边长15.3厘米,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释迦佛着袒右肩大衣,两侧为二菩萨、二弟子,下方是二供养菩萨,上方有二飞天,与隋代的石雕和铜佛像的艺术风格一致。

此像是现存隋代最有代表性的锤鍱像。

与这件锤鍱像尺寸、构图,乃至细部都完全一致的另一件锤鍱像,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艺术馆,可知这两件锤鍱像当年是同模所出。

要注意的是上述无论新疆发现的还是现藏日本的数件锤鍱像,四周都带有小圆孔,据此可知,早期锤鍱像一般尺寸较小,多嵌镶于木板上或佛龛上等处。

铸佛像在古代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是暗有神明护佑的。

《北史》上记有鲜卑皇室遇有重大事情不能决断,例如册立皇后、阴谋举事等关键时刻,即铸造佛像,当事人要亲自执炉勺(浇铸时用的工具)铸造,按造像成功与否来决疑占卜,所谓「铸像以卜」。

铸造佛像用失蜡法,第一道的蜡型实际上即是完成品的效果图。

例如乾隆皇帝笃信西藏佛教,对佛像也很有见地,宫内造办处铸佛像,要先呈上蜡型,乾隆帝亲自审阅,往往能具体地指出佛像例如发髻、冠戴、飘带等处哪些该加减增添,以免与法度不合,修改定稿后方可铸造佛像。

铸造佛像工序如下:
1. 作蜡型──传统「失蜡法」,即一次只能以蜡型浇铸一件。

虽说蜡型每次只能浇铸一件,似乎费时费力,但蜡型也不纯靠手捏,而是有蜡制模具翻制出来的,蜡像除极小型外,均是中空的。

2. 包裹泥衣──蜡像底部预留蜡液出口,然后层层裹以泥浆,阴干。

蜡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

3. 浇铸──以铜液浇铸,溶蜡于留出口流出,蜡像的空间被溶铜充满,冷却后打碎泥壳,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铜像基本成型。

小型像一次可浇铸完成,大型像头部、躯干、手臂、台座等分别浇铸,最后拼合而成。

4.鎏金──将纯金碾成薄片,剪成金丝条状与碎玻璃按比例混合,在石碾中碾成粉末状,溶于水银内。

用小棍儿一点点地涂抹于铜像上,
涂抹很费功夫,反复涂抹划刮方可。

最后以喷火枪高温喷烤。

鎏金工艺颇为危险,慎即可造成水银中毒,牙齿、头发脱落。

有的佛像不鎏金,经处理后,使铜像表面呈熟梨、红枣、玛瑙、猪肝等色泽,古色古香。

5. 后期加工──大型佛像数部分组装拼合,小像一次完成。

充填表面气孔,打磨毛刺,细部五官、手脚、衣纹等要敲凿镂刻,细部加工。

这项工序很重要,技艺精湛者在细部处理上很讲究,体现了工艺品的价值所在。

雕刻
雕刻佛像历史悠久,石、木、象牙等材料都有应用。

从目前发现的材料看,早在公元3世纪的东汉末期已经出现了石雕佛像。

如四川乐山麻浩1号汉代崖墓的石雕佛像,已是真正意义的佛像了。

雕刻佛像由十六国、北魏直至明清时代均盛行。

石雕方面,古人对石头的材质很讲究,单尊石佛雕刻体积沉重,一般应是就地取材;但讲究的石料,则取自荆山。

石佛像的发愿文上常可见到所谓「荆山之玉」的词句。

可知在今河南禹县一带,山中以出产适宜雕刻的石料闻名。

所以在造像的发愿文中多以荆山代称石料的产地,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石佛像的石料都出自荆山。

在河南省的刘碑造像铭(天保八年)**现了金山的地名,金山位于今河南光山一带。

曲阳一带盛产的汉白玉雕造的佛像最有特色。

早在北魏时曲阳已有雕刻佛像,在东魏、北齐时最为盛行。

一直到唐依然不衰。

曲阳石佛像发愿文中往往称为「玉像」、「玉石像」。

河北地区的汉白玉石料或石雕除输往长安外,唐代五台山的石雕也往往来自曲阳一带。

现存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内的释迦佛坐像,亦为白大理石雕造。

佛像体态饱满,衣褶流畅,极富写实感。

在台座上刻有「大唐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五日博陵郡陉邑县西子岁穗村为国敬造五台山佛光寺无垢净光塔玉石释迦牟尼佛一躯……」博陵郡距曲阳不远。

