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

合集下载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科人才,为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学院特色三个方面来介绍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

一、课程设置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基础课程方面,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基础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专业课程方面,学院设置了能源工程、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多个方向的课程,涵盖了能源转换与利用、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核工程与核技术等领域,为学生的进一步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

此外,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技术创新课程和实践教学项目,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和解决,增强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践环节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院与一些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院还注重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院设立了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三、学院特色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培养划具有以下几个学院特色。

首先,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学术合作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流项目、留学,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动态,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其次,学院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学院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学院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工科院校之一,其五个系别(即五系)分别是: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

这五个系别下的硕士就业方向各有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就业方向主要涉及飞行器设计、航空器制造、航空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航空航天企业、航空研究院所、航空器制造厂等单位从事飞行器研发、试验与制造工作。

此外,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士生也可以在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硕士就业方向涵盖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硕士生也可以在相关企业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工作。

第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硕士就业方向涉及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工程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

此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硕士生还可以在科研院所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工作。

第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硕士就业方向主要涉及能源工程、动力工程、热能工程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在能源公司、电力公司、石油化工企业等单位从事能源系统设计与优化、动力装置运行与维护、能源管理与节能等工作。

此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硕士生还可以在科研院所从事能源技术研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工作。

经济管理学院的硕士就业方向主要涉及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工程等领域。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从事项目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选课说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选课说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本学期以下课程有选课人数限制: 数值分析A (001201) 数值分析B (001202) 矩阵理论A (001203) 矩阵理论B (001204) 数理统计A (001205) 数理统计B (001206) 人文专题课:法学专题系列讲座 (001901) 人文专题课:经济学思想 (001902) 人文专题课:高技术战略与管理 (001903) 人文专题课:科学思想史 (001905) 人文专题课:艺术与文化 (001906) 人文专题课:现代设计与图形创意 (001907) 人文专题课:艺术生态 (001908) 薄膜制备实验(001734)
2011级研究生选课说明
办公电话:82317436 办公地点:三号教学楼一层 联合办公室
全体新生选课之前应认真阅读本学科培养 方案 根据培养方案要求与导师商定课程学习计 划(包括全学年要学的全部课程,这学期 选秋季课,下学期选春季课) 登陆系统下载课程学习计划表(一式三份) /
6、选了的课就要好好学好好考,研二要重新 评定奖学金等级,学习成绩占的比重比较 大。 研一和研二均有转博机会,提前规划。 7、考试不能作弊,否则直接没有学位。 8、处理好学习和业余实践的关系。(尤其是 博士,避免8年) 9、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有事及时与导师联 系。
10、2011年9月19日起研究生打印本学期选课 单,选课单与学习计划(全年)须经本人与 导师签字后于9月29日下午17:00时前由各 班班长收齐后统一送交。每学期选课结束后 均要打印选课单。 11、密切关注学院网站: /


1、进入系统时“用户名”和 “密码”均输入大写培养学号。进入系统后请务 必立即更改密码。 2、选课前必须首先在“北航研究生教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学生学籍 维护”菜单中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及“学籍卡信息”才能进行选课操作。填 写时间为:2011年9月1日~9月11日 。该信息将上报国家教委,请务必认 真、如实填写。

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

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

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
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是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行的一种本博连读培养模式。

该制度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好学术素质和综合素养的学生,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

在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下,学生不再按照传统的本科四年、博士三到五年来进行培养,而是将本科和博士连读为一体。

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导师和研究方向,并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学习和科研工作。

具体来说,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课程设置:学生在前期进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些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2. 导师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位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顺利。

3. 科研训练: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将进行开展科研项目,包括论文写作、实验和调研等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个具体课题进行研究。

4. 学位论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撰写学位论文,并进行一定的答辩。

通过北航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制度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提高学术水平,并增强综合素质。

同时,该制度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航空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航天航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航天航空人才。

