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泵与泵站》课件03-a(第3章 其他泵 与 风 机 )

缺点: (1)扬程低,一般不超过6~8m (2)出水量直接与进水水位有关,故不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场合。 (3)螺旋泵必须斜装,占地较大些。
螺旋 泵的 特点
其他型泵
计量泵:又称比例泵。计量泵的传动装置是通过偏心轮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柱塞的往复运动。偏心轮 的偏心距可调,以此来改变柱塞往复的行程,从而达到调节和控制泵的流量的目的。计量泵一般用于要 求输液量十分准确或几种液体要求按一定配比输送的场合。
隔膜泵因其独特的结构,适宜输送腐蚀性液体或悬浮液。
3
2 4
1 5
QBY 型气动隔膜泵
其其他他型型泵的泵 齿轮泵:旋转类正位移泵。两齿轮在泵吸入口脱离啮合,形成低压区,液体被吸入并随齿轮的转动被强 行压向排出端。在排出端两齿轮又相互啮合形成高压区将液体挤压出去。 齿轮泵可产生较高的扬程,但流量小。适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或糊状物料,但不宜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悬 浮液。
§3.1 射流泵
射流泵装置的设计【例3-1】
① 确定射流泵工作压力 和出口压力
已知:Q2=5L/s, H2=7m ,H1=33m
② 选择最优参数
压力比:
查表3-1,得到最优参数α=1.12,m=0.23
射流 泵的 设计
③ 计算工作液体压力和吸入H流2 量。校0.核27它们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H1 H2
多级低速离心鼓风机
§3.6 离心式风机
流量 压头(总压) 功率 效率 转速 离心 式风 机的 性能 参数
其他型风机
罗茨鼓风机(容积式风机、正位移类型) 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相似。 结构:由机壳和腰形转子组成。 两转子之间、转子与机壳之间间隙很小,无过多泄漏。 改变两转子的旋转方向,则吸入与排出口互换。
射流 泵的 分类
螺旋 泵的 特点
其他型泵
计量泵:又称比例泵。计量泵的传动装置是通过偏心轮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柱塞的往复运动。偏心轮 的偏心距可调,以此来改变柱塞往复的行程,从而达到调节和控制泵的流量的目的。计量泵一般用于要 求输液量十分准确或几种液体要求按一定配比输送的场合。
隔膜泵因其独特的结构,适宜输送腐蚀性液体或悬浮液。
3
2 4
1 5
QBY 型气动隔膜泵
其其他他型型泵的泵 齿轮泵:旋转类正位移泵。两齿轮在泵吸入口脱离啮合,形成低压区,液体被吸入并随齿轮的转动被强 行压向排出端。在排出端两齿轮又相互啮合形成高压区将液体挤压出去。 齿轮泵可产生较高的扬程,但流量小。适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或糊状物料,但不宜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悬 浮液。
§3.1 射流泵
射流泵装置的设计【例3-1】
① 确定射流泵工作压力 和出口压力
已知:Q2=5L/s, H2=7m ,H1=33m
② 选择最优参数
压力比:
查表3-1,得到最优参数α=1.12,m=0.23
射流 泵的 设计
③ 计算工作液体压力和吸入H流2 量。校0.核27它们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H1 H2
多级低速离心鼓风机
§3.6 离心式风机
流量 压头(总压) 功率 效率 转速 离心 式风 机的 性能 参数
其他型风机
罗茨鼓风机(容积式风机、正位移类型) 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相似。 结构:由机壳和腰形转子组成。 两转子之间、转子与机壳之间间隙很小,无过多泄漏。 改变两转子的旋转方向,则吸入与排出口互换。
射流 泵的 分类
给水泵站概述PPT32张课件

4.3.7泵站自动测控系统 1.控制方式 集中型控制、分散型控制、集散型控制和分布型控制 2.集散型控制 三级控制(即就地现场的手动控制、车间自动控制和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
B 、泵站将水直接供给用户或送到地下集水池 β ——给水系统中自身用水系数,一般取β=1.01-1.02
一级泵站扬程 (1)送水至净化构筑物 (2)直接供水
HST’——水源井中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给水管网中控制点的地面标高差(mH2O); Σh——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20); Hsev——给水管网中控制点所要求的最小自由水压(也叫服务水头)。
对于二级泵站,消防属于紧急情况。 消防用水其总量一般占整个城市或工厂的供水量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因消防期间供水强度大,使整个给水系统负担突然加重。因此,应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在泵站中加以考虑。
4.2.5小结: 1、水泵类型选择 水泵类型主要根据扬程选择,常用有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一般情况下,泵站设计扬程小于l0m,宜选用轴流泵;5—20m,宜选用混流泵;20—l00m,宜选用单级离心泵,大于100m时可选用多级离心泵。 当混流泵与轴流泵都可使用时,应优选混流泵,当离心泵与混流泵都可使用时,若扬程变化较大,一般宜选用离心泵。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1分类 (1)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对标高关系:地面式泵站、地下式泵站与半地下式泵站。 (2)按照操作条件及方式,泵站可分为人工手动控制、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和遥控泵站。 (3)在给水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是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及循环水泵站。
