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生产工艺规程
川贝产品加工工艺技术
![川贝产品加工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1a7c63fb4daa58da0114a91.png)
2、一种以川贝母根为外植体的川贝母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3、一种利用川贝母鳞片快速繁殖川贝母的方法4、一种利用川贝母鳞片快速繁殖川贝母的方法5、川贝母流浸膏及川贝枇杷颗粒的制备方法6、川贝清肺糖浆自控化生产装置及其方法7、一种用于防治川贝母种植大棚内青苔生长的药物组合物及方法8、一种川贝母种子的休眠后熟处理方法9、一种用于川贝母种植的腐殖土基质及制备方法10、川贝母花粉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11、一种快速诱导川贝母鳞茎产生的方法12、一种提高川贝母细胞同步化的诱导方法13、一种川贝母的中低海拔半保护育苗方法14、川贝罗汉止咳片的制备方法15、一种川贝母的育秧盘或育秧袋式有性繁殖栽培方法16、一种川贝母在一年内完成两个生长周期的栽培方法17、蛇胆川贝含片及其制备方法18、川贝种植方法19、一种川贝薄荷梅及其生产方法20、川贝母的栽培方法21、川贝母种子的培育方法22、一种采用细胞团块悬浮培养生产川贝母总生物碱的方法23、一种以川贝母植株叶为外植体的鳞茎快速增殖方法24、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25、一种川贝母的春播种子处理方法26、处理川贝母秋播种子的方法27、川贝止咳滴丸28、熊胆川贝滴丸及其制备方法29、一种川贝母的培育栽培方法30、一种川贝母的大棚栽培方法31、一种播种用模具及川贝母鳞茎的栽种方法32、牛黄蛇胆川贝分散片的制备方法33、川贝母类药材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图谱鉴定方法34、一种川贝母的加工方法35、川贝雪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36、一种含贝母的中成药中川贝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37、一种川贝母培养物快速生产中的有效除菌方法38、一种蜜制川贝母的制备方法39、一种川贝母多倍体脱毒苗的培养方法40、蜜制川贝母的配制组方及制备方法41、一种川贝母的高原保护地育苗技术42、一种可抑制褐变产生的川贝母多倍体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43、一种提高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加工处理方法44、一种诱导川贝母胚状体产生的方法46、一种川贝母的设施育苗方法47、治疗咳嗽的川贝母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48、一种山药百合川贝猪肉脯及制备方法49、一种百合川贝山药咀嚼片及制备方法50、一种制备蛇胆川贝口服液的方法51、蛇胆川贝分散片及其制备方法52、川贝母地上部分提取物及其提取纯化方法和用途53、二冬川贝膏54、川贝雪梨膏55、一种川贝冬蓉月饼56、川贝雪梨炖猪肺57、川贝僵蚕止咳露(糖浆)58、川贝母精制细粉袋泡型产品GMP生产工艺及其应用方法59、一种川贝母超微粉制备工艺60、一种川贝母鲜鳞茎的储藏方法61、一种川贝提取物微丸及其制备方法62、一种川贝甘蔗润肺面条63、一种牛黄蛇胆川贝软胶囊64、一种鉴别和评价川贝母的新方法65、一种蛇胆川贝胶囊的制备方法66、无糖型川贝罗汉止咳颗粒剂的制备方法67、一种姜制川贝母的制备工艺68、一种川贝母覆网高效收获方法69、川贝母总生物碱及所含化合物的抗癌新用途70、川贝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新用途71、一种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用的川贝母茶72、一种川贝清肺糖浆及其生产工艺73、一种川贝清肺糖浆及其生产工艺74、川贝母的种植方法75、川贝母的栽培方法76、一种牛黄蛇胆川贝胶囊的制备方法77、一种痔疮川贝保健茶78、一种痔疮川贝保健酒79、川贝母保健茶及其加工方法80、一种川贝母香精的配制方法81、秋梨川贝膏82、陈皮川贝茶83、川贝的种植方法84、一种半夏川贝母含香涂料的配制方法85、川贝母冲剂及其制备方法86、川贝母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87、蜜炼川贝黄皮膏88、一种牛黄蛇胆川贝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89、一种蛇胆川贝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90、一种蛇胆川贝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91、一种川贝母保健粉丝92、冷榨低温提取梨浸膏的方法及该浸膏在制备川贝雪梨膏中的用途93、川贝止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94、一种川贝金桔凉果及其制备方法95、复方川贝精胶囊的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96、一种川贝雪梨羹及其加工工艺97、纳米川贝梨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98、纳米川贝罗汉止咳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99、一种含有灵芝和川贝的中药外用皮肤搽剂的配制方法100、一种川贝天麻保健酒的制备方法101、一种含有天然植物川贝的健康环保型香水的制备方法102、纳米川贝雪梨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03、纳米牛黄蛇胆川贝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04、牛黄蛇胆川贝丸及制备方法105、虫草川贝止咳膏及其制备方法106、一种川贝母粉的生产工艺107、川贝雪梨颗粒及其制备方法108、一种川贝止咳糖浆的配制方法109、牛黄蛇胆川贝液的质量检测方法110、一种半夏川贝母含香涂料的配制方法111、蜂蜜川贝梨脯112、一种蛇胆川贝液中药制剂质量检测方法113、一种川贝冬蓉月饼的制作方法114、一种含有熊胆川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15、雪梨川贝薄荷糖的加工方法116、一种利用特征图谱控制牛黄蛇胆川贝胶囊里蛇胆汁质量的方法117、川贝母种子培育方法118、川贝母种植方法119、改良的川贝母种植方法120、川贝母的栽培方法121、一种川贝母开放式组织培养用抑菌剂及其使用方法122、一种川贝雪梨虾仁包子及其制备方法123、一种川贝母内生真菌CBY4及其应用124、基于超微粉碎的川贝雪梨含片及其制备方法125、一种川贝母清热润肺鸡蛋及其生产方法126、牛黄蛇胆川贝片的制备方法127、纳米复方川贝母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28、纳米复方川贝精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29、一种复方川贝饮液及其制备方法130、一种生姜川贝蜜汁131、川贝母桑叶菊花保健果冻132、一种贝母品种与川贝母掺假的快速鉴别方法法134、川贝养生中药茶饮品及制备方法135、川贝雪梨清热润肺养生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136、一种包含复方川贝精片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137、柠檬和川贝混合种植方法138、一种包含川贝雪梨膏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139、中药制剂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140、一种复方川贝精片的检测方法141、冰糖雪梨川贝膏的加工方法142、一种包含牛黄蛇胆川贝液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143、一种包含蛇胆川贝软胶囊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144、一种