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解剖.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第29章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讲义)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 第29章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83f3bdaff00bed5b8f31da1.png)
第二十九章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1.解剖生理概要(1)解剖(2)生理2.门静脉高压症(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门静脉的重要解剖——234(TANG)2:介于2个毛细血管网之间;3:3支静脉汇集而成;4:4个侧支循环。
门静脉系统位于2个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胃、肠、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肝小叶内的肝窦。
门静脉侧支循环“4”(TANG)①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②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③前腹壁交通支④腹膜后交通支记忆技巧TANG一上一下,一前一后。
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最具有外科意义。
门静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大出血TANG门静脉高压——前腹壁交通支曲张——海蛇头TANG第二节门静脉高压症(一)病因、病理——TANG总结分型常见病因肝前型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先天性畸形、肝门区肿瘤压迫肝内型(95%)窦前型血吸虫病窦后型我国常见:肝炎后肝硬化。
窦型肝后型布加综合征、缩窄性心包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假小叶【补充TANG】关于布加综合征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肝后门脉高压。
病理生理——三个典型改变:①脾淤血、肿大,脾功能亢进;②静脉交通支扩张,突出改变是4处交通支扩张,以食管下段及胃底交通支最为重要;③腹水。
(二)临床表现1.脾大、脾功能亢进。
脾为什么会大?TANG答:门静脉血流受阻——脾脏充血性肿大。
憋2.呕血和黑便食管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突然破裂——急性大出血——呕吐鲜红色血液或排出柏油样便——甚至休克;①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②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
——出血不易自止。
大出血——肝组织严重缺氧——肝性脑病。
3.腹水——腹部膨胀,移动性浊音(+)。
4.其他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或营养不良;②全身出血倾向——鼻与牙龈出血;③黄疸、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
【补充】肝硬化——内分泌功能紊乱(TANG)(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①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以白细胞及血小板最明显。
检测门静脉解剖结构的几种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意义
![检测门静脉解剖结构的几种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45daed5d5bbfd0a795673b4.png)
检测门静脉解剖结构的几种影像学方法及临床意义对门静脉系统进行研究的影像学方法很多,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下面对这些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各种影像学方法在门静脉相关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彩色多普勒超声1.1 方法:通过门静脉系统血管内彩色血流显像来判断血流方向、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1.2 优点: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操作方便;可获取各种方位的超声检查断层图像,层次丰富,接近其真实解剖结构,对血管内小病变有较好显示能力;能及时取得检查结果,并反复多次行动态观察,对重危患者可床旁检查。
1.3 缺点:超声的精确度易受操作者技术、观察视野限制,也易受肠气、腹水和患者体位等因素的影响,且超声的图象缺乏空间解剖结构的直观性,尤其对侧支循环、曲张静脉的显示精确度低。
1.4 临床意义:对分析门脉高压症发病机制、无创评定肝功能、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方式、判断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状态。
方法:根据有无出血史将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未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
结果:出血组Dpv、Vpv、Qsv与未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Dpv、Vpv、Qsv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状态的有效指标。
2 CT门静脉血管成像2.1 方法:将导管置入肠系膜上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后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连续扫描肝脏,三维重建门静脉及肝静脉,分析门静脉的解剖结构。
