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反应时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218255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0.png)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心理学试验报告——反应时试验一、【目的】了解刺激-反应的过程与容易反应与挑选反应的试验原理,比较容易反应与挑选反应的差异。
二、【试验仪器】EP202/203挑选、容易反应时测定仪三、【试验内容】1、容易反应时试验程序原理:展现一个刺激,要求被试从瞧到或听到刺激到立刻做出反应的这段时光,又称A反应时。
按仪器操作步骤举行试验,每次完成后记录下平均反应时光,重复试验4次,取后3次的平均反应时光。
2、挑选反应时试验程序原理:指当展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离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在这种状况下,被试从刺激展现到做出挑选反应的这段时光称为挑选反应时,又称B反应时,挑选反应时包括容易反应时(基线时光)、分辨时光与挑选时光。
按仪器操作步骤举行试验,每次完成后记录下平均反应时光,重复试验4次,取后3次的平均反应时光。
反应容易反应(ms) 挑选反应(ms)被试1 185、03 615、13被试2 232、47 653、03被试3 171、83 519、83被试4 227、97 484、97平均时光204、325 568、24色彩红绿蓝黄总平均时光被试1 780、97 549、03 515、2 615、33 615、13被试2 673、13 643、27 598、43 691、87 653、03被试3 814、63 433、13 430、37 419、87 519、83被试4 629、57 414、13 475、03 449、5 484、97平均时光724、575 509、89 504、7575 544、1425 568、24下面向容易反应时与挑选反应时举行相关t检验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ρ=0H1:ρ≠0ɑ=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相关性容易反应挑选反应容易反应Pearson 相关性1 、151显著性(双侧) 、849N 4 4挑选反应Pearson 相关性、151 1显著性(双侧) 、849N 4 43.确定P值与推断结果ν=2,查t值表,t0、05/2,2=0、950,本例的|t r|=0、1510、05,按ɑ=0、05的水准,不否决H0,尚不能认为容易反应时与挑选反应时之间没有相关性。
实验心理学2第4章第2节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
![实验心理学2第4章第2节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2f20e10912a2161579292f.png)
第四章 反应时第二节 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自反应时进入心理学研究以来,对于反应时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集中于某些基本问题的解答,其中包括:反应时和所作反应种类数量的关系、反应时和反应准确性的关系,以及反应时的其他影响因素等。
一、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兹(1850)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之后,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
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
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任务。
(一)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这时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反应时。
譬如说,短跑运动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这一事件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反应时任务。
这种反应之所以称之为简单反应,是因为特定的刺激与特定的反应间的联系十分明确。
这种联系不是一种先天的条件反射,为了建立联系,被试必须进行反复的学习与训练。
在测定反应时的研究中,听觉反应时和视觉反应时的研究比较多。
1. 听觉简单反应时在听觉简单反应时任务中,研究者通过耳机向被试呈现声音信号,并要求被试一听到信号,就尽快地按某一反应键。
刚开始实验时,被试的反应也许会很慢,不过通过多次学习与训练之后,被试获得了信号与反应间的联系,反应时就会迅速减少。
如图4-4列出的是某一被试的实验结果。
可见,听觉简单反应时存在波动,任何一个时刻被试对听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都不会完全相同,因为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本身性质的变换和被试练习水平,图4-4中超过160毫秒的几次反应就是被试练习水平不够,所导致的反应时延长,有关反应时任务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在本节的最后一部分详细阐述。
从图4-4中还可以看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反应时大约为130毫秒左右,这便是被试最具代表性的、最为稳定的简单反应时值,也就是说,被试在正常情况下对可辨别听觉刺激最易出现的简单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四章 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四章 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9a5bd1d5dd36a32d727581dd.png)
第四章反应时反应时含义反应时概述反应时简史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时种类刺激变量的影响反应时的影响因素(简答题)机体变量的影响减法反应时技术加法反应时技术反应时技术开窗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序列反应时1.反应时的含义(1)反应时不是指执行反应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有机体作出明显反应之间所需要的时间2.反应时的简史(1)人差方程:B-A=1.233;贝塞尔和阿格兰德(2)赫尔姆霍茨: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蛙:26米/秒;人:60米/秒(3)唐德斯:正式引入心理学研究,减数法。
