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广州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一)人民生活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之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人们津津乐道、孜孜追求的“三大件”。
进入80年代,“三大件”变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后来变为空调、组合音响、录像机。
90年代中后期,家用电器发展迅速,品种越来越多,商品功能完善和替代率很快,人们不再提“三大件”了。
目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组合音响、DVD、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寻常之物,家庭影院、各种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也纷纷进入百姓家庭。
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
抓好市委、市政府“66条”惠民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当年财政超收的80%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惠民66条”实施以来,全市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已全部实行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全市12个区、县均建立了文化馆,文化站遍布163个街(镇、管理区),100%达标;拥有1500多支基层业余文艺队伍,516个文化广场,每年开展文艺展演3000场(次)以上。
广州还提出了打造“15分钟社区文化圈”的公共文化建设规划: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能到达一个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街(镇)有综合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
学校体育场所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全市1000多所中小学校向社会开放,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开放率超过95%。
加快平安和谐社区建设。
规范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推进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工作。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旧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
努力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
(二)劳动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一)广东城镇化发展阶段1.起步发展时期(1949一195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这一时期饱受战火创伤的很多城镇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1949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782.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7.46万,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5.7%。
1952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910.4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12.93万,占总人口的17.6%。
随后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也进一步发展。
到1957年,广东省总人口为3301.7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97.13万,占总人口的18.1%。
如果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衡量,这一时期,广东省城镇化的发展是正常的,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
2.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年)1958年“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左”的指导思想作用下,提出“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量农村劳动力被组织进城,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
1958—1960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平均递增11.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22%。
俗语说:欲速则不达,这种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很快显现了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再加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迫使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大批项目停建,大量城市职工被迫还乡。
到了1965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〇年减少了们.6万,人口城镇化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到17.6%。
3.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
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
城镇化的进程也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
到1978年底户籍总人口506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3.23万,城市化率为16.3%。
4.健康发展时期(1978—至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随后党和政府集中精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中山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大变样
中山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大变样总有一些事件令人难以忘怀来源于:中山日报2008年12月22日第5089 期T2版霍英东在工棚里与设计施工人员研究温泉宾馆建设工作。
(市档案馆提供)1996年,中山港客运码头人头涌涌(资料图片)。
萧亮忠摄中山港建成营运前从国外订制回来的逸仙湖、翠亨湖两艘双体客船航拍图(1996年)。
萧亮忠翻拍中山港货运码头(1996年)。
萧亮忠摄过去的30 年,对于有着850 多年历史的中山而言,只是一个小小的时段,然而,对于现代中山人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30 年来,这个昔日贫脊的农业小县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和"改革开放"这一"关键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为庆祝中山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山供电局协办的 "中山改革开放三十年大事评选"活动日前结束,当我们重新梳理过去的时候,这30件影响过我们的 "关键事",我们不得不提起。
(1)1979年,投资建设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中外合作宾馆——温泉宾馆。
●背景:1978 年 12 月 19日,《澳门日报》发表了中山县翠亨村开辟旅游区的报道,霍英东从这篇报道里嗅到了“春天”的气息,立刻前来中山县考察。
随后他成为第一批返回内地兴建宾馆的投资者,首站便选择在孙中山家乡。
(2)1979年,板芙公社在四联、板芙、禄围、寿围、孖涌、金钟、里溪等七个大队,选择19 个生产队为试点,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1979年,闻春雷而动的中山,改革开放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年初,板芙公社在四联、板芙、禄围、寿围、孖涌、金钟、里溪7个大队,选择19个生产队为试点,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个生产队早造粮食获得大丰收。
(3)1980年,县委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表扬中山农村第一个万元户——小榄公社埒西二大队第二生产队农民黄新文。
深圳改革开放30周年的变化
新华网深圳11月25日电题:改革开放成就“深圳速度”新华社记者王传真吴俊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1980年的深圳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仅有3万多人口、两三条小街道;28年后的今天,深圳已成为拥有超千万人口、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现代化大都市。
其发展速度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战略先机。
经济高速增长,“深圳速度”令世人瞩目28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保持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经济实力迅速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1980年-2007年,深圳GDP年平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36.9%,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34.3%。
