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水性聚氨酯工业合成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工业合成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工业合成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1. 按照反应计划计算所需的多元醇、多元异氰酸酯类原料规格和数量。

2. 检测多元醇和多元异氰酸酯类原料的物理化学指标,检查是否达到合成要求。

3. 加载检测合格的多元醇和多元异氰酸酯类原料到料槽内。

二、原料混合、反应
1. 将多元醇和催化剂导入搅拌反应器内,开始混合。

2. 在过程中,逐步加入准备好的多元异氰酸酯类原料,形成原料混合液。

3. 控制温度在约35°左右,进行室温下的反应4~6小时。

4. 反应结束后,进行取样检测聚合度是否达到目标值。

三、处理分馏
1. 反应液进入离心机进行分离,去除残留的多余的多元异氰酸酯类原料。

2. 离心后液体进入真空打浆机进行脱气,除去生成的副产物2。

3. 脱气液体进入蒸馏塔进行进一步分馏,去除残余的有害物质。

4. 分离出的水性聚氨酯产品进行物理化学检测,确保指标合格。

五、产品装瓶打包
1. 通过色差机和粘度检测试验的聚氨酯产品进入塑料包装机内装瓶。

2. 装瓶好的产品进行打印 ,成为成品通过检验后出厂发货。

以上就是水性聚氨酯的基本工艺流程。

含-nco或-oh聚氨酯水分散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

含-nco或-oh聚氨酯水分散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

摘要在追求环保和绿色化的当下,涂料水性化已是大势所趋。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2K-WPU)因其低VOC含量、优异的涂膜性能成为世界涂料的研究热点。

2K-WPU 由水性聚多元醇和水可分散性多异氰酸酯组成,二者的结构、性能、配比、相容性等决定2K-WPU涂膜性能。

目前,2K-WPU仍存在多异氰酸酯的储存稳定性差、涂膜干速慢、外观差、硬度低、耐化学品性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其应用推广。

本文制备含−NCO 聚氨酯水分散体(WDP)和含−OH聚氨酯水分散体(OH-PUD),研究各配方参数对树脂及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配制高性能2K-WPU涂料,解决上述问题。

采用二羟甲基丁酸(DMB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600)和环己烷二甲醇(CHDM)混合改性制备性能优良的WDP,研究改性剂的添加量、摩尔比对WDP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采用DMBA/MPEG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可制备性能较优的WDP,但其储存稳定性随DMBA含量增加而变差。

将疏水环状二醇引入到WDP分子链上可改善固化剂的储存稳定性,提高2K-WPU涂膜的机械性能和耐性。

合适的DMBA/MPEG/CHDM 摩尔比为3/7/3,NCO%为18.39%时,制得的WDP及其2K-WPU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WDP可稳定储存6个月以上,其制备的涂膜吸水率为10.87%,摆杆硬度为0.64。

以磺酸型聚酯二醇(SPED)为亲水扩链剂,通过醇胺类化合物封端端−NCO聚氨酯预聚物制备高官能度的OH-PUD,研究了合成工艺、SPED含量、软段结构及添加量、封端剂种类等对OH-PUD和2K-WPU涂膜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1)采用SPED接枝聚氨酯链中,可有效提高OH-PUD固含量;(2)先分散再封端的工艺制得的OH-PUD 性能最稳定;(3)以聚酯二元醇制得的OH-PUD其涂膜透明度高于以聚醚二元醇制得的涂膜,而且随NCO/OH摩尔比提高、聚醚二醇分子量降低,2K-WPU涂膜透明度提高;(4)合适的工艺参数为:以聚己内酯二醇PCL220为软段,软硬含量40%,NCO/OH 摩尔比为1.5–1.7,SPED含量为12.5wt%,EDA扩链度为40%,选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封端剂,制得的OH-PUD综合性能最佳:固含量高达47%,2K-WPU涂膜摆杆硬度达0.73,吸水率低至3.38%。

水性聚氨酯的制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法资料来源:1、溶液法(亦称丙酮法)把端异氰酸基预聚体溶于低沸点能与水互溶的溶剂中(丙酮最常用,因此此方法亦称丙酮法),与亲水性官能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聚氨酯离聚物,加水搅拌实现相转移,蒸馏法回收丙酮,得水性聚氨酯乳液。

此法是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步骤复便且重现性好。

几乎所有的线型聚氨酯都可以用此法植入离子体,再分散于水相中成为水分散液。

其分散液粒径为0.03~0.5μm,粒度可变范围较广,可为不透明或半透明或乳白色热塑性聚氨酯乳液。

2、预聚体分散法此过程不需要大量溶剂,避免了回收溶剂的麻烦,同时也符合低VOC和无VOC未来环保要求的趋势。

此工艺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先合成端-NCO基预聚体,再植入离子基,使成为离子性齐聚物,加水并强烈搅拌,此间,聚氨酯预聚体形成水分散液和端-NCO基与水进行的扩链反应同时发生。

