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营养与施肥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某种养分能够发挥其最大增产效果的时期2、最小养分定律:在植物各生长因子中,植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最小的养分因子,其他生长因子即使丰富,也难提高其产量。

3、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4、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的现象。

5、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6、土壤缓效钾: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7、根际:是指作物根系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能产生显著影响的那部分特殊的“根区域”通常指根表周围1-4mm土壤。

8、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9、作物营养临界期:指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各种营养比例失调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10、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根外营养:除了根系以外,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片、幼果等器官)也可以吸收少量矿质元素,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12、养分归还学说:只有用矿质肥料将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给土壤,就能保住土壤的肥力。

13、生理酸性肥料:凡是施入土壤经作物吸收后,呈现酸性反应的肥料,叫生理酸性肥料。

14、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的科学。

15、施肥学: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16、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以称作肥料。

17、报酬递减定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亦即最初的劳动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投资和劳力所得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18、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关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充分的营养供应,而合理施肥则是保证植物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手段。

植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而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利用也需要一定的平衡。

本文将从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的作用等方面探讨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之间的关系。

植物对营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主要元素,其中氮元素参与植物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合成;磷元素则是ATP、DNA、RNA等能量转移和遗传物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钾元素参与渗透调节、激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此外,植物还需要少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它们在植物体内起着催化酶活性、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重要作用。

合理施肥是保证植物获得足够营养的重要手段。

合理施肥的原则包括施肥量要适宜,施肥时间要合理,施肥方式要科学。

在施肥量方面,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过量施肥会导致养分浪费、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不足施肥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间方面,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确定施肥时机,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在施肥方式方面,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根系分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以确保养分能够有效被植物吸收利用。

合理施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施肥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适量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分化,增加作物的开花和结果数量,提高果实的品质。

适宜供应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合理施肥还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

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

适宜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可以减少养分损失和土壤污染,保护环境资源。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法、 考核制度。
21 教 学 内 容存 在 的不 足 .
我校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只给 了理论 教学学时 , 没有安排 实践教学 , 能满足课程 知识 点多 , 不 内容 丰富的特点 , 给学生
生产 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物营养与施 l J 。《 肥》 为农业院校大农学专业 的必修课 , 作 具有 内容 丰富 、 知识 点多 , 理论和生产实践性极 强的特点 , 通过课程学 习 , 生了 学 解作物施肥 的基本 理论知识和施肥技术 的基本技 能 , 掌握 土
s INc cE E&T c E HN。L Y VII 。G s。N 科技视界 l 3 2

S in e& T c n l g s n c c e e h oo yVi o i
21 0 2年 0 第 1 期 4月 1
科 技 视 界
项目 与课题
前面 已经给 出了本课程在教学 与考核制度方面 的不 足 ,
意义 。
2 《 作物营养与施学的改革
※基金项 目: 塔里木大学教学研究项 目( D J 0 6  ̄ T G 12 ) ( 营养与施肥》 程教学 改革的研究。 作物 课 作者简介 : 温善菊 (9 6 )女 , 1 7 一 , 山东临 清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土壤化学与施肥的研究。
务。 而我校 由于对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较少, 使得实验室仪器设
《 作物 营养与施肥 》 这门课程 主要针 对我校 农学 、 园艺 、 资环等专业 开设 的 , 是在 学生 完成本专业 的基 础课和部分专 业课 以后开设 的一 门实用性较 强 的课 程 ,课 程涉 及到土 壤
备更新慢,实验室工作 人员 与实践教 学指导教 师缺乏相 关的 技能培训 , 实验 条件 与实 习条件较差, 无法完全满足 实践 教学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则植物营养与施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合理的施肥原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面将从植物营养和施肥原则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营养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养分,主要有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宏量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镁、钙,微量元素包括铁、锰、锌、铜、硼、氯、镉、镍等。

不同植物对养分需求量不同,但都必须保证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避免因缺乏其中一种元素而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1.1、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元素。

氮元素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促进植物的生长;磷元素参与能量代谢、糖类合成等,调节植物的花果发育;钾元素则促进养分吸收、调节生理代谢等,对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1.2、硫、镁、钙等宏量元素也同样重要。

