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
运动性疲劳
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 作能力暂时降低 暂时降低, 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 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 生理现象, 生理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 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
(二)心理疲劳与身体疲劳
心理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 心理疲劳 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 疲劳状态。 疲劳状态。 主观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 主观症状 ; 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障 理解、 推理困难, 碍 , 理解 、 推理困难 , 脑力活动迟 不准确。 钝、不准确。 行为改变: 动作迟缓, 不灵敏, 行为改变 : 动作迟缓 , 不灵敏 , 动作 的协调能力下降, 失眠、 的协调能力下降 , 失眠 、 烦躁与不 安等。 安等。
1.“极点”及其生理机制 . 极点” 进行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 的周期性运动时, 的周期性运动时,在运动进行到某 一段时程, 一段时程,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难 以忍受的生理反应, 呼吸困难、 以忍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 胸闷、头晕、心率急增、 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 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 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 止运动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止运动等,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 身体疲劳是由身体活动或肌肉活 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的 动引起的, 下降。 下降。 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中 身体疲劳分为全身的、局部的、 全身的 枢的、外周的等类型。 枢的、外周的等类型。 身体疲劳常因活动的种类不同而 产生不同的症状。 产生不同的症状。
2.“第二次呼吸”及其生理机制 第二次呼吸” 概念: 极点” 出现后, 概念 : “ 极点 ” 出现后 , 如依靠意志 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 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下去 , 不久, 不久 , 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 渐减轻或消失, 动作变得轻松有力, 渐减轻或消失 , 动作变得轻松有力 , 呼吸变得均匀自如, 呼吸变得均匀自如 , 这种状态称为 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优秀课件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 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理 • (1) “极点” :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生理
机能和心理机能达到极限水平时的一种状态。
•(2)机理:内脏器官生理惰性大,供氧不足, 乳酸积累,pH下降,导致:A.神经肌肉兴奋性 降低,B.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失调,C.大脑皮质运 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抑制过程占优势。
第四节 恢复过程
• 概念: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 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 一、恢复过程一般规律: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 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
• 恢复过程的特点:
• 第一阶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 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7
3
12”
12”
4
3
GB
37.3ºC 59” 38.8ºC 58” 38.4ºC 56”2
400米 PH
37.03º
2
38.0ºC
8
38.4ºC 55”4
OL
C
57” 37.1ºC 57” 38.3ºC 52”2
36.0ºC
2
0
54”
56”
2.准备活动作用机理
A.准备活动
正式比赛时中枢
神经中枢
神经系统的兴奋
•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 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 改变引起疲劳。
•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 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大脑皮质中r-氨 基丁酸浓度升高,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
• 血糖下降、缺氧、pH值下降、盐丢失和渗透压 升高等,也促使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下降, 从而促进疲劳(保护性抑制)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阶段: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恢复超过原来水平, 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ppt课件
稳定状态
真稳定状态 假稳定状态
.
返回 19
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小强度和中等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 (如马拉松),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 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 持动态平衡,几乎没有氧债的积累,这种状态称 真稳定状态。
在真稳定状态阶段,肺通气量、心输出量、血压及 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
.
返回 20
假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练习时,进入工作状 态阶段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 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有氧绩产生,这 种状态称假稳定状态。
o这种状态阶段出现氧亏,其峰值随运动强度而加大,
乳酸增加,运动不能持久。
.
返回 21
四、疲劳
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维持在特定 的水平上进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也就 是说,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 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 理现象。
全恢复;而且前10小时恢复最快。
.
