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附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世纪,施莱登(M.J.Schleiden)和施旺(T.Schwann)为主的科学家建立了()A.细胞学说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自然选择学说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细菌 B.青蛙 C.蓝藻 D.病毒
3.取少量豆浆,加人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混合液呈紫色,说明豆浆中含有()A.淀粉 B.脂肪 C.还原糖D.蛋白质
4.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其化学元素组成是()
A.H、O、N B.C、H、O C.C、H、O、N D.C、H、O、N、P
5.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洗涤效果更佳,这主要是由于()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的活性受pH影响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是()
A.花生子叶 B.小麦种子 C.洋葱鳞片叶D.新鲜菠菜叶
7.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该物质可能是()
A.H2O B.CO2C.K+D.O2
8.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9.人体剧烈运动容易使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某种物质大量积累使肌肉酸胀乏力,该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乳酸 C.酒精 D.丙酮酸
10.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导致周围环境中某些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接触过量的放射线易诱发癌症,该放射线属于()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以上三者都不是
11.图所示的细胞生命历程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凋亡
C.细胞衰老 D.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用F1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测交,F2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A.1:1 B.2:1 C.3:1 D.4:1
13.华南虎的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 C.RNA D.DNA
14.某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30%,则鸟嘌呤(G)含有的个数为()
A.200 B.300 C.400 D.600
15.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称为()
A.基因 B.密码子C.染色体D.核苷酸
16.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变异
D.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可以诱导产生多倍体
17.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
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是随机发生、不定向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19.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B.血浆 C.淋巴 D.消化液
20.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染
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炎症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第二道防线
B.在细胞免疫中,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C.注射青霉素治愈肺炎的过程不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
D.过敏反应是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反应
22.人体水盐调节、体温调节、视觉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23.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
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
C.人体通过分级与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将减少
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B.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生长素能促进植株的生长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2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人口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种群年龄结构
B.哺乳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
C.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是属于初生演替
D.为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维持在水平
26.无花果的隐头花序内壁着生有雄花、雌花和一种专供榕小蜂繁殖的中性花,榕小蜂必须在这种中性花上产卵繁殖后代,无花果依靠榕树小蜂的活动为其传粉.无花果和榕小蜂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互利共生
27.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28.生态学中草地、草地中各种生物以及草地中的蒲公英,依次称为()
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 B.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D.种群、生态传统、群落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B.生物的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C.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
D.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高
30.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B.禁止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C.要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D.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二、非选择题(6题,每空1分,共40分)
31.下列有关几种物质鉴定的实验,填写相关内容:
使用试剂被鉴定的物质呈现颜色
双缩脲试剂
橘黄色
葡萄糖
32.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_]中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1)图中[①] 是动物细胞的边界,主要由脂质和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2)图中[②]是细胞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3)图中[③]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图中[ ]高尔基体是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5)细胞核中[⑦] 是极细的丝状物,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改变.
33.如图为在夏季睛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请观察后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作用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供应大量减少,以致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以致光合作用反应阶段产生的和减少,因而影响的进行.
34.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请用文字写出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5.如图是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A和a表示),请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填“隐性”/“显性”)基因控制的.
(2)Ⅱ5的基因型是;Ⅰ1与Ⅱ4的基因型是否相同?.
(3)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是.
(4)从根本上说,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
36.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简化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2)图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第营养级.
(3)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图中还缺少.
(5)在“牧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期内会引起的变化是.
2015-2016学年西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世纪,施莱登(M.J.Schleiden)和施旺(T.Schwann)为主的科学家建立了()A.细胞学说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自然选择学说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该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解答】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A正确;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B错误;
C、自然选择学说是由达尔文提出的,C错误;
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D错误.
故选:A.
2.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细菌 B.青蛙 C.蓝藻 D.病毒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解答】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青蛙属于真核生物中的动物,B正确;
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3.取少量豆浆,加人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混合液呈紫色,说明豆浆中含有()A.淀粉 B.脂肪 C.还原糖D.蛋白质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有关颜色反应:
1.碘液用于鉴定淀粉,加入后出现了蓝色;
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
3.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加入后出现了橘黄色;
4.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加入后出现了紫色.
