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2016-2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简本)
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大学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深圳市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方案
委托单位:深圳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大学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一座伟大的城市往往从那一片水域开始。
深圳河是深圳的母亲河,作为深圳与香港的界河,她不仅经历了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和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
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城市中心从深圳河中游的罗湖逐渐向西拓展转移,深圳湾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内湾。
深圳河湾不仅提供了基础的生态服务,也承担着防洪、供水、排水、生态和景观等重要功能。
快速城市化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剧烈影响着深圳河湾流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了水体的物质通量和下垫面组成。
人口、产业、用水、排水等结构性的时空不匹配带来了诸如洪涝灾害、用水短缺、河流黑臭、生态退化等一系列流域水问题。
深圳河湾流域水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
综合治理方案在深刻剖析流域水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治理短板、确定合理结构的基础上,从流域的全市整体出发,贯彻“五位一体”理念,综合考虑流域的功能要求与物质通量结构的匹配,提出了流域防洪排涝、水源保护、分流截污、综合处理、河道整治、生境修复、景观建设等措施的建设方案和系统协调、智能调度、两岸共治的管理对策,为实现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58”治水目标,达到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相互协调的五水共治提供科学的支撑。
方案初稿经过评审后,在认真吸取评审专家意见并广泛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士的具体建议的基础上,又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补充论证后编纂成此研究报告,并浓缩出方案简本供政府相关部门实施。
本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深圳水规划国土委员会、深圳市气象局、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南山区环水局、福田区环水局、罗湖区环水局、龙岗区环水局、深圳市水务集团、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广汇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大力支持,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目录
1.总论 (1)
1.1流域概况和功能定位 (1)
1.2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
1.3方案规划目标 (4)
1.4编制依据 (5)
2.水安全保障 (5)
2.1水安全现状 (5)
2.2防洪对策方案 (8)
2.3排涝措施 (10)
2.4水安全要点汇总 (11)
3.水资源保护 (12)
3.1现状问题分析 (12)
3.2对策和方案 (14)
3.3效果评估 (15)
3.4水资源要点汇总 (16)
4.水环境治理 (17)
4.1深圳河湾水环境系统分析 (17)
4.2污染源解析和负荷消减 (19)
4.2管网建设 (23)
4.3 污水处理厂 (27)
4.4黑臭水体治理 (28)
4.5目标可达性和实施关键 (30)
5.水生态修复 (32)
5.1目标与要求 (32)
5.2现状与差距 (32)
5.3对策与效果 (32)
5.4水生态关键 (33)
6.水文化建设 (33)
6.1水景观规划 (33)
6.2实施计划 (35)
7.五水共治 (36)
7.1治水理念 (36)
7.2治水措施 (36)
7.3管理机制 (41)