硫元素参与蛋白质合成,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镁元素参与叶绿素合成,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钙元素对细胞壁合成、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1.3、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很小,但对植物生长发育也不可或缺。

铁、锰、锌、铜等元素参与植物体内酶系活性、养分吸收等,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施肥原则合理的施肥是保证植物养分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施肥可以调节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施肥原则:2.1、了解土壤状况:在施肥前需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情况,以便确定合适的施肥计划。

2.2、根据作物需求施肥: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不同,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量施肥,避免浪费和养分过量。

2.3、科学施用各种养分:按照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比例,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避免出现单一养分过量而导致其他养分的缺乏。

2.4、配合有机肥、无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无机肥含有大量的宏量元素,可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两者结合施用效果更佳。

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植物营养与施肥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率的时期。

2、最小养分定律:植物产量的高低决定于最小的养分因子。

3、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4、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的吸收的现象。

5、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6、土壤缓效钾:被粘土矿物固定的非交换性的钾。

7、根际:是指作物根系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能产生显著影响的那部分特殊的“根区域”通常指根表周围1-4mm土壤。

8、闭蓄态磷:被铁铝胶膜包闭的磷酸盐。

9、作物营养临界期: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甚至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时间。

10、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是根系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11、根外营养:除了根系以外,植物地上部分(茎、叶片、幼果等器官)也可以吸收少量矿质元素,这个过程称为根外营养。

12、归还学说:只有用矿质肥料讲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归还给土壤,就能保住土壤的肥力。

13、生理酸性肥料:凡是施入土壤经作物吸收后,呈现酸性反应的肥料,叫生理酸性肥料。

14、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的科学。

15、施肥学:将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并保持和增进土壤肥力的农业措施。

16、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质,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以称作肥料。

17、报酬递减定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亦即最初的劳动和投资所得到的报酬最高,以后递增的单位投资和劳力所得报酬是渐次递减的。

)18、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作者:段一盛(江西农业大学资环)名词解释:合理施肥:指在一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为栽培某种作物,或者在轮作周期中为各种作物所采取的正确施肥措施。

营养诊断:以植物形态、生理、生化等指标作为根据,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

形态诊断:指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丰缺与否的一种手段。

化学诊断:应用化学方法测定植物体营养元素的含量,并与参比标准比较,判断植物营养状况的方法。

衣分:是指皮棉占籽棉的百分比(皮棉是指脱去棉籽的棉花)缺素症状:植物因缺乏某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以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在外形上表现出特有的症状。

一般属于生理病害。

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化学物质,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过程。

根系活力:是一个表征植物根系的量。

肥料的分期效应:指在某一生育阶段中,作物所吸收的单位重量养分能增加的籽粒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率:是指施肥区作物氮素积累量与空白区氮素积累量的差占施用氮肥总氮量的百分数。

氮肥生理利用率:反映了作物对所吸收的肥料氮素在作物体内的利用率,其定义为作物因施用氮肥而增加的产量与相应的氮素积累量的增加量的比值。

氮肥农学利用率:是作物氮肥吸收利用率与生理利用率的乘积,指作物施用氮肥后增加的产量与施用的氮肥量之比值。

填空题:1.农业生产包括植物生产、土壤管理、动物生产三个环节2.农业部规定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符合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要求。

3.农业生态特点:社会性、高产性、波动性4.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农业生态系统来自自然生态系统,因而无论是生物组分还是环境组分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然而,农业生态系统又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改造和调节控制的产物,因此又明显区别于一般自然生态系统。

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系统的生物构成不同;(2)系统净生产力不同;(3)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同;(4)系统稳定机制不同;(5)系统服从的规律不同。

5. 营养作物吸收养分环境因素是:pH、光照、气温、水分、养分的浓度、离子间的相互作用6易缺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如泥炭土、沼泽土和腐殖土;易缺钼的土壤:酸性土壤7.增施钾肥能增加抗病性、抗逆性、抗寒抗旱、抗倒伏8.农产品质量包括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卫生品质9.水稻“一炷香”是缺磷10.棉花缺硼引发的症状:在苗期、蕾期即有表现,主要是叶片变厚增大、变脆,色暗绿无光泽,主茎生长点受损,腋芽丛生,上部叶片萎缩。

