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业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毕业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四川小金县梅岭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英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地质工程班级/批次地质工程一班指导教师职称函授站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二〇一一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四川小金县梅岭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英文题目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二〇一一年五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表(指导教师用)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议表(评阅人用)评阅人签字: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答辩小组组长:成员: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函授站(盖章)年月日论文提要小金县梅岭金矿位于小金县城南西约38公里处。

控矿断裂呈北北西,具多期活动特点。

矿体主要产于层间破碎带中,主矿体V1产于大理岩与炭质绢云板岩层间韧—脆性剪切破碎带上,产状与破碎带底板岩层一致,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450-700,沿走向、倾向延伸很远。

矿床有5个矿(化)体,矿床为热液蚀变石英脉型矿床。

成矿物质一部分来源于围岩地层;另一部分是深部热液。

经过海西-喜山期多期的构造运动,使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经过多次活化、迁移、富集形成矿床。

关键词:梅岭金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浅析.目录一、前言 (2)二、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 (2)(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二)、矿区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床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赋存层位及含矿岩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化)体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推荐地质学作为一门涉及地球历史和地球结构的学科,有着广阔而深远的研究领域。

对于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选择研究方向时,关键是找到一个有挑战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课题,以深入研究并为地质学领域做出贡献。

本文将针对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进行推荐,并针对每个方向给出相关要点,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

1. 地质灾害与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是地质学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等。

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可以为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灾害减灾对策。

在论文中,可以借助地震监测数据、地质图像和模型,开展地质灾害的潜在影响分析、灾害防治措施的优化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研究。

2. 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研究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管理对于地质学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的研究方向。

在此方向上,可以选择不同的矿产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如地下石油、天然气储层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矿产资源的地质条件及储量评估等。

通过深入了解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可以提出科学可行的勘探与开发方案。

3. 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是全球性的研究课题,对于探究地球的演化历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可以利用大气和海洋的记录数据,分析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发生机制以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同时,可以研究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适应与减缓措施。

4. 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演化的重要分支。

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可以通过地震勘探、地震波传播模拟、岩石变形实验等手段,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格局、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

可以探索构造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地震与火山活动的耦合机制、构造与岩石力学的关系等。

5. 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岩石矿物学是地质学中最基础的研究方向之一,它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成分、性质以及它们在地球内部与地表过程中的变化。

地质论文前言范文

地质论文前言范文

地质类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文献综述及其格式(给李建明指导的本科生研究生开题与文献综述阅读)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 1)前言部分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不少于30条,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4).综述篇幅不可太长。

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1)专著。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地震与灾害防治研究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地震与灾害防治研究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地震与灾害防治研究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在地质工程专业中,研究地震与灾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地震与灾害防治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地震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的发生主要受构造运动、地壳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二、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地震监测和预测是地震与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现代地震监测技术如地震仪、地震台网以及地震波传播理论等,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信息用于地震预测,但目前地震预测的准确度还有待提高。

三、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振动荷载、土体动力特性以及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

研究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工程的抗震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震灾害防治策略与技术地震灾害防治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地震灾害防治策略和技术,可以通过抑制地震灾害的发生和减轻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国内外地震与灾害防治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地震与灾害防治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和环境中的地震灾害特点和防治经验,为地震与灾害防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六、地震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研究地震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策略和技术,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和灾后恢复速度,减轻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地震与灾害防治是地质工程专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地震的成因和特点、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地震对工程结构的影响、地震灾害防治策略与技术、国内外地震与灾害防治案例以及地震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等方面,可以为地震与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在地震灾害防治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希望以上内容为您的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了参考和启示,祝您在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地质勘查毕业论文地质勘查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对地球内部构造、岩石组成、矿产资源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勘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作为地质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勘查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学生对地质勘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关键,它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既要符合地质勘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又要与当前社会和经济的需求相结合。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献,选择一个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例如,可以选择某个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价,或者是某个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等。

选题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创新性是评价地质勘查毕业论文的重要标准。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关键,它应该采用科学、系统和可行的方法进行研究。

地质勘查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分析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采样,通过对地质样品的分析和实验,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的结构是重要的,它应该具有清晰、逻辑和完整的结构。

