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吉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吉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业界动态E-mail:**************电话*************本栏编辑:黄华宁在应用试验上,可以考虑将释放褐飞虱的“战场”前移至越南或是我国境内的广西、云南一带。

“瑞香红”苹果新品种转让费刷新全国最高纪录2020年10月22日,第27届杨凌农高会开幕第一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将自主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瑞香红”苗木生产经营权以1 100万元许可该公司实施,这一转让费刷新了2019年由山东“鲁丽”苹果新品种所创造的1 000万元的全国最高纪录。

选育团队领头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介绍,“瑞香红”属优质晚熟新品种,集合了母本“富士”和父本“粉红女士”的优点,果个匀称,果形高桩,果面光洁,色泽红艳,其果肉中的香气物质总量是红富士的7.5倍。

该品种可无袋栽培,商品率高,具有“好吃、好看、耐贮、易栽培、抗性强”的特点。

“瑞香红”是赵政阳教授团队历时20多年、继“瑞阳”“瑞雪”之后所育成的第三个晚熟新品种,其对标的品种是红富士。

2020年1月,“瑞香红”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专家束怀瑞教授对“瑞香红”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勉励赵政阳教授团队坚持育种方向,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为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红富士自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后,已成为我国的主栽苹果品种。

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在陕西渭北黄土高原低海拔地区及同类生态区,红富士的竞争力在大幅减弱,“瑞香红”的育成满足了这些地区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吉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10月下旬,记者从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吉林作为粮食主产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3 230万亩,为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

蚜虫的生存适应性研究进展作者:吴琼罗亮王香萍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5期摘要:作为取食韧皮部汁液昆虫的最大群体,蚜虫由于其独特的生存适应性而使其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本文主要从蚜虫的体色、口器、翅型、生殖方式、报警行为及与蚂蚁共生6个方面阐述了蚜虫的生存适应性,以期促进人们对蚜虫生存适应性的认识,从而做到对蚜虫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蚜虫;体色;口器;翅型;报警信息素;互利共生中图分类号: S433.3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175-03蚜虫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蚜总科(Aphidoidea)昆虫,在地球上出现已约有 2.8 亿年,目前世界已知种类约有5 000种[1]。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蚜虫逐步形成了一套“诡秘”的生存本领,使其在危机四伏的地球上得以生存,并成为取食韧皮部汁液昆虫的最大群体。

蚜虫除体型小、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等一般昆虫所具有的生存优势外,还有许多不同于大多数其他昆虫的生存本领[2]。

本文将主要从蚜虫的体色、口器、翅型、生殖方式、报警信息素及与蚂蚁共生等方面对蚜虫的生存适应性进行阐述。

1蚜虫体色的多态性蚜虫的体色多态性指同种蚜虫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体色的现象,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3]。

不同种类的蚜虫体色多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蚜虫的体色分化较为简单,如棉蚜(Aphis gossypii)只有黄色和绿色个体[4]。

一些蚜虫体色分化则较为复杂,如桃蚜(Myzus persicae)存在红色、绿色、黄绿色和褐色个体[5]。

影响蚜虫体色多态性的因子很多,有温度[6]、寄主植物[4]、天敌和共生菌[7]等,但是对其体色具体的影响机理尚未阐述清楚。

一般情况下认为,蚜虫体色多态性是蚜虫对复杂环境的一种适应,其生态进化功能主要是通过拓展食物资源、改变自身繁殖力和提高对天敌的抵抗力等来增强本身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8]。

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http : ! www. insect. cry. cndol : 10.16380/j. kcb.2021.01.0131 月 Januaa2021, 64(1): 121 -140昆虫学报ACTAENTOMOLOGICASINICA昆虫共生微生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王渭霞打朱廷恒2'**,赖凤香1!"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7RG005)作者简介:王渭霞,女,1974年2月生,甘肃渭源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稻害虫防治以及害虫分子生物学! E-mail : wangeVVT*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e , E-mail : thzhu@ zjut. edu. cn % laifengxiang@ caas. cn收稿日期 Received : 2020X7X4% 接受日期 Accepted : 2020-09-F3(1.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2.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杭州310014)摘要:昆'体内共生微生物能够占到昆'生物量的1% -10%,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 昆'与共生微生物共进化形成共生体,共生微生物在昆'生物学性状、多样性形成、生态适应性与抗逆性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昆'中的农作物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本文对2000年以来农业害'共生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方法和功能机制、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在害'防控中 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随着分子微生态学、宏基因组测序等先进研究方法的不断开发应用,对农业昆'害'共生微生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突破。

