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瘤菌及其应用
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实践
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实践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中常常依赖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其中根瘤菌菌种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瘤菌是一类土壤中常见的共生菌,它们以与植物的根系相互促进的方式共生,在植物生长和环境适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瘤菌菌剂的应用是一种促进粮食作物生长的可行方法,通过增加根瘤菌的数量和活性,可以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对环境友好。
根瘤菌与粮食作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得益于根瘤菌能够通过与植物根系接触,固氮成分供给植物,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通过这种共生关系,根瘤菌能够提供生物固氮,减少对化学肥料的需求,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实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方面,根瘤菌菌剂可以作为一种生物肥料,代替部分化学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根瘤菌菌剂中的根瘤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根系吸收的养分量,同时还能够增强植物对逆境的抗性,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还能够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减少农田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可持续农业的目标。
另一方面,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还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系统,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循环。
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根瘤菌菌剂中的根瘤菌还能够分解有机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土壤养分的循环。
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还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针对不同的粮食作物,根瘤菌菌剂的应用方式和效果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水稻的栽培中,可以通过受控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的方式施用根瘤菌菌剂,以提高水稻的氮素吸收效率;而在小麦的栽培中,可以将根瘤菌菌剂与种子一起施用,以加强根瘤菌与小麦根系的接触,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根瘤菌菌剂的应用需要选择适宜的根瘤菌种类和合适的施用时间和剂量。
关于根瘤菌的科学问题
关于根瘤菌的科学问题关于根瘤菌的科学问题根瘤菌是一种能够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它们在土壤中分布广泛,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影响、遗传与变异、培养与繁殖、应用与农业实践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1.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根瘤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圆形或椭圆形的细胞形态,通常呈浅黄色或黄褐色。
它们可以通过荚膜、鞭毛和菌毛等结构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形成根瘤。
根瘤菌的基因组大小通常在2-6兆碱基对之间,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与植物之间建立了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根瘤菌可以通过植物的根系获取营养物质和生长所需的能量,同时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植物则可以为根瘤菌提供碳源和生长所需的能量以及其他营养物质。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
3.根瘤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影响根瘤菌在土壤中的分布广泛,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生存和繁殖。
它们在土壤中的数量和种类受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物种类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根瘤菌在土壤中的存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对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4.根瘤菌的遗传与变异根瘤菌的遗传和变异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根瘤菌的基因组中包含许多可变异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以编码与共生、代谢、抗逆性等相关的蛋白。
根瘤菌在面对环境压力时,可以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等机制适应环境变化,维持其生存和繁殖。
这种适应机制使得根瘤菌可以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存和繁殖,并对植物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5.根瘤菌的培养与繁殖根瘤菌的培养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常用的培养基有酵母提取物、蛋白胨、葡萄糖等,并提供适量的氮源和碳源以及其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根瘤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菌落计数等方法进行繁殖和培养。
根瘤菌菌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根瘤菌菌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园林绿化行业中,根瘤菌菌剂已经被广泛应用。
根瘤菌菌剂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植物抵抗力的微生物制剂,它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并协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园林绿化项目的实际应用案例,探讨根瘤菌菌剂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和效果。
案例一:城市道路绿化项目在城市道路绿化项目中,园林工作者常常面临土壤贫瘠、植物生长缓慢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某城市在绿化道路时开始使用根瘤菌菌剂。
根瘤菌菌剂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为植物提供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使用根瘤菌菌剂的植物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抗逆能力增强。
道路两旁的树木茁壮成长,枝叶更加繁茂,提升了城市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
案例二:公园景区绿化项目在公园景区绿化项目中,经常需要大面积的树木栽植。