一般来说,地质勘查毕业论文可以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引言部分应该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并明确研究目的和方法。

文献综述部分应该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

研究方法部分应该详细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来源。

研究结果部分应该对实际调查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讨论与分析部分应该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结论部分应该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参考文献部分应该列出所有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和资料。

地质勘查毕业论文的撰写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它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写作能力。

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文

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文

⼯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录第⼀章绪论 (3)1.1滑坡研究⽬的及意义 (3)1.2滑坡研究国内、外现状 (4)1.2.1国内研究现状 (4)1.2.2国外研究现状 (5)1.2.3滑坡的常⽤治理⽅法 (6)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9)1.3.1研究内容 (9)1.3.2研究思路 (10)1.4 滑坡防治技术理论 (10)第⼆章熊家梁1#隧道左线出⼝段滑坡⼯程概况 (12)2.1⼯程简介 (12)2.2场地条件 (12)2.2.1 区域⾃然地理、地质条件 (12)2.2.2⾏政地理位置、公⾥桩号位置 (13)2.2.3 ⽓象、⽔⽂ (13)2.2.4 地形地貌 (14)2.2.5地层及岩性 (14)2.2.6地质构造 (15)2.2.7地震 (15)2.2.8⽔⽂地质条件 (16)2.3滑坡形成条件 (19)2.3.1 滑坡特征 (19)2.3.2 滑坡成因 (21)2.3.3滑坡的滑动机理 (22)2.3.4 滑坡危害性 (23)第三章滑坡稳定性计算 (24)3.1稳定性定性评价 (24)3.2极限平衡法计算稳定性 (24)第四章⽀挡结构设计 (36)4.1 设计原则 (36)4.2 设计标准 (36)4.3滑坡推⼒计算 (36)第五章结论 (37)致谢 (38)主要参考资料 (38)第⼀章绪论1.1滑坡研究⽬的及意义滑坡是⼀定地质地形条件下,斜坡部分岩、⼟在⾃重作⽤下,受⾃然因素或⼈为因素影响失去稳定,沿着内部某⼀软弱⾯(或带)产⽣滑动变形的现象。

滑坡是在⼭区兴建公路、铁路、⽔利、矿⼭和⼯⼚时经常遇到的⼀种⼭坡变形现象,它威胁着各种⼯程的顺利建成。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较严重的国家之⼀,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三分之⼆的国⼟为⼭地,从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有⼤量的⾃然滑坡。

因此每年⾬季我国都会发⽣若⼲滑坡,它⼏乎遍布各省区,特别在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更为频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度,如⽔电⼯程、⼤型矿⼭、铁路、公路交通⼯程等向复杂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推进,与之相关的滑坡稳定问题变的愈发突出,这些滑坡的稳定性将会对⼯程的可⾏性决策起到控制性的作⽤,并在很⼤程度上影响到⼯程的投资和经济效益,同时滑坡的稳定性与崩塌等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重⼤损失,甚⾄危及⼈民的⽣命和财产安全。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地质工程师论文范文1【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对策一、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不行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发出的相关文件特殊是《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更强调了当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然而,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优质高效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需要仔细讨论和实践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评价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当是全方位的。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科研总结或论文,也不行能全部等同于真正的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育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学问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力量和初步科学讨论的力量。

主要包括:调查讨论、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力量,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讨论与论证的力量,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试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力量,设计、计算与绘图的力量,包括使用计算机的力量,规律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力量,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英语书面表达的力量等。

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特殊关注选题质量和最终成果两个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笔者在问卷调查、座谈等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五项认同度在90%以上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三、关键因素分析1.同学的学问结构及其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同学自身的综合素养,由于如前所述,它要求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学问和技术学问,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讨论、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设计成果,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力量形成的过程,是对其独立工作力量的熬炼的过程。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仅靠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明显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前三年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实习、试验、课程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