在这个培养方案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需求的能力。

一、培养目标1.理论基础: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航空航天理论基础,包括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2.实践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航空航天相关设备的操作、航空航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航空航天项目的管理等。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专业技能: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专业技能,包括航空航天器设计和制造、航空航天工程技术、空间环境监测与控制等。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4.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航空航天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根据航天航空领域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专业课程包括航空航天力学、航空航天材料、电子相关知识等。

同时,鼓励学生选择与航天航空相关的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和技能。

2.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包括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航天航空科研项目和竞赛,提供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

3.课外活动:在培养方案中注重课外活动的设置,包括学生社团、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飞行器动力工程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设计与开发,包括发动机、燃料系统、涡轮机、推进系统等各个方面。

该专业培养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化的工程技术知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1. 扎实的数理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原理解决飞行器动力系统工程中的问题。

2. 专业技术能力:掌握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调试、测试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飞行器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3. 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设备,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产品改善。

4. 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合作与沟通,在团队中能够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

5. 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2. 专业核心课程:飞行器动力学、燃气轮机原理、燃烧与燃烧器、航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推进系统原理等。

3. 应用能力课程:航空航天材料、噪声与振动控制、航空发动机试验技术、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4. 实践教学环节:飞机发动机实验、飞行器动力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与创新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飞行器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包括:1. 实验教学:开设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实际动力系统的操作和性能测试。

2. 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力系统设计与制造能力。

3. 科研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

北航五系硕士就业方向北航五系是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五个系,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

这五个系在北航的科研与学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攻读硕士学位。

那么,北航五系硕士毕业生有哪些就业方向呢?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是北航最早建立的学院之一,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科研项目。

该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他们可以进入制造业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工作。

也可以进入科研机构,从事机械工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此外,还可以选择进入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相关技术与管理职位。

2.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北航的重点学院之一,专注于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该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有着广阔的前景。

他们可以进入能源行业,从事能源系统设计、能源管理、新能源开发等工作。

也可以进入汽车制造企业,从事动力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作。

此外,还可以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或高校,从事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3.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是北航的重要学院之一,涵盖了自动化、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

该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有着广泛的选择。

他们可以进入自动化领域,从事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设备研发等工作。

也可以进入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电路设计、通信系统开发等工作。

此外,还可以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或高校,从事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北航的重要学院之一,专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该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在就业方向上有着丰富的选择。

他们可以进入通信行业,从事通信系统设计、网络安全等工作。

也可以进入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与市场营销等工作。

此外,还可以选择进入科研院所或高校,从事相关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导语: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专业,它涵盖了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方向和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一、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概述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涉及能源、动力、热工、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掌握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包括燃烧理论、热力学、传热传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

这使得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了在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科研开发、技术管理和工程应用等多种工作的能力。

二、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1. 动力系统与工程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各种动力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管理等知识,为从事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工程师提供了必要的技能。

毕业生可以在动力系统的设计、测评、维护等方面发挥专业的技术优势。

2.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随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为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3. 节能与环保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业、建筑、环保等领域从事节能改造、环保管理、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4. 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能力,使他们在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等领域具备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可以在工程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方面展开职业发展。

三、就业市场需求和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崛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应对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挑战。

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

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

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航空与动力类)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1.拥有健康身心,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能够在国内外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完成前沿的研究生学习和/或专业项目研究,具有突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能够综合运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恪守学术和工程伦理,采用先进理念和方法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复杂的学术和/或工程技术问题。

4.具有团队意识和良好的跨学科、跨行业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具有对专业和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取得学术、技术和/或管理上的领导地位。

