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发动机的组成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运行。

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缸体和缸盖: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主要承载部件,它们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缸体内设置有气缸,用于容纳活塞运动。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它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活塞通常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曲轴通常由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强度。

4. 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是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通道,它通过气门机构的控制来实现开启和关闭。

气门机构通常由凸轮轴、气门弹簧等部件组成。

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并进行混合和喷射。

燃油系统通常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点燃燃油与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运动。

点火系统通常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控制模块等部件。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8.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保持其正常运转。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部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发动机的进气过程是通过活塞的下行运动,使气缸内的气门打开,外部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同时,燃油也被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 压缩:活塞上行运动时,气门关闭,将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可燃气体。

3. 燃烧:当活塞上行到达顶点时,点火系统发出火花点燃可燃气体,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曲轴转动,从而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1.1发动机的分类§1.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1.2.1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一、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现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如图1-1,气缸内装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销、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推动曲轴转动。

为了吸人新鲜气体和排除废气,设有进、排气系统等。

二、基本术语1、工作循环2、上、下止点3、活塞行程4、气缸工作容积5、内燃机排量6、燃烧室容积7、气缸总容积8、压缩比9、工况10、负荷率三、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图1-2 为发动机示意图。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通常利用发动机循环的示功图来分析工作循环中气体压力p 和相应于活塞不同位置的气缸容积V 之间的变化关系, 示功图表示了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压力的变化情况。

其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发动机整个工作循环中气体在单个气缸内所作的功。

四冲程汽油机的示功图如图1-3 所示。

(1 进气行程(图1-3a化油器式汽油机将空气与燃料先在气缸外部的化油器中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后吸人气缸。

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

这样,可燃混合气使经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人气缸。

(2 压缩行程(图1-3b为使吸人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故需要有压缩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称为压缩行程。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用曲线a c表示。

(3 作功行程(图1-3c在这个行程中,进、排气门仍旧关闭。

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即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份,用于容纳活塞温和缸套。

缸体和缸盖通常由铸铁或者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强度。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部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通过连杆将活塞的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4. 气缸套和活塞环:气缸套是位于缸体内的套筒,用于减少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磨擦。

活塞环则用于密封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空隙,防止燃气泄漏。

5.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气门机构则负责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常见的气门机构有凸轮轴温和门弹簧等。

6.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供应到发动机中进行燃烧。

它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7.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引燃燃料,使其燃烧。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

8.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降低发动机的温度,防止过热。

它包括水泵、散热器等部件。

9.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磨擦,延长使用寿命。

它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等部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在活塞下行过程中,气门打开,进气门打开,燃料和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2. 压缩: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气门关闭,燃料和空气混合物被压缩至气缸顶部,增加了燃烧的效率。

3. 燃烧:在活塞达到顶点时,点火系统触发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燃烧。

爆炸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当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时,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道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的进气做准备。

以上是四个基本步骤的循环,发动机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来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运行。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部份,它负责为车辆提供动力。

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缸体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份之一,它是由铸铁或者铝合金制成的。

缸体内有多个气缸,每一个气缸都有一个活塞温和门。

缸盖则位于缸体的顶部,它覆盖在气缸上方,起到密封气缸的作用。

1.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钢铁制成,具有强度高和耐磨损的特点。

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3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机构由凸轮轴、气门弹簧温和门杆等组成,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控制气门的开闭,从而实现进气和排气过程。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进气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第一步,它通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被进入气缸中。

然后,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气缸内的混合物被压缩。

2.2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部份,它在压缩冲程中发生。

在燃烧冲程中,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驱动曲轴旋转。

2.3 排气过程排气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最后一步,它通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气缸。

然后,活塞向下运动,气门关闭,气缸内被清空,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

三、发动机的工作循环3.1 四冲程循环大多数现代发动机采用四冲程循环,即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这种循环通过精确的气门控制和点火系统实现,使发动机能够高效地运行。

