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污染讲解

合集下载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及控制-精选资料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及控制-精选资料

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及控制1.大气颗粒物概况大气颗粒物可分为三种,一种叫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0微米的颗粒物。

这种颗粒物会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被人通过鼻腔吸收进来,但在鼻腔就遇到阻碍,被挡在呼吸系统外面,最后成为鼻涕被甩掉。

粒径w 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称作可吸入颗粒物,又称PM10这一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

PM10包含PM2. 5,通常PM2. 5占PM10的60%〜70%在显微镜下,固体颗粒物形状多样,并不规则。

固体颗粒物比较容易吸附重金属,如铅、汞等毒性物质。

还有可能吸附多环芳炷致癌物,具有致癌效应,其中还含有对生育有影响的物质。

大气中粒径小于2 U r (有时用小于2. 5 U m,即PM2. 5)的颗粒物。

其来源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种,但危害较大的是后者,其中很多是二次颗粒物,如由二氧化硫生成的硫酸盐颗粒、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硝酸盐颗粒等。

2.大气中颗粒物的来源空气中的颗粒物既来源于自然,也来源于人为。

自然来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抱子、细菌。

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人类既直接向环境排放颗粒物,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颗粒物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极大改善,汽车保有量骤增。

据环保部《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2. 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摩托车 1.02亿辆。

数据显示,北京、深圳、上海、成都、天津等1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达到464万辆,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颗粒物治理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颗粒物治理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颗粒物治理与大气环境污染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其中,大气环境污染成为焦点。

在大气污染中,颗粒物的污染是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

颗粒物治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之一,其有效的治理方法能够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颗粒物的定义和种类颗粒物,简称PM (Particular Matter),是指空气中含有的各种颗粒物质,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超细颗粒物(PM0.1)。

其中,PM2.5易渗入肺部,PM10污染覆盖的区域比PM2.5广,PM0.1则更难监测和治理,所以PM2.5和PM10的治理被重点关注。

二、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的广泛关注。

其中,长期暴露于PM2.5等细颗粒物的人,除了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癌等常见疾病外,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和多组织多器官疾病,影响生育能力和产茶量,使得医疗支出增加。

三、颗粒物治理的措施和效果颗粒物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工业排放、收尘,提高燃烧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例如,北京和上海等地已经实施了严格的交通限行和管控措施,以控制机动车排放。

2017年以来,在中国的污染治理中,取缔散乱污企业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推动。

在某些案例中,散乱污企业的停产,使PM2.5和PM10的浓度得到了显著的下降。

此外,采用压缩燃烧、生物降解、化学反应等技术处理颗粒沉积问题,可以有效减轻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四、颗粒物治理需全民参与颗粒物治理不仅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也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人们需要自觉保护环境和积极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尽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鼓励步行或骑车。

同时,可以在家中养花绿植或开窗通风来减轻室内颗粒物浓度。

这些小改变虽然依靠个人力量很难覆盖整个社会,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共同建设美丽环境。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我们需要了解主要的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颗粒物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或液滴,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它们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工业排放以及交通运输等活动。

为了防治颗粒物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大气治理:建设更多的污染物治理设施,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以减少颗粒物排放。

2. 提倡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燃油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以降低颗粒物的排放量。

3. 促进交通管理: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单车和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颗粒物的贡献。

二、臭氧臭氧是一种对人体和植物有害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合反应。

针对臭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方法:1. 控制尾气排放:加强对车辆排放标准的管理,推广低尾气排放或零尾气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2. 减少工业废气:严格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进行废气净化处理,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3. 限制挥发性有机物的使用:加强对涂料、溶剂等挥发性有机物使用的管理,鼓励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产品。

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石油的燃烧排放,也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有关。

它会导致酸雨和细颗粒物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以下是几种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的方法:1. 使用低硫燃料:减少燃煤和石油中的硫含量,使用低硫燃料替代高硫燃料,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 洗涤废气: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对废气进行洗涤处理,将二氧化硫转化为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废料,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污染来源识别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污染来源识别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与污染来源识别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由于其具有极小的尺寸,因此能够被人体乃至动植物吸入并对其健康产生危害。

大气颗粒物主要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其中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来源识别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自然源主要包括火山灰、沙尘暴等;而人为源则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燃煤等。

