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0c96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1.png)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3.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7
6
中心城区
759.66
6.15
5.82
2.6
第六章
注:道路用地面积包含 733.51ha 道路、24.58ha 广场和 1.57ha 公共停车场,城市人口按照 123.47 万人
•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 可以直接与城市外围干道相连,要避免直通城市中心。 – 把公路与城市交通分离开来,有两种方式——立交、公路绕城改道。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6
15
6.2.6 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 (km/h)
交叉口间距 (m)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 路
≥80
40~60
40
≤30
1500~ 2500
700~ 350*~500 150*~
1200
250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7
16
2 城市道路网密度及道路红线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建议 大城市为4—6km/km2,中小城市为5—6km/km2
5
4
6.2.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3.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7
6
中心城区
759.66
6.15
5.82
2.6
第六章
注:道路用地面积包含 733.51ha 道路、24.58ha 广场和 1.57ha 公共停车场,城市人口按照 123.47 万人
•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 可以直接与城市外围干道相连,要避免直通城市中心。 – 把公路与城市交通分离开来,有两种方式——立交、公路绕城改道。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6
15
6.2.6 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 (km/h)
交叉口间距 (m)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 路
≥80
40~60
40
≤30
1500~ 2500
700~ 350*~500 150*~
1200
250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7
16
2 城市道路网密度及道路红线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建议 大城市为4—6km/km2,中小城市为5—6km/km2
5
4
6.2.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https://img.taocdn.com/s3/m/2e433554852458fb770b56b4.png)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3e1c5e4f8e9951e79b8927ad.png)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818810647d27284b735140.png)
13.12.2019
4
城市规划原理
(二)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1.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 3. 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 城市道路系统多级化 5. 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
6.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13.12.2019
5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2
城市规划原理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应有利于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 (五)道路布置要能满足各种管网工程和人
防工程的建设。
13.12.2019
13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方格网式
–放射式
–放射环形
–自由式
–混合式
13.12.2019
25
城市规划原理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的规模 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的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的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
13.12.2019
26
城市规划原理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 停车场的分布 2. 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城市规划原理
2019/11/3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13.12.2019
2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世界交通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精品课件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d3a9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c.png)
30
28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31
29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公交组合换乘站示意图
32
30
公共加油站规划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服务半径:0.9~1.2公里 • 分布:大型停车场附近、主要交通干道、 城市主要出入
口道路等。 • 要求:不影响交通畅通和不妨碍道路交
通安全,同时方便加油。
33
31
交通发展模式选择
18
1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19
18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20
19
3 道路横断面类型(p294)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一块板道路——适合机非交通量一方较大、另一方较小;或两方都不 大的状况。能适应“钟摆式”交通流。
• 两块板道路——车速大于50km/h时(高速公路、快速路);景观绿 化要求;有高差的分割带;机非分离;交通干道布置有产生大量交通 量的一侧,设置辅助道路 。
– 根据车流的性质,交通性道路又可分为:
• 货运为主的交通干路,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和工业区、对外货运交通枢纽附 近;
• 客运为主的交通干路,主要布置在城市客流主要流向上; • 客货混合性交通道路,是交通干路之间的集散性或联络性道路,或位于用地
性质混杂的地段。
• 生活性道路
– 满足生活性交通要求(步行、自行车) – 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
≥80
40~60
40
≤30
1500~ 2500
700~ 350*~500 15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fa2e9a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c.png)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是城市道 路交通规划的两大核心,其能 够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供更 加全面的思路。
综合交通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 够更好地协调各种不同的交通 系统。