【设计】地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设计】地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关键字】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地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本团队专业进行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选题:白云铁矿东矿边坡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位移矢量角参数及其在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泰康北地区中部组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大连市旅游地质资源概况分析生产测井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应用研究静力触探在渤海某海上平台场址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水泥改性与新型固结灌浆材料研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计算机辅助系统初步开发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糯扎渡水电站坝址区全、强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及工程边坡防护措施某水电站地下洞室主厂房岩体质量分级研究Partnering理论在地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彬长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阜新海州露天煤矿E24剖面边坡稳定性评价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法超前预报掘进隧洞中的不稳定块体基于GIS的滑坡区域危险性区划信息系统的研究合肥市红层的工程性质研究及基岩工程地质分区基于MapX的物流信息监控实验平台节理岩体力学参数测定及处理方法研究吉林热电厂灰库渗漏分析贵州山区深基坑变形的有限元分析复杂硐室地质编录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石油薄储层探测野外数据采集理论喇嘛甸油田萨零组成藏规律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适宜性区划分析松辽盆地西部断陷带层序地层学研究大庆长垣南部浅气层分布规律及其调整井区地层压力预测研究异常高压层的识别及解释方法研究根据测井曲线对外围油田调整井地层孔隙压力解释特低渗透性油田调整井钻关措施研究天津市浅层地基土抗剪强度试验的研究突变理论在土钉支护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夹层软泥化过程及其化学动力学模拟地质工程实践的哲学探析基于产状推演的地质建模方法与软件实现基于变形的拱坝坝肩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抗滑桩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文本分类在学科导航中的应用研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综合技术方法研究QXF36型井壁取芯器地面控制仪的原理与设计基于《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的降水设计系统的研发濮阳市李子园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岩体经验强度准则的可靠度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G212线陇南段滑坡滑带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高位边坡危岩体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福建省屏南县后垄溪一级水电站工程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高含硫地层安全高效钻井液技术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北京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分区及老城区雨洪利用示范工程研究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地质作用的科学,它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是对地质工程领域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

本文将围绕地质工程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地质工程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

选题应紧密结合当前地质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同时考虑到实际工程需求和个人研究兴趣。

选题的确定通常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研究方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论文的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内容。

开题报告的撰写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确保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接下来,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2. 地质背景分析:详细描述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特征,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 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技术,对勘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6. 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7. 工程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示地质工程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8. 结论与建议: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对工程实践的建议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最后,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应详细列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引用的所有文献,以便于读者查阅和核实。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题目:管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设计摘要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机理和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

它的这种特性,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要进行有效地加固处理。

通过分析这种特殊地基的基本特性,针对此种地基,采用管桩基础进行加固。

从而引入了管桩施工的优点及缺陷以及施工工艺。

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以其桩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整洁、较为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管桩的应用时间不长,在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要分析了管桩的承载力以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

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管桩施工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了解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和成本意识的重要性!在这次设计中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对设计进行了整体把握。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望指正!关键字:湿陷性黄土、管桩、预应力管桩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of the basic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Collapsible loess saturation refers to the yellow unstable soil, the pressure in the self-respect or self-pressure and under additional pressure, soaked by water, the soil structure of the rapid destruction of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the sinking. I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tructure will bring about varying degrees of hazards, roadbed and structures so that a substantial settlement, fracture, tilt,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ir safety and use. Therefore, in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By analyzing th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al foundation for such a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use of reinforced pipe. Construction of the pipe so as to bring the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ile as a new type of pile for its reliable quality, high capacity, speed of construction, site clean, more economic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widely. However,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pipe is not long,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calling for urgentsolution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p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earing capacity. Finally, through an example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pipe construction and general step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st-conscious! In this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grasp the overall design.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f the text is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hope that correction!Keywords: loess collapsible; Pipe; Prestressed Pile目录第一章绪论 (6)一、管桩的优点与现状 (6)二、湿陷性黄土基本机理及地基处理 (7)1、黄土的湿陷机理 (8)2、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9)3、结语 (11)第二章:管桩承载力分析 (12)1、管桩的承载特性 (12)2、管桩的受力分析 (13)3、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14)第三章: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16)1 、施工流程 (16)2 、操作工艺 (16)3 、施工质量标准 (20)4、常见问题及处理法 (22)第四章:管桩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26)1、工程概况 (26)2、工期及施工目标 (27)3、施工准备情况 (27)4、施工总体布署 (28)5、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网络 (29)6、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29)7、针对本工程特点采取的特殊................................. .328、季节性施工措施 (32)9、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 (33)10、工期保证措施 (37)11、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38)12、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40)13、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表 (40)14、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一览表 (41)第五章:结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5)第一章绪论一、管桩的优点与现状管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及桩基础形式从上个世纪初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各种建筑基础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毕业论文地质灾害与预防论文(一)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毕业论文地质灾害与预防论文(一)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毕业论文地质灾害与预
防论文(一)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地质灾害的预防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安全,而且更关系到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重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发生的大规模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保护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会破坏环境、破坏资源、加剧环境污染,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还在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提高国家安全素质
地质灾害预防与管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灾害带来的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等,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将是国家安全素质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提高国家的安全防护能力。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深远。