然而,由于土壤质量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树木的成活率往往不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些公园景区开始使用根瘤菌菌剂。
根瘤菌菌剂通过与树木根系共生,提供营养元素和促进植物生长的活菌群体。
在使用根瘤菌菌剂后,公园景区发现树木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树木生长迅速,蓬勃发展。
这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空气质量,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绿意与享受。
案例三:城市居民小区绿化项目城市居民小区的绿化是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小区内环境较为封闭,土壤质量常常受限,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为了提升小区绿化效果,一些居民小区开始使用根瘤菌菌剂。
根瘤菌菌剂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使居民小区的绿化变得更加美丽。
在使用根瘤菌菌剂后,小区内的花坛、绿化带等地方的植物生长良好,花色丰富,缤纷多彩。
居民们在这样的绿化环境下生活,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案例四:室内植物园绿化项目室内植物园是一种室内环境中种植花卉、盆栽等植物的场所,对植物的生长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为了改善室内植物园的植物生长状况,一些室内植物园开始使用根瘤菌菌剂。
根瘤菌菌剂在盆栽花卉生产中的应用实践
根瘤菌菌剂在盆栽花卉生产中的应用实践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生物体,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改善和促进植物的生长,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和技术。
在盆栽花卉生产中,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增加植物的生长速度与质量。
本文将探讨根瘤菌菌剂在盆栽花卉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根瘤菌是一类常见的土壤微生物,与许多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根瘤菌入侵植物的根部,并与植物形成特殊的根瘤结构,这种共生关系被称为根瘤共生。
在这个共生过程中,根瘤菌通过空气中的氮固定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所需的植物可利用的氨基氮,从而为植物提供了宝贵的养分。
由于盆栽花卉通常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土壤中的氮元素往往不足以满足盆栽花卉的需求。
因此,使用根瘤菌菌剂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根瘤菌菌剂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效果:首先,根瘤菌菌剂能够增加盆栽花卉的养分吸收能力。
通过根瘤共生关系,根瘤菌能够为植物提供大量的氮素,以满足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对于盆栽花卉来说尤为重要。
在使用根瘤菌菌剂后,盆栽花卉的氮素摄取能力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根瘤菌菌剂有助于提升盆栽花卉的抗病性。
在根瘤共生过程中,根瘤菌菌根中释放的一些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并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
研究表明,与根瘤菌共生的植物往往更能够抵抗病原菌的侵袭。
这是因为根瘤菌可以增加植物的免疫力,对抗病原菌的感染。
因此,通过使用根瘤菌菌剂,盆栽花卉的抗病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根瘤菌菌剂还可以改善盆栽花卉的生长品质。
根瘤菌共生关系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达,增强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
充足的养分摄取有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使盆栽花卉的茎叶更加繁茂,花朵更加饱满、色彩更加鲜艳。
同时,根瘤菌菌剂还能够促进花卉开花,延长开花期,使得盆栽花卉的观赏价值大大提升。
根瘤菌菌剂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根瘤菌菌剂在有机农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摘要: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有机农业中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中,能够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通过分析多个根瘤菌菌剂在不同农作物上的应用案例,探讨其在有机农业中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部分:根瘤菌菌剂的简介根瘤菌(Rhizobium)是土壤中一种共生菌,与豆科植物建立共生关系,并能形成瘤,通过瘤与植物根部进行物质交换,为植物提供固氮子。
根瘤菌菌剂则是采用根瘤菌培养液经过杀菌处理和干燥制成的一种生物农药,通常以悬浮剂或粉末的形式供应。
根瘤菌菌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农业中,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能力,并具有抗逆性能。
第二部分:根瘤菌菌剂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根瘤菌菌剂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案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在一片有机大豆田中施用根瘤菌菌剂,并与常规农药进行对比观察,发现使用根瘤菌菌剂的大豆植株根系更发达、瘤结更多,植株生长情况更好。
同时,根瘤菌菌剂能够促进大豆根系中的固氮子数量增加,提高了大豆的产量。
此外,根瘤菌菌剂在抗逆性方面也展现出优势,在干旱和盐碱环境下,与对照组相比,使用根瘤菌菌剂的大豆植株受到的伤害程度更小,生长更为健壮。
第三部分:根瘤菌菌剂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根瘤菌菌剂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一块有机蔬菜地区,研究人员进行了甘蓝和黄瓜两种作物的试验。
结果显示,使用根瘤菌菌剂的甘蓝和黄瓜植株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更好的生长状态和较高的产量。
根瘤菌菌剂促进了植物根系的发育,提高了营养吸收能力,从而增加了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根瘤菌菌剂还通过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减少了植物患病率,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部分:根瘤菌菌剂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根瘤菌菌剂不仅在豆类和蔬菜类作物上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水稻种植中也显示出潜力。
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
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针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根瘤菌可以对大豆生长发挥促进作用,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旨在介绍根瘤菌对大豆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根瘤菌的基本信息根瘤菌是一种与豆类植物或其他一些杂草的根脱落物生长相互作用的细菌。
它与宿主植物建立起共生关系,使得宿主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到大量的氮源和其他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根瘤菌的菌根系统是在植物根部产生的,具体表现为一些颗粒状的结节。
这些结节中含有大量的根瘤菌菌落,可以为宿主植物提供养分。
