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罗国正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创新与世界价值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创新与世界价值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和合作的紧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面对共同挑战时,人类所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国家力量,而是各国的合作和协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发展中大国之一,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至关重要。
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中,人民是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大规模减贫、保障人民福利、提升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举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同时,中国在全球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共同挑战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等倡议,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具体地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有以下几点创新:首先,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下,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出人类命运是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确立了中国为共同的理念基础。
其次,中国倡导全球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些倡议旨在推动不同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共同繁荣。
再次,中国提供了全球治理的新思路和新职责。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等新倡议,推动全球治理的变革和改革,使各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中国倡导开放合作的理念。
中国支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推动建立平等、公正、开放、透明的国际贸易体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
总之,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的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贡献更加积极的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
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文化根脉和精神源泉(二)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观(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政策主张(四)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务实举措二、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取得新进展(一)规模稳步扩大(二)方式更加多元(三)改革管理实现新突破三、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深化政策沟通(二)加快设施联通(三)推动贸易畅通(四)促进资金融通(五)增进民心相通四、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一)助力消除贫困(二)提升粮食安全(三)推动卫生发展(四)保障优质教育(五)促进性别平等(六)改善基础设施(七)推进可持续创新经济增长(八)支持生态环保五、携手应对全球人道主义挑战(一)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二)响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三)提供粮食援助应对饥荒(四)参与灾后恢复与重建(五)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六)参与缓解移民和难民危机六、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一)提高治理能力(二)推动技术进步七、加强国际交流与三方合作(一)开展国际交流和三方合作的总体立场(二)深化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八、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展望(一)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三)提升国际发展合作能力和水平结束语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始终关注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谋求发展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国家百废待兴、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中国即开始向有关国家提供援助,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奠定了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援助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治理变得愈发紧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与全球治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全球治理是指各国通过合作协商来解决全球问题的一种机制和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全球问题日益增多,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这些问题超越了国家的边界,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解决。
全球治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
在开放互联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利益交融。
很多问题无法由一个国家单独解决,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2. 全球治理维护了全球和平与安全。
通过国际合作,各国能够协调立法、监管和行动,共同应对安全挑战,确保全球稳定。
3. 全球治理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贫困等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共同制定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全球经济繁荣。
二、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经济体之一。
在全球治理中,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坚持多边主义。
中国坚守并倡导多边主义原则,主张国际事务应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
中国积极参与并促进各类多边机制,如联合国、东盟、金砖国家合作等。
2.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3. 推动全球治理改革。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呼吁增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理念,强调人类共同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打破国际体系中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更多包容和多元的元素。
从“真正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与拓新
从“真正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与拓新“真正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个概念上存在着契合与拓新的关系。
在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它们所指代的含义和内涵。
“真正共同体”是指一个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都具有紧密联系和高度一体化的群体。
在真正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秉持着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共同承担责任,共享福祉。
真正共同体的内在特质在于它所具有的团结、协作和互利互惠的精神。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相对于“真正共同体”而言,更加超越国界和局限性的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所有的国家和民族都处于同一个共同的命运中。
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和问题中,各国和民族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精神在于强调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
契合与拓新在“真正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真正共同体”概念的契合和延伸。
真正共同体以国家和民族为单位,它将不同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将视野扩大到全人类范围,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强调了全球化的共同利益和责任,体现了对全球问题的共同关切和解决。
“真正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概念在理念上存在着契合与拓新的关系。
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真正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目标。
只有通过建立更加广泛和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应对全球问题,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理想、理念、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逻辑
理想、理念、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逻辑作者:高金萍来源:《当代世界》2021年第06期【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价值逻辑【DOI】10.19422/ki.ddsj.2021.06.004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也是有别于以雅尔塔体系为核心治理体系的一种全新的全球治理价值观。
这一全球治理方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公众接受、认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它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光彩,照耀着人类前行的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东西方轴心时代孔子和柏拉图关于“理想社会”构想的现代化,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的共同体”的具象化。
从2011年中国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到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近10年来中国先后提出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人类发展共同体、人类人文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从整体到局部的理论架构,从而实现了“社会理想—治理理念—科学理论”的三段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为全球治理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引和顶层设计。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共同体的存续为内在前提的,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多样化社会制度中和平并存;在各国之间仍然存在利益竞争和观念冲突的现代国际体系中每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1]这是基于增进世界人民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安排。
东西方轴心时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和柏拉图曾分别提出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想或愿景。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社会至善境界,这一思想后来在《礼记·礼运》的“大同社会”中得到进一步论证:其一,“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天下利益为天下人之利益;其二,“大同社会”是拥有社会保障的社会,男女老幼鳏寡孤独皆有“所用”“所终”“所长”“所养”,既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又拥有社会保障权利;其三,大同社会是“讲信修睦”的社会,诚信道德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个维度