2007年,深圳实现GDP6801亿元,位列全国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
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外贸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列全国城市第三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领先全国的“深圳效益”。
28年来,深圳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体系,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
今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
2007年,深圳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599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
2007年深圳专利申请量358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198件,占53.6%,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2170件,占全国总量的39.8%,连续4年居第一位。
深圳全市自主品牌已达5万多个,被评为全国“品牌之都”。
良性的产业结构产生了良好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之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之变迁作者:来源:《创富指南》2009年第04期历史如螺旋,进化日趋上。
30年前,谁能料到广东能在20世纪后20年独领风骚,15年前,谁又能猜到今日上海之繁荣奢靡,同样的,谁又能猜到15年后哪座城市将成为中国的明星之城?中国改革开放史,哪里政策松动,哪里先见春光。
以30年为界,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城市变迁的脉络。
城市中心的短暂游离,而最终又归之为传统的北京上海,是时代的巧合,又是历史的必然。
1975年:北京是大脑上海是双手明星城市:北京这一年“文革”虽已接近尾声,政治依然是中国城市生态的主题。
毫无疑问,北京是众望所归的政治中枢与指挥中心,是伟大领袖工作与居住的地方,是亿万青少年全国大串联的目的地,是边陲乡民心中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因为赋予了超级沉重的政治含义,北京是这时中国唯一的明星城市,光环最多,也最炫目。
尽管城市缺乏魅力,但那时几乎所有中国城市都毫无魅力可言。
“文革”中,如果说北京为脑,那上海就是“文革”行动的双手。
全国武斗的第一枪是上海首先打响的,“四人帮”中的张春桥、姚文元与王洪文都直接发迹于上海,江青也与上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当她在北京遭受挫折,总要移师上海以图反扑。
以至于当时有“全国保上海,上海保北京”之说。
1985年:北京为头颅深圳为双足明星城市:深圳在整个1980年代,深圳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城市。
而这座曾被誉为中国最有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其实充当的是中国开放政策的小白鼠。
即使到了1985年,邓小平在肯定了深圳经验之后,也仍然强调深圳还是一个实验品——成功了自然可以推广到广州、上海,失败了也没关系,毕竟深圳5年前还是渔村。
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因在很短时间内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灵活的政策、较高的城市管理水平使其成为新兴企业的创业首选地。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诞生、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土地拍卖神州第一槌、大亚湾核电站破土兴建、率先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深圳经济特区证券交易所成立等等为天下先的举措,使深圳成为中国人才流动的大本营。
深圳30年大事记
深圳30年大事记●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鼓励客商及其公司投资设厂或与我方合资设厂、兴办企业和其他工业,并在税收、金融、土地和劳动工资等方面予以适当的优惠条件。
这4个特区的总面积为526.26平方公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和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企业、综合体制。
●1981年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正式耸立在蛇口工业大道路口,震动全国。
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率先提出的这句口号,如春雷般滚过中国大地,振聋发聩,大胆诠释市场经济。
●1983年深圳首家股份制企业诞生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1984年1月25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到深圳河畔——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渔民村。
他亲切的关怀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
而渔民村和深圳的巨大变化,也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视察以后,他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1986年探索国企股份制改造新路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特区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试点的暂行规定》,一些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个别企业还发行了股票。
●1987年市委归纳深圳精神“开拓、创新、献身”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如今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着经济。
而我们国家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逐渐富强已经被世界人民所看见,当然有着如此的成就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已有68个年头。
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4年”。
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新中国在经历长期战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期间,先是经历了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然后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又遭受前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前30年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贬低甚至否定前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绩。
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78年,中共^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议,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一个新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改变了很多,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质的飞跃。
从穿着来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衣服花色比较单调,普遍为蓝灰黑,人们穿衣服一般注重耐磨耐脏,款式比较单一,多以中山装出名,还有军装和工装;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衣服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衣服层出不穷,颜色鲜艳亮丽,布料多种多样。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科技体制改革回顾(下)
碍q ,企 业特 别是 民营科技企业 发展 的政 策因素 ,完善高 bj ,
新技术创业服务体 系,培育 富有 创新活 力的科 技型 中小企 业。 六是吸弓跨 国公司来粤设 立研 发机构 , l 鼓励外资研发机 构与我省科研院所 、大学和企业开展 多种形式 的合作研发 活动 , 联合创建实验室、 研发基地等。
资源共享。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 , 以资源共享 为核心 , 打破资源分散、 闭和垄断, 封 构建开放的公共研发机
及 孵化器应实现创新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 的充分利 用 , 力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化 , 大 加强 国际科技合 作 , 为产 成
业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四是加
构 。按照整合、 共享、 完善、 提高的要求 , 有效调控增量资源 , 整合激活存量资源 , 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强农 业科技 示范 工作 , 促进 特 色农 业基 地建 设 。根
据 我省农业发展 的特 色和 趋势 , 在健 康农业 、 生态农业 、 都
市 农业 、 向 农业 等 不 同农 业 类 型 建 立 一 批 示 范 区 、 新 中 外 创
( )构建以大学和科研 院所 为主的知识创 四
心、 特色农业科技园区和健康基地 , 成为农业科技成 果应 用 和示范的窗口, 为现代 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新体系
以大学 、科研院所为主要依托建立一批高水平 的开放 式公共实验 室和应 用基础研究基地 , 重点为具有前瞻性 、 战
( ) 六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建设
