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的移动

合集下载

选修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

选修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

(3)若A、B、C均为气态,在温度和容积一定的条件 下增大B的浓度,则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A的浓度,混 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答案:(1)放
(2)固或液
(3)增大
不变
2 10.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 7 与黄色的CrO 2 4 有下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答案:C
6.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成血红色,其反应为: FeCl3+3KSCN 3KCl+Fe(SCN)3,在此溶液中作如下 ( )
处理,溶液颜色不会变化的是 A.加入Fe2(SO4)3固体 C.加入KCl溶液
速率 变化 v(正)、
平衡 变化
速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曲线
任一 平衡 体系
④减小
v(逆)
反应物 均减小, 浓度 且 v(正) >v(逆)
正向 移动
平衡 体系 正反应 方向为 气体体 积增大 的放热 反应
条件 变化 ⑤增 大压 强或 升高 温度
速率 变化 v(正)、 v(逆) 均增大, 且v(逆) >v(正)
平衡 变化
B.加入少量KCl固体 D.加入少量KSCN固体
答案:B
7.氙气和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直 接反应达到如下平衡:Xe(g)+2F2(g) XeF4(g)(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下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C.减压 ( ) B.加压 D.适当降温
(1)若将体系温度从50℃升高到80℃,则化学平衡向吸 热反应方向移动,则体系的温度降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时50℃<t<80℃。 (2)若对体系N2(g)+3H2(g) 2NH3(g)加压,如从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2.2.2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2.2.2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分析:催化剂不会引起平衡移动。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以2NO2(g) N2O4(g) Δ H<0为例
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以Fe3++3SCNFe(SCN)3为例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增大压强,向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向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的化学平 衡状态没有影响;
改变压强对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没有影响。
【拓展延伸】等效平衡
1.等效平衡的概念 相同条件下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 方向开始,或从正、逆反应两个方向同时开始,若达到平衡状 态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相同,则称为
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规律
(1)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体积可变反应:如果按方程式的 化学计量关系转化为方程式同一半边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与对 应组分的起始加入量相同,则建立的化学平衡状态完全相同, 也称为“全等平衡”。例如:常温、常压下的可逆反应:
分析:K(300 ℃)>K(350 ℃)说明温度降低时化学平衡正向移
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一定条件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CO(g)+H2O(g) 相比,CO的浓度不变化。( × ) 分析:压缩容器体积时,各组分的浓度都会加大。
CO2(g)
+H2(g),压缩容器体积时,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与原平衡
2SO2 +
① ② ③ 2 mol 0 mol 0.5 mol
O2
1 mol 0 mol 0.25 mol
2SO3
0 mol 2 mol 1.5 mol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中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这一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态的条件以及如何调节平衡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平衡过程中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分析该单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的第二单元,属于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的条件展开,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材中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 -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 浓度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 - 压强的变化 - 催化剂的存在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概念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衡状态的形成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条件可能并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实际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的深入理解3. 教学方法•指导性讲授结合示范实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性讲解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

2-3-2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2.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认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温度、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教学难点: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化学平衡状态是否一成不变,又会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浓度、温度与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看一下实验:【活动•探究】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Fe 3+ + 3SCN-Fe(SCN)3浅黄色红色温度一定时,K是一个定值。

改变条件浓度时:当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正向移动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当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逆向移动通过以上可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板书结论】(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练习】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 2H+(橙色)(黄色)分析加入NaOH溶液(6mol/L)或稀H2SO4溶液有何现象?2.Cl2 + H2O HCl+HClO达平衡后: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平衡如何移动?B. 加入少量HCl平衡如何移动?C. 久置氯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D. 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过渡】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比较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三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二三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课件