加入二元胺作扩链剂可以减少-NCO与水反应的几率,最终生成聚氨酯-脲水分散液。

此法较丙酮法简单,无须溶剂回收工序,节能,但产品性能稍差于丙酮法。

通常是把预聚体在强烈搅拌下加入水中分散,如果-NCO活性较低或者使用高剪切力混合分散装置也可以反加料分散,即把水加入预聚体中。

此法制得乳液粒径为0.1~0.5μm,且可制得具有不同交联度的聚氨酯乳液。

3、熔融分散法将聚酯或聚醚二醇、叔胺和异氰酸酯在熔融状态下制备预聚体,用过量尿素终止使生成亲水性的双缩二脲离聚物,再将其在甲醛水溶液中分散,使发生羟甲基化反应,生成羟甲基双缩二脲聚氨酯齐聚物,用水稀释即可得聚氨酯双脲乳液。

实际上是在低pH值情况下,分散相之间的缩聚反应从而达到扩链和交联的目的。

此法反应较易控制,不需溶剂,同时也不要求高效混合装置,可制成粒径为0.03~10μm之间的分散胶粒,分散液稳定,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制备委员长中交联度的聚氨酯乳液。

此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还有酮亚胺法(Ketimine)、酮吖嗪法(Ketazine)。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及应用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及应用

o d fe t r o n U ip r i n f mo i d wae b r e P d s e so i
外 观固

由表 3 可见 :随着 R值 的增 大 , 系 中氨 基 甲酸 体
酯基 增 多 , 即硬 段 的 比例 增 大 , 度 增 大 ;预 聚体 中 硬
残余 的一 N O基 团在乳化时与水或胺 反应 生成的取 c
用参考文献 [ ] 2 提供的方法测定 吸水 率 ;采用 Q Y B
型 硬 度计 , G / 70 19 测 定 漆 膜 硬 度 ;按 照 按 BT 13— 9 3
G / 3 9 - 2 0 测 定 漆 膜 的各 项技 术 指标 。 BT2 9 9 0 9
能有 明显 的影 响[ 本文 以不 同 R值合成 了环氧改 。
代 脲 增 多 ,内 聚能 增 加 , 而 提 高 P 从 U成 膜 物 的强 度 和硬度 , 而脲 基本 身 的亲水 性 差 , 故涂 膜 的耐水 性 变 好 , 水率 逐 渐减 小 。 本试 验 体 系 中 R值 取 1 吸 在 . , 4时
所 合 成 的乳 液 和涂 膜 的综 合性 能 较好 。 23 蓖 麻油 用 量 的影 响 . 由 表 2 见 :随 着 环 氧 树 脂 用 量 的 增 加 , 膜 可 涂 蓖麻 油是 脂 肪酸 的甘 油酯 , 均相 对 分子 质 量 为 平 9 0 平 均 官能 度是 27 5 蓖 麻油 用量 的影 响见表 4 6, .l] 。 。 由表 4可见 :随着 蓖 麻油 用 量 的增 加 , 膜 的硬 漆
wh p x e i m o twa % ,c so i a o ntwa 0% a d , c / —O =I4,whi h s ts id t e pe f r a c en e o y r sn a un s 6 a t ro l m u s2 n z on H . —N c a ife h ro m n e

一张图看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制备工艺

一张图看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制备工艺

一张图看懂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制备工艺
在公众号首页回复框内数字查看精彩导读
大纲如下:
1、原料:
(1)多异氰酸酯
(2)含氢化合物
(3)助剂
2、设备
3、水性化方法:
(1)外乳化
(2)自乳化(也称内乳化)
4、制备水性PU分散体的方法
(1)溶剂法(最常用的是丙酮法,但国外基本不用此法)(2)预聚体法
(3)保护端基乳化法
5、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1)阴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羧酸型、磺酸型)(2)阳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
(3)非离子水乳型聚氨酯的合成(自乳化、外乳化)(4)双组份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6、改性水性聚氨酯
(1)环氧改性
(2)丙烯酸改性
(3)有机硅改性
(4)其他改性:有机氟、聚烯烃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多元改性正文:
评述:
虽然国内大多数仍然是内乳化法制备水性聚氨酯,外乳化有着自身的缺陷,但据了解,该方法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固含量可以做的较高、可以实现连续化操作、价格便宜等优势,故而国内有少数厂家已在逐步实施并应用。

精彩导读:【回复括号中的数字】
【809】中国涂料百强榜发布(2015版)百强占48%
【810】2015年新建水性材料项目125项共267万吨
【811】大盘点:我国水性材料研究中心已超40个
【812】一张图看懂水性树脂之“水溶性树脂”
水性与无溶剂材料:nonVOC。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方法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的聚氨酯树脂。

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树脂,水性聚氨酯具有环保、无毒、低挥发性、易操作以及涂膜性能优良等特点。

因此,在目前的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溶剂法和水分散法。

溶剂法是先将聚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然后加入异氰酸酯单体进行反应,最后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产品。

溶剂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具有分散性好、颗粒细、粘度低等特点。

而水分散法是利用乳化剂或分散剂使聚合过程发生在水中,再通过蒸发水分形成聚氨酯分散体,最后通过过滤去除杂质得到产品。

水分散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无需有机溶剂,更加环保。

1.交联改性:通过引入交联剂,如多异氰酸酯、多醇等,使聚氨酯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增强其耐磨性、耐化学品性、耐温性等性能。

