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海燕》评课
《海燕》优秀优质教案及反思(精选
![《海燕》优秀优质教案及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303cfd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0.png)
《海燕》优秀优质教案及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十章《散文阅读》中的《海燕》。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旨思想提炼及修辞手法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散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 学习生字词,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领悟文章的主旨思想,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旨思想的领悟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文章结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巩固词汇掌握。
4.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理解文章脉络。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7. 主旨思想提炼:引导学生从文章中领悟主旨思想,培养情感。
8.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海燕》2. 生字词:海边、勇敢、高傲、飞翔、自由、生命等。
3. 文章结构:引子描述海燕的外貌特点描绘海燕的飞翔场景表达对海燕的赞美和向往。
4. 主旨思想: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追求自由。
5.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描述海燕的短文。
(3)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答案:(1)略。
(2)例:海燕在海边翩翩起舞,它们勇敢地与海浪搏击,高傲地展翅飞翔,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它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3)例: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形象地描绘了海燕的飞翔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喜爱和赞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观评记录】《海燕》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观评记录】《海燕》](https://img.taocdn.com/s3/m/353f522cad02de80d4d840f4.png)
这篇课文篇幅不长,语言极具感染力。
王辰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朗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诗味。
从课堂反馈来看,效率高,效果好,节省了时间。
王老师对这篇课文实行朗读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
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品读中感悟形象、在精读中理解象征意义。
品读感悟环节,学生思维活跃,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文章一些关键语句的理解。
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揣摩、朗读。
王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并及时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个环节的设计收到了预期效果。
当然王老师在这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
1、拓展延伸还不够,应将学生对海燕形象的认识的现实意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说说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鼓励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时也要像海燕一样勇于斗争、乐观、自信。
这样才能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驾于课堂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希望王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为提升自身素质而努力,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九下语文第4课《海燕》品析语言
![九下语文第4课《海燕》品析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ad80e6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2.png)
九下语文第4课《海燕》品析语言
海燕是一首充满着悲壮豪迈的诗歌,它把海燕的勇敢和忠诚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海燕的英勇和忠诚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歌里,海燕以自己的英勇和忠诚,让大海和沙滩上的鸟儿都为之动容,并且感叹其勇敢和忠诚。
诗歌中使用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如“海燕翱翔天际,高声唱出忠贞”,“把勇敢和忠诚,唱得淋漓尽致”,“大海和沙滩上的鸟儿,都为之动容”,“唱出忠贞的歌,感叹其勇敢和忠诚”等等,这些语言把海燕的英勇和忠诚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感受到海燕的英勇和忠诚。
初中语文公开课《海燕》教案与反思.docx
![初中语文公开课《海燕》教案与反思.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50256c95727a5e9846a6141.png)
初中语文公开课《海燕》教案与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认识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2、通过讨论,认识在当下学习海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走近海燕。
1、引入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斗争蓬勃兴起,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以讴歌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
如今,革命的风暴已渐行渐远,我们今天重读《海燕》,一起来感受经典对现代生活的启迪。
2、假如提供3种背景音乐一一快乐的、优伤的、激昂的,选择最适合本课的。
3、在背景音乐中,读课文。
二、细读文本,探究海燕1、感受环境①划出海燕活动的环境。
②通过声音再现这一环境。
齐读。
③写海燕为什么要写环境?2、认识海燕①在这样的环境下,海燕有怎样的表现?用括号标出。
②作者对它有怎样的情感?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③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海燕的情感?④选其中的一节,自由读出这种情感。
展示。
交流。
①写海鸟的目的是什么?②其他海鸟的特点是什么?体味作家用词的精妙。
③通过阅读来表现这种情感,4、由文及人①你是海燕,你会对这乌云、狂风、雷电说什么?② 作为读者,你想对海燕说什么?5、再次深化教师在音乐声中背诵.融入自我,感悟海燕探讨:革命的风暴已渐行渐远,我们今天学习《海燕》应该学习什么?小结:时代需要张扬坚忍不拔的刚性精神,社会期盼洋溢奋力前行的硬派之风。
坚实厚重,以凌厉和富有血性方式,融入社会变革洪流之中,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接受生活的苦难与磨练,顶天立地,豪情四溢。
当阴柔之风甚嚣尘上,当阳刚之气荡然无存。
我们需要这熠熠生辉的硬汉形象,需要这震撼人心的阳刚力量。