在唐代,幽州地区出产白玉石,且不远万里运输到长安。

原临潼骊山唐代华清宫朝元阁老君殿的白石老君像至今尚存。

老君丰须长髯,表情宁静睿智,衣纹流木雕方面,宋、辽、金连年战争,铜资源贫乏,木雕造像兴盛。

一般用榆木等硬木。

木雕加彩的水月观音
像,表现观音休憩态,一腿屈盘,一腿下垂(游戏坐)坐于普陀山道场上,造型极为优美生动
藏传雕像
藏传佛教的雕塑也有独特的风格流派,喇嘛庙附近山崖上石雕也很常见,但立体石雕像不是太多,一般为浮雕,例如拉萨近郊的药王山上即刻了数百尊各类佛像,从释迦到菩萨以及祖师像都有,同时浮雕上还施以各种色彩,远看非常绚丽壮观。

承德外八庙磬钟峰附近山崖上也刻有吉祥天女、米拉日巴、不动明王、五世班禅、宗喀巴、七世达赖、弥勒佛等七尊佛像,雕刻也很生动。

这些浮雕因受石质、工具等限制,不可能精雕细刻,但却人质朴浑厚、粗犷有力之感,同样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项重要遗物。

藏传佛教的木雕独具特色,喇嘛庙内雕饰繁缛的柱头、门框、梁枋、替木等,既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也是精美的艺术品。

寺庙门窗下的裙板、佛龛、莲座,甚至经书首尾的护板上,全都密密雕饰着经文、佛像、人物、动物等图案,刀法纯熟,刚柔相济,运用镂空、挑剔等各种刀法,使这些无生命的木、石,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整个寺庙也可说是一座灿烂的艺术博物馆木雕的大小佛像也较常见,特别是那些精巧的小型木雕,精镂细刻,苦心制作,艺术价值不亚于铜佛像。

此外,象牙、牛角、水晶及各类玉石也用来雕刻佛像,一般来说,制作时代普遍较晚。

脱沙像
脱沙也称为干漆夹纻、抟换、脱胎漆。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上,晋代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就记载于阗国(今新疆和阗一带)有夹纻佛像。

公元4世纪东晋时代的大画家戴逵便精于这种技法。

具体做法是先用泥土大致造出佛像的胚胎,然后上缚多层粗布并涂以层层生漆,经过数十道缠布涂漆和细部修整,泥胎的外面已形成了一层又硬又厚的漆布层,待漆布层次干燥后,将内中泥胚打碎取出,再加以修整而成,所以也称为「脱活」。

这种技法在元代最有名的雕塑家是刘元。

据《元史》记载:「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搏换的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

」王士祯《居易录》说「元最善搏换之法,天下无与比」。

刘元是当时掌握这种搏换技法的代表
人物之一。

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清代初期尚有其真王士祯《居易录》载:「原北京东岳庙中,仁圣帝炳灵公司命君四丞相像,皆元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刘元所塑」,并说「元最善搏换之法,天下无与比,……皆毁于火。

」因为一场大火毁掉了刘元的艺术杰作,真是令人惋惜。

塑像
塑像一般主要是泥塑,北魏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实际上是泥塑而成的,因该处的石质粗松,不适宜雕刻,所以有的只能在石头的胚胎上塑泥完成,或者是干脆用泥塑。

泥塑首先要用竹木搭成佛像的基本动态,再缠以麦、稻草成为大体形状,然后覆泥、捏塑,待彻底干燥后还要按造型需要涂以各种水质颜料。

历史上戴逵、张僧繇、吴道子、杨惠之等画家都是善画壁画,也会雕塑的多面手,画史上流传着许多他们的故事。

元代的画家及雕塑家刘元,为河北省宝坻人,早年曾在山东为道士,并接触了雕刻技术。

后被召入宫,曾向尼泊尔的画家阿尼哥学习印度、尼泊尔风格的佛像雕塑技法。

他把中国传统的雕塑技法和外来艺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艺术成就很高。

刘元所制造的三皇像,塑造最为精彩,在元代被认为是最能充分把握三位圣人微妙的神韵。

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遗址调查时,在华严寺的废墟中,出土了一些彩色泥塑和鎏金泥塑像的残片,据说很可能与刘元有关。

陶瓷像
陶瓷佛像出现相较于石雕和金属佛像为晚,唐代虽然有唐三彩的各种人物和动物,但一般是用来殉葬,很少用来制作佛像。

到了宋、辽、金之际则不然,由于连年征战,铜资源严重亏乏,金代铜禁更严,甚至生活必需品的铜镜也要经官方登记刻款方能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三彩器也不再只是冥器,寺庙内的佛像也开始用三彩器以代用铜像,出现了三彩瓷和青瓷的佛像。