在当前时期,地质灾害防治正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学合理地研究、制定准确的防治方案,并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提高防灾减灾的应急和救灾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绪论地质工程是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科,主要包括土壤力学、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岩石力学等研究领域。

本文将综述地质工程领域相关文献,包括历史回顾、研究进展、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工程历史回顾地质工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文献综述中可以引用早期地质工程案例,如纽约地铁建设、巴尔干半岛地震破坏等,重点描述这些案例对地质工程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二、地质工程研究进展2.1 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地质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文献综述中可列举历年来的土壤力学研究成果,如孔隙水压力理论、固结与压缩行为、土体侧向应力等,突出土壤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2 岩土力学岩土力学是研究岩石和土壤复合体的力学行为和特性的学科。

地质工程中常常涉及岩土界面问题、岩石的强度与变形特性等。

综述中可以引用岩土力学领域的关键进展,如弹塑性本构模型、岩石裂隙扩展机理、固结体与饱和体介质的渗透特性等。

2.3 地下工程地下工程是地质工程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建设地下隧道、地下通道等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文献综述中可介绍地下工程方面的关键研究成果,如地下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地下水对结构的影响、地下通风系统等。

三、地质工程理论与方法3.1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在地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模拟软件(如FLAC、ABAQUS等)的开发与使用为地质工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综述中可介绍数值模拟方法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地震作用下的土壤动力响应等。

3.2 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是地质工程理论验证和工程设计的重要手段。

文献综述中可展示试验与测试方法的发展历程,包括承载力试验、剪切试验、地应力测量等,突出实验与测试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性。

结论地质工程作为应用地质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地质学论文六篇

地质学论文六篇

地质学论文六篇地质学论文范文1水岩化学作用过程的化学机理主要是指地下水和岩石之间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如溶解作用,水合作用,水解作用,酸性腐蚀等,下面就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论述。

1.1溶解作用在长时间的地下水和岩石的接触过程中,在岩石中存在的一些钠、钾等离子以及一些含酸的盐类可以直接溶于地下水,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含有了腐蚀性物质的水会对岩石的结构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且,由于在岩石内部,尤其是那些颗粒之间都不行避开的存在大量的裂纹,然而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不同溶液可以渐渐渗透到岩石的颗粒中,并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在水溶液中含有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也会对岩石的溶解产生不利的影响。

同时,岩石的组成成分以及岩石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岩石的溶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2水解作用由于在地下水中存在有大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因此使地下水成为了具有极强腐蚀性的溶液,正是由于这两种离子的存在,很简单使弱酸或是弱碱的盐类矿物质发生解离,解离物可以和水中的这两种离子结合生成新的物质,使岩石原有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

岩石的水解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水岩化学作用。

而且,随着水解过程的不断进行,会产生大量的粘土物质,进而对斜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1.3氧化还原作用由于地下水也存在肯定的流淌性,使得地下水中含有肯定量的游离氧。

而氧化作用发生的先决条件就是存在有游离的氧离子。

因此,水岩作用过程通常发生在地下水面以上的地表岩层,而在游离氧较少的地区,主要发生还原反应。

1.4离子交换作用由于在地下水溶液中存在有多种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在这些离子中那些结合力量强的离子可以将岩石中含有的一些离子置换出来,进而产生新的物质。