2.2 优点:CT门静脉血管成像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无创性门静脉成像技术,可以显示门静脉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2.3 缺点:造影剂可能有过敏,并且也往往因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巨脾对造影剂的潴留、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机制的异常等原因而效果不够满意,尤其是门静脉血流为离肝方向时,难以对门静脉进行显影[1]。
2.4 临床意义:对显示肝脏分段,门静脉高压所至的静脉曲张,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评价门静脉栓塞和海绵样变形,胰腺癌及其它恶性肿瘤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肝移植术前后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学测量
![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学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3b11ea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a.png)
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学测量程冉旸;柯盛辉;伏辉【摘要】目的:了解人体肝门静脉的解剖结构.方法:取20例成人肝标本,对肝门静脉分支、分型等形态特征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12例)的人体肝门静脉主干在距肝门顶点的垂直平均距离为(10.58±2.29) mm处分叉,38%(7饲)的人体肝门静脉主干在近肝门处分叉,2%(1例)肝门静脉主干在进入肝门后分叉.左支横部、矢部直径分别为(7.31±1.31) mm,(6.83±1.50)mm;长度分别为(25.32±3.87) mm,(25.76±3.23) mm;右支直径为(9.12±1.91) mm;长度为(21.77±5.45) mm.结论:肝门静脉的分支、分型存在异变情况变异情况.【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07【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肝门静脉;解剖测量【作者】程冉旸;柯盛辉;伏辉【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19;长沙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19;长沙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湖南长沙4102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1+23;R322.4+7【医学教育】随着肝外科手术的不断改良和发展,人们对肝解剖结构的了解要求也越高。
正常肝门静脉在通过第一肝门后,根据Glisson[1]系统分为左、右2支主干,又以肝段分叶对左、右2支主干进行划分。
肝门静脉作为特殊的毛细血管系统,影像学成像一直存在困难,加上分支异变复杂紊乱,影响肝手术方案的制定与精确实施。
本研究观察肝门静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形态及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为肝病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资料。
选取长沙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经福尔马林处理,肉眼观察无病变的成人尸体肝标本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5~65岁;观察肝大体形态、外观和分叶。
门静脉高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门静脉高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5da4f2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门脉血流动力学的解剖分区
(1)胃脾区:脾静脉、胃冠状静 脉、胃短静脉、高位食管静脉,左 膈上静脉和胃后静脉。
(2)肠区:肠系膜上静脉、肠系 膜下静脉。
五、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和诊断
临床表现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腹水。 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症
概念
门静脉血流受到阻碍, 淤滞,引起 门静脉的压力增高。
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 腹水 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 症”。
一、门静脉系统的解剖概要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和脾 静脉汇合而成。
门静脉的左右两干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后逐渐 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分支的血液汇合于 肝小叶内的肝窦,然后汇入肝小叶的中央静 脉,再汇入小叶下静脉、肝静脉,最后注入 下腔静脉。
四、门静脉高压症血流 动力学变化
正常人全肝血流量每分钟为1500ml 门静脉血占60%~80%,平均为75%。 肝动脉血占全肝血流量的20%~30%,
平均为25%。
门脉压力: 正常13~24cmH2O,平为 18cmH20。比肝静脉压高5~9cmH20。
门脉高压时,压力大都增至30~50cmH20。
(4)三腔管压迫止血 一个腔通圆形气囊,冲气后压迫 胃底。
一个腔通椭圆型气囊,充气后压 迫食管下段。
一个腔直接通胃管。
三腔气囊管的使用
(1)首先将两个气囊充气约150ml。(检查漏气 否)
(2)将气囊和管涂上液体石蜡油。
(3)从病人鼻孔将气囊缓慢送入胃内,长度大 约45~50ml
(4)将胃气囊充气约150~200ml,将管向外提 拉,悬吊0.5kg的物品作牵引。食管气囊充气 10-40mmHg汞柱。
超详细的肝门静脉系统解剖