2.聚合物分散法:将其他合成树脂或聚合物分散到水性聚氨酯中,形成复合体系,提高涂膜的性能,如增强耐候性、耐刮擦性、硬度等。

3.功能性改性:在水性聚氨酯体系中引入改性剂,如改善流平性和润湿性的表面活性剂、增强抗静电的导电剂等,以增强涂膜的特殊性能。

4.纳米增强:通过引入纳米颗粒,如氧化锌、氧化硅等,以增加涂层的硬度和耐用性。

5.共聚改性:将其他具有特殊功能的单体引入水的聚氨酯反应体系中,并进行聚合,以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共聚物。

综上所述,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保、优良性能的树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1.原料准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包括聚醚、聚酯、异氰酸酯、链延长剂、分散剂和稳定剂等。

聚醚和聚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则可以通过对二异氰酸酯与胺类化合物的反应制备得到。

2.排列反应: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反应釜中,首先进行排列反应。

排列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与聚醚或聚酯进行反应,生成预聚体。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3.中和反应:排列反应后,需要进行中和反应。

在中和反应中,将异氰酸酯和胺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中和反应是将异氰酸酯中的异氰基与胺类化合物中的氨基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封链所需的尿素键。

中和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并添加催化剂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4.分散:在中和反应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聚氨酯溶液分散到水中。

可以通过机械剪切、超声波分散等方法将聚氨酯溶液细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系。

在分散过程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稳定剂,以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改性:(1)添加改性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改性剂,如增塑剂、助剂等,以调节聚合物的性能。

(2)添加交联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交联剂,如异氰酸酯交联剂、聚醚二异氰酸酯交联剂等,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3)添加填充剂:可以向水性聚氨酯中添加填充剂,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4)进行交联反应:可以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等方法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交联反应,以提高聚合物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6.应用: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可用于涂料、胶黏剂、纺织品、皮革等领域。

在涂料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环保性能和优良的耐化学性能,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涂料。

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因其良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候性,被广泛应用于胶水、胶带等产品中。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排列反应、中和反应、分散和改性等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改性方法,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1、原料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为2000和1000),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丙酮(工业品),2-甲基-2-氨基-7-丙醇。

2、合成制备水性聚氨酯的主要方法有:丙酮法、预聚体直接分散法、熔融分散法、酮距胺法和酮丫嗪法等按照水性化方法不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又可以分为内乳化法和外乳化法。

内乳化法,又称自乳化法,是因聚氨酯链段中含有亲水性成分,无需乳化剂即可得到稳定的乳液的方法。

外乳化法,又称强制乳化法,若分了链中仅含少量或者不含亲水性链段或基团必须添加乳化剂,凭借外力进行乳化。

1)丙酮法亲水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和扩链剂的扩链反应在溶剂丙酮中进行,故称之为丙酮法。

由于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在均相的溶液中进行,故再现性很好。

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好以后,再加水乳化,最后减压抽出丙酮溶剂就可得到粒径较小的聚氨酯分敞体。

这种方法是经典的方法,浚方法的优点是试验重现性好,得到的聚氨酯水分散体粒径小,稳定性好;但该方法也有缺点,那就是试验过程中丙酮的大量使用,而且还得将丙酮减压抽出,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大。

2)预聚体直接分散法该方法是合成聚氨酯分散体的一个普通方法。

先制得亲水性的预聚体,当然预聚体含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然后将预聚体和水混合,扩链反应是预聚体和扩链剂在水中进行。

本人在这种方法基础上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一种方法把它罩尔之为边扩链边分散法,运用这种方法成功合成了长期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而且在合成过程中不使用溶剂,简化了制备工艺,节约了合成成本。

3)熔融分散法将聚酯或聚醚二醇、叔胺和异氰酸酯在熔融状态下制备预聚体,用过量尿素终止生成亲水性的双缩二脲离聚物,在将其在甲醛水溶液中分散,使发生羟甲基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发生反应。

4)外乳化法外乳化法是最早使用的制备水性聚氯酯的方法,它是1953年美国Du Pont公司的、V Yandott发明。

选取制成适当分子量的聚氨酯预聚体或其溶液,然后加入乳化剂,在强烈搅拌下强制性地将其分散于水中,制成聚氨酯乳液或分散体。

水性聚氨酯原料体系及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原料体系及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原料体系及制备方法一、原料体系1.低聚物多元醇常用的低聚物多元醇:聚醚二醇和聚酯二醇较多,有时还使用聚醚三醇、低支化度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等低聚物二醇。

聚醚型聚氨酯:低温柔顺性好,耐水解性好。

常用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价格比聚酯二醇低,是低档水性聚氨酯的主要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聚氧化乙烯二醇(PEG)仅用于特殊的水溶性聚氨酯或聚氨酯分散液,胶膜的耐水解欠佳。

聚醚三醇一般很少用于普通水性聚氨酯。

在亚硫酸氢钠封闭型水性聚氨酯中多采用聚醚三醇作低聚物多元醇原料。

水性聚醚聚氨酯的胶膜强度不高,多用于皮革涂饰剂、织物涂层等。

由聚四氢呋喃(PTMEG)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及耐水解性皆较好,但其价格高,应用受限。