一个忘记血性的民族,必是精神弱化的民族;一个失去血性的民族,必是失去竞争力的民族。
愿你就是人生暴风雨中的海燕!有时间,齐读最后三节。
语文课的语文味,这节课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体现:①以读来贯穿整个课堂。
通过声音来触摸这个伟大的灵魂,努力寻求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准确表达文本的感情。
②注意引导学生揣摩字词。
《海燕》教案及反思
![《海燕》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f344e887c24028905fc34c.png)
《海燕》教案及反思《海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
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
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
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谈自己在听读时候的所感所想。
3、学生再进一步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和讨论:这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
以时间为序,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讨论明确:(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幅场景画面以及相关文字)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画面: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
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
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
暴风雨即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姿态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三、品味探究,赏析海燕形象。
1、自主品味,进行个性化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读了此文后,你心目中的海燕形象是什么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2、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初步把握海燕形象的特定内涵。
海燕教学评价设计
![海燕教学评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ef67f555270722182ef7c8.png)
《海燕》教学评价设计课例背景:《海燕》就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文就郑振铎写于1927年5月的一篇文章。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
作家被迫远行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巴黎。
途中见到飞行的海燕,引发了他的绵绵乡思,浓浓的乡愁,写下了此文。
讲解此课需要三课时。
本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浓浓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
这节课的价值在于通过作者对海燕的描写让我们知道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爱国思想,同时学习了描写事物的方法。
(1)评价内容及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在留言板里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作出评价,给出建议。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并利用留言对学生在留言板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情况进行反馈;学生在课件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会利用留言板互相交流学习感受。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参与情况:把学生分为四个组,让同学们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让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注意交换角色,注意吸取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的正确方法,找出同学解答中的错误。
●学习方法:让同学们分饰角色,进行描写,先描写自然环境,再写动物,写海燕,看能不能比文章中的作者写的还好。
●知识应用:在读完作者描写的海燕后我们让同学们自己写一段关于海燕的描写,同时注意抒发自己的感情。
●学习方法:交换角色朗读法,讨论法,交流法●结果比较;一个小组选一位写的最好的同学,把四个同学进行竞赛,选出本节课写的最好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
(2)学生自评表:知识评价:品味语言,并尝试通过朗读来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会朗读并背诵隽妙隽逸蹇劣轻飔憩息这几个字词2.过程与方法评价学会本文运用的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领会作者的爱国和思乡之情。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405c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9.png)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海燕》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海燕》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海燕》教案一认识海燕的象征意义。
二了解象征写法和作用。
三培养朗诵能力。
教学设想:《海燕》是一首散文诗。
作者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
教读本文,要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这也是审美教育。
因此,以朗读引起学生理解课文的愿望,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流畅的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按照朗读、理解、朗诵这样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
其中包括教师的示范朗读(最好是朗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直至学生能够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能够朗读好这首散文诗,也就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了。
课文内容的分析,建立在熟读课文基础之上,重点在于对海燕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对大海变幻的层次分析,有助于对海燕形象的理解,所以,适当的层次分析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为理解海燕的形象服务。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介绍背景知识。
这是学生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前提。
二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四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和内容:一介绍背景知识。
△板书:海燕高尔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诗《海燕》。
作者高尔基(1868—1936),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10岁就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他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尝尽了人间苦难。
