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课件
• 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相协调
– 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 – 管线综合; 3. 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7
6
中心城区
759.66
6.15
5.82
2.6
第六章
注:道路用地面积包含 733.51ha 道路、24.58ha 广场和 1.57ha 公共停车场,城市人口按照 123.47 万人
•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
– 可以直接与城市外围干道相连,要避免直通城市中心。 – 把公路与城市交通分离开来,有两种方式——立交、公路绕城改道。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6
15
6.2.6 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
1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道路类型
设计车速 (km/h)
交叉口间距 (m)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 路
≥80
40~60
40
≤30
1500~ 2500
700~ 350*~500 150*~
1200
250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
17
16
2 城市道路网密度及道路红线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规范 大城市为2.4—3km/km2,中等城市为2.2—2.6km/km2 建议 大城市为4—6km/km2,中小城市为5—6km/km2
5
4
6.2.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骨架”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37张)
120 100
80 60 40 20
0
机动车保有总量 私人汽车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
道路标准低
特大城市人均用地
北美、西欧 (发达国家)
836.5m2
我国 61.55 m2
道路面积率
17.05%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2)提高港-城道路的技术标准:采用高速路、快 路,快慢交通分离,以保证车速。
1
成都为例
航空港站
1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6.1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6.2 城市对外交通用地布局 6.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
从构成上讲,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其 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的肌体;从功能上讲,城市交通 保证城市运转和城市其它用地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
北京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6人,而东京仅为1.9 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
2
3. 交通环境问题 汽车废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运行速度、车辆排放标准
交通噪声也是城市噪声的重要来源。
隔离设施、禁止鸣镝、货运专用道
2
二、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1. 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

13.12.2019
4
城市规划原理
(二)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1.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 3. 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 城市道路系统多级化 5. 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
6.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13.12.2019
5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2
城市规划原理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应有利于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 (五)道路布置要能满足各种管网工程和人
防工程的建设。
13.12.2019
13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方格网式
–放射式
–放射环形
–自由式
–混合式
13.12.2019
25
城市规划原理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的规模 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的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的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
13.12.2019
26
城市规划原理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 停车场的分布 2. 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城市规划原理
2019/11/3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13.12.2019
2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世界交通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精品课件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6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精品课件

30
28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31
29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公交组合换乘站示意图
32
30
公共加油站规划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服务半径:0.9~1.2公里 • 分布:大型停车场附近、主要交通干道、 城市主要出入
口道路等。 • 要求:不影响交通畅通和不妨碍道路交
通安全,同时方便加油。
33
31

交通发展模式选择
18
1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 50220-95)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19
18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20
19
3 道路横断面类型(p294)
第六章
综合 交通规划
• 一块板道路——适合机非交通量一方较大、另一方较小;或两方都不 大的状况。能适应“钟摆式”交通流。
• 两块板道路——车速大于50km/h时(高速公路、快速路);景观绿 化要求;有高差的分割带;机非分离;交通干道布置有产生大量交通 量的一侧,设置辅助道路 。
– 根据车流的性质,交通性道路又可分为:
• 货运为主的交通干路,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和工业区、对外货运交通枢纽附 近;
• 客运为主的交通干路,主要布置在城市客流主要流向上; • 客货混合性交通道路,是交通干路之间的集散性或联络性道路,或位于用地
性质混杂的地段。
• 生活性道路
– 满足生活性交通要求(步行、自行车) – 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
≥80
40~60
40
≤30
1500~ 2500
700~ 350*~500 15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件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
空间规划和网络规划是城市道 路交通规划的两大核心,其能 够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提供更 加全面的思路。
综合交通规划
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道路交通 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 够更好地协调各种不同的交通 系统。
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1 拥堵问题
拥堵问题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来缓解拥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对于城 市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的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能够有 效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 通状况。
通过改善城市交通,提高 市民的出行体验,促进城 市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城市 形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
城市道路交通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施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设施是 城市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灯、公共交 通工具等。
2 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可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建 设交通设施来预防交通事故。
3 环保问题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所有行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可以制定更加环保的交通规划来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
未来展望
1
新技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交通规划也在不断发展,可以将新技术融入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来 改善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分析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需要通过城市 道路交通数据分析来了解市民的 出行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规划。
市民出行行为调查是城市道路交 通规划的基础,能够了解市民对 交通设施的需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方法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 划
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是城市 道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制定出更加精细的城市交 通规划。

