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精品】《山水画》优质教案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山水画教案
《山水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
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15 山水画 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画的一般表现规律,巧妙运用墨色虚实、浓淡变化,表现一幅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小品。
2、培养学生对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爱好,体会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获得对中国化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用墨色虚实、浓淡、等表现方法。
临摹一幅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小品。
教学难点:表现墨色的浓淡、干湿,虚实变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国画工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感悟意境,初识山水1、欣赏表现山水画的动画片,认真观察动画片中的造型表现方法。
2、师生交流,确认动画片的表现方法就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3、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技法,获取新知(一)探究活动一:小练笔师:你能画出不同浓淡、不同层次的墨色吗?1、学生尝试,抽生交流方法。
2、教师一边总结方法,一边示范。
(二)探究活动二:思考问题看书观察明代画家沈周的《吴中山水图》,观察分析图中近景、远景分别画了什么,在墨色上和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1、小组合作,分析探究。
2、师生交流,得出结论:师生一起完成作品,总结笔墨变化。
(近浓远淡、近繁远简、近实远虚、近干远湿等)1、教师示范局部近处山石的皴法。
2、指导学生表现远山。
3、教师整理画作,体现山水画已在借景抒情的精神内涵。
三、师法自然,渐入意境教师提供山水画图片分析构图,请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
1、竖构图表现险峻的山石之美。
2、横构图表现山川的磅礴气势。
四、艺术实践实践要求:和老师一起运用山水画的画法画一幅有近景、中景、远景的山水画。
五、评价小结1、作业展示,评价2、小结: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各有特点,江山秀丽,碧水怡人,造就了中国绘画历史上无数的山水画家。
其实,只要我们能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勇于创新,也一定会走向成功。
板书设计:山水画/ 、一远山无石淡远山、近:石有明暗浓.远: 远树无枝淡树<、近:有枝有叶浓《山水画》教学反思人民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从第13课到第16课设置了一系列的国画课,本课是这一系列的第三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为学习和传承祖国优秀文化而设置的重要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引导学生学习用笔墨表现树、石、山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学生深入掌握中山水画技巧,探究积累创新表现方法奠定扎实基础,获得对中国化学习的持久兴趣。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优质】《山水画》同步教案
山水画一、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三、教学过程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入: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
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山水画人美版
第十五课山水画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意境初始[来源:]山水[来源:]播放表现自然山川的动画片,请学生欣赏《山水情》。
板书课题:山水画。
学生认真观察动画片,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山水画的学习。
探究技法获取新知探究活动一:小练笔。
你能试着画出浓重、轻淡不同层次的墨色吗?探究活动二:思考问题。
画中近景、远景分别画了什么?在用笔、用墨上有什么不同?利用自己已有知识,体验墨色变化与画面空间之间的关系。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书观察明代画家沈周的《吴中山水图》。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表现内容,进而通过读图,分析灵活多变的笔墨方法,最终发现用笔墨表现画面空间感的规律。
总结规律引领示范总结:近浓远淡、近繁远简、近实远虚、近干远湿的一般山水画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作品。
学生观察,在教师示范局部后,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山水画小品。
破解山水画近石远山的空间表现方法。
师法自然渐入意境教师提供山水画图片,分析构图。
1.竖构图表现险峻的山势之美。
[来源:ZXXK]2.横构图表现山势磅礴的气势。
学生感受不同构图的美感。
启发学生表达情感,还可以把诗句作为作品的题款。
艺术实践提出实践要求。
学生运用生动的笔墨表现一幅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
运用实践。
展示评价1.作业展示评价[来源:学.科.网Z.X.X.K]2.评价进行自评、他评。
交流对画的理解得到提升。
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山水画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材:《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能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教学重点:1. 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 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 学生对山水画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PPT、教学视频、教学图片、示范用笔墨纸砚。
2. 学生准备:毛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山水画的初步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代表画家。
2. 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3.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山水画知识。
2. 教师检查学生对山水画技法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再次练习山水画技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画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_《山水画》名师教案
《山水画》名师教案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戴西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通过欣赏和学习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和绘画的主要特点,初步了解国画基本构成近景、中景、远景的组合。
体验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树、石、山、建筑、点景人物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生宣纸的干、湿、浓、淡墨色的变化中产生的不同效果,体验和感受中锋、侧锋用笔的变化。
同时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用毛笔和墨、色表现出来,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绘画艺术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千百年来积累了相当可贵的技法经验及精美的艺术作品。
这一切都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和创新。
本课以分析山水画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画法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体验和感受近浓、远淡,近干、远湿的表现规律,进而用这种手法引导学生尝试国画练习。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画出一幅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构成。
教学难点:近山远山的浓淡干湿表现、树的双勾法、单勾法表现,枝叶的不同表现,画面有机组合。
四、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宣纸镜片30份、画毡或报纸。
五、教学过程:一、示范导入回顾知识1.师快速示范:近山与远山上课之前,戴老师想先大家露一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戴老师如何运笔用墨,猜猜看画的是什么?(2分钟)学生交流教师手拿毛笔做动作,引导学生归纳:中锋侧锋浓淡干湿。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5课山水画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版本: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教授学生山水画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1. 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准备山水画作品,供学生欣赏。
3. 准备绘画工具,如毛笔、宣纸、墨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学生欣赏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绘画技巧,如构图、用笔、用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绘画技巧。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作品欣赏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学会了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力,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借鉴和反思。
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教师可以组织课后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山水画的练习和创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山水画的优秀作品和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山水画》教案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准备、资源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准备、资源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1.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
板书设计
山水画
近景、中景和远景
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
教学反思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山水画》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课题
山水画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
(1) 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是侧锋?