3.2 气门正时气门正时是发动机工作的关键之一,它确保气门在正确的时间打开和关闭。

气门正时可以通过凸轮轴和曲轴之间的传动装置来实现,准确的气门正时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组成:由燃油箱、喷油泵、喷油器、进、排 气管、滤清器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点火系
作用: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 组成:由蓄电池、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起动系
作用: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组成:由起动机及附属装置组成。
三、发动机基本术语
工作循环:每完成一次热功转换的工作过程。 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处。 曲柄半径R :连杆与曲轴连接中心至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S=2R;
五大系统之--润滑系
作用:润滑、冷却、清洗、防腐、密封等。 组成:由机油泵、滤清器、限压阀、油道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燃料系(汽油车)
作用:按需要向气缸内供应已配制好的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排出废气。 组成:化油器式由燃油箱、汽油泵、化油器、进排气管、滤清器等组成。
五大系统之--燃料系(柴油车)
作用:向气缸内供应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 气缸内喷入柴油,燃烧后排出废气。
发动机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 械能的机器。
分类: 按使用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等。
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
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风冷式
按气门装置位置分:侧置式、顶置式
按气缸排列分: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机。
按气缸数分: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柴油机 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 X4105: 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
结语
谢谢大家!
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气缸工作容积(Vh):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Vl):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叫发动机的排量。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作为汽车驱动的动力来源,发动机由众多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涉及燃烧、压缩、节气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与活塞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是由缸体和活塞组成的。

缸体是发动机内部的容器,用于盛放活塞。

活塞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传动到曲轴,从而将燃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发动机内部的旋转部件,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之一。

3. 气门与气门传动系统气门是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的阀门,气门传动系统则是指控制气门开闭的机构。

一般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部件,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驱动气门的开闭动作。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将燃油输送到气缸内,并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的系统。

一般包括燃油泵、喷油嘴、燃油滤清器等部件。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将高压电流引导到火花塞,从而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系统。

包括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控制单元、火花塞等部件。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零件之间的摩擦,减少损耗。

主要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等部件。

以上是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部件,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转。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压缩发动机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压缩阶段。

在这个阶段,活塞向气缸内部移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

这个过程会使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2. 燃烧当进气门打开时,混合气(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然后,点火系统会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这会在瞬间引发爆炸。

这个爆炸能够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升高,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3. 排气当活塞到达底部时,废气会被推出气缸,这个过程是由排气门打开引起的。

随后,活塞就会再次向上运动,开始循环的下一个工作周期。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构造

第四节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三、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及油底壳等。 机体组的作用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基体,且其
本身的许多部分又分别是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 却系和润滑系的组成部分 两个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利用飞轮贮存和输出能量,完成整个工作循环。 利用燃烧室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实现热能及动能的转换。 利用气门与活塞的合理运动的配合,实现工作循环的全过程。
③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2等
④起动性能
6 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7、耐久性指标 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五、 发动机特性曲线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随其调整状况及运行工况 (负荷、转速)变化而 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1、速度特性曲线 性能指标随发动机曲 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 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曲线。
②有效热效率: 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 效热效率,记作 ηe。
3、强化指标 强化指标是指发动机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能力的评价指标,一般
包括升功率和强化系数等。
4 用来表征发动机总体结构紧凑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比容积和比质量衡量。
5、环境性能指标 ①排放:有害气体、、、颗粒物
②噪音
五大系统: 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起动系统
2. 气缸体的特点 (1)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 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 (2)风冷发动机气缸体与 曲轴箱分别铸造; (3)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 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 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 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 (4)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 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 滑油道等。

发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汽车发动机这个超酷的玩意儿。

这发动机啊,就像是汽车的心脏一样,要是没有它,汽车就成了个铁疙瘩,动都动不了呢。

咱先来说说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哈。

发动机的结构那叫一个复杂又精巧,就像一个小小的机械王国。

先讲讲发动机的缸体,这缸体就像是整个发动机的城堡,它得足够坚固才能容纳里面的各种零件在里面撒欢儿工作。

它一般是用铸铁或者铝合金做成的,铝合金的缸体呢,比较轻便,就像一个灵活的小瘦子,对汽车的轻量化有很大帮助,不过铸铁缸体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更加结实耐用,像个壮实的大汉。

在这个缸体城堡里,有活塞在里面跑来跑去。

活塞这小玩意可有趣了,它就像一个勤劳的小工人,在缸筒里上上下下,一刻也不停歇。

活塞上面还戴着活塞环呢,这活塞环就像是活塞的小帽子,能防止发动机里面的油气泄漏,可重要啦。

还有曲轴,曲轴就像是一个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

活塞的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然后曲轴就把这种上下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就像变魔术一样。

