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分析题及答案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分析题及答案

1. 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3. 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

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

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4. 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

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5. 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

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最大量程为300磅的台秤称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磅。

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

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磅。

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

请问该研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6. 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30个学生记忆无意义单词的能力,自变量是每个项目被诵读的次数,一次或五次,请分别采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7. 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情况,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岳可焕,翟 燕,高雅萍,张琳琳摘要 目的:基于C i t e S p a c e 知识图谱分析国内采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现况㊁研究热点㊁未来趋向,以期为未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新的思路㊂方法:以2003 2023年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绘制作者㊁机构合作㊁关键词共现图㊁聚类图㊁突现词表对年发文量㊁作者㊁研究机构㊁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4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形成以马玉侠㊁杨桂芬㊁张昶为中心的3个合作团队;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本研究共纳入357个关键词,有8个关键词频次ȡ10次,其中温针灸㊁临床疗效等为高频关键词;形成了痛经㊁临床疗效㊁寒凝血瘀型㊁温针灸㊁三阴交㊁综述等聚类;灸法㊁脐疗为近年突现关键词㊂结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未来可借助新技术对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进行深入探究㊂关键词 针灸;寒凝血瘀型痛经;C i t e S pa c e ;可视化分析K e y w o r d s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l d c o a g u l a t i o na n db l o o d s t a s i s t y p e d y s m e n o r r h e a ;C i t e S p ac e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2.00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全世界约有45%~90%的女性存在痛经现象[1],中医认为痛经分为寒凝血瘀型㊁气滞血瘀型㊁肝肾亏损型㊁气血虚弱型㊁阳虚内寒型㊁湿热瘀阻型等证型[2],其中寒凝血瘀型痛经最常发生[3]㊂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黯而有瘀块㊁肢冷畏寒㊁脉沉紧[4]㊂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为物理治疗㊁药物治疗㊁体育锻炼㊁饮食调节㊁健康教育等,临床研究表明布洛芬是治疗痛经的常规用药,但长期服用此类非甾体抗炎药(N S A I D s)可引起恶心㊁头痛㊁嗜睡等副作用,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经现象[5]㊂因此,如何增强疗效㊁提高治疗安全性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㊂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6]㊂同时,针灸疗效也被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7],且有研究显示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8]㊂文献计量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是一种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而描述研究对象发展趋势的方法[9]㊂C i t e S p a c e 软件是由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使用J a v a 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将一定量的文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出该研究作者简介 岳可焕,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翟燕(通讯作者)㊁张琳琳单位:250013,山东省中医院;高雅萍单位: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㊂引用信息 岳可焕,翟燕,高雅萍,等.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2):231-236.领域的发展现状㊁研究热点[10]㊂本研究利用C i t e S pa c e 软件对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知识图谱,探索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热点,为科研工作人员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借鉴与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检索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文献,设置检索条件:检索词为 针灸 寒凝血瘀型痛经 ;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 2023年2月1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93篇㊂1.2 方法1.2.1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主题为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1)会议通知㊁报纸等非学术类文章;2)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3)重复发表的文献㊂1.2.2 数据转换将全部文献导入N o t e E x pr e s s 软件进行查重,再经人工筛选剔除会议通知㊁报纸以及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相关文献244篇㊂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 数据库提供者 均改为C i t e S pa c e 5.7.R 5软件可以识别的 中国知网 格式,再以 r e f w o r k s -C i t e S pa c e2021 格式导出题录并将文件格式设置成d o w n l o a d _***.t x t㊂1.2.3 可视化分析㊃1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将数据导入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参数设置为: 1)时间分区(t i m es l i c i n g):2003年1月 2023年2月,每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2)节点类型(n o d e t y p e s):分别勾选作者(a u t h o r)㊁机构(i n s t i t u t i o n)㊁关键词(k e y w o r d s);3)阈值(s e l e c t i o n c r i t e r i a):勾选T o p N设置为50;4)其余参数设为默认㊂本研究将对作者㊁研究机构㊁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㊂2结果2.1年发文量分析本研究纳入相关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㊂1)新生阶段:2003 2007年,此阶段发文量较少,处于一个停滞增长的状态,年平均发文量为1篇;2)成长阶段:2008 2017年,发文量较先前有所增加,处于一个平缓增长的状态,年平均发文量在11篇左右,可能与针灸疗法在痛经领域的普及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关;3)高速发展阶段:2018 2023年,发文量较之前有一个突破性增长,年平均发文量在22篇左右㊂详见图1㊂图12003 2023年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年发文量折线图2.2作者合作分析图谱中共有567个节点,932条连线,网络密度D e n s i t y=0.0058,说明共有567位作者被纳入研究,发文量前3位的作者为马玉侠㊁李姝婧㊁潘亚辉㊂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可知,该领域形成了以马玉侠㊁杨桂芬㊁张昶为中心的3个作者合作团队,针对性研究后发现, 2019 2020年以多人团队的形式对该领域进行广泛研究且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作者均在马玉侠团队,说明该团队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比较深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㊂详见图2㊂图2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作者共现图2.3研究机构分析图谱中连线说明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线条粗细说明合作程度,字号和节点大小代表机构发文量的多少㊂研究机构共现图谱中节点数为200,连线数为1,㊃2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网络密度是0.0001,说明共200个机构被纳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㊂详见图3㊂图3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研究机构共现图谱2.4关键词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清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分布[11]㊂关键词的中心性>0.1,表明其在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较高[12]㊂本研究中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数是357,连线数是1454,网络密度是0.0246,见图4㊂ 温针灸 临床疗效 等为高频关键词,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中研究热点较高,出现频次ȡ10次的8个关键词见表1㊂图4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㊃3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表1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频次ȡ10次的关键词关键词频次(次)中心性寒凝血瘀型720.32温针灸480.15临床疗效220.05温经汤160.02针刺140.04艾灸130.02脐疗110.01少腹逐瘀汤100.012.5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同时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聚类[13],以此可以获得文献中蕴含的隐藏信息㊂在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中采用对数似然比算法(L L R)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获得了7个聚类标签,如图5所示㊂导出聚类明细表见表2㊂聚类图绘制效果有2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即聚类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㊂Q>0.3表明所获得的网络结构具有明显说服力,S>0.5说明聚类结果合理[14]㊂图5中Q值为0.4556,S值为0.7385,说明聚类图合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㊂聚类#0痛经是对痛经的治疗方案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痛经时的重要作用㊂聚类#1临床疗效是从临床角度去探求针药并用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的疗效㊂聚类#2寒凝血瘀型㊁聚类#5寒凝血瘀证是从寒凝血瘀型痛经发病机制方面寻找最佳治疗方法㊂聚类#3温针灸主要是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机制的研究㊂聚类#6三阴交是对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常用穴位的研究㊂聚类#4综述标签主要是研究中医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进展㊂图5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关键词聚类图谱表2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关键词聚类情况聚类规模轮廓值年份关键词#0620.7382016T D P照射;解痉镇痛;t o l l样受体4;中医药治疗;#1520.6632016临床疗效;寒凝血瘀型;针灸疗法;少腹逐瘀汤;#2370.5062018寒凝血瘀型;浮针再灌注;前列腺素F2α;中药离子导入; #3330.8312018免疫功能;前列腺素E2;疼痛介质;血栓素B2;#4320.8722011中药汤剂;治疗进展;神阙温灸贴;中医药疗法#5310.7262017针刺治疗;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艾灸疗法#6250.9192013四神聪穴;神门穴;关元穴;八髎穴;临床疗效注:T D P是红外线医疗设备;t o l l样受体4是炎性信号因子㊂2.6关键词突现分析通过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获得相应的突现词,对突现词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反映本领域研究的演化进程与研究前沿[15]㊂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排名前15名突现词图谱见图6㊂2003 2023年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寒凝血瘀,其次是脐疗,在2011 2016年主要关注三阴交㊁针刺㊁针刺疗法㊁针灸疗法,2017 2020年主要关注寒凝血瘀㊁脐疗㊁临床疗效㊁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2021 2023年主要关注灸法㊂㊃4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图62003—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排名前15位突现词图谱3讨论中医学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多是因经期受寒或吃生冷食物等,导致寒邪客于胞宫,经血得寒凝滞,以致冲任瘀阻㊁血行不畅㊁不通则痛[16],国外有研究表明针灸因其安全㊁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替代疗法[17]㊂本研究基于C i t e S p a c 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3 