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
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
A 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3、温度
2NO2(g) 红棕色
【实验2-7 】
为什么? N2O4(g) △H= — 56.9KJ/mol 无色
升高温度,二者都增大, 但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 降低温度,二者都减小, 但吸热反应速率降低的倍数更大。
2NO2(g)
N2O4(g) △H= — 56.9KJ/mol
V(molL-1S-1)升高温度
V’逆(吸)
降低温度
V正
V逆
0
V‘正(放)
V‘正(放)
t1 t2
V’逆(吸) t3
t(s)
4、催化剂
作业
1、步步高练习P16-P17 2、预习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 二、三 课时化 学平衡 的移动 课件p p t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 二、三 课时化 学平衡 的移动 课件p p t
V
V(正)
′ V(正)
V(逆)
′ V(逆)
0
t1
t
增大反应物浓度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 二、三 课时化 学平衡 的移动 课件p p t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四
化学反应原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理学平衡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平衡移动)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节化学平衡第 二、三 课时化 学平衡 的移动 课件p p t
温故知新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练习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平衡的移动    专题练习解析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能利用相关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通过影响化学平衡常数,而使平衡发生移动。

(1)若温度升高,K增大,则反应将向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吸热方向移动。

若温度升高,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吸热方向移动。

规律:温度升高,平衡将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2)若温度降低,K减小,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若温度降低,K增大,则反应将向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放热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例如,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某温度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C固体,化学平衡不移动。

(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方向移动。

要点诠释:(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是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旧化学平衡的破坏就是改变v(正)=v(逆)的关系,因此,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由于改变压强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3.1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2.3.1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改变压强前总压强P1;改变压强后瞬时总压强P2;改变压强达新平衡 后总压强P3 加压:P2 > P3 > P1; 减压:P1 > P3 > P2 。
①三点作图法:
条件改变的影响 平衡移动的影响 新平衡
旧平衡
旧平衡 条件改变的影响
新平衡 平衡移动的影响
[讨论] 对于反应2NO2(气)
N2O4(气) △H=-56.9kJ/mol
20-50MPa
N2+3H5200℃ 铁触媒 2NH3 工业合成氨为什么需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吗?
应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不能提高氨的产率。 但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四.化学平衡移动
1. 平衡移动的方向:
(1)若υ正> υ逆 ,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2) 若υ正< υ逆 ,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体系压强

C反应物
减小

C反应物
增大

C生成物
减小
勒夏特列原理 正
C生成物
增大
向气体计量数减小方向 体系压强 减小
减小体系压强
温度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催化剂 平衡不移动。
向气体计量数增大方向 体系压强 增大
向吸热方向
向放热方向
体系温度 体系温度
降低 升高
四.化学平衡移动
* 勒夏特列原理:
2、结果: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 (不可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3、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③转化率问题:转化率=
×100%
例:恒温、恒容,反应N2 + 3 H2
2 NH3
平衡后,向其中加入N2,平衡如何移动? 正向移动

高中化学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新人教版选修4

考点5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重点是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生疏与应用,涉及平衡的影响因素,特殊留意催化剂的使用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无法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难点为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行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精确解读】1.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转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转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2.概念的理解: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温度三种;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状况,当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状况比较简单;③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转变的方向;定量角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行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精细剖析】1.平衡移动原理是假如转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转变的方向移动,平衡移动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无关,则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平衡移动原理对全部的动态平衡都适用;2.平衡的移动只能减弱影响平衡的因素,不能消退这个因素。

【典例剖析】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稀释重铬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橙变黄B.将氯气通入NaHCO3溶液中能得到较高浓度的HClO溶液C.含有Mn2+的草酸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更易褪去D.酸碱中和滴定试验中,滴定终点指示剂颜色变化【答案】C【变式训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氨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实行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上升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答案】D【实战演练】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①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实行降低温度的措施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K(g)+NaCl(l)⑥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上升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A.①④B.②③C.②⑥D.②③⑥【答案】B【解析】A.加入AgNO3溶液后,AgNO3和HBr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不选;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电化学腐蚀,不是可逆反应,故选;③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但颜色加深是体积缩小,二氧化氮浓度变大,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选;④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的产率,故不选;⑤K为气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不选;⑥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上升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大,体系的颜色加深,故不选;故答案为B。