二级泵房
加压泵站
逆止阀
4.1.4循环泵站 多用在企业 一般设置热水、冷水两组水泵。
生产车间
B 、泵站将水直接供给用户或送到地下集水池 β ——给水系统中自身用水系数,一般取β=1.01-1.02
一级泵站扬程 (1)送水至净化构筑物 (2)直接供水
HST’——水源井中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给水管网中控制点的地面标高差(mH2O); Σh——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20); Hsev——给水管网中控制点所要求的最小自由水压(也叫服务水头)。
对于二级泵站,消防属于紧急情况。 消防用水其总量一般占整个城市或工厂的供水量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因消防期间供水强度大,使整个给水系统负担突然加重。因此,应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在泵站中加以考虑。
4.2.5小结: 1、水泵类型选择 水泵类型主要根据扬程选择,常用有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一般情况下,泵站设计扬程小于l0m,宜选用轴流泵;5—20m,宜选用混流泵;20—l00m,宜选用单级离心泵,大于100m时可选用多级离心泵。 当混流泵与轴流泵都可使用时,应优选混流泵,当离心泵与混流泵都可使用时,若扬程变化较大,一般宜选用离心泵。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1分类 (1)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对标高关系:地面式泵站、地下式泵站与半地下式泵站。 (2)按照操作条件及方式,泵站可分为人工手动控制、半自动化、全自动化和遥控泵站。 (3)在给水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是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及循环水泵站。
二级泵房
加压泵站
逆止阀
4.1.4循环泵站 多用在企业 一般设置热水、冷水两组水泵。
生产车间
泵与泵站第十五讲

水泵的型号不宜太多,选用同一型号。 如必须大小泵搭配,其型号也不宜超过 两种。如采用一大二小三台水泵时,小 泵出水量不小于大泵的1/3。 不设备用泵:。雨水泵在旱季检修,通 常不设备用泵。 水泵的扬程:满足从集水池平均水位到 出水池最高水位所需扬程的要求。
三、集水池(也称吸水井)的设计
1、容积:由于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太大 ,完全用集水池来调节,需要很大的容 积;也不需要。并且,雨水管渠有一部 分调节能力,雨水管渠断面积很大,敷 设坡度又小,能起一定的调节水量的作 用。 雨水泵站设计中,一般不考虑集水池的 调节作用。 要求在保证水泵正常工作和合理布置吸 水口等所必须的容积。 容积≥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
上部建筑为矩形组合式的砖砌建筑物。 集水池系露天设置,内设格栅一个,为 了起吊格栅及清除污物,在清水池上部设 置SHs手动吊车一部。 每台水泵有单独的出水管道,为 DN1000mm铸铁管,以60°角由泵房直 接穿出地面,使管道中心升到23.50m高 程(地面设计高程为22.40m)。 泵站的布置见图5-19
(11)防止形成涡流,在必要时应设置 适当的涡流防止壁与隔壁:集水池(吸 水井)的形状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如场 地大小、施工条件、机组配置等),不 能设计成理想的形状和尺寸时,可设置 涡流防止壁。表5-4所示:几种典型的 涡流防止壁的形式、特征和用途。
四、出流设施
内容:出流井、 出流管、超越管 。(溢流管)、 排水口。 雨水经出流井、 出流管和排水口 排入天然水体。
泵房上部为矩形组 合结构。电气设备 布置在电动机间内 。休息室和厕所分 别设于电动机间的 外侧两端。 电动机间上部设 手动单梁吊车一部 ,起重量为 2t,起 吊高度为 8~10m 。集水池间上部设 单梁吊车一部,起 重量为0.5t。 为便于值班与管 理人员上下,水泵 间沿隔墙设置宽 1.0m的扶梯。(设 安全护栏)的水流均匀地流向各台水泵。
《泵站基础知识》课件

详细描述
总结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泵站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未来将呈现高效化、智能化、环保化等趋势。
02
泵站设计与建设
Chapter
设计原则、流程
总结词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生态环保。
设计原则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流程
总结词
选址要求、布局要点
1
案例一
案例二
介绍
分析
分析
介绍
荷兰三角洲泵站
荷兰三角洲泵站是荷兰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旨在防洪和排水。该泵站位于荷兰南部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站之一。
荷兰三角洲泵站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抽水能力。该泵站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该州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泵站的建设旨在调节水位、提供灌溉和供水等。