2023年国内4大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㊂3.1学者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关注度逐年上升目前,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20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但受研究方法落后㊁试验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文献数量起伏较大,且主要为临床试验,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尚未明确,需要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这将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㊂3.2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缺乏学术交流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多团队的形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马玉侠团队探讨了脐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新思路[18]㊂杨桂芬等[19]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选穴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㊂张昶团队总结了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痛经的经验[20],为该领域的发展增添助力㊂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各团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形成了学术壁垒㊂对机构发文量分析可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内容多以临床疗效㊁机制研究为主,但机构中心性较低,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较弱㊂对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可知,主要是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内部合作且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分散㊂因此,未来应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突破局限,进一步推动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的发展㊂3.3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热点与方向应用C i t e S p a c 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㊁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2003 2023年的研究重点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㊂聚类结果显示该领域致力于探索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机制㊂有学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针刺疗法的结果表明,针刺在调节痛经病人体内各项激素水平方面有良好的综合疗效[21]㊂崔良慧等[8]发现温针灸联合内异煎可以抑制细胞分泌前列腺素F2α㊁神经生长因子(N G F)等致痛因子㊂宋越等[22]发现针灸干预后的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潜伏期长于模型组,证明针灸通过降低血清和子宫加压素含量,抑制子宫精氨酸加压素受体1A(A V P R1A)蛋白及m R N A的表达,发挥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应㊂国外有研究显示,针刺干预可调节感觉运动区对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进而减少疼痛感觉的传递[23]㊂因此,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机制问题可能是日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学者对三阴交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中的临床疗效较为关注㊂三阴交位于脚踝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被称为 妇科第一要穴 ,具有调经止带的功效㊂有研究者根据穴位和非穴位的红外辐射温度,探索出三阴交是痛经病人的致敏穴位之一[24]㊂甘莹莹等[25]采取不同刺法针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的三阴交穴后发现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㊂因此,三阴交是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应重点关注的腧穴㊂由关键词突现可以判断该领域的未来趋势,由图谱可知,脐疗的突现强度仅次于寒凝血瘀,且自2021㊃5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年起至现在学者对灸法持续关注㊂高澍中等[26]认为脐疗可以治疗全身疾病,脐疗具有温经通络㊁理气活血的功效㊂查阅相关文献可知脐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内科㊁妇科临床疾病的治疗且脐疗方式多样[27]㊂脐灸是脐疗方式中的一种,目前,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仍在探索㊂潘亚辉等[28-29]以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为模型采用不同的脐疗方式探索其作用机制,表明脐灸通过上调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 o l l样受体2 (T L R2)蛋白及m R N A表达,发挥镇痛作用㊂朱慧娟等[30]采用隔药灸配伍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治疗后发现相比于腰骶灸,腹灸可以明显提高病人血清中的前列腺素E2水平,有效减轻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的症状㊂因此,该领域未来应着重多角度探究脐灸作用途径,使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更加明晰㊂4小结本研究在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仅为国内的相关文献同时还存在文献收集不全㊁遗漏㊁文献质量不佳㊁数量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得结论只符合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的发展㊂今后应设计更充分㊁严谨的步骤进行深层次的可视化分析㊂参考文献:[1] K HO K A,S H I E L D SJK.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i m a r yd y s me n o r r h e a[J].J AMA,2020,323(3):268-269.[2]梁潇,段彦苍,宋亚静,等.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2):73-78.[3]李姝婧,马玉宁,陈辰,等.艾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41-44;260.[4]张素芳,陈苑平,陈柯,等.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月经周期中任督二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533-536.[5] D O M P E RA R N A LMJ,H I J O S-M A L L A D A G,L A N A SA.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a n d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a d v e r s ee v e n t s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N S A I D s[J].E x p e r tO p i n i o no nD r u g S a f e t y,2022,21(3):373-384.[6] L I U W T,WA N G C C,L E E K H,e ta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o rm o x ib u s t i o n f o rm a n a g i n g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2022,31(7):1362-1375.[7]佚名.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64种针灸适应证[J].中国针灸,2008,28(S1):65.[8]崔良慧,杨佳.温针灸联合内异煎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1,43(4):926-929.[9] MA R TÍN-MA R TÍN A,T H E L WA L L M,O R D U N A-MA L E A E,e ta l.G o o g l eS c h o l a r,M i c r o s of t A c a d e m i c,S c o p u s,D i m e n s i o n s,W e b o f S c i e n c e,a n dO p e n C i t a t i o n s'C O C I:a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c o m p a r i s o n o fc o v e r a g ev i ac i t a t i o n s[J].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s,2021,126(1):871-906.[10]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 i t e S p a c 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11]雷挺,耿骞,吴义熔.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电子病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3,36(2):84-89.[12] C H E NC M,D U B I N R,K I M M C.E m e r g i n g t r e n d sa n d 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r e g e n e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a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u p d a t e(2000 2014)[J].E x p e r tO p i n i o no nB i o l o g i c a lT h e r a p y,2014, 14(9):1295-1317.[13]胡媛,张江安,孙莉婷,等.手部白癜风255例临床表型的聚类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3):291-298.[14] L I U C,Y U R,Z H A N G J,e ta l.R e s e a r c h h o t s p o ta n dt r e n da n a l y s i s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i n f l a mm a t o r yb o w e l d i s e a s e:a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b i b l i o m e t r i ca n a l y s i sf r o m2012t o2021[J].F r o n t i e r s i n I mm u n o l o g y,2022,13,972079.[15]赵咪,宋俐,贯华,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可视化分析催眠疗法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3,37(4):596-601.[16]张明健,刘君,林杪,等.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任㊁督㊁冲三脉经穴热学特性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2):1266-1276.[17]J I A N G M,D I N GL,L IQ,e t a l.Ac o n t r o l s t u d y o nt h ee f f e c t o fl o n g s n a k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 o f c o l dc o a g u l a t i o na n db l o o ds t a s i st y p e[J].J i a n g x i M ed i c a lJ o u r n a l,2020,55(5):568-570;611.[18]潘亚辉,李姝婧,马玉宁,等.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 o l 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3): 767-770.[19]杨桂芬,汪亚群,王新华,等.针刺不同单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601-2603.[20]谭程,张昶,张佳佳,等.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中国针灸,2016,36(3):303-306.[21]刘娟,王天兰,苏芬菊,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18(13):1562-1564. [22]宋越,马良宵,甘莹莹,等.直刺与沿皮刺 三阴交 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精氨酸加压素及其受体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0,45(11):895-901.[23] T U C H,L E E Y C,C H E N Y Y,e ta l.A c u p u n c t u r et r e a t m e n t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n n e c t i v i t y c h a n g e s i n p r i m a r yd y s me n o r r h e a:a r e s t i n g s t a t ef M R I 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2021,10(20):4731. [24] X I S H E N GF,X I A O Y I D U,L I J I A P,e t a l.A n i n f r a r e dt h e r m o g r a p h i c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a c u p o i n t so fw o m e nw i t h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J].J o u r n a l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2022,42(5):825-832.[25]甘莹莹,马良宵,于文颜,等.平刺与直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N O㊁N O 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36(3):1663-1667.[26]高澍中,王秀英.脐通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论[J].中医外治杂志,1994,3(1):1-3.[27]董萍,丛竹凤,徐桐,等.中药脐疗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7):3972-3977.[28]潘亚辉,李姝婧,马玉宁,等.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神阙穴区T L R4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 3697-3700.[29]马凤君,李姝婧,潘亚辉,等.基于T L R2靶点探讨脐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穴区启动-神经-内分泌-靶器官的调控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9):4342-4347.[30]朱慧娟,兰向东,石芳,等.隔药灸不同穴位配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1):2781-2784.(收稿日期:2023-05-16;修回日期:2024-01-16)(本文编辑蒋尔丹)㊃6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1. 本文概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针灸作为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较少副作用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近五年(2019年至2024年)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温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手段的应用及其联合疗法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大量高质量文献的系统回顾与综合分析,探讨不同针灸方法的治疗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结合研究成果总结最佳实践模式与未来研究方向。