密炼川贝枇杷夹心糖145、川贝枇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146、一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147、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在制备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的用途148、一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质量测定方法149、一种润肺化痰的川贝枇杷豆奶粉150、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51、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及制备方法152、一种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制备方法153、川贝枇杷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154、纳米蛇胆川贝枇杷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55、一种纳米川贝枇杷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156、一种治咳川贝枇杷气雾剂的制备方法157、治咳川贝枇杷口含片及制备方法158、治咳川贝枇杷颗粒及制备方法159、治咳川贝枇杷胶囊及制备方法160、治咳川贝枇杷片及制备方法161、一种治咳川贝枇杷缓释片的制备方法162、一种治咳川贝枇杷口服液的制备方法163、治咳川贝枇杷气雾剂及制备方法164、一种治咳川贝枇杷胶囊的制备方法165、一种治咳川贝枇杷颗粒的制备方法166、一种治咳川贝枇杷片的制备方法167、治咳川贝枇杷口服液及制备方法168、治咳川贝枇杷缓释片及制备方法169、一种治咳川贝枇杷口含片的制备方法170、一种包含治咳川贝枇杷露药效成分的气雾剂前体及将其分散成纳米级雾滴的方法方法1、本套技术资料160元2、资料都为电子版的,资料包括相关配方制备工艺等,客户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行打印。
10151川贝母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0151川贝母饮片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a8bc57852458fb770b5690.png)
江西臻药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产品概述1.1 品名:川贝母,成品代码CP10151。
1.2 性状: 本品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1.3 性味与归经: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1.4 功能与主治:淸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1.5 用法用量: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川贝母2.3 批量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取原药材,净制。
3.生产工艺流程图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1.4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复方川贝精片生产工艺规程
![复方川贝精片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7ee27858fb770bf78a5589.png)
1.主题内容: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复方川贝精片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等内容、检验合格符合GMP规范要求,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复方川贝精片工艺规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4.责任者: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车间主任、岗位操作人员、QA。
5.内容:5.1.产品概述5.1.1产品名称及剂型通用名:复方川贝精片汉语拼音:Fufang Chuanbei Jing Pian剂型:片剂5.1.2.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微辛。
5.1.3.功能与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5.1.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
小儿酌减。
5.1.5.注意: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5.1.6.规格:基片重0.25g5.1.7.包装:铝塑 12片/板х2板/盒х300盒/箱5.1.8.贮藏密封。
5.1.9.有效期:36个月5.2.处方和依据5.2.15.2.2.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5.2.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5.2.4.辅料用量5.3.工艺流程图物料工序检验中间站为D级洁净区为一般生产区5.4.工艺过程及操作条件5.4.1.原材料的整理炮制5.4.1.1.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炮制通则。
5.4.1.2.炮制方法及操作过程5.4.1.2.1.麻黄浸膏:取麻黄适量,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40(50℃)的清膏,干燥,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既得。
5.4.1.2.2.川贝母:筛去土屑,拣净杂质。
5.4.1.2.3.陈皮: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5.4.1.2.4.桔梗: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5.4.1.2.5.五味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https://img.taocdn.com/s3/m/af7de07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40.png)
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川贝母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tllaria cirrhosa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
前三者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夏、秋二季采挖,或于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泥土,粗皮及须根,晒干或低温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明代始有糯米拌炒,米熟去米用(《必读》)的方法。
清代增加了炒制(《玉衡》)、药汁制,采用四制法,第1次用大附子、童便、烧酒、韭菜汁制,第2次用雪蛤蟆,亦有酒韭汁制,第3次用吴茱萸、酒韭汁制,第4次用公丁香、酒韭汁制,共分4次制完(《拾遗》)、面炒黄(《增广》)、蒸制(《笔花》)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或研末。