8.治水提质项目评估和方案汇总 (41)
8.1治水提质计划项目评估 (41)
8.2项目汇总 (42)
附表1 深圳河湾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项目评判表
附表2 深圳湾流域规划补充及细化类项目计划一览表
附表3 深圳湾流域规划调整类项目计划一览表
附表4 深圳湾流域近期新增项目投资计划一览表
附表5 深圳湾流域新增远期项目投资计划一览表
1.总论
1.1流域概况和功能定位
1.1.1流域概况
深圳河是深港界河,发源于梧桐山牛尾岭,由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流域面积312.5km2,深圳一侧187.5km2,香港一侧125.0km2,河长37.6km。
流域内有大小河流36条,深圳侧一级支流有5条,分别为:莲塘河、沙湾河、布吉河、福田河、皇岗河。
三岔河口以下为平坦的冲积海积平原,下游河段为感潮河段,潮流界可达三岔河口以上。
深圳湾系半封闭海湾,东接深圳河,西连珠江口内伶仃洋,湾长约14km,平均宽度7.5km,平均水深仅2.9km。
深圳侧入湾河流4条,由东向西依次为新洲河、凤塘河、小沙河、大沙河,这些河流由北向南流入深圳湾。
图1-1 深圳河湾流域示意图
深圳河湾流域深圳侧为城市核心区,香港一侧是生态保育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深圳毗邻港澳背靠珠三角,地处亚太主航道,具有发展湾区经济的领导优
势和经济基础。
深圳湾未来愿景为打造世界顶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中国城市水环境治理典范。
1.1.2功能定位
深圳河:成为自然与人文交融,惠及深港两地的生态之河、文化之河、历史之河,国际化都市的蓝色休闲长廊。
滋养河口两岸湿地,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红树林和珍稀鸟类栖息繁衍;彰显一国两制水文化、见证百年荣辱兴衰。
深圳湾:一湾清水、两岸共治、生态健康、永续发展。
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提供生态支撑;成为深港两地深度合作的重要场所,世界级滨海城市自然生态与休闲生活空间;助力深港双方发展,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两种制度互补的典范。
1.2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深圳河湾流域是深圳市基础设施最好的流域,防洪排涝、雨污管网、处理设施总体相对完善。
但仍存在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水环境不达标,呈现好转趋势
深圳河河口作为深圳市唯一的国控水质断面,不能达到地表水V类水标准要求,深圳湾不能满足海水四类水的要求,流域内存在“六条八段”黑臭水体。
随着流域治水设施的不断完善,总体上流域水环境呈现好转趋势,近2年深圳河的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COD超标率持续降低。
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完成源头的雨污分流,污水漏排和雨季溢流对河湾的污染负荷大大超过环境容量(COD 负荷59.79t/d,容量22.88t/d;氨氮负荷12.42t/d,容量1.89t/d),污水处理厂出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底泥内源污染物的释放和珠江口外海水质也是影响河湾水质的重要因素。
从面源上看,香港一侧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2)水资源有保障,水源地有威胁
境外引水占本流域供水的70%以上,稳定的来水是水资源的有利保障,但作为水缸的蓄水水库存在水质污染的威胁。
水源地威胁的主要来源在于西丽水库集水区和沙湾河上游的村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流域内面源的污染风险。
(3)水安全存隐患,内涝防洪不够
深圳河干流不能满足国家对特大城市200年一遇防洪的标准要求,布吉河也不能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
流域内内涝点和积水点也比较多,2016年共有84处。
其原因在于:深圳河干流防洪标准为深港双方共同协调确定,现在的设计标准为香港侧标准50年一遇,相较于国家200年一遇标准洪水位总体上低0.15~1.63m。
深圳河上步码头和罗湖卡口未能达到防洪设计标准要求。
布吉河海关卡口影响上游洪水下泄。
内涝和积水的主要原因是雨水管设计标准偏低、泵站不足和管网损毁。
(4)水生态待改善,治污清淤优先
深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深圳市最重要的生态保护目标。
红树林、泥滩、鸟类的生境条件都有待改善。
最重要的就是水质污染的治理和污染河道底泥的处置。