为了更好地认识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来源,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使用了多种方法进行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来源识别。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化学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大气颗粒物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成分来确定其来源。

例如,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较高时,表明颗粒物可能来自燃煤和工业排放;而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含量较高时,则可能是交通尾气的来源。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并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和气象数据来进行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来源识别。

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大气中颗粒物的传输过程,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可以得到颗粒物的来源和传输路径。

此外,气象数据也是进行颗粒物源解析的重要依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颗粒物的传输和沉降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此,根据气象数据可以推测出颗粒物的迁移途径和传播范围,为进一步识别污染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被应用于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来源识别。

例如,同位素技术可以通过分析颗粒物中同位素的组成,确定其来源。

此外,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从卫星图像中获取大气颗粒物的分布情况,进而确定其污染来源。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源解析和来源识别的准确性,还为制定精准的大气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来源识别的研究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大气颗粒物的产生和传播过程,还可以找出主要的污染来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减排措施。

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来源解析与防控

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来源解析与防控

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来源解析与防控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

其中,颗粒物污染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之一。

而其中的氨氮污染则是造成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成分。

因此,解析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颗粒物和氨氮的定义。

颗粒物是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可以分为可见的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氨氮是氨在水中溶解后的含氮物质,通过挥发和气溶胶形式进入大气中。

颗粒物氨氮污染即指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中存在大量的氨氮。

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活动、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等。

首先,农业活动是颗粒物氨氮的主要来源之一。

农田施肥、养殖业废气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氨氮,这些氨氮会随着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吹散到大气中。

其次,工业排放也是颗粒物氨氮污染的重要来源。

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氨氮,这些废气进入大气中后会与颗粒物结合形成颗粒物氨氮污染。

再次,交通尾气也是颗粒物氨氮的来源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氨氮会随着排放进入大气中,进而与颗粒物结合形成污染物。

最后,生物质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氨氮污染。

生物质燃烧包括农作物的秸秆焚烧、生物质燃料的利用等,这些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氨氮也会进一步恶化大气质量。

针对大气中颗粒物氨氮污染的来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农业活动中的氨氮排放可以通过改善养殖条件、优化配肥方案等方式进行控制。

例如,可以采用循环水培养、深井冷却等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挥发和排放。

其次,工业排放中的氨氮可以通过提升工艺技术和减少废气排放来进行控制。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效净化技术减少氨氮的排放。

再次,对于交通尾气中的氨氮排放,可以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的控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并加大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力度。

最后,对于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氨氮污染,可以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广利用生物质燃料,并加强对生物质燃烧过程的监测与管理。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特征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特征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分布特征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存在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它是空气污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国内外的城市中,大气颗粒物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自然来源包括火山爆发、大风扬尘、森林火灾、海盐气溶胶等,这些自然因素的活动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质。

人为来源则是由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燃煤和石油的燃烧等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

工业生产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例如水泥厂的石灰石的粉尘、冶炼厂的排放物等。

这些颗粒物质在排放过程中经过扬尘、气流传输等活动,进入大气中扩散。

交通运输也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轮胎磨损、刹车摩擦、尾气排放等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质。

尤其是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质含量较高,对大气污染贡献不可忽视。

燃煤和石油的燃烧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燃煤和石油中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颗粒物。

此外,燃煤和石油中的有机溶剂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颗粒物质。

二、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环流、降水、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

大气环流是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向以及风速的变化会影响颗粒物质的扩散和输送。

风速较大的时候,颗粒物质更容易被风吹散,降低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降水是另一个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的因素。

降水能够清洗大气中的颗粒物质,使其沉降到地面上,减少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因此,在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程度相对较低。

气象条件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天气干燥、高温和逆辐射等条件会促使颗粒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进一步加剧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程度。

气象学中的大气颗粒物和空气污染

气象学中的大气颗粒物和空气污染

气象学中的大气颗粒物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现代社会公认的环境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气象学家对大气中颗粒物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这些颗粒物不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损害,还可能干扰气象现象的发展。

1. 大气颗粒物的种类和来源大气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固体或液态物质,其直径一般小于10微米,其中更细小的颗粒物还被称作细颗粒物(PM2.5)。

这种颗粒物的来源复杂,包括自然因素(如沙尘暴、火山喷发等)、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放等)以及生物因素(如花粉、微生物等)。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细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和血液循环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 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和扩散大气颗粒物的分布和扩散是气象学家的研究重点之一。