海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复习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海头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复习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思路点拨】 正向移动。 【解析】
要提高COCl2的转化率,平衡需
要想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外界条件对
平衡影响的规律分析:已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一个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吸热的反应。故
v(正)、v(逆)同时 v(正)、v(逆)同时 速率的变 增大,且v′(正) 减小,且v′(逆) 化 >v′(逆) >v′(正) 移动方向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化学平衡
mA(g)+nB(g) pC(g)+ qD(g) m+n>p+q
速率与时 间图像
(2)对于可逆反应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 反应的影响 化学平衡 体系压强 变化 mA(g)+nB(g) qD(g) m+n<p+q 加压 pC(g)+
解析:选C。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而强于次氯 酸,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后,它与盐
酸反应,而不与次氯酸反应。又由于H+浓度减
小,平衡Cl2+H2O H++Cl-+HClO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故HClO浓度增大。
2.对于平衡CO2(g) 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C.升温减压
CO2(aq) )
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气体
体积增大 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但是压强改变,对
于有气体参与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系数和不变 的反应来说,平衡不移动。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改变平衡是 否一定发生移动?
提示:对于有气体参与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系
数和不变的反应来说,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 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虽 然气体总压强增大了,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浓度都不改变,平衡不发生移动。
化学平衡
体系浓度 的变化 速率的变 化
mA+nB
pC+qD(A、B、C、 D为非固体) 减小生成物浓度 v(逆)瞬间减小, v(正)瞬间不变, v′(正)>v′(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

第一讲化学平衡【知识一览】一、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二、平衡移动:【高考热点题型探究】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标志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2HI(g) 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1)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3)c(HI)=c(I2);(4)反应速率:v(H2)=v(I2)=12v(HI);(5)c(HI)∶c(I2)∶c(H2)=2∶1∶1;(6)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7)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8)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9)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10)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2.可逆反应: 2A(气) + 3B(气)3C(气), 在 一定的条件下, 使一定量A 和B 气体反应, 达 到平衡状态时, 具有的性质是: ( )A.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c(A):c(B):c(C)=2:3:3B. 平衡时气体的总体积是反应开始时的3/5C. 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份的浓度相等D. 单位时间内, 若消耗了 a mol A 物质, 同时也消耗了 1.5 a mol 的C 物质 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A(g) B(g)+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4.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A(g)+2B(g)3C(g); △H >0,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 混合气体的温度不再变化 5.在一定的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 2(g )+I 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不变C 、混合气体压强不变D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6.在一定的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不能说明可逆反应:2NO+O 22NO 2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B 、混合气体颜色不变C 、混合气体压强不变D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 A (s ) + 2B (g )C (g )+D (g ) 已达平衡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 B 的物质的量浓度D 、气体总物质的量二、平衡的移动:8.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增大压强,平衡是否移动?向哪个方向移①2NO(g) + O2(g)2NO2 (g)②CaCO3(s)CaO(s) + CO2 (g)③H2O(g) + C (s)CO(g) + H2(g)④H2O(g) + CO(g)CO2(g) + H2(g)⑤H2S(g)H2(g) + S(s)9.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氧化为SO3:2SO2 + O22SO3△H<0,试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过程中常常通入过量的空气,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10.反应2A (g)2B (g) + E (g) △H>0达到平衡时,要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采用的措施是( )A、加压B、减压C、加入正催化剂D、升温11.已知NO2能形成二聚分子2NO2N2O4△H<0 现在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适宜条件为()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12.可逆反应H2O(g)+C(s)CO(g)+H2(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①加入更多的碳②增加H2的浓度13.反应2A (g)2B (g) + E (g) △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下降,A的浓度增大,应采用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小E的浓度D、降温1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3的利用率D. 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15.对于X+Y(s)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Y的状态是( )A. X为气态,Z为固态B. X为固态,Z为气态C. X为气态,Z为气态D. X为固态,Z为固态16.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①②B ②⑤C ③⑤D ④⑥17.恒温下, 反应aX(g)bY(g) +cZ(g)达到平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B. a<b+cC. a=b+cD. a=b=c 1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 +c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19.反应NH4HS(s)NH3(g)+H2S(g)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移走一部分NH4HS 固体B.其他条件不变时,通SO2气体C.容器体积不变时,充入氦气D.保持压强不变时,充入氦气20.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 + C(g)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气态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21.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 yB(g) 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注意〕压强对平衡的影响,是因为压强的改变 引起了浓度的变化;否则平衡不会受到影响。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衡 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 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 A 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练习] 1.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X(g)+3Y(g) 2Z(g), 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X的
CD 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X的转化率变大
C、Y的转化率变大
D、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将增大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2(g) CO2(g)+NO(g)(正反应放 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 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 A.变深 B.变浅 C.不变 D.无法判断
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由于外 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V逆。
平衡移动的本质
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 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注意]
①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这种改变, 而不是“消除”这种改变。 ②原理适用条件:任何动态平衡体系、只 改变一个条件。 ③人为改变平衡,人为是主要的,平衡的 移动起一定抑制作用但不能扭转人为的改 变。
2)意义:增大成本较低的反应物的浓度,提高
成本较高的原料的转化率。
注意
(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 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2)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是稀释 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减小, V(正) 、V(逆)都减小,但减小的程度不同, 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 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催化剂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温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构建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模型(勒夏特列原理)。