二、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根瘤菌对大豆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氮素利用率大豆植株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元素,并且大豆植株的氮素需求量会随着生长期而不断增加。
如果大豆根系中缺少氮素,那么大豆将会生长缓慢,甚至导致结实不良。
而根瘤菌可以通过与大豆的共生关系,为大豆提供充足的氮源,提高大豆的氮素利用率,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 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根瘤菌可以通过分泌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激素和酶类物质,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大豆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
同时,根瘤菌的菌根系统也可以增加大豆的根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大豆吸收养分的效率。
3. 抵御病害大豆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病害的影响,例如根腐病、蚜虫等。
而一些研究表明,根瘤菌可以通过种植菌株的方式,增强大豆植株的抵抗力,对抗病原菌和病害。
三、根瘤菌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根瘤菌对大豆生长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的化肥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根瘤菌在大豆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国内开展了根瘤菌研究和应用的工作,逐渐形成了市场规模。
未来,根瘤菌的应用前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根瘤菌抗菌肽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根瘤菌抗菌肽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预防和控制影响作物健康和产量的病害、虫害和杂草。
传统的植物保护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然而,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农业界对寻找更安全、高效的替代品已经提出了需求。
最近的研究表明,根瘤菌抗菌肽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品,在植物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瘤菌是一类存在于植物根部的细菌,它与许多种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有助于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氮、磷等必需养分。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根瘤菌抗菌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菌肽是由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链,它能够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护植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根瘤菌抗菌肽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抗菌肽对病原微生物的直接抑制作用根瘤菌抗菌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病原微生物进行直接抑制。
研究表明,根瘤菌抗菌肽能够杀死或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这些抗菌肽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代谢活动等方式,发挥着高效的抗菌作用。
2. 抗菌肽对作物免疫系统的诱导作用根瘤菌抗菌肽不仅可以直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还能够激活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抗菌肽可以诱导作物产生一系列防御物质,如抗生素、抗氧化物和抗菌蛋白等,从而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这种诱导免疫的机制有望成为一种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植物保护策略。
3. 抗菌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作用根瘤菌抗菌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作用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研究表明,抗菌肽可以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抑制潜在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这种调控作用不仅可以增加土壤的健康性,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尽管根瘤菌抗菌肽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根瘤菌抗菌肽的产量较低,需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来提高产量和稳定性。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大豆生产中使用根瘤菌是一项成熟的、广泛使用的技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大豆生长期中的自身固氮能力,供给充足的氮素,供大豆生产所需。
大豆根瘤菌有液体、固体两种剂型。
固体型根瘤菌采用拌种或土施方式应用。
液体型根瘤菌采用浸种方式使用。
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
一、增产增效情况
根据大田示范结果,大豆应用根瘤菌,可以使大豆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2%、粗脂肪含量提高1~2%,每亩净收入增加40~50元。
二、技术要点
1、选择合适的大豆根瘤菌品种采集大豆生产区的主要土壤类型,进行土壤、根瘤菌匹配试验,筛选活性强、效果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的大豆根瘤菌品种。
2、采用适宜的施用方法根据大豆根瘤菌的剂型,固体菌剂采用拌种或造粒后随大豆种子、肥料穴施;液体菌剂采用
浸种方式使用。
也可以在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根瘤菌菌剂,但是要注意包衣剂和根瘤菌剂之间应相互匹配,不能因种衣剂药效抑制根瘤菌的活性。
3、合理用量菌剂拌种时每亩用量0.5千克,菌剂造粒
后随大豆种子、肥料穴施时每亩用量1~2千克;液体菌剂浸种时用量0.5千克;种子包衣时用量根据包衣剂要求的用量。
大豆根瘤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在储藏、运输、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同时不能与杀菌剂类农药混用。
三、适宜区域和范围
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黄淮海的大豆主产区,均可广泛使用大豆根瘤菌。
2002~2004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大豆生产区示范推广800万亩,取得很好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粮食作物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生物学农药被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中。
根瘤菌菌剂是一种利用根瘤菌与作物根系共生关系的优势,通过菌根共生作用提高作物的吸收能力、抗病能力和增加产量的一种农药。
根瘤菌菌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作物根系的共生关系,使根瘤菌与作物形成根瘤共生结构。