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1 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来缓解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 市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的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能够有 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 通状况。
通过改善城市交通,提高 市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 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市 形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
城市道路交通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设施是 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公共交 通工具等。
2 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建 设交通设施来预防交通事故。
3 环保问题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所有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可以制定更加环保的交通规划来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
1
新技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发展,可以将新技术融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来 改善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分析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通过城市 道路交通数据分析来了解市民的 出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是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的基础,能够了解市民对 交通设施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方法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 划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是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制定出更加精细的城市交 通规划。
专题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专题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8a24f8f18583d0486459a2.png)
生活性干道:如商业大街、居住区主要道路; 生活性支路:如居住区内部道路等。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目的分类
把交通分为以集散为目的的交通(集散性交通)和以效力 为目的的交通(效力性交通)两类。两类交通对道路的布置、 断面、线型的要求和与道路两旁的用地的关系是不同的。
集散性道路:要求畅通、快捷。如城市中的快速路、交通性干 道。集散性的道路应与对外交通系统有好的衔接关系。
适用条件:地形平坦的中、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部分地 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为理处理对角线方向交通 的不便,还有棋盘加对角线的 方式。此种方式虽能消除棋盘 式对角线间的交通不便,且能 增长临街建筑的长度,但构成 了许多三角形的邻居,不便于 建筑布置;添加了许多复杂的 交叉口,不利于交通组织。因 此,普通很少采用,有时也结 合其他方式,在城市个别地域 的小范围内采用。
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域的城市也经常 采用自在式的道路系统,道路沿山麓 或河岸布置,如青岛、重庆等城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形状
3、自在式道路系统
优点:能充分的结合自然 地形,建立经济,方式生 动活泼
缺陷:非直线性系数大, 不规那么的邻居多,影响 建筑的布置和用地分散
适用条件:自然地形条件 复杂的地域和小城市
次干路:分流主干路、衔接主干路、具有交通和生活双重功能。 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干道,在交通上主要起集散作用。
支 路:邻居道路、生活道路。 交通聚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效力。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根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 路两旁用地所产生的交通流的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
动交通效力的道路,属全市性交通主干道。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 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 流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目的分类
把交通分为以集散为目的的交通(集散性交通)和以效力 为目的的交通(效力性交通)两类。两类交通对道路的布置、 断面、线型的要求和与道路两旁的用地的关系是不同的。
集散性道路:要求畅通、快捷。如城市中的快速路、交通性干 道。集散性的道路应与对外交通系统有好的衔接关系。
适用条件:地形平坦的中、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部分地 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为理处理对角线方向交通 的不便,还有棋盘加对角线的 方式。此种方式虽能消除棋盘 式对角线间的交通不便,且能 增长临街建筑的长度,但构成 了许多三角形的邻居,不便于 建筑布置;添加了许多复杂的 交叉口,不利于交通组织。因 此,普通很少采用,有时也结 合其他方式,在城市个别地域 的小范围内采用。
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域的城市也经常 采用自在式的道路系统,道路沿山麓 或河岸布置,如青岛、重庆等城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形状
3、自在式道路系统
优点:能充分的结合自然 地形,建立经济,方式生 动活泼
缺陷:非直线性系数大, 不规那么的邻居多,影响 建筑的布置和用地分散
适用条件:自然地形条件 复杂的地域和小城市
次干路:分流主干路、衔接主干路、具有交通和生活双重功能。 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干道,在交通上主要起集散作用。
支 路:邻居道路、生活道路。 交通聚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效力。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根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 路两旁用地所产生的交通流的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
动交通效力的道路,属全市性交通主干道。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 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 流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8fb1e2127284b73f342502b.png)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
一、城市停车场相关知识
ROAD AND TRAFFIC
■停车场:供各种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停车场在我国指用来停放车辆的空旷场地,停车库是指用来存放车辆 的建筑物。
■停车场,停车库基本特征: (1)具备能存放车辆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车辆进出口通道、防火、 给排水、通风和照明等设施 (2)具备管理停放车辆的机构和设施,例如管理室、检测室等; (3)必须具备安全性,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线与行人交通流线的合 理设计,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型式多样化,如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停车 库等各种型式;大小规模也不一,停车泊位数从几辆到几千辆不等。