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按表中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红棕色2NO 2(g )无色N 2O 4(g ) ΔH =-56.9 kJ·mol -1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实验现象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加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实验结论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由图像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已知反应:m A(g)+n B(g)p C(g)m+n<p,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升高,平衡移动方向是向逆反应方向。

(2)图②表示的温度变化是降低,平衡移动方向是向正反应方向。

(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受温度的影响。

(2)升高温度,v放、v吸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降低温度,v放、v吸均减小,但v吸减小程度大。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例1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右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左移动答案 C解析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

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

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
选修四2.3.1化学平衡状态

CONTENCT

• 化学平衡状态的概述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05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践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如合成氨、硫酸、硝酸等。通过控制反应 条件,如温度、压力和浓度,可以促使化学反应向所需方向进行,提高产物的产 率和纯度。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平衡的应用还包括优化反应条件,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 放。通过平衡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03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结词
浓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当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状态会被打破,平衡会向减弱 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会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可逆反应
只有在可逆反应中才能达到平 衡状态,不可逆反应无法达到 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意义
指导工业生产
了解化学平衡状态有助于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提高 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学科发展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概念之一,对深入 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4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总结词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 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之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9张PPT)
积,增大反应体
系压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续表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第3课时
1
2
1
2
1
2
t2 时刻改变的外
图像
界条件
3
4
5
3
4
5
3
4
5
3
4
5
3
4
5
降低反应温度
3
4
5
3
4
5
3
4
5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
4
5
3
4
5
刚开始没有使
3
4
5
用催化剂,t2 时
加入催化剂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当 t2 时刻,改变外界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会变化吗?正逆反应速率变化了,
③为了提高 N2 和 H2 的转化率,提高产率。④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使催化
剂(铁触媒)的活性最佳。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名师精讲
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注意问题及适用范围:
注意问题:①勒夏特列原理中的“减弱”不是“抵消”或“逆转”。正确理解
是:增加某一反应物浓度,平衡向使该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方向(正反应方向)
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2.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反应混合物中的组成含量,
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三、勒夏特列原理

高中化学 232 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32 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32 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2.认识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解读1.理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2.学会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教学地位本课时是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总结出勒夏特列原理。

这是今后学习其他平衡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2C(g)。

(1)该反应达平衡的基本标志是什么?(2)若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是否移动?若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平衡是否移动?【提示】(1)v正=v逆或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2)若v正与v逆同时改变,但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若v正′≠v逆′,则平衡移动;但只要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26页,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并完成【思考交流1】;(2)看教材P27~28页,完成【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时的教材地位。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2、3三题,验证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掌握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27~P28页的讲解,对探究一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师生互动。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法”,可利用【问题导思】所设置的问题,师生互动。