【饮片性状】川贝母为类圆锥形,或近球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两鳞片较厚,呈心脏形,相对抱裹,内有心芽和小鳞叶数枚;内表面纯白,质坚脆,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质量标准】川贝母含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5%。
用稀乙醇作溶剂,浸出物不得少于9.0%。
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C27H43NO3)计,不得少于0. 050%。
【炮制目的】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
归肺经、心经。
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能。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等。
川贝母临床多生用,除去杂质,使药材洁净,捣碎,便于有效成分煎出,研末,便于冲服,便于制剂(古代亦有蒸制用)。
【应用选择】1、生用(1)外感燥痰:常与知母、石膏同用,具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外感燥痰,身热烦渴,咳喘痰少,吐咯难出,如二母石膏汤(《症因脉治》);若与杏仁、牛蒡子、苏梗等同用,用于鸡胸,内有热痰,兼受外风,如清肺丸(《马培之外科医案》)。
川贝母工艺规程
![川贝母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e1616c5901020207409c74.png)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05701 川贝母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 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川贝母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川贝母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川贝母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川贝母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8、技术经济指标核算8.1 各工序收率及物料平衡8.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9、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9.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9.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9.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9.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9.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川贝雪梨膏生产工艺规程
![川贝雪梨膏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97667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4.png)
川贝雪梨膏生产工艺规程
川贝雪梨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食品,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其
生产工艺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料准备,首先是原料的准备,包括川贝母、雪梨、冰糖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清洗和处理,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
生产要求。
2. 川贝母的处理,川贝母是川贝雪梨膏的主要成分,需要进行
研磨、粉碎等处理,以便后续的提取和制备工作。
3. 提取工艺,提取工艺是制备川贝雪梨膏的关键环节,一般采
用水煎提取的方法,将川贝母和雪梨等原料放入提取罐中,加入适
量的水,经过一定时间的提取,得到药液。
4. 过滤和浓缩,提取得到的药液需要经过过滤,去除杂质和固
体颗粒,然后进行浓缩,将药液中的水分蒸发掉,使药液浓缩成膏状。
5. 调配和加工,浓缩后的药液需要进行调配,加入适量的冰糖
等辅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使其口感和药效达到最佳状态。
6. 包装和贮存,最后是川贝雪梨膏的包装和贮存,一般采用密
封的包装方式,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然后进行贮存,以确保产
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川贝雪梨膏的生产工艺规程涉及原料准备、提取工艺、加工和包装等多个环节,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川贝母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川贝母炮制生产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54a26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c.png)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川贝母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川贝母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川贝母汉语拼音:Chuanbeimu2.2药材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 var. wabuensis(S.Y.Tang et S.C. Yue) Z.D. Liu,S. 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
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2.3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
瘰疬,乳痈,肺痈。
2.4性味与归经: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2.5性状: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川贝母粉【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川贝母粉【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fb2d1876c66137ee06191a.png)
川贝母Chuanbeimu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 Hsia var. Wabuensis (S. Y. Tang et S. C. Yue)Z. D. Liu, S. Wang et S. C. Chen 的干燥鳞茎。
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后采挖,除去须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炮制】川贝母粉取本品,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
气微,味微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层纹明显。