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4)斯腾伯格:提出加因素法3.反应时种类(1)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A反应时):对单一刺激作出单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简单反应时。
(2)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B反应时):对多个刺激作出多个反应,即在多个刺激物中选择一种复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3)辨别反应时Indentification reaction time(C反应时):多个刺激,但只对某一个刺激作出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4)反应时的特点1)反应时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2)生物墙:听觉反应时的生物墙为100ms,视觉反应时的生物墙为0.15s。
3)不同通道的简单反应时比较:触觉<听觉<视觉4)选择(或辨别)反应时和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RT=lg N4.速度—准确性权衡(1)从泰奥斯的实验看何谓速度—准确性权衡实验概述:实验中,给被试呈现视觉刺激,每次一个数字,被试只需对某个特定数字作出反应,而对其他数字不作出反应。
实验通过改变“刺激数字”出现的概率(0.2-0.8),来判断其是否影响反应时。
自变量?因变量?准确性降低。
(3)速度—准确性权衡可保障实验的信度1.刺激变量1)刺激强度2)刺激复杂程度3)刺激呈现的感觉通道4)刺激空间位置2.机体变量(1)适应水平:被试感受性适应的问题(2)动机:通过三种条件操控人的动机“惩罚条件”“激励条件”“常态条件”,三种条件反应速度由快到慢。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反应时与注意
![实验心理学第六章反应时与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b7f076f8680203d8ce2f248c.png)
时 刺激辨认。
间
黄月胜 hys20040908@
实验心理学
反 应 时 间
黄月胜 hys20040908@
实验心理学
(2)选择反应时是否存在通道差异?
辨别和选择反应过程并不因通道不同而有所不同;
反
反映这一过程不是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应该 是大脑的功能——心理加工过程。
实验心理学 一、反应时的含义
也叫反应潜伏期(response latency); 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
的时间。 反 应 时 间
黄月胜 hys20040908@
实验心理学 一、反应时的含义
包括以下三个时段: 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
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 反 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到大脑皮质 应 感觉中枢,经运动神经达到效应器官。 时 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神经冲动后开始效 间 应活动的时间。
简单反应时比较短,具有通道差异性。
黄月胜 hys20040908@
实验心理学 2.选择反应时
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 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 时间。
反
如,驾驶员开车。
应
又如,一个视觉选择反应时实验包括两个刺激,
时
被试必须在其中一个刺激出现时,按左键,而当 另一个刺激出现时,按右键。
实验心理学 听觉简单反应时
反 应 时 间
黄月胜 hys20040908@
实验心理学 听觉简单反应时
有波动;
最稳定、最具有代表性的反应时值为130 毫秒左右;
反 偏态,反应时似乎存在一个无法跨越的绝
应
对界限——100ms——存在一种能力限制
心理学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
![心理学实验报告 减法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4de917234b35eefdc8d3333b.png)
总之,本实验既有与前人研究相符合的地方又有与之矛盾的地方,基本上是符合唐德斯减法反应原理的,但个别被试的辨别反应时略长于选择反应时。
3.B反应,主试按<复位>键后,按<运行/待机>键,重新设置:联机模式→选择反应时→学号→姓名→次数(20),向被试讲完指导语后,按<确定>键,主机背后绿色指示灯亮,提示实验开始。呈现绿色指示灯后,被试手按住EPT202-5反应时装置上的<启始位>键,待光刺激呈现,手迅速离开并按住相对应的颜色键,如此往复,直到黄色指示灯亮,实验结束。主试打印或查看数据并记录下来。
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第一类反应称A反应,又称简单反应。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如被试对一个灯亮,作一个按键的反应。唐德斯称这种反应为基线时间;第二类反应称为B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当于刺激的反应数。每一个刺激都有它相应的反应。在这样的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信号,而且还有选择反应。因而在这样的反应中包括了刺激别人的心理操作和反应的选择;第三类反应称为C反应,又称为辨别反应。C反应也有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刺激,但它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其余刺激是不要求作出反应的。也就是说C反应仅有刺激的辨别,而没有反应的选择。C反应时减去A反应时得到的是刺激辨别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辨别时间,B反应时减去C反应时得到的是对反应选择时间的估计,这个时间称为选择时间。因而,有这样的关系:辨别时间=辨别反应时间—简单反应时间;选择时间=选择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间。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第四章——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bf70456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d.png)
• RT = lg N是否适用于不同通道?