2
3
设备类型、配置原则
总结词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水泵、电机、变压器等设备。
设备类型
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数量满足运行需要,经济合理。
配置原则
03
验收标准
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稳定可靠,资料齐全。
01
总结词
施工要点、验收标准
02
施工要点
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注意安全。
03
泵站运行与管理
Chapter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采用了高效的水力发电技术,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该泵站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分析
分析
介绍
科学规划与设计
在泵站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对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勘察,以及对泵站规模、设备选型、运行调度等方面的规划。
总结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泵站也在不断发展演变,未来将呈现高效化、智能化、环保化等趋势。
02
泵站设计与建设
Chapter
设计原则、流程
总结词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生态环保。
设计原则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设计流程
总结词
选址要求、布局要点
1
案例一
案例二
介绍
分析
分析
介绍
荷兰三角洲泵站
荷兰三角洲泵站是荷兰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旨在防洪和排水。该泵站位于荷兰南部三角洲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站之一。
荷兰三角洲泵站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抽水能力。该泵站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该州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泵站的建设旨在调节水位、提供灌溉和供水等。
2
3
设备类型、配置原则
总结词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水泵、电机、变压器等设备。
设备类型
设备性能符合要求,数量满足运行需要,经济合理。
配置原则
03
验收标准
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运行稳定可靠,资料齐全。
01
总结词
施工要点、验收标准
02
施工要点
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注意安全。
03
泵站运行与管理
Chapter
美国中央大坝泵站采用了高效的水力发电技术,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该泵站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分析
分析
介绍
科学规划与设计
在泵站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对地形、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勘察,以及对泵站规模、设备选型、运行调度等方面的规划。
泵与泵站第二讲

`
四、基本方程式的修正
1、假定条件中认为液体是恒定流。 水泵启动,关闭阶段不是恒定流,正常运转 时,基本是恒定流。 2、叶槽中的水流不是均匀一致的,与假定不 同,叶槽迎水面压力大,流速小; 叶槽背水面压力小,流速大。修正: HT ′ HT = 1+ P
P—修正系数;由实验定。 `
3、非理想流体:有粘性,有冲击,有紊 动,有摩擦。及气蚀余量(HSV): HS—水泵在标准状态下(水温200C;水 表面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运转时,水泵所允 许的最大吸上真空高度(mH2O)。它反映了水 泵的吸水性能。 HSV—指水泵吸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 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裕压能。单位: mH2O 有时用H来表示。常用于轴流泵;锅炉给 水泵;渣浆泵等。
`
1,水流质点在叶槽中以W速度沿叶片流动。是对动坐标 的相对运动。 2,水流质点随叶轮以角速度ω做圆周运动。 线速度: u=Rω,是对静坐标的速度,又称为牵连速度。 3,合成速度: C (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图中:C1与u1和C2与u2 的夹角为α1;α2。 W1与u1 ;W2与u2 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β1β2称为进水角 和出水角。水泵设计中 β1β2均小于900,叶片与旋转方向 呈后弯式。 这种设计的特点:流槽平缓,弯度小,水力损失小,有 利提高泵的效率。 β2一般在200—300之间。 `
∴
HT
u 2C 2 u = g
欧拉方程
C2u——叶轮外缘扭捲速度。
`
2、比能的增值(扬程HT)与u2的关系: u 2C 2 u HT = g
nπD2 Q u2 = g
∴ n ↗和D2 ↗⇒HT ↗
`