发现共生微生物主要 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宿主昆':(1)合成营养物质或产生消化酶促进宿主生长发育、拓展宿主生态位;(2)产生保护性代谢物直接保护宿主抵御胁迫,或通过调控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间接地保护宿 主;(3)产生活性物质调控宿主的生殖、交配、聚集和运动等行为。

昆虫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抗病毒研究进展

昆虫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抗病毒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2021, 43 (3): 576 -583Jogrnat g Ecvironmenlat Entomologyhttp : 〃hjkcxb. alljournals. netdoi : 10. 3969/j. imn. 1674 -0858. 2021.03.6张治军,陈奇章,李雪生,李晓维,章金明,黄 俊,吕要斌-昆虫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抗病毒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2021,43 (3) : 576 -583-昆虫内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抗病毒研究进展张治军1**,陈奇章1,2**,李雪生2,李晓维1,章金明打黄 俊1,吕要斌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031);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C02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2083 ); 2017年中国国家留学基金作者简介:张治军,男,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害虫防治,E - mail : zhpunzhanglm@ hotmail. com ;陈奇章,男,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农业害虫防治,E-mail : ***************** *共同通讯作者Author Scr correspondence :张治军,E - mail : zhpunzhanglw@ hotmail. com ;吕要斌,男,博士研究生,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害虫防治,E - mail : luybcn@ 163. comReceived : 2021 -04 -12;Accepied : 2021 -05 -29(1.浙江省农业科学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杭州301021; 2.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4)摘要:植物病毒病是危害我国蔬菜生产的第一大病害,而烟粉虱BemPiv labed Gennadius (蓟马和酚虫等小型昆虫 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

虫传病毒病害的 略复杂且难度大,目前生产要依赖化学农昆虫,预 病毒病。

RNA农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RNA农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基因干扰(RNAi)是一种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基因表达调控工具。

1998年,Fire等首次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证明了触发基因沉默的关键因子是双链RNA(dsRNA),而非单链RNA。

具体而言,dsRNA被Dicer-like蛋白随机剪切成长度为21~24 nt的小RNA (siRNA或miRNA),siRNA与Argonaute蛋白(AGOs)结合形成RNA 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ISCs),该复合体与目标RNA链互补,诱导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进程。

利用RNAi技术靶向有害生物的必须基因,实现高效的基因沉默,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基于RNAi技术创制的新型核酸农药被称为农药史上第三次革命,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靶向性高、易降解、靶点丰富及可灵活设计等优势。

目前,RNAi在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的应用主要通过4种途径实现(图1):(1)HIGS,即培育表达dsRNA的转基因植物以防治病虫害;(2)VIGS,即利用病毒或微生物表达和递送靶标生物dsRNA 的方法;(3)SIGS,即创制喷洒型RNA农药,直接喷施于植物表面以控制病原菌和害虫;(4)NDGS,即利用纳米载体递送dsRNA以诱导靶标基因沉默的方法。

图1 RNAi在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的4种应用策略示意图本文介绍了以RNAi为核心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了基于HIGS、VIGS、SIGS和NDGS策略的RNAi技术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应用实例及商业化情况,并对核转基因技术培育转基因作物和创制喷洒型RNA 农药的瓶颈问题进行总结,点明了叶绿体介导的RNAi技术和纳米载体递送dsRNA策略的优势。

dsRNA的合成成本、保护剂和载体制备工艺、转基因植物和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评估,仍然是未来在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01利用HIGS策略防控病虫害1.1 核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已成功实现利用转基因植物表达调控病虫害生长发育关键基因dsRNA,降低靶基因的表达量,导致靶标生物死亡或发育畸形,从而控制病虫害发展的策略。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曾凌达;刘倩;黄晓磊【摘要】内共生菌与其寄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蚜虫类昆虫的内共生菌分为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和一些次级内共生菌.Buchnera与蚜虫寄主之间有密切的营养共生关系,对蚜虫寄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虽然次级内共生菌在蚜虫体内含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次级内共生菌无论对蚜虫寄主的生态行为(抵御寄生蜂、耐高温特性、体色形成等)还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影响都不容忽视.此外,次级内共生菌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也促进了功能基因学的发展.在系统梳理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综述了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及其对蚜虫寄主的生态影响,进而对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武夷科学》【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8页(P4-11)【关键词】内共生;蚜虫;初级共生菌;次级共生菌;生态功能【作者】曾凌达;刘倩;黄晓磊【作者单位】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36+7.2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植食性昆虫通常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但由于植物韧皮部汁液富含糖分却缺乏必需氨基酸,因此植食性昆虫体内含有为其提供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共生菌。