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写于1901年。
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课堂实录点评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课堂实录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981d91a2680203d8cf2f2420.png)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海燕》课堂实录点评师:各位,大家好!我来自洛阳,第一次讲公开课,而且以前从来没有讲过公开课,在学校也从来没在其他班级讲过课。
这是第一次,有点紧张。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来学习,实际上我们已经学习过这篇课文(坐的是高中学生)——《海燕》。
(主持人送来话筒)以前从来也没拿着话筒上过课,有点不太习惯。
【简短的问候,挤掉不必要的煽情性的问候,因为面对的是高中生,这样做是比较恰当的,省出时间,好让学生能更快更深入的进入文本。
】以前给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每一节我总要说这句话:这一节,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看我们大家一起能思考多远,能走多远。
【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之间长期形成的一些默契,在这里没有了。
和面对的一群崭新的学生郑重申明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在这一堂课上的一个期许。
】这一节讲《海燕》,课文已经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虽然非常熟悉,但我们每个人读一段,再把这篇熟悉的课文再熟悉一遍。
这样读吧,从第一个同学一直往这边读,然后S型一直往后读,每个人一段。
先把这个段标一下序,这样便于我们交流,交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哪一段。
好的,咱们开始,共同再熟悉一下这篇熟悉的课文。
生轮流读全文。
【我个人是比较排斥朗读的,特别是这类翻译过来的文章——当然,如果是小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还是必要的。
但考虑到教师安排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熟悉一下文本,还是赞同一下。
】师:非常好。
大部分同学读的时候,字读得还比较准。
个别同学有几个字读错了,特别像刚才那个“他因为欢乐而号叫”,对吧?基本上,这个句子读得还清晰。
接下来(刚才),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熟悉,然后我们共同看几个问题。
(出示幻灯1)师:这是这课的作者高尔基。
这是课下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的一些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
(出示幻灯片2)师:这个背景资料是咱们教参书上本身带的资料,而且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课文后边。
《海燕》评课稿
![《海燕》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4d44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5.png)
《海燕》评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如何把评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燕》评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燕》评课稿1教学开放周期间,我们组的X老师上了一堂课题研究的研讨课,八年级的《海燕》。
我认为X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阅读教学课,扎实、真实,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1、合理巧妙地处理了教材,突出了教学重点.她先为学生指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几幅画面,结构清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
2、注重品味和发展语言,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词句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一定像一个寻宝行家一样一眼就能看到文本中的宝藏,并挖掘出来。
老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语言赏析,把“品味和发展语言”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与落脚点,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
3、科学设计与使用了ppt课件,简洁高效地辅助了教学在本课的设计中,X老师本课导入采用形象的画面,具有具体、鲜明的形象,能给学生真切、直观、具体形象的感觉。
运用多媒体操作,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适时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和朗诵的音乐、视频,当学生还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时,趁机让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体验语言文字的美。
总之,X老师的课越来越成熟了,相信她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加闪光的亮点。
《海燕》评课稿2高尔基的《海燕》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
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自它问世以来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
《海燕》评课稿
![《海燕》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4530c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海燕》评课稿《海燕》是一篇讲述海鸟生活的优秀散文,描写了海燕自由飞翔、捕食和繁殖的场景,展现了海燕奋斗、勇敢和坚韧的品质。
下面我将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课。
首先,作者通过精心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海燕飞翔的自由和优雅。
文章中用“她的翅膀全长四十公分,犹如两把浑然天成的鞭子”来形容海燕的翅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海燕在蓝天中飞翔的场景。
此外,作者还用“海风吹过海燕的细臂,它的羽翼颤抖了一下,然后灵光一闪,一直向西南方飞去”来形容海燕的飞行姿态,形容了海燕在飞行时的快速和灵活。
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海燕在海上翱翔的景象,感受到了自由的力量。
其次,作者描述了海燕在海中捕食的场景。
文章中写道:“她在低空飞行时,目光总是盯着海面,只要发现游鱼,它就像一把闪电一样俯冲下来,然后把鲜活的猎物紧紧地攥在爪中。
”这段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海燕在捕食时的机智和敏捷。
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海燕的聪明才智,还向读者传递了奋斗与努力的价值观。
最后,作者描述了海燕的繁殖过程,展现了海燕坚韧和勇敢的品质。
文章中写到:“每当冲浪和漩涡把它掉入更加危险的深海时,它总是战胜阻力和危险,再次惊险地冲到海面上。
”这段描写让读者看到了海燕在繁殖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和危险,也看到了它们坚持不懈、勇敢战胜困难的品质。
这种描写向读者传达了奋斗不止、顽强拼搏的精神。
总的来说,《海燕》这篇优秀的散文通过描写海燕的飞翔、捕食和繁殖过程,生动地展现了海燕坚韧、勇敢和自由的形象。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无限魅力,并传递了奋斗、勇敢和坚韧的价值观。