最为常见的是,水中含有的氢离子可以将岩石中含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置换出来,进而导致岩石的溶解。

地下水和岩石之间的水化作用严峻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并降低了岩石的强度。

1.5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酸性腐蚀和化学沉淀等。

工程地质勘查毕业论文选题(100个)

工程地质勘查毕业论文选题(100个)

工程地质勘查毕业论文选题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外围预测东昆仑那西郭勒地区石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激电找矿效果研究矿床水形成机制及坑道涌水量预测研究——以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为例综合电法勘探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应用效果研究内蒙古东升庙地区地质、物化探特征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山东白家店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陇南武都区盐土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内蒙古正蓝旗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采空区中的应用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张家口下花园煤矿采空区地面变形及危险性评价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山东归来庄金矿区断裂构造分析及其成矿预测大同盆地油气成藏规律与有利目标预测新疆和田县河尾滩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与资源潜力长江涪陵段库岸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金属成矿地质环境及控制要素研究氡及子体测量与异常解释——以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为例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水泉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高密度电法在隐伏岩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向斜盆地沉积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解译方法研究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吉林中部斑岩型钼矿成矿规律与远景预测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普查区金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吉林东部板庙子地区石英闪长岩岩石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吉中地区粗榆金矿床成因及矿化富集规律地球化学在黑龙江省逊克地区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青海那更康切尔银矿床隐爆构造研究车载实验室仪器设备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基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水库坝基破碎带灌浆效果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辽宁白云地区中生代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北极地区大宗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内蒙古集宁浅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隐伏基岩推断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找矿方向青海省都兰县拉浪麦钨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预测西藏山南吉松铅锌矿床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新疆西天山托克赛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吉林省延吉市五凤金矿外围主要金矿脉地质特征及成因黑龙江省元宝林场地区钨钼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找矿预测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孤立森林模型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研究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遥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反演模型研究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内蒙古奈曼旗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大兴安岭西坡比利亚谷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三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隐伏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市扎龙乡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朱诺斑岩铜矿勘查标识的构建及其应用山东省微山稀土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冈底斯德明顶矿区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找矿指示意义半裸露区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研究——以甘肃玛曲地区为例黑龙江省嫩江-黑河一带金矿特征及成因辽宁柏杖子金矿区蚀变花岗岩型矿体成因及深部找矿预测甘肃迭部城区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工程设计朱诺矿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找矿预测我国地质资料汇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A地质勘查院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西天山喇嘛苏—赛博铜矿成因研究新疆乌恰县帕恰布拉克天青石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及成因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元素迁移机理与找矿标志河南省灵宝市董家埝银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构造控岩控矿规律内蒙古月牙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研究厄立特里亚EMBA DERHO铜多金属矿床特征与资源经济评价BIM技术在黄土滑坡工程地质勘查的应用研究新疆富蕴县杜热一带浅覆盖区铜矿找矿潜力分析伊犁浅层黄土滑坡物理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新疆赛博铜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琼拉克特勒克钼矿区多源信息分析及靶区圈定伟晶岩稀有金属矿的X荧光特征及意义巴里坤纸房勘查区西山窑组煤质特征及赋存规律研究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及技术经济评价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内蒙古敖汉地区中生代两期金成矿作用——以撰山子和金厂沟梁金矿床为例。

地质类毕业论文

地质类毕业论文

地质类毕业论文地质类毕业论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历史、地球物质及其构造、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质现象的学科。

在地质学领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将探讨地质类毕业论文的主题选择、研究方法和意义。

主题选择是地质类毕业论文的第一步。

在选择主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进行选择,也可以参考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

例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气候变化对地质构造、地质灾害或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此外,地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某一种地质资源的分布、形成机制和开采技术。

无论选择何种主题,学生都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打下基础。

研究方法是地质类毕业论文的核心。

地质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因此,研究方法需要以实地调查和实验为基础。

学生可以选择在特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采集样本并进行分析。

例如,如果学生选择研究某一种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他们可以前往该地区进行现场考察,采集地质样品,并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例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地下构造,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地表形态。

通过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学生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结论,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增加说服力。

地质类毕业论文的意义在于推动地质学的发展。

地质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成果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学生可以为地质学领域的知识积累和理论创新做出贡献。