3.方程式中没有了ρ。HT与ρ理论上无关。(基 本方程式在推导过程中,液体的容重ρ并没起 作用而被消掉的,因此,该方程可适用于各种 理想流体。) 据有一定ρ的液体在一定的转速下,所受到的 离心力与液体的质量(也就是密度)有关。但 液体受离心力作用而获得扬程,相当于离心力 所造成的压强,除以液体的ρg。这样, ρg对 扬程的影响就消除了。
泵与泵站设计课件

(2)吸水井 作用:有利于水泵吸水管道布置, 也有利于清水池的维修。 形式:
A
B
二级泵房
分离式
清水池
池内式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水泵选择
流量 扬程 以及其变化规律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Qh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四台不同型号水泵Q-H曲线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变来看,如果水泵的型号太多则不便于管理。 由第一条:在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水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综合以上要点: 如选用5台泵的泵站,采用1:2:3:3:3,这样配置的水泵可应付12种工况变化。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② 城市的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108m, 控制点自由水压35 m。 ③ 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1 m; ④ 消防流量为200 m3/h,消防扬程为15 m。 ⑤ 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 100 m;清水地 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 5 m。
1.1.3 设计任务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① 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级泵站工作制度,分2级工作。 第一级,从(22)时到(6)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5 %; 第二级,从(6)时到(22)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
1.2 二级泵站设计资料 1.2.1 泵站设计水量为8万 m3/d
A
B
二级泵房
分离式
清水池
池内式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水泵选择
流量 扬程 以及其变化规律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Qh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四台不同型号水泵Q-H曲线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变来看,如果水泵的型号太多则不便于管理。 由第一条:在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水泵的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综合以上要点: 如选用5台泵的泵站,采用1:2:3:3:3,这样配置的水泵可应付12种工况变化。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② 城市的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108m, 控制点自由水压35 m。 ③ 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1 m; ④ 消防流量为200 m3/h,消防扬程为15 m。 ⑤ 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 100 m;清水地 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 5 m。
1.1.3 设计任务
《泵与泵站》设计》PPT课件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① 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级泵站工作制度,分2级工作。 第一级,从(22)时到(6)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5 %; 第二级,从(6)时到(22)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
1.2 二级泵站设计资料 1.2.1 泵站设计水量为8万 m3/d
泵站PPT

(四)总体布臵 1、一般规定 (1)泵站的总体布臵应根据站址的地形、地质、水 流、泥沙、供电、环境等条件,结合整个水利枢纽或供水 系统布局,综合利用要求,机组型式等,做到布臵合理, 有利施工,运行安全,管理方便,少占耕地,美观协调。 (2)泵站的总体布臵应包括泵房,进、出水建筑物, 专用变电站,其它枢纽建筑物和工程管理用房、职工住房, 内外交通、通信、以及其它维护管理设施的布臵。 (3)站区布臵应满足防火安全、卫生防护和环境绿 化等要求,泵房附近和职工生活区宜列为绿化重点地段。 (4)泵站室外专用变电站应靠近辅机房布臵,宜与 安装检修间同一高程,并应满足变电设备的安装检修、运 输通道、进线出线、防火防爆等要求。