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明了,意境独特,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然界中的奇妙之处,同时也应该向海燕这样的生物学习奋斗和坚韧的精神。
因此,《海燕》这篇文章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学习。
《海燕》教案及反思2篇
![《海燕》教案及反思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0e8aaeaef8941ea76e055a.png)
《海燕》教案及反思2篇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f Petrel《海燕》教案及反思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海燕》教案2、篇章2:《海燕》反思教学设计《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
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下面是小泰为你带来《海燕》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篇章1:《海燕》教案教学目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2、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
3.教师准备录音带,录音机,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美文。
介绍《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所写的一首散文诗。
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自问世以来,它便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和激越的诗情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它的读者,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年龄、性别、种族。
它属于过去、属于未来、属于全世界。
它是美的典范之作。
二、整体感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评课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a267f40b4e767f5bcfced7.png)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海燕》评课稿1. 《海燕》一文,让人不能不为作者的激情和才华叹为观止,而毕老师执教的《海燕》一课,也不能不让人对执教者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高妙的课堂艺术击节赞叹!整堂课激情澎湃、大气磅礴,结构精巧而又浑然天成。
课堂以激情的诵读贯之,以品读感悟海燕形象为主旨。
老师先用自己出神入化的诵读把学生带入乌云密布、波浪翻滚的大海,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感悟海燕的形象。
听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心灵已经受到了深深震撼,老师不失时机抛出一个问题,“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从极富感情和个性的回答便可看出学生已初步入境,整体感知课文环节就这样巧妙达成。
老师又启发学生读,释放激情、个性,大声地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海燕,这样的启发是很可贵的。
学生的角色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感情在文本中得到了释放。
有几位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读得激情飞越、铿锵有力,把勇敢的海燕的形象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我们不难看出,毕老师就是一个高明的导演,不厌其烦地启发,让学生一点点入境,逐渐走向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
老师接着又问;“为什么要写其他水鸟?”学生很自然的体味到是对比,为了突出海燕形象。
毕老师又引导大家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气,投入感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描写海鸥、海鸭的部分。
那畏首畏尾、怯懦的海鸟形象在师生到位的诵读中,传神的表现出来。
毕老师曾说,语文课要上出滋味,其中之一便是咬文嚼字的滋味。
在语词反复的咀嚼品味中加强语言的习得,培养语感,这是极为重要的。
毕老师的语文课在激荡情感的同时,始终不忘语感的培养,很值得我们学习。
毕老师用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海燕放到一个狂风呼啸、波浪滔天的环境,而不放到柳暗花明、和风细雨的环境?”不露声色的将海燕形象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引向写作手法的赏析。
又联系郑振铎的《燕子》,使学生自然的领悟到烘托的妙处。
是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雷电,更显海燕雄姿。
海燕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象征手法,老师演唱了三首歌曲《小白杨》、《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好大一棵树》,老师的歌喉并不美,但却感动了学生,并让学生自然的领悟了象征的好处。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90df3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5.png)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海燕》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1.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3.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海燕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课文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海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海燕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海燕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燕》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翱翔、盘旋、勇敢、自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结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仿写一段描述海燕的短文。
2. 答案:(1)课文主题:表现了海燕的勇敢、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海燕的喜爱之情。
(2)课文结构:总分总。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讲解难点句子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如《猫》《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
海燕评课稿
![海燕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682e6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6.png)
海燕评课稿高尔基的《海燕》深受列宁、斯大林的欣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
这篇海燕评课稿,是以授课老师的教学目标为动身点和归宿,并分析了老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一起来看一下。
海燕评课稿由我整理,仅供参考:《海燕》评课稿《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品,而其中海燕这一形象蕴含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思想内涵。