作物的营养管理

作物的营养管理

作物的营养管理
作物的营养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施肥和土壤管理等措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物营养管理措施:
1. 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和施肥量,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2. 土壤管理:通过翻耕、松土、镇压等措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3. 合理灌溉: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或缺水。

4. 叶面施肥:通过叶面喷施肥料,补充作物所需的养分,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5. 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6. 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和品质。

作物的营养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土壤管理,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问答

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问答

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问答一、作物营养与施肥知识1.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哪些营养元素?据分析,任何一种植物体都含有70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并非都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确定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应符合三个标准:一是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就不能正常生长;二是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其他元素不能代替,只能靠补充这种元素来解决;三是这种元素在作物体内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这种元素就不能称之为必需营养元素。

目前公认的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即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和氯(Cl)等。

根据作物对这16种元素需要量的不同,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三类。

大量营养元素占作物体干重的百分之几十到千分之几。

碳、氢、氧、氮、磷、钾等六种属大量营养元素。

中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居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约占植物体干重的千分之几。

钙、镁、硫等三种属于中量营养元素。

一般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占作物干重的万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甚至更少。

铁、硼、锰、铜、锌、钼和氯等七种属于微量营养元素。

1在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碳、氢、氧占的比例很大,但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

其他12种必需元素多从土壤中获得(豆科作物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部分氮)。

因作物对土壤中的氮、磷、钾的需要量较高,因此,人们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

除上述16种营养元素是作物生活所必需的以外,还有钠(Na)、硅(Si)、钴(Co)等,它们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但不是必需的。

称为有益元素。

2.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1)氮:氮是作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对作物的生命活动有重大作用,在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作物的代谢过程和生长发育。

氮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含氮素16%~18%,蛋白质和核酸又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组成中的基本物质,也是作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

植物农学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科学,而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植物营养指的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肥料管理则是指如何通过施肥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合理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管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和肥料管理两个方面对植物农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植物营养植物营养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过程。

植物通常需要13种营养元素,其中有9种营养元素被称为必需元素,植物无法生长和发育。

(此处可以进行必需元素的介绍,描述每种元素的作用、摄取方式和缺乏症状。

)此外,植物还需要4种微量元素,尽管它们的需求量较少,但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处可以介绍4种微量元素的作用和摄取方式。

)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对于合理施肥和肥料管理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质量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合理管理土壤和提供适宜的肥料对于植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肥料管理肥料管理是指通过施肥措施来满足植物的营养需求。

肥料是供给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一种辅助措施,可以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合理施用。

(此处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肥料,如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等。

)肥料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分析和需求评估:在施肥之前,进行土壤分析并评估植物的营养需求非常重要。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来确定缺失的元素,并进行合适的肥料补充。

2. 施肥方法和时机:合适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并减少二氧化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法。

3. 肥料的选择和配比:根据土壤分析和植物种类,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肥料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4. 施肥量的控制:肥料过量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作物营养缺素诊断与科学施肥

作物营养缺素诊断与科学施肥

作物营养缺素诊断与科学施肥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养素是作物生长的基础。

作物缺素是指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某种或多种元素含量不足而引起的生理障碍。

正确诊断作物缺素并实施科学施肥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一、作物营养缺素诊断1. 观察作物表现作物叶片的形态、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可以反映作物的营养状况。

例如,氮缺乏时,作物叶片会变黄,叶缘呈红色,严重时叶片会出现枯死现象;磷缺乏时,作物叶片会变暗,呈紫色,叶片较小;钾缺乏时,作物叶片边缘会出现黄化现象,甚至出现焦枯。

2. 土壤分析通过土壤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判断作物缺素的类型和程度。

常用的土壤分析指标有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等。

3. 化学分析通过对作物组织的化学分析,可以准确测定作物体内各种元素的含量,进一步判断作物缺素的类型和程度。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二、科学施肥原则1. 综合施肥根据土壤分析和作物缺素诊断结果,综合考虑作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合理配比各种营养元素,进行综合施肥。