它一转起来,就能把动力传递出去,带动汽车的轮子跑起来啦。

气门也是发动机里的重要角色哦。

进气门就像一个热情好客的迎宾员,负责把新鲜的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迎进气缸;排气门呢,就像是一个勤劳的清洁工,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去,让发动机能一直保持清爽干净的状态。

说完了结构,咱们再聊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吧。

这发动机工作起来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有四个步骤,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这四个步骤就像四个小伙伴,一个接一个地登场。

吸气的时候,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就像在吸气一样,把混合气吸进气缸里,就像我们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接着就是压缩啦,这时候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上了,活塞开始往上跑,把混合气压缩得紧紧的,就像把一团棉花使劲儿捏成一个小团子。

这时候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都升高了呢。

然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做功环节啦。

火花塞就像一个小魔法师,突然打出一个小火花,点燃了被压缩的混合气。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吸气:发动机的活塞下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打开,通过气门进入
汽缸的混合气。

2.压缩:活塞上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关闭,活塞将混合气压缩成高
压气体。

3.爆燃:在活塞接近顶死点时,火花塞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炸,释放出能量。

4.排气:活塞下行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新的混合气提供
空间。

通过这四个基本过程循环运作,汽车发动机可以持续地产生动力,驱
动汽车运行。

二、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气缸体系:汽缸是发动机燃烧的主要部分,通常由铁合金或铝合金
制成。

汽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和气门,通过这些部件的运动来实现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的过程。

2.曲轴与连杆机构: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有用功的装置,具有一
定的几何结构,可以将来自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
塞与曲轴,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气门机构:气门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

气门通过气门杆与凸轮
轴相连接,由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气门的开闭。

4.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从燃油箱经过燃油泵被送入汽缸,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此外,还有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总之,汽车发动机通过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这四个基本过程,不断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其总体构造包括气缸体系、曲轴与连杆机构、气门机构和燃油供给系统等。

这些构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负责产生动力以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发动机的主要外壳,用于容纳和密封气缸和活塞。

2. 活塞:位于气缸内的零件,通过上下运动来压缩和推动燃气。

3. 气缸:发动机内部的空腔,用于容纳活塞和产生燃烧所需的压力。

4. 曲轴: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零件,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

5.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的零件,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6. 气门:控制进气和排气的开关,使燃气能够顺利进入和排出气缸。

7. 燃油系统:用于供应燃油,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嘴等。

8. 点火系统:用于产生火花点燃燃油混合气,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

9. 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包括水箱、水泵、散热器等。

10. 润滑系统:用于减少摩擦和磨损,包括油箱、油泵、滤清器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气门打开,进气门吸入空气和燃油混合物进入气缸。

2. 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死点向上运动,气门关闭,将进气混合物压缩至高压状态。

3. 燃烧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死点时,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压缩的燃气混合物,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气门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以上四个冲程构成了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称为四冲程循环。

在每个循环中,发动机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行。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燃烧过程,燃油和空气混合后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运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同时,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作用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防止过热和磨损。

三、发动机的类型根据燃料类型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发动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内燃机: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的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2. 汽油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通过火花塞点火将燃料点燃。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构造及工作原理
2.曲柄连杆机构
·组成:活塞、连杆、曲 轴三部分
·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 运动—曲轴的旋转运动 对外输出动力
3.供给系统
·组成: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组成 ·作用:将燃油系统和空气及时地供给气缸, 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除 ·主要部件:化油器(汽)、喷油泵和喷油
器 (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声
be=(B/Pe)×10-3 (g/(KWh)) •B—每小时的燃油消耗量,kg/h •Pe—有效功率,kW 显然燃油消耗率越低,燃油经济性越好
§1.5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三、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指发动机的功率、转矩和燃 油消耗率三者随曲轴转速变化 的规律。
发动机外特性:
当节气门开度达到最 大时,所得到的速度 特性称为发动机外特 性
状态 行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温度(K)
压力
370~440
75~90 kPa
600~800
600~1500 kPa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900~1200
105~125 kPa
§1.3.2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行程(S)
曲柄半径(R)
气缸工作容积(V s )
发动机排量(VL)
燃烧室容积(Vc ) 气缸总容积(Va ) 压缩比ε
Vs= πD2·S ×10-6/4 (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VL= Vs × I
工工况作(循P环、n) 负荷率(%)
ε= Va / Vc
压缩比
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 之比称为压缩比。用ε表示。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一、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内燃机主要包括气缸体、活塞、曲轴、气门、火花塞和燃油系统等关键部件。