例如,蚜虫类昆虫本身不能合成多种必需氨基酸,如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等,因此它们体内存在一类专性胞内共生细菌,该菌是呈卵形或球形的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布赫纳氏属(Buchnera)(Munson et al,1991),其能够为蚜虫寄主提供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于蚜虫营养代谢和正常发育有重要贡献(Munson et al,1991;Douglas,1998;Sandström et al,1999;黄晓磊等,2011)。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展望:
植食性昆虫的食性和营养,在昆虫与植物间的关系中处于最为重 要的低位,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因研 究技术的提高,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引广泛的兴趣,使得在近期内可能 有重要发展。对于植食性种类的食性问题的澄清,无疑对其他食性的 种类有关问题的解决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方面的成就有必定会大大 丰富昆虫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冯利,孙玉诚,等.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6): 65~68. 苗雪霞,丁德诚.蚜虫与其胞内共生菌的相互作用[J].生命科 学,2003,15(4):243-247. 黄晓磊,刘琳,乔格侠.蚜虫与其初级内共生菌进化关系:假说及演化机理[J]. 昆虫学报. 2011, 54(5): 582-588. 王兴亚,李学军,张广学.谈蚜虫的行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 23(4). 薛宝燕, 程新胜, 陈树仁, 魏重生.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 志.2004,16(3):188-189. 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等.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6):163~物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相当于动物的“肾脏”,它 能将寄主废弃的氮进行脱毒和再循环。脱共生蚜虫谷氨酸水平的提高 反映了它能经谷氨酸合成酶将废弃的氨转变为谷氨酸。换句话说,谷 氨酸是氨的一种脱毒产物,是由于脱共生蚜虫中氨浓度大量增加引起 的。这一现象也表明,共生蚜虫中的细菌进行了废弃氨的循环,从而 使氨浓度下降。
蚜虫与其胞内 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专业:农药学 导师:胡兆农 姓名:何振宇

昆虫共生菌: 指存在于昆虫体内特定部位的微生物,它与宿主昆虫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协同进化。宿主昆虫为共生菌提供稳定的小生境和营养成分, 共生菌则帮助宿主合成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的营养物质,降解宿主体 内的有毒物质,协助宿主消化特殊食物。 昆虫对食料植物的选择性: 狭义的食性: 为对植物的趋性以及到达植物上以后咬食和保持不断取食等一系列 反应中所表现的特点。 广义的食性: 在含义上等于昆虫依靠何种植物能建立种群的规律,其间除了包括 上述的一系列反应之外,还牵涉到昆虫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和某些 有毒物质的适应和克服。这样便和昆虫代谢发生了联系(钦俊德,昆虫 学报,1962,11(2))。

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hcnera研究进展

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hcnera研究进展

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研究进展*刘琳1,2黄晓磊1乔格侠1**(1 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动物和细菌的内共生关系一直是生物学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不但对于了解动物宿主的生长、繁殖等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生命现象。

蚜虫类昆虫体内存在一类专性的胞内共生菌Buchnera,它对于蚜虫营养代谢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被称为蚜虫的初级内共生菌。

由于两者间具有专性共生关系,使其成为内共生关系研究的理想模型。

本文将从Buchnera的基本特征、Buchnera与蚜虫进化关系、Buchnera在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及Buchnera基因组学等方面对Buchnera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内共生,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蚜虫,基因组学Research trends on the primary endosymbiont of aphids, Buchnera aphidicola*LIU Lin 1, 2, HUANG Xiao-Lei1, QIAO Ge-Xia 1**(1 Key Laboratory of Zoological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1, P.R. China;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9, Y 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9,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O Ge-Xia, email: qiaogx@)Abstract Endosymbiosis of animals with bacteria is always a hot topic in biology. Studies on endosymbiosi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nimal hosts, but also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 Aphids harbour obligatory endosymbiotic bacteria, Buchnera aphidicola, which are nutri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indispensable to aphids. Due to their obligate endosymbiotic relationship,aphids-Buchnera is a good model for investigation many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ssues in symbio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trend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Buchnera,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hids--------------------------------------------------------------*资助项目:本项目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No. 31025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127234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2)和国家基金委动物学特殊学科点(No. J1210002)的资助。