• 波佩尔通过耳机向被试的右耳呈 15%
现声刺激,并在被试的左视野呈
现光刺激,被试使用右手当见到
光时按一个反应键,听到声时则
按另一个反应键。
10%
• 结到果0.0:4秒多。峰分布,其间距约为0.03
• 反应时包含以下几个时段:
• 外部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 神经元的时间;
• 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中枢,向效应器官发 出运动信号的时间;
• 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 起源
• 人差方程(贝塞尔,1823)
• 反映了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做出的反应,存在快慢的 区别,即个体差异
• 波佩尔推测脑的周期性震荡,即 由特殊的神经细胞网络产生的电 5% 震荡。
• 只有震荡电流达到某一点后,已
辨别的刺激才能引起某一特定的
反应;但若即使辨别成功了,而 0 震荡电流还未达到这点,那么则
200
300
400
仍必须等待下一轮震荡周期的开
始。
速度-准确性权衡
• 反应时实验的两个基本因变量:
• 速度+准确性
• 两者之间一般存在相互消长的权衡关系
• 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指标都可能导致实验结论 可靠性降低
• 例证:刺激呈现概率对反应时影响(Theios, 1975;Knight & Kantowitz,1974)
反应时和错误率是刺激呈现 概率的函数(Theios,1975)
360
秒 )
反 应
350 340
• 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赫尔姆霍茨,1850)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的研究历史_毙考题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的研究历史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57238251e79b8968022639.png)
实验心理学知识点之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一、反应时研究的开端在天文学上的研究历史
人差方程反映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B-A=1.233(秒)
二、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
1.赫尔姆霍茨在1850年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成功测定了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秒)
2.将反应时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唐德斯;
3.冯特早期对简单的反应时和选择反应进行了测量;
4.屈尔佩和卡特尔建立了专门的反应时的实验室;(是一个转折时期,之后的心理学家对反应时的研究转向了实际的应用)
From1850年赫尔姆霍茨to唐德斯ABC测量反应时的方法是:减数法。
【第一阶段】
1969年,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加因素法;【进入第二阶段】
三、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一种有效测量反应时的仪器包括:刺激呈现装置;反应装置和计时装置;
(一)刺激呈现与反应装置;
(二)计时装置;
1.简单机械计时器;【代表有:自由落体直尺计时器和单摆微差计时器】
a.自由落体直尺计时器是皮耶隆发明的;公式为:T=
b.单摆微差计时器是最先由凯泽运用在天文学上的人差实验测量中,后来有桑福德加以改进;公式为:T=
2.复杂机械计时器;【代表有:时间描记器和钟表式计时器】
a. 时间描记器又称记忆鼓;最早使用的式希普计时器和邓拉普计时器;
3.电子计时装置;。
实验心理学 第3章 反应时间
![实验心理学 第3章 反应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2b83d68a71fe910ef12df8f1.png)
Reaction Time
39
结果分析
– 被试的反应时间受字母或数字的旋转度数 影响,并且围绕180°呈倒“V”型对称分布。 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都显示,旋转度数在 0°~180°范围内,反应时间依次增加; 旋转度数在180°~360° 范围内,反应时 间依次缩短。可见,旋转幅度越大,反应 时间越长。 – 按照减数法的逻辑,旋转度数为0°和 360° 时的反应时可以作为计算的基点, 超过这一基点的反应时间说明了某种心理 加工过程的存在。
5
Reaction Time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间(simple reaction time)是给 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 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间(choice reaction time)是根 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 合要求的反应。 其中枢活动比较复杂。反应的 选择余地愈大,反应速度就愈缓慢。
Reaction Time 28
动机对反应时的影响
– 约翰逊(Johnson,1922)研究发现,主试者所设计 的一些附加动机能使听觉反应加快。实验设计了三种 条件: • 激励系列是将每次反应结果告诉被试者,因而被 试者得到一种略微的奖或罚的激励;(实验组1) • 惩罚系列是当被试者的反应慢于规定时间时,其 手指就受到一次电击,而反应达到这允许时限便 不受电击; (实验组2) • 常态系列是指没有附加动机的影响。这三种条件 是循环使用的,以免产生练习效应。(控制组) 三名有训练的被试虽然都一直在尽快地作出反应,但在 不同水平的奖惩动机影响下,反应还是有明显的变化: 常态条件下最慢;激励条件下次之;惩罚条件下最快。
反应时研究实验报告(3篇)
![反应时研究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ed384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6.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反应时实验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类信息加工速度和决策过程的经典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时间,可以了解个体在信息处理、决策制定和动作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任务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以及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任务类型(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对反应时的影响;2. 探讨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3. 分析个体在反应时实验中的信息加工速度和决策过程。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招募60名大学生,男女各3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2. 实验材料:计算机、反应时实验软件;3. 实验程序: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1)简单反应时:呈现单一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出现后尽快按键;(2)辨别反应时:呈现两种刺激,要求被试在特定刺激出现时按键;(3)选择反应时:呈现三种刺激,要求被试在特定刺激出现时按键。