大气中存在着复杂的气流、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行为。

例如,气流的作用会使颗粒物向上或向下运动,更高的湿度则会让它们更容易被转化为液态形式,降落到地表。

这些因素的变化也会导致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变化。

3. 大气颗粒物的影响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外,大气颗粒物还可能干扰气象现象的发展。

例如,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都与颗粒物有关。

颗粒物会作为云凝结核,引导云的形成;而当颗粒物浓度过高时,它们也会影响降水的形成和降雨量。

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能会影响光线的传播,潜在影响着气象探测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

4. 控制大气颗粒物控制大气颗粒物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各国需要采取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措施来防止大气污染和控制颗粒物排放,包括工业、交通等行业的限制和管理。

气象学家也需要加强研究,以便更好地评估和理解气象现象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公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空气污染和大气颗粒物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应对。

除了国际合作,各国还需要加强监测、研究和管理,积极探索新的减排技术和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预防及治理措施探究

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预防及治理措施探究

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预防及治理措施探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大气颗粒污染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焚烧等。

PM2.5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预防和治理大气颗粒污染物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一、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的来源1. 工业排放: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化学反应和物料处理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其中包括粉尘、废气和废水。

2. 交通尾气:车辆燃烧汽油和柴油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尤其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3. 农业焚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焚烧释放出大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这些来源的排放都会导致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颗粒污染物中的有害气体和微粒物质会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2. 对环境的危害:大气颗粒污染物会沉降到地表和水体中,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加强环境管理:加大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和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排放标准,减少颗粒物排放。

2. 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降低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排放。

3.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推广高效节能和减排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减少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产生。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发展清洁能源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的产生,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1. 空气净化设施建设:在工业企业和城市地区建设空气净化设施,对大气颗粒污染物进行收集和处理,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

大气污染类型三大气细颗粒物污染

大气污染类型三大气细颗粒物污染

大气污染类型三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其中气细颗粒物污染是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三种类型。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细颗粒物。

细颗粒物,也被称为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由于其非常小的尺寸,细颗粒物可以漂浮在空气中很长时间,从而能够被人们吸入到肺部,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第一种类型的细颗粒物污染是工业源排放的污染物。

工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但它同时也是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工厂和企业常常会排放大量的颗粒物,包括烟尘、废气和化学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会在大气中积累并随着风传播到其他地区,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第二种类型的细颗粒物污染是交通源排放的污染物。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汽车和摩托车的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成为了一个严重的污染源。

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细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交通拥堵也会导致车辆排放的细颗粒物积累在城市空气中,进一步加剧污染。

最后,第三种类型的细颗粒物污染是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生物质燃烧是指农村地区使用生物质作为主要燃料,如柴火、秸秆等进行烹饪和供暖。

这种燃烧方式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细颗粒物,并释放出有害的有机物和气体。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燃烧设备和污染控制技术,生物质燃烧排放的细颗粒物对农村环境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

针对这三种类型的细颗粒物污染,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监测和处罚,鼓励其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其次,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控制,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交通源排放。

最后,农村地区应该推广清洁燃料和烹饪设备,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物质燃烧排放。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控制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控制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与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物质,其直径一般小于10微米。

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了解颗粒物的来源和控制对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1. 自然源自然源是指生物、地质和大气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

其中,土壤扬尘是自然源中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在干旱和风沙频发的地区,由于地表水分不足和风能强劲,土壤颗粒易被风起带走,成为环境颗粒物的污染源。

此外,火山爆发、植物花粉和海洋飞沫也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

2. 人为源人为源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

其中,工业活动是主要的来源之一。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和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

此外,交通尾气中的颗粒物也是重要的污染来源。

汽车和火力发电厂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例如排放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

二、大气颗粒物的控制1. 改善能源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是减少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使用煤炭是主要的能源之一,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因此,减少煤炭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如天然气和风能,可以有效降低颗粒物的排放。

2. 加强工业排放治理加强工业排放治理是减少颗粒物污染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工业废气的治理,如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此外,对于高污染工业企业,应该加强监管,推动其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3. 强化交通管控交通尾气是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交通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提升燃油质量标准,加强车辆排放检测和监管,提高公共交通的比重等。