刺吸电位技术在人工饲料上的应用

刺吸电位技术在人工饲料上的应用

刺吸电位技术在人工饲料上的应用王雪丽(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郑州450002)摘要:刺吸电位技术(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 是研究刺吸式口器昆虫的重要手段,近年来,EPG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除了应用在植物上外,在人工饲料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由于在糖溶液中添加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方便地研究单一物质的作用,因此利用人工饲料技术评价生物活性物质对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影响,已经成为比较有效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EPG在人工饲料上的使用方法及波形识别,为从事此项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刺吸电位技术;人工饲料;刺吸式昆虫Abstract: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search Piercing-Sucking Insect, in recent years, EP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our country,in addition to the application in plant outer,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the artificial diet, at present, As it is easy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a single Bioactive substance added in sugar solution,Therefore, using artificial diet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ioactive substance on Piercing sucking insects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using method of EPG on artificial diets and waveforms recogni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in the research.Key words:EPG ;artificial diet ; Piercing-Sucking Insect,目前,刺吸电位技术( 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已经成为研究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及其传毒机理、植物抗性机理、内吸性农药测定等的重要手段( Woodford et al., 1990; Nisbet et al., 1992; Rahbe et al., 2000; Mauck et al.,2010),EPG技术的研究对象由最初的蚜虫已扩展到粉虱、叶蝉、蓟马等植食性刺吸式口器的昆虫,除了应用在植物上外,在人工饲料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以烟粉虱为例,介绍EPG技术研究烟粉虱在人工饲料上取食行为的试验方法及波形识别。

昆虫共生细菌Wolbachia

昆虫共生细菌Wolbachia
提供新的生物学模型
Wolbachia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作为研究细胞内共生关系的模型。通过研究Wolbachia与宿主昆虫之间 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共生细胞如何影响宿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生物防治和害虫管理的启示
生物防治新策略
Wolbachia能够影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价值。通过研究 Wolbachia对昆虫的繁殖和生存的影响,可以为害虫管理提供新的策略和技术手段,有
提高有益昆虫的寄生率
某些Wolbachia菌株能提高有益昆虫的寄生率,使其在控制害虫方面更有效。
促进有益昆虫的协同进化
Wolbachia与宿主昆虫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促进有益昆虫的进化,提高其适 应性。
生物防治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
生物防治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Wolbachia菌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以及害虫 抗性的发展。此外,生物防治措施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且实施成 本较高。
孤雌生殖
某些Wolbachia菌株能使一些昆虫进 行孤雌生殖,即雌性昆虫仅通过单性 生殖方式产生后代,这一过程不需要 雄性参与。
对昆虫免疫系统的影响
增强免疫
Wolbachia能增强昆虫对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抵抗力 ,提高昆虫的生存率。
抑制病原体繁殖
Wolbachia通过干扰病原体在昆 虫体内的繁殖,降低其对昆虫的 危害程度。
wolbachi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严格细胞内共生的细菌,主要寄生于昆虫生殖器官。
wolbachia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根据其宿主昆虫分类,如蚊子、果蝇 等。
wolbachia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内寄生、基因组变异等,这些特性使其在 昆虫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昆虫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研究进展