4. 实验步骤:(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适应性练习,熟悉实验流程;(2)按照实验程序进行三个部分的反应时实验;(3)记录每个被试在每个任务类型下的反应时数据。
四、实验结果1. 不同任务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1)简单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355.2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367.5ms;(2)辨别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02.1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18.3ms;(3)选择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67.8ms,女性平均反应时间为482.6ms。
结果表明,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最长,辨别反应时次之,简单反应时最短。
2. 性别对反应时的影响(1)简单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辨别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选择反应时:男性平均反应时间比女性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性别对反应时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反应时间普遍短于女性。
实验心理学课件_第四章_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课件_第四章_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2845bae57e21af45b307a895.png)
❖ 许多研究说明,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 最有利的预备时间大约是1.5秒。中村在 研究蹲踞式起跑时,把从预备口令到鸣 枪的时间间隔分别定为1、1.5和 2 秒三种, 结果发现间隔时间为1.5秒时,运动员从 听鸣枪到手离地的反应时间最短
3.练习次数
❖ 在心理实验中,练习(exercise)是一个 控制变量,即一个潜在的自变量。练习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在一定范 围内,练习次数越多(上百次),反应 会越快,反应时间减少的趋势是逼近一 个极限而稳定下来。
❖ 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 的因素有:刺激的不同类型、强度、复 杂程度及刺激呈现的方式等。
1.因刺激的不同类型而异
❖ 不同类型的刺激通过特定的通道作用于 各个感官,它们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 同一感觉道里,刺激的部位不同,反应 时间也有差异。
表3-6 不同感觉道的反应时间(被试为有训练的成人)
☺然而,反应时实验中除了反应速度之外还有反应准 确率问题。
☺研究者们注意到,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 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 去换取反应准确 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 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反应速度与反 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就是反应速度 与准确率的权衡。
离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 1879年及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
Cattell揭示了选择反应时长于简单反应时的原因——在反应的准备上不 同;
第一节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第一阶段(1850~1969) ——唐德斯反应时ABC时间或减数法时期 ♫ 赫尔姆霍兹(德,1950年)测定蛙的运动神经传
Hale Waihona Puke 2.因刺激的强度不同而异对不同强度的1000赫兹纯音的反应时间
5-反应时-实验心理学解析
![5-反应时-实验心理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35565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6.png)
赫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曾从师于当时著名 的生理学家缪勒,在心理学的多个方面都做出很大的贡 献。他的主要著作有 《生理光学纲要》等。
当时人们以为,神经传导的速度与光速差不多,所以不 能测量。赫尔姆霍兹冲破了这个禁区,他于1850年第 一次用蛙神经进行了神经传导速率的测量。他首先以电 剌激蛙神经,然后采用自己发明的筋肉测量计测量筋肉 收缩与神经长度的关系。由此,他得出蛙神经的传导速 率约为26米/秒。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了人的神 经的传速率,结果为50-100米/秒。他的测量虽然不 太精确,但却开创了心理活动过程的测量和反应时经典 研究的先河。
由于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 直接测得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 是要通过间接的比较才能得到,并且相应的 加工阶段也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
因此,Hamilton等(1977)、Hockey等(1981) 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开窗”实验。
Meyer等(1988)速度-准确率分解技术 (speed-accuracy decomposition, SAD) 。
➢ 例如,运用反应时间相减法,安排两种作业A和B ,其中A包含B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而在 其他方面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间之差 就是那个特定的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二)第二阶段(1969——)
1969年,Sternberg在相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应 时间的相加因素法。相加因素法假定,完成一个 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 时间的总和。