例如,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为地质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学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用于资源勘探与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通过毕业论文的研究,学生可以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奠定基础。

总之,地质类毕业论文的选择、研究方法和意义都需要学生充分考虑。

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是每个地质学研究生的目标。

地质专业毕业论文

地质专业毕业论文

地质专业毕业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水文地质报告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姓名:常海宾指导老师:李国瑞日期:2012年7月摘要本文主要对双柳矿井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等的研究,目的使之能更好服务生产进而取得良好的效益,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测量和参考文献。

取得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提出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轻视地质工作必定带来不利局面,提醒煤矿必须重视地质工作。

目录前言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等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的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加强大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明确要求煤矿企业要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006年6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再次要求各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要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煤矿防治水规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建立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在对煤矿水害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表明了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双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双柳井田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柳林泉域系统。

现年产原煤250万吨,目前开采二叠系山西组3#、4#煤层(上组煤)。

在未来5年内,双柳煤矿计划开采石炭系8#、9#、10#煤(下组煤),由于开采深度增大,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更加严重。

上组煤和下组煤层都存在带压开采问题。

上组煤距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20~30M,承受太灰水压2~5MPa,下组煤距离奥灰含水层平均60m,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

2024年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4年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2]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GIS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
[3]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4]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
[5]朱霁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5]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6]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17]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024年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地质类专业论文(5篇)

地质类专业论文(5篇)

地质类专业论文(5篇)地质类专业论文(5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地方教学型院校;文史类专业;高素养人才;培育模式一、地方教学型院校文史类专业现有人才培育模式的现状及缺陷随着教育事业的进展,全国高校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高校(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高校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

[1]但人才培育模式的缺陷使当今高素养人才依旧相当匮乏,主要表现为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严峻不足。

“高学历、低力量”成为了高校生中的普遍现象,要扭转人才培育的现状,就必需首先找到人才培育模式的症结之所在。

1.人才培育目标单一,不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都要面对市场,人才的培育也是一样,也受到市场的调整,与市场对接。

对于近年来处于恒温状态下的文史类专业,更要加强市场的针对性。

然而现今很多地方教学型院校对文史类专业人才的培育目标单一,只注意同学专业学问和专业技能的培育,认为学好专业学问就是人才培育的终极目标,造成培育出来的人才虽然专业学问技能比较坚固,但综合素养却比较差,往往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谋求较好的职业。

比如哲学类,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假如仅仅将人才的培育局限于专业的培育上,那么势必会造成这些的人才在狭窄的就业领域不断碰壁。

市场需要的是高素养人才,而地方教学型院校文史类专业培育的人才往往缺乏创新力量和实践动手力量。

一方面是由于课本的学问往往被同学视为标准,学习只是一味的强行输入,实际上就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长此以往,同学便失去了创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文史类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自身局限也在肯定程度上遏制了同学的实践性、创新性。

2.教学模式改革不彻底,不利于高素养人才的培育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提倡素养教育,并且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水文地质报告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姓名:常海宾指导老师:李国瑞日期:2012年7月摘要本文主要对双柳矿井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等的研究,目的使之能更好服务生产进而取得良好的效益,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测量和参考文献。

取得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提出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轻视地质工作必定带来不利局面,提醒煤矿必须重视地质工作。

目录前言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等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的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加强大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明确要求煤矿企业要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006年6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再次要求各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要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煤矿防治水规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建立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在对煤矿水害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表明了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双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双柳井田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柳林泉域系统。

现年产原煤250万吨,目前开采二叠系山西组3#、4#煤层(上组煤)。

在未来5年内,双柳煤矿计划开采石炭系8#、9#、10#煤(下组煤),由于开采深度增大,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更加严重。

上组煤和下组煤层都存在带压开采问题。

上组煤距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20~30M,承受太灰水压2~5MPa,下组煤距离奥灰含水层平均60m,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