支玉恒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时,通过朗读,通过学习了新字新词,较好地解决了难点理解海燕的独立、傲岸、坚韧的精神品质,是一堂较为胜利的课。
我认为支老师这节课很多胜利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一、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的培育《海燕》是一片耐人寻味的好文章,含蓄深邃,宜于朗读,适于观赏。
老师在读中为同学创设情境,同学也在读中感悟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获得新知。
读成了该老师教授课文的主心骨贯穿全课。
学校语文教学要培育和提高听、说、读、写的力量,而这些力量又以读为根本。
语文课上少不了读,这是无庸置疑的,而该老师奇妙地采纳了默读、齐读,单个同学读,读一句话,读一段话等等,通过同学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理解,读中受到思想熏陶和哲理的启迪。
加强同学对课文的印象,使同学能够更简单体会并理解文中高尔基给予海燕的意义,以便于教学。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字词的落实《新课标》对5~6年段阅读中明确规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可见,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行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同学顺当绽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
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
该老师有意识的捕获那些标志性、代表性的词句,在联系上下文中反复体会感悟,由字词到句段,进而把握全文。
老师奇妙地将文章分割溶解成为若干小块,逐个击破文章中的重难点。
三、重视语文教学时的表演性教态讲授《海燕》这一课时,该老师多次用有力的手势及表情去感染同学,以帮助教学,促进教学事半功倍。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cef076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2.png)
《海燕》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海燕》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赏析,主题思想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三十二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词、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海燕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的生命力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生词学习,课文阅读理解,语言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挂图,海燕图片。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海燕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海燕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让学生朗读并造句。
4. 阅读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海燕的形象特点,讨论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的生命力量。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讲解。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语言赏析: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提高审美情趣。
8.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海燕》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海燕形象特点;对比手法;主题思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像……一样”造句。
(2)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保护动物的认识。
2. 答案:(1)示例:他像海燕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2)示例:作者通过对比海燕和人类对待生命的态度,突显出海燕的勇敢与坚韧。
(3)开放性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海燕》评课稿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海燕》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7b2f1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c.png)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海燕》评课稿一. 课堂情境《1海燕》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散文。
本文通过生动描绘海燕的飞行景象,展现了海燕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勇敢无畏的精神,同时寓意着人生追求自由和梦想的深刻理念。
这篇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思想品质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评课过程中,我将以鲁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开展《1海燕》这一教学内容。
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认读《1海燕》的文字,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解读《1海燕》中的主要意义和情感内涵;•学习写作技巧,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对自由和梦想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采用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奇妙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由和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揭示散文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主要意义和情感内涵;•培养学生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学生对自由和梦想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四. 教学准备•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制作;•讲义、笔、纸。
五. 教学过程及方法1. 引导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过的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引入本课教学主题。
2. 正文教学(30分钟)第一段:生动描写海燕的飞行景象•呈现散文文本,朗读散文第一段,帮助学生把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和内容;•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文中海燕的飞行景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
第二段:描写海燕飞翔的技巧•通过课件展示海燕飞行的图片,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理解海燕的飞行技巧,并与人类的飞行方式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海燕》评课
《海燕》一文,让人不能不为作者的激情和才华叹为观止,而毕老师执教的《海燕》一课,也不能不让人对执教者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高妙的课堂艺术击节赞叹!