反应的潜伏期包含五个阶段的时间
➢ 1.感觉器官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2.神经冲动经外周感觉神经元传入大脑神经中 枢系统;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3db3da40ba1aa8114431d9b6.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篇一:反应时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反应时实验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名称:心理学实验室指导老师:刘洋班级:心理11-3班姓名:张碧学号:110724318摘要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
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
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
一.简单反应时(RTA)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
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
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
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
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
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
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
最后以有效的结果均值为其简单反应时。
二.选择反应时(RTb)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本实验只测量视觉选择反应时。
刺激有两个,分别是红圆和绿圆。
要求被试看到红圆按红键反应,看到绿圆,按绿键反应。
反应错时,反应时记为0,且该次反应不计入最后平均值内。
两个刺激随机呈现,各20次,准备信号后2秒呈现刺激,以40次反应中的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均值为选择反应时,并给出错误次数(建议错误次数大于7次的数据不予采用)。
三.辨别反应时(RTc)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为两个或多个,要求被试只对其中的一个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其它刺激呈现时均不反应。
本程序只测量视觉辩别反应时。
刺激有二个,分别为红圆和绿圆,要求被试见到绿圆按绿键反应,见到红圆不反应。
实验心理学 第5章 反应时法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
![实验心理学 第5章 反应时法总结笔记考研笔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0e3b16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d.png)
第八章反应时法反应时研究的第一阶段:现代心理学家在总结反应时研究的这段历史时,把自1850年赫尔姆霍兹的研究至1969年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称之唐德斯反应时ABC 时 期。
这是反应时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方法学的核心是减数法。
反应时研究的第二阶段:(反应时研究的新时期)①1969年心理学家斯随白格在相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加因素法,反应时研究便进入了第二阶段,开始了反应时研究的新时期。
极大推 动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相加因素法假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
②汉米尔顿和霍克基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即"开窗"实验。
反应时新法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促进了对 内在心理加工的探索。
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的序列反应时和内隐联想测验的方法,均以反应时为指标,为原本无法完全解释的与时间顺序有关的学习现 象的研究以及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反应时实验的种类[反应时间研究的基本问题]口2J ][反应时包含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家根据刺激与反应的复杂程度不同,给三种基本的反应时进行了命名,即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
相应地,反应 时实验也分为简单反应时实验、辨别反应时实验和选择反应时实验。
(1)简单反应时间[一级][简单反应时实验]简单反应时间的定义:简单反应时间是指给被试呈现某种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做单一的反应,这种刺激-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 是反应时。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简单反应的时间是比较短的。
在简单反应 时实验中,视觉和听觉的简单反应时是最常见的。
简单反应时的规律:触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视觉反应时,联合刺激比单一刺激的反 应时更短。
(2)选择反应时间[一级“选择反应时实验]选择反应时的定义:又称复杂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心理学《反应时》课件
![实验心理学《反应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0e68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二 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 一种有效测量反应时的仪器包括三个部分:刺激 呈现装置、反应装置和计时装置。
▪ 刺激呈现与反应装置: ▪ 计时装置: 简单机械计时器,代表为自由落体直尺计时器和单摆微
差计时器。 复杂机械计时器,代表为时间描计器和钟表式计时器。 电子计时装置。
❖ 加因素法实验所侧重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 工时间,而是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以及辨 认它们各自的前后顺序。
四 反应时新法(加因素法)
❖ 应用: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斯腾伯格)
▪ 识记项目:1—6个数字 ▪ 测试项目:一个数字 ▪ 请被试判定其是否为刚才识记过的,同时开始计时,