聚酯型聚氨酯:成膜后强度高、黏附力也好。

由于己二酸系聚酯本身的耐水解性比聚醚差,因而普通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的贮存稳定期较短,放置过程中由于酯基的水解而产生羧酸基团,引起乳液颗粒的聚结和沉淀。

采用耐水解性聚酯二元醇,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的耐水解性。

国外的聚氨酯乳液胶粘剂及涂料的主流产品是聚酯型的。

含侧基脂肪族聚酯的柔顺性和耐水解性能较好。

结构规整的结晶性己二酸系聚酯二醇制备的单组分聚氨酯乳液,耐水性和耐水解较好,胶膜强度也较高。

例如,聚己二酸己二醇值得的水性聚氨酯,耐水性和胶膜强度依次比己二酸丁二醇、己二酸乙二醇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高。

芳香族聚酯多元醇也可用于制备水性聚氨酯。

其他低聚物二醇如聚碳酸酯二醇、聚己内酯二醇、聚丁二烯二醇、丙烯酸酯多元醇等,都可用于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这些多元醇的耐水性优良。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耐水解、耐候、耐热性好,易结晶,由于价格高,限制其广泛应用。

蓖麻油是一种含不饱和键的低聚物多元醇,也可用于合成水性聚氨酯。

为了使成本及树脂的耐水性等性能取得平衡,有人用混合多元醇作为软段制备水性聚氨酯。

2.异氰酸酯制备水性聚氨酯常用的二异氰酸酯有TDI、MDI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以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亚甲基-二环己基-4,4’-二异氰酸酯酯(H12MDI)等脂肪族、脂环族二异氰酸酯。

实验二十一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实验二十一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锅;搅拌器;冷凝管;电热套;玻 璃 塞 及 橡 皮 管 ; FA1004 电 子 天 平 ; PHS-25 型酸度计;NDJ-1型布氏粘度计;电热干燥 箱;物理天平;三口圆底烧瓶250ml;烧杯 50m1;10ml、100ml量筒;玻璃棒。
〈三〉实验原理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一般是先让二异氰酸酯与低 聚物二醇或聚酯二醇在加热的情况下本体聚合,形 成预聚体后加扩链剂(二元醇或二元胺)扩链,当 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搅拌困难时,加入适当的溶剂, 降低粘度,继续反应。可以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氨 酯。最后加水,在机械强制搅拌下乳化。
〈五〉实验步骤
聚酯多元醇升温至120℃,脱水30min,倒入装有温度计、 回流冷凝管和搅拌桨的三口烧瓶中,50℃保温,然后向其 中加入MDI的丙酮溶液反应10~20min,之后加入DMPA的 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扩链,匀速搅拌5~10min,再加入与 前面相同量的MDI的丙酮溶液,匀速搅拌5~10min后加有 机锡催化剂,继续反应50~90min,待达到理论NCO含量时, 加入乙二醇扩链。为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反应过程中观察 粘度,发现粘度过大时加入丙酮予以降低。待体系中异氰 酸酯含量少于0.2wt%时,将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后加丙酮 溶剂调节体系粘度,再加入三乙胺中和,并强力搅拌半小 时,然后缓慢将一定量的水加入体系中搅拌乳化分散。最 后,减压蒸馏脱去低沸点溶剂(丙酮)即得水性聚氨酯成品。
其制备原理如图所示: (此为预聚体,再经中和、乳化得到最终产品) 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反应原理
〈四〉实验试剂
聚酯多元醇(工业级,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 司);MDI(工业级,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 公司);乙二醇(分析纯,无锡市苏强化工有限 公司);DMPA(工业级,深圳市金腾龙实业有 限公司);丙酮(分析纯,无锡市苏强化工有限 公司);N-甲基吡咯烷酮(工业级,上海志诚化 工公司);二丁基二月硅酸锡(分析纯,上海试 剂一厂);三乙胺(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三 厂)。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趋严,环境友好型胶粘剂的研发日益受重视。

环境友好型胶粘剂除了要求对材料的粘接具有牢固性、持久性和柔软性之外,还必须要具环保性,并对不同材质具兼容性,以确保成品的质量。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与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为环境友好型胶粘剂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此外,环境友好型胶粘剂还包括乳状/分散胶粘剂、反应型胶粘剂以及天然聚合体胶粘剂等类型。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一般称作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其100%由热塑性树脂组成,不含任何水分或溶剂,在熔融状态下可以流动,并在冷却后具有粘结性能,可方便用于自动化生产过程,生产效率高,而且不产生任何环境污染,不对人类造成毒害。

由于普通接触型热熔胶对被粘材质表面浸润性差,已被证实不能普遍适用于外底的粘合,因此,人们开始对反应型热熔胶粘剂进行开发研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开发出低粘度且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能够应用的产品。

反应型热熔胶借助水份或热作用进行交联,从而达到较好的粘合强度。

使用无溶剂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要配套专门涂胶设备,且操作工艺条件较严格,因此,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不含异氰酸酯基团,而含有羧基、羟基等基团,在适宜条件下,例如在水性异氰酸酯存在时,可使胶粘剂的分子产生交联反应。