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2019年第5期(总第185期)No. 5. 2019General.No.18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思想的 三个 维度侯明(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将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这种环境下,合作共赢理念逐渐替代了霸权 主义政治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继续坚持这一理念,呼吁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共同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共赢。
在理论维度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中国对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的构想,为当今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 实践维度上,中国通过与“五个全面”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治理全球难题的方案;在时代维度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中国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维度;和平外交中图分类号:B27;D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 (2019)05-0038-04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 展,强国霸权主义和弱肉强食的政治法则已经为越 来越多的国家所厌弃,合作共赢理念成为各国之间 紧密联系的外交桥梁,和平共存逐渐成为各国不懈 追求的政治标准和生命法则,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然 为当今全球各大国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和谋求生存与 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命运共同 体是“命运”与“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意味着共同体 的组建与维护基于共同的命运。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强调各国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 时,也要顾及其他国家的发展。
该思想是当今各国交往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 创新,是对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的中国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解决世界难题做出了理 论贡献,顺应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治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治理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环境治理。
一、共同认知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日益加剧。
面对这一问题,全球各国必须共同认知其严峻性,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治理的关键。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共同体验、共同责任、共同行动,强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
只有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才能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挑战。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
各国应共同制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并确保其得到切实执行。
同时,各国还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转让、政策对接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
四、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健全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这包括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加强国际法律机制建设、建立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评估制度等。
只有通过建立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治理工作。
五、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可持续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的根本之策。
各国应加大投资,推动绿色发展、低碳经济、资源节约与环保产业等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六、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
教育和宣传是形成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的意义的意义和成果1000字 -回复
如何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的意义的意义和成果1000字 -回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首次提出,随后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和接受。
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对于推动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一种全球治理的新理念。
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家之间往往形成一种零和博弈的态势,难以实现合作共赢。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了人类命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强调了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应对机制的建立。
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国际社会建立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促使各国更加意识到共同关切,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作的世界秩序。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了全球共同发展的迫切性。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贫富分化逐渐加剧,这不仅是国家内部问题,也是全球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不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的发展理念,强调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这为各国共同努力、合作发展提供了动力,促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推动全球发展进程变得更加平衡、可持续。
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合作共赢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矛盾,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意识。
这为国际社会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入发展。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权力分配不够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不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构建更加民主、平等、公正的全球治理体系,强调各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共同责任,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稳定的全球治理体系。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推动,对于推动全球治理、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全面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
理论建设
三、经济交往之利益共同体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的今天,特别是随着信息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交往日益紧密,确立共 享、开放、包容、绿色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全球经济 新发展的本质要求。共享是利益共同体的根本宗旨,也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向。共享发展就是尊重每个 国家共享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发展机会、发展成果的权 利,逐步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人类共享的终极发展目标。 开放是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全 球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了世界经济共享发展态势的形 成,因此,在坚持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他国,主动 释放经济活力和红利,将自身发展融入全球化大潮中, 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参与到 当今世界开放发展的大潮中。包容意味着一国的发展 绝不能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的基础上,亦不能将他国发 展视为自身发展的威胁。要在不同国家和民族间寻求 利益汇合点,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持公正合理有序的国 际规则和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发达国家 与贫困落后国家的合作,改变落后国家边缘化的状况, 增强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绿 色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生产方式 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之路,打 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当前国际形势和人类 社会相互依存空前加深的历史潮流,是向世界提交的一 份中国方案,不仅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 还体现出中国努力参与全球治理、解决国际难题的责任 与担当。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全 新理念,要赢得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时间的积淀。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国际社会应携手共建,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识形态、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以文明的交流互鉴扩 大共识、缩小分歧,逐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人类 命运共同体作为全新发展理念,强调以尊重的态度 看待文明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用尊重包容化解矛 盾冲突,用兼收并蓄实现“和实生物”,以广阔胸怀和 开放心态承认文明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多样 性,创新文明交流方式,搭建文明交流平台,使各种 文明在平等和谐共处的环境中自由发展,续写人类 文明的宏伟画卷。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溯源与理论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溯源与理论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核心理念之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将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一种深刻反思,在实现国家繁荣的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促进全球共同进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溯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即天下为公、天下为大同的理念。
这一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天下万民,实现天下大同。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尊崇和平、和谐、共同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后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贡献也体现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中。
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暴露出了西方现实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拓展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