要求被试按键作出是否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
▪ 只记录被试对名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 ▪ 结果:被试对积极名词作积极反应比对积极名词作消极反应
来的快,错误率更少;反之一样。
❖ 应用
▪ 证明心理旋转存在的实验
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 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过程。
实验表明字母倾斜程度越大,反应时越长,表明了心理 旋转的存在。
四 反应时新法(减数法)
❖ 应用
▪ 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Posner)
安排了两种材料:一种是读音相同的两个字母如Aa。
第四章 反应时
一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反应时
不是指执行反应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 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包含三个时 段。
一 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 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
▪ 天文学家贝塞尔提出了人差方程式:B-A=1.233秒。 反映的是两个观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756c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7.png)
心理学实验报告反应时实验反应时(response time,RT),是指个体从刺激发出到开始反应的时间反应时包括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实验目的1.学习如何使用反应时测定仪。
2.学习对视觉和听觉简单反应时的测定方法;比较视听两种感觉器官反应时的差别。
实验仪器反应时测定仪程序1. 打开仪器。
连接好仪器,接通电源,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此时仪器显示器显示为“n1---n4”2. 、选择“简单反应时”功能,选择刺激并设置实验次数。
按下4号键,仪器显示n4,即为简单反应时功能。
接着仪器呈现“L-----S”,这时需要选择做声刺激还是光刺激的简单反应时。
按1选择光,按4选择声音。
刺激选好后,接着呈现“-----20”即为测试次数20次。
再依次按1号键,可以依次选择实验次数40、60、80次,本实验选择20次。
3. 被试准备。
被试坐好,用你的优势手的食指放在反应键盘的任一颜色圆圈里。
实验要求你用一直用优势手的优势手指进行反应。
4. 开始实验。
主试口头提示被试要进行实验了。
主试按下“启动”键,实验按设定的刺激呈现。
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同时呈现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灯光。
如果是选择的光刺激,则仪器会发出响声。
5. 被试反应。
被试见到灯光之后或听到声刺激后立即作出反应,即手指马上离开反应键,显示窗计时停止,呈现该次的反应时间。
被试反应后,又将手指放回键盘中心的白色圆圈内。
如不放回则自动进入等待状态。
6. 主试记录。
被试反应后,主试迅速记录下该次反应时。
7. 实验循环与结束。
实验一次一次地自动进行,直到设定的实验次数后,仪器会发出一声响声,提示实验结束。
结果绘图:分别将两种刺激20次的实验数据绘图,比较被试20次实验结果的变化?及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分别计算两种刺激简单反应时的平均数,并进行大小的比较。
讨论1. 不同刺激间反应时的差异?2. 在20次简单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应?3. 是否存在个体差异?深度知觉实验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它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实验心理学经典课件第五章——反应时
![实验心理学经典课件第五章——反应时](https://img.taocdn.com/s3/m/d9cb0da4dd3383c4bb4cd2b1.png)
•
即使是AA对,随着两个字母插入时间间隔的逐渐增大,视觉 编码的效应逐渐消失,听觉编码的作用逐渐增强,其反应时 也逐渐增大,从而缩小了与Aa对反应时的差异。
• 二、加因素法(加数法)
• (一)基本原理
• 斯腾伯格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 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由一 系列有先后顺序的加工阶段组成的。 因此,在加数法反应时间的实验中,研究者通 常认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这一系列信 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斯顿伯格从反应时 的变化上确定了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 四个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探针刺激 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的大 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反 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 实例分析步骤:
• 第一步:
• 改变测试刺激(探针 刺激)的质量,发现对 一个残缺、模糊的刺激 编码比对一个完整、清 晰的刺激花的时间更长, 且该因素对不同大小记 忆表的影响相似。
• (三)开窗实验 • 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 阶段的时间,并且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 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样,一览无 余,故称之为“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 验的一种新形式。 • 优点在于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 阶段的时间以及这些加工阶段是什么。
字母转换实验
• 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标上一个 数字,如“F+3”、“KENC+4”等, • 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 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即“I”。 • 呈现“KENC+4”时,要求被试说出的正 确回答是“OIRG”。但这四个转换结果要一 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 如此,只作出一次反应。