螺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2)取本品10g,加浓氨试液10ml,密塞,浸泡1小时,加二氯甲烷4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贝母素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吸取供试品溶液1~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水(18:2: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a28a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a.png)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1. 引言川贝母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川贝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为规范川贝母的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技术规程。
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川贝母的生产过程,包括川贝母的采购、加工、贮存等环节。
3. 术语和定义•川贝母:指川贝母的全草或根茎。
•采收:指在适当的时期,采集川贝母的全草或根茎。
•贮存:指将采收的川贝母适当保存的过程。
4. 原料采购4.1 采收时间川贝母的采收时间一般为春季或秋季,最好在晨光初露或太阳下山后采收。
4.2 采收方法川贝母的采收需要使用锄头或铁锹,小心地将川贝母的根茎挖出。
4.3 采收要求采收的川贝母应该是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新鲜材料。
4.4 采收量控制采收的川贝母的数量应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控制,避免浪费和积压。
5. 加工过程5.1 清洗将采收的川贝母放入清水池中,用流动的清水冲洗2至3次,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杂质。
5.2 晾干清洗后的川贝母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至含水率达到标准要求。
5.3 切片晾干的川贝母使用刀具将其切片,片厚约为0.5毫米至1毫米。
5.4 干燥将切片的川贝母放置于干燥房中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之间,至含水率达标。
5.5 质量检查经过干燥的川贝母进行质量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含水率、杂质、外观等。
6. 贮存6.1 包装经过质量检查的川贝母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包装,防止受潮、变质。
6.2 贮存条件川贝母的贮存应该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6.3 贮存期限川贝母的贮存期限一般为2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替换。
7. 执行标准本技术规程的执行应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药典的规定。
8. 总结通过制定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可以规范川贝母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同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川贝母的市场竞争力。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3cd64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7e.png)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目次前言 (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与定义 (3)4 产地环境条件 (3)5 栽培管理技术 (3)6 病虫害防治 (5)7 采收与采后处理 (5)前言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张红非、王曙、张让琴、刘震东、刘潮、李云发、许玉琼。
川贝母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川贝母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与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川贝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者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 51/336 无公害农产品(或者原料)产地环境条件DB 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 51/338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川贝母Szechuan-fritillary Bulb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与瓦布贝母(Fritillaria wabuensis S. Y. Tang et S. C. Yueh)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要紧分为松贝与青贝两个规格。
3.2松贝鳞茎呈圆锥形或者近心脏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与小鳞叶1枚~2枚,先端钝圆或者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灰褐色的鳞基盘。
川贝母粉炮制规范(2022年广西)
![川贝母粉炮制规范(2022年广西)](https://img.taocdn.com/s3/m/916c2b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7f.png)
川贝母粉Chuanbeimu fen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或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var.wabuensis(S. Y. Tang et S. C. Yue)Z. D. Liu,S.Wang et S.C.Chen的干燥鳞茎。
【炮制】取净川贝母,粉碎成细粉,过筛,即得。
【性状】本品为类白色至浅黄色粉末;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或浅黄色。
淀粉粒广卵形、贝壳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脐点人字状、星状或点状,可见层纹。
螺纹导管直径可达64μm。
(2)取本品10g,加浓氨试液10ml,密塞,浸泡1小时,加二氯甲烷4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贝母素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6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水(18:2: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