(6)主泵房宽度应根据主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布臵要 求,进、出水流道(或管道)的尺寸,工作通道宽度,进、出水侧 必需的设备吊运要求等因素,结合起吊设备的标准跨度确定,并应 符合规范规定。 立式机组主泵房水泵层宽度的确定,还应考虑集水、排水廊道的布 臵要求等因素。 (7)主泵房各层高度应根据主机组及辅助设备、电气设备的 布臵,机组的安装、运行、检修,设备吊运以及泵房内通风、采暖 和采光要求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规范规定。 (8)主泵房水泵层底板高程应根据水泵安装高程和进水流道 (含吸水室)布臵或管道安装要求等因素确定。水泵安装高程应根 据规范规定的要求,结合泵房处的地形、地质条件综合确定。 主泵房电动机层楼板高程应根据水泵安装高程和泵轴、电动机轴的 长度等因素确定。 (9)安装在主泵房机组周围的辅助设备、电气设备及管道、 电缆道,其布臵应避免交叉干扰。 (10)辅机房宜设臵在紧靠主泵房的一端或出水侧,其尺寸应 根据辅助设备布臵、安装、运行和检修等要求确定,且应与泵房总 体布臵相协调。
(4)供水泵站的布臵型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规定。 (5)建于堤防处且地基条件较好的低扬程、大流量 泵站,宜采用堤身式布臵;而扬程较高或地基条件稍差或 建于重要堤防处的泵站,宜采用堤后式布臵。 (6)从多泥沙河流上取水的泵站,当具备自流引水 沉沙、冲沙条件时,应在引渠上布臵沉沙、冲沙或清淤设 施;当不具备自流引水沉沙、冲沙条件时,可在岸边设低 扬程泵站,布臵沉沙、冲沙及其它排沙设施。 (7)对于运行时水源有冰凌的泵站,应有防冰、导 冰设施。 (8)在深挖方地带修建泵站,应合理确定泵房的开 挖深度,减少地下水对泵站运行的不利影响,并应采取必 要的通风、采暖和采光等措施。 (9)紧靠山坡、溪沟修建泵站,应设臵排泄山洪和 防止局部滑坡、滚石等的工程措施。
泵与泵站(第五版)给水泵站课件

自动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
环境友好型改造
05
给水泵站的安全与防护
泵站安全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与维护
操作规程制定 应急预案制定
泵站防洪涝措施
泵站选址
选择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涝灾害 影响的地点建设泵站,降低洪涝
风险。
排水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泵站的排水系统,确保 在暴雨或洪水情况下,泵站内部
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防水淹没措施
流量调度
根据用水需求,合理调度各泵的运行, 实现流量均衡分配。
优化开机顺序
根据用水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 泵的开机和停机顺序。
优化调度策略
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 拟退火算法等,制定最优调度方案。
实时监控与调整
对泵站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运行 情况及时调整调度方案。
泵站现代化改造
更新设备
保证水质安全
节能环保 便于维护管理
设计流量和扬程
设计流量 设计扬程
泵型选择与数量
泵型选择
泵的数量
根据泵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确定泵 的数量,确保泵站能够持续稳定供水。
泵站布置与结构
平面布置 结构形式
03
给水泵站的运行管理
泵站的试运行
01
02
试运行目的
试运行流程
03 注意事项
泵站的运行操作
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泵站的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养
保养内容
注意事项
对泵站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清洁、润 滑等保养工作。
在保养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确保人员安全。
保养周期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要求,制定 合理的保养计划。
泵与泵站第2章10节1

调速泵(Q-H) 曲线
要求:使每单台调速泵的流量由1/2定速泵流量到 满额定速泵供水量之间变化
2.10.4 水泵串联工作
各水泵串联工作时,其总和 (Q-H)性能曲线等于同一流 量下扬程的叠加。
多级泵,实质上就是n级水泵 的串联运行。随着水泵制造工艺 的提高,目前生产的各种型号水 泵的扬程,基本上已能满足给水 徘水工程的要求,所以,一般水 厂中已很少采用串联工作的形式。
例1 (方法2)
已知两台泵的特性曲线 方程均为 H 45.833 4583 .333Q2
AO(BO)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7500Q2 ,OG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9200Q2,
H ST 10m,求QAO和QOG
HO 45.833 4583.333QAO2 17500QAO2 HO 10 9200(2QAO )2
解得:
QAO 0.0247m3 / s HO 32.45m
例2
已知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 45.833 4583.333Q2, AB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2500Q2, AB
BD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1200Q2,BC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7500Q2,
(A)成倍增加 (B)增加幅度不明显 (C)大幅度增加,但不是成倍 增加 (D)不增加