专题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专题六城市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生活性干道:如商业大街、居住区主要道路; 生活性支路:如居住区内部道路等。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目的分类
把交通分为以集散为目的的交通(集散性交通)和以效力 为目的的交通(效力性交通)两类。两类交通对道路的布置、 断面、线型的要求和与道路两旁的用地的关系是不同的。
集散性道路:要求畅通、快捷。如城市中的快速路、交通性干 道。集散性的道路应与对外交通系统有好的衔接关系。
适用条件:地形平坦的中、 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部分地 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为理处理对角线方向交通 的不便,还有棋盘加对角线的 方式。此种方式虽能消除棋盘 式对角线间的交通不便,且能 增长临街建筑的长度,但构成 了许多三角形的邻居,不便于 建筑布置;添加了许多复杂的 交叉口,不利于交通组织。因 此,普通很少采用,有时也结 合其他方式,在城市个别地域 的小范围内采用。
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域的城市也经常 采用自在式的道路系统,道路沿山麓 或河岸布置,如青岛、重庆等城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三、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形状
3、自在式道路系统
优点:能充分的结合自然 地形,建立经济,方式生 动活泼
缺陷:非直线性系数大, 不规那么的邻居多,影响 建筑的布置和用地分散
适用条件:自然地形条件 复杂的地域和小城市
次干路:分流主干路、衔接主干路、具有交通和生活双重功能。 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干道,在交通上主要起集散作用。
支 路:邻居道路、生活道路。 交通聚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效力。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四、城市道路分类
按照道路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类的根据是道路与城市用地的关系,按道 路两旁用地所产生的交通流的性质来确定道路的功能。
动交通效力的道路,属全市性交通主干道。是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 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络通道。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 流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培训课件(ppt 96页)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
一、城市停车场相关知识
ROAD AND TRAFFIC
■停车场:供各种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
停车场在我国指用来停放车辆的空旷场地,停车库是指用来存放车辆 的建筑物。
■停车场,停车库基本特征: (1)具备能存放车辆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车辆进出口通道、防火、 给排水、通风和照明等设施 (2)具备管理停放车辆的机构和设施,例如管理室、检测室等; (3)必须具备安全性,充分考虑车辆交通流线与行人交通流线的合 理设计,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型式多样化,如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停车 库等各种型式;大小规模也不一,停车泊位数从几辆到几千辆不等。
22
二、机动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4. 停车场设计
城市停车总需求 A、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 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 B、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 C、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 地宜为10%~20%。
3 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4
实验设计作业
5
道路交叉口
36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成都市标准)
37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8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1、各类用地停车量计算
39
三、机动车停车场相关设计规范
2、布局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的要求; (2)出入口避开城市主要干道及其交叉口; (3)针对停车场的性质、特点和车种,选用不同的设计指标; (4)分区明确、交通流线顺畅、并满足其自身的技术要求; (5)必须综合考虑场地内各种工程及附属设施; (6)因地制宜,留有余地。考虑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选取1.4~3.7 ㎡/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63.6cm。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60~78m/min。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筑物的影响。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净空需求:纵、横向净距及净空高度需求。
通道宽度:车型、停发方式、车辆构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司
机水平等。多采用调查和车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停放面积:用地总面积按人均 0.8~1㎡计算;地面停车场每
个车位25~30 ㎡,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车位30~35 ㎡, 路边停车带每个16~20 ㎡。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放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
数及车辆集散要求有关。包括绿化、步行道及其附属设施所 需要的面积。 W停 = W道+2W车 A停 = W停×l车/2
机动车的回车用地:设置回车场,方便汽车调头、回转。
第11.2 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7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7页)

6.95%
人均道路用地面积 21.4 m2/人 4.22 m2/人
道路网密度
16.21 km/km2 4.85 km/km2
倍数
13.6倍 2.5倍 5.1倍 3.3倍
2
客运系统结构不合理
自行车出行比例高居不下,而小汽车持续增长,公 共交通面临困境。
成都市中心城区客运结构
方式
年份 1987
步行 36.06
1.道路负荷过重,交通拥挤 机动车大幅度增加 道路标准低 客运系统结构不合理 车人混杂、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混行 交通管理水平不高
2
机动车大幅度增加
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道路面积持续以10%~1 的速度增长,但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更快,车辆对城 道路的拥有面积以每年10%~15%的速度下降。
万 160 辆 140
5.通讯导航要求 保证机场通讯、导航的正常进行,机场导航台、定
向台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如表所示
1
6.生态学影响 主要是避免鸟祸问题 机场选址应避开大量鸟类集中栖息的生态环境
如容易吸引鸟类的植被、食物和掩蔽物地区,就不 选作机场基地。
1
从城市布局方面考虑
1.机场与城市的距离
建议航空港与城市边缘的距离10~30km为宜。
自行车 54.53
公交 5.87
其他 3.54
1995
36.00
51.49
9.51
3.00
2000
30.80
43.80
14.90
10.5
2002
29.00
40.70
14.80
15.50
2005
29.60
37.90
14.7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2页)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PPT课件( 32页)