昆虫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研究进展

昆虫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研究进展张婧;张毅波;薛延韬;刘怀;张桂芬;万方浩【摘要】Rickettsia隶属于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的α亚群立克次体科Rickeusiaceae革兰氏阴性菌,是形态多样的次生真核细胞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功能是多样的,在一些宿主中为营养共生菌,在另一些宿主中为生殖调控因子,或以昆虫为载体的植物病原菌,此外,Rickettsia还能增强宿主抗药性,提高宿主抵御天敌、高温或者其它致死因素的能力.本综述主要从Rickettsia的起源、分类、在昆虫体内的分布、传播方式、与昆虫生殖调控的关系以及基因组进化等方面,简述Rickettsia的研究进展,重点提出了Rickettsia研究中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期望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明确Rickettsia与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Rickettsia are sorts of negative-grambacteria of the Rickettsiaceae belonging to the α-Proteobacteria and the morphologically diverse secondary endosymbionts in eukaryotic cells.Rickettsia can be nutritional symbiont in some insects,but be reproduction manipulators in other insects,or as a kind of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in insects.Moreover,Rickettsia showed many host phenotypes in insect,such as enhancing insecticide resistance,natural enemy resistance,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and so on.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Rickettsia in insect,including origins,diversity classification,distribution and transmissionpathways,reproductive manipulation and genomeevolution.Furthermore,we emphasized some controversial subjects and suggested ways in which study of nonpathogenic Rickettsia can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latives between Rickettsia and insects.【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年(卷),期】2017(039)002【总页数】13页(P431-443)【关键词】Rickettsia;传播;分布;生殖调控;基因组进化【作者】张婧;张毅波;薛延韬;刘怀;张桂芬;万方浩【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50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50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50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S476昆虫普遍携带可遗传的共生细菌(Moran et al., 2008),且主要传播方式为母代遗传(Oliver et al., 2010)。

药用昆虫桂花蝉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抗菌活性研究

药用昆虫桂花蝉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抗菌活性研究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Mar.2024,40(2)药用昆虫桂花蝉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及抗菌活性研究苏雅琳1,3,廖婧阳1,2,欧健鹏1,3,刘文彬1,2(1.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3.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目的探讨药用昆虫桂花蝉肠道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

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桂花蝉共生放线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菌株抗菌活性;通过外观观察、扫描电镜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对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Nanopore第3代测序;利用Antismash、Prism、Circos、Rodigal、eggNOG、GO和KEGG等工具对基因组数据进行注释分析。

结果采用6种培养基从桂花蝉肠道共分离获得34株不同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32株、戈登氏菌属(Gordonia)1株和冢村氏菌属(Tsukamurella)1株,菌株GHC11可能为1株新的链霉菌种,73.5%的菌株对至少1种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

菌株GHC54具有显著的抗S.aureus和MRSA活性,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Gordonia terrae。

菌株GHC54基因组大小为5346952bp,包含1个5210251bp环状染色体和1个136601bp质粒,共编码4828个基因,GC含量为67.91%,其中含有50个tRNA基因、9个rRNA基因。

编码基因分别进行eggNOG、GO、KEGG、Nr、Pfam、Swiss-prot和TrEMBL功能注释,共注释到4776个蛋白。

菌株GHC54中含有14个生物合成基因簇,包含6个NRPS、2个Terpene、1个Ectoine、1个Arylpolyene、1个Redox-cofactor、1个NAPAA、1个Ripp-like和1个PKS基因簇,85.7%的基因簇同源性小于20%,具有较高的新颖性。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二批)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二批)

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第二批)申请书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6月14日16时。

完整指南详见基金委网站: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3 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第二批)以重点支持项目或集成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均为4年,其中重点支持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 万元/项,集成项目的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详见本《指南》相关内容。

一、生物与农业领域(一)立足宁波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粮食作物与宁波市特色经济作物、水产等相关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集成项目集成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研究方向:1.作物重要病毒流行灾变致害的分子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C14的下属代码)围绕对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的迫切需求,以宁波地区主要作物水稻上发生的重要病毒病和新近入侵宁波地区重要经济作物的检疫病毒为研究对象,开展病毒入侵、致病、传播、致害的流行灾变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1)病毒入侵、致病的机制研究针对重要入侵病毒开展入侵溯源和入侵风险研究,对全产业链重要场景开展跟踪检疫,解析病毒入侵传播路径和扩张时空格局,为有效遏制入侵病毒扩散蔓延提供理论依据和监测技术;利用多组学结合生物大分子修饰分析开展重要病毒复制、组装、扩散的机制研究,阐明病毒生命周期各病毒组分对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解析重要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

(2)病毒经介体昆虫传播的多因子互作研究分析刺吸式传毒媒介昆虫-病毒-作物三者的互作关系,揭示昆虫免疫、共生微生物、唾液因子等影响作物病毒传播的机制;筛选媒介昆虫适应宿主植物的关键因子,揭示昆虫唾液、产卵液等分泌物激活或者调控作物防御的机制;明确昆虫体内共生微生物组成,分析病毒、细菌等共生微生物对媒介昆虫与病毒的适合度及传播的影响,探索昆虫共生微生物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植食性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