根瘤菌能够固氮,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提供给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同时,根瘤菌还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
因此,根瘤菌菌剂在粮食作物的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根瘤菌菌剂能够显著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
根瘤菌与作物共生结构的形成,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的发育,增加根系表面积,提高作物的吸收能力。
根瘤菌还能固氮,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到更多的氮源,提供给作物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适当施用根瘤菌菌剂能够增加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根瘤菌菌剂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
根瘤菌菌剂不仅能够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还能够增加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
根瘤菌能够合成植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有机物质,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
研究发现,与不施用根瘤菌菌剂相比,施用根瘤菌菌剂的粮食作物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此外,根瘤菌菌剂还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的抗病能力。
根瘤菌与作物共生结构的形成,能够改善作物根系的生长环境,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抑制土壤传播的病原菌繁殖。
根瘤菌还能够合成一些抗生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研究表明,施用根瘤菌菌剂的粮食作物相比未施用的作物,患病率更低,产量更高,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
最后,根瘤菌菌剂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根瘤菌菌剂能够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根瘤菌菌剂的施用还能够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农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
根瘤菌及其应用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及其应用摘要:自贝叶林克1888年首次从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获得根瘤菌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为揭开这一大自然的奥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人们从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分类和遗传等方面对根瘤菌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根瘤菌和根瘤的形态结构,固氮酶的结构和功能,固氮机理和作用调件,根瘤菌在细菌分类学中的地位直到固氮基因,结瘤基因,固氮生态等应用方面都有着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共生固氮体系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转入根瘤菌与宿主豆目植物植物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递以及根瘤菌群体感应等方面。
关键词:根瘤菌生物固氮根瘤菌应用一.根瘤菌的生物学特征根瘤菌: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两属都属于根瘤菌目。
根瘤菌侵入寄主根内,刺激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引起这些细胞的强烈和生长,使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内定居,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物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两者在拮抗寄生关系中处于均衡状态而表现共生现象。
根瘤菌的形态特征:根瘤菌是短杆状细菌,因生活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在形态上有显著变化.根瘤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和土壤中呈杆状,端生或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培养较久菌体粗大,染色不均。
生存习性: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已知全世界豆科植物近两万种。
根瘤菌是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如花生)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
根瘤菌进入这些宿主细胞后被一层膜套包围,有些菌在膜套内能继续繁殖,大量增加根瘤内的根瘤菌数,以后停止增殖,成为成熟的类菌体;宿主细胞与根瘤菌共同合成豆血红蛋白,分布在膜套内外,作为氧的载体,调节膜套内外的氧量。
类菌体执行固氮功能,将分子氮还原成NH3,分泌至根瘤细胞内,并合成酰胺类或酰尿类化合物,输出根瘤,由根的传导组织运输至宿主地上部分供利用。
根瘤菌在环境修复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根瘤菌在环境修复与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根瘤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它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应用价值。
一、根瘤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根瘤菌可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无害形态,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可以加速重金属的代谢和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并提高其对重金属的抗性。
2. 油污染土壤修复根瘤菌可以分解石油中的有机物,降低油污染土壤的污染程度。
一些研究表明,根瘤菌在土壤中的生长可以刺激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加速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从而降低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氮污染土壤修复根瘤菌可以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将大气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态,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研究表明,根瘤菌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土壤中氮素的浓度,减轻氮素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根瘤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植物生长促进剂根瘤菌可以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向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农业模式的应用根瘤菌可以作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3. 生物防治剂的应用根瘤菌可以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杀虫性,可作为植物生物防治剂,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病害,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总之,根瘤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具有在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必要加强研究和开发,充分发挥其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植物生长中的一种重要因素是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瘤菌是一类存在于土壤中的益生菌,它们能够与植物根系共生,并通过固氮作用为植物提供可用氮源。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就根瘤菌菌剂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根瘤菌菌剂的研究进展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对根瘤菌菌种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地研发出了多种高效的根瘤菌菌剂。