改革 开放 3 年 0 广 东科技体 制改革 回顾 ( 下)
口文 / 张仁 寿
【 作者简介】 张仁寿, 广州大学商学院教授 、 男,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区域经济研 究所所长 , 财务
改革开放30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资料来源:揭阳日报吴少雄回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民主、法治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二是开放、竞争、效益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三是自信、包容、多元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四是改革创新、服务、和谐观念得以逐步树立。
五是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义利、择业、消费观得以逐步树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1978年到2008年,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巨大变迁必然带来人们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
回顾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领域,科学、民主、法治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一)从迷信个人到追求真理。
通过思想解放,人们逐步摆脱了个人崇拜,从盲从走向理性,树立了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观念。
(二)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后,经过30年民主政治建设,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独立地思考、判断和决策,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把民主自由作为最重要权利来行使,并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从人治到法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法治建设,人们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成为社会的风尚,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自觉行为。
人们的行为准则从按领导要求办事、按经验习俗和道德约束办事彻底转变为依法办事。
二、经济领域,开放、竞争、效益观念逐步得以树立。
(一)从封闭到开放。
改革开放的影响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就是开放意识日益增强。
(二)从计划到市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并初步建立。
它带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竞争。
从市场竞争、人才竞争、政策环境竞争、再到如今就业的竞争、岗位的竞争,可以说,竞争的观念如影随形。
(三)从低效到高效。
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要获利就须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劳动时间。
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变化
法律意识
• 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广州人们 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地提高。其中,2005年洛溪 大桥收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7月1日, 争议了7年的洛溪大桥收费尘埃落定!从当日零时起, 收费17年的洛溪大桥停止收费。当时广州上千名市民赶 到洛溪桥争睹这一时刻,番禺交警大队及海珠交警大队
• 而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广州的商业开始逐渐 恢复。在80年代初期,广州便引进了外资建立了 花园酒店、白天鹅宾馆、中国大酒店等企业。这又
在全国开了首例。因为政策的优惠,广州努力引进
外资,一系列的企业工厂在珠三角落脚发展,这时
大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在 1985年,一度衰败冷清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等 商业街又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当时全国流
• 诚然,广州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自豪,正由于此,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改革开放前后广州 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正在兴建的海印桥 和还没有开发的二沙岛及滨江东路
如今的海印桥, 每逢夜幕降临总是华灯璀璨
改革开放前后 广州交通状况的变化
•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广州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
的阶段,同时也必然带动了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从前,
• 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确实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
(一)改革开放前后,
广州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改革前,在政治控制和“极左”思想的影响 下,人民的思想非常僵化,无所谓“言论自由”, “公民价值”,“个人利益追求”。但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实现了思想 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科学思考与务实 创新之门从此被打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州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广州的变化由於中國採取改革開放的政策,引進外資外才,進行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開闢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廣州作為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開放城市,得風氣之先,也得國家政策的優惠使廣州城市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走在全國城市之先,使廣州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
廣州由原來我國外貿名城改變為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綜合性大都市,而且城市的面貌,市民的生活素質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現在的廣州不僅是城區擴大了,而且處處顯得勃勃生機,市民在城市的變化中不斷得到實惠,而且廣州人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自信與自豪。
广州变化可以说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最为基础的变化是广州的社会地位,由备荒备战前线到投资引商前沿转变。
改革开放后,正是具有离港台地区近的地理优势,广东在全国率先享受了经济政策的各种优惠条件,成为投资引商的重点和先驱城市,因此广州地区摇身变为改革开改的前沿阵地,各种优厚的条件使广州地区成为经商的乐土,不少偷渡到港台的人在改革开改后甚至带着资金又重新回来。
其次,由于广东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变化,人员流动方的向由北上到南下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接收的信息快而新,收入分配制度的灵活,用人观点的新颖,具有活力的广州地区吸引力也与日俱增,成为吸引和凝聚人才的地方,因此内地不少人才纷纷南下,寻找发展空间。
同时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民工南下打工也成为风潮,甚至有说法称“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再次,廣州的經濟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
廣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綜合實驗區的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堅持鄧小平改革開放理論作指導,充分發揮地緣、人緣和政策優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敢為人先,戰勝各種困難和風浪,贏得了生產力的大解放和大發展,實現了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的大跨越。
一個經濟初步繁榮、社會文明、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廣州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前后广州的变化PPT
• 大家普遍认识到,在收入正常增长的情况下,逐 步提高消费水平,不仅有利于个人,而且有利于 社会,适度消费可以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拉动 经济增长。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居民消费 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 增长格局”的新观念。随着住房制度、医疗保险 制度、教育制度的改革,人们在住房、医疗、教 育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贷款买房、贷款买车、 助学贷款等超前消费的方式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个人收人水平相 匹配的理性消费观念正在形成。