(5)水文化可发扬,景观历史管理
深圳河湾具有独特的历史、生态和景观地位,两岸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政府架构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差异是考虑治水方略的基础也是可资发扬的特色。
这些问题有三个主要特点:层次深、社会关注度高、治理难度大。
层次深:水问题是快速城市化引起的一个根本性的、结构性的问题。
城市化导致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水资源结构失调,进而导致五水问题。
社会关注度高:洪涝防治、水质改善、生态恢复这些与民生相关的问题在深圳河湾表现的非常突出,如水源区的水源保护问题、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洪涝风险问题、尤其是黑臭水体问题,以及河口的湿地生态问题和整体上的文化融合问题等。
治理难度大:由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和社会之间的矛盾相互交织。
可以归结为五大矛盾:①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与深圳市有效水资源的矛盾问题;②污水排放量大与深圳河湾水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问题;③不断增加的安全需求与深圳河湾洪涝灾害防治标准偏低的矛盾问题;④既定的水质目标与黑臭水体远远不能够达标的矛盾问题;⑤预期的生态系统健康目标与河口湿地严
峻的生态问题之间的矛盾问题。
诸矛盾在雨季表现尤为突出,暴雨期洪涝灾害、水土流失、面源-内源污染、污水溢流伴随出现,矛盾交织,解决难度大。
1.3方案规划目标
按照深圳市治水提质计划,本方案在总体上满足“一三五八”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对治水的各方面的目标要求如下。
(1)水环境目标
根据深圳河湾水环境功能区划、水源地保护区划、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深圳市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行动方案”、“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确定本方案的基准年为2014年,规划目标年为2017年、2020年和2025年。
表1-1 流域水环境目标
(2)水安全目标
防洪主要目标为:深圳河干流200年一遇,沙湾河、水库排洪河、布吉河、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100年一遇,其他50年一遇。
排涝主要目标为: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年。
(3)水资源目标
水资源量满足“三生”需求,万元GDP用水量10m3,再生水回用2020年力争达80%。
水质:2017年达到重点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2020年使4座饮用水库水质全部达标;2025所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安全有保障水质达标。
(4)水生态和文化目标
营造良好生境,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打造宜居环境,开发历史文化区,让碧水蓝天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
1.4编制依据
本方案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材料编制:
(1)国家有关水、水环境、防洪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
(2)城市规划、生态环境规划、防洪潮等方面的相关规划;
(3)有关的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深圳市贯彻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治水提质行动方案”。
2.水安全保障
水安全主要考虑防洪和排涝两个重要方面。
水安全系统的水通量时空分布可由“蓄”—暴雨蓄流系统、“滞”—蓄滞洪区绿色基础设施、“排”—排水系统绿色基础设施、“控”—堤坝体系及管理体系、“泄”组成。
2.1水安全现状
2.1.1防洪现状
深圳河湾流域整体防洪现状最突出的问题是深圳河、布吉河及其支流笔架山河防洪标准不达标。
深圳河的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现状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不达标,干流防洪能力在上步码头不足10年,罗湖卡口20年一遇,这两个是深圳河防洪方面主要问题。
