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探析
作者:付海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0期
摘要:文化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子。文章在简要回顾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基础上,重点从宗教信仰、民族认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生态环境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诸文化因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健康;文化;文化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04-02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健康研究以心理咨询、测量评估等理论为基础,追求科学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而不考虑文化与价值因素,导致在服务心理健康的实践中出现了偏差。近年来,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迅猛兴起,给当前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试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深入揭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文化研究范式的复归
实际上,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心理学问题,并不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心理学思潮。其实,在冯特把心理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时,冯特就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研究人类心理更靠近生理一端的实验心理学;另一部分是研究人类心理更靠近社会文化一端的内容民族心理学。[1]只是,自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之后,主流心理学家便将它视为自然科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来对它进行研究,最终导致它脱离了哲学而趋向于了自然科学。
继冯特之后,心理学文化科学研究传统在心理学内部几乎丢弃殆尽。却是在心理学之外,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学科在其研究领域内涉及某些心理学研究时,突破了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狭隘性,以吸纳文化因素为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学研究倾向。在这方面,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早期的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坚持认为个体人格源于生物本能,文化不过是满足生物本能的副产品。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波亚士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的人类的对比研究,发现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2]。据此,他提出了强调文化对人格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决定论。人格的文化决定论以及文化人类学中关于人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动摇了主流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思想,促使精神分析学派中产生了社会文化学派。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强调文化对个体人格的作用,并在心理治疗中注重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文化人类学的这种向文化主体倾斜的研究倾向,也使其研究重心开始从探讨文化与人格的关系转向文化与自我的关系,并将触角延伸到心理学研究的广大领域[3]。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本身也不是完全没有对文化进行研究,例如,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只是,自二战以后心理学的研究几乎完全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很难进入到由美国心理学家主导的研究视野。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维果茨基等人的研究才逐渐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并成为一些研究者构建文化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同时,心理学家也开始重新审视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从此断裂的传统研究又接续了起来。文化取向的心理学研究迅猛兴起,有学者[4]通过对比1879年到1959年这80年间(不足10篇)与2000年至2002年间(8000余篇)关于文化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论文篇数上的巨大变化,证明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发生了一个范式的转移,并预测在心理学领域在世纪转折之时将发生一场“文化革命”。
二、心理健康的文化影响因素
1.宗教信仰。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信奉的宗教,那么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各要素中,宗教价值观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而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特别是宗教中许多积极的思想和观念在精神上给人以安慰,并使他们达到比较高的精神境界。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与宗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精神病症状中就有一种叫作宗教妄想的症状,这种症状就是对宗教的一种病理的、用任何方法都不能说服的信念。还有研究发现,在原始民族中,宗教文化影响该社会成员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求助行为以及心理治疗方式。例如,冉茂盛对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盐源县摩梭人对喇嘛治病与求医行为的认识进行的研究。冉茂盛通过对盐源县左所区沿海乡的摩梭人进行的对喇嘛治病认识的调查研究发现,53.2%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患病后会向喇嘛寻求帮助。在被调查者中,患精神疾病时首先会向喇嘛寻求帮助的占20.7%,明显高于患躯体疾病时的9.9%(P
2.民族认同。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世界上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几乎都面临着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国家,少数民族通常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成为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弱势文化。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少数民族许多成员的民族认同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成员为了摆脱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成就的劣势,产生了强烈的融入主流文化的动机,积极学习主流文化民族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自己尽可能成为主流文化群体中的一员;另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由于本民族在主流文化中的弱势与不利地位,在与主流文化的交往中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态度,致使不能实现认同自己的民族[6]。然而,由于少数民族成员与主流文化民族成员间固有的先天基础上的外部差异,他们在放弃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的过程中,主流文化群体并不会积极地接纳他们,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既不想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又不会轻易地接纳他们,从而使他们沦落为一种边缘人。研究表明,在这种无法为主流文化接纳,又不想认同本民族文化特殊的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最易引发心理问题。
3.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其作用通过家庭对个体最初的社会化过程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儿童在家庭里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技能、道德规范以及行为习惯等。在一些多民族国家中,相对于主流文化,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相对落
后,在这些地区,由于缺乏基本的教育场所,多数人,尤其是女孩,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思维方式基本上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以我国藏族为例,在家庭中,长辈们很少有人能够读得懂佛经典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只会用一些浅显的语言来启蒙和警示他们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意识到他们将来会成为哪一种宗教的信徒。他们只是要求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遵从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有教养,并获得更好来世的人。恰恰是这种宗教文化的无意识状态,成为了造就未来虔诚信念的最好摇篮。这样,藏族人民就形成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定式,并得到了巩固和延续。通常在这些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交融在一起,并导致了许多社会禁忌,由宗教禁忌积淀而成的习俗形成具有社会约束效力的行为规范,形成了满足现状、不与社会抗争等心理。这种民族心理特征,使他们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
4.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除上述影响民族心理健康的文化因子以外,还有一些因子,诸如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它们通过文化因子间接影响着民族的心理健康。首先,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大多少数民族居住在的内陆边缘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狭小的生存空间与复杂的区域特点,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而也构成了包涵民族意识、民族思维以及民族认知方式等在内的特有的心理模式。生活在这样特殊环境中的少数民族,也产生了特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方式。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精神问题的增加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精神问题的比率往往也有所差别。那些居住在社会发展程度较高、文化较发达地区的人们,其患病率往往比生活在地处偏僻、文化落后、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居民要高。这一点在早期的人类学家和现代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
三、结语
如上所述,宗教信仰、民族认同、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生态环境和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不同民族在文化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并制约着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一般而言,上述诸文化因素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发挥作用的。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研究影响因素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消除和减少不利因素,增加和增强有利因素,找到对心理不健康者进行干预的途径和方法,使健康者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这些问题尚需要我们做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132-133.
[2]Boas.F. The Mind of Primitive Man[M].New York:Macmillan,1938.
[3]楼培敏.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走向[J].学术季刊,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