这些菌剂能够与不同种类的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氮源,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根瘤菌菌剂能够通过生物调节作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一些研究还发现,根瘤菌菌剂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节约生产成本。
因此,根瘤菌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热点领域。
根瘤菌菌剂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首先,根瘤菌菌剂可以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中,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草地等。
通过与根瘤菌进行共生,作物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氮源,从而实现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目标。
其次,根瘤菌菌剂可以应用于荒漠化地区的土壤改良中。
荒漠化地区土壤的肥力较差,通过引入根瘤菌菌剂,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恢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从而实现荒漠化地区的绿化和生态恢复。
此外,根瘤菌菌剂还可以应用于生物有机肥料的生产中,通过与有机物质结合,提高有机肥料的效果,增加养分的利用率。
然而,根瘤菌菌剂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根瘤菌菌剂的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菌株的选择、培养方法的优化、添加剂的开发等。
其次,菌剂的稳定性和存活率也需要提高,以保证菌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有效存活和生物活性。
根瘤菌菌剂在农田土壤水分调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根瘤菌菌剂在农田土壤水分调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挑战日益严峻,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压力。
土壤水分是农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土壤水分调控方法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水分调控策略,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根瘤菌是一类共生微生物,它与植物根系形成根瘤,通过固氮作用和生产植物生长促进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瘤菌菌剂即利用根瘤菌进行水分调控的一种生物制剂。
根据研究,根瘤菌菌剂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土壤水分,并在农田中实现有效的水分调控。
首先,根瘤菌菌剂通过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来调节土壤水分。
根瘤菌的活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和产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研究表明,根瘤菌菌剂施用后,土壤的持水量和毛细水力增加,能够减少农田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这对于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尤为重要,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中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其次,根瘤菌菌剂通过调节植物根系系统的发育来调控土壤水分。
根瘤菌侵染植物根系后,能够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根系的发育与其吸取土壤水分的能力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根瘤菌菌剂施用后,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分枝和生长,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这对于农田水分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水分浪费。
另外,根瘤菌菌剂通过调控植物的水分代谢来调节土壤水分。
根瘤菌通过调节植物内部的激素合成和运输,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强其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研究发现,根瘤菌菌剂施用后,能够增加植物根系中的植物激素含量,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这对于土壤水分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
综上所述,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土壤水分调控策略,在农田土壤水分调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瘤菌菌剂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根瘤菌菌剂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引言:森林植被恢复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改善的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根瘤菌菌剂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策略,并探讨其对生态恢复的潜力。
一、根瘤菌菌剂的概述根瘤菌菌剂是一种由根瘤菌培养的微生物制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根瘤菌菌剂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发挥一定的生物肥料效应,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2)增加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农药的使用;3)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增加土壤团聚体。
二、根瘤菌菌剂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策略1. 选择合适的根瘤菌菌剂不同的植物物种对根瘤菌的需求不同,因此在选择菌剂时需要考虑植物的类型和地理环境条件。
研究发现,不同的根瘤菌菌剂对植物的生长和氮营养有不同的促进效果,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实地试验,选择适应性和效果较好的菌剂。
2. 适时施用根瘤菌菌剂根瘤菌菌剂的生物活性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土壤温度和湿度。