还将关注新型艾灸设备如DAJ多功能艾灸仪在温针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相较于传统温针灸的优势比较。

通过本综述,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针灸治疗策略指导,同时推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向着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2.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在撰写《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一文中,“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可以这样展开: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临床应用。

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针对KOA,针灸尤其注重调理肝肾,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易导致关节病变。

针灸具有明显的通经活络作用。

中医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

总第23卷260期2021年4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Vol.23No.4April2021中医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黄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瑰宝,临床应用广泛,内、夕卜、妇、儿均适合使用,并且简便廉验,安全高效。

痛症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急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快速安全有效的止痛是患者的强湫愿望,也是医生诊治过程中的主要选择策略之一。

随着中医针灸在临床实践上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针灸对痛症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

因此,文章旨在对中医针灸治疗痛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医;针灸;痛症;综述【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1)04-0105-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ainAbstract: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r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It has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It is suitable for internal,external,women and children.It 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safe and efficient Pain,a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is also an emergency,which brings great pain and torture to patients.Rapid,safe and effective pain relief is a strong desire of patients,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doctor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ese acupuncture has a good analgesic effect on pain.Therefore,this article aims to give a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pain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pain;review引言中医针灸历史悠久,主要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镇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PPT课件

针灸镇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PPT课件

第4页/共25页
引言
针灸镇痛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灸治疗痛证, 是在整体观念 的指导下,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诊断及辨证 施治。

•激光针灸作用机制研究


•神经体液机制


•中医学观点

第5页/共25页
过去
• 从中医学观点来看,针灸治痛大体通过三个途经,①病因治疗:纠正和消除使气血瘀滞、运行障碍的因素; ②病机治疗:通经络、调气血,以改善气血运行障碍的状态;③症状治疗:宁心安神,阻断恶性循环。这 三者常常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但其中“通经络、调气血”是解除疼痛的关键一环。
针灸镇痛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10级针灸推拿本部1班 .
1
摘要
2
引言
3
正文
4
结语
第1页/共25页
摘要
• 众所周知,临床上,针灸较广泛地运用到镇痛治疗各种疾病上,如临床上利用 针灸的镇痛作用,可有效地进行急性痛、慢性痛、癌痛等的治疗,针刺还可用 于预防手术痛(针刺麻醉)。其副作用小、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 经济安全等优点一直吸引国内外医生学者的注意。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科 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针灸镇痛的机制的认识是否也在逐步的完善呢?本文通过 归纳古往今来人们对针灸镇痛作用机制的认识,总结出近三年针灸镇痛机制的 进展以及临床运用,为未来针灸镇痛在临床上更广泛地运用提供参考。
第17页/共25页

择经据行他胃其结阳验声感收验受随 性的实音经经他果经来波性情证针着
国 外
。现验乐络在原相对看的总况针灸针

,

推 测 胃 经 对 宫 调 体 感 音 乐 声 波 具 有 选

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

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

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和机制研究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感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针灸,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和良好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

一、针灸对慢性疼痛的缓解作用1.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针刺经络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内源性物质的产生和释放,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影响人体自身的抗痛能力。