这一理念意味着超越传统国家利益的追求,关注人类共同利益和全球治理问题,为国际关系理论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成为了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之一,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机制的理念和建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溯源和理论贡献,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也是中国对当代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问题的深刻思考。
这一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路径。
人类命运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和相互依赖的现实。
这个概念是对全球化、跨国界问题和全球挑战的回应,体现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全球合作的价值观。
本文将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内涵、实现的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人类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都是全球性的。
这些问题都无法由单一国家或地区解决,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在于,它指导我们在面对共同挑战时,必须放弃狭隘的利益观念,而是将人类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包括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多元共存和普惠可持续。
互利共赢强调各国应通过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以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合作发展意味着各国要加强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多元共存强调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应在和平共处、互鉴互学的基础上共同存在。
普惠可持续要求我们寻求共同发展的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照顾好弱势群体和生态环境。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通过加强全球治理、促进共同繁荣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三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治理,各国应当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合作和对话解决分歧,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
其次,促进共同繁荣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经济合作,落实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此外,应加强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的共同发展。
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引。
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联系,并将人类共同利益置于首位时,我们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结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向未来的重要理念,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全球问题、全球合作和全球责任。
政治生态、生态政治与生命共同体——国家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哲学与当今世界】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9年5月(第5期,总第265期)May,2019(No.5,General No.265)收稿日期:2019-01-16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JDKDB003);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系研究”(项目编号:L18JB00020)阶段成果作者简介:李效东,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法学博士。
政治生态、生态政治与生命共同体———国家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李效东(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方案,把改善人类共同命运作为治理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从根本上区别于以扩大个人自由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的西方治理模式。
它着眼于构建类似生态体系的治理体系,推进类似实现生态平衡的治理实践,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理想。
关键词:政治;生态;命运共同体;传统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9)05-0020-07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
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又强调,“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
学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4年第1期(总第290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A084)作者简介:李尚宸(1996—),女,河南信阳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
① 倪娜.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3.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建构向度”: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方案的新诠释李尚宸(华东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620)摘要:中国倡导和践行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现实关切,又把握住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性诉求,是人类共同利益凝聚的价值共识,也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
其内蕴着历史、实践、价值以及文明向度的建构性内容。
在建构的历史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与建构主要体现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的总体解放效度,即寻求的是个人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主体形态的统一解放;在建构的实践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蕴含着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理性”,不断构筑着多元现代性语境下的人类美好交往实践;在建构的价值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了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个性解放与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道德价值理想,生动彰显了符合全球正向价值的“善治”之举;在建构的文明向度上,全人类共同价值遵循视域融合原则,尊重文明多样性,包容不同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视差,积极打造文明平等互鉴基础上的文明新形态。
关键词:全人类共同价值;“建构向度”;中国现代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4)1-0026-08 全人类共同价值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伊始就熔铸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程之中,它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价值方案能够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发展为实践,为破除西方霸权主义治理格局、重构全球治理新体系提供中国智慧。
2023国考申论范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23国考申论范文: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所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合作共生的干系,实现各种生物和自然系统的和谐共融。
构建这种共同体意味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对待方式,将生态保卫与经济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和共同茂盛。
起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树立全球生态意识。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缩减等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协调。
国际社会应稳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同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球生态治理共识。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卫等全球性生态问题,推动制定和落实国际环境保卫协议,并为进步中国家提供支持和援助,实现生态环境的全球治理。
其次,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加强环境保卫与资源管理。
当前,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恐吓到了人类的生存和进步。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全面推动绿色进步,加强环境保卫力度,大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加强资源管理,节约资源,推动循环经济的进步,缩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卫环境,才能确保人与自然的共同生存。
再次,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加强生态系统保卫与恢复。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们要加强对各类生态系统的保卫,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保障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要乐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卫行动,推动建立自然保卫地网络,保卫珍稀濒危物种,恢复和保卫生态系统的健康。
最后,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加强环境教育与科技创新。
只有让更多的人熟识到环境保卫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广泛的环境保卫合力。
我们要加强环境教育,培育大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卫技能,从小培育起全民的环保意识。
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的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总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和历史使命。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下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教案新人教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学问,说说我们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分)
(1) 运用所学学问,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②人类面临很多共同挑战,须要解决很多全球性问题。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实行共同行动,担当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定选择。(答出1点给2分, 共6分)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我国贯彻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我国在国际社会大力提倡“包涵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部国家和地区、惠及全部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涵性增长”理念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表现在( )
材料二:习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 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盼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将恒久向世界放开怀抱,也将尽已所能向面临逆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挚友圈’越来越大。我诚心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请你对材料一中的时事进行点评?