整堂课激情澎湃、大气磅礴,结构精巧而又浑然天成。
课堂以激情的诵读贯之,以品读感悟海燕形象为主旨。
老师先用自己出神入化的诵读把学生带入乌云密布、波浪翻滚的大海,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感悟海燕的形象。
听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心灵已经受到了深深震撼,老师不失时机抛出一个问题,“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从极富感情和个性的回答便可看出学生已初步入境,整体感知课文环节就这样巧妙达成。
老师又启发学生读,释放激情、个性,大声地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海燕,这样的启发是很可贵的。
学生的角色由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感情在文本中得到了释放。
有几位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读得激情飞越、铿锵有力,把勇敢的海燕的形象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我们不难看出,毕老师就是一个高明的导演,不厌其烦地启发,让学生一点点入境,逐渐走向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
老师接着又问;“为什么要写其他水鸟?”学生很自然的体味到是对比,为了突出海燕形象。
毕老师又引导大家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语揣摩语气,投入感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描写海鸥、海鸭的部分。
那畏首畏尾、怯懦的海鸟形象在师生到位的诵读中,传神的表现出来。
毕老师曾说,语文课要上出滋味,其中之一便
是咬文嚼字的滋味。
在语词反复的咀嚼品味中加强语言的习得,培养语感,这是极为重要的。
毕老师的语文课在激荡情感的同时,始终不忘语感的培养,很值得我们学习。
毕老师用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海燕放到一个狂风呼啸、波浪滔天的环境,而不放到柳暗花明、和风细雨的环境?”不露声色的将海燕形象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引向写作手法的赏析。
又联系郑振铎的《燕子》,使学生自然的领悟到烘托的妙处。
是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雷电,更显海燕雄姿。
海燕的形象逐渐立体起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象征手法,老师演唱了三首歌曲《小白杨》、《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好大一棵树》,老师的歌喉并不美,但却感动了学生,并让学生自然的领悟了象征的好处。
小白杨象征边防战士,鸽子象征和平,大树象征老师,老师用这样巧妙的方法轻松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
一次次的引读,一次次的强化,海燕的形象如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又如翻卷的云雾,一层压过一层,又如登山,一步步登向高处。
课堂,就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有欣喜的发现,有挑战的快乐,享受此刻而且期待下一刻的精彩,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喜欢、不受益、不好好表现呢?所以在“诉说心声,学习海燕”环节,老师启发学生,面对人生的暴风雨,你是做一只无畏无惧的海燕,还是畏首畏尾的海鸥?用海燕的口吻写给海鸥。
假
如我是海燕,我想对海鸥说……学生的回答的确很精彩。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乌云、雷声只不过是纸老虎,勇敢地冲破这一切吧,乌云背后就是阳光!”“海鸥啊,大海给了你翅膀,为的是让你搏击风浪,张开翅膀,勇敢地飞翔吧,相信胜利会属于你!”……只有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有发自肺腑的感动。
学生的思绪打开了,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只勇敢的的海燕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自由的高傲的飞翔!
整堂课师生感情都处于亢奋之中,情来自何处?靠诵读、品味、感悟来完成,而不是理性的解析。
这才是本真的语文、有情味的语文。
当文字通过想象,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旋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时,学生才能置身其中,感作者之所感,想作者之所想。
于是文中形象和情感在老师的召唤和引领下,呼之而出,一泻千里。
老师还送给学生自己写的一首诗《笑傲风雨》: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乌云上有晴空。
阳光总在风雨后,
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因为——
那高傲的海燕就飞翔在我心中!
最后,老师、学生、还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一起激情朗诵《海燕》,全场气氛达到高潮!
这是何等幸福、美好的时光。
感情和形象、语文教学和师生精神,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协同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直抵灵魂深处的语文课!
毕老师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四味:书声琅琅的韵味,咬文嚼字的滋味,扣人心弦的情味,余音绕梁的回味。
”毕老师的这堂课完全践行了这一理念,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何以如此?还是借用毕老师的一句话“我是用我的心在上课,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这发自肺腑的话语,让我们领略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相比之下,真的很惭愧啊!
有浓浓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用自己的心上课,用自己的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和学生一起体验、探索、挑战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真的,不觉得是在上课、听课,而是在倾听海浪的翻滚,波涛的诉说,看海燕在勇敢、高傲、自由的飞翔,更恰切地说,老师就是那勇敢的海燕在苍茫的、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所以学生以及所有在场的老师,也都化作了一只只海燕,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展翅欲飞!
课的痕迹越淡,境界越高。
大象无形,大教无痕。
所有的理念、范式,因为嵌入了老师的灵魂而使课堂成为自由挥洒的道场,
成为感情激荡、诗意徜徉的精神家园!
感谢您,毕老师,感谢您擦亮了我们的眼睛,启迪了我们的心智,让我们看到了语文的真面目,感谢您带给我们这么幸福、神圣的时光!
也许您只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而投影在我们的波心,但我们会永远记得您的声音,您的姿态,您的光亮,您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