![超详细的肝门静脉系统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7a808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超详细的肝门静脉系统解剖肝门静脉系统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构成,主要收集腹腔内不成对的静脉血(肝除外)。
1、肝门静脉为一粗而短的脉干,长约6-8cm,在胰头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经十二指肠上部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支,在肝内反复分支后注入肝血窦。
2、肝门静脉的分支肝门静脉一般分为左、右支入肝,在分支前其管径稍膨大,称为肝门静脉窦。
肝门静脉本干与右支的夹角约为120°,与左支横部的夹角约为90°。
(1)肝门静脉左支及分支:左支较右支细长,自肝门静脉主干发出后向左横行于肝横沟内,至左矢状沟转向前行于肝圆韧带裂内,末端呈盲端,与肝圆韧带相连。
左支依据行程分为四部分,即横部、角部、矢状部(又称为脐部)和囊部,分布于左半肝(Ⅱ段、Ⅲ段、Ⅳ段)和尾状叶(Ⅰ段)左段。
左支的主要分支有:1)左外叶上段静脉:为一粗大分支,从左支角部凸侧发出,向左上行至左外叶的后上方,分布于左外叶上段(Ⅱ段)。
2)左外叶下段静脉:为一粗大分支,起自囊部的左侧,向左下行至左外叶下段(Ⅲ段)。
3)左内叶静脉:起自矢状部的右侧壁,又分为左内叶上段静脉和左内叶下段静脉,分布于左内叶(Ⅳa段和Ⅳb段)。
4)尾状叶左段静脉:一般发自肝门静脉分叉处或左支横部,可有1-3支,分布于尾状叶(Ⅰ段)左段。
当尾状叶右段静脉细小且仅供应尾状突时,尾状叶左段静脉则分布于尾状叶全部。
(2)肝门静脉右支及分支:右支较左支粗短,分布于右半肝(Ⅴ段、Ⅵ段、Ⅶ段、Ⅷ段)和尾状叶(Ⅰ段)右段。
自肝门静脉主干发出后向右行于肝横沟内,沿肝门右切迹右行并进入肝实质,其末端一般分为2支:前叶静脉和后叶静脉。
两支形成向右并稍向前开放的75°-90°夹角。
右支的主要分支有:1)右前叶静脉:为一短干,长度约为13mm,管径约为8mm。
起始后行向前下,随即向前、上、下、内侧和外侧分出数支,分布于右前叶的上段(Ⅷ段)和下段(Ⅴ段)。
肝门静脉系 人体解剖学
![肝门静脉系 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fb441f3c1ec5da51e2703f.png)
肝门静脉系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肝门静脉系
构成: 肝门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 腹盆部消化道(食管腹段至直 肠上部)、脾、胰、胆囊的静 脉血回流。
特点: ①起始端与终末端与毛细血管 相连。
②没有静脉瓣。
肝门静脉的组成及行径
肝左叶
肝右叶
肝左支
肝门
肝右支
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门静脉
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
肠系膜上静脉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下静脉
脉 网 和
胸
腹
壁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静
脉
曲
张
肝门静脉
•
脾静脉
肝
门
肠系膜下静脉
静 脉
高
直肠上静脉
压
时
直
直肠静脉丛
肠
静
直肠下静脉
脉 曲
张
髂内静脉
破 裂
导
髂总静脉
致 便
血
下腔静脉
脾静脉
肝门静脉的属支: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胆囊静脉 附脐静脉
肝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吻合 及侧支循环途径:
•
肝门静脉
肝
门
静
胃左静脉
脉 高
压
时
食管静脉丛
食 管
静
脉
奇静脉及其属支
曲
张
破
裂
上腔静脉
导 致
呕
血
•
肝门静脉
肝
门
静
附脐静脉
脉
高
压
时
脐周静脉网
脐
周
静
胸腹壁静脉 胸廓内静脉
门静脉解剖和生理
![门静脉解剖和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7e754577232f60ddcca129.png)
门静脉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如下:一、解剖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脾静脉又收集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
门静脉主干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二支,分别进入左、右半肝,并逐渐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分支的血液汇合于肝小叶内的肝窦(肝的毛细血管网),然后又流入肝小叶的中央静脉,再经肝静脉而流人下腔静脉,回流人心。
二、生理肝脏是身体里唯一享受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即肝动脉和门静脉。
门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体循环中的静脉血,约为85%,故门静脉和肝动脉对肝脏的供氧量几乎相等。
门静脉将营养物质(来自胃肠道消化吸收)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和解毒。
门静脉血液中还含有肝脏需要的营养因子,它是维持肝细胞正常代谢和再生的重要物质。
门静脉解剖(PPT课件)
![门静脉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abddcfc4ffe473368abc1.png)
11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12
• 填空题: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 ( )、 ( ) 、 ( 和肠系膜下静脉,此外还有( ( ) 、 ( )。
) )、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13
•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胃左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 此外还有( 胃右静脉 )、 ( 胆囊静脉 )、 ( 附脐静脉 )。
门静脉解剖
20
2.直肠静脉丛:
门静脉系统肠系膜下静脉的属支,通过直肠 下段黏膜下层内的直肠静脉丛,与腔静脉系 统骼内静脉的属支之间相互吻合交通。
门静脉高压症时,直肠下段和肛管的静脉曲张形 成痔。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21