这些内源性物质能够与感觉神经末梢相互作用,阻断或减轻疼痛信息传导。

2. 炎性因子调节针灸刺激能调节局部和全身的免疫状态,抑制多种促发和维持慢性疼痛的炎性因子的生成。

通过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针灸能够降低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慢性疼痛。

3. 神经可塑性调节针灸能改变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突触,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参数,从而改善和缓解慢性疼痛。

针灸通过影响大脑中与传导和调控疼痛相关的神经途径,重建新的突触连接和关闭异常强化突触连接。

这种神经可塑性的调节效果可以长期维持,并且能够改变大脑区域的功能布局。

二、针灸对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1. 神经系统机制针灸对慢性疼痛缓解作用与人体神经系统紧密相关。

根据现代神经生物学理论,刺激穴位通过感觉神经末梢传递信号至中枢神经系统,并在大脑中产生镇静、镇痛效应。

影响疼痛信息传导的关键结构有丘脑、脊髓背角和下丘脑等。

2. 免疫系统机制针灸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活性,改变白细胞分布以及相关细胞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慢性疼痛。

实验证明,针灸刺激可以抑制白细胞向伤口区域聚集,减少伤口渗出液中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

3. 内啡肽假说针灸对慢性疼痛缓解作用与内啡肽假说也密切相关。

内啡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具有镇静镇痛作用。

针灸能够促进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并与其受体结合,产生止痛效应。

三、临床实践及总结在现代医学中,针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支持了针灸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国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美国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美国研究发现:中医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中医针灸是一种古老而广泛使用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止痛和其他疾病的治疗。

虽然它的疗效在数千年来一直备受争议,但最近美国的研究对中医针灸的科学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其疗效提供了新的解释。

中医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插入和旋转针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自然能量流动,从而缓解疼痛和其他病症。

根据美国的研究,中医针灸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来实现止痛的效果:1. 神经系统调节: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传递神经信号,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疼痛的感知。

具体来说,针灸可能通过激活大脑中的镇痛中枢来抑制疼痛的传导,在脊髓水平上调节疼痛信号的传递,以及通过释放内啡肽等内源性物质来减轻疼痛。

2. 炎症调节: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炎症反应,降低炎症损伤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它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调节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实现这一效果。

例如,针灸可以促进抗炎因子的产生,如细胞因子IL-10和TGF-β,以及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如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

3. 血液循环改善: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和氧气的循环,从而增加受损组织的营养供应和细胞的代谢。

通过提高组织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清除代谢产物,针灸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组织的修复。

4. 神经可塑性改变: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改变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即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连接和效能。

它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和突触,启动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反应,从而改变疼痛信号的传导和处理方式。

这种神经可塑性的改变可以导致疼痛的缓解和持久的效果。

这些科学原理揭示了中医针灸的疗效可能性,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些机制,并深入了解针灸治疗的最佳方法和针灸对不同疾病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其止痛的科学原理正在逐渐被揭示。

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炎症调节、血液循环的改善和神经可塑性的改变,针灸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其他疾病的症状。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医针灸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在现代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针灸配合周林频谱仪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配合周林频谱仪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针灸配合周林频谱仪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针灸和周林频谱仪联合疗法在面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面瘫病患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原理分成2组,当中,实验组39例实行针灸和周林频谱仪治疗,对照组39例实行单纯针灸治疗。

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各组的生活质量作出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比对照组的71.79%高,P<0.05。

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43±5.24)分,优于对照组的(74.11±5.65)分,P<0.05。

结论选择针灸和周林频谱仪联合疗法,并将之运用于面瘫中,利于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面瘫;针灸;临床疗效;周林频谱仪现阶段,面瘫在我国临床上属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指人体的面部肌肉瘫痪,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并能引起面神经受损的情况,进而导致了面部肌肉僵硬瘫痪[1]。

本病以口角歪向健侧、面颊动作不灵、眼裂增大、口角流涎、前额纹消失以及面部表情怪异等为主症,在春秋两季比较多发,且任何年龄段的人皆可发病[2]。

因面瘫的危害性非常大,所以,临床医师有必要加强对面瘫病患进行早期正确治疗的力度。

本文旨在探讨针灸和周林频谱仪联合疗法在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4月本院接诊的面瘫病患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9)。

当中,实验组包含男性21例和女性18例,年龄在19-65岁之间,平均(38.94±6.27)岁。

对照组包含男性22例和女性17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平均(38.75±6.13)岁。

患者病历信息完整,能主动配合进行治疗,无药物过敏史。

研究前,所有病患都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2组的就诊时间和病情等基线资料作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联用针灸和周林频谱仪,详细如下:选择合谷穴、四白穴、风池穴、颊车穴、地仓学、陽白穴与迎香穴,并利用毫针对上述穴位进行浅刺,控制留针时间为20min左右。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1-21T05:07:51.518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9期作者:赵文麟赵文树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赵文麟赵文树通讯作者(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100009)【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自主神经功能、血流速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

在疼痛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1.38±0.53)分低于对照组的(3.07±1.04)分,P<0.05。

在自主神经功能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潜伏期(1.15±0.04)s低于对照组的(1.58±0.30)s,波幅(1.28±0.33)mV 高于对照组的(0.88±0.06)mV,P<0.05。

在血流速度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动脉(57.91±0.90)cm/s、后动脉(37.72±1.15)cm/s,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9.46±0.94)cm/s、(40.93±1.85)cm/s,P<0.05。

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躯体功能(92.64±3.52)分、心理功能(91.08±3.67)分、社会功能(92.09±3.48)分、物质生活(90.65±3.9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3.64±1.77)分、(82.19±1.46)分、(81.64±1.96)分、(82.64±1.92)分,P<0.05。

针灸治疗癌症疼痛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癌症疼痛的研究进展

疼痛是造成中晚期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肿瘤侵犯及治疗相关。

当癌症患者肿瘤溃烂感染、侵袭程度较深、压迫神经丛或阻塞空腔脏器时,均会导致疼痛。

癌症放疗、化疗、手术损伤等也是造成癌症疼痛的重要原因[1]。

癌症疼痛程度剧烈,表现为躯体、心理、精神等全方位疼痛,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科学、有效的镇痛可改善早中期癌症患者一般情况,顺利完成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则可使其获得舒适的带瘤生存,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应用于癌痛的治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不同阶梯治疗方案。

但该镇痛方案主要作用于全身,忽视局部治疗的作用,长期用药会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且可能伴有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2]。

针灸作为一种外治疗法,可通过局部刺激达到扶正祛邪、调和脏腑、舒筋活络、活血镇痛等多种功效,在癌症疼痛镇痛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