2、如图1所示,三台同型号水泵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联 工作,并联时水泵的效率点应为( )。(A)η (B) η1 (C) η2 (D) η3
3、图时2(Q所1<示Q,A<如Q3果),有在三运台行同中型应号考水虑泵定并速联泵工与作调,速当泵供相水结量合为,Q但A 定速泵与调速泵台数的确定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当 Q一3调>QA>(CQ)2三时台,调QA速接近(QD3)时三,台应定开速( )(A)一定两调 (B)两定
要求:使每单台调速泵的流量由1/2定速泵流量到 满额定速泵供水量之间变化
2.10.4 水泵串联工作
各水泵串联工作时,其总和 (Q-H)性能曲线等于同一流 量下扬程的叠加。
多级泵,实质上就是n级水泵 的串联运行。随着水泵制造工艺 的提高,目前生产的各种型号水 泵的扬程,基本上已能满足给水 徘水工程的要求,所以,一般水 厂中已很少采用串联工作的形式。
例1 (方法2)
已知两台泵的特性曲线 方程均为 H 45.833 4583 .333Q2
AO(BO)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7500Q2 ,OG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9200Q2,
H ST 10m,求QAO和QOG
HO 45.833 4583.333QAO2 17500QAO2 HO 10 9200(2QAO )2
解得:
QAO 0.0247m3 / s HO 32.45m
例2
已知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 45.833 4583.333Q2, AB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2500Q2, AB
BD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1200Q2,BC管道的水头损失方程为 h 17500Q2,
(A)成倍增加 (B)增加幅度不明显 (C)大幅度增加,但不是成倍 增加 (D)不增加
2、如图1所示,三台同型号水泵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并联 工作,并联时水泵的效率点应为( )。(A)η (B) η1 (C) η2 (D) η3
3、图时2(Q所1<示Q,A<如Q3果),有在三运台行同中型应号考水虑泵定并速联泵工与作调,速当泵供相水结量合为,Q但A 定速泵与调速泵台数的确定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考虑,当 Q一3调>QA>(CQ)2三时台,调QA速接近(QD3)时三,台应定开速( )(A)一定两调 (B)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给水泵站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2 泵的选择 4.3 泵站变配电设施 4.4 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4.5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4.6 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4.7 泵站噪声及其消除 4.8 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4.9 给水泵站的节能 4.10 给水泵站SCADA系统 4.11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4.12 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已知:用水区的用水量从最大为795 m3/h到最小为396 m3/h,
H(m) η(%)
H(m)
逐时变化。
100
35
η -Q
90
20
80
25
70
20
H-Q
60
15
5010405300
20
10
216 396
795
0
Q(m3/h)
30
20
4
3
2
10
1
216 396 504 612 720 795
Q(m 3/h)
Hsev——给水管网中控制点所要求的最小自由水压(也
叫服务水头)。
ppt课件
10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2)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 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方式, 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8
7
占最大日用水量(%)
2.5 6.2
6
5
4
3
2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ppt课件
11
§4.2 泵的选择
4.2.2 选泵要点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在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
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H HST h (1 2)
B、直接供水
H HST ' h Hsev (1~2)
HST——静扬程,采用吸水井的最枯水位(或最低动水
位)与净化构筑物进口水面标高差(m);
HST’——水源井中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给水管网 中
控制点的地面标高差(m);
Σh——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20);
(1)特点
A.工艺:其出厂流量与水压在一天内各个时段中是不断变化的;,必须 设置各种不同型号和台数的泵机组,从而导致泵站建筑面积增 大,运行管理复杂。
B:土建:埋深较浅。一般可建成地面式或半地下式 .