29
3.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4.乳酸的消除
❖乳酸消除的速度与其产生的数量和恢复方式有关,工作时 形成的乳酸减少消除的越快。在极量负荷后为完全消除堆积 的乳酸,,如用轻微活动方式则消除乳酸速度大大加快。
氧化生成CO2和H2O(占70%)
转化成肝糖原 (约占20%)
乳酸消除的途径
赛前状态
准备状态
点特
起赛热症
点特
起赛冷淡
点特
力于当工性统提经: 和发缩作有和高系其 提展短状所内,统特 高机,态克脏自兴点 运体从的服器主奋是 动工而时,官神性中 成作有间进的经适枢 绩能利适入惰系度神
力而不颤肢常表系其 和使良抖无有现统特 作不身为超高于其 运运生、力寝为的点 能能无比限,赛特 动动理喉、食过兴是 力发力赛抑进前点 成员反咙全不度奋中 。挥。淡制而兴一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研究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并将其运用于运动实践,不仅对于探讨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赛前状态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special physical state before competition)。
赛前状态可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甚至在想象比赛时,也会出现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等。
例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通气量增大,摄氧量提高;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尿频以及血糖浓度升高等。
研究表明,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越关键,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而且越临近比赛,赛前反应越明显。
例如,赛前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图14—1、2所示。
图14—1赛前脉搏图14—2 赛前动脉血压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比赛或训练的场地、音乐声、广播声、观众、对手的表现、运动器材等信息经常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在比赛或训练前,只要接触到这些刺激,就可产生与训练或比赛时相类似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赛前状态是上述刺激与肌肉活动多次结合后,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缘故。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自然条件反射。
14-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机体对运动负荷刺激反应与适应 1.机体对运动负荷刺激反应与适应 特征和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特征和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2.掌握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2.掌握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方法并能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 方法并能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
第一节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 态变化的规律
(一)运动系统
1、骨骼的特征 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骨密 度等方面的变化。 度等方面的变化。适宜的运动可以有效 地增加峰值骨量、 地增加峰值骨量、减缓随年龄增长而发 生的骨质疏松。 生的骨质疏松。 不同运动项目对骨的刺激作用不同,骨 不同运动项目对骨的刺激作用不同, 密度也不相同。 密度也不相同。
2. 准备活动的生理机制
生理机制
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 枢的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升高的痕迹, 枢的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升高的痕迹, 在这一痕迹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正式练习 能使机体发挥出最佳机能水平。 能使机体发挥出最佳机能水平。
2、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形式 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内容、 正式练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等因素
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3.影响“极点” 影响 第二次呼吸”
影响“极点” 反应的强弱和“第二次呼 影响“极点” 反应的强弱和“ 出现早晚的因素: 吸”出现早晚的因素: 运动项目的特点、 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强度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赛前的机能状态等因素
三、稳定状态
概念
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 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 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 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 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 这种机能变化称为稳定状态。 这种机能变化称为稳定状态。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 1.变化:CNS兴奋性提高 1.变化:CNS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过程 兴奋性提高、 变化 加强,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 加强,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血 糖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 糖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 2.机制: 2.机制:条件反射 机制
二、稳定状态
概念: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 概念: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 系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 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 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 分类:真稳定状态、假稳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状态、
(二)真稳定工作状态 • 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 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 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 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 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 以得到满足, 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 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第四节 恢复过程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 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生理功 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 能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 能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 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 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 动前水平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二)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 强度: max、心率达100 120次 100强度:45%VO2max、心率达100-120次/分 时间:10-30分钟 时间:10-30分钟 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15分钟 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 教学课中2 教学课中2-3分钟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消耗占优势,消耗 恢复 能源物质逐渐减少, 消耗占优势,消耗>恢复 。能源物质逐渐减少, 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恢复过程占优势, 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 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运动生理学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培训课件
②.起赛热症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
,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喉咙
发堵等不良生理反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常见: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或参加特别重大的
比赛,或运动员运过动生分理学重运动过视程中比人体赛机能状结态的果。
变化
5
③.起赛冷淡型
特点:赛前过度紧张,引起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 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 能力。
时间。
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
场地条件好、气候、温度适宜均能缩短进入工作
状态的时间。
运动生理学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
变化
14
(三)“极点”与“第二次呼 1吸. “”极点”及产生机理
概念:在一定强度和一定待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一 定时间内,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 晕、肌肉权痛无 力,甚至想停止运动的主、客观 变化。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当时的功能状态有关;
训练程度低→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长;
训练水平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
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短。
2.与动作的复杂程度、交换频率有关;
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越长;
3.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缩短进入工件
状态的时间。