22
二、机动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4. 停车场设计
城市停车总需求 A、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 B、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 C、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 地宜为10%~20%。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6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成都市标准)
37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8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9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2、布局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的要求; (2)出入口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 (3)针对停车场的性质、特点和车种,选用不同的设计指标; (4)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 (5)必须综合考虑场地内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 (6)因地制宜,留有余地。考虑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https://img.taocdn.com/s3/m/2e433554852458fb770b56b4.png)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选取1.4~3.7 ㎡/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63.6cm。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60~78m/min。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筑物的影响。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净空需求:纵、横向净距及净空高度需求。
通道宽度:车型、停发方式、车辆构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司
机水平等。多采用调查和车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停放面积:用地总面积按人均 0.8~1㎡计算;地面停车场每
个车位25~30 ㎡,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车位30~35 ㎡, 路边停车带每个16~20 ㎡。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放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
数及车辆集散要求有关。包括绿化、步行道及其附属设施所 需要的面积。 W停 = W道+2W车 A停 = W停×l车/2
机动车的回车用地:设置回车场,方便汽车调头、回转。
第11.2 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7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7页)](https://img.taocdn.com/s3/m/5da68b5458fafab069dc02f7.png)
6.95%
人均道路用地面积 21.4 m2/人 4.22 m2/人
道路网密度
16.21 km/km2 4.85 km/km2
倍数
13.6倍 2.5倍 5.1倍 3.3倍
2
客运系统结构不合理
自行车出行比例高居不下,而小汽车持续增长,公 共交通面临困境。
成都市中心城区客运结构
方式
年份 1987
步行 36.06
1.道路负荷过重,交通拥挤 机动车大幅度增加 道路标准低 客运系统结构不合理 车人混杂、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混行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2
机动车大幅度增加
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道路面积持续以10%~1 的速度增长,但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更快,车辆对城 道路的拥有面积以每年10%~15%的速度下降。
万 160 辆 140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自行车 54.53
公交 5.87
其他 3.54
1995
36.00
51.49
9.51
3.00
2000
30.80
43.80
14.90
10.5
2002
29.00
40.70
14.80
15.50
2005
29.60
37.90
14.7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2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2页)](https://img.taocdn.com/s3/m/0f6076e828ea81c759f57827.png)
4、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应按道路等级、服务功能、交通特性,结合各种控制 条件,在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合理布设。
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 面:
4、横断面设计
当快速路两侧设置辅路时,应采用四幅路;当两侧不设置辅路 时,应采用两幅路。
主干路宜采用四幅路或三幅路;次干路宜采用单幅路或两幅路, 支路宜采用单幅路。
山区丘陵城市往往采用自由 式道路网,如我国青岛、重庆 以及国外很多新城。
2、道路系统——混合式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受不同规划思想的影响、不同城区地形条件的限制 以及其他原因,城市道路网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从而形成混合式道路网 系统。
其最大优点是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各类型道路网的优点。也是大多数城 市普遍采用的路网形式。比较多的有两种类型:
国内许多小城镇沿着公路发展,公路同时作为城镇内部主要道路使用。在发 展初期,利大于弊,但是当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弊大于利,主要是公路 穿越性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相互影响。 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公路立体穿越城镇 利用地形条件将公路改为路堤式(高架式)或路堑式,从公路上引出交通 性道路分别与两侧镇区相联系,两侧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可设置分离式立交 穿越公路。 (二)公路绕过城镇 选择适当位置将公路移出城镇,改变城镇道路与公路的连接位置,原公路 成为城镇内部道路。改建时必须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公路之间的关系,并对移 出的公路两侧实施绿化保护,防止形成新的建设区。 特大城市,则应将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直接衔接,高速公路可以直接引 到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同城市快速交通环线相连。必要时也可采用高架或地 下快速路的方式通过城市中心区。城市常速路则应与一般公路相衔接。 此外,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次干路相连。 入城干道的选线以及与路网的衔接方式等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决定着城市 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各自的顺畅性和衔接的合理性。
006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23页PPT
![006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a0a458af1ffc4ffe47acc9.png)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谢谢!