深圳河防洪能力见表2-1。
表2-1 深圳河深圳侧堤防防洪能力
根据本方案的复核和《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流域内深圳河支流水库排洪河、梧桐山河、福田河、皇岗河、新洲河、大沙河、凤塘河防洪达标。
莲塘河、沙湾
河、小沙河整治中也近达标。
不达标的仅干流上步码头、罗湖以上和布吉河、笔架山河。
深圳河干流洪水风险主要在分布上游河段。
本方案模拟了深圳河干流约13.5km河段P=5%、P=2%、P=1%、P=0.5%水库分洪、P=5%不分洪几种情况下的水面线,并与最新的防洪规划修编报告水面线成果比较,二者基本一致,考虑一致性的问题,推荐采用防洪潮规划报告成果。
布吉河防洪能力不达标的部分为布吉河干流上游段及支流。
表2-2 布吉河流域河段防洪达标能力
2.1.2排涝现状
深圳河湾流域易涝点的分布特点是布广,数量大。
具体包括易涝区84处,其中内涝点37处,道路积水点47处,积水深度在0.3~1m之间。
空间分布为:内涝点主要集中在西丽街道、布吉街道及南湾街道;积水点主要分布在华富街道、桂圆街道和南湖街道。
图2-1 深圳河湾流域易涝点分布图
根据基于内涝风险评估模型的城市内涝风险区划图可以发现,中风险区面积最大为4.88km2,其次为高风险区面积为3.01 km2,值得关注,另外低风险区面积为1.89 km2。
2.1.3原因分析
(1)防洪不达标原因
深圳河湾流域防洪的短板主要体现在深圳河干流与布吉河离预期的防洪要求尚存差距,深圳河干流不能满足20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原因是原来深圳香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是按照香港的50年一遇标准,堤防高度和卡口不能满足要求,深圳水库受制于向香港供水要求防洪功能功能未充分发挥。
布吉河干流不能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支流也不能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主要是因为布吉河流域上游雨水拦蓄工程不足,干支流洪峰流量大,河道行洪能力不足,防洪标准偏低;干支流河道暗涵率较高,局部河段存在瓶颈段,防洪排涝形势严峻;布吉河支流局部河段无堤防或挡墙破损严重,干流中兴路段挡墙级别偏低,部分河段堤防不达标。
布吉河干流除海关箱涵段为3孔6.5×6m 箱涵,长约460m,现状过流能力仅为20年一遇外,其他河段均能满足100年一遇行洪标准。
(2)排涝不达标原因
深圳河湾流域排涝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泵站排涝能力差和易涝区排水管网不足。
排涝标准低,远低于特大城市标准(中心城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5年,重要地区下立交雨水管渠重现期10年、地道和下沉广场等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50年。
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年)。
为解决水安全问题,亟需两手发力,采取工程措施(河渠畅通工程、管网畅通工程、雨水泵站、闸门、箱涵整治)与非工程措施(城市内涝预防机制、水务执法、极端灾害天气应对策略、排涝设施社会化管养、城市排涝系统规划)相结合,克服防洪排涝关键短板。
2.2防洪对策方案
2.2.1深圳水库增蓄错峰泄洪
(1)深圳水库蓄洪能力
深圳水库调节库容为2593万m3,200年一遇洪水情形下,考虑水库天然滞洪能力,为了保证下游深圳河防洪安全,沙湾河流域需要蓄洪/分洪规模约为700万m3,仅从调节库容角度分析,深圳水库具有蓄滞2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根据现有调度资料显示,深圳水库2012~2015年间仅开闸放水一次(2014-05-11),4年间最高水位27.56m,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27.60m,深圳水库正常运行时一般保持低水位运行,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设置防汛水位,保留调洪库容的可能;深圳水库正常蓄水位消落1m,将腾出超过400万m3库容,若考虑合理设置防洪汛限水位,深圳水库完全具备蓄滞沙湾河2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2)错峰泄洪效果分析
除了蓄滞沙湾河洪水外,深圳水库排洪相位滞错峰后可以避免深圳水库下泄来水与其它支流来水的叠加,降低深圳河干流的水位,错峰的时间越长,水位降低的幅度越大;深圳水库错峰2小时,沙湾河口~平原河口段水位降低0.136~0.24m,布吉河口~沙湾河口水位可降低0.105~0.136m。
若采取深圳水库泄洪与深圳河涨潮过程错峰运行,将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由于高潮位顶托与洪水叠加的水位上涨。