二、培养成效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成效如下:a.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b.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c.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政治、道德、健康、安全、易于加工、可持续性等现实约束条件下,设计系统、设备或工艺的能力;d.在团队中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作用的能力;e.发现、提出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f.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g.有效沟通的能力;h.具备足够的知识面,能够在全球化、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下认识工程解决方案的效果;i.对于终生学习的认识和实施能力;j.具备从本专业角度理解当代社会和科技热点问题的知识;k.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来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按本科四年学制进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本科最长学习年限专业学制加两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总学分为171学分,其中通识教育44学分,专业培养总学分要求117学分(春、秋季学期课程90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夏季学期和实践训练12学分),自由发展课程学分10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教育 44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1061018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061019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106102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106102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2) 体育 4学分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北航院系简称和基础部划分

北航院系简称和基础部划分

1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系——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4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系——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系——计算机学院
7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系——经济管理学院
9系——数学与系统工程学院
10系——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11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2系——外国语学院
13系——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14系——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15系——宇航学院
16系——飞行学院
17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19系——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20系——法学院
21系——软件学院
23系——高等工程学院
24系——中法工程师学院
26系——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
27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29系——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沙河校区航天基础部——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14)、宇航学院(15)、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17)
沙河校区航空基础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4)、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5)
沙河校区电子基础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3)
沙河校区信息基础部——计算机学院(6)、软件学院(21)
沙河校区机械基础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7)、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3)
沙河校区理学基础部——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9)、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10)、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19)、高等工程学院(23)、化学与环境学院(27)
沙河校区文管基础部——经济管理学院(8)、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1)、外国语学院(12)、法学院(20)、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26)、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9)。

北航专业培养方案

北航专业培养方案

北航专业培养方案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工科院校之一,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

北航专业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和培养计划,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一、培养目标北航专业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学生将掌握所选专业的核心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北航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北航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课程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如工程设计、实验操作等。

而专业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设置,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实践教学北航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将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实验、项目设计、实习等。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实践教学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和行业需求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创新能力培养北航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支持。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等方式,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业实践,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为他们的创新创业之路铺平道路。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北航专业培养方案积极推动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交换生项目、国际暑期学校等方式,增加国际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

2017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2017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占总学分的比例:7.0% 占总学分的比例:37.1% 占总学分的比例:16.5%
六、学科专业课程
理论力学 II 材料力学 II 机械原理 II 机械设计 II 自动控制原理 II 工程热力学
传热学
气体动力学 燃烧学
航空发动机原理 I 热能应用技术与原理
制冷原理与技术
换热原理与技术 能源污染检测与控制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为原则,充 分发挥国防特色的突出优势,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国际化视野,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并有良好人 文素养,能从事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燃烧与传热、能源高效利用及开发的高级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1
备创新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五、基本学分学时
总学分:172.5 学分 其中:
通识通修
学分 68.5
占总学分的比例:40.2%
综合素养 学科专业 综合实践
学分 12.0 学分 64.0 学分 28.0
2.5 学分
U10G21017 C 程序设计 II 实验
1.5 学分
U16G12038 大学英语 (I)
2.0 学分
U16G12039 大学英语 (II)
2.0 学分
U16G12040 大学英语 (III)
2.0 学分
U16G12061 大学英语网络视听(I)
U16G12062 大学英语网络视听(II)
6.0 学分

北航业工程培养方案

北航业工程培养方案

北航业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创新实践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和跨学科的战略思维,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的工程实践中具有扎实的工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方案(一)专业课程设置1. 工程实践课程本科生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为工程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原理、电路基础、材料学、流体力学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工程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2. 专业实践课程本科生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专业实践课程,如实验技术、仿真技术、工程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3. 专业理论课程本科生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电气、热力学、控制理论等。

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工程理论知识,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4. 专业技术课程本科生工程专业还设置了专业技术课程,如CAD/CAM、工程制图、自动控制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二)实习与实践1. 实习环节本科生工程专业设置了实习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实习小时数。

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工厂、参加实习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等。

通过实习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工程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前适应工程实践的岗位要求。

2. 实践项目本科生工程专业设置了实践项目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项目、仿真项目、科研项目等。

通过实践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工程实践的实际技术和方法。

(三)科研创新1. 科研环节本科生工程专业设置了科研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了解科研过程、学习科研方法、提升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科研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前积累科研经验。