【解答】解:A、碘液用于鉴定淀粉,加入后出现了蓝色,A错误;
B、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加入后出现了橘黄色,B错误;
C、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C错误;
D、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加入后出现了紫色,D正确.
故选:D.
4.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其化学元素组成是()
A.H、O、N B.C、H、O C.C、H、O、N D.C、H、O、N、P
【考点】糖类的组成元素.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O元素组成.
【解答】解: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
故选:B.
5.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洗涤效果更佳,这主要是由于()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的活性受pH影响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不同酶有其最适宜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解答】解: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洗涤效果更佳,主要是因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故选:D.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是()
A.花生子叶 B.小麦种子 C.洋葱鳞片叶D.新鲜菠菜叶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分析】色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因此植物的种子和茎中不含叶绿体色素,不能作为提取色素的材料.
【解答】解:A、花生子叶中富含有脂肪,用于鉴定脂肪,A错误;
B、小麦种子种富含有淀粉,用于鉴定淀粉,B错误;
C、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 错误;
D、新鲜的菠菜叶为绿色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用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正确.
故选:D.
7.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该物质可能是()
A.H2O B.CO2C.K+D.O2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而钾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故选:C.
8.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故选:B.
9.人体剧烈运动容易使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某种物质大量积累使肌肉酸胀乏力,该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乳酸 C.酒精 D.丙酮酸
【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解答】解: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当人体剧烈运动容易使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大量积累使肌肉酸胀乏力.
故选:B.
10.2011年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导致周围环境中某些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接触过量的放射线易诱发癌症,该放射线属于()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以上三者都不是
【考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分析】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解答】解: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过量的放射性物质可诱发癌症,其中的放射性物质为物理致癌因子.
故选:A.
11.图所示的细胞生命历程是()
A.细胞生长 B.细胞凋亡
C.细胞衰老 D.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图中所示为干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的过程,经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稳定性差异.
故选:D.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用F1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测交,F2植株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A.1:1 B.2:1 C.3:1 D.4:1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代(Dd),F1代(Dd)再和矮茎豌豆(dd)进行测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Dd(高茎):矮茎(dd)=1:1.
故选:A.
13.华南虎的遗传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 C.RNA D.DNA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2、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3、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
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RNA能辅助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但不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C错误;
D、华南虎是细胞类生物,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
故选:D.
14.某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30%,则鸟嘌呤(G)含有的个数为()
A.200 B.300 C.400 D.600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根据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此A+C=T+G=50%,因此双链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碱基总数的30%,则鸟嘌呤(G)的比例是20%,如果该DNA分子中含有2000个碱基,则鸟嘌呤(G)含有的个数为2000×20%=400个.
故选:C.
15.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称为()
A.基因 B.密码子C.染色体D.核苷酸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A正确;
B、密码子是指位于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B错误;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C错误;
D、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A.
16.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B.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是因为产生了染色体变异
D.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可以诱导产生多倍体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导致基因结构改变,A正确;
B、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B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是因为产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
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可以诱导产生多倍体,D正确.
故选:C.
17.下列有关生物育种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基因重组
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方法杂交→自交
→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
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
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
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
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A、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正确;
B、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多倍体具有的特点是植株个体巨大、合成的代谢产物增多,B错误;
C、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C错误;
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D错误.
故选:A.
1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变是随机发生、不定向的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变异是随机发生、不定向的,A正确;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变异是在环境改变之前就存在的,环境只是对生物的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C错误;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C.
19.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组织液B.血浆 C.淋巴 D.消化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血浆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解答】解:心肌细胞为组织细胞,周围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选:A.
20.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染
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解答】解: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A错误;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B正确;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错误;
D、艾滋病不是先天就有的,是由于后天感染HIV病毒所获得的免疫缺陷综合征,D错误.故选:B.
2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炎症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第二道防线
B.在细胞免疫中,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C.注射青霉素治愈肺炎的过程不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
D.过敏反应是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反应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 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解答】解:A、吞噬细胞、炎症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第二道防线,A正确;
B、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B错误;
C、注射青霉素治愈肺炎是用抗生素消灭病原体,不属于免疫过程,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