控制深圳水库的下泄流量可明显降低平原河口以下深圳河干流河段的洪峰水位;在水库下泄洪峰流量为下游排洪河安全泄量200m3/s时,罗湖桥以上河段水位降低0.209~0.274m,福田河口~布吉河口段降低约0.15~0.17m。
(3)制约因素与建议
制约因素: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交水点,深港两地重要的供水调节水库,主要开发任务为供水防洪。
由于深圳水库作为深港两地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现状条件下,水库的运行方式以保证供水为主,防洪作用主要体现在自然消峰,未设置专门的防洪库容。
方案建议:深圳水库错峰及控制下泄流量对降低干流水位有较好的效果,为充分发挥深圳水库的综合效益,建议近期深圳河干流防洪以利用深圳水库防洪功能为主。
尽快开展深圳水库的功能定位、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方面的专题研究。
2.2.2滞洪区和海绵城市
(1)滞洪区
滞洪区防洪能力已考虑,在不扩大库容情况下几无防洪潜力可挖。
全市共有笋岗和福田2个滞洪区:笋岗滞洪区面积59.15hm2,设计水位11.m,校核水位12.4m,防洪标准50年一遇,下游人民公园现有库容约4万m3,由于人民公园地势较低,如果将人民公园和笋岗滞洪区联通,需将人民公园筑堤包围,堤防高4m~5m,需征地拆迁,影响公园及城市美观,联通工程实施后可利用的库容约20万m3,防洪作用较小。
福田河滞洪区面积3.7hm2,滞洪水位8m,防洪标准100年一遇。
(2)海绵城市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全流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可消减径流6.5%,对防洪排涝的作用有限。
此外,由于土地利用现有格局的制约,在现在的情况下开展全流域的海绵城市可能性不大。
2.2.3堤防加高与罗湖开卡工程
若使深圳河干流全河段达到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需要将梧桐河口~沙湾河口段堤防加高0.2m。
如果全河段要达到200年一遇的规划标准,需要加高堤防总长8.874km,堤防加高值为0.15~1.63m。
控的措施(已考虑笋岗蓄滞洪区)虽然能够有效提高防洪能力,但是堤防过高可能会影响沿河水景观,还有可能加剧城内内涝,因此还需要全面考虑。
其他“控”的方案如罗湖开卡-河道拓宽方案:罗湖卡口段河宽不足40m,为满足200年一遇行洪标准,估算该段需拓宽约90m。
根据目前情况,深圳侧为罗湖中心区,几无征地拆迁可能;香港侧多为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
因而,河道拓宽条件差,加之两侧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等不同,协调实施难度大。
2.2.4分洪隧洞
主要包括布吉河可解决布吉河干支流防洪达标问题,防洪效果较好,投资能够接受。
深圳水库分洪隧洞方案尚在论证中,优势为基本解决深圳河200年一遇
防洪问题,但深圳水库分洪隧洞工程经过盐田港,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分洪隧洞使用频率及雨洪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这也是将来其他隧洞将会存在的问题。
图2-2 分洪隧洞图
2.2.5防洪方案
基于以上方案分析提出如下防洪方案的实施意见:
(1)近期:利用深圳水库蓄洪功能抵御沙湾河洪水,补齐深圳河干流上游防洪能力不足;深圳河堤防加高补齐工程。
实施深圳水库防洪优化调度,降低洪水潮汐叠加形成高洪水位风险。
深圳河干流全面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布吉河防洪达标工程:布吉河干流达100年防洪标准,支流达50年一遇防洪标准。
(2)远期:并且统筹考虑实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另类综合治理新方案。
2.3排涝措施
主要为雨水管网改造和泵站改扩建
河湾流域管渠现有1676.1km,新建管渠291.8km,改扩建153.5km。
新建管渠按所在区域的管渠设计标准规划道;未达标易涝区管渠优先采用减小汇水面积、截流、新增排水通道、调蓄、滞流等综合措施提升雨水灌渠系统的排水能力,减缓内涝风险,再结合近期涝区治理计划适当改扩建管道实现达标;未达标非易涝区灌渠逐步结合地区改建、道路建设等工程进行达标改造。
表2-3 管渠改造方案
雨水泵站的改扩建标准,如果按照特大城市的要求,取泵站所在地收集的雨水管渠系统最高设计重现期,有内涝排除任务的标准设计重现期50年。
表2-4 泵站现状统计表
表2-5 泵站改扩建统计表
排涝方案分年度实施意见:
(1)2018年底:完成城市老旧管渠及易涝区域排水系统改造,完成城市内涝高风险区整治;完成20%新建雨水管渠建设、35%改造管渠建设;全部完成雨水泵站建设(新建6座、改建3座)。
新建6座泵站:滨河雨水泵站、罗芳雨水泵站、上白石泵站、中心区泵站、沙尾村泵站以及下白石泵站;扩建3座泵站:福田排涝泵站、桂园排涝泵站以及罗雨排涝泵站。