同时由于下组煤层的直接顶板为太原组灰岩,在开采过程中受到顶板灰岩水的影响。

已探明和未探明的断层及陷落柱的导水性也是双柳矿现存的较大水文地质问题。

鉴于以上存在的诸多水文地质问题,汾西矿业集团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为双柳煤矿编制防止水5年规划,合理地安排矿井防治水工作,避免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盲目性,合理而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防治水的工程和科研项目,确保煤矿安全和高产高效。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收集了矿井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矿区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并针对双柳煤矿的水文地质特点,结合双柳煤矿的采掘计划,提出了双柳煤矿的防治水规划总体思路,确定了双柳煤矿防治水策略,论证了各项探查工程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矿井地下水观测网建设、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探查、防治水工程安排以及矿井日常水文地质工作要求等方面,全面规划了双柳煤矿今后的防治水工作。

规划的制定将对双柳煤矿以后的防治水工作有很大指导作用,其实施将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矿区交通地理概况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位于山西省河东煤田中部。

南距柳林县城17km,行政区划属吕梁地区柳林县。

井田面积,其范围北至三交三号井田精查区13剖面线,南至聚财塔北断层,东至精查区东界。

区内交通较为便利,柳林县有铁路和公路与全国各地相通,县城通往孟门镇的油路从矿区中部穿过,距307国道16Km。

图1-1 交通位置图矿区地理本区属吕梁山系,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

地形形态主要为侵蚀地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梁峁状低中山黄土丘陵,冲沟密集而窄、河床基岩出露。

区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纵观区内地形,东高西低,沟谷基本呈东西向垂直黄河分布。

区内地形最高点位于白家坡南,标高+,最低点为西南角的黄河滩,标高+。

本区属黄河水系,区内无大的河流,只有数条东西向的季节性流水的冲沟向西汇入黄河。

雨季水流量大,7~9月份流量占全年的50~70%。

黄河从区西缘流过,流经距离约10km,河床高程约+610~+650m,年平均流量s,最大流量19500 m3/s 。

本区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地区。

年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为℃,7月份最高,平均℃。

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在7月份,为1299mm,最小在12月份,为。

蒸发量年平均值为,最大在6月份,平均为。

矿井生产概况双柳煤矿前身是柳林的白家焉煤矿,为年产15万吨的地方小煤矿。

1999年,汾西矿务局在国家煤炭工业局以煤规字[1999]第129号《关于成立汾西矿务局双柳煤矿的请示》和国家计委以计[1999]第946号《关于汾西矿务局双柳煤矿扩界问题的批复》的基础上,对原有井田进行扩界后开始技改扩建,从1998年9月18日开始建井,2001年6月29日开始投产,2002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双柳煤矿,隶属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150万吨/年,经过多次技改扩建,目前主采山西组煤层,实际生产能力300万吨/年。

矿井采用立、斜井混合开拓方式,采区是大巷中央开拓,双翼布置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进行回采。

2005年产量万吨,2006年产量万吨,2007年产量达到万吨。

计划2012年开采下石炭系组煤。

矿井以往水文地质工作1989、1995年148地质队提交的详查、精查报告分别于己1990、1997年被山西省煤管局和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审查批准,涉及本区钻孔共9个,其中井田内6个。

1999年,汾西矿务局生产勘探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双柳煤矿地质报告,报告认为初步查清了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的裂隙岩溶充水矿床,指出了奥灰水潜在威胁,同时报告还指出钻孔工程偏稀,还需在生产建设中进行补充勘探。

2005年3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完成了《双柳煤矿开采水文地质可行性论证研究》,该报告认为双柳煤矿上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充水水源主要为山西组裂隙含水层,经采掘活动可逐渐疏干,底板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无垂直导水通道沟通奥灰的情况下,仍以静储量为主。

下组煤开采矿井充水水源为顶板太灰含水层和底板奥灰含水层水,具备奥灰突水的不利因素,带压开采方法及其配套措施是防治奥灰突水的基本技术体系。

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双柳煤矿防治水技术路线以及补充勘探的具体要求。

2006年11月,山西省煤炭地质148勘查院提交了《山西省柳林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双柳煤矿补勘地质报告》,该报告是在井田内各阶段地质勘探资料及三交三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整理编制而成的,达到了精查报告的研究程度。

主要成果:(一)、查明了井田的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控制了井田内次级褶曲轴向和产状。