1.气缸体:气缸体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它是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内部内径光滑,用于装配活塞和气门。

气缸体通常有单缸、四缸、六缸等不同的型号。

2.活塞:活塞是气缸内上下运动的零件,它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活塞在缸体内的上下运动产生了压缩气和爆炸力,从而驱动车辆的运动。

3.曲轴:曲轴是活塞运动的集中承受部件,它连接着活塞和传动系统。

曲轴的旋转运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传动系统的旋转动力。

4.气门:气门是控制气缸内进气和排气的关键部件,它位于气缸体上方。

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的开闭通过凸轮轴来实现。

5.火花塞:火花塞位于气缸顶部,用于产生火花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火花塞由导电材料制成,通过高压电流来产生火花点燃混合物,从而引爆燃料。

6.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将燃油引入发动机并混合空气的系统。

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嘴和燃油滤清器等组成。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在进气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进气门打开,燃油和空气通过燃油系统进入汽缸内,形成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2.压缩:在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将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压缩成高压状态。

这个过程中,汽缸内的压力和温度会急剧增加。

3.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火花塞发出火花,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

爆炸释放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排气: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

这个过程中,废气中的热能和动能都会被释放出来。

以上四个过程将会循环不断地重复,驱动汽车发动机的运转。

同时,还需要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点火系统等支持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总结: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气缸体、活塞、曲轴、气门、火花塞和燃油系统等重要部件。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组成:总的来说,目前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2、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控制。

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或链条驱动。

进、排气门和凸轮轴以及其他一些零件共同组成配气机构3、燃料供给系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4、润滑系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冷却系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6、点火系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火花塞有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两电极之间是绝缘的。

当在火花塞两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且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而产生电火花,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最低电压称为击穿电压;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

7、起动系理解这个并不难,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 概述发动机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根据燃料种类又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发动机结构发动机主要由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气门、油泵、燃油喷嘴等组成。

2.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关键部分。

发动机的缸体包裹着活塞和气缸,形成气缸体,当汽油燃烧时,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产生了机械能。

缸盖上有气门和火花塞孔,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出气,火花塞则用于产生火花点火。

2.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心脏”,是一个主轴,承载着连杆和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通过曲轴轴承与主轴轴承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连杆由两颗轴承和一根连杆连接而成,是连接曲轴和活塞的零件之一。

曲轴和连杆工作起来,实际上就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了曲轴的旋转运动。

2.3 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气缸内进出气的开关,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实际上就是通过凸轮轴“指使”的。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会把废气排出汽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进气系统则会将空气和油混合,然后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2.4 油泵和燃油喷嘴油泵是用来将油从油箱中吸出并送到发动机油路的一个装置,将汽油和空气混合后送入气缸。

燃油喷嘴则是控制油量和油的雾化细度的,将燃油雾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气缸被点燃。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在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循环过程大约可以分为4个过程:吸气、压缩、爆炸、排放。

3.1 吸气发动机工作开始后,活塞会向下移动形成的吸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内吸入新鲜空气和油的混合物。

3.2 压缩活塞完成吸气冲程后,向上移动形成压缩冲程,同时气门关闭,将油气混合物压缩至极限;随着气压的上升,温度会随之上升,直至油气混合物点火自爆。

3.3 爆炸此刻,点火塞点火喷出高温、高压的火花,将油气混合物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试图将曲轴向前推入,机械能即将产生。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车辆或飞行器运行。

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了解发动机运行机制的基础,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用于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部件,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通过曲轴带动传动系统工作。

4. 气缸套:位于缸体内,提供活塞运动的密封空间,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5. 气门:位于气缸盖上,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通常包括进气门和排气门。

6. 气缸盖:覆盖在缸体上方,保护气缸内部,并提供气门的支撑。

7. 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用于将燃油送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8. 空气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等,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进行燃烧。

9.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用于点燃混合气体进行燃烧。

10.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用于散热,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11.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机油滤清器等,用于给发动机各部件提供润滑和冷却。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缸,同时燃油喷入气缸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2. 压缩: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同时压力和温度增加。

3. 燃烧:在活塞上行的末段,点火系统触发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活塞下行时,排气门打开,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气缸,同时新的混合气体进入气缸,循环再次进行。