4. 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活动也是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农作物的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因此,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减少农药的使用和禁止农作物的开放式燃烧,是降低农业颗粒物排放的有效途径。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方面。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大量的颗粒物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颗粒物是大气中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包括灰尘、粉尘、烟尘、气溶胶等。

它们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交通尾气、扬尘、燃煤、焚烧、建筑施工等多种来源。

随着颗粒物排放的增加,大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颗粒物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导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势在必行。

政府、企业以及每个个人都应该为减少颗粒物排放和改善大气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实施综合性治理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引言】部分结束。

1.2 问题提出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严重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颗粒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甚至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

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不仅影响大气环境的清洁度和透明度,还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颗粒物浓度的环境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1.3 重要性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并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增加患病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大气颗粒物导致的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死亡,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严重伤害。

颗粒物通过空气传播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

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标准,造成对人体、动物和植物健康以及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和能源消耗等人类活动。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的几种主要类型。

1. 颗粒物污染颗粒物污染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和液滴,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释放的烟尘、灰尘和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的直径不同,一般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可入肺颗粒物(PM2.5)。

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等。

2. 二氧化硫污染二氧化硫是由煤炭和石油的燃烧以及工业过程中的硫化物氧化而成的气体。

二氧化硫污染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和其他工业排放。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呼吸道感染和心血管疾病,并对植物造成气候变化和植被损害。

3. 一氧化碳污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由于不完全燃烧产生,主要源于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和室内用火等。

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导致缺氧和中毒。

4. 臭氧污染臭氧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常常被称为“臭氧层”,是由空气污染物和紫外线照射下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

市区地区的臭氧主要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反应生成。

高浓度的臭氧污染会引起刺激性眼病、呼吸道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5. 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主要由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过程中产生,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等。

氮氧化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

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物,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甲苯等。

VOCs主要来自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油漆和涂料、汽车尾气以及农业活动。

高浓度的VOCs会引发呼吸道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免疫系统疾病。

7. 氨气和硫化氢污染氨气和硫化氢是农业和工业活动中释放的气体。

氨气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和污水处理。

大气颗粒污染物源解释

大气颗粒污染物源解释

大气颗粒污染物源解释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状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的现象。

大气颗粒物来源广泛,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

本文将详细解释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影响。

首先,自然源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源包括风起扬尘、火山活动、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

其中,风起扬尘是最常见的自然源,主要来自干旱地区的裸露土地、农田和道路表面的尘土等。

火山活动是另一个自然源,当火山喷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

其次,人为源也是导致大气颗粒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些人为源的解释: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粉尘和颗粒物是主要的人为源。

这些排放物包括燃煤和燃油的烟气、炉渣、灰尘和金属颗粒等。

工厂和电厂是这些排放源的主要来源。

2. 车辆排放:交通运输是造成大气颗粒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汽车和摩托车的尾气中含有颗粒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尤其是老旧的机动车辆,由于使用老旧的动力系统和技术,其尾气排放更加污染。

3. 建筑施工:建筑工地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

在施工现场,土地破碎、混凝土和砂浆搅拌以及物料堆放等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

此外,建筑工地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等其他污染。

4. 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也是引起大气颗粒污染的因素之一。

家庭采暖、烹饪和清洁等活动会产生燃烧废气和烟尘,从而释放颗粒物。

此外,家庭也可能使用一些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产品,如清洁剂和涂料,这些化合物也会释放颗粒物。

大气颗粒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首先,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颗粒污染物中会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

颗粒物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肺部和心血管系统产生直接的损害。

其次,大气颗粒物还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植被生长、土壤肥力和水质等。

为了减少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排放和降低它们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工业企业应该引入先进的排放控制系统,减少工业废气和粉尘的排放。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与危害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与危害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与危害悬浮颗粒物,也被称为颗粒物污染,是指在大气中悬浮存在的一系列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直径通常在2.5微米以下,被称为PM2.5,其来源多种多样,危害也十分严重。

本文将详细介绍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及其危害,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来源:1. 工业排放:工厂、电厂、钢铁厂等工业活动释放大量颗粒物,包括尘埃、化学物质和废气等。

2. 交通排放:汽车、卡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的尾气中含有颗粒物,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含量更高。

3. 燃煤:燃煤工业和居民使用燃煤取暖等活动释放大量颗粒物,尤其是在冬季和农村地区更为严重。

4. 建筑施工:建筑工地产生的尘埃、切割废料和有害气体等均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5. 农业活动:农作物的燃烧、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都会产生颗粒物。