• 广州正是在改革开放政策下,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蓬勃发展的佼佼者。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从而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随着人们的独 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轻视财富、依 赖政府、过度节俭的思想观念不断被抛弃,与时 代发展相吻合的义利观、择业观、消费观得以逐 步树立。从前,人们注重义气而忽视个人利益, 选择职业注重门面而忽视实务,只追求物质而忽 视精神层面。但是,自改革开放后,人们大胆地 解放思想,开始追求个人利益,追求实现个人价 值。
改革开放前后 广州交通状况的变化
法律意识
• 还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广州人们 的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不断地提高。其中,2005年洛溪 大桥收费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年7月1日, 争议了7年的洛溪大桥收费尘埃落定!从当日零时起, 收费17年的洛溪大桥停止收费。当时广州上千名市民赶 到洛溪桥争睹这一时刻,番禺交警大队及海珠交警大队 到场维持秩序,省物价部门等相关人员也赶到现场监察。 当停止收费的这一刻终于来临,整个人群及过桥的车辆 欢声雷动!从2001年起,广州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开始就洛溪大桥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提出质询, 最终演变为一场全体市民的抗争,经过多年的努力,导 致其最终停止收费。这也是全国第一例由市民联合人大 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公众舆论的方式终止收费项目的事 件,这就充分反映了广州人民的权利意识。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一、1978年,广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1978年,广州市芳村区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1981年至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价格改革几经曲折,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反响很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1990年,全省市场调节比重达到86.5%.二、1978年,“三来一补”外贸形式首度出现.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同时,“三来一补”成为广东利用外资的典范,后来该模式被全国其他地方广为采用.三、1979年,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79年1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同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部《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省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2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会议研究落实在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经济重入世界经济大门.四、1979年,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济特区成立.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包括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由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五、1979年,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广州“东湖新村”动工兴建.1979年,东湖新村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这个敢于尝鲜的创举撕开了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一个小口,此后无数的中国人通过购买商品房的方式来得到住房,打破了靠单位分配福利解决住房这条单一的路子.接着,深圳等地以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商品房.六、1979年,广东率先实行财政体制改革.从1979年之后,广东试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办法.省对地(市)县在中央对广东实行财政大包干情况下,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省以下相应建立“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和“调整部分财政收入上交市的上交办法”等形式.与此前高度集中的财政制度相比,包干制使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更好地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七、1979年,穗港直通车恢复通车.1949年10月14日,穗港直通车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而中止.197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粤港两地签署协议,并于同年4月在广州火车站举行首列穗港直通车的开行仪式.直通车在中断了30年后恢复通车,南面总站迁至红磡站.穗港直通车的恢复,大大方便了香港商人入粤投资和经营,以及两地人员的交往、交流.八、1980年,广东国营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80年7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确定100户国营工交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年末,扩权试点增加到179户,部分商业企业也加入试点行列.这是广东省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一个新的重大变革.九、1980年,广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1980年9月30日,省政府印发《关于疏通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市场的十项措施》,推进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的扭曲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十、1981年,经济特区立法先行.1981年11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授权广东、福建两省人大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12月2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四项单列法规,即《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等.十一、80年代初,广东第一代个体户出现.80年代初,容志仁开了一间“容光”饮食店,以一毛钱“学生餐”闯开局面,成为广州市第一代个体户.他以100元起家,靠卖早餐成了广州首批万元户之一.广东因此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早在1980年,广东省工商局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1982年5月,佛山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劳动者协会.20多年过去了,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在市场经济大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二、1982年,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首现广东.1982年,中国第一代打工仔、打工妹首先出现在广东.由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进一步,经济非常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开始成为中国打工者首选的地区和中国外来工最密集的地区.社会上盛传“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之语.广东也由此引领了中国第一波外来工浪潮.如今,这股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十三、1983年,中国第一个涉外宾馆“白天鹅”在广州落成.坐落于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是个标志性符号,它开创了多项“第一”而名震全国——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落成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中国第一家“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现代大型中外合作酒店;同时,它还是中国第一家敞开大门允许老百姓参观游览的高级酒店.以“白天鹅”为开端,香港资本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内地,形成了境内外经济合作的崭新格局.十四、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1983年7月8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这张股票催生了内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深宝安.十五、1983年,广东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服务机构.