大多数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靠分子内极性基团产生的内聚力和粘附力进行固化的。

水性聚氨酯具有极性基团,如氨酯键、脲键以及离子键等,因此,对许多合成材料,尤其是极性材料、多孔性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与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相比,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没有溶剂臭味、无毒、无污染,且具有操作方便、残胶易清理、固体含量高以及贮运安全方便等优点,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干燥时间较长,干燥温度较高,且干燥工艺条件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以保证水份能够挥发彻底。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对基材的润湿能力差,且胶粘剂中的水溶性高分子增稠剂会使其耐水性降低,此外,目前尚未开发出配套使用的水性表面处理剂(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仍需使用溶剂型表面处理剂,因此,即使使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目前仍不能做到完全根除有机溶剂。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一、引言
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它结合了传统合成材料的柔韧和环境友好的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水性聚氨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建筑、汽车、印刷包装、家具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征。

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原料的准备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有氨基甲酸酯、甲醛和水,这些原料可以分别从工业原料和生物质中获得。

氨基甲酸酯是构成水性聚氨酯结构的主要成分,甲醛作为活性剂可以加快氨基甲酸酯的反应,而水则可以作为反应介质和稀释剂。

2、合成过程
在水性聚氨酯制备过程中,氨基甲酸酯和甲醛在反应介质水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

反应可以分为电解质催化和非电解质催化两种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方法。

电解质催化方法是通过电解把氨基甲酸酯和甲醛转变为氧化态或还原态,以实现加成反应;而非电解质催化方法是通过酶催化氨基甲酸酯和甲醛发生加成反应。

三、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征
1、耐久性。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制备工艺流程
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是一种环保型的涂料,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建筑、包装等领域。

下面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原料。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需要以下原料: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免分散剂、链延长剂、溶剂和助剂等。

第二步,制备预聚体。

将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和异免分散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形成预聚体。

第三步,加入链延长剂。

将预聚体加热至一定温度,再加入链延长剂,如乙二胺等,进行链延长反应。

链延长剂的选择应根据所需产品的性能要求。

第四步,添加溶剂和助剂。

将制得的聚氨酯溶于溶剂中,并适量添加助剂,如消泡剂、增稠剂和防霉剂等,以提升产品的性能。

第五步,调整pH值。

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 值,使其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8-9。

第六步,过滤和检测。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确保产品质量。

同时,进行相应的检测,如粘度、固含量和粒径等。

第七步,包装和储存。

将制备好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装入适当的
容器中,密封保存。

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涂料的质量受到影响。

总结起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制备预聚体、加入链延长剂、添加溶剂和助剂、调整pH值、过滤和检测、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时间:2015-01-15 23:14来源:和氏璧化工,广州作者:徐世崇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以水取代传统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使用时具有不燃、气味小、无毒、无污染、节能、价廉、操纵方便等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仍具有一般溶剂型聚氨酯所具有的高光泽、高耐磨性、高弹性、高粘结性、耐水、耐候、耐化学药品和对各种基材的良好附着性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溶剂型聚氨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材料"。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代替溶剂型的聚氨酯也将是聚氨酯产业的发展方向。

1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基本制备方法1.1 NMP的使用在欧洲,NMP在水性聚氨酯PUD中的允许添加量为9%。

美国也是如此。

NMP在合成过程中不能除去,它可作为增塑剂(成膜助剂),提高对低表面张力底材的附着力。

丙酮可以作为NMP的代替品,并且在合成分散体以后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1.2 预聚体合成过程用分子量为20000~25000的聚合物来制备分散体,可以提供更高的柔韧性(超过600%的延展性)和附着力,适用在柔韧底材上(橡胶、皮革)。

基本配方:线性聚酯二元醇(Oxyester T 568),214份;N-甲基吡咯烷酮(NMP),97份;二羟甲基丙酸(DMPA),1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7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0.2份;三乙胺(TEA),11.3份;水/乙二胺(10:1),50份;水,600份。

1.2.1 第一步,预聚主要原料与NMP在80℃条件下,加入DMPA,在110℃条件下抽真空(<100mbar)015h,冷却到65℃,破坏真空,加入DBTDL(每150g预聚体加入100uL),在20min内加入IPDI,在最高温度不超过75℃条件下,保持反应3~4h(直到NCO含量值恒定或低于理论值),也可以加入其他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重复上述反应。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一、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1.原位聚合法:通过在聚醚、聚酯等官能化的基料中,加入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经过聚合反应形成水性聚氨酯。

2.分散聚合法:将异氰酸酯类物质预分散于水中,再与聚醚、聚酯等官能化的基料发生反应,形成水性聚氨酯。

二、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
1.溶剂改性:将溶解介质(如乙醇、丙酮等)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中,通过调整溶解度和离子强度,改变聚氨酯的粘度、干燥速度等性能。

2.聚合物改性:将其他合成树脂(如丙烯酸乳液、聚酯树脂等)与水性聚氨酯混合进行共聚反应,以改善聚氨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等性能。