3.脐周围静脉网:
门静脉系统的附脐静脉,在脐周围通过脐周 静脉网与上腔静脉系统的腹壁上静脉及胸腹壁 静脉相吻合;同时也与下腔静脉系统的腹壁下 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相吻合。
直肠上V 直肠V丛
髂外V
髂内V
门下静脉腔解剖静脉
睾丸(卵巢)V
24
Dr.Feng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25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26
这些位于腹膜后连通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小静 脉,统称为Retzius静脉。
2020-12-09
门静脉解剖
23
2020-12-09
胸腹壁V
上腔静脉
低位肋间后V
奇V
腹壁上V
食管V 食管V丛 胃冠状V,胃短V,胃后V
腰升V
脐周V网
门静脉工字部结构
![门静脉工字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06c5f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d.png)
门静脉是人体内的一条重要的静脉血管,它是连接消化系统和肝脏的主要通道之一。
门静脉从腹主动脉分离出来,在腹腔内各个器官之间穿行,最终进入肝脏。
门静脉的工字部结构是指其在腹腔内的分支特征,这些分支以类似工字形状分布,有助于保证肝脏的血液供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门静脉工字部结构的相关内容。
门静脉的血液主要来自于消化系统器官,其分支主要包括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
门静脉是门静脉工字部中的主要分支,它通过以下几个分支与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相连:1.十二指肠胃静脉:这是门静脉的第一个分支,它在门静脉进入肝脏前向下延伸,供血给十二指肠和胃。
2.胆囊静脉:它是门静脉的第二个分支,主要为胆囊供血。
3.胃静脉:门静脉分为左右两支向上延伸,为胃供血。
4.脾上静脉:它是主要从脾静脉穿过门静脉与之相连的部分,它向上延伸,同时还与胃静脉相连,一起供血给胃。
5.胰十二指肠静脉:这是门静脉的一支分支,它来自于胰头的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相连。
6.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它们是门静脉的两个主要分支,主要为小肠和大肠供血。
7.肠结肠干静脉:它是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合流后产生的主要分支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支连接,门静脉工字部的结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网络,将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所需的血液供应统一集中到肝脏。
该结构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功能协调,同时还能保证肝脏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以满足其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功能。
门静脉工字部的结构还与其他相关的器官和组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腹膜通过门静脉系统的静脉回流,将从腹腔内脏器官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带回肝脏。
同时,门静脉系统也是腹腔内肿瘤转移的主要通路之一,因此对其结构的研究对于了解相关疾病的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门静脉工字部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门静脉系统的血液供应机制以及与消化系统其他器官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结构的独特特点,保证了肝脏的正常功能,并有助于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门静脉系统的解剖概要PPT课件
![门静脉系统的解剖概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10fa66b4daa58da0114a79.png)
根据门静脉血流受阻部位分类
肝后型:少见
BUDD-CHIARI
巴德吉亚利综 合症
肝 型:最 常见 约占 90%,肝 炎后肝硬 变,血吸 虫肝硬变
肝前型:
门静脉主干先天畸形 门静脉主干血栓
4
门脉高压的病理变化
1. 脾 肿 大 、 脾 亢 : 脾 窦 充 血 ,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脾髓细胞再生,全血减少
9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1.分流手术
❖ 完全性门-体分流术
▪ 门-腔静脉分流术
❖ 部分性门-体静脉分流术
▪ 脾-肾静脉分流术 ▪ 脾-腔静脉分流术 ▪ 限制性门-腔静脉桥式分流术
❖ 选择性分流
▪ 远端脾肾分流 ▪ 自体静脉移植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之间,即
“桥式”或“H”吻合术(8-10mm)
限制性门-腔静脉桥式分流术
13
脾腔静脉分流术
14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吻合术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15
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分流术
优点: 降低门脉压力确切 止血效果好
缺点: 减少入肝血流、不利肝功维护
特点 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减少肝的灌注量 影响肝的营养 肠道内的氨被吸收后部分或全部不再通过肝解毒直接进
血清胆红素 (μmol/L)
血清白蛋白(g/L)
腹水
肝性脑病 凝血酶原时间延
长(s)
1分 <34.2
> 35
无 无 <4
6
2分 34.2-51.3
30-35
易控制 轻 4-6
3分 >51.3
< 30
难控制 中、重
>6