xiexie!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 3、交通系统分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 货运、客运(公共交通) –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 左转弯车辆组织 • 环形交叉口 •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4000辆/小时以上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谢谢!
xiexie!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 3、交通系统分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 货运、客运(公共交通) –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 左转弯车辆组织 • 环形交叉口 •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4000辆/小时以上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ffd43226fff705cd170ac5.png)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cdfe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8.png)
.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a510fb58f5f61fb736668e.png)
步行 私车、摩托车
公共交通 公交
出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2、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重的
看法,态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私车多代表经济水平高吗?
鼓励私车交通大力发展吗?
有人说,自行车交通方式传统 落后应该淘汰,你认为呢?
公共交通应该大力发展吗?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加快道路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强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识,
其中对“优化交通结构”,一直以 来对之认识不足。
城市交通模式—— 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
占的比重。 尤其是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各
自所占的比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交通包括:
货运交通 私人交通 自行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一、课程研究对象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我国道路按使用范围分: 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哪一类?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服务城市交通,构成城市骨架, 区别于公路。
千人。 从城市道路现状而言,路少而车
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3、交通拥堵,车速低,污染严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解决现状问题的途径有提高道路 面积率,调整路网布局,推出新 型交通工具等等,
根本途径在于道路交通合理规划。
城市道路 与交通
1、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服务功能:
形成城市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公共交通 公交
出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2、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重的
看法,态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私车多代表经济水平高吗?
鼓励私车交通大力发展吗?
有人说,自行车交通方式传统 落后应该淘汰,你认为呢?
公共交通应该大力发展吗?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加快道路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强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识,
其中对“优化交通结构”,一直以 来对之认识不足。
城市交通模式—— 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
占的比重。 尤其是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各
自所占的比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交通包括:
货运交通 私人交通 自行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一、课程研究对象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我国道路按使用范围分: 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哪一类?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服务城市交通,构成城市骨架, 区别于公路。
千人。 从城市道路现状而言,路少而车
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3、交通拥堵,车速低,污染严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解决现状问题的途径有提高道路 面积率,调整路网布局,推出新 型交通工具等等,
根本途径在于道路交通合理规划。
城市道路 与交通
1、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服务功能:
形成城市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铁路线路按其用途可分为 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殊用途线等
➢ 铁路线路的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和Ⅲ级铁路
7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组成全国铁路网的线路,如京广线、陇海线等。 支线铁路:一般是地方性的,如胶济铁路上的张(店)博(山)线。 专用线铁路:通向工矿企业、仓库、码头、机场等专用铁路线。
➢ 铁路线路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 运量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在铁路网种起骨干作用。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 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
8
铁路线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 铁路线路一般技术要求为:
轨距 路基与正线的用地宽度 界限 线间距 线路技术标准
9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车站:
各类车站的分布,除了输送能力、技术作 业的要求,应尽量同城乡居民点和工矿区 相配合。 据统计,我国铁路的站间距离平均为9.5公 里,最长不宜超过20公里。
19
小结
➢ 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分类、特征及 存在的问题;
➢ 重点掌握城市交通问题; ➢ 掌握铁路、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
形式。
20
港口规划
港口的定义?