广东最早的人才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星期六工程师”的初级形式出现的,它对当时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才的流动,对传统的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和统包统配的人事制度带来很大冲击.1983年,省人事部门率先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随后各市县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也相继成立.1987年4月20日,广东省第一个劳务市场——广州市越秀区劳务市场开业.十六、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1984年1月24日~2月5日,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十七、1984年,广州、湛江被列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1月和12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在湛江、广州两个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2年,广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省长朱森林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将韶关、河源、梅州三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同时将大亚湾、南沙两地区开辟为经济开发区.至此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粤北、粤东北山区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十八、1984年,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开始征费.1984年1月1日,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东莞中堂大桥开始征费.依靠“以桥养桥”和由此而来的“以路养路”模式,广东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交通不便这一重大瓶颈.十九、1985年,广东推行劳动合同制.1985年3月2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劳动局《关于改革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的意见》,新招收职工推行劳动合同制.从而在政策上打破了用工制度上的终身雇员制这一“铁饭碗”.二十、1985年,广东率先全国综合改革试点.1985年5月7日,广州、佛山、江门、湛江市进入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列.1987年11月21日,国务院决定广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由原来的17个县市的“小三角”扩大为28个县市的“大三角”.二十一、1986年,我国第一份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颁发.1986年,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并在一部分企业中试行,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第二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稳妥进行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企业劳动制度和企业领导制度;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国营企业从此成为国有企业.二十二、1987年,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省.198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明确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4月18日,省政府批转《广东省金融体制改革试行要点》.主要内容有:改革信贷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分层次宏观调控体系;加快专业银行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开拓和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金融企业等.二十三、1987年,全国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国内地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拉开广东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土地市场的序幕.二十四、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4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7月3日正式挂牌营业.二十五、1992年,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发表“南方讲话”.1992年1月19日至29日,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两市和顺德县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继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发表重要讲话.“南方讲话”发表后产生了重大影响,迅速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二十六、1992年,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2年4月1日,广东省进一步改革粮食购销管理体制,从是日起,全省粮食收购实行指导性计划和指导价,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价格,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3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和稳定粮食生产问题的通知》,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制度.到1995年,广东粮食产量上升,达到350亿斤,解决了“米袋子”问题.二十七、1992年,广东社保改革在全国最早全面推开.1992年6月10日,广东省政府批转《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使广东社保改革制度化.从1983年开始,广东着手对“企业办保险”体制进行改革.1984年在部分地方试行国营和城镇集体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由社会统筹;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89年开始,部分市试行临时工个人养老保险办法;1990年开始,部分市试行固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2年,建立企业职工社会工伤保险制度.广东社保所有改革探索,都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推开.二十八、1992年,全国率先直选村官.1992年6月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麻奢乡通过村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的形式,选出了该乡(村)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开全国直选乡(村)官先河.1999年起,广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直选村官的试点,轰动全国.村委会直选对于实行村民自治,促进民主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九、广东掀起“开发区热”.1992年,广东涌起“开发区热”,随后发展迅速,各地纷纷借鉴,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要途径.如今,开发区在出口创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傲然崛起的广州开发区已被人们视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典范之一.三十、1993年,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成立.1993年2月8日,深圳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三十一、1994年,广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5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体改委、省经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由主要靠放权让利调整为致力于明晰产权的制度创新.8月4日,广东省政府确定广州味精食品厂、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等5家企业列为全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这是继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后进行的第三步改革.三十二、1995年,广东加快小企业改革步伐.1995年12月1日,省政府转发《关于加快我省小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合并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出售转让、嫁接改造、易地改造、抵押承包、破产拍卖等8种改革形式,加快了小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三十三、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揭开了报业经营集团化新的一页.到1998年,广东新增两家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形成报业集团“三足鼎立”局面.随后,报业集团这种媒体经营模式走向全国,引领新的传媒格局.三十四、上世纪90年代末,新媒体在广东横空出世,走向全国.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着中国人联通彼此和世界的方式.