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https://img.taocdn.com/s3/m/88d6020a1eb91a37f1115cff.png)
三、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2.呕血与黑便 约半数病人有此症状,出血量大而且
危急为其特征,其中约50%的病人在第一次大出血时可 直接因休克或肝功能损害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三、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3.腹水 约1/3的病人可有腹水。呕血后常引起腹水加剧。 4.腹壁静脉怒张 因门静脉高压致门脉血流通过脐静脉至脐 周腹壁静脉,产生水母头(caput medusae)症。
2.门体分流术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限制性门-腔静脉桥式分流术
七、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3.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 期肝病的理想方法。 但供肝短缺、终身服 用免疫抑制剂、费用 昂贵等因素,限制了 肝移植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镇
七、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4.单纯脾切除
对 明显的脾功能亢进,行单纯的脾切除效果良 好。
管静脉曲张的程度、范 围。
(3)肝、脾B超检查,有 条件时做门静脉超声多 普勒检查,了解门静脉 血流量及直径、血流方 向。
五、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 2.实验室检查,评价肝功能的代偿能力。
Child肝功能分级
A级
血清胆红素(μmol/L) <34.2
血浆清蛋白(g/L)
>35
输液、输血、抗休克
六、门静脉高压症的非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可适用于下列情况:
①为经内镜硬化剂注射治疗或曲张静脉套扎术作准备; ②经内镜治疗失败; ③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 ④Child C级病人。 目前常用药物有:加压素(vasopressin);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 (glypressin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及其八肽衍生物奥曲肽 (octreotide)。
胰头周围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
![胰头周围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的解剖及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d1a34ddf76a20029bd642d2a.png)
般情况下 , 门静 脉 ( p o r t a l v e i n , P V) 由 肠 系 膜 上 静 脉 和 脾
静 脉 在 下 腔 静 脉 前 方 和 胰 颈 上 部 的 后 方 于 Th z —L 水 平 汇 合 而成 , 汇合部多位 于相应 平面 椎体 右缘 , 部 分 位 于 椎 体 中 部 略 左, 少 数 可 位 于脊 柱 左 缘 或 右 缘 数 厘 米 处 m ; 其 斜 向 右 上 方 入 肝 十二指肠韧带 , 在肝 固有动 脉 和胆总 管后 方 上行 至肝 门 , 分
【 关 键 词 】 胰 腺 ;门静 脉 ;肠 系膜 静 脉 ;解 剖
【 中 图分 类 号 1 R 8 1 4 . 4 2 ; R 4 4 5 . 2 ; R6 5 7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1 0 0 0 — 0 3 1 3 ( 2 0 1 3 ) 0 3 — 0 3 5 9 — 0 3
放射学实践 2 0 1 3年 3月 第 2 8卷 第 3期
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 , Ma r 2 0 1 3 , Vo l 2 8 , No . 3
3 59
・
综 述
・
胰 头 周 围门静 脉一 肠 系膜 静 脉 系统 的解 剖及 变 异
盛若 凡 综述 曾蒙 苏 审校
【 摘 要】 胰 头周 围 门静 脉 一肠 系膜 静 脉 系统 的 解 剖 变异 较 为 常见 , 清 楚 认 识 这 些 变异 对 于 胰 腺 手 术 的 顺 利 进 行 至 关 重要 。 本 综 述 通 过 对 包括 肠 系膜 上 静 脉 、 脾静脉 、 肠 系膜 下 静 脉 、 胃 左静 脉 、 胰 十 二 指 肠 静 脉 系等 在 内的 胰 头 周 围 门静 脉 系统 及 其 主 要 属 支的 解 剖 结 构 、 变异进行描述 , 旨在 为 外 科 医师 更 准确 地 进 行 胰 腺 肿 瘤 术 前 评 估 、 减 少 术 中 出血 等 提 供 指 导和 帮 助 , 推 动 胰 腺 手 术技 术 的进 一 步 发 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中央静脉 肝窦 门静脉小分支 交通支
肝动脉小分支
正常时,肝动脉、门静脉小分支分别流 入肝窦,它们之间的交通支不开放
图3
肝硬化时,交通支开放,肝动脉血流入 门静脉,从而使门静脉压力更高
胆囊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2)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
①肠系膜上静脉
②肠系膜下静脉
③脾静脉 ④胃左静脉 ⑤胃右静脉 ⑥行的右前面 为胆总管,左前面为肝固有动脉,后面隔网 膜孔与下腔静脉相邻,多数肝门静脉与下腔
静脉交叉成角,少数二者前后平行。
填空题: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 ( ( 还有( )、 ( ) 、
)和肠系膜下静脉,此外 ) 、 ( ) 、
(
)。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肠系膜上静 脉)、(脾静脉) 、(胃左静脉)和肠 系膜下静脉,此外还有( 胃右静脉 )、
( 胆囊静脉 )、( 附脐静脉 )。
思考:门静脉的结构特点?
门静脉的结构特点
1.
与一般静脉不同,它的起始端与终未端均 为毛细血管(一端起始于胃、肠、胰、 脾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终于肝小叶内 的血窦)。
门静脉及其属支均缺乏瓣膜,故门静脉 压过高时,血液易发生逆流。
2.