例如,对于氮、磷、钾的施肥比例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调整。

2. 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尽管其需求量很小,但缺少微量元素也会导致作物的生长受限。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等。

3. 施肥方式选择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

常用的施肥方式有基肥施用、追肥施用和叶面喷施等。

基肥施用是指在作物生长初期将肥料施入土壤中,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追肥施用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补充施肥;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作物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提供给作物营养。

4. 合理施肥量施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作物营养与施肥

作物营养与施肥

作物营养与施肥介绍了作物的营养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包括根部吸收和叶面追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和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律。

介绍了施肥的环节和方法。

第四章作物生长的营养调节介绍了作物的营养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包括根部吸收和叶面追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和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律。

介绍了施肥的环节和方法。

物质和能量的“ 大循环” 物质和能量的“ 大循环”无机界植物人和动物人类施肥活动根本目的是调节这一环节, 人类施肥活动根本目的是调节这一环节, 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能量。

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能量。

介绍了作物的营养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包括根部吸收和叶面追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和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律。

介绍了施肥的环节和方法。

第一节作物营养与施肥一、作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作物的营养期:作物的营养期:是指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营养期包括几个不同的营养阶段,作物营养期包括几个不同的营养阶段,各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为: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为: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 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 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于减少。

介绍了作物的营养期、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包括根部吸收和叶面追肥;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因子综合作用律和同等重要不可代替律。

《种植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植物营养与施肥

《种植基础》第三章第一节植物营养与施肥

•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队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的
速率最快的时期。此时是施肥的最佳时期。 • 一般是作物生长旺盛时期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殖并进时期。 • 如: • 小麦拔节到抽穗期→拔节肥 • 玉米大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大喇叭口肥 • 棉花盛花到花铃期→花铃肥
(三)作物吸收养分的比例与肥料的配合施用
–维持一定产量水平,需要恢复肥力。
–肥力的恢复根本方法是施肥。
2. 指导作用
需要施肥 —通过施肥补偿养分亏损。
低度归还元素(N、P、K)要多施;中度归还的元素 (CA、Mg、S、Si)和高度归还的元素(Fe、Mn、Al) 要少施或不施。
(二)最小养分律(李比希)
1.最小养分律的含义
植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受环境中 最缺少的养分的限制,并随之 增减而增减。环境中最缺少的 养分称为最小养分。
(2)土壤中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养分:土壤
迁移
吸收
根表
根内
截获 质流 扩散
主动 被动
★一般有三个途径:即截获、扩散和质流。 1.截获 接触交换
数量:约占(0.2—10%)
2.质流 —长距离养分迁移方式
迁移的离子:氮(硝态氮)、钙、镁以质流为主
3.扩散 —短距离养分迁移方式
迁移的离子:磷、钾、氮(0.1-15㎜)
施用的意义。 • 5.学会肥料混合的计算方法。 • 6.懂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营养与施肥
一、作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
作物的营养期: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 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作物营养具有阶段性及连续性。
(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营养特点
• 一般作物生长初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和强度都很低,随着生 育进程的推移则逐渐增加,到成熟又趋于减少直到停止吸 收

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

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
详细描述
作物生长过程中会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如果不能及时归还养分,就会导致土壤养分的亏 缺。为了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需要将作物收获后带走的养分通过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 壤。通过合理的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好
的条件。
最小养分定律
总结词
最小养分定律是指作物生长受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的制约。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需要选择适当的肥料品
减少肥料流失和浪费,同时促进作物吸 种和浓度,以及合理的灌溉方式和时间,
பைடு நூலகம்
收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避免对作物造成损害或对环境造成污
染。
THANKS
谢谢
详细描述
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等,对于作物的生长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 不足,就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配比各种营养元素, 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养分归还原理
总结词
养分归还原理是指通过施肥将土壤中消耗的养分归还给土壤,以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03
CHAPTER
施肥技术
基肥施用技术
01
02
03
基肥施用原则
根据作物营养需求和土壤 肥力状况,合理确定基肥 种类和施用量,以提供作 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
基肥施用方法
基肥一般采用全层施肥法, 将肥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 面,然后翻耕入土,使肥 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基肥施用时期
基肥施用时期应根据作物 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 确定,一般作物在播种或 移植前施用基肥。
种肥施用技术
种肥施用原则
种肥施用注意事项