互联网首先在广东寻找到市场的突破口,1997年丁磊于广东创建了网易公司,隔年马化腾创办了“腾讯”.在丁磊的主导下,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虚拟社区等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几乎在同一时段,马化腾开始推出OICQ、QQ,打造出华人群体最大的即时通讯网络.三十五、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召开,至今已成中国科技第一展.自1999年首次举办至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历经十年的发展,以“国家级、国际性、高水平、大规模、讲实效、专业化、不落幕”的特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借由高交会搭建而起的高端平台,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三十六、2000年,江泽民考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十七、2003年,CEPA正式签署.CEPA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访问香港,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签署了这一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货物贸易方面,由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都可享有零关税优惠.随着CEPA的签署和大珠三角战略的提出,广东与港澳经济联系更紧密,粤港合作也进入全新的阶段.三十八、2004年,胡锦涛考察广东时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2004年12月22日,胡锦涛在出席澳门回归祖国5周年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后到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十九、2004年,广东启动户籍改革,“农转非”将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起,广东户籍改革再掀新篇章.从这年起,广东将陆续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条件成熟的地区取消农业户口.也是在这一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这个打破城乡二元化对立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公安部的消息显示,目前已有1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四十、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广东先行一步.广东的义务教育“免费大餐”从2001年开始起步,步步都领先全国.到2007年秋季,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课本费由政府“埋单”,比全国提早一年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春季开始,广东全面免除全省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至此,全省实现了城乡全免费义务教育.而到2008年秋季学期,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覆盖全国.四十一、2008年,暂住证取消,深圳全面迎来“居住时代”.1984年,暂住证在深圳落地生根,至2008年8月,暂住证在深圳全面“告退”,前后24年.取代暂住证的居住证将“一证多用”,逐步增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和教育、金融等多项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持证人员将能享受到一系列的便利服务,包括子女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等.持有10年长期居住证的居民,将被纳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深圳再次为全国的户籍制度变革和人口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本.四十二、2008年,广东产生我国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初,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在广东度过10年打工生涯的四川籍打工妹胡小燕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成为我国首个从农民工队伍中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将人大代表和农民工两种身份合二为一的第一人,广大农民工的生存际遇和身份认定、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寄望通过这个代表找到“发声口”.四十三、2008年,深圳政治体制改革成全国试验田.2008年5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外发布《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征求意见稿)》,深圳即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特区深圳也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试验田”.深圳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包括:在党内选举中引进竞争机制,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差额选举区长、副区长,条件成熟后进行市长差额选举;部分区人大代表直接竞选;逐步实现各区党政一把手、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由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人选,票数较高者和自荐、联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公开演讲和答辩,最终由常委会进行差额票决等.这些措施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四十四、珠海成为全国首个“全民医保”试点城市.珠海的“全民医保”试点自2007年起筹措,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其思路是:“小病”治疗免费、“中病”依靠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则通过医疗统筹救助.四十五、宝洁入驻中国,引领跨国企业进驻潮流.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下,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这是宝洁公司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所建立的第一间公司,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闯开一条新路.改革开放至今,国际投资者在广州累积设立了18000多个项目,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广州作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场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50家在广州落户.四十六、广州地铁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州地铁二号线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它是1997年国家恢复批建地铁项目后中国首条国产化率超过70%的地铁线路.地铁三号线是目前全国最快的地铁,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大学城专线则开创了国内轨道交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先河,并且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的第一条高架线路.广州地铁的兴建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地方财政实力.四十七、亚洲最大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首期占地4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一、二层展厅13个,展示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2.2万平方米,于200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展中心.自2004年4月第95届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全面启用琶洲展馆,同时在琶洲展馆和流花路展馆两馆分两期举办.琶洲展馆的投入使用,对于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对外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十八、广东成中国玩具出口最大基地.1988年,世界玩具生产中心经历了从西欧向日本,从日本转向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又从香港转向内地和泰国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玩具出口基地.至今,广东玩具出口占中国玩具出口的6成以上.四十九、广东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2007年底,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吹响“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号角”,汪洋提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全省上下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兴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破除阻碍科学发展、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体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五十、广州新白云机场建成,成为中国客运量第二大的机场和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2004年7月,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完成转场,它也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拥有定期国内航线120多条、国际航线52条,连通国内外14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为中国国内顶尖的航空中枢机构.2007年12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发送旅客超过3000万名.这使白云机场超过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中国内地客运量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二大机场.新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张新名片.。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结晶