3.
肝门静脉系统与腔静脉系统之间有着广 泛的吻合。
肝动脉和门静脉入肝后多次分支,分别形成小叶间静脉和 小叶间动脉,将血液输入肝血窦, 肝血窦的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向小叶中央流动,与肝细胞 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后流入中央静脉,若干中央静脉汇 合成小叶下静脉,小叶下静脉进而汇合成2~3支肝静脉, 出肝后入下腔静脉而入体循环 。
小叶间静脉在进入肝血窦前,与肝动脉 小分支之间存在交通支。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动静脉交通支并不开放,但在肝硬 化肝血窦变窄时才开放,于是压力高的 肝动脉血流又流入压力低的门静脉,从 而使门静脉压力增高。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腰升V
脐周V网
附脐V
门静脉
肠系膜下V
脾V,肠系膜 上、下V
RetziusV
腹壁下V 腹壁浅V
直肠上V 直肠V丛 髂内V
痔疮
髂外V
下腔静脉
睾丸(卵巢)V
胸腹壁V
上腔静脉
奇V
低位肋间后V
腹壁上V
食管V 食管V丛 胃冠状V,胃短V,胃后V 腰升V
脐周V网
附脐V
门静脉
肠系膜下V
脾V,肠系膜 上、下V
RetziusV
腹壁下V 腹壁浅V
直肠上V 直肠V丛 髂内V
髂外V
下腔静脉
睾丸(卵巢)V
胸腹壁V
上腔静脉
奇V
低位肋间后V
腹壁上V 海蛇头
食管V 食管V丛 胃冠状V,胃短V,胃后V
在有四个交通支:
1.
食管静脉丛:
门静脉系统的胃左静脉属支,在食管下 段和贲门附近通过食管静脉丛,与腔静 脉系统奇静脉的属支相吻合。
因此,当门静脉高压症时,可发生食管、胃 底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
2.直肠静脉丛:
门静脉系统肠系膜下静脉的属支,通过 直肠下段黏膜下层内的直肠静脉丛,与 腔静脉系统骼内静脉的属支之间相互吻 合交通。 门静脉高压症时,直肠下段和肛管的静脉 曲张形成痔。
分流现象。
4.
分流现象
• 来自右半侧结肠的血液经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
静脉,然后经门静脉右支流入右半肝。
• 来自脾、左半侧结肠的血液经脾静脉、肠系膜
下静脉汇入门静脉,然后经门静脉左支流入左
半肝。 • 临床上肠道感染(如细菌或阿米巴原虫)多发 生在右半侧结肠,故由此而引起的肝脓肿多发 生在右半肝。
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
门静脉解剖
门 静 式脉 图系 统 模
思考:门静脉的组成、毗邻、主 要属支?
肝门静脉 hepatic porta1 vein (1)肝门静脉的组成和位置 长约6─8cm, 直径1.25cm,
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 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 方汇合而成。进入肝十二 指肠韧带内,经肝固有动 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 肝门入肝。入肝门前,为 左、右两支入肝左右叶, 在肝内反复分支。
肝 门 静 脉
肝 毛 细 血 管 ( 混 合 )
脾 静 脉
肠 系 膜 下 静 脉
下腔静脉
肝静脉(2-3支)
组成
汇合的 部位,一般 在胰颈的后 方,偶在胰 颈、胰体交 界处或胰头 的后方。因 此,胰的病 变常可累及 肝门静脉。
毗邻
自胰颈的后方上行,通过十二指肠上部的深 面后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行至第一肝门
3.脐周围静脉网:
门静脉系统的附脐静脉,在脐周围通过 脐周静脉网与上腔静脉系统的腹壁上静 脉及胸腹壁静脉相吻合;同时也与下腔 静脉系统的腹壁下静脉及腹壁浅静脉相 吻合。 在门静脉高压症时,脐周围的腹壁浅表静 脉曲张形成“海蛇头”。
4.Retzius静脉:
门静脉系统的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 的部分小静脉(如升结肠、降结肠、肝裸区、 胰和十二指肠等器官腹膜后部分的小静脉), 在腹膜后与腔静脉系统的腰静脉、低位肋间后 静脉、膈下静脉及睾丸(卵巢)静脉等相吻合, 亦可成为侧支循环的途径。 这些位于腹膜后连通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的小静 脉,统称为Retzius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