植食性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

植食性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
雷宏;徐汝梅
【期刊名称】《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1992(000)012
【摘要】植食性刺吸式昆虫,是指具有刺吸式口器,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

一般集中在同翅目和半翅目(植食性昆虫),是粮食作物、蔬菜和观赏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刺吸式昆虫既通过吸取植物汁液对宿主植物造成直接危害,又通过分泌蜜露而滋生煤污菌对宿主植物造成间接危害。

因此了解刺吸式昆虫的取食行为对综合防治有重大意义。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雷宏;徐汝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5
【相关文献】
1.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J],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刺吸电位技术在植食性盲蝽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J], 赵旭辉;门兴元;周成刚
3.EPG技术在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J], 姜永幸;郭予元
4.EPG——一种研究植食性刺吸式昆虫刺探行为的有效方法 [J], 雷宏;徐汝梅
5.刺吸式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 [J], 伍春芳;景凯婷;夏露霞;程墙义;潘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友好型害虫诱捕器对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

环境友好型害虫诱捕器对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

环境友好型害虫诱捕器对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李隆琦;李远川;李一璇;刘琦;侯如燕;杨云秋;黄衍章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63)6
【摘要】利用自制环境友好型简易害虫诱捕器,研究不同颜色组合粘虫板对皖南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其环境安全性。

结果表明,5种颜色组合以金黄-橘红色和金黄-正红色对茶园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相对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105.6头/盏和102.4头/盏。

以金黄-橘红色、土黄-正红色和橙黄-正红色对益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分别为16.2、19.4、17.4头/盏,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15、0.20和0.18,且金黄-橘红色组合粘虫板诱捕的昆虫多样性指数最低(1.767),对茶园生态环境较为友好。

利用金黄-橘红色和金黄色粘虫板按495盏/hm~2连续诱捕105 d,对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14%和42.86%。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李隆琦;李远川;李一璇;刘琦;侯如燕;杨云秋;黄衍章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711
【相关文献】
1.自制诱捕器对蛾类害虫的诱捕效果研究
2.扇吸式多功能捕虫器诱捕水稻害虫效果试验
3.信息素色板诱捕器诱捕茶园害虫试验初报
4.储粮害虫诱捕器及主要诱捕器的制作
5.不同诱捕方法对茶园害虫的诱捕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吸式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作者:伍春芳景凯婷夏露霞程墙义潘铖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1年第02期摘要刺吸式昆虫仅能取食木质部、韧皮部的汁液,食物来源较为单一,其生命活动部分营养功能需要依靠共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等来维持。

在宿主进化的过程中,其体内的共生菌可以帮助宿主昆虫更好地进行营养摄取、生长发育、解毒、天敌防御等。

目前,研究共生菌参与植物-害虫-天敌的互作模式已成为热点。

基于此,针对刺吸式昆虫体内的共生菌种类、传播规律与作用,共生菌研究手段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刺吸式;昆虫;共生菌;口器中图分类号:Q9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06.082共生菌与植食性昆虫形成的共生关系,在宿主昆虫与植物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

近年来,昆虫与共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刺吸式昆虫通常以口器刺破植物韧皮部组织或细胞,从胞间或胞内吸取汁液获得所需营养,有研究发现这种取食方式由于其食物来源较为单一,取食到的营养物质难以完全满足其生命需要,需依赖专性内共生细菌提供,因此刺吸式昆虫体内往往都携带着一种或是两者及以上可以补充植物汁液中所缺失的营养物质的共生菌。

自然界中,已知约有60%的昆虫都含有共生菌[3-4]。

共生菌与昆虫相互依赖,协同进化。

昆虫为体内共生菌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共生菌可存在于昆虫的肠道、外骨骼、生殖系统等部位,为昆虫的生长繁殖、环境适应、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提供帮助。

研究昆虫体内的共生菌,可通过肠道共生菌的研究与昆虫生命历程关联分析,研制出更为有效的防治途径[4]。

基于此,收集并整理了刺吸式昆虫共生菌的相关文献,着重对于刺吸式昆虫体内的共生菌种类、传播规律与作用、共生菌研究手段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推进共生菌防治农业害虫的研究。

1 昆虫体内共生菌概况1.1 体内共生菌的種类共生菌根据其生物学和进化史,可分为原生共生菌(Primary symbiont)和次生共生菌(Secondary symbiont)[5]。