A.有利于我们照搬照抄一切传统文化
B.表明壮乡“那”文化是最优秀的中华文化
C.须要我们珍惜和爱护壮族优秀的“那”文化
D.表明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排斥外来文化
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行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一潮流包括( )
关于生命共同体的演讲稿
关于生命共同体的演讲稿生命共同体,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我们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也是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
我们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生命共同体的脆弱性。
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生态系统。
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个生命共同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比如,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程度,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这些问题都提醒着我们,生命共同体是如此的脆弱,我们需要更加珍惜和保护它。
其次,我们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生命共同体的行动中来。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生命共同体的美好。
生命共同体中的每一个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美丽之处。
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保护好每一片绿叶、每一滴清水、每一寸净土。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才能更加坚定地走上保护环境的道路,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总之,生命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它。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生命共同体的脆弱性、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后代,让生命共同体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合作演讲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合作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共同价值观之一。
作为地球上的所有人类的共同家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
因此,国际合作成为了我们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人类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恐怖主义等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了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应对。
只有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我们才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克服这些挑战。
其次,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共享,共同打击贫困和疾病。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各国的优势和资源,形成合力,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共同发展。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是我们实现持久和平的基础。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中,国际合作是维护和平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够化解国际矛盾,推动共同发展,实现持久和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推动各国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在今天,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是我们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够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才能够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作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生命共同体——基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
From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o "community of life"——Challenges based on climate change issues 作者: 李垣;姜雪
作者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6
出版物刊名: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8-1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气候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国际社会唯有携手同行,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化解这一最大生态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共谋全球性的社会公正与生态和谐.在当今世界,由于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充分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几乎完全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制约与支配,因而,大力维护全球性的社会公正是积极推进生态和谐的前提与基础.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实现生命共同体",这是一种超越主权国家,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福祉为核心的价值观.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生命共同体,符合当今世界的绿色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也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世界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种阐释视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种阐释视野