研究表明,菌剂在土壤湿度较高且温度适宜时的应用效果最佳。
因此,在施用根瘤菌菌剂时,需要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施用时机,提高菌剂的利用效果。
3. 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根瘤菌菌剂可以作为森林植被恢复的辅助措施,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改良。
例如,可以将根瘤菌菌剂与有机肥料、土壤修复剂等进行混合施用,以增加营养供应和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可以结合种植技术,通过栽培选择与根瘤菌菌剂相互协作的植物物种,提高植被恢复效果。
4. 预防和控制根瘤菌病害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根瘤菌病害的发生。
因此,需要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疾病风险。
首先,要对生产的根瘤菌菌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不含病原菌。
其次,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同植物的根瘤菌相互干扰,合理规划植物的种植结构和序列,减少病害传播的机会。
豆科植物根瘤菌生态学研究与应用
豆科植物根瘤菌生态学研究与应用豆科植物是农业上非常重要的植物,但其生长需要一种特殊的方式——它需要与一种叫做根瘤菌的微生物共生生长。
根瘤菌能够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系,在根部形成转化后的块根——即根瘤。
在这些根瘤中,根瘤菌通过与豆科植物的互利共生作用,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基酸和其他氮化合物,为豆科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性状及其分类豆科植物根瘤菌是一类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包括α-、β-、γ-和δ-根瘤菌等。
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性状,如菌株会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瘤内能与豆科植物共生,以及瘤内含有含氮养分,对豆科植物固氮。
相关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根瘤菌在菌株特性、植物宿主选择和生物活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近些年来,对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分类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非常活跃。
研究人员通过对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菌株进行分类,并探究其菌株特性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努力寻求最优的办法来促进它们的生长和利用。
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生态学研究豆科植物根瘤菌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其分类和特征,还有其生态学研究。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交互作用和适应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豆科植物根瘤菌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对研究生态系统有重要的意义。
豆科植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由于豆科植物根瘤菌能够将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氨基酸和其他氮化合物,可促进豆科植物的生长营养,从而提高豆科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过去的研究表明,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豆科植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这提示研究人员,在应用豆科植物根瘤菌进行生态改良时,需针对特定豆科植物选择最优的菌株,才能使豆科植物充分利用根瘤菌的有益作用。
豆科植物根瘤菌在农业上的应用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应用豆科植物根瘤菌不但可以提高豆科植物的生长,同时还能使土壤更加肥沃,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豆科植物根瘤菌应用于农业中。
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研究
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研究摘要:根瘤菌作为一种共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结构,不仅能够固氮供给植物所需的氮源,还能够调节植物的免疫系统,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本文将从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机制、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机制以及根瘤菌在植物抗病性调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根瘤菌作为可持续农业的一种生物肥料的应用进行深入了解。
1. 引言根瘤菌是一类与豆科植物共生的土壤微生物,通过与植物解除氮的固定,为植物提供关键的营养素。
除了氮的固定,研究表明根瘤菌还能够影响植物的免疫系统,调节植物的抗病性,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综述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的机制,以及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研究。
2. 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机制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是一种特殊的双向利益关系。
根瘤菌通过感染植物根系形成共生结构——根瘤,根瘤内形成腺质,供根瘤菌固氮以供植物吸收。
植物则通过提供碳源和适宜的生长条件来维持根瘤菌的生活。
根瘤菌能够识别植物根系分泌的化学信号,并通过感应因子相互作用进入植物细胞,触发共生关系的建立。
这种共生关系通过产生信号分子来达到一定的稳定性。
3. 根瘤菌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机制根瘤菌通过多种机制调节植物的抗病性。
首先,根瘤菌能够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根瘤菌感染能够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免疫相关的基因,并增强植物的抗菌物质合成。
其次,根瘤菌通过激活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研究表明,根瘤菌感染能够激活植物茉莉酸途径和水杨酸途径,导致植物产生茉莉酸和水杨酸等激素,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此外,根瘤菌还能够通过改变植物的细胞壁结构和增加叶片气孔密度等调节植物的抗病性。
4. 根瘤菌在植物抗病性调控中的应用根瘤菌作为一种生物肥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其对植物抗病性的调控作用使其成为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根瘤菌不仅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根瘤菌菌剂对水稻根系结构和根系发育的影响
根瘤菌菌剂对水稻根系结构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分布于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根系结构和根系发育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根瘤菌是一类与水稻根系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菌,能够与水稻根系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固氮等方式为水稻提供营养。