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一)
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
1. 问题背景
•北航5系本科生当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对现有培养方案的分析和总结
2. 目标
•提出新的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原则
3. 方案内容
课程设置
•设立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基础课程等•强化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和项目课程等
•增加专业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教学质量保障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优化课程设置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实践能力培养
•加强实验和实习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引入项目课程,培养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
•提供实习机会,促进学生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
个性化发展支持
•设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规划个人发展路径
•提供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开设职业发展指导课程,帮助学生规划职业道路
4. 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定期召开汇报会议,统筹协调各项任务的实施情况5. 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教师培训、指导员、辅导员等
•教学资源:实验设备、实习场地等
•经费支持:实践项目经费等
6. 预期效果
•提高北航5系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提升北航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贡献度
以上是对北航5系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内容,详细的方案资料将在后续进一步完善和详述。

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

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

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宇航工程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就业前景等方面介绍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宇航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将接受系统的宇航工程学科知识培训,包括航天器设计、空间探测与测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

此外,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在宇航工程领域中独立工作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宇航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

其中,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热力学等,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航天器设计、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材料与结构等,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此外,培养方案还设置了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

三、实践环节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参与航天器设计与制造、航天器控制系统调试、航天实验与测试等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实施宇航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就业前景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具备宇航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在航天器设计与制造企业、航天科研院所、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就业,从事航天器设计、制造、测试、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宇航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北航宇航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宇航工程专业人才。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学生将掌握宇航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chool of Jet Propulsion本科培养计划院长:丁水汀教学副院长:李秋实教学秘书:刘艳玲“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专业培养计划Jet Propulsion1.培养目标坚持“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热爱航空航天事业,在能源与动力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多学科融合特点,实践能力较强,获得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含民航机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含新能源技术及应用)基本工程训练的高等人才。

2.培养要求学院以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进行招生,实施2+2培养模式,在低年级阶段(前两年)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着重强化数理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高年级阶段(后两年)以实践教学为主,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经过大学前两年的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的就业情况自主选择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大类下属各专业的培养要求如下: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掌握飞行器动力原理、结构设计、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专业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含民航机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应具有上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掌握飞机、发动机结构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掌握热能系统原理及设计、航空发动机热防护原理及设计、热能机械原理及设计、实验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含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除应具有上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具有掌握新能源原理及设计、实验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学制与学位本科四年制: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善于自主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专业依托、获得专业基本训练并在工程实践、信息技术和外语运用等方面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在航空航天推进技术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可在新能源、车船动力、交通运输、冶金、石油、机械等部门及相关行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连读制:在本科前三年培养的基础上,第四学年选拔比例不超过10%的优秀学生进入直博连读培养计划。

直博连读制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国防事业和航空航天事业服务的精品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

4.专业特色飞行器动力工程(含民航机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专业依托于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等二级学科。

航空推进系统广泛涉及气动热力学、结构完整性与可靠性、新材料、先进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信息网络等众多学科,是典型的“空天信”多学科高度融合、多部件综合集成的复杂系统,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公认为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水平的标志。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将直接带动机械、能源、电子、控制、材料、工艺、计算机等许多相关学科和产业的发展。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鉴于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以及面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的环保压力,我国已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把开拓新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当务之急,依托于我院自主设立的新能源技术二级学科,同时以航空发动机优势辐射的方式在微小型燃机及分布式能源、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方向拓展。

5.培养计划总体结构我院本科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按七个模块设置:公共基础类3个模块(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以及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

●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优良的文化素质的必修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军事理论、经济管理等课程。

●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奠定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了解部分工程技术相关领域的概貌。

包括计算机类基础课、航空航天概论、工程认识等课程。

●学科与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航空航天、能源动力与交通运输的支柱技术基础,即流体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课程是在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注重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

由多套可选择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组成。

●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包括军训、课程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