的领 导和编辑 人员对 本书 的出版 十
革 开放 中 “ 出 杀
一
在 举 国上 下 隆 重 纪 念 改 革 开 放3 周年之 际, 由中共 广东 省委党 0
条 血路 ”,作 出了重要 的贡献 。
书推介】X SU UI I H I N TJ E
广东改革开放3年的经验结晶※ 0
胡泽 君
改革 开 放 的先行
区 ,充 分利 用 中
发展观 的排头兵提 供 了重 要的历史 经验 。借 此机会 ,我代表 省委 向在 广 东 改革 开放伟 大历程 中作 出了重 要贡献 的老领 导老 同志表 示崇高 的 敬 意 !并衷心感谢 他们对 《 广东 改 革开放 决策者访 谈录 》编 纂工作 的 大力支持 ! 近 些 年 来 , 省 委 党 史 研 究 室
党 的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开 启 了 改 革开放历 史的新 时期 。广 东作为
改革 开放 , 以新一 轮思想大 解放来 推动 新一轮 大发展 ,争 当实践科学
3 年 的 改革 开 放 ,广 东 在 经 0 济 、政 治 、 文 化 、社 会 建 设 上 都
※此丈是 中共广 东省委 常委 、组织部部 长胡泽君1 月1 日在 广东改革开放 决策者访谈 录 出 1 0 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标题 系编者所加 。
且 更要通 过梳 理这 段历 史来 总结 经 验 ,充分 发挥 好党 史 的资政 育人 功
能 ,为 我们 当前及 今后 的发 展提 供
验 ,使广 大干 部群众 进 一步坚 定坚 持 改革 开放 、走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道路 的信 念 。
广东改革以及思想解放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示意图
23013.3 19051.4
15000 10000 5000
0
8667.3 3884.7 17.6 403.6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2019/10/18
wxy
19
2019/10/18
wxy
20
总量不断实现跨越,增速保持高位 运行。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总 量规模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02年珠三 角九市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 10953.96亿元;2006年,跨越两万亿元 关口,2007年实现25606.87亿元。2008 年实现33580.2亿元。
40000
30000 20000
13335
15612
13256
10000
0
粤北山区
西翼
东翼
珠江三角洲
2019/10/18
wxy
33
2007年珠三角各市人均GDP
分阶段 10000美元以上 7000-10000美元
3000-7000美元
1000-3000美元
2019/10/18
市名 深圳 广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东莞 惠州 江门 肇庆
推进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贡献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19/10/18
wxy
8
2019/10/18
wxy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历了一个思 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 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期,具备 再上新台阶的良好基础。
2019/10/18
wxy
10
率先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
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汕头的巨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汕头人民大胆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坚持整体规划,勇于开拓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特区人民在逆境中奋起,在曲折中摸索前进。
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进程中,汕头经济特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成长中也有困难和挫折,伟大的汕头人民从各种磨练中走向了辉煌。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回顾总结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发展历程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汕头特区发展建设及其经验教训,促进汕头特区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汕头改革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经验教训一、汕头特区概况(一)、地理环境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
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
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二)、人文概况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
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
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
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
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
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
(三)、发展历史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
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
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
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价格改革回眸与展望
o
Ce
改革开放3 广东省价格改革回眸与展望 O 年:
蒋
(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星
厂东广 州 5 3 3 1 6 ) 1
摘要 ;价格改革3 年来,广东省 以 “ 0 解放思想,敢 为人先”的指导思想,采取 “ 渐进 式”改革, 突破社会主义计划价格 体制框架 ,逐渐形 成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价格模式,并逐步形成 “ 在政府宏观 调控下主要 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本文从改革 的主要 内容着手 ,阐述广东省价格 改革的主要 特色 ,总结 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价格改革 体制外改革 双轨制改革
作 者简 介 ・蒋 星 ,华 南 师 范大 学增 城 学 院 教 师 , 研 究方 向为 经 济 学 。
20 D 年第4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9 期
3
I t )
Ma r
理
( ) 二 逐步完善价格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
制 。改革过 程中 ,新 旧体 制交织运行 ,无法摆脱 周期
从广 东3 年 改革的实践来看 ,抓住 了主要 矛盾致 性价 格 波 动过 大 的困境 。广东 价格 改革 先 后提 出了 0 “ 调放结合 ,以调为主” 、 “ 调结合 ,以放为主 ” 放 格 的调控体系” ,并逐步 实现 了政府对价格 的有效调 到 “ 、调 、管结合 ,以管 为主 ”的价格管理模 式 , 放 控 。主要从 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 有效 地 处理 了物价 上涨 与 平抑 物价 。五次涨 价 高峰 1同绕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的客 观要求来 完善 1 8 、18 、1 8 、19 年 到1 9 年 、2 0 年 ̄ 2 o . 9 1 9 5 98 93 94 0 6 Jo 8
面 的 问题 。
的价格管理 模式 ,有效地减 少了改革 中的摩擦 和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姓名:徐达伟
学号:11120214
班级:12级建筑2班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8日
指导教师:刘骏娜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一、前言