(二)、对含煤地层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查明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为4(3+4)、8、9(8+9)号煤层,查明了煤层的层位、厚度、结构及分布形态和范围。

(三)、查明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水位、水质、富水性及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了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及隔水性能,基本查明了矿井充水水源及途径,并预计了矿井涌水量。

确定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为二类一型和三类一型。

即双柳煤矿为以裂隙和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井。

2008年10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提交了《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本次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共施工水文地质勘探钻孔8个,其中奥灰水文孔3个,太灰水文孔5个,实际完成钻探工程量,抽(注)水试验10层次,水文测井,水质简分析8件,水质全分析39件,同位素测试5组,岩石力学测试74组,完成了1:1万水文地质。

该报告基本查明了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奥套系峰峰组、上马家沟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探查了太灰与奥灰含水层之间的连通性,运用解析法及数值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

第二章井田地质、水文地质2. 1 区域构造双柳煤矿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构造单元上属于鄂尔多斯断块、兴县一石楼南北向褶皱带中段,同时也属于山西断块,因整个山西断块构造走向均为NE—SW或SN向,所以本区的构造也以NE—SW向为主。

河东煤田处于黄河东岸-吕梁山西翼的南北向构造带上,煤田总体上是一个基本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属于吕梁复背斜西翼的一部分,在单斜上又发育了次一级的褶曲和经向或新华夏系的断裂构造。

新华夏系的断裂构造主要发育于煤田东缘以外,河东煤田北部及南部次级褶曲一般幅度不大,以单斜为主导构造,而在煤田中部的离柳矿区,在单斜上又产生了幅度较大的宽缓褶曲,成为矿区的控制性构造。

从水文地质单元上划分,本区属柳林泉域,横跨吕梁复背斜和鄂尔多斯盆地两大构造单元。

吕梁复背斜轴部主要由太古界变质岩及部分太古界花岗岩组成,其西翼形成一系列的次一级背斜和向斜,其中对区域地下水埋藏、运移影响较大的构造有走向南北的离石—中阳向斜和走向大致南北,呈S形分布的枣林—王家会背斜。

枣林王家会背斜的西翼倾角为10°~20°,缓缓向西、西北倾斜,构成柳林单斜,直抵黄河岸边,成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东翼。

同时,由于作用于离柳矿区的东西向应力不均衡,因而产生了离石鼻状构造,即以离石—聚财塔的东西方向轴线,形成一个弧形向西突出的弧状构造。

鼻轴以北的三交区、地层走向由SN—NNE—NE,以南的青龙区则由SN—SSE—SE。

由于张力作用,在鼻轴部位,产生了一个东西向的张裂带,即聚财塔断层组成的地堑构造。

2. 2 井田构造井田南边界为聚财塔断层,西边紧邻黄河。

区内构造简单,为一自东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南北,倾角5°~10°。

在靠近聚财塔断层附近,地层受断层影响,产状多有变化,伴生次级羽状小断层和短轴褶曲。

从目前开采上组煤的情况看,工作面+510~+570m水平揭露有大小17个陷落柱。

在已经揭露的陷落柱附近均伴生有大小不等的断层,断距一般约2~3m。

在216工作面材料巷的掘进过程中揭露一小型陷落柱,编号为X12陷落柱,该陷落柱长轴约10m,宽约5m,在揭露此陷落柱北侧边缘时,有出水现象,水量小于3m 3/h,一周内水量逐渐减小至m 3/h 以下,水压~,据水质分析结果,该陷落柱出水为太灰岩溶裂隙水。

近期生产过程中又陆续揭露了几个小型陷落柱,边缘地带均有少量出水。

井田内聚财塔地堑由聚财塔北断层(F1)和聚财塔南断层(F2)组成,两者相距450m 左右。

断层延伸方向近东西向,相向倾斜,均为正断层。

F1断层向南倾斜,倾角60°~75°,断距150~260m,在其附近伴生多个次级羽状断层,它们与主断层的交角都小于35°,延伸不远即消失。

F2断层平行于F1延伸,倾向北,倾角70°~75°,断距150~180m,本区沟谷中出露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