模板DNA提取取本品20mg,置1.5ml离心管中,用新型广谱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加入缓冲液AP1 400μl和RNA酶溶液(10mg/ml)4μl,涡漩振荡,65℃水浴加热10分钟,加入缓冲液AP2 130μl,充分混匀,冰浴冷却5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4000转)10分钟;吸取上清液转移人另一离心管中,加入1.5倍体积的缓冲液AP3/E,混匀,加到吸附柱上,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3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加入漂洗液700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30秒,弃去过滤液;再加入漂洗液500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30秒,弃去过滤液;再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3000转)2分钟,取出吸附柱,放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0μl洗脱缓冲液,室温放置3~5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分钟,将洗脱液再加入吸附柱中,室温放置2分钟,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2000转)1分钟〕,取洗脱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置4℃冰箱中备用。
川贝母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川贝母生产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91f7a14693daef5ef73d88.png)
川贝母生产岗位操作规程目录1 AAA1-01 川贝母领料岗位操作规程2 AAA1-02 川贝母净选岗位操作规程3 AAA1-03 川贝母包装岗位操作规程川贝母领料岗位目的:建立川贝母领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领料生产岗位责任人:岗位操作人员、质监员、班组长、车间主任。
内容:1 操作前检查工作现场,检查所用运输工具,是否干净整洁,确保正常后方可使用。
2 根据车间领料通知单,到仓库领取川贝母原药材,与仓库保管员当场共同核对药材品名、批号(或检验单号)、数量等,并将批号(或检验单号)填在领料单上。
3 领料人员把川贝母拉入车间,经质监员核对无误后,放到“待挑拣区”内,分品种堆放整齐,并填写标卡,注明品名、数量(件数)、批号(或检验单号)、生产日期、操作人等。
4 生产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按照“操作间、容器具及工具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经车间质监员检查合格后,对操作间挂“清洁合格”标志,对所用工具挂“容器具清洁合格”标志。
5 及时、准确填写领料岗位生产记录。
川贝母净选岗位目的:建立川贝母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净选岗位责任人:岗位操作人员、质监员、班组长、车间主任内容:1 准备过程1.1 操作前检查工具、容器是否挂有“容器具清洁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内。
1.2 取下操作间门外的“清洁合格”标志,挂上操作人填写的“生产状态标志卡”。
1.3 由班长到药材待挑拣区认真核对当天需要生产药材的品名、数量(件数)、批号(或检验单号)及每包药材上的标示物是否齐全。
1.4 以上内容全部核对无误后,班长方可安排生产任务,开始生产。
2 操作过程2.1 将待挑拣药材川贝母放在挑拣台上,对其手工挑拣除去杂质,将挑选后的川贝母装入洁净容器内。
2.2 药材挑拣后进行称重,并挂上标卡,标明药材名称、批次、数量、操作人、生产日期等,放在“已挑拣药材”区内,由质监员检查合格后发给合格证。
3 清场生产结束后按“操作间、设备、容器具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消毒。
川贝止咳露工艺规程
![川贝止咳露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f186f281c758f5f61f6738.png)
五、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六、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6.1前处理部分车间物料员按生产指令到中药材库领取检验合格的药材,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后,由领料人在领料单上签字。
将领取的药材按各品种项下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经QA检查合格后,填写盛装单,交提取车间。
6.1.1 川贝母:直接粗碎6.1.2 桔梗: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洗药机洗干净,润透,用切药机切成3mm的厚片,备用。
6.1.3 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洗药机洗干净,润透,用切药机切成2mm的薄片,备用。
6.1.4 百部: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洗药机洗干净,润透,用切药机切成3mm的厚片,备用。
6.1.5 桑白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洗药机洗干净,润透,用切药机切成2mm 的薄片,备用。
6.1.6 枇杷叶:取原药材,除去绒毛,淋洗(机洗/手洗),切丝,备用。
6.2提取浓缩部分6.2.1提取车间接到前处理送来的净药材,核对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无误后,方可投料。
6.2.2 将领取的药材投入多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当温度上升到100度时开始计时,煎煮2.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当温度上升到100度时开始计时,煎煮2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液贮存在提取液贮罐中。
6.2.3 将提取液从贮罐输送到浓缩器中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的清膏,过滤。
6.2.4过滤后的清膏装入洁净不锈钢桶中,称重,并贴上盛装单,取样送检合格后送到冷库储存。
6.3 制剂部分6.3.1 配液:6.3.1.1 根据配制指令单将浓缩好的浸膏及其它原辅料称量、复核。
6.3.1.2 向化糖罐加入一定量(配成60%的糖溶液所需量)纯化水,投入称量好的蔗糖、苯甲酸钠,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完全后降温至70±5℃,经输送泵,折叠式微孔过滤器(孔径60µm)抽送至配液罐。
6.3.1.3 将称量好的浸膏经浓浆泵抽送至配液罐,搅拌均匀(20±1min)。
蛇胆川贝液工艺流程
![蛇胆川贝液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a8c634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9.png)
蛇胆川贝液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蛇胆川贝液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开始蛇胆川贝液的生产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川贝母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川贝母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川贝母
5.1.2规格:统
5.1.3性状: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
表面类白色。
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
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炉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
