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学、书院与大学三者关系看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1期2014年3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V ol.31No.1

Mar.2014

文章编号:1001-4543(2014)01-0089-06

从太学、书院与大学三者关系看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

周益斌

(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200031)

摘要:学界对我国现代大学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现代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作为我国现代大学的双重起源。为了全面认识我国的“太学”、“大学”和“书院”,文中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尝试对我国现代大学的源头给出一个客观、准确的回答。

关键词:我国现代大学;太学;书院;起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B

0引言

众所周知,大学有着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随着大学功能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逐渐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变成社会的“轴心机构”[1]。但是,我们对大学自身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大学起源的研究显得十分单薄,即使有些零星研究,也存在着诸多分歧。为了更为准确、清晰和客观地审视我国大学的源头,很有必要对我国大学的起源做一番探讨。本文主要从我国现代大学、古代太学、古代书院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我国现代大学的真正起源。

1对我国大学源头的争议

1.1我国现代大学起源之争

大学在我国的起源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我国大学主要起源于古代的“太学”;一种认为应该以清末引入的西方大学堂作为我国大学的源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以西方大学堂与我国传统书院作为我国大学的双重起源,湖南大学甚至为此做过努力,曾经向教育部申请将岳麓书院作为自己的历史起源。

1.2起源于“太学”说

持此观点的学者,主要有伍振鷟、高奇、熊明安以及曲士培等人。在教育史家毛礼锐为熊明安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所撰的序言中,强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高等教育居于世界教育史上的领先地位”,并批评以往将创立于11世纪末、有12000名学生的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Bologna,后来人们译为博洛尼亚大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学的观点[2]。在毛氏看来,中国的大学,或从殷周算起,或从战国算起,退一万步,“如果从汉武帝设立太学算起,那么我国在公元前124年便无可置疑地有了较为正式的大学。”在上述四位学者的著作中,曲士培的著作甚至在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宣称“夏、商、西周时期的大学教育”[3];谨慎一点的则将书名冠以“高等教育”[2,4];而熊明安的著作中更是断言“我国的大学教育起源于商代是毫无疑义的”,其理由是《礼记王制》中的记载:“天子命之教,然后

收稿日期:2013-10-08;修订日期:2014-01-22

通讯作者:周益斌(1979–),男,湖南桃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电子邮箱yibinzhou@。

90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31卷

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1.3起源于西方“大学”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最多,也是目前达成共识较多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我国的大学应该以清末西方大学堂作为源头,其理由如下:我国现代大学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从制度到文化,都与古代的太学关系不大,我国大学本来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无论承认与不承认,其事实就是如此。作为现代大学最具特色的学位制度、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所弘扬的大学精神等,都是现代西方大学的引鉴和学习。既然将西方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的源头,那么毫无疑问,建于11世纪末期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是现代大学的鼻祖,因为现代大学最具特色的学位制度、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所弘扬的大学精神也是从博洛尼亚大学开始继承与发展来的。

1.4“双重起源”说

也有研究者,如樊艳艳,通过考察出现于19世纪末的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认为,我国现代大学不能将古代书院的功绩全部腰斩。她指出,我国的大学有着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境遇,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进程呈现出两条有明显差异的途径:一是直接建立现代高等教育机构,以移植西方制度为主;二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向现代转型[5]。特别是第一种方式,在西方外力的支配下,移植外生的途径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如:北洋大学堂自创办之日起,就以美国大学为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学校的一切设置都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耶鲁为蓝本;仿照东京大学建立的京师大学堂,不仅学科设置效仿日本,还使用日本大学的教科书;山西大学堂也在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设计下向现代大学靠近。蔡元培等大学制度设计者进一步借鉴外来的制度,比起维新运动之前的高等学校,民国早期的大学开始注重学制、科系的建设,并逐步由个别学校的设置进步到整体学校制度与行政体制的建立。表面看来,制度移植的轨迹非常明显。

这三种关于我国现代大学起源的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都遭遇到一些无法说服其他观点的尴尬。因此,还是需要回到对太学、书院以及西方现代大学三者关系厘清的问题上来。接下来将逐一对以上三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比较与澄清。

2大学与太学之间的关系

2.1太学的演变

太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周朝已有太学之名,当时的太学指中央设立的辟雍等大学。《大戴礼记·保傅》中“学礼曰:帝入太学,承师问道”,汉代始“太学”成为中央在京师所设大学的正式名称。汉代,太学作为汉后国学,与之前国学的不同之处是确立儒学为正统学问。西汉在长安(今西安)设太学,东汉、西晋在洛阳设太学,东晋在建康(今南京)设太学。在晋代,另设专供公卿大夫子弟学习的国子学,与太学分立,国子祭酒统一掌领国子学、太学。经历南北朝以后,隋代改为国子监,从此绵延了1000多年,直至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这一最高学府也随之寿终正寝。

2.2太学与大学的区别

事实上,关于我国的大学与太学之区别,陈平原教授已经做了十分清晰和有力的说明。他认为,大学存在着两种大学史的叙事,一种为我国的大学史应该从四千年前的太学开始算起,一种则认为只能从清末的西式高等学堂开始溯源。到底哪种大学起源的说法更为合理?

陈平原认为,只能是后者,并借用辞书的释义进行论证。“大学”一词,在《辞源》中是“古代贵族子弟读书的处所,即太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则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在我国一般指综合性大学”。前者念tai xue,后者念da xue,即便是读音,也都泾渭分明。《汉语大词典》兼及两者,既讲实施现代高等教育的da xue,也讲包括周之辟雍、汉以后的太学以及晋以后的国子学的tai xue。依此类推,tai xue史只能讲到晚清;da xue史则只有百年。之所以长期不被学界所正视,就因为涉及所谓的“民族自尊”。如果认为我国现代大学应从清末西方引入的大学堂作为开端,那么意味着大学和太学的关系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