21
港口的分类
河港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1、综合港 2、专业港 3、客运港 4、军港和渔港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海港 ➢ 按用途分类 ➢ 按修建地区分类
14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编组站: 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 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流, 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 小运转列车。在铁路枢纽、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以 及大城市和进出口港埠等地,一般都必须设置编组 站。
15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原则
一、确定合理的人流、车流的流线。 二、缩短旅客进出站的流程,确定合理的出入
顺岸式河港 挖入式河港
1、商港 2、军港 3、渔港 4、工业港 5、避风港
海港 河口港
1、河港 2、运河港 3、湖港
22
港口的组成--河港
河港-是指建设在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水体
沿岸的港口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23
河港分类
(1)按用途(运输对象)分 a.综合港(普通港)-装卸各种件杂货、干散
口,保证通畅。 三、确定合理的广场布局,节约城市用地。 四、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广场、站房、站
场三者之间要有良好的空间比例,并要与城 市景观相协调。
16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候车大厅为核心的分散式:
指车站的站房、站场、站前广场以及外 围服务设施等,均在同一平面上散开的构 成方式。以候车大厅为核心,将多种客运 服务内容按相关程度分散布置,个体之间 的联系和疏导则依靠站前广场来组织。
货、液体货等的港口。 b.专业港-装卸某种单一货物的港口。 c.客运港-专门停泊客轮和转运快件货物的港
口。 d.其他港口-如军港、渔港。
24
河港分类
(2)按地理位置分 a.天然河港-沿天然江河修建的港口,如南京港、
武汉港等。 b.运河港-沿人工开挖的河流修建的港口,如京杭 运河上得苏州港、常州港等。 c.湖港(水库港)-沿湖边或水库边修建的港口,如 岳阳港、丹江港等。
4
铁路交通的特点
1、载运量较大 2、受季节变化影响小 3、运输速度较快 4、连续性强 5、运价较低
成为长距离运送大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
5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形式和一般技
术要求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布局
6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支线铁路、专用线铁路
17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活动大厅为核心的集中式:
是将车站中旅客使用率最高的候车部分加 以简化,与售票、问询处及小件寄存和公 共交通部分合并,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 的活动大厅。
18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综合体为核心的通过式:
把多种交通工具组织在一起,以多个 通过综合厅为中枢,多种服务设施及商 场、旅馆等为外围的综合性多功能车站。
海港-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
25
河港分类
(3)按修建形式分
a.顺岸式河港-这种码头形式简单,工程量小,但占 用河岸较长,作业区分散,经营管理不便。
b.挖入式河港-港区布置紧凑,分区合理。但工程量 较大、出入口处船舶进出较不便、易于淤积。一般 适用于水位变化小、淤积少的河道上。
注意:不同修建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26
港口的组成—海港
第一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 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主要交通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 和航空等。
城市内部交通(城市交通)
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 的流动。主要交通方式为城市道路交通、铁路、轻轨、城市 轮渡、水运交通等。
2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对外交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19世纪上半叶以前,水路运输占主导地位。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20年期间,铁路运 输出现大发展。 此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得到较快发展。
3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的分类
(略)见图1
城市交通的目的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
-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
12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客运站:
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的收发和邮件的 装卸。包括 站房、站前广场以及站场客运设备等 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情况,客运站可以布置成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13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货运站:
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装卸货物以及编组选配货物 列车等作业的车站。
10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中间站: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同 时,它还办理少量的车,以保证线路有必要的通过能力。
11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区段站:
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设置的车站。区段 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 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办理通过车流的 技术作业。改编作业量较编组站小,客、货 运作业量较中间站大。多设有机务段或折返 段、调车场、到发场。
➢ 铁路线路的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和Ⅲ级铁路
7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组成全国铁路网的线路,如京广线、陇海线等。 支线铁路:一般是地方性的,如胶济铁路上的张(店)博(山)线。 专用线铁路:通向工矿企业、仓库、码头、机场等专用铁路线。
➢ 铁路线路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 运量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在铁路网种起骨干作用。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 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
8
铁路线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 铁路线路一般技术要求为:
轨距 路基与正线的用地宽度 界限 线间距 线路技术标准
9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车站:
各类车站的分布,除了输送能力、技术作 业的要求,应尽量同城乡居民点和工矿区 相配合。 据统计,我国铁路的站间距离平均为9.5公 里,最长不宜超过20公里。
19
小结
➢ 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分类、特征及 存在的问题;
➢ 重点掌握城市交通问题; ➢ 掌握铁路、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
形式。
20
港口规划
港口的定义?