(2)2020年底:完成全部内涝区的整治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完成30%新建雨水管渠建设、65%改造管渠建设。
(3)2025年底:全部完成雨水管渠建设。
2.4水安全要点汇总
目标与要求
防洪主要目标为:深圳河干流200年一遇,沙湾河、水库排洪河、布吉河、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100年一遇,其他50年一遇。
排涝主要目标为: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50年。
现状与差距
布吉河上游段及支流、深圳河干流皇岗口岸至沙湾河口防洪不达标,莲塘河和沙湾河正在整治,其他河流防洪达标。
现有泵站标准<20年一遇,管网标准<5年重现期,易涝区84处(内涝点37处,道路积水点47处),积水深度0.3~1m。
对策与效果
调:利用深圳水库蓄洪功能,错峰下泄洪水,有效抵御沙湾河洪水对下游干流的冲击。
蓄滞:笋岗滞洪区(库容250.6万m3)和海绵城市建设(削减径流<6.5%)的蓄滞潜力有限。
排:按现有规划50年重现期新建、扩建泵站9座,排涝能力可由现在165m3/s 提高到244.3m3/s;新、改扩建管网445.3km,总长达到2121.4km,消除城市内涝点,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控泄:潮-洪调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相结合,实施规划的布吉河排洪隧道使布吉河干支流防洪达标,近期深圳河干流(梧桐河口~沙湾河口)加高堤防0.2m 可满足50年一遇防洪要求;要达到深圳河干流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可考虑泄洪隧道鸡公山地下洞库方案。
实施关键
通过“蓄-滞-排-控-泄”措施链,改善暴雨期水量时空分布,在优先蓄滞错峰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大堤防洪标准,改造城市老旧管渠及易涝区域排水系统:近期全面实现深圳河干流防洪堤达到50年一遇标准,中远期考虑采用另类综合治理措施达到200年一遇标准,从根本上治理内涝高风险区。
3.水资源保护
3.1现状问题分析
3.1.1水资源现状
(1)深圳河湾主要来水
深圳河湾流域内水资源不足,境外引水比例高。
深圳河湾流域虽然降雨丰富,但是本地蓄水能力差,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引水,境外引水量约占总供水量的
70%以上,境外引水>降水总量的40%,一旦境外引水受限,会严重影响深圳河湾流域供水。
(2)深圳河湾蓄水能力有限
深圳河湾流域蓄水能力非常有限,平均年末蓄水量为0.57亿m3,蓄水量不到降水总量的20%。
深圳河湾流域建有水库20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水库16座),总库容仅12152万m3。
其中深圳、梅林、西丽、长岭皮4座中型水库是东部供水与东深供水工程的主要节点,总库容仅10798万m3。
(3)水源地存在污染隐患
虽然目前为止,四大水库水质尚好,但是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能力不足;供水系统漏损率高达20%;入库支流污染风险比较大,如深圳水库(沙湾河流域),西丽水库(大磡河、麻磡河、白芒河)面源污染依然存在,如西丽水库(果林菜地);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4)深圳河湾流域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深圳河湾流域用水量呈增加趋势。
2014年为6.58亿m³,预测2018年为6.87~7.24亿m³,2020年为7.03~7.39亿m³,2025年为7.55~7.98亿m³,其中,生活及公共用水总量最大,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约398L/日•人,相对其他城市,人均用水量较高。
(5)深圳河湾流域排水量呈增加趋势
由于深圳河湾流域用水量呈增加趋势,因此深圳河湾流域排水量也呈增加趋势,生活-公共污水量也逐年增加,而生活污水是COD、氨氮和TP的主要来源,占总量的60%,目前难点是氮的问题。
必须采取措施,稳定或降境外引水量、污水生成量和污水排放量。
3.1.2主要问题分析
(1)水资源短板较多
水资源问题单从链条来看短板较多,其中①来-蓄环节:本地水资源丰富、天然蓄水能力低,有效水资源量有限。
②用-补环节:供水基本能满足要求,入库支流污染影响水库水质安全,水源保护与用水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枯水期生态补水需要加强。
③排-释环节:雨季污水漏排问题较为突出,河流污染负荷削减任务重。
因此,水资源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