根瘤菌属于一类根内共生细菌,主要通过与植物根系建立共生关系来促进根系的发育。
根瘤菌感染水稻根系后,能够形成一种称为根瘤的结构。
根瘤通过与植物根系细胞共生,能够吸收大量的氮气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根瘤菌菌剂作为一种可以加速根瘤形成的微生物制剂,在水稻种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瘤菌菌剂的应用可以通过增加水稻根系的根瘤数量和根瘤大小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根瘤菌菌剂中所含有的根瘤菌能够有效地与水稻根系共生,并通过根瘤的形成来提供额外的氮源。
这样,水稻植株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氮素资源,从而增加了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质积累,促进了水稻的生长。
此外,根瘤菌菌剂还能够通过诱导水稻根系发育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根瘤菌感染后,水稻根系的发育会相应增加,这使得根系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
与此同时,根瘤菌菌剂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延长根系的毛细根数量,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
这些调节根系发育的机制可以帮助水稻植物在逆境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适应。
此外,根瘤菌菌剂的应用还可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根瘤菌菌剂中的根瘤菌能够与水稻根系共生,形成固氮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使得水稻能够从大气中获取氮源,减少了对化肥的依赖。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根瘤菌菌剂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根瘤菌菌剂的存活能力对其应用效果有重要影响。
菌剂在施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土壤温度、pH值、湿度等。
根瘤菌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根瘤菌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植物对于栽培、食品生产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到许多病害和逆境的侵袭,从而导致生产力的下降。
为了提高植物的耐逆性和生产力,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其中包括利用根瘤菌对植物进行生理调控的研究。
根瘤菌(Rhizobium)是一类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它们与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红景天)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形成了根瘤,可以为植物提供固氮、供应氮源,并改善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根瘤菌已经成为植物生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根瘤菌的共生根瘤能够提高植物对氮的利用效率。
大豆是一种对氮需求较高的作物,而根瘤菌能够与大豆形成共生关系,在大豆根瘤中固氮,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大豆的生长速度和养分吸收能力,还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根瘤菌还能够帮助植物对抗逆境。
例如,根瘤菌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磷,将其转化为无机磷供植物吸收,从而提高植物对磷的利用效率。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而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往往有限。
通过利用根瘤菌,在根系周围形成磷溶解区,植物可以更好地获取土壤中的磷源,从而增加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根瘤菌还能够促进植物的免疫系统。
根瘤菌通过合成植物抗病物质,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
根瘤菌能够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研究表明,根瘤菌还能够与植物共同对抗土壤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保护植物免受病害侵袭。
根瘤菌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根瘤菌的应用研究还可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此外,根瘤菌的应用还可以扩大土壤中的生态功能,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养分储存能力,促进土壤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根瘤菌的应用在实际生产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不同的根瘤菌菌株与不同的植物之间存在着特异性选择,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的农作物。
根瘤菌菌剂对果树养分吸收和利用的提高效果研究
根瘤菌菌剂对果树养分吸收和利用的提高效果研究概述:果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于果树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根瘤菌菌剂是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可以与植物根系共生,促进根系与大气中氮的吸收,从而改善果树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根瘤菌菌剂对果树养分吸收和利用的提高效果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其机制与应用前景。
一、根瘤菌菌剂的介绍根瘤菌菌剂是一种由特定生长菌株培养得到的生物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氮固定菌。
根瘤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根瘤,通过与植物共生固定氮气,将氮固定为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氨态氮,从而提高植物的氮素供应能力。
二、根瘤菌菌剂在果树养分吸收和利用方面的研究1. 可提高果树氮素利用率研究表明,根瘤菌菌剂能够促使果树根系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固氮,增加氮素供应量,提高果树的氮素利用率。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根瘤菌菌剂处理的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长速度更快,叶色更翠绿。
2. 促进果树磷素吸收和利用磷素是果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要素之一,但常存在于土壤中的磷酸盐形态难以被果树根系吸收。
根瘤菌菌剂能够分解土壤中的磷酸盐形态,将其转化为果树可吸收利用的磷素形态,提高果树的磷素利用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根瘤菌菌剂处理的果树在磷素供应不足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并且产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
3. 增进果树钾素吸收和利用钾素是果树生长所必需的要素之一,对果实的发育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根瘤菌菌剂能够促进果树根系对土壤中钾素的吸收和利用,调节果树内部的钾素平衡。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根瘤菌菌剂处理的果树在钾素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良好的果实生长和品质。