• (二)加因素法实验举例 • 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 然后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 计时,要求被试判定此测试数字是否是刚 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 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 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反应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8
第八章
12
第二节 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内容提要 速度——准确率权衡 刺激变量对反应时的影响 机体变量对反应时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
第八章 反应时
2020/11/18
第八章
2
第八章 反应时
第一节 反应时概述 第二节 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
2020/11/18
第八章
3
第八章 反应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应时研究的历史沿革,理解反应时的基本类型; 2.了解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思考在研究设计中如何有效利用或避 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 3.了解反应时技术的发展,掌握反应时新法的基本逻辑思想。
❖ 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台长马斯基林(Maskelyne, 1732-1811)和他的助手金尼布克(Kinnebrook)观察星 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
❖ 贝塞尔在比较中发现了著名的“人差方程”(personal equation)
2020/11/18
第八章
6
唐德斯反应时的ABC时期
生理学家赫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
2020/11/18
第八章
9
反应时的种类
反应时的三种基本类型
❖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某种 单一的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做单 一的反应。
❖ 辨别反应时:呈现的刺激两种或多 种,但只有一种刺激与反应联系。
❖ 选择反应时:又称复杂反应时,它 是给被试呈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 激,要求被试对每一种刺激作出不 同的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2020/11/18
第八章
28
相加因素法
斯腾伯格(1969)
相加因素法的基本逻辑: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 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 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 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 定的加工阶段。
2020/11/18
2020/11/18
第八章
33
研究结果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刺激序列之间会在 反应时上表现出差异呢?
❖研究者认为,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 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或称改善 (improve)。实际上是被试对序列材料 进行内隐学习的结果;而此,正是序列 反应时的基本逻辑假设。
2020/11/18
第八章
34
2020/11/18
第八章
35
基本过程
❖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 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 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
❖概念词(concept words) 和属性词 (attributive words之间有两种可能的 关系:相容的(compatible和不相容的 (incompatible
2020/11/18
第八章
13
速度——准确率权衡
熊蜂觅食实验——慢工觅好食
Prof Lars Chittka
Chittka, L., Dyer, A.G., Bock, F. & Dornhaus, A. (2003)
Bees trade off foraging speed for accuracy. Nature 424:
第八章
29
开窗实验
汉米尔顿和霍克基发展了 “开窗”实验。
2020/11/18
第八章
30
研究结果
根据字母转换作业完成的反应时数据,可以直观 地看出完成这一作业,需要三个阶段的心理加 工:
– 编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要 进编码并从记忆中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 转换阶段。即转换所需的时间。 – 储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被试将转换结果储存在
2020/11/18
第八章
7
心理学之父冯特(1832-1920)
❖ 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 动的时间测定工作。随后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和 选择反应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
❖ 在冯特早期的学生中,卡特尔(Cattell)和屈尔佩(Kulpe)
2020/11/18
2020/11/18
第八章
22
第三节 反应时技术及其发展
内容提要
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反应时技术的发展
2020/11/18
第八章
23
反应时测量的发展 对反应时的测量,一般的有效仪器的构成
❖刺激呈现设备 ❖反应设备 ❖计时设备
2020/11/18
measurement of reaction time by a dropping ruler
2020/11/18
第八章
15
研究结果
研究者发现,熊蜂做出正确选择花费的时 间更长,而快速做出反应时犯错误的次数 也会随之增加。
2020/11/18
第八章
16
速度-准确性的心理学 实验
—反应时、反应错误率与刺激 呈现概率泰奥斯(Theios, 1973)的研究
2020/11/18
第八章
17
反应时、反应错误率与间 隔刺激
❖相容与不相容条件下与的反应时之差即为 内隐态度的指标。
2020/11/18
第八章
8
反应时研究的新时期
❖ 斯滕伯格(Sternberg)的减数法 ❖ 汉米尔顿(Hamilton,1977)和霍克基(Hockey,
1981)等人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开窗”实 验。 ❖ 相继的序列反应时(serial reaction time,SRT)和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的 方法
388-388.