此外,年龄和外界因素也能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
机理: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
①.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缺氧→LA↗;
②.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稳态
呼吸、循环失调 破坏→ 中枢协调性下降
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
运动生理学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
变化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一概念题1 、极点:在进行大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性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发生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训练不足及体适能状态低的人甚至想继续运动的主客观表现。
2 、进入工作状态: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过程成为进入工作状态。
3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这些不适感觉就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技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现象叫第二次呼吸。
4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5 、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6 、中枢疲劳:指在从脑到脊髓的运动神经的疲劳。
7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8 、假稳定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假稳定状态。
9 、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身体练习。
10 、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11 、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中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12 、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
13 、视觉闪光融合阈:当闪光的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就不再感觉到是闪光,而感觉到的是一个完全稳定和连续的光点,这种现象称之为视觉闪光融合阈。
运生第14章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最佳心率范围”—— 心输出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 约在110~120次/min至170~180次/min之 间。
第三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要 从不同的状态来比较:
安静状态下、 定量负荷时、 极限负荷时的生物学适应特征
第三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一、有训练者安静状态下的生物学适应特征 (一)运动系统 表1 骨骼和骨骼肌的特征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生理负荷量的大小可用某些生理或生化指标 来度量。运动负荷的外部表现为量和强度, 而其内部表现则为心率、血压、血乳酸等生 理机能指标的变化。 运动负荷越大,刺激强度则越大,所应起的 机体反应也相应越大,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也越明显。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二、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
三、稳定状态
(一)真稳定状态
在进行中小强度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后,机体摄氧能力满足需氧量,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 稳定的状态,运动可持久。
(二)假稳定状态
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 作状态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 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 氧亏不断增多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运动时间不可能持 久。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圣才出品】
第14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一、名词解释1.赛前状态答:赛前状态是指在比赛前或运动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会产生一系列机能变化。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为四种:赛前过分激动、赛前淡漠、赛前盲目自信和赛前战斗准备状态。
2.准备活动答: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为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3.一般性准备活动答:一般性的准备活动是指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活动。
通常有各种走、跑、跳、投练习、各种徒手操或持轻器械练习、传统项目基本动作、游戏、舞蹈等。
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是指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教材有关或相近似的练习。
主要有模仿练习、诱导练习或辅助练习、基本功以及掌握该项教材内容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练习等。
4.专门性准备活动答: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的动作结构、节奏及运动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
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
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
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5.进人工作状态答:进入工作状态是指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工作强度、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和当时的机能状态。
在适宜运动负荷下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短;动作越复杂、活动变换越频繁,进入工作状态越慢。
训练水平越高,机能状态越好,进人工作状态越快。
6.极点答:极点是指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
作业资料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学习要求掌握: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3、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4、疲劳产生的原因。
5、恢复过程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熟悉:1、调节赛前状态的方法。
2、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3、稳定状态的分类及特点。
4、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
5、促进机能恢复的措施。
了解:1、“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2、准备活动的作用机理。
3、判断疲劳的方法。
内容精要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包括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第一节赛前状态赛前状态是指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
赛前状态的机理是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下,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自然条件反射。
二、赛前状态的类型1、起赛热症: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
多见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运动员,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运动员。
2、起赛冷淡: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
起赛冷淡是起赛热症的继发性反应。
3、准备状态: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机体机能得到预先动员。
三、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1、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思想问题,比赛经验等。
2、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对待比赛的意义;(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
第二节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
通过准备活动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圣才出品】
第14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1.在运动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几次“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所有的运动项目中会出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吗?为什么?答:(1)“极点”是指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时的机能状态。
“极点”是运动中机能暂时紊乱的一种表现。
(2)“第二次呼吸”是指在“极点”出现后,通过调整运动,不良生理反应逐渐减轻,呼吸自如,动作轻松,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的状态。
(3)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训练水平、赛前状态及准备活动等因素均可影响到“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①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周期性项目中运动者的“极点”反应较明显。
②训练水平越低,气候闷热,“极点”出现的越早,反应也越明显,消失得也越迟。
③良好的赛前状态与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反应。
2.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有何区别?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如何合理利用?请举例分析。
答:(1)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适度的肌肉活动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部位留下兴奋性提高的痕迹,在这一痕迹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正式练习,有利于发挥最佳机能水平。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水平,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②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使肺通气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