C:吸水井:吸水井型式有分离式吸水井和池内式吸水井两种
A
B
清水池 进水闸门
蓄水池 闸板
二级泵房
二级泵房
E、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土建一次性建成,设备分期 安装。
ppt课件
4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3送水泵站(也称二级泵站)
(1)组成
1
2 3
4 5
图 4-3 送水泵站工艺流程 1-清水池;2-吸水井;3-送水泵站;4-管网;
5―高地水池(水塔)
ppt课件
5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3送水泵站(也称二级泵站)
4
1 5
3 4
6 65
(a)
(b)
6-逆止阀
ppt课件
7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4循环泵站
在某些工业企业中,生产用水可以循环使用或经 过简单处理后回用时采用循环泵站。在循环系统泵站 中,一般设置输送冷、热水的两组泵 。
6 4
5
1
2
3
7
1-生产车间; 2-净水构筑物; 3-热水井; 4-循环泵站; 5-冷却构筑物; 6-集水池; 7-补充新鲜水
ppt课件
1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1)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对标高关系:地面式 泵站、地下式泵站与半地下式泵站。
(2)按照操作条件及方式,泵站可分为人工手动控制、半自 动化、全自动化和遥控泵站。
(3)在给水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是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 用可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及循环水泵 站。
12Sh—19型水泵特性曲线
ppt课件
四台不同型号水泵Q-H曲线
12
§4.2 泵的选择
(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变来看,如果泵的型号 太多则不便于管理。
上述2个要点,形式上似乎有矛盾,但在实际工程中 往往可以统一在选泵过程中。例如选用5台泵的泵站, 其流量比一般不会采用1:2:3:4:5,这样配置的 泵,虽然它可应付15种工况变化,但是,泵站内泵大 小各异,运行管理必然是复杂而不受人欢迎的。如果 我们采用1:2:3:3:3,这样配置的泵可应付十二 种工况变化,它将上述两个要点融合在一起。
系数,一般取α=1.05-1.1
T——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B 、泵站将水直接供给用户或送到地下集水池
Qr
Qd
T
(m3
/ h)
β ——给水系统中自身用水系数,一般取β=1.01-1.02
ppt课件
9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1)一级泵站的设计扬程 A、送水至净化构筑物
4.1.1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
(2)特点
A、泵房形式:山区一般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贵在平 面”
B、土建结构:“临水深埋”,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泵房 筒体的抗浮、抗裂、防倾覆、防滑坡等方面。
C、施工:要注意季节。
D、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好通 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ppt课件
8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1)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A、泵站从水源取水,输送到净水构筑物。
Qr
Qd
T
(m3
/ h)
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Qd——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
ppt课件
2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1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
(1)组成 1
2
3
4 5
图 4-1 地面水取水泵站工艺流程
1-水源;2-吸水井;3-取水泵房;4-闸阀井(即切换井); 5-净化场
水源
泵站
生产车间 净水构筑物 (或用户)
图4-2 地下水取水泵房工艺流程
ppt课件
3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ppt课件(a)
旁通管
旁通管
二级泵房
(b)
6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4 加压泵站
目的:均衡管网压力,节约能量
方式:直接串联加压的方式,如图 (a)所示
清水池及泵站加压方式 (间接加压,如图 (b)所示 )
1-二级泵房;
2-增压泵房; 3-水库泵站; 4-配水管网; 5-输水管;
1 5
2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2 泵的选择 4.3 泵站变配电设施 4.4 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4.5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4.6 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4.7 泵站噪声及其消除 4.8 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4.9 给水泵站的节能 4.10 给水泵站SCADA系统 4.11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4.12 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已知:用水区的用水量从最大为795 m3/h到最小为396 m3/h,
H(m) η(%)
H(m)
逐时变化。
100
35
η -Q
90
20
80
25
70
20
H-Q
60
15
5010405300
20
10
216 396
795
0
Q(m3/h)
30
20
4
3
2
10
1
216 396 504 612 720 795
Q(m 3/h)
Hsev——给水管网中控制点所要求的最小自由水压(也
叫服务水头)。
ppt课件
10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2)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 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方式, 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8
7
占最大日用水量(%)
2.5 6.2
6
5
4
3
2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ppt课件
11
§4.2 泵的选择
4.2.2 选泵要点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在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泵的
台数越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能量越少。
H HST h (1 2)
B、直接供水
H HST ' h Hsev (1~2)
HST——静扬程,采用吸水井的最枯水位(或最低动水
位)与净化构筑物进口水面标高差(m);
HST’——水源井中枯水位(或最低动水位)与给水管网 中
控制点的地面标高差(m);
Σh——管路中的总水头损失(mH20);
(1)特点
A.工艺:其出厂流量与水压在一天内各个时段中是不断变化的;,必须 设置各种不同型号和台数的泵机组,从而导致泵站建筑面积增 大,运行管理复杂。
B:土建:埋深较浅。一般可建成地面式或半地下式 .