(一)导语论述及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改变了中国,推动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在世界的雄起腾飞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改革开放35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政府与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有益经验。
但是,我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问题总是不断出现的。
无论是经济的通货膨胀,还是政府施政能否做到“为民所用”,都是不断被人们拿出来议论和探究的。
究竟改革开放的实施,为我们广东,为我们百姓做出了多少贡献,影响了我们什么,又有多少内在问题需要去关注,是这次问题提出的关键。
(二)研究内容
为此,我利用暑假实践,通过调查,了解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广东改革开放实践的一些情况。
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我省的实际,在如何解决这方面发展和协调问题上,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希望。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二)研究工具:问卷测量法
三、研究过程与发现
(一)研究步骤或程序
1、上网查看其他类似的调查问卷,找出问卷提出的共同的一些问题
2、将其共同问题加入自己编写的调查问卷中,再加上关于改革开放政策在广东的实行及其效果的问题。
3、每隔2天回收一次问卷的结果。
10天后回收了44份有效的答卷。
4、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二)研究发现
1、由于时间和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调查人群大多数为学生,也包括了一些企事业单位员工等相关的社会工作人群。
调查显示,有63.6%的调查者住在中小城市,25%的住在大城市,住在农村的属于少数,其中有绝大部分是住了10年以上的——这表明,广东在城市发展方面还是相当有成效的。
而在另一项调查中,有29.5%和34.1%的人觉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最大的是“住”和“行”。
2、广东在改革开放作用下,发展最明显的是经济:据调查,97.7%的人们认为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发展最好的,这与上述“住”、“行”的调查有相一致之处,也只有经济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
但是相反来看,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并未使人们感到满意,值得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去反思。
3、改革开放的作用值得肯定。
据调查,70.5%的人觉得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另外一个调查显示(第七题),改革开放使得很多城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成效是我们必须肯定和赞扬的。
4、关于改革开放对人们实际影响的调查中,数据显示,40.9%认为其住房质量有所提高,86.4%的人是家庭收入有所增加,其余依次是文化生活的提升、教育方面的提高和政府施政的改善。
这组数据,很好的说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际作用。
或者有些方面难以照顾到,但是改革开放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人们实际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更是起了推动的作用;从总体经济收入的提高和社会购买力的增加,能使整个城市的发展得到有效推动,这也更好证明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5、在对改革开放效果的体现方面的调查中,93.2%的人认为其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其次是教育投入和社会保障,对于民主政治、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比率较小。
这方面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方面做得还是可以的,但是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少了对民主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的投入,这些方面的不足在各个地方都有所体现——政府的监管和控
制不力,使得很多地方无法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有效治理,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也不能使改革开放真正落实好,使百姓过得好。
6、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有97.7%的人觉得医疗体系的完善跟不上经济发展,也有88.6%的人认为法律制度也跟不上,其次是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等等。
这方面的调查,十分符合现实情况,对于医疗体系的完善,早已经是百姓的强烈愿望;其次对于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是人们对各种社会不公和犯罪现象的不满,也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必须去努力寻求解决办法的一项工作。
四、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其成效是我们广东人有目共睹的,其重要性也是值得我们去认同跟肯定的。
较多的人也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改革开放为广东的发展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广东在改革开放中,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利益和财富,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保障,也在其他发展资料上得到了应有的满足,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扬和认可。
2、改革开放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社会上的问题,但由于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的努力,总体还是控制得比较好的,局部还是比较严重,人们对此也能比较清晰认识到其中的各种现象和原因。
3、从调查里面可以看出,人们最关心的仍是社会民生问题,这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大重要实践性问题,也是必须值得领导阶层去仔细和认真反思和改进的。
(二)对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觉得,有如此一系列的问题,原因还是出于我们现在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注重了各种经济效益的获取和保护,但同时,又无法讲改革开放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百姓身上。
这或许与广东地小人多有关系,但总体上,百姓所看到的多的是政府的不力政策,政府无法做到改革开放真正落实到民生实践上。
问题总体不算特别严重,但对于改革开放的发展却是起了一种较大阻碍作用。
五、结语
中国35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
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
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会成功举行,广州举行了盛大的亚运会……
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35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增创新优势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的但却巨大的成就。
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
3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
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归根到底,就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使广东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大解放和大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正是由于我们处于初级阶段,在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然谈何“改革”、“发展”。
理论是正确的,但理论需要实践去证明和完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改革开放的发展更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去通过实践去解决各种问题,落实好百姓的民生问题,争取做到整体经济效益发展的同时,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新世纪新阶段,广东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道路,继续承担好改革开放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光荣使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时代的接班者,对于30多年前的中国,对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广东的发展,我们了解不多,但是前人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是我们都能体验到的。
作为未来的接班者,我们需要去领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真谛和实践意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为广东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更为中国的崛起建立良好的根基,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