(3) 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4) 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交通安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第15课 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5课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学习描绘山水画的绘画技巧。
3.提高绘画能力,增强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山水画的构图与创意。
2.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3.巩固学生的素描技能和色彩基础。
教学难点
1.如何表现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
2.如何运用不同色彩和光影表现画面的深浅和层次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介绍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习绘制山水画
1.素描练习:让学生练习描绘山水画中的山、水等基本元素,加强对画面的整体感知。
2.色彩课堂:讲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不同色彩和光影表现画面的深浅和层次感。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山水画,并且在作品中运用所学的构图技巧和色彩表现手法。
4.画展展示: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点评。
3. 课堂小结
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检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良好。
四、课后作业
1.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作品,多凭借自己的想象发挥;
2.搜集优秀山水画作品欣赏,对画家的构图、画面表现手法等进行思考并写下观后感。
五、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素描练习和小组合作中表现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以及在画展展示中展示的作品,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绘画能力的提升效果,并结合课后作业和观后感,以及学生对山水画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
小学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5课《山水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5课《山水画》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且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国画绘画技巧以及审美水平,还有基本的构图基础,对于陌生的知识会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4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三年级我们就进入国画的学习,同学们对过话有了哪些了解呢?2、ppt美术作品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中国画,首先来欣赏这幅作品,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生:山,水,树等小结: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我们称之为山水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山水画。
(板书课题)2【讲授】二、明确目标、主动探究1、播放短片①,学生通过短片走进山水画师:你从短片中了解到什么?2、播放短片②,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师:现在来欣赏一幅著名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整幅画卷长5米,宽25厘米,画面是描述了北宋都城汴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它也是我国山水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
师: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如果让你站在城市这边,你能看到城市那一头的景色吗?生:看不到3、ppt出示西方风景画,学生观察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西方风景画,你能看到石头后面的景物吗?生:不能小结:在西方风景画中,它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表现事物,从一点上看不到画面全景,而中国山水画却能从多个角度观察表现事物,能够看到画面的全景,这是因为中国画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
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山水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想法。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山水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主要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山水画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山水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并在实践中运用。
(3)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法则;
-分析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构图法则,如“S”型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4)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山水画技法的运用;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山水画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成功引起了他们对山水画学习的兴趣。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
15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15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掌握山水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2. 山水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3. 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4. 环保意识的培养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2. 山水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教学难点:1. 山水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2. 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山水画教材、教学PPT、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画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中国山水画,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如构图、用笔、色彩等。
2.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老师是如何构图的?用笔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构图要饱满,用笔要灵活,才能画出美丽的山水画。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交流、评价。
四、总结环节(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美,用画笔表现自然美,同时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下节课带来展示。
五年级美术下册《山水画》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色彩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色彩的搭配和调和缺乏经验,需要通过实践和指导来提高。
3.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表现良好,但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容易受他人影响,教师应引导他们发挥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讲解色彩搭配与调和的方法,展示不同色彩的运用效果,使学生了解色彩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审美特点。
教学过程:
-选择几幅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品,分析其构图、笔法、墨法和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邀请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山水画。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五年级美术下册《山水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和技巧,如近大远小、透视关系、布局层次等,能够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笔法和墨法,如勾勒、皴擦、泼墨等,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笔法和墨法表现自然景观。
3.培养学生对山水画中色彩的认识,学会运用色彩对比、调和表现山水之美。
教学过程: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墨法和色彩等技巧。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关注自然景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2.笔墨运用技巧:山水画的笔法和墨法丰富多样,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勾勒、皴擦、泼墨等技巧,并能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5课山水画》是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以及山水画的创作步骤(如观察、草图、上色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山水画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难点: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
2.示范法:演示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技法和构图。
3.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实践和交流。
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第15课山水画》的教材和课件,以便进行教学。
2.画具:准备毛笔、墨汁、宣纸、水彩等画具,供学生绘画使用。
3.参考资料:收集一些山水画的优秀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山水画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让学生对山水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技法和构图。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5课山水画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教授学生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山水画的构图、线条、墨色等基本技巧。