1癌症疼痛中医病机中医认为癌症的形成是因正气不足、阴阳失衡,而后邪毒入侵所致。

癌症疼痛是因“瘕积聚”或“淤结成块”引起局部不通,肿瘤日久,损伤正气,气虚难以推动血行,无法荣养经络,脉络受阻则发痛;肿瘤病症侵袭,正邪于脏腑经络交织,使机体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3]。

癌症疼痛中医治疗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理气镇痛。

疼痛也源于其他伤害人体的刺激,情志内伤也是导致疼痛的不可忽视因素,治疗时需注重镇静安神,以减轻精神性疼痛。

2针灸治疗癌症取穴规律经临床研究发现[4],足三里、合谷、内关、三阴交、阿是穴、中脘、太冲、血海、丘墟、支沟、梁丘等为癌症疼痛治疗主要穴位,足三里、合谷、内关、三阴交等应用较多。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为土经土穴,刺激足三里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增强气血生化,调节全身水谷精微输布,使气血生化源源不断,滋养脏腑及四肢百骸,减轻癌症不通、不荣之痛。

足三里在癌症疼痛针灸治疗中较为常见,对于胃癌、肝癌等止痛效果最佳。

合谷为阳明经之原穴,位关口,与肺经络脉相通,隶属大肠经,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具有理气活血、驱邪止痛、镇静安神、宣肺理气、疏风解表、和胃降气、理气镇痛等功效,可减轻肿瘤相关疼痛及精神性疼痛。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引言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疼痛问题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传统医学中,针灸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类型的疼痛管理中。

然而,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并对相关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

一、神经调节机制针灸治疗慢性疼痛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神经调节来缓解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

当针刺导引下体内特定穴位发出信号时,这些信号可以通过神经末梢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大脑对于伤害信号的感知和处理。

1. 神经递质释放:多项实验证实,针刺能够促使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如内啡肽、β-内啡肽、γ-氨基丁酸等,这些神经递质能够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并产生镇痛效果。

2. 神经环路调节:神经环路在针灸治疗慢性疼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同类型的慢性疼痛可能涉及复杂的神经网络,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影响这些神经环路的活动,从而调节慢性疼痛的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

二、免疫调节机制近年来的多项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针灸治疗慢性疼痛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系统对于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起着关键作用,而针灸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细胞功能来改善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慢性疼痛的效果。

1. 调节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是一类免疫细胞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它们参与了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调节。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白细胞介素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身体对疼痛刺激的敏感程度。

2. 调节天然杀伤细胞:天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具有抗肿瘤和抗感染能力的免疫细胞,其功能被认为在慢性疼痛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天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机体对慢性疼痛的自我耐受能力。

三、内分泌调节机制内分泌失调与慢性疼痛密切相关,而针灸治疗可以通过调整内分泌系统来缓解慢性疼痛。

以下是针灸通过内分泌调节来影响慢性疼痛的几种重要机制。

针灸治疗腰痛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针灸治疗腰痛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针灸治疗腰痛的国内外研究评述本研究回顾2005年至今国内外针灸治疗腰痛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国内研究侧重于某个穴位或某种针刺方法治疗腰痛效果,而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是针刺是否有效。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提出增加样本量、明确纳入标准、采用适当和充足的针刺治疗方法、延长随访时间等建议,希望对今后的针灸治疗腰痛研究有所帮助。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d domestic and oversea research on low back pain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from 2005.Most domestic research focus on which acupoint or which manipulation were better for treating low balk pain.However foreign investigators paid lots of their attention on whether acupuncture were effective or not.Based on the study of all these papers,some proposals were made,including:enhancing sample size、making clear and definite Inclusion criteria, diciding the applicable methods of acupuncture、extending the time of follow-up visit,and so on.[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cupuncture;Low back pain;Analysis腰痛(low back pain,LBP)主要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是常见的临床疾患。

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观察

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观察

158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7月 C 第 7 卷第 21 期Jul. C 2019 V ol. 7 No. 21针灸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观察张 琴1,丁玉杰2(1.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新疆昌吉 831704;2.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摘要】目的 观察对偏头痛患者行以针灸疗法治疗的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效果。

方法 从中医医院针灸科择取4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分别行以常规西医治疗、针灸疗法治疗,对照分析两组疗效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及自主神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来说,采用针灸疗法治疗不仅可以取得确切效果,还可以使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针灸疗法;偏头痛;疗效;自主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1.158.01针对偏头痛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使疼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率增加,对患者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1]。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对偏头痛患者行以针灸疗法治疗的疗效及对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特从中医医院针灸科择取4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8年6月~2019年1月中医医院针灸科择取48例偏头痛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22~59岁,平均(36.85±3.47)岁,病程0.5~1.5年,平均(0.75±0.21)年;研究组24例患者中,男9例,女15例,年龄23~60岁,平均(36.91±3.38)岁,病程0.5~2年,平均(0.81±0.19)年;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统计学层面差异,证明本研究对照结果有意义。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武汉同济医院王伟团队研究成果——针灸可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武汉同济医院王伟团队研究成果——针灸可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0年第36卷第15期现,最终答案通过Likert 量表形式进行量化,答案以1~10分进行,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及抑郁严重性程度越高。

睡眠质量情况,睡眠质量包括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的使用三方面,由统一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情绪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整体情绪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整体睡眠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讨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整体睡眠质量问题极大,主要原因是往往患者自身情绪以及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症状,在实际休息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多数患者在午夜容易出现一定的焦虑、抑郁等现象。

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缺乏有效的护理工作,往往患者在睡眠质量上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发展,对于精神分类症的恢复起到负面效果[2]。

根据资料研究显示,多数的睡眠质量不佳的患者都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等现象。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监控,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期间应当开展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性护理方式。

情志护理及康复护理方式:情志护理方式主要是从中医的手段来展开护理工作,中医上认为人体主要由阴阳之气结合而成,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由于自身阴阳调和出现问题,气体紊乱及脏腑阴阳出现不协调现象所造成的,通过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精神情绪,间接改善患者的睡眠效果。

同时康复性护理方式则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康复手段来提升患者积极的心态,让患者能够尽快融入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自身睡眠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焦虑及抑郁情况显著降低,对于患者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48例疗效观察

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48例疗效观察

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48例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的疗效。