2020/11/18
第八章
14
研究设计
把一个熊蜂的蜂巢连接在一个虚拟的“草原”上,训练这些熊蜂 在“草原”彩色的“花朵” 上“采蜜”。这片虚拟草原是一块半透 明的树脂玻璃板,上面开有46个小孔,这些小孔组成一个六边形。
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控制的投影仪,每次随机地选择8个小孔, 在上面投射蓝色的圆形图案,成为虚拟的花朵。虚拟花朵所在的其 中4个小孔里装上10ml糖水,颜色设置为:R=0,G=0,B=255, 在另外4个小孔中只装普通水,颜色设置为:R=0,G=70, B=255。有糖和没有糖的花朵颜色略有不同,但都属于蓝色调,需 要仔细分辨才能区别。
❖ 在1850年实施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应时的实验,他成功测定了 蛙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约为26m/s)。其后,他又对人的 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测定。
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18-1889)
❖ 1868年发明了分离反应时间的试验,——唐德斯反应时ABC (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或唐德斯三成分说。
—奈特和坎特威茨(Knight和
Kantowitz,1974)的研究
2020/11/18
第八章
18
刺激变量对反应时的影响
刺激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
❖刺激类型是否对反应时产生影响,并没有统 一的结论
刺激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刺激强度弱,反应时长,而当 刺激强度强,反应时短
刺激复杂程度对反应时的影响 刺激的新异性对反应时的影响
内隐联想测验
– 格林沃德(Greenwald)等于1998年提 出了内隐联想测验,它是一种以反应时 为指标。
– 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 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 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
– 它的出现既是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需要, 又是反应时范式在社会认知研究中应用 发展的结果。
2020/11/18
第八章
27
❖A反应(A-reaction),又称简单反应 (simple reaction),从刺激呈现到被试 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即简单反应时。
❖B反应(B-reaction),又称选择反应 (choice reaction)。
❖C反应(C-reaction),又称辨别反应 (identification reaction)。
2020/11/18
第八章
32
研究设计
❖ 在实验操作中,一个刺激符号(如“*”号) 在水平排列的几个位置(通常是4个,如A、B、 C、D)上顺次出现,这种顺序或是遵从一个 特定的序列重复多次出现,或是按随机(或假 随机)顺序出现,但被试并不知道刺激按何种 规则出现。
❖ 被试的任务是对刺激出现的位置进行尽可能快 而准确的按键反应,反应键的位置与位置 A、 B、C、D 在空间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在经过 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被试对这种规则刺激和随 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就可能出现差异。
第八章
24
❖简单机械计时器 ❖复杂机械计时器 ❖电子计时设备
2020/11/18
第八章
25
❖计算机软件系统:
E-Prime是实现心理学实验计算机化的一个可视化编程语言平台,是 一个涵盖实验生成到ms精度的数据收集分析的应用软件套装。其功能 主要在于实验设计、生成、运行、收集数据、编辑和预处理分析数据。 呈现的刺激可以是文本、图像和声音(可以同时呈现三者的任意组 合)。DMDX是由Arizona大学的Jonathan和Ken Forster等人开发出 来的基于Win32平台的刺激呈现软件系统,可以用于言语、注意、记 忆领域的实验程序的编制。
记忆中,并从第二个字母开始还需要将前面的转换 结果进行归并和复述。
2020/11/18
第八章
31
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