以上过程不断循环进行,通过曲轴的旋转运动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连续的旋转运动,驱动车辆或飞行器运行。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能因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发动机都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燃烧室: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其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能量。

2. 气缸:这是燃烧室中活塞运动的场所,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推动发动机运转。

3. 活塞: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连接着连杆和曲轴,使曲轴能够转动,从而产生动力。

4. 连杆: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使活塞的上下移动能够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输出轴,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驱动发动机外部的设备。

6. 气门: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和离开气缸的阀门,它们的工作周期与活塞的运动相配合,以确保在正确的时机吸入空气和排出废气。

7. 冷却系统: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一个冷却系统来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8. 润滑系统:发动机中的各个部件需要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和磨损。

9. 点火系统: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来说,点火系统负责在正确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体。

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机械运动。

当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并被点燃时,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转动曲轴。

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转化为汽车的行驶运动。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持续的动力输出。

以上就是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组件或不同的工作方式。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一、发动机的组成1. 活塞和活塞环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往复运动带动曲轴旋转,将燃烧室内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

活塞环则负责密封燃烧室,防止燃气泄漏。

2. 汽缸和气缸盖汽缸是活塞运动的工作空间,它由耐磨材料制成,在内部安装了气缸套。

气缸盖则覆盖在汽缸上方,起到密封和支撑气门机构的作用。

3.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运动带到曲轴上,实现功率传递。

4. 气门和进气系统气门是控制气体进出燃烧室的开关,通过气门机构的运动实现开闭。

进气系统由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组成,负责提供新鲜空气供燃烧使用。

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组件组成,负责将燃料送入燃烧室,保证发动机正常燃烧。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混合气,它由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

火花塞负责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循环过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四个循环过程完成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吸入新鲜空气和燃料。

接着,活塞上升将混合气压缩,提高燃烧效率。

然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2.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发动机产生动力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火焰蔓延并使混合气体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

3. 工作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有两种常见类型:四冲程循环和两冲程循环。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每个冲程都由活塞的往复运动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引言概述:
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负责为车辆提供动力。

了解发动
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汽车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
1.1 缸体和缸盖
缸体是发动机的主要部分之一,它是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的。

缸体内有多个气缸,每个气缸都有一个活塞和气门。

缸盖则位于缸体的顶部,它覆盖在气缸上方,起到密封气缸的作用。

1.2 曲轴和连杆
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由钢铁制成,具有强度高和耐磨损的特点。

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1.3 气门和气门机构
气门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部件,它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机构由凸轮轴、气门弹簧和气门杆等组成,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控制气门的开闭,从而实现进气和排气过程。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1 进气过程
进气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第一步,它通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

在进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门打开,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被进入气缸中。

然后,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气缸内的混合物被压缩。

2.2 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部分,它在压缩冲程中发生。

在燃烧冲程中,混合物被点燃,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同时驱动曲轴旋转。

2.3 排气过程
排气过程是发动机工作的最后一步,它通过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

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气缸。

然后,活塞向下运动,气门关闭,气缸内被清空,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

三、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3.1 四冲程循环
大多数现代发动机采用四冲程循环,即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这种循环通过精确的气门控制和点火系统实现,使发动机能够高效地运行。

3.2 气门正时
气门正时是发动机工作的关键之一,它确保气门在正确的时间打开和关闭。

气门正时可以通过凸轮轴和曲轴之间的传动装置来实现,准确的气门正时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3.3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发动机工作的另一个关键部分,它负责在燃烧室中点燃混合物。

点火系统通常由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组成,通过产生高压电火花来点燃混合物。

四、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
4.1 功率和扭矩
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功率是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扭矩是发动机输出的力矩。

通过调整气门正时、燃油供给和点火时机等参数,可以改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输出。

4.2 燃油效率
燃油效率是指发动机在单位燃油消耗下所产生的功。

提高燃油效率可以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降低摩擦损失和改善气流动力学等方法,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

4.3 排放控制
发动机的排放控制是现代汽车工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采用催化转化器、氧传感器和排气再循环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排放的有害物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结论:
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理解汽车运行机制的基础。

通过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的动力来源和性能特点,为日常驾驶和维护提供指导。

同时,不断改进发动机的设计和技术,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环保性能,推动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