3.环氧树脂改性:将环氧树脂加入水性聚氨酯中,通过交联反应,提高聚氨酯的耐磨性、耐溶剂性和耐冲击性。

4.硅橡胶改性:将硅橡胶加入水性聚氨酯中,形成混合胶,可以提高聚氨酯的耐候性、耐油性和抗拉强度。

5.纳米填料改性:引入纳米颗粒(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铁等)到水性聚氨酯中,通过增加界面层面,提高聚氨酯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领域:
1.涂料与胶粘剂: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木材涂料、金属涂料、塑料涂料、地板涂料、汽车涂料等领域。

2.印刷油墨: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纸张印刷油墨、塑料印刷油墨等领域。

3.纤维与皮革: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纺织面料的涂层、皮革的涂层和胶粘剂等领域。

4.胶黏剂与密封剂: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建筑胶黏剂、汽车密封剂、电子胶黏剂等领域。

5.防腐与防护: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防水涂料、防腐涂料、建筑涂料等领域。

总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改性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应用领域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性能和性质。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影响其性能因素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影响其性能因素

预聚体 , 经过扩链后 , 用封端剂封端成为阴离子的水 溶性聚氨酯化合物 。后者在加热时发生裂解 , 中 其
的异 氰 酸酯基 ( 一NC 恢 复 活性口 。 o) ] 2 1 水 性聚 氨酯 的制 备方 法 .
2 1 1 基本 方 法论述 ..
3 影 响 性 能 因 素
3 1 低 聚物 多元醇 及异氰 酸酯 品种 . 有关 低 聚物多元 醇及 异氰 酸酯 品种对 水性 聚氨
之间 。若加 人过量 的 中和剂 , 有 一定 程 度 的增 稠 则
效应。
化的粒子表面较粘 , 容易在碰撞中粘连 , 离子粗容易
沉淀 。
3 7 搅拌速 度或剪 切 力 .
乳化 时搅拌速 度或剪 切力 大小对 于乳 液 的稳定 性有 一定影 响 , 乳化 前 的预 聚体 粘度较 大 , 应利 用高 功率搅 拌得 机械力将 其充 分“ 碎” 微细 颗粒 。加 切 成
3 2 亲水基 团含量 的影 响 .
体 ;2 在剪切力作用下在水 中分散。使聚氨酯分散 ()
于水 , 形成稳 定 的乳 液 , 两 种 基本 方 法 : 种 是采 有 一 用外 乳化 法 , 在乳 化 剂存 在 下 将 聚 氨酯 预 聚体 或 聚
氨酯有机溶液强制性乳化于水中; 另一种是在制备
化法结合起来 , 制备水性聚氨酯 。

四川化 工
第 1卷 5
2 1 年 第 4期 02
全 溶解 于水 , 形成 水溶液 。
3 3 中和 程度 .
应性 增 加 , 液 的粒 径 随 NC 质 量 分 数 的 增 大 而 乳 O 变大 , 定性 期缩短 。 稳
3 6 扩链反 应温度 及乳化 温度 .
第 4期

水性聚氨酯范文

水性聚氨酯范文

水性聚氨酯范文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简称WPU),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胶黏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多样化的应用,被认为是未来胶黏剂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从水性聚氨酯的概念、制备工艺、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水性聚氨酯是指聚氨酯树脂与水形成的分散体系。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溶剂挥发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水性聚氨酯分为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种,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类型。

其次,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预聚体制备、分散剂的选择等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聚氨酯树脂、活性氢化合物和酸基催化剂等原料。

然后,将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预聚体制备。

最后,通过选择适当的分散剂和乳化剂,将预聚体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控制,以及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水性聚氨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水性聚氨酯可以用于木器涂料、金属涂料、塑料涂料等各种涂料体系,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其次,在胶黏剂领域,水性聚氨酯可以作为粘合剂用于各种材料的黏接,例如纸张、布料、皮革等。

再次,水性聚氨酯还可以用于纤维加工、印刷工业、涂层和胶带等行业。

最后,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保型胶黏剂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传统胶黏剂的需求将逐渐减少,而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将逐渐取代传统胶黏剂,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技术的进步,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综上所述,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胶黏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水性聚氨酯将逐渐取代传统胶黏剂成为主流,促进胶黏剂行业的持续发展。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简称WPU)是一种以水作溶剂或分散介质的聚氨酯树脂。

相对于传统的有机溶剂型聚氨酯,水性聚氨酯具有可溶性好、可分散性好、环保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纤维处理剂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

一、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1.环氧化物与异氰酸酯反应法:先将环氧化物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预聚体,然后将预聚体与水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2.改性醇酸与异氰酸酯反应法:将改性醇酸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预聚体,然后与水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3.水溶性聚酯与异氰酸酯反应法:将水溶性聚酯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异氰酸酯预聚体,然后与水发生开环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4.乳化法:通过乳化剂将异氰酸酯分散到水中,然后加入反应物进行反应,生成水性聚氨酯。

二、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1.耐候性好:水性聚氨酯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够在室外长时间使用而不发生颜色变化、光泽下降等情况。