③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
体温升高可以提高酶的活性,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
④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预防肌肉损伤。
⑤增强皮肤血流,利于散热,防止热应激伤害。
(2)整理活动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第二十三课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二)
表14-5 力竭运动后的恢复所需时间
恢复过程 肌中磷酸原( ATP和CP) 恢复 非乳酸性氧债的偿还 氧合血红蛋白恢复 肌糖原的恢复 肌和血中乳酸的消除 乳酸性氧债的偿还 (长时间运动后)
恢复时间 最短 2min 3min 1min 10h 最长 3min 5min 2min 46h
(间歇运动后)
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
(1)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短跑短泳等) 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 转换率下降所致。 (2)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疲劳与能源 储备运用过程受抑有关。 (3)混合性运动:技术动作不断变化 (4)静止用力练习:肌血供↓心血管功 能↓
不同代谢类型运动项目的疲劳特点
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
表14-3 动物进行不同活动量肌糖原的消耗 和恢复
组别 活动量 肌肉收缩/ 次/min 1 30 肌糖原(mg%) 活动后 24h +16
持续活动时 活动停 活动 间/min 止后 后4h 30 -140 -31
2
3
60
104
15
9
-381
-519
-194
-
+18
+45
4
208
4.5
-785
-5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外周疲劳
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到
肌纤维内部线粒体。这些部位中发生的某些变
化与运动性疲劳有着密切的联系。 (1)神经肌肉接点 (2)肌细胞膜 (3)肌质网 (4)收缩蛋白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自由基学说 (六)突变理论 (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下形成的,所以其生理机理属自然条件反 射。
2、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
(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①良好的赛前状态:中枢神经兴奋性适度提 高;内脏器官惰性有所克服;呼吸循环系 统预先提高。 有利于发挥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 高,常见:优秀运动员
研究表明,在不做准备活动的 情况下跑1500米,呼吸循环 系统的活动需要在运动开始 后2-3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 平,而骨骼肌在20-30秒内 就可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影响因素: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 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1.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越长; 2.训练程度低,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长; 3.训练水平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 4.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短。 5.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 6.场地条件好、气候温暖适宜以及良好的赛前状态和
(二)影响准备活动的生理效应的因素
1.强度: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次/分 2.时间:10-30分钟 3.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在一般性教学课中2-3分钟。 4.还应根据项目特点、个人习惯、训练水平和
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加以调整,通常以微微 出汗及自我感觉已活动开为宜。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和舒张速度;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可释放更多 的氧,增加肌肉的氧供应;增加体内酶的活性, 物质代谢水平提高。
(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 时体温过高。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
准备活动后,神经中枢产生兴奋性提高的 痕迹,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 于最适宜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 官的机能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 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
二、准备活动
概念: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 前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 比赛做好准备。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 (2)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 肺通气量及心输出量↑ 心肌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获 氧↑
(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warm-up” 体温升高可降低肌肉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和 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生理机制。
2.了解机体对运动负荷刺激反应与适应特征和 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3.掌握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方法并能应 用于运动训练实践。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将发生一系列的规律性机能 变化,机能变化的各个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如下图: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 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 上升,内脏器官活动增加。
120
100
80
比
60
准赛 备前
活
40 三
二
一
当
动
天
天
天
天
20 前
前
前
晨
0
1
2
3
4
5
6
赛前脉搏
145
135
125
115
105
95
85
75
65
Èý
Ìì
°Ç ¶þ
Ìì
Ç° Ò»
Ìì
Ç°µ±×¼Ìì ±¸³¿ »î
②不良的赛前状态 起赛热症型 与 起赛冷淡型
起赛热症型: 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
度紧张,常有寝食不安、四肢无力、全 身微微颤抖、喉咙发堵等不良生理反 应,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 常见: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选手;参加特别 重大的比赛;运动员过分重视比赛结果。
起赛冷淡型: 特点: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表现
准备活动后间隔45分钟,其痕迹效应将全 部消失。另外,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前做准备 活动,也会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准备活动 所产生的生理效应也有条件反射的作用。
表1 三种不同情况下跑100米及400米成绩的比较
不做准备活动 蒸气浴后 做准备活动后 跑距离 受试者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体温 成绩
GB
100 米 PH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 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 状态。
(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机理 1.反射时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1.反射时:动作越复杂,有关中枢之间传递延 搁时间就越长,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时间也就 越长。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植物性神经机能惰性比躯体性 神经大:传导速度慢;突触 联系较多。
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 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 通常是起赛热症型的继发反应。
(2)赛前状态的调整:
1.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 比赛;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 3.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
(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可做些强度大的练习,如 果运动员兴奋性过高,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安排 一些轻松的和转移注意力的练习和活动。)
运动过程中的六种状态(依杨锡让,1962年) 1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 3进入工作状态 4稳定状态 5疲劳 6恢复
第一节 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与调整 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
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 程称为赛前状态。 1.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
OL
GB
400 米 PH
OL
37.3 12”7 38.2 12”6 38.1 12”2 37.2 12”7 38.0 12”3 38.1 12”1 36.6 12”4 37.8 12”3 38.8 11”9
37.3 59”2 38.8 58”8 38.4 56”2 37.03 57”2 38.0 57”0 38.4 55”4 36.0 54”0 37.1 56”0 38.3 52”2¶¯源自Ç°±È ÈüÇ°
赛前动脉血压
ÊÕ Ëõ ѹ Êæ ÕŠѹ
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
状态有关。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
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 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 场地、器材、观众、音响+比赛或运动时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