21
港口的分类
河港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1、综合港 2、专业港 3、客运港 4、军港和渔港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海港 ➢ 按用途分类 ➢ 按修建地区分类
14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编组站: 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 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流, 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 小运转列车。在铁路枢纽、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以 及大城市和进出口港埠等地,一般都必须设置编组 站。
15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原则
一、确定合理的人流、车流的流线。 二、缩短旅客进出站的流程,确定合理的出入
顺岸式河港 挖入式河港
1、商港 2、军港 3、渔港 4、工业港 5、避风港
海港 河口港
1、河港 2、运河港 3、湖港
22
港口的组成--河港
河港-是指建设在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水体
沿岸的港口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23
河港分类
(1)按用途(运输对象)分 a.综合港(普通港)-装卸各种件杂货、干散
口,保证通畅。 三、确定合理的广场布局,节约城市用地。 四、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广场、站房、站
场三者之间要有良好的空间比例,并要与城 市景观相协调。
16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候车大厅为核心的分散式:
指车站的站房、站场、站前广场以及外 围服务设施等,均在同一平面上散开的构 成方式。以候车大厅为核心,将多种客运 服务内容按相关程度分散布置,个体之间 的联系和疏导则依靠站前广场来组织。
货、液体货等的港口。 b.专业港-装卸某种单一货物的港口。 c.客运港-专门停泊客轮和转运快件货物的港
口。 d.其他港口-如军港、渔港。
24
河港分类
(2)按地理位置分 a.天然河港-沿天然江河修建的港口,如南京港、
武汉港等。 b.运河港-沿人工开挖的河流修建的港口,如京杭 运河上得苏州港、常州港等。 c.湖港(水库港)-沿湖边或水库边修建的港口,如 岳阳港、丹江港等。
4
铁路交通的特点
1、载运量较大 2、受季节变化影响小 3、运输速度较快 4、连续性强 5、运价较低
成为长距离运送大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
5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形式和一般技
术要求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布局
6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支线铁路、专用线铁路
17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活动大厅为核心的集中式:
是将车站中旅客使用率最高的候车部分加 以简化,与售票、问询处及小件寄存和公 共交通部分合并,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 的活动大厅。
18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综合体为核心的通过式:
把多种交通工具组织在一起,以多个 通过综合厅为中枢,多种服务设施及商 场、旅馆等为外围的综合性多功能车站。
海港-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
25
河港分类
(3)按修建形式分
a.顺岸式河港-这种码头形式简单,工程量小,但占 用河岸较长,作业区分散,经营管理不便。
b.挖入式河港-港区布置紧凑,分区合理。但工程量 较大、出入口处船舶进出较不便、易于淤积。一般 适用于水位变化小、淤积少的河道上。
注意:不同修建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26
港口的组成—海港
第一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 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主要交通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 和航空等。
城市内部交通(城市交通)
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 的流动。主要交通方式为城市道路交通、铁路、轻轨、城市 轮渡、水运交通等。
2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对外交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19世纪上半叶以前,水路运输占主导地位。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20年期间,铁路运 输出现大发展。 此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得到较快发展。
3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的分类
(略)见图1
城市交通的目的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
-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
12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客运站:
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的收发和邮件的 装卸。包括 站房、站前广场以及站场客运设备等 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情况,客运站可以布置成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13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货运站:
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装卸货物以及编组选配货物 列车等作业的车站。
10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中间站: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同 时,它还办理少量的车,以保证线路有必要的通过能力。
11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区段站:
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设置的车站。区段 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 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办理通过车流的 技术作业。改编作业量较编组站小,客、货 运作业量较中间站大。多设有机务段或折返 段、调车场、到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