2.耐热性好:水性聚氨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的性能。

3.强度高:水性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提供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4.耐化学腐蚀性强:水性聚氨酯对酸、碱、溶剂等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在化学环境中保持稳定。

5.低挥发性:由于水是溶剂或分散介质,水性聚氨酯相对于有机溶剂型聚氨酯具有较低的挥发性。

6.环保性好:水性聚氨酯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介质,不含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三、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领域1.涂料:水性聚氨酯因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涂料中,例如家具涂料、木器涂料、金属涂料等。

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耐候性好、附着力强、耐磨性好等优点。

2.胶粘剂:水性聚氨酯在胶粘剂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纸张胶粘剂、木制品胶粘剂、皮革胶粘剂等。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高、耐水性好、耐寒性好等特点。

水性聚氨酯制备实验报告

水性聚氨酯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2. 熟悉水性聚氨酯的组成和性能;3. 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WPU)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环保、耐腐蚀、耐磨损、粘接强度高等特点。

本实验采用预聚体法合成水性聚氨酯,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工艺条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水性聚氨酯。

三、实验材料1. 原料:聚醚多元醇(如PTMG-1000)、二异氰酸酯(如TDI、HDI)、扩链剂(如乙二胺)、催化剂(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和剂(如三乙胺)、去离子水等;2. 仪器:三口烧瓶、冷凝管、搅拌器、循环水真空泵、离心分离机、分析天平、微量注射器、移液管、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反应装置:将三口烧瓶、冷凝管等装入反应装置,并除水处理。

2. 配制原料: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量聚醚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催化剂、中和剂等原料。

3. 合成预聚体:将称量好的原料倒入三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

在N2保护下,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原料充分反应,形成预聚体。

4. 乳化:将预聚体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扩链剂和催化剂,搅拌均匀。

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使预聚体形成稳定的乳液。

5. 调节pH值:将乳液pH值调节至中性,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性能。

6. 后处理:将乳液离心分离,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和杂质。

7. 性能测试:利用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乳液和涂膜进行性能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激光粒度仪测试: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0nm。

图1 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分布2. 红外光谱测试:水性聚氨酯涂膜的官能团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涂膜中含有氨基、酯基、脲键等特征吸收峰,说明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反应已完成。

图2 水性聚氨酯涂膜官能团3. 力学性能测试:水性聚氨酯涂膜的力学性能如表1所示。

TDI三聚体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论文资料)

TDI三聚体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论文资料)

!"#三聚体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向波$""$李韶茂$瞿金清$"""$陈焕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摘$$要:采用预聚体混合工艺合成了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考查了!!含量(占聚氨酯预聚体的质量分数)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稳定性和涂膜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热重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0)表征了!*+"的热稳定性与分子结构,研究发现:当!!添加量的质量分数#12时,!!的引入可以提高*+"涂膜的最终硬度和凝胶量,降低涂膜的吸水率和吸醇率,且对*+"的稳定性及涂膜外观和附着力无负面影响;当!!添加量的质量分数为13’2时,涂膜综合性能最佳(硬度为’34’,吸水率为%3’2,凝胶量为452);当!!加入量的质量分数$)2,!*+"的成膜性变差,其涂膜的光泽与附着力下降,耐化学性也变差。

!,-分析表明!!的引入提高了!*+"涂膜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三聚体;水性聚氨酯;内交联改性;分散体中图分类号$!"1&$$$文献标识码$#$%&’()*+*,&-./01)/’+)*02!034)&)5++*06%,&,’) !/+7)/80-+2+)-.03%4/)’(,&)5+*1)/*+0&!"#$%&’,$(")*#’+#’,$,-."$/"$%,$0*1$2-#$/"$($6(003029()7+*’/%,&-9()7+6,3:&;+&))/+&;,$04’(9(+&,<&+=)/*+’%02!)6(&030;%,>4,&;?(04%&’()’,9(+&,)#@*’/,6’:6789:;<=97=>?7:@=A9BC;D9EF>?9A>F7D>(!*+")G7EFHF9E IFBC B7:=9D9EFF>7J@;D;B9(!"#)BAFG9A(!!)I9A9>@DK BC9>FL9E8F;?A9?7:@G9A GFMFDN?A7J9>>3!C99HH9JB>7H BC9!!J7DB9DB>7D BC9?C@>FJ;:/JC9GFJ;:?A7?9ABF9>7H!*+">;DE FB>HF:G> I9A9EF>J=>>9E3!C9>BA=JB=A9>;DE BC9AG;:>B;OF:FB@7H!*+"HF:G>I9A9JC;A;JB9AFL9E O@.!#0;DE BC9AG;:NA;8FG9BAFJ;D;:@>F>(!,-)3!C9A9>=:B>>C7I BC;B BC9!!G7EFHFJ;BF7D>FG?A789BC9C;AED9>>;DE JA7>>:FDPFDN E9NA99,E9JA9;>9BC9I;B9A Q;:J7C7:/ ;O>7A?BF7D7H BC9!*+"HF:G>3RCF:9BC9>B7A;N9>B;OF:FB@7H!*+";DE;??9;A;DJ9,;EC9>F897H!*+"HF:G>JC;DN9:FBB:9;>BC9;K G7=DB7H!!=DE9A13’23!C9!*+"HF:G IFBC13’2!!EF>?:;@>9MJ9::9DB?C@>FJ;:/JC9GFJ;:?A7?9ABF9>FDJ:=EFDN’34’7H C;AED9>>,4527H JA7>>:FDPFDN E9NA99;DE%3’27H I;B9A;O>7A?BF7D3S7I989A,BC9?9AH7AG;DJ97H HF:G>O9J7G9D7B>7N77E;> BC9;G7=DB7H!!$)3’2,ICFJC E9JA9;>9E FD HF:G H7AG;BF7D;OF:FB@,HF:G N:7>>,;EC9>F89,;DE JC9GFJ;:/A9>F>B;DJ9?A7?9ABF9>3 !,-J=A89>FDEFJ;B9BC;B BC9!*+"HF:G>EF>?:;@O9BB9A BC9AG;:>B;OF:FB@BC;D BC7>97H BC9J7GG7D*+"HF:G>3A)%B0/-*:!"#BAFG9A;I;B9AO7AD9?7:@=A9BC;D9;FDB9AD;:JA7>>:FDP G7EFHFJ;BF7D;EF>?9A>F7D$$聚氨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磨、耐化学品和柔韧性,其硬度可以通过改变其软段和硬段的比例来调节,已获得广泛的应用[&/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注意事项
时间:2015-01-15 23:14来源:和氏璧化工,广州作者:徐世崇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以水取代传统溶剂作为分散介质,使用时具有不燃、气味小、无毒、无污染、节能、价廉、操纵方便等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仍具有一般溶剂型聚氨酯所具有的高光泽、高耐磨性、高弹性、高粘结性、耐水、耐候、耐化学药品和对各种基材的良好附着性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溶剂型聚氨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材料"。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代替溶剂型的聚氨酯也将是聚氨酯产业的发展方向。