于河北易县八佛洼发现的罗汉群,是著名的辽三彩兼佛教美术的代表作。

从艺术风格上看,易县罗汉像极为写实,比例准确,细部极有表现力,俨然是以真实人物为模特塑造。

表情刻划和内心世界表现
上,还带有夸张及戏剧味道,在艺术上有很强的感染力。

近年在北京门头沟龙泉务村的辽代瓷窑遗址,出土了数尊三彩菩萨像,据判断为辽代所作。

其胎质和釉色也与易县三彩罗汉接近,但不能遽断易县罗汉产于门头沟。

易县距山西雁北地区也不远,山西地区有着悠久的佛教艺术传统,故产自山西或出自山西工匠之手而在易县附近烧造的也极有可能。

泥模像
以模压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也称善业泥,多见于唐代所造,因唐代有些佛砖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诸字而得名,于是凡是以这种小泥模制佛像也可统称为善业泥像。

模印佛像,早在北魏即已出现,但存世量极少。

咸阳张底湾北周独孤信墓曾出土了一件。

善业泥像在清乾嘉以后,随金石考据学的发达也渐被人注意。

道光十九年初,刘燕庭在西安慈恩寺得见善业泥,后为鲍昌熙摹入《金石屑》,此为善业泥著录之始,《神州国光集》亦有图片。

近有黄浚(伯川)集拓有《尊古斋陶佛留真》第二集,收善业泥数十品,其《陶佛留真》卷上有吴斋跋云:「唐善业泥像,出长安城南燕塔下,寺僧耕地,往往得之。

刘燕庭方伯游雁塔时,拾得完像十余种,为前人所未见。

余视学关中,亦得完像二,残像八,此其一也。

塔下有诸河南圣教序碑,疑此像为唐太宗所造。

」又有日本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刻篇》中也收入了数方善业泥,多为唐代所制。

20世纪50年代以降善业泥像在西安西明寺遗址,太平坊的温国寺(又名实际寺),义宁坊积善尼寺遗址等地均有出土,尤以慈恩寺雁塔附近出土为人多知。

又有西安出土清明寺善业泥,背后有文16字:「大唐善业清明寺主比丘八丕一切众生。

」此外在敦煌石窟也发现了许多方模印而成的佛像、佛塔。

唐代的善业泥,大小规格不一,样式有长方、正方及半圆上部如拱龛者。

题材有佛禅定坐像、佛说法坐像、佛倚坐像、佛立像、佛白骨像、地藏普萨像、观音菩萨像和多宝佛塔等多种。

因由模压而成,故画面虽同模所出,然清晰程度不全相同。

唐代善业泥数量最多,然画面精细、带年号和发愿文者并不多见。

藏传佛教盛行小型浮雕佛像,藏语称为「擦擦」。

这个词早在《元史·释
老传》中就有记载,「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佛)也。

」这类佛像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和家庭供奉。

此外在佛塔中往往藏有成千上万枚「擦擦」,以作功德。

清代帝后每到寿日,造万佛像施舍各寺,大都是这类造像。

油塑像
这是藏传佛教独特的宗教艺术品,是将色彩调入酥油制作的。

制品十分艳丽,符合物象的固有色,特别是花卉,花朵枝叶颜色配合十分巧妙生动。

大朵的莲花、西番莲,每层花瓣颜色都有深浅变化,色调逼真自然。

纤细的花叶,脉络分明,似乎还能感觉到花卉枝叶生命的颤动。

由于油质本身轻薄透明,甚至连头发丝都可表现出来,这是其他质料的雕塑不能比拟的。

酥油花是什么时候首创的,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同释迦像,教徒们为了表示尊敬,供奉了一束酥油花,以后传到了塔尔寺。

蒙古地区传说,宗喀巴幼年出家,年长后负笈西藏求学深造,游子远行,总是思念他湟水河畔的故乡。

一夜,他梦中的家乡开满了奇花异卉,各种仙禽祥兽嬉戏其中,景色非常优美。

于是每到藏历正月十五日花灯节这天,塔尔寺的僧人便展出根据宗喀巴梦中情景制作的酥油花。

届时,在金瓦寺旁的广场上搭起高大的彩棚,悬挂五颜六色的经幢帛画,飘带流苏。

万盏酥油灯通明,香气氤氲,气象纷繁。

棚内陈列着大型酥油群塑,题材以释迦牟尼一生的佛传故事为主,穿插有「唐僧取经」等佛教故事,以及宗喀巴等祖师的事等等。

主体人物的体积有真人大小,次要人物有尺余,背景则有山峦、寺塔、亭台楼阁、花卉林木、飞禽走兽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