虽然共生细菌在昆虫中分布普遍且其种类不一,但每种昆虫体内有且只有一种原生共生菌,并且存在严格的共生关系,如蚜虫体内是Buchnera,粉虱体内为Portiera,木虱体内则是Carsonella[6-7]。

次生共生菌的种类相对多样化,可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研究者分析了多个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内的共生菌情况。

结果发现,初级共生菌B. aphidicola存在于所有个体中,但种主要次级共生菌H. defensa和R. insecticola,在不同种群中感染率和同一寄主下不同地方种群中均存在很大差异[8]。

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昆虫体内共生菌还可以分为专性共生细菌和兼性共生菌。

专性共生菌存在严格的协同进化关系,可为宿主提供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与生长繁殖、次生物质解毒方面等密切相关,一般进行垂直传播从母本传给子代[9]。

兼性共生细菌一般分布在含菌细胞、血淋巴等器官,即可进行水平方式传播又可进行垂直方式传播,主要在昆虫存活率、抵御天敌等宿主适应性方面发挥作用[10]。

1.2 体内共生菌的传播规律共生菌在昆虫体内的传播方式主要分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共生菌经卵垂直传播可分为共生菌侵染宿主昆虫幼虫中的卵母细胞、侵染宿主昆虫年轻雌成虫中的卵母细胞、侵染宿主昆虫雌成虫中的成熟卵母细胞以及侵染宿主昆虫囊胚期胚胎4种方式[11]。

蚜虫次生共生菌大多存在于血淋巴中或菌胞中,主要随母代垂直传播,但也有研究表明,次生共生菌也可以在种内和种间发生水平传播。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发现共生菌H.defensa可在携带者取食后在小麦叶片中存留大约12 d,感染未携带的蚜虫,并能在其后代中稳定[12]。

1.3 体内共生菌的作用共生菌可对昆虫的生长繁殖、环境适应、营养物质代谢等方面提供帮助。

共生菌可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因为韧皮部汁液缺乏合成必须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以其为食的刺吸式昆虫就需要依赖体内的共生菌为宿主昆虫提供必需氨基酸[13]。

草翅叶蝉的两种专性共生菌,Sulcia负责合成精氨酸(Arginine)等8种氨基酸,Baumannia则合成维生素和辅助因子[13]。

共生菌可协助宿主降解有毒物质,提高抗药能力以及提高昆虫的防御能力。

共生菌可以通过矿化、代谢等方式将外源毒素转变为无毒的物质,协助宿主降解有毒物质或者农药。

豌豆蚜中的次生共生菌Hamiltonella对于寄生蜂(Aphidius ervi)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13],适应性实验发现感染共生菌H.defensa后的蚜虫种群适应性显著提高,体重、无翅蚜率及后代产蚜量等方面显著提高[13]。

共生菌还是昆虫传播病毒的中间介体,叶蝉体内的共生细菌Sulcia可直接介导水稻矮缩病毒的入卵传播,Hamiltonella可协助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14]。

2 共生菌的研究方法昆虫共生细菌多样性分析最常用体外培养鉴定。

例如,褐飞虱肠道微生物主要采用离体平板培养和克隆文库法,且集中于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方面[15]。

由于其部分生物进程的基因高度缺失,决定了共生菌对宿主细胞的依赖性,导致大部分共生菌无法在宿主昆虫体外进行离体培养[4],同时体外培养需要如特殊营养物质、pH、氧化还原电位等等复杂特殊的生存环境,使绝大多数共生菌难以人工培养,同时利用培养基分离的细菌分类单元相对偏少,效率较低。

利用16S rRNA序列分子标记鉴定可更精准的鉴定细菌多样性,但利用16S rRNA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的分子标记,虽然鉴定难度和分类单元增加,但文库构建和电泳分析均费时费力。

近年来,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兴起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用新的技术对昆虫肠道微生物进行研究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转录组学及细菌基因组学等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解析褐飞虱肠道菌群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性、高效率和低成本等优势。

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16S rRNA序列时仅能检测出23种细菌,而利用16S rRNA结合高通量测序可分析出203个分类单元[16]。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对大部分的原来难以体外培养的共生菌的种类进行明确,还可预测共生菌与共生菌之间的和共生菌种群的相应功能,为未来更加深入研究共生菌提供的新的方向和契机。