危害:1. 呼吸道疾病:悬浮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肺癌。

2. 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吸入高浓度的悬浮颗粒物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免疫系统问题:长期暴露于悬浮颗粒物中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4. 产生眼部不适:悬浮颗粒物可引起眼部不适,如红肿、瘙痒等症状。

5. 降低能见度: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存在于空气中会减少能见度,影响驾驶安全。

解决方法:1. 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限制工厂等各类工业活动的排放标准,推动工业生产的清洁化和绿色发展。

2.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加速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能源领域产生的颗粒物污染。

3. 改进交通方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限制柴油车辆的使用,提倡以电动车辆替代传统燃油车辆。

4. 加强农业管理:合理使用化肥,控制农作物燃烧,做好畜禽养殖的粪便处理,减少农业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5. 普及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悬浮颗粒物危害的认识,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如垃圾分类、节省用水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健康影响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健康影响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健康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造成的环境问题,这些颗粒物主要由固体和液体物质组成,大小范围从纳米到微米级别。

大气颗粒物可分为可见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两种。

PM10颗粒物的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而PM2.5颗粒物的直径则小于等于2.5微米。

这些微小颗粒物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大气颗粒物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燃烧排放、建筑工地扬尘以及自然源如风沙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遮挡了阳光,造成了灰尘和雾霾天气,还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对健康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首先,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由于颗粒物的微小大小,它们可以穿过人体的鼻腔、喉咙和气管进入肺部。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中,会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炎。

研究表明,PM2.5颗粒物与这些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性,高浓度的PM2.5会加重疾病症状,并使患者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其次,大气颗粒物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中,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循环系统,并进一步影响心血管健康。

研究发现,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与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

这些微小颗粒物可以引发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大气颗粒物对身体其他系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大气颗粒物中会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特别是肺癌和呼吸道癌症。

这些颗粒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烃和重金属等,对细胞产生直接损害,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紊乱、生殖系统问题以及精神疾病等。

针对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是关键所在。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严格的大气颗粒物排放标准,并加强对企业和工业的监管,确保其排放符合标准。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浅谈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超标排放的问题,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交通运输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

如何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一、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建筑扬尘、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源头的排放都可能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颗粒物,从而构成由颗粒物组成的污染。

大气环境颗粒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两类物质。

这些颗粒物在大气中长时间悬浮,不仅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还可能引起酸雨、能见度下降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大气环境颗粒物的主要危害包括: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

颗粒物是导致肺部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

PM2.5甚至可以进入人体血液,对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产生直接损害。

颗粒物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植被生长、土壤肥力和水质等环境因素。

大气颗粒物还会引发城市雾霾等问题,影响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预防和治理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预防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需要从源头入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排污许可制度,对企业进行排放许可管理,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治,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大气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

应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可以通过限制机动车数量、提高燃油质量、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手段,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加强对尾气排放标准的监管和执行,确保汽车尾气排放不超标。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1. 引言1.1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定义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大气中悬浮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质,包括灰尘、烟尘、烟雾等,它们的直径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不等。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也包括自然因素如火山喷发、沙尘暴等。

这些颗粒物在大气中长时间悬浮,容易被人体吸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癌症。

大气颗粒物还会影响能见度、加速建筑物腐蚀、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等。

大气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1.2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影响大气颗粒物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大气颗粒物污染会影响空气质量,使空气变得浑浊不清,降低能见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对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

长期暴露在大气颗粒物中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甚至癌症等严重后果。

大气颗粒物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大气颗粒物中的一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导致酸雨的形成,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大气颗粒物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大气颗粒物污染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固体或液体颗粒物,主要包括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目前,全球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普遍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在城市地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燃烧等活动是主要的大气颗粒物排放源,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燃煤是一种重要的颗粒物排放来源,尤其是工业用煤和生活燃煤。

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和水泥生产等工业过程也是颗粒物排放的重要来源。

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这些物质能够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细颗粒物直径更小,更容易进入人体深部,对健康危害更大。

大气颗粒物污染(一)

大气颗粒物污染(一)