共纳入48例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特点、治疗方案以及疗效观察情况。

结果显示,畲医针刺治疗在缓解经期偏头痛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认为畲医针刺治疗对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有效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体评价表明畲医针刺治疗在治疗此类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畲医针刺、气滞血瘀、经期偏头痛、疗效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方案、有效性、临床应用、总结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期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理期头痛症状,多因气滞血瘀引起。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等,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引起药物成瘾和耐受性,且治疗效果有限。

畲医针刺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治疗经期偏头痛中显示出潜在的优势。

畲医认为,经期偏头痛是由于气滞血瘀导致经络阻塞,进而引发头痛症状。

畲医针刺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经期偏头痛的效果。

对于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的疗效和临床应用前景尚未得到明确的证实。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48例患者的观察,评估畲医针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畲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有效性。

针对现有治疗手段对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验证畲医针刺在该疾病中的疗效,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通过48例患者的观察和统计分析,评估畲医针刺治疗在缓解头痛症状、改善经期生活质量和减轻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提高气滞血瘀型经期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同时为畲医针刺治疗这一传统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启示和证据。

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

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

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童基均;朱丹华;陈裕泉;陈华德【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年(卷),期】2009(043)007【摘要】为了对疼痛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以及得到疼痛的客观评价标准,通过建立人体疼痛实验模型,利用现代脑电分析技术从脑部神经电活动的调制研究针灸镇痛过程中脑电信号的特征变化,以取得针灸镇痛的中枢机制和客观评价标准.实验对12个志愿者建立疼痛模型,然后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以及不进行任何刺激治疗两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脑电信号,提取边缘频谱(SEF)特征,同时对志愿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验发现,SEF在疼痛刺激后明显升高,然后逐渐降低,但是经皮穴位电刺激实验组降低速度更快,程度更高,这和VAS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并且SEF有望成为疼痛的客观评价指标之一.【总页数】4页(P1214-1217)【作者】童基均;朱丹华;陈裕泉;陈华德【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8【相关文献】1.基于多重分形频谱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 [J], 王耀南;王绍源2.《针灸学》网络学习网站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针灸学》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J], 伦新;曾展鹏;荣莉3.基于频谱分析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边缘特征检测研究 [J], 赵好好;肖鹏峰;冯学智4.地理边缘区:边缘化与反边缘化——基于海南西部的实证研究 [J], 廖继武5.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边缘侧设备缺陷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J], 苏华权;廖鹏;周昉昉;易仕敏;杨秋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五年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研究进展

近五年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研究进展

近五年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03-06T16:53:48.1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9期作者:李洋1 海英2通讯作者[导读]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易复发,缠绵难愈的特点。

其中,无先兆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类。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00)摘要:偏头痛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易复发,缠绵难愈的特点。

其中,无先兆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一类。

早在1979年偏头痛被世界卫生组织审定为针灸的适应证,几十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在不断增多,本文就近五年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主要从常规治疗方法、特殊治疗方法、近期与远期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最后对目前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针灸疗法;无先兆偏头痛;文献综述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易复发、难治愈等特点,临床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等症状。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偏头痛在我国的年患病率约为9.3%[1],男性偏头痛发病率约为3.4%~6.1%,女性约为12.9%~17.6%,且3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该病发病率高、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根据2004年HIS推出的头痛国际分类第二版(ICHD-II)标准,可将偏头痛分为6个亚型,其中无先兆偏头痛和先兆偏头痛最为常见。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以及曲普坦类药物等为主,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此些药物造成了许多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近些年针灸以其简便性、安全有效性等特点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同和使用。

现将近五年对于针灸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文献研究综述如下。

1.治疗方法1.1普通针刺治疗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中,大部分的研究多采用循经取穴,故少阳经经穴使用频率最高,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率谷、角孙、外关、阳陵泉等,也有一部分研究采用辨证取穴、远近配穴等选穴方法。

远近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即刻止痛效应及远期总体疗效的临床观察

远近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即刻止痛效应及远期总体疗效的临床观察

远近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即刻止痛效应及远期总体疗效的临床观察孟宪慧;于金娜;吴彩凤【摘要】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对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即刻止痛效应及疗程结束4周后的远期总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受试者60例,分为远近配穴组(A组)和非经非穴组(B组)各30例,每次治疗6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60 min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判定即刻止痛效应;以偏头痛计分法判断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4周后的偏头痛症状,评价远期总体疗效.结果:针刺治疗60 min的即刻止痛效应,远近配穴针刺组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针刺疗程结束4周后的远期症状评分,远近配穴针刺组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结论:远近配穴针刺组在即刻止痛作用及远期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值得在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8【总页数】3页(P1004-1005,1020)【关键词】远近配穴;针刺;偏头痛;非经非穴【作者】孟宪慧;于金娜;吴彩凤【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7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53;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7.2偏头痛(migraine,ME)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也是社区全科门诊和针灸门诊的常见疾病。

国内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较多,取穴以少阳经特定穴多见[1~3],笔者应用远近配穴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将非经非穴针刺作为随机对照,验证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月共观察60例偏头痛患者,均来自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门诊及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针灸门诊,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采用中心随机方法获取编号分为远近配穴组和非经非穴组各30例。

针灸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针灸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针灸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陈周生;林晓丽;周超;牛晓健【期刊名称】《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9)11【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镇痛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针灸镇痛治疗,比较2组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增加镇痛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疼痛感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总页数】3页(P2004-2006)【作者】陈周生;林晓丽;周超;牛晓健【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骨科;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12;R441.1;R338.63【相关文献】1.不同自控镇痛方式对下肢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2.情志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3.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的影响4.情志护理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5.地佐辛混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镇痛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科患者的疗效分析 满晓鹏

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科患者的疗效分析 满晓鹏

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科患者的疗效分析满晓鹏发表时间:2018-11-15T17:52:04.5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满晓鹏[导读] 利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可快速深入至患者身体器官部位,通过调节患者的阴阳气血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467400)【摘要】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针灸是灸法和针法的统称。

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治疗手段。

由针灸治疗方式的本质进行分析,针灸是由外治内的治疗手法。

针灸治疗方式是我国医学框架内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针灸治疗方法逐渐在疼痛科进行应用,并且取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中医针灸疼痛科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432-02一、引言疼痛科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身体疼痛并且乏力,引发此种症状的主要因素是气滞血瘀、经络不畅。

中医针灸通过肌肤以及孔窍达成治疗的目的。

利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可快速深入至患者身体器官部位,通过调节患者的阴阳气血达到相应的治疗目的。