1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基本制备方法
1.1 NMP的使用
在欧洲,NMP在水性聚氨酯PUD中的允许添加量为9%。

美国也是如此。

NMP在合成过程中不能除去,它可作为增塑剂(成膜助剂),提高对低表面张力底材的附着力。

丙酮可以作为NMP的代替品,并且在合成分散体以后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1.2 预聚体合成过程
用分子量为20000~25000的聚合物来制备分散体,可以提供更高的柔韧性(超过600%的延展性)和附着力,适用在柔韧底材上(橡胶、皮革)。

基本配方:线性聚酯二元醇(Oxyester T
568),214份;N-甲基吡咯烷酮(NMP),97份;二羟甲基丙酸(DMPA),15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7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0.2份;三乙胺(TEA),11.3份;水/乙二胺(10:1),50份;水,600份。

1.2.1 第一步,预聚
主要原料与NMP在80℃条件下,加入DMPA,在110℃条件下抽真空(&lt;100mbar)015h,冷却到65℃,破坏真空,加入DBTDL(每150g预聚体加入100uL),在20min内加入IPDI,在最高温度不超过75℃条件下,保持反应3~4h(直到NCO含量值恒定或低于理论值),也可以加入其他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重复上述反应。

冷却到60℃,加入足够量的NMP使黏度接近水的黏度,用三乙胺中和,加入量为理论数量的
100%~120%(作为中和剂TEA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反应
30min直到pH值达到8~9(用湿式石蕊试纸测试)。

1.2.2 第二步,分散
将预聚体保持80℃条件,在强力搅拌下逐滴加入到20℃的水中,如果添加速度过快,NCO会与水产生剧烈反应,而导致黏度迅速上升。

1.2.3 第三步,扩链
加用适量水稀释过的EDA,反应2h后,过滤。

EDA的加入量占能够与预聚物的NCO反应量的80%。

2 制备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注意事项
2.1 预聚体的制备注意事项
异氰酸酯的滴加方式会影响最终预聚物的结构性能,最重要
的就是在滴加过程中不断搅拌。

在Oxyester聚酯多元醇与
短链的醇混和使用时,再添加短链醇时,要先保证聚酯多元醇
已经先和异氰酸酯完全反应。

体系的pH值要接近于8~9。

2.2 分散步骤注意事项
需要用一个高速的搅拌器;预聚体需逐滴加入,并注意不要从
搅拌器的正上方加入(避免聚合物弄脏搅拌器);当水温在20℃时,滴加80℃的预聚物。

要注意保证水和预聚体的黏度是最
小(较易混合),并要避免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的太过剧烈;保持
水的pH值接近预聚体的pH值。

我们的制备方法是把预聚
物加入到水中。

如果把水加入到预聚物中,黏度会更高。

这就需要有一个更强的搅拌器。

2.3 扩链步骤注意事项
乙二胺应用水稀释,这样可以避免EDA的凝结(这样会使分散体的粒径太粗)。

扩链反应一定要在预聚物已经完全分散后进行。

3 结语
在国内,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目前仍处在发展阶段,也是今后的
热点所在。

其优越的产品性能成为替代溶剂型聚氨酯的最佳
产品。

而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具有良好环保性质的水性聚氨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