周志强;刘骏
【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
【年(卷),期】2022()4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困境,以自身的和平崛起所表达的新的全球化主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阐释,既是对此前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性总结,更是以前瞻性的视野对未来人类命运的科学论断。
危机的全球态、国家问题的国际化与人类发展模式的互赖性,乃是这一命题提出的社会基础和需要应对的现实困境。
从自由论、有机论和发展论视野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予深入阐释,才能更充分把握其内涵和价值。
【总页数】8页(P8-15)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异化;有机论;发展理论
【作者】周志强;刘骏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相关文献】
1.人类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观照与哲学阐释
2.哲学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农业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视
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新解读4.共同体、正义与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向度的哲学阐释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阐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罗国正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罗国正(2015年11月于广州)引言站在美学、哲学的立场和高度来探讨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问题,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本身一旦有人类介入其中时,就可以既是审美的主体,又是审美的客体,还是审美的重要标准和衡量事物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将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作为研究的对象或作为现实的存在现象来看,这“两体”既是现实的活力实体,又是生命运动出现的多层次、多类型状况的反映,还是两个大概念;站在美学最高层次上看,是人们类本质觉醒后,所提出的理念和目标等等。
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着重以人类的问题为主,同时,还将一些与人类相关、与其它生命相关及一些涉及非生命的情况也作简约提及,以多角度视点来探讨这“两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我认为,对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认知,无论是对人类、对民族、对国家,或对任何的集团、群体,甚至对家庭、对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
这两大概念可以影响目标的制定、理想的建立、宇宙观、价值观、审美标准的形成,策略的生成,生活方式的选择,甚至人生态度的选择和找准学习的方向和内容,以及使人跳出井底蛙般的视野、培养出大情怀和大生命的品质,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人们不应忽视这两大概念。
这两大概念,在本文之前的多集《美学心得》里,我都直接或间接提及或论述过,但不是专题来论述,肯定缺少了系统性。
最近,据相关报道,有的天体飞进地球,有的则离地球很近掠过;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有水的迹象,天文学家发现单在银河系里就存在很多与我们太阳系相似的恒星,其中有的行星的状况与我们地球相近相似,科学家们并据此对其它星系的观察而推断,在茫茫的宇宙中,存在着无限多星体或空间可以存活人类,给人们充满着美学好的希望,加上伟大的政治家,站在政治的立场上着重提及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问题。
如此等等,让我觉得有必要从美学、哲学的角度和高度较系统地表达我对这两大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一件非常有益和有意思的事情。
一、两大概念的定义查找这两个概念的解释,资料不多,这也证明有史以来,人们对这两个概念和相应的现实问题关注和研究是相当薄弱。
从美学、哲学的高度将这两大概念进行准确定义,我至今还未发现。
尽管如此,我在这里还是将找到的一些资料的主要观点列出,这对于理解这两个概念和理解我对这两个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有所帮助的。
1、“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3、“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4、“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5、“一个灵魂从精神上来说容纳不了二人,但需要一种互补,常说生命中的另一半就是你的生命共同体。
”6、“从生理上讲:连体人就属于生命共同体。
从精神上讲:当两个人的心灵进行赤裸的交流时,便应该是生命共同体。
但是,这样的心灵沟通,一般都是有暧昧关系。
……生命共同体不是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也会消亡吧?……如果不是这样,不能叫生命共同体吧。
只能称其为精神共同体。
如果是精神的话,大胆假设一下,某些精神分裂患者也有可能。
比如,两个人都知道彼此的心事,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至于现实中有没有这种人,我就不知道了。
”如此种种的观点,都是只有人存在,没有其他生命和物质存在的观点,也不是从美学、哲学的高度准确定义的观点。
下面将我给这两个概念下的定义列出:生命共同体是指在特定的时空内,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同种类或两个种类以上(包含两个种类)的生命,构成互相依存、互补、互强互弱、共荣共辱,甚至是互为依存作为必须条件的生命系统。
命运共同体是指在特定时空里,自然存在物、各种生物(主要是人类)、人造物器、各种精神和文化、信号等作为现实的存在,这些存在可以是一个种类里的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的存在,或两个种类以上(包含两个种类)中的两个以上(包含两个)的存在,构成一个共同运行的系统,这系统中的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存在的增强或减弱、正常或不正常、甚至消失,都会影响本系统内其他存在的增强或减弱、正常或不正常,导致整个系统的增强或减弱、正常或不正常,甚至导致系统内其组成因素的消失或整个系统的消失。
“生命共同体”侧重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利害关系。
“命运共同体”侧重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其它存在之间相互依存而产生的利害关系的过程。
这“其它存在”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