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栽培品呈类扁球形或短圆柱形,高0.5~
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多开裂而较平。
5.1.4企业内部代码:C210
5.1.5性味与归经:苦、甘,微寒。
归肺、心经。
5.1.6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5.1.7用法与用量: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
5.1.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5.1.9包装规格: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
5.2 生产批量:5~10000kg
5.3 辅料:无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
6 工艺流程图:
6.1 川贝母生产工艺流程图:
6.2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2.1领料
6.2.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川贝母原料。
6.2.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2.2净制:
6.2.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
将净川贝母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2.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川贝母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2.2.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2.2.4质量要求
6.2.2.4.1 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2.4.2 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2.2.4.3净制标准
(1)取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3%。
6.2.2.5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1)指标:95-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
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
6.2.2.6偏差处理:投料量按领料数量计算。
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
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按质量事故处理则进行纠正和预防。
6.2.3包装
6.2.3.1内包装
6.2.3.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2.3.1.2 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2.3.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2.3.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6.2.3.1.5各种包装内包重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2.3.1.6装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6.2.3.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2.3.2内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2.3.3物料平衡限度: 6.2.3.3.1内包装物料平衡 (1)标准:98-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合格品数量废弃物量取样量
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投料量(半成品)
6.2.3.3.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如下:
++%=
100%
⨯使用量损坏量剩余量
包装(标签、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领用量
6.2.3.4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2.4外包装:
6.2.4.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领取外包材;
6.2.4.2检查核对:对指定批号的川贝母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2.4.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 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2.4.4装箱或装袋: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PE 罐)之间松紧适宜。
6.2.4.5封口:纸箱: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编织袋用手提高速缝包机封口。
6.2.4.6挂签: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或在纸箱的右上角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2.4.7交料:经QA 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2.4.8清场: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2.5包装完毕,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 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 待验标识。
6.2.6外包装标准:
(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件。
复核数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2.6.1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
%
100⨯++=
领用量剩余量
损耗量使用量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限度
6.2.7总收率
(1)控制标准: ≥80% (2)计算公式如下:
%100%⨯=
投料数量
成品量
)收率(
6.2.8工艺环境卫生要求:
6.2.8.1设备、容器、器具,生产场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物料必须按程序净化。
(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6.2.8.2产品生产结束后按各岗位清场SOP 要求,严格清洁、清场,并由QA 监督检查合格后颁发清场合格证。
6.2.8.3生产全过程,由QA 质量管理员监督。
7 原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详见第11条工艺操作过程
中支持文件。
8 物料平衡:各工序的物料平衡标准值一年修订一次,修订依据为该岗位上一年生产物料平衡的平均值为下一年的标准值,除包装工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