C:吸水井:吸水井型式有分离式吸水井和池内式吸水井两种
A
B
清水池 进水闸门
蓄水池 闸板
二级泵房
二级泵房
E、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土建一次性建成,设备分期 安装。
ppt课件
4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3送水泵站(也称二级泵站)
(1)组成
1
2 3
4 5
图 4-3 送水泵站工艺流程 1-清水池;2-吸水井;3-送水泵站;4-管网;
5―高地水池(水塔)
ppt课件
5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3送水泵站(也称二级泵站)
4
1 5
3 4
6 65
(a)
(b)
6-逆止阀
ppt课件
7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4循环泵站
在某些工业企业中,生产用水可以循环使用或经 过简单处理后回用时采用循环泵站。在循环系统泵站 中,一般设置输送冷、热水的两组泵 。
6 4
5
1
2
3
7
1-生产车间; 2-净水构筑物; 3-热水井; 4-循环泵站; 5-冷却构筑物; 6-集水池; 7-补充新鲜水
ppt课件
1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1)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对标高关系:地面式 泵站、地下式泵站与半地下式泵站。
(2)按照操作条件及方式,泵站可分为人工手动控制、半自 动化、全自动化和遥控泵站。
(3)在给水工程中,常见的分类是按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 用可分为:取水泵站、送水泵站、加压泵站及循环水泵 站。
12Sh—19型水泵特性曲线
ppt课件
四台不同型号水泵Q-H曲线
12
§4.2 泵的选择
(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变来看,如果泵的型号 太多则不便于管理。
上述2个要点,形式上似乎有矛盾,但在实际工程中 往往可以统一在选泵过程中。例如选用5台泵的泵站, 其流量比一般不会采用1:2:3:4:5,这样配置的 泵,虽然它可应付15种工况变化,但是,泵站内泵大 小各异,运行管理必然是复杂而不受人欢迎的。如果 我们采用1:2:3:3:3,这样配置的泵可应付十二 种工况变化,它将上述两个要点融合在一起。
系数,一般取α=1.05-1.1
T——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B 、泵站将水直接供给用户或送到地下集水池
Qr
Qd
T
(m3
/ h)
β ——给水系统中自身用水系数,一般取β=1.01-1.02
ppt课件
9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1)一级泵站的设计扬程 A、送水至净化构筑物
4.1.1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
(2)特点
A、泵房形式:山区一般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贵在平 面”
B、土建结构:“临水深埋”,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泵房 筒体的抗浮、抗裂、防倾覆、防滑坡等方面。
C、施工:要注意季节。
D、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好通 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ppt课件
8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流量、扬程以及其变化规律。
(1)一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A、泵站从水源取水,输送到净水构筑物。
Qr
Qd
T
(m3
/ h)
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 Qd——供水对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
ppt课件
2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1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
(1)组成 1
2
3
4 5
图 4-1 地面水取水泵站工艺流程
1-水源;2-吸水井;3-取水泵房;4-闸阀井(即切换井); 5-净化场
水源
泵站
生产车间 净水构筑物 (或用户)
图4-2 地下水取水泵房工艺流程
ppt课件
3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ppt课件(a)
旁通管
旁通管
二级泵房
(b)
6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1.4 加压泵站
目的:均衡管网压力,节约能量
方式:直接串联加压的方式,如图 (a)所示
清水池及泵站加压方式 (间接加压,如图 (b)所示 )
1-二级泵房;
2-增压泵房; 3-水库泵站; 4-配水管网; 5-输水管;
1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