农作物的营养生理与施肥技术

农作物的营养生理与施肥技术

农作物的营养生理与施肥技术农作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其生长发育依赖于适宜的营养供应。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的营养生理与施肥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一、农作物的营养生理1. 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等。

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磷元素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对农作物的生殖生长尤为重要。

钾元素在植物生长中起到调节水分平衡、维持细胞渗透压和提高农作物抗逆性能的作用。

硫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酶的重要元素,对植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钙和镁元素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壁形成,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起到关键作用。

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较少,但在植物生长中同样不可或缺,如铁、锰、锌等。

2. 营养物质的吸收农作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植物根系的细根是吸收农作物所需养分的主要部位。

植物根毛的发育和数量对养分吸收起着重要的影响。

水分和氮、磷等养分的吸收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适当的土壤湿度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

3. 营养物质的转运和利用农作物根系吸收到的养分通过根髓部向上导向地上部分。

这种养分转运主要依靠植物的维管束系统来完成。

在植物体内,养分的分配和利用受到植物自身的调控和物质供应的影响。

植物通过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调节方式,将养分合理分配到各个部位,以满足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二、施肥技术的原则与方法1. 施肥的原则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

施肥的原则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与比例、掌握适宜的施肥量、合理调整施肥时机和方式、加强土壤养分管理等。

同时,施肥应与作物需求、土壤肥力和水分状况相结合,以减少养分的损失和环境污染。

2. 施肥的方法(1)基肥:在播种或移栽前,将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混入土壤中,为作物提供起始养分。

基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式要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2)追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养分需求进行追肥。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 油菜、花生、大豆
– 纤维作物
• 棉花、亚麻
– 薯类作物
• 甘薯、马铃薯
– 糖料作物
• 甘蔗、甜菜
– 茶树 – 烟草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粮食作物 冬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营养特性 冬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
节;生殖生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出苗至返青 前吸收养分和干物质积累较少,返青后吸收速度增加;拔节到孕穗吸 收养分、积累干物质最快,开花后对养分吸收逐步下降。冬小麦有两 个吸氮高峰:即从分蘖到越冬和从拔节到孕穗,后一个高峰远远大于 前一个高峰。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粮食作物
玉米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三、施肥技术 • 春玉米
– 主要产区在东北、西北,多为一年一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 底至10月上旬收获,生育期约120天。一般亩产约650千克田块,基肥可亩施 通用型复合肥(15-15-15等)35-40千克,或“老三样”配施:磷酸二铵1214千克,尿素8-10千克,氯化钾8-10千克;追肥采取“前轻后重”的方法, 若地瘦苗弱,可在拔节前每亩追尿素5-10千克,大喇叭口期作为玉米养分需 求高峰期,每亩应追尿素20-25千克。
– 硅肥:水稻是喜硅作物,也是吸收硅最多的作物。硅能促进水稻呼 吸和根系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健壮茎秆,提高抗倒和抗病能 力,对高产水稻尤其要适当增施钾肥和硅肥。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粮食作物 玉米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营养特性 玉米按其生育特性可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3个主要时期。拔节
前为苗期,是扎根长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拔节至抽穗为穗期,是 玉米营养生长旺盛、雄雌穗分化形成,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 重要时期,此期决定玉米果穗大小;玉米抽雄至成熟期为花粒期,是 玉米生殖生长阶段。