4、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应按道路等级、服务功能、交通特性,结合各种控制 条件,在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合理布设。
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 面:
4、横断面设计
当快速路两侧设置辅路时,应采用四幅路;当两侧不设置辅路 时,应采用两幅路。
主干路宜采用四幅路或三幅路;次干路宜采用单幅路或两幅路, 支路宜采用单幅路。
山区丘陵城市往往采用自由 式道路网,如我国青岛、重庆 以及国外很多新城。
2、道路系统——混合式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受不同规划思想的影响、不同城区地形条件的限制 以及其他原因,城市道路网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从而形成混合式道路网 系统。
其最大优点是扬长避短,能充分发挥各类型道路网的优点。也是大多数城 市普遍采用的路网形式。比较多的有两种类型:
国内许多小城镇沿着公路发展,公路同时作为城镇内部主要道路使用。在发 展初期,利大于弊,但是当城镇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弊大于利,主要是公路 穿越性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相互影响。 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公路立体穿越城镇 利用地形条件将公路改为路堤式(高架式)或路堑式,从公路上引出交通 性道路分别与两侧镇区相联系,两侧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可设置分离式立交 穿越公路。 (二)公路绕过城镇 选择适当位置将公路移出城镇,改变城镇道路与公路的连接位置,原公路 成为城镇内部道路。改建时必须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公路之间的关系,并对移 出的公路两侧实施绿化保护,防止形成新的建设区。 特大城市,则应将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直接衔接,高速公路可以直接引 到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同城市快速交通环线相连。必要时也可采用高架或地 下快速路的方式通过城市中心区。城市常速路则应与一般公路相衔接。 此外,高速公路不得直接与城市生活性道路和次干路相连。 入城干道的选线以及与路网的衔接方式等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决定着城市 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各自的顺畅性和衔接的合理性。

006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23页PPT

006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23页PPT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谢谢!
xiexie!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
• 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
• 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
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
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 步行专用路
• 3、交通系统分类
–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 货运、客运(公共交通) – 公共交通系统 大巴、中巴、出租、地铁
– 自由式
青岛
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 混合式
成都
– 人车分行系统
• 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分离的目的是避免干扰
– 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
– 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分离
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分离
四、城市道路设计
• 1、城市道路红线
–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 4、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设计
– 交叉口交通分析
– 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 渠化交通和导流布置 • 左转弯车辆组织 • 环形交叉口 •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其它方法
•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4000辆/小时以上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ppt课件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2〕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3〕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耗 4〕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 5〕人口规模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时辰分布
P45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四、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关系
1、城市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是决定城市居民出行总量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城市规模 >200万人 100万-200万 <100万 中等城市 小城市
最大出行时耗 60分钟 50分钟 40分钟 35分钟 25分钟
P25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3、出行方式构成: 也称交通结构,指城市居民中所采用的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
构成。
P20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LOGO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 4、出行时耗分布
指居民一次出行所消耗的时间,当出行距离一定时,平
均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有关。 出行时耗特征 (1〕居民出行时耗呈近多远少的分布。
P38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二、出行特征
7、出行空间分布: 居民出行量的空
间分布反应了居民出 行空间的流动规律、 城市交通的主要流向 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布
局特点。
P39
LOGO
第二章 城市交通规划
第二节 居民出行特征 三、城市交通方式的转换与改善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ppt 66页)
步行 私车、摩托车
公共交通 公交
出租 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1、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2、对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重的
看法,态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私车多代表经济水平高吗?
鼓励私车交通大力发展吗?
有人说,自行车交通方式传统 落后应该淘汰,你认为呢?
公共交通应该大力发展吗?
城市道路 与交通
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根本出路— 加快道路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强化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意识,
其中对“优化交通结构”,一直以 来对之认识不足。
城市交通模式—— 各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所
占的比重。 尤其是私人交通、公共交通各
自所占的比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交通包括:
货运交通 私人交通 自行车
城市道路 与交通
一、课程研究对象
城市道路 与交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我国道路按使用范围分: 公路, 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乡村道路。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哪一类?
城市道路 与交通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