二、中医针灸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疗效探析腰椎间盘突髓核部位发生一定程度的突出现象,并因其压迫周围神经组织而发生的各类病症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每个患者病例特性、身体机能、椎管矢状径大小以及个体敏感性等存在差别,因此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所以说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准确判定,然后由病症实际情况及发病原因出发,并且将疼痛部位作为基本依据对科学合理的针灸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位置及其放射区域,与夹脊、足太阳膀胱经存在直接关系,而且于足阳明经、足少阳胆经于下肢的循环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通常情况会选择足少阳经的风市、环跳、足阳明经的足三里等进行治疗。

足三里是人体关键穴位之一,主要作用是经络疏通、利水消肿以及行气止痛和气血调和。

因此此种治疗方式即可对下肢痿痹进行治疗,又可治疗患者腰痛。

利用针灸诊疗对患者体内啡肽等神经体液阵痛因子的分泌进行有效激发,因此于疼痛科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3卷第7期2009年7月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Vol.43No.7J ul.2009收稿日期:20080526.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网址:/eng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7207).作者简介:童基均(1977-),男,浙江兰溪人,博士生,从事生物医学信号分析与生物医学传感技术研究.E 2mail :Jijuntong @通讯联系人:陈裕泉,男,教授,博导.E 2mail :yqchen @DOI :10.3785/j.issn.10082973X.2009.07.008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童基均1,2,朱丹华2,陈裕泉2,陈华德3(1.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浙江杭州310018;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 要:为了对疼痛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以及得到疼痛的客观评价标准,通过建立人体疼痛实验模型,利用现代脑电分析技术从脑部神经电活动的调制研究针灸镇痛过程中脑电信号的特征变化,以取得针灸镇痛的中枢机制和客观评价标准.实验对12个志愿者建立疼痛模型,然后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 )治疗以及不进行任何刺激治疗两组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脑电信号,提取边缘频谱(SEF )特征,同时对志愿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 ).实验发现,SEF 在疼痛刺激后明显升高,然后逐渐降低,但是经皮穴位电刺激实验组降低速度更快,程度更高,这和V AS 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并且SEF 有望成为疼痛的客观评价指标之一.关键词:疼痛;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边缘频谱分析;视觉模拟评分中图分类号:R31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73X (2009)07121404E ffect of acupuncture in pain relief based on SEF researchTON G Ji 2jun 1,2,ZHU Dan 2hua 2,C H EN Yu 2quan 2,C H EN Hua 2de 3(1.De partment of B iomedical Engineering ,Zhej iang Universit y ,H angz hou 310027,China;2.College of I nf ormatics and Elect ronics ,Zhej iang Sci 2Tech Universit y ,H angz hou 310018,China;3.T hi rd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Zhej iang Universit y of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ngz hou 310053,China )Abstract :To get effective cont rol ,t reat ment and o bjective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pain relief ,a pain model was constructed and modern elect roencep halograp h (EEG )signal p rocess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 2lyze t he modulation effect of acup unct ure on EEG to get t he cerebral mechanism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acup unct ure anest hesia.12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and each one received pain stimulation and attended two group experiment s ,i.e.,one was t ranscutaneo us elect rical stimulation on Hegu acupoint (TEAS ),and t he ot her was cont rol group wit h no stimulation.The EEG was recorded and t he spect rum edge frequency (SEF )was ext racted ,when attend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test.The SEF in 2creased after pain stimulation ,and t hen it decreased slowly ,but it decreased more quickly and to a larger extent in t he TEAS group.The SEF had t he same change t rend wit h VAS.The st udy primary proved t he efficiency of acup unct ure in pain relief and SEF could be used as an objective assessment criterion of pain perception.K ey w ords :pain ;acup unct ure ;TEAS ;SEF ;VAS 疼痛是一个极为古老的问题,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疼痛始终伴随着岁月,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疼痛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现代医学对其机制的阐述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在当代医学中,针灸被认为是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并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在镇痛方面,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世纪50年代末,针灸首次被用于外科手术止痛并取得成功[1].近几十年来,多学科专家从多层次(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和基因水平)、多角度(神经、体液、经络)对针刺镇痛方法的原理进行探索[2],这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针灸镇痛机理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326].为了研究针灸镇痛机理和效果并得到疼痛的客观评价标准,并考虑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方便性,本实验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替代传统手针[728],记录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并对试验者进行模拟视觉评分,作为衡量疼痛变化程度的尺度.边缘频谱特征(spect rum edge f requency,SEF)是功率谱密度的百分比,在麻醉科学和认知科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9211].本实验试图通过提取并观察脑电的SEF特征变化,并结合VAS的变化,得到针灸镇痛的客观评价标准.1 实验方法1.1 实验对象本实验经浙江中医药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个健康志愿者参加实验,所有志愿者均为在校大学生,被试者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实验前1星期内无服用镇痛药物史.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被告知实验内容,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被告知有权在实验的任何时刻退出.1.2 实验设计整个实验是在安静的脑电室内完成的.实验过程中所有志愿者闭目,保持清醒,放松.对每个志愿者首先建立疼痛模型,然后参加两组实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无刺激).为了描述方便,将经皮穴位电刺激组记为组A,对照组记为组B.每次实验间隔1周以上时间,实验的顺序是随机的.疼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在受试者三角肌中点肌肉丰厚处垂直快速注入4mL当归注射液,深度约为3cm.同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记录疼痛刺激后的脑电信号.经皮穴位电刺激采用的是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L H202,所选择的穴位是合谷穴,合谷穴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电刺激的刺激强度采用不引起被试者产生疼痛或其他不愉快感觉的最大强度,频率为2/100Hz交变频率,疏密波,电流强度3~10mA,以肌肉微颤为准,在正式实验开始前预先确定.实验图片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对脑电信号的记录采用上海世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P脑电图仪,共16通道,电极摆放采用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的10~20系统法.