大气颗粒物污染(一)大气颗粒物被定义为在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很大的损害。

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大气颗粒物的污染已经成为了普遍的问题,它们可以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源头,如工厂废气、车辆尾气、农业活动、建筑工地、城市排水渠等等,这些源头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恶劣性质。

以下是本文将讨论的关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大气颗粒物大气颗粒物即异物,它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可见颗粒和细小颗粒。

在美国,颗粒物质量浓度是基于配备的过滤器中的重量而测量的。

细小颗粒的尺寸在2.5微米以下,是平均人头发的三十分之一,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并在肺中沉积。

可见颗粒指的是尺寸在10微米以上的颗粒,比细小颗粒大得多。

对于可见颗粒,我们习惯称它们为粉尘或空气污染物。

燃烧物,如车辆尾气和工厂排放的烟雾,是可见颗粒的主要来源。

二、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对于具有呼吸道疾病或免疫系统的人来说,它们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细小颗粒可直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甚至经过肺泡,进入血液系统,引发生物反应,更容易导致疾病。

这种疾病可以是轻微的,比如感冒,也可以是严重的,比如肺炎或心肺疾病。

长期接触大气颗粒物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比如哮喘、慢性(bronchitis)性支气管炎、肺癌和心脏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生命的质量和寿命。

三、造成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1. 工厂、发电站、钢铁冶炼厂等各种工业生产单位会排放很多有害的烟尘和废气,这些排放物会直接导致大气颗粒物的污染。

2. 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的尾气,也是一大来源,特别是一些老旧、恶劣的车辆和设备,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影响就更大了。

3. 建筑工地、城市卫生和垃圾处理设施,这些地方都含有有害的垃圾和废弃物质,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也不可小觑。

4. 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等活动也是一些潜在的颗粒排放源,给农业设施做好大气污染复排净化工作已成为重要的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污染特征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污染特征分析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大气颗粒物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物质,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污染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

1. 人为来源人类活动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人为来源。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活动都会释放大量颗粒物。

工业排放的烟尘、燃煤所产生的烟雾、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都是常见的人为排放源。

此外,建筑工地的扬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会释放大量颗粒物。

2. 自然来源自然来源的大气颗粒物主要包括风扬尘、火山喷发和森林火灾等。

尘暴是风扬尘的主要表现形式,当气流在干燥地区或耕地上刮过时,会悬浮起大量的尘土颗粒,形成尘暴。

火山喷发不仅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还会释放出硫酸盐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

森林火灾释放的烟雾中也含有大量颗粒物。

二、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主要包括粒径大小、成分和浓度等方面。

1. 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决定了其在空气中的行为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根据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可分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PM10指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对健康产生一定影响;PM2.5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更容易被吸入肺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2. 成分大气颗粒物的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有机物、无机盐、金属元素、碳黑等。

其中,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中的烟尘和机动车尾气;无机盐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和农药使用;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煤矿开采和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废水等。

这些成分的存在导致了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3. 浓度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受到气象条件、排放源和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城市地区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较高,而山区或农村地区的浓度相对较低。

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大气层悬浮颗粒物是指在大气层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质,包括可见颗粒物(如烟尘、灰尘)、可吸入颗粒物(如细菌、花粉)、细微颗粒物(如氧化物、硫酸盐)等。

这些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大气层悬浮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以及肺癌等。

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小于10微米,容易被吸入人体呼吸道,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其次,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颗粒物会沉降到土壤、水源和农作物上,污染环境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城市地区,大气层悬浮颗粒物的高浓度还会导致能见度下降,影响视线和交通安全。

此外,大气层悬浮颗粒物还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一方面,这些颗粒物可以吸收和散射太阳光线,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导致气温升高或降低。

另一方面,悬浮颗粒物可以作为凝结核,在大气中形成云和颗粒物,进而改变大气的云量和降水情况。

如何应对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呢?首先,应加强大气层悬浮颗粒物的监测和治理。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及时监测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并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例如,加强工厂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推行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源的排放。

其次,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大气层悬浮颗粒物的危害和防护知识,引导人们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鼓励公众使用环保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此外,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大气层悬浮颗粒物的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行动。