——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 服务城市交通,构成城市骨架, 区别于公路。
千人。 从城市道路现状而言,路少而车
多。
城市道路 与交通
3、交通拥堵,车速低,污染严重
城市道路 与交通
解决现状问题的途径有提高道路 面积率,调整路网布局,推出新 型交通工具等等,
根本途径在于道路交通合理规划。
城市道路 与交通
1、交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 2、服务功能:
形成城市结构 公共空间 防灾救灾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铁路线路按其用途可分为 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殊用途线等
➢ 铁路线路的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和Ⅲ级铁路
7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组成全国铁路网的线路,如京广线、陇海线等。 支线铁路:一般是地方性的,如胶济铁路上的张(店)博(山)线。 专用线铁路:通向工矿企业、仓库、码头、机场等专用铁路线。
➢ 铁路线路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 运量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在铁路网种起骨干作用。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 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
8
铁路线路的一般技术要求
➢ 铁路线路一般技术要求为:
轨距 路基与正线的用地宽度 界限 线间距 线路技术标准
9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车站:
各类车站的分布,除了输送能力、技术作 业的要求,应尽量同城乡居民点和工矿区 相配合。 据统计,我国铁路的站间距离平均为9.5公 里,最长不宜超过20公里。
19
小结
➢ 了解城市交通系统的分类、特征及 存在的问题;
➢ 重点掌握城市交通问题; ➢ 掌握铁路、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
形式。
20
港口规划
港口的定义?
21
港口的分类
河港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1、综合港 2、专业港 3、客运港 4、军港和渔港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海港 ➢ 按用途分类 ➢ 按修建地区分类
14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编组站: 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 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流, 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 小运转列车。在铁路枢纽、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以 及大城市和进出口港埠等地,一般都必须设置编组 站。
15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原则
一、确定合理的人流、车流的流线。 二、缩短旅客进出站的流程,确定合理的出入
顺岸式河港 挖入式河港
1、商港 2、军港 3、渔港 4、工业港 5、避风港
海港 河口港
1、河港 2、运河港 3、湖港
22
港口的组成--河港
河港-是指建设在具有河流水文特征的水体
沿岸的港口
➢ 按装卸货物种类分类 ➢ 按设置地点分类 ➢ 按修建形式分类
23
河港分类
(1)按用途(运输对象)分 a.综合港(普通港)-装卸各种件杂货、干散
口,保证通畅。 三、确定合理的广场布局,节约城市用地。 四、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广场、站房、站
场三者之间要有良好的空间比例,并要与城 市景观相协调。
16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候车大厅为核心的分散式:
指车站的站房、站场、站前广场以及外 围服务设施等,均在同一平面上散开的构 成方式。以候车大厅为核心,将多种客运 服务内容按相关程度分散布置,个体之间 的联系和疏导则依靠站前广场来组织。
货、液体货等的港口。 b.专业港-装卸某种单一货物的港口。 c.客运港-专门停泊客轮和转运快件货物的港
口。 d.其他港口-如军港、渔港。
24
河港分类
(2)按地理位置分 a.天然河港-沿天然江河修建的港口,如南京港、
武汉港等。 b.运河港-沿人工开挖的河流修建的港口,如京杭 运河上得苏州港、常州港等。 c.湖港(水库港)-沿湖边或水库边修建的港口,如 岳阳港、丹江港等。
4
铁路交通的特点
1、载运量较大 2、受季节变化影响小 3、运输速度较快 4、连续性强 5、运价较低
成为长距离运送大宗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
5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分类与等级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的形式和一般技
术要求 ➢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布局
6
分类与等级
➢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三类 干线铁路、支线铁路、专用线铁路
17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活动大厅为核心的集中式:
是将车站中旅客使用率最高的候车部分加 以简化,与售票、问询处及小件寄存和公 共交通部分合并,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 的活动大厅。
18
城市铁路客运站布局结构
以综合体为核心的通过式:
把多种交通工具组织在一起,以多个 通过综合厅为中枢,多种服务设施及商 场、旅馆等为外围的综合性多功能车站。
海港-是指在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气象方面具有海
25
河港分类
(3)按修建形式分
a.顺岸式河港-这种码头形式简单,工程量小,但占 用河岸较长,作业区分散,经营管理不便。
b.挖入式河港-港区布置紧凑,分区合理。但工程量 较大、出入口处船舶进出较不便、易于淤积。一般 适用于水位变化小、淤积少的河道上。
注意:不同修建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26
港口的组成—海港
第一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 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主要交通方式为铁路、公路、水路 和航空等。
城市内部交通(城市交通)
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 的流动。主要交通方式为城市道路交通、铁路、轻轨、城市 轮渡、水运交通等。
2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对外交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19世纪上半叶以前,水路运输占主导地位。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前20年期间,铁路运 输出现大发展。 此后,公路和航空运输得到较快发展。
3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城市交通的分类
(略)见图1
城市交通的目的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
-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995年
12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客运站:
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的收发和邮件的 装卸。包括 站房、站前广场以及站场客运设备等 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情况,客运站可以布置成通过式、尽 端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13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货运站:
办理接发货物列车、装卸货物以及编组选配货物 列车等作业的车站。
10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中间站:
其主要任务是办理列车的通过、会让和越行。同 时,它还办理少量的车,以保证线路有必要的通过能力。
11
铁路车站类型及布局形式
区段站:
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点设置的车站。区段 站的主要任务是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及整 备机车或更换机车乘务组,办理通过车流的 技术作业。改编作业量较编组站小,客、货 运作业量较中间站大。多设有机务段或折返 段、调车场、到发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