3. 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和创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作灵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水、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它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中国山水画。
二、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山水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些著名的山水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三、艺术特点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如构图、线条、墨色等。
2.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构图技巧,包括画面布局、远近关系、虚实对比等。
3.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线条和墨色技巧,如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层次来表现山水画的效果。
四、绘画实践(30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构图、线条和墨色,进行绘画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15课 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5课山水画(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等基本技法,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2. 山水画的构图技法3. 山水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4. 学生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山水画的构图技法、用笔和用墨技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绘画工具、示范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山水画。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背景。
(2)山水画的构图技法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远近分明等,并结合示范作品进行分析。
(3)山水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讲解山水画的用笔方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以及用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结合示范作品进行分析。
3. 示范与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山水画的绘制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水画的绘制技巧。
4. 学生创作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绘画水平。
第15课: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美版 (1)
第15课: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美版 (1)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主题为山水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创作技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 山水画创作技法的掌握。
2. 学生对山水画艺术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作品图片、教学课件。
2. 学具:毛笔、宣纸、颜料、画毡、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创作技法。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评价与总结: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第15课山水画2. 内容:山水画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创作技法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运用本课所学技法。
2. 撰写一篇关于山水画的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山水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本课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性的教学难点、充分的教具学具准备、合理的教学过程、清晰的板书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和深入的课后反思,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面、深入、有趣的山水画学习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点),表现山水画中的近景、中景、远景。
教学难点
墨色的浓淡、虚实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材料准备
教师
中国画用具教学课件
学生中国画ຫໍສະໝຸດ 具教学程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吸取长处,为自己作画铺垫。
艺术构思
1、启发学生构思一幅山水画。
2、布置作业:画一幅山水画,表现出近景中景和远景。
3、提出要求:
构图美、
创意佳
用笔精
墨色好
构思一幅山水画,并按远景、中景、近景做内容介绍。
启发构思。
艺术实践
巡视指导
学生作业
培养学生主动创作表现
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评议。抓住用笔及用墨、远近景的处理、表达的感受等。
3、展示自己的画法。
4、得出点的表现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思考
1、一幅山水画除了山石和树之外,还可以画哪些内容?
2、表现这些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3、出示一幅山水画图片分析。
4、比较远近景有怎样的区别?
板书:近浓远淡、
近实远虚
······
复习导入
引导回顾山水画的用笔方法、墨色及勾、皴、擦、染得表现方法。
交代本课继续学习山水画。
回顾上节课内容
1、用笔方法
2、墨色
3、表现方法
复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为学习本课打好基础。
探究中国山水画
树的画法
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树的画法。注意前后的不同处理。
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讲解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设色等基本技法。
3. 山水画的创作步骤:演示山水画的起稿、勾线、皴染、设色等创作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2.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皴染技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山水画作品图片、教学视频、示范画具等。
2. 学具:画纸、毛笔、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 新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法和创作步骤。
3. 示范: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创作过程,强调重点和难点。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山水画的创作。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进步。
板书设计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山水画的创作步骤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2. 选做题:研究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介绍其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提高了审美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山水画的创作步骤”。
山水画的创作步骤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作出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因此,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部分至关重要。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山水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欣赏和分析经典的山水画作品,了解山水画的历史和发展。
3. 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有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墨色和构图来表现山水画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画纸、毛笔、墨水、颜料等。
2. 学具:画纸、毛笔、墨水、颜料、水杯、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并示范操作。
3. 欣赏经典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山水画的历史和发展。
4.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画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
2. 山水画欣赏要点:立体感、空间感、意境。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巧。
3.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结束。
一、导入导入阶段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如中国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齐白石的作品,或者是一些现代艺术家的山水画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认为山水画是什么?”、“山水画和风景画有什么区别?”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山水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学突破:通过教师讲解、作品欣赏和教师演示来突破。
教学准备:中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及摆放情况,提出注意事项。
二、引入新课:
1、介绍山水画。
引出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叶、枝、干、根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树的立体感。
树枝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两种基本形态:“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A、点染法:
胡椒点: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
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B、双勾法: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
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
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
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
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
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
三、作业设计:临摹一棵树或一丛树。
学生艺术实践,老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展示并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