可利用【教师备课资源】为您提供的例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

课题:化学平衡的移动基础自测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就是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2.图示3.平衡移动的方向(1)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v(正)=v(逆),则平衡不移动。

(3)若v(正)<v(逆),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特别提醒](1)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①若条件改变,未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则平衡一定不移动,如增加固体的用量。

①若条件改变,引起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但v(正)、v(逆)同等程度的改变,则平衡不发生移动。

①若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2)平衡发生移动,说明外界条件一定发生改变。

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使得v(正)大于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使得v(正)小于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图像(v­t图)(1)平衡正向移动(2)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压强改变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间的关系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2)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平衡移动图像(v­t图)以m A(g)+n B(g)p C(g)+q D(g)为例(1)若m+n>p+q(2)若m+n<p+q(3)若m+n=p+q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2.平衡移动图像(v­t图)(1)若a A+b B c C+d DΔH<0(2)若a A+b B c C+d DΔH>0催化剂与化学平衡平衡移动原理1.催化剂与化学平衡(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但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廖秋英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以勒夏特列原理作为依据进行判断的,而这一原理在教材中的描述只有一句话“若是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学生们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感觉很容易,而在利用原理解决问题时却总是出差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指导学生理解应用这一原理的方法,那么学生在应用时就不至于混乱了。

本人将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原理的方法陈述如下。

一、从勒夏特列原理的文字描述中先进行要点分析。

此原理的关键词是“改变”和“减弱改变”,举出简单的改变例子,如:改变为“升高温度”,移动方向为“减弱改变”即“降低温度”,若改变为“降低温度”,移动方向为“减弱改变”即“升高温度”;可以再多举几个例子:改变为“增大压强”,移动方向为“减弱改变”即“降低压强”,改变为“减小浓度”,移动方向为“减弱改变”即“增加浓度”。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原理的涵义了,接着便可趁热打铁进入下一个应用环节。

二、通过实例分析指导学生应用原理进行移动方向的判断。

以具体的反应N2+3H2——2NH3为例分析条件改变平衡将如何移动。

先详细地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过程,例如:若改变为“温度升高”,移动方向为“减弱改变”即“降低温度”,这时以氮气氢气合成氨为例引导学生判断降低温度的方向是“吸热方向”即“逆向”。

接着再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依据方法进行判断,若改变的是压强,如“减小压强”平衡会如何移动?若是增加氮气的浓度呢?移走部分氨气呢?学生们在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后,对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已初步掌握。

三、难点问题的分析-关于催化剂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变压的问题。

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是“同等程度加快下逆反应的速率”,引导学生分析既然“同等”,则不会引起“改变”,从而推出平衡不会移动。

而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变压的问题,以I2(g)+H2(g)——2HI(g)为例分析:若改变为“增大压强”,“减弱改变”则为“减小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少则为减压方向,在此反应中有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减压方向吗?学生们很快发现“没有”,由此推出此类反应的平衡不因压强改变而移动。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点

第二节化学平衡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成成分浓度不再变化,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3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果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总的结果是化学平衡向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习题一】(2018•长春一模)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升高温度反应速加快;C、升温平衡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故选:B。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共28张PPT)
H2(g)+Br2(g)
(1)对于只涉及液体或固体的反应,压强的影响极其微弱,一般不考虑。
(2)“惰性”气体(泛指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气体的分压不

体系中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
平衡不移动。如向 N2(g)+3H2(g)
2NH3(g)的平衡体系中充入 He,平衡不移动。
3.关于反应物的转化率 例如:3A+B
2C+D
等温等容,增加 A 的物质的量,引起的结果是:B 的转化率提高;A 的浓度
增大,平衡向着 A 的浓度降低的方向移动,但只是减弱了 c(A)增大的趋势。
1
2
第2课时
1
2
第2课时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2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
4
5
无色
红棕色
3
4
5
3
4
5
2
3
4
5
3
4
5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操作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实验现象 颜色加深
3
4
5
3
4
5
n(NO2)不变,压强增
实验原理:2NO (g)
N O (g),
混合气体的颜色深浅取决于 c(N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