例如:自然环境、家居状况、剑侠的宝剑、艺术风格、教义等等。
后面还有更多的实例从不同角度阐释这两个定义。
二、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构成就本文的主题意指,按逻辑序列来划分,情况是这样:最高也是第一层次的概念是:共同体。
共同体以下,也是第二层次,分出两大概念: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第三层次的概念:血缘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感情共同体、价值观共同体、结构共同体、时空共同体。
第四层次和第四层次以下的概念就非常之多了,我随便可以列出一大堆来,例如:安全共同体、兴趣共同体、习惯共同体、行业共同体、职业共同体等等。
除以上的划分外,对共同体还有很多种划分,例如:短期共同体、中期共同体、长期共同体、永久共同体;必然共同体、偶然共同体;血缘共同体、物质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信仰共同体、非信仰共同体;战略共同体、战术共同体等等。
影响共同体的因素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可这样分类:可变因素、不变因素;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核心因素、非核心因素;必要因素、非必要因素;首发因素、先发因素、后发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潜在因素等等。
例如通过阅读,可使人的观念变化,将潜在因素变为直接的精神因素,导致加入了特定的价值观共同体,或通过培育市场,形成利益共同体等等。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都有首发因素和基本因素。
比较常见的是:1、由血缘共同体、或通过婚姻结构共同体作发起因素,并作为基本因素,再形成利益共同体、价值观共同体、习惯共同体、生活方式共同体等等。
然后组成生命共同体或命运共同体。
这类共同体主要表现在家庭、家族、民族、国家四个层面上。
2、以利益作为首发因素,组成利益共同体,然后形成价值观共同体、战略共同体和战术共同体等等;逐步发展为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这类共同体主要表现在:婚姻关系,企业各种群体、集团,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等多个层面上。
3、以信仰作为首发因素,作为向心力,形成信仰共同体、价值观共同体、审美观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结构共同体、习惯共同体等等,达至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这类共同体主要表现在:协会组织、宗教团体、政党、国家、联合国五个层面上。
4、以兴趣作为首发因素,形成兴趣共同体、审美观共同体、价值观共同体、习惯共同体等等,有的发展为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这类共同体主要表现在:家庭、行业协会、学校、各行各业单位的内部活动、微信群、临时组织的活动等等。
………。
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分很多个层次:1、个人(如:主人与狗、将军与战马等);2、家庭;3、家族;4、群体或集团、组织;5、种族;6、民族;7、国家;8、联合国;9、全人类;10、整个生物界。
人类的生命和命运的共同体运行,内部存在着多种机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信息、感情沟通机制;总体平衡、良性循环机制;内部有序、合理、良性竞争机制;新陈代谢机制;组织指挥机制;活动、发展机制;……。
只有这些机制有效地运作,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才充分显示其生命力。
否则,会形同虚设,甚至毁灭。
对共同体内各种机制的审美,是评估共同体的量和质及前景的重要依据。
大多数情况下,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都须要以下条件:1、共同体有自己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作为在前方的牵引力;2、共同体的成员和资源,为了当前的任务和长远目标、理想发挥有效的作用,并经常进行活动作为推动力;3、共同体有自己的空间(包括实地空间、虚拟空间、精神空间)作为依托,作为能量的源源不断补充的基地,作为界定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根据地;4、共同体内自觉或自然地合理分工,在层次上分为核心、骨干力量、基本队伍等,并对各项工作进行分工,作为共同的主体;5、形成运行的两翼,一翼是理念、目标、原则、规则、信息、共同体文化等,另一翼是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
一般情况下,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和相关构成之间,共同因素、互补因素越多,共同体的结构就越稳固,存在的时间就越长;相反,则结构越不稳定,存在时间就越短。
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打破这个规律,如受强大外力的作用,共同体承受不起这样的外力,导致共同体结构受到损毁,甚至毁灭;又如,有的共同体已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自行走向消亡等。
经过以上对共同体的分析和将相关因素细分后,我相信人们对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审美标准更清晰了,从定性判断到量化判断会更有把握。
同时也对共同体如何形成和发展及对共同体的战略、战术的制定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三、共同体多种的命运状况关于共同体命运的意识,从古至今都有,例如人们常听到的:“同舟共济”,“同呼吸,共命运”,“打虎不离亲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物链”,“生态圈”等等。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体现出生命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但作为专题的、系统的这方面论述,我至今未见到。
任何共同体,不管其命运如何,无外乎经历以下一个、或两个、或多个的阶段:第一,蕴酿阶段;第二,发生、诞生阶段;第三,发展、扩张阶段;第四,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一个、或多个联合,或整合阶段;第五,一个大的共同体分裂为两个、或多个小共同体阶段;第六,共同体的变异阶段;第七,共同体抗争、或竞争、或斗争、甚至战争阶段;第八,共同体的全盛时期;第九,共同体多病、孱弱问题频发阶段;第十,共同体的衰老阶段;第十一,共同体的消亡。
这十一个“阶段”,也可以表述为十一种“状况”,除第一到第三阶段(或状况),或不少共同体还可加上第四阶段(或状况)外,这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共同体来讲,是必须严格按顺序经历的过程,第四阶段以后的多个阶段(或状况),很多共同体就不一定按我列出的数字顺序进行了,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还要注意的是,我这里所说的阶段(或状况),不等于是说一个时间段里只出现一个阶段(或状况)的事情,而是共同体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上,就发生了多个阶段(或状况)的事情。
下面举一个个例子说明一下,例如:一个国家作为共同体的诞生阶段,她同时是处在战争阶段(或状况),又同时是处在发展、扩张阶段(或状况),也是处在联合、整合阶段(或状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