作物营养缺素与科学施肥ppt课件

作物营养缺素与科学施肥ppt课件
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 作物对氮素需要量大,大多数土壤不能满 足作物需要,如不施用氮肥,一般作物均 可能出现缺氮症状,以下条件更易发生:
• 轻质沙土和有机质贫乏的土壤。 • 土壤理化性质不良,排水不畅,土温低,
有机质分解缓慢的土壤。 • 施用大量新鲜有机肥,如绿肥及新鲜秸秆
容易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夺取土壤有效 氮而引起暂时性缺氮。氮过剩一般为施用 氮肥过量或对前作肥料残留量估计不足等。
生长停滞,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呈黄色,叶小而薄,叶脉由黄绿 色变为深紫色。茎秆变硬,富含纤维,并呈深黄色。果小,富含木质。
• 桃树
土壤缺氮会使全株叶片变浅绿色至黄色。起初成熟的叶或近乎成熟 的叶从浓绿色变为黄绿色,黄的程度逐渐加深,叶柄和叶脉则变红。此 时,新梢的生长受到阻碍,叶面积减少,枝条和叶片相对变硬。缺氮严 重时,大的叶脉之间的叶肉出现红色或红褐色斑点。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确定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3条标准
• 如果缺乏这种元素,作物就不能完成从种 子到形成种子全过程,也成为生命周期。
• 缺乏某种必需营养元素就会出现专一的缺 素症状,只有补给这个元素后症状才能减 轻或消失,如果补给了其它的营养元素的 则不能消除症状,换句话说,必需营养元 素之间是不可代替的。
• 叶片呈灰绿色或黄色,窄小,新叶出得慢, 叶片数少,严重时下部老叶呈黄色,干枯 死亡。茎秆矮短细小,多木质,分蘖分枝 少。根受抑制较细小而短。花、果实发育 迟缓,子粒不饱满,严重时落果,不正常 地早衰早熟,种子小,千粒重轻,产量低。
5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营养与施肥
一、考查目标
作物营养与施肥考试科目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施肥的基本理论,掌握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
简答题: 5小题
计算题: 2小题
三、考查内容
(一)施肥的基本原理
1. 养分归还学说的基本内容,概念、原理、发展概况;
2. 最小养分律的概念、原理、发展概况;
3. 报酬递减律与米采利希学说,报酬递减律与米采利希学说的基本内容
4. 因子综合作用律,综合因子的分类,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基本内容,因子综合作用律的内涵与作用。

要求掌握施肥的几大学说的原理、发展渊源和发展现状。

(二)施肥的基本原则
1. 施肥应遵循的原则
2. 提高肥料利用率原则,
3. 施肥在农业、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配方施肥
1. 配方施肥定义及理论依据
2. 配方施肥方法分类。

(三)养分平衡法
1. 地力差减法,参数的确定,肥料用量的计算
2. 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的原理,参数的获取与测定步骤,养分平衡法的应用。

综合运用两种方法的计算
3. 综合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四)土壤肥力指标法
1. NPK土壤有效养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及其浸提剂
2. 土壤有效养分量与农作物效应的相关研究
3. 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

4. 西北农田土壤NPK养分评价指标及其丰缺范围
(五)肥料效应函数法
1. 肥料效应函数法基本概念
2. 肥料的产量效应的表现形式
3. 肥料产量效应的经济分析
4. 经济合理施肥量的确定。

5. 掌握肥料效应函数法的作用、在施肥推荐上的作用,施肥量的计算。

(六)作物营养诊断
1. 作物营养诊断的依据,
2. 作物营养诊断的方法
3. 土壤营养诊断的方法
4. 无损伤诊断的种类与其原理
5. DRIS诊断的概念,种类与应用
(七)施肥技术
1. 施肥技术体系由那几部分构成,核心内容是什么
2. 常规施肥技术技术那有些?
3. 施肥方式一般有哪些,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 新型施肥技术有哪些?
5. 轮作施肥技术有哪些原则
(八)保护地施肥技术
1. 保护地施肥概况,
2. 保护地的土壤肥力类型与生态环境特征
3. 保护地土壤障碍因素
4. 保护地施肥技术
5. 保护地作物需肥特点
6. 保护地施肥与作物生长调节、作物品质的关系。

(九)蔬菜营养与施肥
1. 蔬菜营养特性
2. 叶菜、果菜蔬菜养分需求特性
3. 蔬菜的施肥技术;
(十)果树营养与施肥
1. 果树营养特性
2. 果树养分需求特性
3. 果树的施肥技术。

(十一)大田作物营养与施肥
1. 冬小麦需肥特点,冬小麦施肥技术;
2. 玉米需肥特点,玉米施肥技术
3. 棉花需肥特点,棉花施肥技术。

主要参考书
1. 谭金芳,主编.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浙江大学,主编. 作物营养与施肥. 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