3 共生菌的防治作用研究昆虫共生菌为开发生物能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Wolbachia所引起的细胞质不亲和这一特性,可以在昆虫种群中传播,这一现象在昆虫与共生菌技术预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17]。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昆虫体内的共生菌进行技术改造,能够解决因为昆虫对药物产生的耐药性引起的昆虫防治方面的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用抗生素除去昆虫体内的共生菌进而引起昆虫死亡的实例。

麦蚜作为危害小麦的重要害虫,由于蚜虫的强适应性导致抗蚜基因的匮乏,使得常规抗虫难以奏效。

到目前为止,蚜虫强适应性的原因以及蚜虫如何克服寄主植物的防御体系仍然不清晰。

PANG等用Arsenophonus sp.细菌代替褐飞虱肠内的Arsenophonus细菌,发现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显著降低[18]。

李迁利用PCR的方法鉴定了17个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体内共生菌的多样性,结果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中共生菌多重感染现象严重,并没有发现单一次级共生菌的感染的种群,如能改变蚜虫体内的共生菌构成,是否能降低其抗药性[12]。

当前,昆虫的抗药性治理有多种方式,其中生物防治手段以其能够有效控制害虫、减少环境污染、低成本等优势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昆虫、昆虫信息素等。

最近很多研究发现昆虫共生菌与抗药性有一定关系,为昆虫抗药性治理及農药降解提供了新方向。

从昆虫体内的共生菌入手探索将共生菌用于害虫防治将会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

4 结语与展望借助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将传统研究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明确共生菌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研究其功能和机制的前提。

解析共生菌与宿主昆虫的互作模式及其分子机制,有利于发现昆虫在进化上的机制。

共生菌参与植物-害虫-天敌的互作模式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生态防控中提出利用专一性天敌防控害虫,但由于害虫体内共生菌的参与,使防治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研究防御性共生菌的稳定传播机制有利于揭示不同昆虫对环境、寄主或生境的适应机制。

参考文献:[1] 刘媛,凡泽云,栗颖,等.植物介导的昆虫内共生菌水平传播及其对宿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20,57(02):272-283.[2]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等.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2001(02):197-204.[3] 李迁,范佳,孙京瑞,等.昆虫内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学报,2016,43(06):881-891.[4] TANG XT,CAI L,SHEN Y,et al.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the endosymbionts of Bemisia tabaci in China[J].Peer J,2018,6:e5516.[5] BAUMANN Paul. Biology bacteriocyte-associated endosymbionts of plant sap-sucking insects[J]. 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2005,59.[6] LóPEZ-MADRIGAL S,LATORRE A,Moya A,et al. The link between independent acquisition of intracellular gamma-endosymbionts and concerted evolution in Tremblayaprinceps[J].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2015,6.[7] RUSSELL CW,POLIAKOV A,HARIBAL M,et al. Matching the supply of bacterial nutrients to the nutritional demand of the animal host[J].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2014,281(1791):1163.[8] 高素霞.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分化及其遗传基础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9] WILKKINSON TL,KOGA R,FUKATSU T. Role of host nutrition in symbiont regulation:impact of dietary nitrogen on proliferation of obligate and facultative bacterial endosymbionts of the pea aphid Acyrthosiphon pisum[J].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7,73(04):1362-1366.[10] OLIVER K M,NOGE K,HUANG E M , et al. Parasitic wasp responses to symbiont-based defense in aphids[J]. BMC Biology,2012,10.[11] 安鹏,许益鹏,吴佳敏,等.昆虫共生菌的垂直传播[J].昆虫学报,2019,62(07):877-884.[12] 李迁.内共生菌介导麦长管蚜反寄主植物防御反应分子机理[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9.[13] 王惠.异沙叶蝉参与小麦矮缩病毒传播的蛋白质和肠道微生物组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14] 邴孝利,饶琼,栾军波,等.节肢动物共生细菌Hamiltonella的分布、传播、功能及基因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4,36(02):252-259.[15] 李香香.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16] 王天召,王正亮,朱杭锋,等.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褐飞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昆虫学报,2019,62(03):323-333.[17] 杨义婷.烟粉虱隐种内共生菌种类多样性分析及其优势共生菌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5.[18] PANG R,CHEN M,YUE L,et al. A distinct strain of Arsenophonus symbiont decreases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its insect host[J]. PLOS Genetics,2018,14(10):e1007725.(责任编辑:刘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