●公共选修课程包括校级公共选修课程和“学院路教学共同体”提供的全部课程。

课程结构如下表:6.核心课程和课程体系说明(1)核心课程体系构成表:(2)课程体系说明课程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是:1. 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本院两个专业在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分类目录中分属两大类:飞行器动力工程(含民航机务工程)专业属航空航天类;热能与动力工程(含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专业属能源动力类。

这两大类的基础课有共同部分,也有不同之处。

为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原则,本课程体系将本院两个大类的所有基础课(包括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全部打通,在大学前两年充分注重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类课程则涵盖了航空航天类与能源动力类的支柱技术基础,即流体力学基础、热力学基础、固体力学基础和机械设计基础。

2.突出行业特点,保持专业特色本院面向航空航天动力领域。

为了突出这一特点,使我们的毕业生在航空航天动力领域里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能胜任各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我们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将专业必修课的50%打通。

为了与国际一流大学航空院系的本科培养架构接轨,新版培养计划也充分注重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其中,MIT航空航天系的专业必修课如“流体力学”、“材料与结构设计”、“发动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等与本院实行“大类培养”的通用专业必修课程完全一致。

3.重个性,为培养各类人才创造条件为了弥补旧版培养架构中与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体系在新兴学科方向和信息类课程方面的不足,新版培养计划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分组设置,实行“套餐”+“零点”的专业课程选择模式。

其中,“套餐”即学院专业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即“流体模块”、“结构强度模块”、“控制类模块”、“热科学模块”和“信息类模块”;“零点”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及发展方向在每一模块内任意选择课程组成最终的专业课程“套餐”。

学院计划在“十二五”分步骤梳理各个“模块”内的专业课程组成,其调整依据是“是否顺应了当前学科发展方向?是否属于前沿交叉的新兴学科内容?”,学院将通过基于全校优势课程资源来建设和梳理模块内课程,以实现“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4.鼓励动手实践,提倡创新精神为了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除了有规定的必修实验课程外,还新增了一批本院教师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精心设计、建设的自主型、研究型和设计类的专业综合实验,这类实验的最大特点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件,并亲自检验设计效果。

选修这类实验的学生必须先修指定课程,并取得良好成绩。

另外,每个学生都将在不同阶段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不同程度的培养,“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一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自主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作为一个孕育大学生科技创新思想的平台,也为一些新概念的产品孵化起到助推器的作用,该培养模式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培养模式完全接轨。

7.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体系说明本院两个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有:机械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程技术训练、综合创新训练、专业课程设计、热工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叶轮机设计与实验、结构动力特性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其中,为了实现“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复合人才的培养要求,本院两个专业还结合专业特色,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实践与素质培养环节的学习:①热工综合实验体系本院两个专业所有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期间,均必须完成热工综合实验的培养,这一环节是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础。

“北京市热工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热工综合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拓展,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点-线-面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划分为基础型,研究型和创新型三大模块。

基础型实验定位于深化理论知识和训练基本的热工学研究方法;研究型实验定位于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系统开展热工学研究的能力;创新型实验定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所拥有的能力去开展与本领域热点问题相关的创新性实验研究。

②航空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体系该专业综合实验体系所依托的教学平台是“国家航空航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对飞行器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原有教学实验进行整合优化,依托强势科研背景,以航空发动机为对象和主线,模拟航空发动机研制从预研、设计、加工、装配到试车研制全过程。

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增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③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为了实现两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计划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分为全员参与的“零起点”项目孕育期、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为平台的项目发展期、以“冯如杯”和“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为牵引的项目成熟期等三个阶段,按金字塔结构、一年级到四年级全程铺设。

该训练体系是课外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使大学生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期间就能够提出以兴趣为主导、以飞行器动力、新能源技术为特色的小型研究课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8.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77。

9.辅修/双学位基本要求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辅修证书基本要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辅修证书基本要求10.指导性教学进程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