三、根瘤菌菌剂提高果树养分吸收和利用的机制1. 固氮途径的改善根瘤菌菌剂与果树根系形成共生,通过根瘤固氮的过程将大气中无机氮转化为可供果树利用的氨态氮。
这种固氮途径的改善使得果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氮素,增加氮素的供应量。
2. 酶活性的调控根瘤菌菌剂在与果树根系共生过程中,会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影响果树根系的酶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及其应用
摘要:自贝叶林克1888年首次从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获得根瘤菌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为揭开这一大自然的奥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人们从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分类和遗传等方面对根瘤菌进行了广泛研究,在根瘤菌和根瘤的形态结构,固氮酶的结构和功能,固氮机理和作用调件,根瘤菌在细菌分类学中的地位直到固氮基因,结瘤基因,固氮生态等应用方面都有着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共生固氮体系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转入根瘤菌与宿主豆目植物植物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递以及根瘤菌群体感应等方面。
关键词:根瘤菌生物固氮根瘤菌应用
一.根瘤菌的生物学特征
根瘤菌: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两属都属于根瘤菌目。
根瘤菌侵入寄主根内,刺激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引起这些细胞的强烈和生长,使根的局部膨大形成根瘤;根瘤菌在根内定居,植物供给根瘤菌以矿物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游离氮气,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两者在拮抗寄生关系中处于均衡状态而表现共生现象。
根瘤菌的形态特征:根瘤菌是短杆状细菌,因生活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在形态上有显著变化.根瘤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和土壤中呈杆状,端生或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培养较久
菌体粗大,染色不均。
生存习性:根瘤菌与植物的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已知全世界豆科植物近两万种。
根瘤菌是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如花生)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
根瘤菌进入这些宿主细胞后被一层膜套包围,有些菌在膜套内能继续繁殖,大量增加根瘤内的根瘤菌数,以后停止增殖,成为成熟的类菌体;宿主细胞与根瘤菌共同合成豆血红蛋白,分布在膜套内外,作为氧的载体,调节膜套内外的氧量。
类菌体执行固氮功能,将分子氮还原成NH3,分泌至根瘤细胞内,并合成酰胺类或酰尿类化合物,输出根瘤,由根的传导组织运输至宿主地上部分供利用。
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是宿主为根瘤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碳源和能源以及其他必需营养,而根瘤菌则为宿主提供氮素营养。
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根瘤菌(root nodule bacteria)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
已知全世界豆科植物近两万种。
根瘤菌是通过豆科植物根毛、侧根杈口(如花生)或其他部位侵入,形成侵入线,进到根的皮层,刺激宿主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根瘤菌从侵入线进到根
瘤细胞,继续繁殖,根瘤中含有根瘤菌的细胞群构成含菌组织。
根瘤菌进入这些宿主细胞后被一层膜套包围,有些菌在膜套内能继续繁殖,大量增加根瘤内的根瘤菌数,以后停止增殖,成为成熟的类菌体;宿主细胞与根瘤菌共同合成豆血红蛋白,分布在膜套内外,作为氧的载体,调节膜套内外的氧量。
类菌体执行固氮功能,将分子氮还原成NH3,分泌至根瘤细胞内,并合成酰胺类或酰尿类化合物,输出根瘤,由根的传导组织运输至宿主地上部分供利用。
与宿主的共生关系是宿主为根瘤菌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碳源和能源以及其他必需营养,而根瘤菌则为宿主提供氮素营养。
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
它们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与之共生。
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如氨,而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豆科植物幼苗期间的分泌物吸引了分布在其根附近的根瘤菌,使其聚集在根毛周围大量繁殖,随后,根瘤菌产生的分泌物使根毛卷曲、膨胀,并使部分细胞壁溶解,根瘤菌由壁被溶解处侵入根毛,在根毛中滋生,聚集成带,外被粘液和根细胞分泌的纤维素,形成侵入线。
侵入线为管状结构,根瘤菌沿其侵入根的皮层并迅速在该处繁殖,皮层细胞受刺激亦迅速分裂,致使根部形成局部突起,即成根瘤。
根瘤菌居于根瘤中央的薄壁细胞内,逐渐破坏其核与细胞质,本身转变为拟菌体;同时该区域周围分化出与根维管束相连的输导组织、外围薄壁组织鞘和内皮层。
拟菌体通过输导组织从皮层细胞吸收碳水化合
物、矿物盐类和水进行繁殖,同时进行固氮作用。
同时由于根瘤的脱落、残留以及一部分分泌到土壤中的氮,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生产上用豆科植物与其他作物间作、轮作,就是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根瘤菌可以将大气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但是它从植物体内获取营养,在生态系统中为消费者。
三.根瘤菌应用
1. 根瘤菌剂
根瘤菌剂是指以根瘤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微生物制剂产品,它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为宿主植物提供大量氮肥,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多年不种绿肥或新开垦地种植豆科绿肥时接种根瘤菌,能确保豆科绿肥生长良好。
根瘤菌剂是种植豆科作物的主要菌性肥料,因为它里面含有大量、活体的根瘤菌,人们称它为活肥料。
根瘤菌剂最早于1896年在欧洲问世。
目前根瘤菌剂的生产既有工业化的生产方法也有花钱少的简易生产方法。
工业化生产根瘤菌肥,技术比较复杂,投资较多。
由于工业生产的根瘤菌剂还不够普及。
采用简单易行的干瘤法和鲜瘤法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瘤菌直接侵染非豆科植物
通过人工诱导或者自然筛选,筛选出有固氮功能的非豆科植株,从而通过培养筛选,得出具有固氮功能的稳定基因的非豆科农作。
1985年,谢应先等采用聚乙酶融合原生质体的方法,将具有光合固氮能力的一种蓝藻引入到烟草、玉米、水稻和小麦白化苗原生质体内。
此法的成功,大大降低农业成本。
四 .发展及前景
从1862年发现生物固氮现象到目前为止,其研究已经涉及到形态结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遗传等诸多领域,其应用已对农业生产方面产生巨大作用。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主要来源。
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固氮量总和约3.3×1014g,而工业固氮量为1.4×1014g,可见,生物固氮尤其是根瘤菌在农、林业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与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M.T.马迪根·《BROCK微生物生物学》第10版影印版生命科学名著,第977页
韩素芬,林树燕著《豆目树种与根瘤菌》中国林业出版社78页孙勇民著《应用微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3页
曹晶编《微生物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92页。