脑电信号采样频率为512Hz,低通滤波截至频率为30Hz,高通滤波截至频率为015Hz.对每位志愿者疼痛刺激后和治疗后进行模拟视觉评分.整个实验脑电记录过程如图2所示.1.3 特征提取和分析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是通过激活与痛觉调制相关的多个脑功能区而实现的,其主要激活区域包括左、右侧颞中回[12],因此本文选用与颞区相对应脑电采集通道T3.计算第11通道(T3)的SEF,本文提取SEF90作为评价标准.每5s计算一次,并用箱体图显示SEF90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one way ANO2 V A)检验各个阶段SEF90是否有显著性差异.2 实验结果12位志愿者均完成了两组实验.记录每组实验中VAS的得分.组A疼痛刺激后VAS(mean±SD)为51780±11504,在穴位经皮电刺激治疗后(mean±SD)为11740±01985;组B疼痛刺激后VAS(mean±SD)为61091±11477,经过一段时间后(无刺激)(mean±SD)为21982±5121第7期童基均,等: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图3 两组实验中不同状态下VAS分值箱体图Fig.3 VAS box plot of two groups01783.图3是两组实验过程中模拟评分分值变化的箱体图.两组实验中VAS值都显著下降,但是组A 的下降幅度大于组B.对得到的脑电信号每5s提取SEF90,并将每个阶段的SEF90值进行统计分析.图4(a)和(b)表明了SEF90在两组实验中的变化趋势,并用单因子方差分析中的克鲁斯卡尔2沃利斯检验(Kruskal2 Wallis)分析实验中各阶段数据的差异性(P< 0105),3代表两组间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在两组实验中,相对于安静状态,SEF90在疼痛刺激后都显著增加,SEF90在疼痛刺激3min后均呈下降趋势.在组A中,当TEAS刺激停止时,SEF90值有回升趋势,而组B中基本不变.同时组A中SEF90的降低程度要大于组B.表1是两组试验中各个阶段统计分析的情况.表中:Diff of Ranks为两组平均秩之差,Q为统计量,P为置信度.在组A中,阶段e、d、c 相对b的差异性明显高于组B.图4 两组实验中各个阶段脑电SEF90的箱体图Fig.4 SEF90box plot of two group s表1 组A、B各阶段克鲁斯卡尔2沃利斯检验结果Tab.1 Result of Kruswal2Wallis 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group A and B对照组对照阶段组ADiff of Ranks Q P<0.05组BDiff of Ranks Q P<0.05a vs b512.8037.355Yes259.350 3.865Yesb vs c563.2228.470Yes262.133 4.354Yes b vs d693.99410.436Yes326.822 5.429Yesb vs e907.83013.652Yes354.940 5.903Yesc vs e344.607 5.745Yes92.807 1.686Nod vs e213.835 3.565Yes28.1170.511No3 实验讨论与结论得到疼痛的客观评价标准一直是研究者的梦想,理解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痛觉形成机制有助于对疼痛的控制和治疗,但疼痛又是非常主观的现象[13214],这对疼痛的客观研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疼痛,主要解决2个方面问题:一是疼痛的标准化刺激问题,二是疼痛引起的反应的测量问题.目前实验室的疼痛模型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建立,如热刺激、机械刺激、电刺激、化学刺激等.疼痛的响应测量方法也有很多,如各种电生理信号(诱发电位、脑电、肌电等)和各种无创的成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PET等).本实验采用的疼痛模型是肩部注射当归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是一种大分子物质,而且本实验肌注的量比较大,已经超过了机体的痛阈,对机体来说已经是一个伤害性刺激,造成了疼痛.本实验属于深部疼痛刺激.痛觉的无创测量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脑电而言,主要集中于频带能量密度的研究[13214],也有一部分是基于脑电信号的非线6121浙 江 大 学 学 报(工学版) 第43卷 性特征的研究[15216],但至于何种特征可以作为疼痛的客观标准还没有取得一致性的结论.边缘频谱分析(SEF)在认知科学和麻醉科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深度的判断.因而在针灸镇痛的研究中,SEF特征的变化可以作为针灸镇痛效果或者说是针灸引起麻醉效果的一个指标.本实验中,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和对照组VAS 值都显著性下降,但是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这说明本实验中的急性疼痛能自我缓解,但是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使疼痛得到更快、更大程度的缓解.而两组实验中SEF90也表现出和VAS同样的变化趋势,因此SEF有望和VAS一样,作为疼痛强度的一个评价指标.参考文献(R eferences):[1]韩济生.神经科学纲要[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35.[2]闫丽萍,马骋,李守栋,等.针刺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针灸,2004,24(12):869871.M EN G Li2ping,MA Cheng,L I Shou2dong,et a1.Thinking and proposal concerning clinical studies an d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algesia[J].Chinese Acu2 puncture&Moxibustion,2004,24(12):869871. [3]KA PTCHU K T J.Acupuncture:theory,efficacy,andpractice[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2,136(5): 374383.[4]BIELL A G,SO T GIU M L,PELL EGA TA G,et al.Acupuncture produces central activations in pain regions [J].N euroIm age,2001,14(1):6066.[5]HAN J S.Acupuncture:neuropeptide release produced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different f requencies[J].T rends in N euroscience,2003,26(1):1722.[6]CH EN A C N,L IU F J,WAN G L,et al.Mode andsite of acupuncture modulation in the human brain:3D (1242ch)EEG power spectrum mapping and source ima2 ging[J].N euroIm age,2006,29(4):10801091.[7]RAMPIL I J.A primer for EEG signal processing in an2esthesia[J].Anesthesiology,1998,89(4):9801002.[8]L ITSCHER G.E ffects of acupresure,manual acupunctureand Laserneedle acupuncture on EEG bispectral index and spectral edge frequency in healthy volunteers[J].E u ropean Jou rnal of A nesth esiology,2002(1):1319.[9]KIM M S,NAM T C.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spectral edge f requency for assessing the sed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dogs[J].Journal of V 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2006,68(4):409411.[10]BROMM B.Brain images of pain[J].N ew s in Physio2logical Sciences,2001(16):244249.[11]KA KIGI R,INU I K,TAMU RA Y.Electrophysiolog2ical study on human pain perception[J].Clinical N euro2 physiology,2005,116(4):743763.[12]童基均.基于EEG与f MRI的痛觉机制与针灸镇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8793.TON G Ji2jun.The research of pain mechanism and ac2 upuncture anesthesia based on EEG and f MRI[D].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8:8793. [13]FREYE E,L EV EY J V.The effects of tramadol onpain relief,fast EEG2power spectrum and cognitivef 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steoarthritis(OA)[J].Acute P ain,2006(8):5561.[14]CHAN G P F,N IEL SEN L A,CH EN A C N.Differ2ential cerebral responses to aversive auditory arousal versus muscle pain:specific EEG patterns are associat2 ed with human pain processing[J].Experimental B rain R esearch,2002(147):387393.[15]L U TZENB ER GER W,FLOR H,BIRBAUM ER N.Enhanced dimensional complexity of the EEG during memory for personal pain in chronic pain patients[J].N euroscience Letters,1997,226(3):167170. [16]UCHIDA Y,N ISHIGORI A,TA KEDA D,et al.Electroacupuncture induces the expression of Fos in ratdorsal horn via capsaicin2insensitive afferents[J].B rain R esearch,2003,978(1):136140.7121第7期童基均,等:基于边缘频谱分析的针灸镇痛效果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