通过互相借鉴经验和技术,共同推进大气层悬浮颗粒物治理工作。

同时,加强科研,深入了解大气层悬浮颗粒物的来源、传输途径和影响机制,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综上所述,大气层悬浮颗粒物对城市空气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克/(平方5 分
米.日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96年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一1996)。
一级标准 适用于一类质量功能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级标准
适用于二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 和农村地区。 三极标准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第四节 大气颗粒物(大气气溶胶 )
(Atmosphere Particulate)
1
大气能见度是大气质量最直接指标之一
2
3
名古屋
北京
大气气溶胶影响能 见度
汉城
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1996)
二次颗粒物
是由大气中某些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 成分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 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
10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1)天然来源
➢地面扬尘 ➢海浪溅出的浪沫 ➢火山爆发的喷出物 ➢森林火灾的燃烧物 ➢宇宙来源的陨星尘 ➢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
7
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8
2.大气颗粒物的性质
有机物、无机物,固态、液态 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参与大气降水 有害物质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危害健康 大气中污染物的载体和反应床 影响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形成和烟雾事件的发生
9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一次颗粒物
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造 成污染的颗粒物。
1小时平均 季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0.08 0.12 0.04 0.05 0.05 0.1 0.15 0.04 0.08 0.12 4 10
0.12
1.8② 1.2②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0.06 0.15 0.5 0.2 0.3 0.1 0.15
0.05 0.1 0.15 0.04 0.08 0.12
4 10
0.16 1.5
1
0.01 7① 20① 3.0③ 2.0③
三级标准 0.1 0.25 0.7 0.3 0.5
0.15 0.25
0.1 0.15 0.3 0.08 0.12 0.24
6 20
0.2
浓度单位 毫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
微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氮氧化物 NOx
二氧化氮 NO2
一氧化碳 CO
臭氧 O3 铅 Pb
苯并[a]芘 B[a]P 氟化物 F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Page ▪ 17
雾(Fog)
▪ 颗粒直径:2 ~ 200μm;物态:液体;生成机制、现象:水蒸 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视程小于1km。
霭(Mist)
▪ 颗粒直径:大于10μm;物态:液体;生成机制、现象:与雾 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 ~ 2km之内,使大气 呈灰色。
霾(Haze)
11
3.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2)颗粒物的人为来源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烟、飞灰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微粒, 汽车尾气排出的卤化铅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 人二为次排颗放粒S物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粒子等的
12
二、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度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Dp DgK p o
Dg—几何直径 K —形状系数 ρp—忽略了浮力效应的粒密度 ρo—参考密度(ρo=1g/cm3)
13
1) 同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尘粒趋向于沉 降在人体呼吸道内的相同区域。
2) 同一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尘粒在大气中 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和悬浮时间。
14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大气颗粒物实际上并不是球体,多为不规则的粒子, 因此颗粒物的粒径不能仅指其直径,需用有效直径来表 示。即空气动力学直径(Dp)。
▪ 颗粒直径:~ 0.1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干的尘 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水 平视程小于2km。
Page ▪ 18
Page ▪ 19

烟尘(熏烟,Smoke)
烟(烟气,Fume)
▪ 颗粒直径:0.01 ~ 1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由 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 颗粒。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 烟、硫酸盐等。
灰(Ash)
▪ 颗粒直径:1 ~ 200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燃 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硅酸 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Dp是指在通常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下,在静止的空气 中,与实际颗粒物具有相同重力末速度的密度为1g/cm3的 球体直径。
➢ Dp是一种假想的球体颗粒直径,与实际颗粒物粒径 不同。实际颗粒物粒径与颗粒物的组成、相对密度和颗 粒物形状有关。
15
1、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悬浮颗粒物:用标准大容器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 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用TSP表示,其粒径 多在100µm以下,尤其以10µm以下的为最多。
适用于三类质量功能区,包括各特定工业区。
6
一、气溶胶的定义和分类
1.气溶胶的定义
气溶胶(aerosol):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 中形成的庞大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的直径为0.001~ 100μm 。
大气颗粒物: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 颗粒物。大气颗粒物是大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大气 降水过程,大气中有毒物质可以是无机物也可以是有机 物,主要分布在气溶胶中形成污染源。
降尘 :大于10μm的颗粒能够依其自身重力作用降 落到地面;
飘尘:小于10 μm的颗粒,在大气中可较长时间飘 游。
可吸入粒子: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 子。其粒径小于10µm以下的颗粒物。
16
粉尘(微尘、Dust)
▪ 颗粒直径:1~100μm;物态:固体;生成机制、现象:机 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